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63572U - 一种热交换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热交换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963572U
CN207963572U CN201820149094.2U CN201820149094U CN207963572U CN 207963572 U CN207963572 U CN 207963572U CN 201820149094 U CN201820149094 U CN 201820149094U CN 207963572 U CN207963572 U CN 2079635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heat exchanger
hole
fluid
side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14909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项光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Kingston Fluid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Kingston Fluid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Kingston Fluid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Kingston Fluid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14909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9635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9635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9635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热交换器,包括热交换器本体,在热交换本体的通道主体内部设置有多个用于流过待降温流体或待加热流体的贯通通道,且贯通通道的端口与通道主体两端的侧壁密封连接;其中,通道主体两端的侧壁开设有与贯通通道连通的通孔。可见,应用本热交换器,待降温流体或待加热流体可以同时通过多个贯通通道的侧壁与冷流体或热流体进行热量交换,而不仅仅是局限于通过一个贯通通道的侧壁与冷流体或热流体进行热量交换,从而可以提高热交换效率。并且,由于多个贯通通道均设置于通道主体的内部,所以,无需增大通道主体的体积就可以增大热交换的接触面积,进而,能够在不增大热交换器占地面积的同时,提高热交换器的热交换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热交换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体换热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热交换器。
背景技术
热交换器是用来使热量从热流体传递到冷流体以满足规定的工艺要求的装置,是对流传热及热传导的一种工业应用。
图1为现有的热交换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现有技术中,热交换器中的通道主体1的内部为一个用于流通待降温流体或待加热流体的贯通通道10,该贯通通道10与通道主体1之间的夹层用于流通冷流体或热流体,还包括分别与夹层连通的进水口11和出水口12,当需要对待降温流体进行降温或需要对待加热流体进行加热时,通过进水口11向夹层内注入冷流体或热流体,并由出水口12同步排出已经完成热量传递的冷流体或热流体,使待降温流体或待加热流体从贯通通道10内流过,利用贯通通道10的侧壁与夹层中的冷流体或热流体进行热量传递。由于上述的这种热交换器在应用时,待降温流体或待加热流体仅能通过一个通道10的侧壁进行热量交换,所以热交换效率较低。并且,如果为了提高热交换效率选用体积更大的热交换器,则会带来占地面积大的问题。
因此,如何提高热交换器的热交换效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热交换器,能够提高热交换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热交换器,包括热交换器本体,所述热交换本体的通道主体内部设置有多个用于流过待降温流体或待加热流体的贯通通道,且所述贯通通道的端口与所述通道主体两端的侧壁密封连接;
其中,所述侧壁开设有与所述贯通通道连通的通孔。
优选地,各所述贯通通道相互独立。
优选地,所述贯通通道与所述通孔一一对应,且所述通孔均匀分布于所述侧壁。
优选地,所述贯通通道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
优选地,所述贯通通道的轴线与所述通道主体的轴线平行,且所述通孔的中心在所述贯通通道的轴线上。
优选地,所述通孔具体为圆通孔。
优选地,所述通孔的直径与所述贯通通道的横截面的直径相等。
优选地,所述通孔的孔壁向靠近所述贯通通道的方向渐缩。
优选地,所述通孔的最小直径与所述贯通通道的横截面的直径相等。
优选地,所述通道主体两端还设置有用于与卡箍配合的台阶面;
当利用所述卡箍连接两个所述通道主体时,所述卡箍的卡槽卡设入相邻的两个所述台阶面之间。
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热交换器,包括热交换器本体,在热交换本体的通道主体内部设置有多个用于流过待降温流体或待加热流体的贯通通道,且贯通通道的端口与通道主体两端的侧壁密封连接;其中,通道主体两端的侧壁开设有与贯通通道连通的通孔。可见,应用本热交换器,待降温流体或待加热流体可以同时通过多个贯通通道的侧壁与冷流体或热流体进行热量交换,而不仅仅是局限于通过一个贯通通道的侧壁与冷流体或热流体进行热量交换,从而可以提高热交换效率。并且,由于多个贯通通道均设置于通道主体的内部,所以,无需增大通道主体的体积就可以增大热交换的接触面积,进而,能够在不增大热交换器占地面积的同时,提高热交换器的热交换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为现有的热交换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热交换器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热交换器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热交换器,能够提高热交换效率。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热交换器的结构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热交换器,包括热交换器本体,热交换本体的通道主体1内部设置有多个用于流过待降温流体或待加热流体的贯通通道20,且贯通通道20的端口与通道主体1两端的侧壁21密封连接;
