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59469U - 一种包含过水槽的调蓄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包含过水槽的调蓄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959469U
CN207959469U CN201721413934.3U CN201721413934U CN207959469U CN 207959469 U CN207959469 U CN 207959469U CN 201721413934 U CN201721413934 U CN 201721413934U CN 207959469 U CN207959469 U CN 2079594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storage pond
carrying groove
pump
outlet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41393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Shengyu Smart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Shengyu Drainage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Shengyu Drainage Syste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Shengyu Drainage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41393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9594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9594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9594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1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at coastal zones; at river basins
    • Y02A10/30Flood prevention; Flood or storm water management, e.g. using flood barrier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包含过水槽的调蓄池,所述过水槽位于调蓄池的上部,过水槽两侧的墙体高于调蓄池的最高蓄水水位,其一端与调蓄池的进水管相连,一端与通向污水处理厂的管道相连。本实用新型的调蓄池采用过水槽溢流进水结构,进水区占地面积小,可缓解某些区域用地紧张的情况。并且,本实用新型还采用底部为坡形的结构,可防止调蓄池底部大面积沉积淤泥的情况。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使用冲洗设备对调蓄的混合污水进行搅拌和曝气,且待调蓄的水位较低时,对底部进行冲洗,保持池底干净。

Description

一种包含过水槽的调蓄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给排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包含过水槽的调蓄池。
背景技术
调蓄池是一种在水处理领域广泛应用的装置,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调蓄污水和初期雨水。在城市排水管网中,早期建造的污水处理厂因各种原因,不能满足对现有排水管网中污水和初期雨水的处理需要,常采用在管网中建造一个或多个调蓄池的方式来缓解污水处理厂的处理压力。
降雨时,当初期雨水流量和污水流量之和大于污水处理厂的最大处理量时,一部分初期雨水和污水进入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剩余的初期雨水和污水会在缓冲廊道中蓄积,当缓冲廊道水位达到一定水位时,调蓄池进水。但是缓冲廊道会占用大量的空间,不太适合一些占地较紧张的区域。因此,有必要对调蓄池结构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包含过水槽的调蓄池,所述过水槽位于调蓄池的上部,过水槽两侧的墙体高于调蓄池的最高蓄水水位,其一端与调蓄池的进水管相连,一端与污水处理厂或通向污水处理厂的管道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过水槽的过水容量根据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调蓄池中还可以设置至少一个冲洗设备;当设置有冲洗设备时,所述调蓄池内部被分为调蓄区和集水池,所述集水池的底部不高于调蓄区的最下端,优选集水池的底部比调蓄区最下端低1-2米。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调蓄区底部为一坡形结构,且坡度范围为0.5-2%,远离集水池一侧的底部高于靠近集水池一侧的底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集水池底部为一坡形结构,且坡度范围为0.5-2%。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冲洗设备选自智能抽水喷射冲洗装置。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智能抽水喷射冲洗装置可参考专利文献CN201620940102.6中记载的结构,其全文引入本实用新型作为参考。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智能抽水喷射冲洗装置包括控制单元、液位传感器、冲洗装置以及潜污泵,所述的冲洗装置包括水泵、出水管总成和电机,所述水泵与出水管总成之间通过可沿水平面旋转的旋转接头连接,所述出水管总成与电机转轴连接,所述电机转轴与旋转接头的旋转中心位于同一竖直线上,所述液位传感器输出端与控制单元连接,所述控制单元输出端与电机、潜污泵和水泵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冲洗装置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冲洗装置且内部中空的固定支柱,所述固定支柱柱身通过水平管路与水泵连接,通过第一弯管与旋转接头底部连接,所述旋转接头的旋转轴沿竖直方向。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出水管总成包括出水管、第二弯管和出水管总成固定支架,所述出水管进水端通过第二弯管与旋转接头上端面连接,所述出水管总成固定支架底部与第二弯管固定连接,顶部与电机转轴固定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冲洗装置还包括进气管、气液混合腔和气液混合出水管,所述气液混合腔包括一个进气口,一个进水口和一个出水口,所述进气管与气液混合腔的进气口连接,所述出水管出水端与气液混合腔的进水口连接,所述气液混合腔的出水口与气液混合出水管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固定支柱顶部固定有电机罩,所述电机设置在电机罩内,所述电机转轴伸出电机罩底部与出水管总成固定支架固定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弯管和第二弯管均为90°弯管。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调蓄池中还可以设置至少一个潜污泵,所述潜污泵的排水口通向污水处理厂或与污水处理厂连通的管道,例如通向过水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当所述调蓄池中包括冲洗设备时,优选将所述潜污泵设置在集水池中,还优选将潜污泵设置在集水池最低的一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集水池最低的一侧还可以设置为泵坑。
