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63710U - 一种模头模唇开度的测量工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模头模唇开度的测量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963710U
CN207963710U CN201721797502.7U CN201721797502U CN207963710U CN 207963710 U CN207963710 U CN 207963710U CN 201721797502 U CN201721797502 U CN 201721797502U CN 207963710 U CN207963710 U CN 2079637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asurement plate
para
frame
die lip
survey to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79750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传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enior Technology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enior Technology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enior Technology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enior Technology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79750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9637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9637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9637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 Measuring Device Byusing Mechanical Method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模头模唇开度的测量工具。该种模头模唇开度的测量工具通过第一测量板与第二测量板的相对旋转,可以准确测量测量模头模唇开度,精度可达到0.05mm,选择不同厚度的外附测量板,可适用测量不同的量程范围的模头模唇开度。同时,单次测量的宽度范围最大为圆形测量主板的半径,能大大提高测量模唇开度的效率,具有结构简单、读数快捷、测量高效、准确的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模头模唇开度的测量工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量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模头模唇开度的测量工具。
背景技术
干法隔膜产品主要是PP或PE在挤出机内充分熔融塑化,从模头处挤出成型,获得一定厚度和结晶度的流延膜,流延膜经拉伸成孔成为锂离子电池隔膜。隔膜对厚度的均匀性要求非常高,故要求模头的各处模唇开度需要准确分配,且模头模唇开度影响流延膜的DDR从而作用于流延膜的结晶度,还有模唇开度也对流延膜的外观性能作用较大。
由此可知,需要准确测量模头模唇各处的开度大小。
然而,现测量模唇开度的方法是用不同厚度的铜片卡尺叠加的方式测量,每次测量需要从多个厚度卡尺里挑选适合厚度的铜片计数,需要多次的插入测量,费时且误差大,单次测量的宽度小。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模头模唇开度的测量工具,包括连接件,以及于圆心处开设有通孔的圆形测量主板、外附测量板;
所述圆形测量主板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测量板和第二测量板;
所述第一测量板和第二测量板的直径相同;
所述连接件穿过所述圆形测量主板和所述外附测量板的所述圆心连接所述圆形测量主板和所述外附测量板;
所述外附测量板置于所述第一测量板和所述第二测量板之间。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测量板包括六份弧度相同的第一扇形部;
六份所述第一扇形部的厚度依次递减。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六份所述第一扇形部的厚度依次为1.0mm、1.1mm、1.2mm、1.3mm、1.4mm、1.5mm。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扇形部设有长方形的第一对位框和第二对位框;
所述第一对位框用以对准第二测量板位置和读取所述第二测量板的厚度的数值;
所述第二对位框用以读取所述外附测量板厚度。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测量板包括六份弧度相同的第二扇形部;
其中,5个所述第二扇形部的厚度依次为0.05mm、0.5mm、0.55mm、1.00mm、1.05mm;
剩余的一个所述第二扇形部的半径小于其余五个所述第二扇形部的半径的一半。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五个所述第二扇形部朝向所述第一测量板的一侧刻蚀有长方形的第三对位框;