其中,侧壁21开设有与贯通通道20连通的通孔210。
侧壁21上的通孔210与贯通通道20连通,目的是为了使贯通通道20的内部与管道主体1的外部连通,构成用于流通待降温流体或待加热流体的第一空间,使得一部分待降温流体或待加热流体可以通过贯通通道20的侧壁进行热量交换。而且,可以理解的是,为了便于加工,通孔210的形状优选为规则图形。此外,为了保证待降温流体或待加热流体流通的顺畅性,侧壁21上的通孔210的形状也优选与贯通通道20的端口形状相同。
贯通通道20的数量为多个是指贯通通道20的个数大于或等于2个。而且,可以理解的是,贯通通道20的个数越多,热交换效率越高,但是工艺也越复杂,工艺成本也越高;相对地,贯通通道20的个数越少,制造工艺越简单,工艺成本也较低,但是热交换效率也会相对较低。
贯通通道20的端口与通道主体1两端的侧壁21密封连接,使得贯通通道20的侧壁和通道主体1的侧壁构成新的用于流通冷流体或热流体的第二空间,并且,第二空间与第一空间相互独立,无连通。如此,可以防止待降温流体或待加热流体从第一空间进入到第二空间,与冷流体或热流体混合;也可以防止冷流体或热流体从第二空间进入到第一空间,与待降温流体或待加热流体混合。其中,冷流体是指与待降温流体进行热量交换的流体,热流体是指与待加热流体进行热量交换的流体。在具体应用时,待降温流体或待加热流体可以通过一端侧壁21的通孔210流入多个贯通通道20,且在不同管道通道20内的待降温流体或待加热流体同时通过各自所在的贯通通道20的侧壁进行热量交换,并在完成热交换之后,从另一端侧壁21的通孔210流出。也就是说,待降温流体或待加热流体可以通过通道主体1内部的多个贯通通道20的侧壁同时与冷流体或热流体进行热量交换,在无需增大管道主体1的体积的同时,增加了热交换的接触面积,提高了热交换器的热交换效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热交换器,在应用时,待降温流体或待加热流体可以同时通过多个贯通通道的侧壁与冷流体或热流体进行热量交换,而不仅仅是局限于通过一个贯通通道的侧壁与冷流体或热流体进行热量交换,从而可以提高热交换效率。并且,由于多个贯通通道均设置于通道主体的内部,所以,无需增大通道主体的体积就可以增大热交换的接触面积,进而,能够在不增大热交换器占地面积的同时,提高热交换器的热交换效率。
基于上述实施例,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各贯通通道20相互独立。其中,各贯通通道20相互独立是指各贯通通道20彼此之间无连通。而且,可以理解的是,为了便于加工,贯通通道20的横截面形状优选为规则图形。
为了进一步提高热交换器的热交换效率,基于上述实施例,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贯通通道20与通孔210一一对应,且通孔210均匀分布于侧壁21。如此,能够使各贯通通道20均匀的分布在通道主体1的内部,如果将待降温流体或待加热流体沿贯通通道的轴线方向划分为多份待降温流体或待加热流体,则可以使得各部分待降温流体或待加热流体进行更加充分的热交换,进而提高热交换器的热交换效率。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以在侧壁21上均匀设置6个通孔210为例进行详细说明。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热交换器中通道主体的侧视图。如图3所示,当贯通通道20的个数多于3个时,贯通通道20具体包括多个第一贯通通道201和一个第二贯通通道202,与第一贯通通道201对应的通孔210为第一通孔,与第二贯通通道202对应的通孔210为第二通孔,第一通孔与自身相邻的第一通孔的距离相同,各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的距离也相同,即第一贯通通道201与自身相邻的各第一贯通通道201的距离相同,各第一贯通通道201与第二贯通通道202的距离也相同。其中,通孔210之间的距离是指各通孔210的中心与中心之间的距离,贯通通道20之间的距离具体指贯通通道20的轴线与轴线之间的距离。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贯通通道20的个数也可以正好为3个,此时,可以令通孔210与自身相邻的各通孔210的距离相同,即贯通通道20与自身相邻的各贯通通道20的距离相同,使得贯通通道20在管道主体1内均匀分布,达到进一步提高热交换效率的目的。而如果贯通通道20的个数正好为1个,则优选将通孔210设置于侧壁21的正中心,即贯通通道20设置于管道主体1的正中心。
为了便于加工,基于上述实施例,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贯通通道20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当然,可以理解的是,以圆形作为贯通通道20的横截面形状仅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并不是唯一的实施方式,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将贯通通道20的横截面形状设置为其它形状,均不会影响本实施例的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对贯通通道20的横截面形状不做限定。
为了提高待降温流体或待加热流体流通的顺畅性,基于上述实施例,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贯通通道20的轴线与通道主体1的轴线平行,且通孔210的中心在贯通通道20的轴线上。并且,为了进一步提高待降温流体或待加热流体流通的顺畅性,在贯通通孔20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时,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通孔210具体为圆通孔,以使通孔210的形状与贯通通道20的横截面形状相同。
为了便于加工,基于上述实施例,当通孔210为圆通孔,贯通通孔20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时,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通孔210的直径与贯通通道20的横截面的直径相等。
