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65276U - 一种直熔型光缆交接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直熔型光缆交接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965276U
CN207965276U CN201820492149.XU CN201820492149U CN207965276U CN 207965276 U CN207965276 U CN 207965276U CN 201820492149 U CN201820492149 U CN 201820492149U CN 207965276 U CN207965276 U CN 2079652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rectly
unit
fine
splitter
cross conn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49214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美金
邹峰
朱丽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berhome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iberhome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berhome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Fiberhome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49214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9652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9652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9652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ight Guides In General And Application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直熔型光缆交接箱,其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包括后侧壁,所述后侧壁上设有光缆引入单元、左侧直熔单元、右侧直熔单元和走纤单元;所述光缆引入单元位于下部,所述右侧直熔单元位于所述光缆引入单元上方且靠右侧,所述左侧直熔单元位于所述光缆引入单元上方且靠左侧,所述走纤单元位于所述左侧直熔单元上方。本实用新型线序排布好、走线合理,能够适应光缆交接箱施工过程中直熔光缆的位置变化,提高了光缆交接箱的灵活性。

Description

一种直熔型光缆交接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配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直熔型光缆交接箱。
背景技术
光缆交接箱是光纤接入网中主干光缆和配线光缆的节点设备,它为主干光缆和配线光缆提供光缆成端、调节作用,成为光缆测试与调度的一个重要环节、随着FTTH(FiberToThe Home)和FTTB(Fiber To The Building)建设的推进,对光缆交接箱提出了更多、更高的需求。目前已有的光缆交接箱采用交叉连接方式,线路的损耗大,无法适应目前的光接入网络建设需求,而无跳纤型的光缆交接箱跳纤困难,多次维护后会使光纤混乱以至无法扩容,箱体容量人为减少,主要具有以下缺点:
(1)光缆交接箱中直熔单元的数量是固定的,不能增加也不能减少,不能适应光缆交接箱的直熔容量的变化。另外,光缆交接箱的直熔单元的位置是固定的,位置不能改变,不能适应光缆交接箱施工过程中直熔光缆的位置的变化。
(2)传统光缆交接箱中由于没有结合使用光分路器,其最大用户往往只是光缆交接箱设备容量的一半而已,且都针对大芯数用户使用。
(3)光纤走线杂乱无序,给施工建设部门排查故障和开通用户带来困扰。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熔型光缆交接箱,线序排布好、走线合理,能够适应光缆交接箱施工过程中直熔光缆的位置变化,提高了光缆交接箱的灵活性。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直熔型光缆交接箱,其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包括后侧壁,所述后侧壁上设有光缆引入单元、左侧直熔单元、右侧直熔单元和走纤单元;所述光缆引入单元位于下部,所述右侧直熔单元位于所述光缆引入单元上方且靠右侧,所述左侧直熔单元位于所述光缆引入单元上方且靠左侧,所述走纤单元位于所述左侧直熔单元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后侧壁上还设有分路器单元,所述分路器单元位于所述左侧直熔单元上方,且所述走纤单元位于所述分路器单元与所述右侧直熔单元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分路器单元包括:
分路器子框,所述分路器子框一端开口,在该开口处一侧设有延伸板,所述延伸板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安装孔;
分路器,所述分路器插接于所述分路器子框内,所述分路器前端面板一侧设有按钮,所述按钮扣合于其中一所述安装孔。
进一步地,所述开口处另一侧设有锯齿状的分路器卡槽;所述分路器前端面板另一侧设有卡接块,所述卡接块卡接于其中一所述分路器卡槽。
进一步地,所述右侧直熔单元包括:
竖直间隔设置的两个右侧直熔挡板;
右侧直熔盘,所述右侧直熔盘左右两侧分别滑设于两所述右侧直熔挡板上。
进一步地,两所述右侧直熔挡板相对的壁面上均自上而下依次间隔设有多个第一导轨滑槽,所述右侧直熔盘左右两侧均设有与所述第一导轨滑槽相配合的第一导轨。
进一步地,所述左侧直熔单元包括:
竖直间隔设置的两个左侧直熔挡板;
左侧直熔盘,所述左侧直熔盘左右两侧分别滑设于两所述左侧直熔挡板上。
进一步地,两所述左侧直熔挡板相对的壁面上均自上而下依次间隔设有多个第二导轨滑槽,所述左侧直熔盘左右两侧均设有与所述第二导轨滑槽相配合的第二导轨。
进一步地,所述走纤单元包括扎纤环、圆形绕纤筒、半圆形绕纤筒和挡纤块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走纤单元包括扎纤环、圆形绕纤筒、半圆形绕纤筒和挡纤块;所述扎纤环从左往右依次间隔设有三列,所述挡纤块设有两列且分别位于第三列的所述扎纤环两侧,所述半圆形绕纤筒设有一列且位于第二列的所述扎纤环与第一列的所述挡纤块之间,所述圆形绕纤筒设有一个,且位于第一列的所述挡纤块下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光缆引入单元靠近底壁,左侧直熔单元在光缆引入单元上方且靠近左侧壁,右侧直熔单元在光缆引入单元上方且靠近右侧壁走纤单元在左侧直熔单元上方且靠近左侧壁,采用模块化的设置方式,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同时设置左侧直熔单元和右侧直熔单元,间接性地使得直熔单元的位置是变化的,直熔光缆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安装在左侧直熔单元或右侧直熔单元上,从而适应光缆交接箱施工过程中直熔光缆的位置变化,方便了直熔单元的扩容和简化了光缆的施工过程,提高了光缆交接箱的灵活性,进而提高了光缆交接箱产品的配置灵活性和施工方便性,可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综合效益。
(2)本实用新型的走纤单元设置在左侧直熔单元上方、右侧直熔单元左侧,便于缠绕光纤或隔离光纤,达到梳理流畅的作用,从而使得线序排布好且容易实施,其适用范围广,易于推广实施,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3)本实用新型箱体内部结构布局合理,在同一箱体内可以实现无跳纤、直通和交叉连接等多种功能,而且具有容量大、操作和维护简单方便等优点。
(4)本实用新型对原有光缆交接箱内部结构进行改进,在箱体内部设置分路器单元,充分利用内部空间,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线路布局清晰,可以增大箱体的容量,减少运营商的建设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直熔型光缆交接箱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分路器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右侧直熔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左侧直熔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走纤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100、后侧壁;2、光缆引入单元;3、左侧直熔单元;300、左侧直熔挡板;301、左侧直熔盘;302、第二导轨滑槽; 303、第二导轨安装孔;304、第二导轨卡接槽;4、右侧直熔单元;400、右侧直熔挡板;401、右侧直熔盘;402、第一导轨滑槽;403、第一导轨安装孔;404、第一导轨卡接槽;5、走纤单元;500、扎纤环;501、圆形绕纤筒;502、半圆形绕纤筒;503、挡纤块;6、分路器单元;600、分路器子框;601、分路器;602、延伸板;603、安装孔;604、按钮;605、分路器卡槽;606、卡接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参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直熔型光缆交接箱,其包括箱体1,箱体1包括前门、后侧壁100、左侧壁、右侧壁、顶壁和底壁,前门和后侧壁100相对设置,左侧壁和右侧壁相对设置,顶壁和底壁相对设置。后侧壁100上设有光缆引入单元2、左侧直熔单元3、右侧直熔单元4和走纤单元5;光缆引入单元2位于后侧壁 100的下部并靠近底壁,右侧直熔单元4位于光缆引入单元2上方且靠右侧,左侧直熔单元3位于光缆引入单元2上方且靠左侧,走纤单元5位于左侧直熔单元3上方,且靠近左侧壁。