根据本实用新型,当所述集水池的一侧为泵坑时,所述潜污泵优选设置在所述泵坑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调蓄池还包括水利开关,所述水利开关设置在进水管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水利开关选自闸门、阀门或堰门等,例如选自上开式闸门、下开式闸门、球阀、闸阀、刀闸阀、蝶阀、上开式堰门、浮箱式上游控制堰门、下开式堰门或旋转堰门等。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水利开关的驱动方式可以采用电动或液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在所述水利开关的前端还可以设置自清洗水平格栅、拦渣滤网或浮动挡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调蓄池选自初雨调蓄池或溢流调蓄池。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调蓄池采用过水槽溢流进水结构,进水区占地面积小,可缓解某些区域用地紧张的情况。并且,本实用新型还采用底部为坡形的结构,可防止调蓄池底部大面积沉积淤泥的情况。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使用冲洗设备对调蓄的混合污水进行搅拌和曝气,且待调蓄的水位较低时,对底部进行冲洗,保持池底干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初雨调蓄池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初雨调蓄池的剖视图;
各附图标记含义如下:初雨调蓄池1、进水管2、通向污水处理厂的管道3、过水槽4、调蓄区A-1、集水池A-2、泵坑A-3、潜污泵5、智能抽水喷射冲洗装置6、下开式堰门2-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所记载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一种包含过水槽4的初雨调蓄池1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初雨调蓄池1的左、右、前、后分别为其左侧壁方向、右侧壁方向、前侧壁方向及后侧壁方向。所述前侧壁上设置有进水管2,后侧壁上设置通向污水处理厂的管道3。所述进水管2上设置有下开式堰门2-1。在初雨调蓄池1的上部,前后两侧壁之间设置过水槽4,所述过水槽4两侧的墙体高于初雨调蓄池1的最高蓄水水位H1。所述过水槽4的一端与进水管2相连,一端与通向污水处理厂的管道3相连。所述过水槽4的过水容量根据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设置。进水管2上设置有下开式堰门2-1。
所述初雨调蓄池1内部被分为调蓄区A-1和集水池A-2,所述集水池A-2的底部比调蓄区A-1最下端低1米。所述调蓄区A-1底部为一坡形结构,坡度为1%,且靠近后侧壁一侧的底部高于与集水池A-2相连一侧的底部。所述集水池底部A-2为一坡形结构,坡度为1%,且靠近右侧壁的一侧的底部高于靠近左侧壁的一侧的底部,在集水池最左侧设置泵坑A-3。在泵坑A-3中设置有2个潜污泵5,潜污泵5的排水口并联后通向过水槽4。
所述初雨调蓄池1中还设置1个智能抽水喷射冲洗装置6,智能抽水喷射冲洗装置6设置在调蓄区A-1和集水池A-2连接处。
所述初雨调蓄池1的工作原理为:
晴天时,下开式堰门2-1开启,旱流污水通过过水槽4进入污水厂处理。降雨时,当初期雨水和污水流量之和大于污水处理厂的最大处理量时,一部分初期雨水和污水通过过水槽4进入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剩余的初期雨水和污水会在过水槽4中蓄积。当过水槽4中水位达到其两侧墙体高度时,初期雨水和污水溢流进入初雨调蓄池1。当初雨调蓄池1内水位达到最高蓄水水位H1时,下开式堰门2-1关闭,防止初雨调蓄池1继续进水。
待晴天污水处理厂有处理能力时,设置在泵坑A-3中的潜污泵5开启,将初雨调蓄池1调蓄的混合污水排放到过水槽4中,再排放到污水处理厂。
初雨调蓄池1中设置的智能抽水喷射冲洗装置6可以对混合污水进行搅拌和曝气,且待调蓄的水位较低时,可以对底部进行冲洗,保持池底干净。并且智能抽水喷射冲洗装置6冲洗后的污水也能通过潜污泵5排放到过水槽4中,再排放到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包含过水槽的调蓄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水槽位于调蓄池的上部,过水槽两侧的墙体高于调蓄池的最高蓄水水位,其一端与调蓄池的进水管相连,一端与污水处理厂或通向污水处理厂的管道相连;
所述调蓄池选自初雨调蓄池或溢流调蓄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包含过水槽的调蓄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蓄池中设置至少一个冲洗设备;当设置有冲洗设备时,所述调蓄池内部被分为调蓄区和集水池,所述集水池的底部不高于调蓄区的最下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包含过水槽的调蓄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蓄区底部为一坡形结构,且坡度范围为0.5-2%,远离集水池一侧的底部高于靠近集水池一侧的底部;
所述集水池底部为一坡形结构,且坡度范围为0.5-2%。
4.如权利要求3所述包含过水槽的调蓄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洗设备选自智能抽水喷射冲洗装置;
所述智能抽水喷射冲洗装置包括控制单元、液位传感器、冲洗装置以及潜污泵,所述的冲洗装置包括水泵、出水管总成和电机,所述水泵与出水管总成之间通过可沿水平面旋转的旋转接头连接,所述出水管总成与电机转轴连接,所述电机转轴与旋转接头的旋转中心位于同一竖直线上,所述液位传感器输出端与控制单元连接,所述控制单元输出端与电机、潜污泵和水泵连接;
所述冲洗装置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冲洗装置且内部中空的固定支柱,所述固定支柱柱身通过水平管路与水泵连接,通过第一弯管与旋转接头底部连接,所述旋转接头的旋转轴沿竖直方向;
所述出水管总成包括出水管、第二弯管和出水管总成固定支架,所述出水管进水端通过第二弯管与旋转接头上端面连接,所述出水管总成固定支架底部与第二弯管固定连接,顶部与电机转轴固定连接;
所述冲洗装置还包括进气管、气液混合腔和气液混合出水管,所述气液混合腔包括一个进气口,一个进水口和一个出水口,所述进气管与气液混合腔的进气口连接,所述出水管出水端与气液混合腔的进水口连接,所述气液混合腔的出水口与气液混合出水管连接;
所述固定支柱顶部固定有电机罩,所述电机设置在电机罩内,所述电机转轴伸出电机罩底部与出水管总成固定支架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弯管和第二弯管均为90°弯管;
所述调蓄池中还设置至少一个潜污泵,所述潜污泵的排水口通向污水处理厂或与污水处理厂连通的管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包含过水槽的调蓄池,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调蓄池中包括冲洗设备时,将所述潜污泵设置在集水池中。
6.如权利要求5所述包含过水槽的调蓄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池最低的一侧设置为泵坑;
当所述集水池的一侧为泵坑时,所述潜污泵设置在所述泵坑中。
7.如权利要求1所述包含过水槽的调蓄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蓄池还包括水利开关,所述水利开关设置在进水管上;
所述水利开关的驱动方式采用电动或液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包含过水槽的调蓄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水利开关的前端还设置自清洗水平格栅、拦渣滤网或浮动挡板。
CN201721413934.3U 2017-10-30 2017-10-30 一种包含过水槽的调蓄池 Active CN2079594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13934.3U CN207959469U (zh) 2017-10-30 2017-10-30 一种包含过水槽的调蓄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13934.3U CN207959469U (zh) 2017-10-30 2017-10-30 一种包含过水槽的调蓄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959469U true CN207959469U (zh) 2018-10-12