为了进一步提高待降温流体或待加热流体流通的顺畅性,基于上述实施例,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通孔210的孔壁向靠近贯通通道20的方向渐缩。如此,可以尽量减少通孔210的端面对待降温流体或待加热流体的冲击阻碍作用,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待降温流体或待加热流体流通的顺畅性。且当通孔210为圆通孔,贯通通孔20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时,优选地,通孔210的最小直径与贯通通道20的横截面的直径相等。
为了进一步提高便于通道主体1之间的连接,基于上述实施例,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通道主体1两端还设置有用于与卡箍配合的台阶面;当利用卡箍连接两个通道主体1时,卡箍的卡槽卡设入相邻的两个台阶面之间。在具体实施中,当需要将两个通道主体1进行连接时,可以直接采用卡箍进行连接,可以提升通道主体的连接便捷性。而且,可以理解的是,台阶面的设置应以不遮挡通道主体1两端的侧壁上的通孔210为原则,尽可能的避免影响待降温流体或待加热流体的流通顺畅性。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热交换器进行了详细介绍。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都是与其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者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者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的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它要素,或者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Claims (6)

1.一种热交换器,包括热交换器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本体的通道主体内部设置有多个用于流过待降温流体或待加热流体的贯通通道,且所述贯通通道的端口与所述通道主体两端的侧壁密封连接;
其中,所述侧壁开设有与所述贯通通道连通的通孔;
各所述贯通通道相互独立;
所述贯通通道与所述通孔一一对应,且所述通孔均匀分布于所述侧壁;
所述贯通通道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
所述贯通通道的轴线与所述通道主体的轴线平行,且所述通孔的中心在所述贯通通道的轴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具体为圆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直径与所述贯通通道的横截面的直径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孔壁向靠近所述贯通通道的方向渐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最小直径与所述贯通通道的横截面的直径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主体两端还设置有用于与卡箍配合的台阶面;
当利用所述卡箍连接两个所述通道主体时,所述卡箍的卡槽卡设入相邻的两个所述台阶面之间。
CN201820149094.2U 2018-01-29 2018-01-29 一种热交换器 Active CN2079635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49094.2U CN207963572U (zh) 2018-01-29 2018-01-29 一种热交换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49094.2U CN207963572U (zh) 2018-01-29 2018-01-29 一种热交换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963572U true CN207963572U (zh) 2018-10-12

Family

ID=637356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149094.2U Active CN207963572U (zh) 2018-01-29 2018-01-29 一种热交换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96357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27834A (zh) * 2020-09-15 2020-12-25 张军 一种可溶桥塞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27834A (zh) * 2020-09-15 2020-12-25 张军 一种可溶桥塞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859205U (zh) 一种具有调温装置的电池组件
CN102401422A (zh) 一种燃气热水采暖装置及系统
CN201575735U (zh) 热管热交换器及应用该热管热交换器的节能淋浴系统
CN207963572U (zh) 一种热交换器
CN103375913A (zh) 热泵热水器
CN105910482A (zh) 一种基于相变蓄热材料的新型蓄热器
CN103968607A (zh) 一种用于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的地埋管换热器
CN109724277B (zh) 地热井换热装置
CN102636053A (zh) 一种矩形供热管双通道传热换热器及其制作工艺
CN211739241U (zh) 一种热水梯级利用三级串联式供暖系统
CN206362220U (zh) 一种换热器
CN202501623U (zh) 热泵热水器
CN205593158U (zh) Ptc平行流加热器
CN105547012B (zh) 一种暖气管管联通换热器
CN211452033U (zh) 阶梯式螺旋折流板及应用有该折流板的换热器
CN206919707U (zh) 平行流换热器、水箱、及空气能热水器
CN209043083U (zh) 高效热能板式换热器
CN106643231A (zh) 一种用于污泥碳化工艺的热交换装置
CN206546036U (zh) 一种太阳能热水器
CN220017486U (zh) 快热式微通道水暖集成板
CN205245859U (zh) 一种吸热散热装置
CN206370478U (zh) 一种动力电池冷却和加热集成系统及电池
CN207815454U (zh) 换热机组
CN204902636U (zh) 一种聚丙烯化工工艺用多介质换热器
CN218443445U (zh) 一种纱线整染余热回收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