本实用新型的光缆引入单元2靠近底壁,左侧直熔单元3在光缆引入单元2上方且靠近左侧壁,右侧直熔单元4在光缆引入单元2上方且靠近右侧壁走纤单元5在左侧直熔单元3上方且靠近左侧壁,采用模块化的设置方式,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同时设置左侧直熔单元 3和右侧直熔单元4,间接性地使得直熔单元的位置是变化的,直熔光缆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安装在左侧直熔单元3或右侧直熔单元4 上,从而适应光缆交接箱施工过程中直熔光缆的位置变化,方便了直熔单元的扩容和简化了光缆的施工过程,提高了光缆交接箱的灵活性,进而提高了光缆交接箱产品的配置灵活性和施工方便性,可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综合效益。
走纤单元5设置在左侧直熔单元3上方、右侧直熔单元4左侧,便于缠绕光纤或隔离光纤,达到梳理流畅的作用,从而使得线序排布好且容易实施,其适用范围广,易于推广实施,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本实用新型箱体1内部结构布局合理,在同一箱体1内可以实现无跳纤、直通和交叉连接等多种功能,而且具有容量大、操作和维护简单方便等优点。
实施例2
参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直熔型光缆交接箱,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后侧壁100上还设有分路器单元6,分路器单元6位于左侧直熔单元3上方,且走纤单元5位于分路器单元6与右侧直熔单元4之间。
本实用新型对原有光缆交接箱内部结构进行改进,在箱体1内部设置分路器单元6,充分利用内部空间,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线路布局清晰,可以增大箱体1的容量,减少运营商的建设成本。
实施例3
参见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直熔型光缆交接箱,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分路器单元6包括分路器子框600 和分路器601;分路器子框600一端开口,在该开口处一侧设有延伸板602,延伸板602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安装孔603;分路器601插接于分路器子框600内,分路器601前端面板一侧设有按钮604,按钮604扣合于其中一安装孔603。
本实施例中分路器子框600为长方体结构,分路器601为盒式分路器,盒式分路器的体积较小,进而使得分路器单元6的体积较小,占用箱体1的空间更小,为箱体1的扩展预留了一定的空间。参见图2所示,在延伸板602上竖直方向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安装孔603,从而可以在竖直方向上插接多个分路器601,结构更加紧凑,保证了尽可能大地扩容。
参见图1所示,分路器单元6在走纤单元5左侧,通过走纤单元 5来布置光纤,使得光纤管理更加科学、有序和规范。
为了更好地固定分路器601,参见图2所示,在开口处另一侧还设有锯齿状的分路器卡槽605,分路器卡槽605沿竖直方向间隔布置,每一个分路器卡槽605对应一个安装孔603,分路器601前端面板另一侧设有卡接块606,卡接块606卡接于其中一分路器卡槽605。
实施例4
参见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直熔型光缆交接箱,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右侧直熔单元4包括两个右侧直熔挡板400和右侧直熔盘401;两个右侧直熔挡板400竖直间隔设置;右侧直熔盘401设有多个,其左右两侧分别滑设于两右侧直熔挡板400上。参见图1所示,图中右侧直熔单元4设置有四个,且自上而下依次设置。
参见图3所示,两右侧直熔挡板400相对的壁面上均自上而下依次间隔设有多个第一导轨滑槽402,右侧直熔盘401左右两侧均设有与第一导轨滑槽402相配合的第一导轨,第一导轨与第一导轨滑槽 402配合,方便右侧直熔盘401的插拔。采用这种方式,可以安装多个右侧直熔盘401,同时整个右侧直熔单元4占用箱体1的空间小,为箱体1的扩展预留了一定的空间。
参见图3所示,右侧直熔挡板400上还开设有第一导轨安装孔 403和第一导轨卡接槽404,第一导轨安装孔403和第一导轨卡接槽 404分别位于右侧直熔挡板400同一侧的左右侧边,第一导轨安装孔403和第一导轨卡接槽404均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导轨滑槽402上设有第一卡接凸块和第一导轨滑槽侧安装孔,第一卡接凸块可以卡接在第一导轨卡接槽404上,同时,将第一导轨滑槽侧安装孔与第一导轨安装孔403对准,通过螺钉等,将第一导轨滑槽402固定在右侧直熔挡板400上。
在本实施例中,右侧直熔单元4最大可配置40个右侧直熔盘401,每个右侧直熔盘401可完成12芯单芯光纤的熔接功能,即右侧直熔单元4可完成480芯单芯光纤的熔接功能。
实施例5
参见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直熔型光缆交接箱,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左侧直熔单元3包括两个左侧直熔挡板300和左侧直熔盘301;两个左侧直熔挡板300竖直间隔设置的,左侧直熔盘301可以设置多个,其左右两侧分别滑设于两左侧直熔挡板300上。参见图1所示,图中左侧直熔单元3设置有一个。
参见图3所示,两左侧直熔挡板300相对的壁面上均自上而下依次间隔设有多个第二导轨滑槽302,左侧直熔盘301左右两侧均设有与第二导轨滑槽302相配合的第二导轨,第二导轨与第二导轨滑槽 302配合,方便左侧直熔盘301的插拔。采用这种方式,可以安装多个左侧直熔盘301,同时整个左侧直熔单元3占用箱体1的空间小,为箱体1的扩展预留了一定的空间。