Family

ID=637235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413934.3U Active CN207959469U (zh) 2017-10-30 2017-10-30 一种包含过水槽的调蓄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9594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44697B (zh) 基于合流制管网的区域分片雨水分流、调蓄及处理系统
CN207469397U (zh) 雨污水调蓄处理系统
WO2019085186A1 (zh) 一种包含调蓄池和在线处理池的系统
CN204781084U (zh) 一种带自清洗功能的初雨收集处理系统
CN109457789A (zh) 初期雨水截流井
CN105625555B (zh) 一种合流制的雨水分流、调蓄及处理系统
CN105569163A (zh) 基于混流制管网的区域分片雨水处理系统
CN106930397A (zh) 一种可以在干旱期内持续处理初期雨水的生物滞留池
CN207582618U (zh) 一种泵排进水系统
CN207959470U (zh) 一种包含调蓄池和在线处理池的系统
CN105672444A (zh) 基于合流制管网的雨水分区处理系统
CN207959469U (zh) 一种包含过水槽的调蓄池
CN205636892U (zh) 基于混流制管网的区域分片雨水分流、调蓄及处理系统
CN205637026U (zh) 基于混流制管网的区域分片雨水处理系统
CN106638900A (zh) 在线处理调蓄池、应急行洪廊道与排水泵站组合系统
CN208363234U (zh) 一种浮筒闸板控制截流管道流量的溢流井
CN206512842U (zh) 上清液重力出流的初雨调蓄池
CN206512830U (zh) 在线处理调蓄池、应急行洪廊道与排水泵站组合系统
CN207760985U (zh) 一种带液动下开式堰门和泵排的排水系统
CN209163262U (zh) 一种雨水立管雨污分流装置
CN105649142B (zh) 基于混流制管网的区域分片雨水分流、调蓄及处理系统
CN207582641U (zh) 一种带有重力进水结构的在线处理调蓄池
CN207582640U (zh) 一种带有重力进水结构的在线处理调蓄池
CN106592748A (zh) 水下初雨调蓄利用系统
CN207582617U (zh) 一种带有初雨调蓄池和在线处理调蓄池的排水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o. 509 Weihu Road, Shamao Street, Hannan District,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430000

Patentee after: Wuhan Shengyu Smart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430000, No. 189, Minli North Road, Wuha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WUHAN SHENGYU DRAINAGE SYSTEM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