所述第三对位框内有刻蚀有所述第二扇形部的厚度的数值。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外附测量板是厚度均匀且半径与所述圆形测量主板相同的圆形板材;
所述外附测量板朝向所述第一测量板的一侧刻蚀有长方形的第四对位框;
所述第四对位框内有刻蚀所述外附测量板的厚度数值。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对位框、所述第二对位框、所述第三对位框和所述第四对位框大小相同,且位置对应。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第二测量板均包括平整面;
所述第一测量板的所述平整面与所述第二测量板的所述平整面相向设置。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圆形测量主板和所述外附测量板均由铜或铝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模头模唇开度的测量工具包括连接件,以及于圆心处开设有通孔的圆形测量主板、外附测量板;所述圆形测量主板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测量板和第二测量板;所述第一测量板和第二测量板的直径相同;所述连接件穿过所述圆形测量主板和所述外附测量板的所述圆心连接所述圆形测量主板和所述外附测量板;所述外附测量板置于所述第一测量板和所述第二测量板之间。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第一测量板与第二测量板的相对旋转,可以准确测量测量模头模唇开度,精度可达到0.05mm,选择不同厚度的外附测量板,可适用测量不同的量程范围的模头模唇开度。
同时,单次测量的宽度范围最大为圆形测量主板的半径,能大大提高测量模唇开度的效率,具有结构简单、读数快捷、测量高效、准确的等优点。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特殊的构建方法,其具有上述诸多的优点及实用价值,并在同类产品中未见有类似的方法公开发表或使用而确属创新,产生了好用且实用的效果,较现有的技术具有增进的多项功效,从而较为适于实用,并具有广泛的产业价值。
附图说明
应当理解的是,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公开的模头模唇开度的测量工具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公开的模头模唇开度的测量工具第二测量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公开的模头模唇开度的测量工具外附测量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公开的模头模唇开度的测量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实施例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见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模头模唇开度的测量工具1,包括连接件12,以及于圆心处开设有通孔的圆形测量主板11、外附测量板113;
所述圆形测量主板11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测量板111和第二测量板112;
所述第一测量板111和第二测量板112的直径相同;
所述连接件12穿过所述圆形测量主板11和所述外附测量板113的所述圆心连接所述圆形测量主板11和所述外附测量板113;
所述外附测量板113置于所述第一测量板111和所述第二测量板112之间。
上述,可以理解的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模头模唇开度的测量工具1通过第一测量板111与第二测量板112的相对旋转,可以准确测量测量模头模唇开度,精度可达到0.05mm,选择不同厚度的外附测量板113,可适用测量不同的量程范围的模头模唇开度。
同时,单次测量的宽度范围最大为圆形测量主板11的半径,能大大提高测量模唇开度的效率,具有结构简单、读数快捷、测量高效、准确的等优点。
需要理解的是,模头模唇开度的测量工具1的原理及优点:模头模唇开度的测量工具1通过外附测量板113的选择和第一、第二测量板112的相对旋转,不同厚度的扇形部的叠加组合,直至叠加的扇形部与模头模唇开度几乎相同,即可测量得该处的模唇开度大小,而且单次最大可测量的模唇开度的宽度为测量工具的半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特殊的构建方法,其具有上述诸多的优点及实用价值,并在同类产品中未见有类似的方法公开发表或使用而确属创新,产生了好用且实用的效果,较现有的技术具有增进的多项功效,从而较为适于实用,并具有广泛的产业价值。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测量板111包括六份弧度相同的第一扇形部1111;
六份所述第一扇形部1111的厚度依次递减。
进一步的,六份所述第一扇形部1111的厚度依次为1.0mm、1.1mm、1.2mm、1.3mm、1.4mm、1.5mm。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扇形部1111设有长方形的第一对位框11111和第二对位框11112;
所述第一对位框11111用以对准第二测量板112位置和读取所述第二测量板112的厚度的数值;
所述第二对位框11112用以读取所述外附测量板113厚度。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测量板112包括六份弧度相同的第二扇形部1121;
其中,5个所述第二扇形部1121的厚度依次为0.05mm、0.5mm、0.55mm、1.00mm、1.05mm;
