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58879U - 一种引导自然通风的浅埋式地下人行通道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引导自然通风的浅埋式地下人行通道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958879U CN207958879U CN201820135285.3U CN201820135285U CN207958879U CN 207958879 U CN207958879 U CN 207958879U CN 201820135285 U CN201820135285 U CN 201820135285U CN 207958879 U CN207958879 U CN 20795887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y
- leads
- main channel
- sliding equipment
- slid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引导自然通风的浅埋式地下人行通道,包括主通道、第一引道、第二引道、第一滑动机构、第二滑动机构和交流电源,主通道两端分别与第一引道、第二引道相连通,主通道靠近第一引道位置处设有滑槽和第一滑动机构,在该滑槽滑动安装有第一引流罩板,第一滑动机构与交流电源电连接,第一滑动机构用于实现遮挡关闭或收纳开通第一引道风流通道的目的;主通道靠近第二引道位置处设有滑槽和第二滑动机构,在该滑槽滑动安装有第二引流罩板,第二滑动机构与交流电源电连接,第二滑动机构用于实现遮挡关闭或收纳开通第二引道风流通道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主通道内连续自然通风的目的,改善了夏季人行通道的内部环境。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行过街通道通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引导自然通风的浅埋式地下人行通道。
背景技术
城市地下人行通道是解决城市行人过街,缓解交通压力,实现立体交通的重要方式之一。由于其不受道路交通、天气状况等的限制,因此在道路交叉口多建设浅埋式地下人行通道,地下人行通道的长短一般根据道路的路幅确定,导致地下人行通道的长短不一,行人在横向过道中滞留时间也不同。目前,地下通道的横向主通道内通风效果很差,特别是在我国南方湿热多雨地区,夏季通道内经常潮湿结露“湿”淋淋,墙壁发霉、空气质量差,对过往行人的身心造成伤害,并且长期如此,严重影响地下人行通道内的附属设施使用,造成公共设施的自然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引导自然通风的浅埋式地下人行通道,解决了现有地下人行通道内通风量不足的技术缺陷,可以实现主通道内连续自然通风的目的,改善了夏季人行通道的内部环境。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引导自然通风的浅埋式地下人行通道,包括主通道、第一引道、第二引道、第一滑动机构、第二滑动机构和交流电源,所述第一引道与第二引道设置于地面上,所述主通道为设置于地面下的地下通道,所述主通道两端分别与第一引道、第二引道相连通,所述主通道与第一引道之间连通位置处设有第一台阶,所述主通道与第二引道之间连通位置处设有第二台阶;所述主通道靠近第一引道位置处设有滑槽和第一滑动机构,在该滑槽滑动安装有第一引流罩板,所述第一滑动机构与交流电源电连接,所述第一滑动机构用于驱动第一引流罩板在该滑槽中滑动以实现遮挡关闭或收纳开通第一引道风流通道的目的;所述主通道靠近第二引道位置处设有滑槽和第二滑动机构,在该滑槽滑动安装有第二引流罩板,所述第二滑动机构与交流电源电连接,所述第二滑动机构用于驱动第二引流罩板在该滑槽中滑动以实现遮挡关闭或收纳开通第二引道风流通道的目的。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引道上设有第一雨蓬,所述第一雨蓬将第一引道遮盖成与主通道相连通的风流通道;所述第二引道上设有第二雨蓬,所述第二雨蓬将第二引道遮盖成与主通道相连通的风流通道。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引道前、后两个方向分别设有第一台阶,所述第二引道前、后两个方向分别设有第二台阶,所述第一引道、主通道、第二引道三者整体呈“工”字形状。