CN207967238U - 一种电池包冷却和加热一体化的箱盖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池包冷却和加热一体化的箱盖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967238U
CN207967238U CN201820200529.1U CN201820200529U CN207967238U CN 207967238 U CN207967238 U CN 207967238U CN 201820200529 U CN201820200529 U CN 201820200529U CN 207967238 U CN207967238 U CN 2079672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uid
battery pack
cools
main body
body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20052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为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Gotion High Tech Power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Guoxuan High Tech Power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Guoxuan High Tech Power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Guoxuan High Tech Power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20052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9672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9672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9672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包冷却和加热一体化的箱盖结构,箱盖配合箱体对电池模组进行封装,可通过第一流体接头和第二流体接头连接外部管道,向流体腔内输入流动的冷却液或者加热液体,从而对电池模组进行冷却或者加热。通过本实用新型,将电池模组的降温或者加热结构放置在电池模组的上方,避免了流体腔位于电池模组下方造成的承压导致其结构不稳定的问题,保证了电池模组的工作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电池包冷却和加热一体化的箱盖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模组封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包冷却和加热一体化的箱盖结构。
背景技术
电池汽车核心部件的动力电池系统,在充放电的同时会伴随着大量热的产生,同时,受锂离子电池本身温度适应性的影响,通常锂离子动力电池系统需要在5℃~40℃温度区间内工作,以10℃~30℃温度区间内性能最佳;特别在低于0℃高倍率充电,和高于60℃放电,会严重影响锂电池的使用寿命,甚至造成电芯内部短路等安全性风险。在电池系统热管理设计中,低温环境需加热提升至事宜温度平台,高温环境需尽快散热,避免热集聚引发安全事故。
但在整车的复杂运行环境中,不同路面载荷激励,特别在重达几百公斤电池重量的负载,不同区域低温至-30℃,地表高温至60℃环境,同时,雨天和高低气压、酸碱腐蚀等环境,不仅要求电池在IP67等级密封条件下做好热设计工作,也要求高效换热的液冷系统不承受大的载荷,引发泄漏风险。目前,市场大多数的冷却和加热管道系统,均放置在电池箱体内部,为保证热均匀性,很多将管道系统布置在电池单体或模组的底部,承受较大的电池惯性载荷,同时,复杂的管路系统也给装备和制造带来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电池包冷却和加热一体化的箱盖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池包冷却和加热一体化的箱盖结构,箱盖上安装有第一流体接头和第二流体接头,箱盖内部设有流体腔,第一流体接头、流体腔和第二流体接头依次连通形成流体通道。
优选地,箱盖由主体盖板和封板组成,流体腔为开设在主体盖板下表面的凹槽,封板安装在主体盖板的下表面并与主体盖板密封连接;第一流体接头和第二流体接头均安装在主体盖板上。
优选地,第一流体接头和第二流体接头均安装在主体盖板的侧面。
优选地,第一流体接头和第二流体接头安装在主体盖板的同侧或者异侧。
优选地,流体腔为单向流道结构或者U型流道结构或者S型流道结构。
优选地,流体腔内安装有多根加强筋,加强筋将流体腔内分割为多条相互平行的流道,相邻的流道相连通。
优选地,加强筋的延伸方向与其所在流道的延伸方向相同。
优选地,主体盖板远离封板的一侧铺设有隔热层。
优选地,封板远离主体盖板的一侧设有温度传导板。
优选地,温度传导板远离封板的一侧设有由相互间隔的凹槽和凸杠组成的凹凸结构,凹凸结构与温度传导板一体成型,凹凸结构连接有高压连接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箱盖配合箱体对电池模组进行封装,可通过第一流体接头和第二流体接头连接外部管道,向流体腔内输入流动的冷却液或者加热液体,从而对电池模组进行冷却或者加热。
通过本实用新型,将电池模组的降温或者加热结构放置在电池模组的上方,避免了流体腔位于电池模组下方造成的承压导致其结构不稳定的问题,保证了电池模组的工作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池包冷却和加热一体化的箱盖结构整体图;
图2为主体盖板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池包冷却和加热一体化的箱盖结构,箱盖1上安装有第一流体接头2和第二流体接头3,箱盖1内部设有流体腔4,第一流体接头2、流体腔4和第二流体接头3依次连通形成流体通道。如此,通过该种箱盖1配合箱体对电池模组进行封装,可通过第一流体接头2和第二流体接头3连接外部管道,向流体腔4内输入流动的冷却液或者加热液体,从而对电池模组进行冷却或者加热。本实施方式中,箱盖1由主体盖板1-1和封板组成,流体腔4为开设在主体盖板1-1下表面的凹槽,封板安装在主体盖板1-1的下表面并与主体盖板1-1密封连接以便对凹槽进行密封形成流体腔4,防止箱盖1泄漏。第一流体接头2和第二流体接头3均安装在主体盖板1-1上。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流体接头2和第二流体接头3均安装在主体盖板1-1的侧面,主体盖板1-1远离封板的一侧铺设有隔热层6,以避免流体腔4中液体的温度丧失,保证电池模组封装情况下对于流体腔4中液体散发冷量或者热量的吸收,从而保证电池模组的冷却或者加热效果。封板远离主体盖板的一侧设有温度传导板,以进一步提高电池模组和流体腔4中的液体的冷热交换效果,提高流体腔4中的液体的温度利用效率。本实施方式中,温度传导板远离封板的一侧设有由相互间隔的凹槽和凸杠组成的凹凸结构,凹凸结构与温度传导板一体成型,凹凸结构用于连接电池模组极片的高压连接片。具体的,温度传导板可通过凸杠抵靠高压连接片,也可通过凹槽卡合高压连接片。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流体接头2和第二流体接头3安装在主体盖板1-1的同侧或者异侧,流体腔4为单向流道结构或者U型流道结构或者S型流道结构。