参见图3所示,左侧直熔挡板300上还开设有第二导轨安装孔 303和第二导轨卡接槽304,第二导轨安装孔303和第二导轨卡接槽 304分别位于左侧直熔挡板300同一侧的左右侧边,第二导轨安装孔 303和第二导轨卡接槽304均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二导轨滑槽302上设有第二卡接凸块和第二导轨滑槽侧安装孔,第二卡接凸块可以卡接在第二导轨卡接槽304上,同时,将第二导轨滑槽侧安装孔与第二导轨安装孔303对准,通过螺钉等,将第二导轨滑槽302固定在左侧直熔挡板300上。
在本实施例中,左侧直熔单元3最大可配置8个左侧直熔盘301,每个左侧直熔盘301可完成12芯单芯光纤的熔接功能,即左侧直熔单元3可完成96芯单芯光纤的熔接功能。
左侧直熔单元3与右侧直熔单元4可以是完全一样的机构,只是位置的不同,因此,左侧直熔单元3和右侧直熔单元4一起使用,共可实现576芯单芯光纤的熔接功能。
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可以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来决定光缆交接箱的直熔容量,根据直熔容量可以确定直熔盘的配置,可以选择性安装多个。同时,直熔盘的安装位置可以根据进缆情况任意调整,这就大大提高了光缆交接箱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从而加强了产品的竞争力。
实施例6
参见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直熔型光缆交接箱,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走纤单元5包括扎纤环500、圆形绕纤筒501、半圆形绕纤筒502和挡纤块503中的至少一种。
参见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走纤单元5包括扎纤环500、圆形绕纤筒501、半圆形绕纤筒502和挡纤块503;扎纤环500从左往右依次间隔设有三列,挡纤块503设有两列且分别位于第三列的扎纤环 500两侧,半圆形绕纤筒502设有一列且位于第二列的扎纤环500与第一列的挡纤块503之间,圆形绕纤筒501设有一个,且位于第一列的挡纤块503下方。
通过多种形状的绕纤或盘纤装置,便于缠绕光纤或隔离光纤,使得光纤分门别类排布,并且固定牢固,减少因移动而造成的散乱和脱节,达到梳理流畅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Claims (10)

1.一种直熔型光缆交接箱,其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包括后侧壁(100),所述后侧壁(100)上设有光缆引入单元(2)、左侧直熔单元(3)、右侧直熔单元(4)和走纤单元(5);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缆引入单元(2)位于下部,所述右侧直熔单元(4)位于所述光缆引入单元(2)上方且靠右侧,所述左侧直熔单元(3)位于所述光缆引入单元(2)上方且靠左侧,所述走纤单元(5)位于所述左侧直熔单元(3)上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熔型光缆交接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侧壁(100)上还设有分路器单元(6),所述分路器单元(6)位于所述左侧直熔单元(3)上方,且所述走纤单元(5)位于所述分路器单元(6)与所述右侧直熔单元(4)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熔型光缆交接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分路器单元(6)包括:
分路器子框(600),所述分路器子框(600)一端开口,在该开口处一侧设有延伸板(602),所述延伸板(602)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安装孔(603);
分路器(601),所述分路器(601)插接于所述分路器子框(600)内,所述分路器(601)前端面板一侧设有按钮(604),所述按钮(604)扣合于其中一所述安装孔(603)。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熔型光缆交接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处另一侧设有锯齿状的分路器卡槽(605);所述分路器(601)前端面板另一侧设有卡接块(606),所述卡接块(606)卡接于其中一所述分路器卡槽(605)。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熔型光缆交接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右侧直熔单元(4)包括:
竖直间隔设置的两个右侧直熔挡板(400);
右侧直熔盘(401),所述右侧直熔盘(401)左右两侧分别滑设于两所述右侧直熔挡板(400)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直熔型光缆交接箱,其特征在于:两所述右侧直熔挡板(400)相对的壁面上均自上而下依次间隔设有多个第一导轨滑槽(402),所述右侧直熔盘(401)左右两侧均设有与所述第一导轨滑槽(402)相配合的第一导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熔型光缆交接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直熔单元(3)包括:
竖直间隔设置的两个左侧直熔挡板(300);
左侧直熔盘(301),所述左侧直熔盘(301)左右两侧分别滑设于两所述左侧直熔挡板(300)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直熔型光缆交接箱,其特征在于:两所述左侧直熔挡板(300)相对的壁面上均自上而下依次间隔设有多个第二导轨滑槽(302),所述左侧直熔盘(301)左右两侧均设有与所述第二导轨滑槽(302)相配合的第二导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熔型光缆交接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走纤单元(5)包括扎纤环(500)、圆形绕纤筒(501)、半圆形绕纤筒(502)和挡纤块(503)中的至少一种。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直熔型光缆交接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走纤单元(5)包括扎纤环(500)、圆形绕纤筒(501)、半圆形绕纤筒(502)和挡纤块(503);所述扎纤环(500)从左往右依次间隔设有三列,所述挡纤块(503)设有两列且分别位于第三列的所述扎纤环(500)两侧,所述半圆形绕纤筒(502)设有一列且位于第二列的所述扎纤环(500)与第一列的所述挡纤块(503)之间,所述圆形绕纤筒(501)设有一个,且位于第一列的所述挡纤块(503)下方。
CN201820492149.XU 2018-04-08 2018-04-08 一种直熔型光缆交接箱 Active CN2079652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92149.XU CN207965276U (zh) 2018-04-08 2018-04-08 一种直熔型光缆交接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92149.XU CN207965276U (zh) 2018-04-08 2018-04-08 一种直熔型光缆交接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965276U true CN207965276U (zh) 2018-10-12

Family

ID=637272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492149.XU Active CN207965276U (zh) 2018-04-08 2018-04-08 一种直熔型光缆交接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96527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45166A (zh) * 2019-12-01 2020-04-21 杭州昱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左右套入式光缆交接箱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45166A (zh) * 2019-12-01 2020-04-21 杭州昱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左右套入式光缆交接箱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E4229510A1 (de) Hauptverteilerschrank
CN105204130A (zh) 高密度光纤理线架
CN207965276U (zh) 一种直熔型光缆交接箱
CN207051538U (zh) 一种用于roadm系统的mpo光纤重组板
CN208984851U (zh) 一种可整理尾纤的通信机柜
WO2013120270A1 (zh) 一种高密度单元箱
CN2935185Y (zh) 光纤盘线盒
CN203117499U (zh) 一种光缆交接箱
CN108646359B (zh) 三角柱体结构的计算机用光纤配线架
CN205139437U (zh) 高密度光纤理线架
CN205484957U (zh) 一种光缆直通柜
CN202049272U (zh) 一种光缆交接箱
CN202661688U (zh) 一种盒式光分型光缆交接箱
CN102621646B (zh) 一种大容量光缆交接箱
CN208092301U (zh) 一种光分路器箱
CN202486380U (zh) 一种大容量光缆交接箱
CN107315458B (zh) 一种服务器集中托管用内嵌式理线结构
CN201637907U (zh) 一种光纤总配线架
CN205643800U (zh) 一种用于室外机柜改造的光缆交接箱组件
CN201654288U (zh) 一种双面大容量光纤配线架
WO2013149370A1 (zh) 一种高密度光纤配线架
CN203858394U (zh) 一种分光无跳接光缆交接箱
CN203012193U (zh) 一种免跳纤光缆交接箱
CN202956513U (zh) 单面光纤总配线架
CN105589151A (zh) 光纤停泊梳理排序光缆交接箱及其走纤布线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