剩余的一个所述第二扇形部1121的半径小于其余五个所述第二扇形部1121的半径的一半。
进一步的,五个所述第二扇形部1121朝向所述第一测量板111的一侧刻蚀有长方形的第三对位框11211;
所述第三对位框11211内有刻蚀有所述第二扇形部1121的厚度的数值。
进一步的,所述外附测量板113是厚度均匀且半径与所述圆形测量主板11相同的圆形板材;
所述外附测量板113朝向所述第一测量板111的一侧刻蚀有长方形的第四对位框1131;
所述第四对位框1131内有刻蚀所述外附测量板113的厚度数值。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对位框11111、所述第二对位框11112、所述第三对位框11211和所述第四对位框1131大小相同,且位置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第二测量板112均包括平整面;
所述第一测量板111的所述平整面与所述第二测量板112的所述平整面相向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的圆形测量主板11和所述外附测量板113均由铜或铝制成。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申请人声明,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详细工艺设备和工艺流程,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详细工艺设备和工艺流程,即不意味着本实用新型应依赖上述详细工艺设备和工艺流程才能实施。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改进,对本实用新型产品各原料的等效替换及辅助成分的添加、具体方式的选择等,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
实施例1
对开度约为2.0mm的模唇,选择外附测量板113的厚度为1.0mm,通过圆心的螺丝将第一、第二测量板112及外附测量板113连接固定,同时保证第一、第二测量板112可相对旋转。双手持测量工具,选择一个可插入的第一扇形部1111插入模唇内,插入的第一扇形部1111的宽度不能大于测量工具的半径。
固定外附测量板113和第二测量板112,顺时针旋转第一测量板111,寻找第一测量板111的基准厚度,直至第一测量板111无法继续旋转为止,通过第一对位框11111和第二对位框11112对准相应厚度的第二扇形部1121。
若第一测量板111能旋转一圈,则固定第一测量板111及外附测量板113,旋转第二测量板112,直至第二测量板112无法旋转为止,再次旋转第一测量板111,直至第一测量板111无法旋转继续旋转为止,通过第一对位框11111和第二对位框11112对准相应厚度的第二扇形部1121。将第一对位框11111、第二对位框11112和第一测量板111的第一扇形部1111的厚度数值之和即为模头该处的模唇开度大小。
实施例2
对开度约为3.0mm的模唇,选择外附测量板113的厚度为1.0mm,通过圆心的螺丝将第一、第二测量板112及外附测量板113连接固定,同时保证第一、第二测量板112可相对旋转。双手持测量工具,选择一个可插入的第一扇形部1111插入模唇内,插入的第一扇形部1111的宽度不能大于测量工具的半径。
固定外附测量板113和第二测量板112,顺时针旋转第一测量板111,寻找第一测量板111的基准厚度,直至第一测量板111无法继续旋转为止,通过第一对位框11111和第二对位框11112对准相应厚度的第二扇形部1121。
若第一测量板111能旋转一圈,则固定第一测量板111及外附测量板113,旋转第二测量板112,直至第二测量板112无法旋转为止,再次旋转第一测量板111,直至第一测量板111无法旋转继续旋转为止,通过第一对位框11111和第二对位框11112对准相应厚度的第二扇形部1121。将第一对位框11111、第二对位框11112和第一测量板111的第一扇形部1111的厚度数值之和即为模头该处的模唇开度大小。
实施例3
对开度约为2.5mm的模唇,选择外附测量板113的厚度为1.0mm,通过圆心的螺丝将第一、第二测量板112及外附测量板113连接固定,同时保证第一、第二测量板112可相对旋转。双手持测量工具,选择一个可插入的第一扇形部1111插入模唇内,插入的第一扇形部1111的宽度不能大于测量工具的半径。
固定外附测量板113和第二测量板112,顺时针旋转第一测量板111,寻找第一测量板111的基准厚度,直至第一测量板111无法继续旋转为止,通过第一对位框11111和第二对位框11112对准相应厚度的第二扇形部1121。
若第一测量板111能旋转一圈,则固定第一测量板111及外附测量板113,旋转第二测量板112,直至第二测量板112无法旋转为止,再次旋转第一测量板111,直至第一测量板111无法旋转继续旋转为止,通过第一对位框11111和第二对位框11112对准相应厚度的第二扇形部1121。将第一对位框11111、第二对位框11112和第一测量板111的第一扇形部1111的厚度数值之和即为模头该处的模唇开度大小。

Claims (10)

1.一种模头模唇开度的测量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件,以及于圆心处开设有通孔的圆形测量主板、外附测量板;
所述圆形测量主板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测量板和第二测量板;
所述第一测量板和第二测量板的直径相同;
所述连接件穿过所述圆形测量主板和所述外附测量板的所述圆心连接所述圆形测量主板和所述外附测量板;
所述外附测量板置于所述第一测量板和所述第二测量板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头模唇开度的测量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测量板包括六份弧度相同的第一扇形部;