具体的,当流体腔4为单向流道,则第一流体接头2和第二流体接头3安装在主体盖板1-1相对的两侧;当流体腔4为U型流道,则第一流体接头2和第二流体接头3安装在主体盖板1-1的同侧;当流体腔4为S型流道,则第一流体接头2和第二流体接头3安装在主体盖板1-1的同侧或者异侧。本实施方式中,流体腔4内安装有多根加强筋5,加强筋5将流体腔4内分割为多条相互平行的流道,相邻的流道相连通。加强筋5的设置,使得箱盖1的结构更加稳定,同时有利于通过划分流道保证流体腔4内液体温度的均匀分布,从而保证电池模组的整体温度均衡。本实施方式中,加强筋5的延伸方向与其所在流道的延伸方向相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池包冷却和加热一体化的箱盖结构,其特征在于,箱盖(1)上安装有第一流体接头(2)和第二流体接头(3),箱盖(1)内部设有流体腔(4),第一流体接头(2)、流体腔(4)和第二流体接头(3)依次连通形成流体通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冷却和加热一体化的箱盖结构,其特征在于,箱盖(1)由主体盖板(1-1)和封板组成,流体腔(4)为开设在主体盖板(1-1)下表面的凹槽,封板安装在主体盖板(1-1)的下表面并与主体盖板(1-1)密封连接;第一流体接头(2)和第二流体接头(3)均安装在主体盖板(1-1)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冷却和加热一体化的箱盖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流体接头(2)和第二流体接头(3)均安装在主体盖板(1-1)的侧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包冷却和加热一体化的箱盖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流体接头(2)和第二流体接头(3)安装在主体盖板(1-1)的同侧或者异侧。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包冷却和加热一体化的箱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流体腔(4)为单向流道结构或者U型流道结构或者S型流道结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包冷却和加热一体化的箱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流体腔(4)内安装有多根加强筋(5),加强筋(5)将流体腔(4)内分割为多条相互平行的流道,相邻的流道相连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包冷却和加热一体化的箱盖结构,其特征在于,加强筋(5)的延伸方向与其所在流道的延伸方向相同。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包冷却和加热一体化的箱盖结构,其特征在于,主体盖板(1-1)远离封板的一侧铺设有隔热层(6)。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冷却和加热一体化的箱盖结构,其特征在于,封板远离主体盖板的一侧设有温度传导板。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包冷却和加热一体化的箱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温度传导板远离封板的一侧设有由相互间隔的凹槽和凸杠组成的凹凸结构,凹凸结构与温度传导板一体成型,凹凸结构连接有高压连接片。
CN201820200529.1U 2018-02-05 2018-02-05 一种电池包冷却和加热一体化的箱盖结构 Active CN2079672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00529.1U CN207967238U (zh) 2018-02-05 2018-02-05 一种电池包冷却和加热一体化的箱盖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00529.1U CN207967238U (zh) 2018-02-05 2018-02-05 一种电池包冷却和加热一体化的箱盖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967238U true CN207967238U (zh) 2018-10-12

Family

ID=637372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200529.1U Active CN207967238U (zh) 2018-02-05 2018-02-05 一种电池包冷却和加热一体化的箱盖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96723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28241A (zh) * 2019-02-28 2020-09-04 马勒国际有限公司 温度控制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28241A (zh) * 2019-02-28 2020-09-04 马勒国际有限公司 温度控制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79023B (zh) 一种空气与冷却液耦合的电动汽车电池组热管理系统
CN109686887A (zh) 一种可阻止热失控扩展的圆柱动力电池液冷热管理结构
CN103401044A (zh) 一种基于平板热管的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
CN206758616U (zh) 电池组件以及车辆
CN208336452U (zh) 一种大功率锂离子电池热管理系统
CN205376685U (zh) 一种冷却式电源模块
CN105932360A (zh) 一种电池组用液冷换热管结构
CN102969545A (zh) 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液体冷却装置
CN108520991A (zh) 一种新型车载锂离子电池的热管理系统
CN106252786A (zh) 一种动力锂电池模组冷却装置
CN102709618A (zh) 一种用于锂电池散热的微通道冷却均温系统
CN108376809B (zh) 一种电池包冷却和加热的一体化结构
WO2019113846A1 (zh) 基于气液两相散热及热能回收的动力电池系统
CN203351711U (zh) 一种基于平板热管的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
CN207637956U (zh) 一种具有热管理系统的电池
CN103367837A (zh) 基于平板环路热管的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
CN206116563U (zh) 柱状电池成组高导热液体换热装置
CN105390638B (zh) 电池模组温差均衡装置
CN207967238U (zh) 一种电池包冷却和加热一体化的箱盖结构
CN105489966B (zh) 动力电池组
CN108110373A (zh) 一种圆柱型锂离子电池组的液体热量管理装置
CN206134877U (zh) 一种动力锂电池模组冷却装置
CN208352365U (zh) 一种电芯立式电池模组
CN205863247U (zh) 一种电池包
CN208385586U (zh) 一种空气与冷却液耦合的电动汽车电池组热管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