六份所述第一扇形部的厚度依次递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头模唇开度的测量工具,其特征在于:六份所述第一扇形部的厚度依次为1.0mm、1.1mm、1.2mm、1.3mm、1.4mm、1.5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头模唇开度的测量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扇形部设有长方形的第一对位框和第二对位框;
所述第一对位框用以对准第二测量板位置和读取所述第二测量板的厚度的数值;
所述第二对位框用以读取所述外附测量板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头模唇开度的测量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测量板包括六份弧度相同的第二扇形部;
其中,5个所述第二扇形部的厚度依次为0.05mm、0.5mm、0.55mm、1.00mm、1.05mm;
剩余的一个所述第二扇形部的半径小于其余五个所述第二扇形部的半径的一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头模唇开度的测量工具,其特征在于:五个所述第二扇形部朝向所述第一测量板的一侧刻蚀有长方形的第三对位框;
所述第三对位框内有刻蚀有所述第二扇形部的厚度的数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模头模唇开度的测量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附测量板是厚度均匀且半径与所述圆形测量主板相同的圆形板材;
所述外附测量板朝向所述第一测量板的一侧刻蚀有长方形的第四对位框;
所述第四对位框内有刻蚀所述外附测量板的厚度数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模头模唇开度的测量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位框、所述第二对位框、所述第三对位框和所述第四对位框大小相同,且位置对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模头模唇开度的测量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测量板均包括平整面;
所述第一测量板的所述平整面与所述第二测量板的所述平整面相向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头模唇开度的测量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形测量主板和所述外附测量板均由铜或铝制成。
CN201721797502.7U 2017-12-20 2017-12-20 一种模头模唇开度的测量工具 Active CN2079637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797502.7U CN207963710U (zh) 2017-12-20 2017-12-20 一种模头模唇开度的测量工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797502.7U CN207963710U (zh) 2017-12-20 2017-12-20 一种模头模唇开度的测量工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963710U true CN207963710U (zh) 2018-10-12

Family

ID=637295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797502.7U Active CN207963710U (zh) 2017-12-20 2017-12-20 一种模头模唇开度的测量工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9637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994040U (zh) 三维数显贝类形态测量装置
CN207963710U (zh) 一种模头模唇开度的测量工具
CN108956686B (zh) 一种非规则固体壁面实时传热量的测量方法
CN207379399U (zh) 高效辅助测量的检具
US9568297B2 (en) Protractor
CN102435326A (zh) 一种温度计
CN206347947U (zh) 一种工程造价专用的图纸比例尺
CN206339216U (zh) 一种微高度差检测装置
CN205784977U (zh) 一种防滑钉长度测量尺
CN104175306A (zh) 一种设备线夹的孔距定位装置
CN204788495U (zh) 一种建材产品质量检测装置
CN205333737U (zh) 一种抗静电涂料的表面电阻测量装置
CN204388733U (zh) 快速区分水果规格等级的工具
CN205403686U (zh) 平行度测量仪
CN207779251U (zh) 一种组合式内外径测量标准校对仪
CN203518932U (zh) 一种判定板栅变形程度的量具
CN203432498U (zh) 一种浅止口测量工具
CN206803891U (zh) 一种检具
CN206208148U (zh) 一种扁顶杆检具
CN206959751U (zh) 一种检测内齿直径用检具
CN107726950A (zh) 高效辅助测量的检具
CN207741665U (zh) 产品尺寸检测治具
CN216308850U (zh) 一种圆管壁厚测量专用数显卡尺
CN209342135U (zh) 一种测量浇口的治具
CN219405962U (zh) 一种便携式图纸测量工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