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雨蓬顶部设有太阳能光伏板,所述第二雨蓬顶部设有太阳能光伏板,所述主通道中设有与太阳能光伏板电连接的蓄电池,所述第一滑动机构、第二滑动机构分别与蓄电池电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雨蓬顶部或/和第二雨蓬顶部设有风向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较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将太阳能光伏板安装在雨蓬上,既不占空间,又可提供电能,从而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2)本实用新型的风向传感器用于帮助使用者准确判定风向,然后决定开启第一引流罩板或第二引流罩板,使得第一引道的第一引流罩板、第二引道的第二引流罩板不对称,从而达到主通道内的连续自然风通风,解决了夏季通道内潮湿结露的技术问题,给过往行人提供了一个舒适的通道内环境。
(3)本实用新型具有节能环保、操作方便、维护简单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引道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通道平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滑动机构的供电原理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滑动机构的供电原理框图。
其中,附图中的附图标记所对应的名称为:
1-第一引道,2-第二引道,3-第一台阶,4-第二台阶,5-主通道,6-第一雨蓬,7-第二雨蓬,8-太阳能光伏板,9-风向传感器,10-滑槽,11-第一引流罩板,12-第二引流罩板,13-蓄电池,14-交流电源,15-第一滑动机构,16-第二滑动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实施例
如图1~图4所示,一种引导自然通风的浅埋式地下人行通道,包括主通道5、第一引道1、第二引道2、第一滑动机构15、第二滑动机构16和交流电源14,第一引道1与第二引道2设置于地面上,主通道5为设置于地面下的地下通道,主通道5两端分别与第一引道1、第二引道2相连通,主通道5与第一引道1之间连通位置处设有第一台阶3,主通道5与第二引道2之间连通位置处设有第二台阶4。主通道5靠近第一引道1位置处设有滑槽10和第一滑动机构15,在该滑槽10滑动安装有第一引流罩板11,第一滑动机构15与交流电源14电连接,第一滑动机构15用于驱动第一引流罩板11在该滑槽10中滑动以实现遮挡关闭或收纳开通第一引道1风流通道的目的。主通道5靠近第二引道2位置处设有滑槽10和第二滑动机构16,在该滑槽10滑动安装有第二引流罩板12,第二滑动机构16与交流电源14电连接,第二滑动机构16用于驱动第二引流罩板12在该滑槽10中滑动以实现遮挡关闭或收纳开通第二引道2风流通道的目的。使用时,第一引流罩板11、第二引流罩板12不同时开启,保证第一引道1与第二引道2的不对称,使得第一引道1的风流通道与第二引道2的风流通道内风速不同,第一引流罩板11与第二引流罩板12采用可折叠材质,第一引流罩板11与第二引流罩板12的上、下位置均安装滑轮,上滑轮、下滑轮分别连接于滑槽6中,滑槽6位于主通道2底部与顶部,滑槽6作为第一引流罩板11与第二引流罩板12的滑动轨迹,第一滑动机构15控制第一引流罩板11的启动遮挡关闭第一引道1的风流通道或者收纳开通第一引道1的风流通道,第二滑动机构16控制第二引流罩板12的启动遮挡关闭第二引道2的风流通道或者收纳开通第二引道2的风流通道。
如图1所示,第一引道1上设有第一雨蓬6,第一雨蓬6将第一引道1遮盖成与主通道5相连通的风流通道。第二引道2上设有第二雨蓬7,第二雨蓬7将第二引道2遮盖成与主通道5相连通的风流通道。
如图2所示,第一引道1前、后两个方向分别设有第一台阶3,第二引道2前、后两个方向分别设有第二台阶4,第一引道1、主通道5、第二引道2三者整体呈“工”字形状。
如图1所示,第一雨蓬6顶部设有太阳能光伏板8,第二雨蓬7顶部设有太阳能光伏板8,太阳能光伏板8用于吸收太阳能并转换为电能,主通道5中设有与太阳能光伏板8电连接的蓄电池13,蓄电池13用于存储太阳能光伏板8产生的电能。第一滑动机构15、第二滑动机构16分别与蓄电池13电连接。一般情况下,蓄电池13为第一滑动机构15、第二滑动机构16提供所需电能;当蓄电池13电能供电不足时,可以开启交流电源14来为第一滑动机构15、第二滑动机构16供电。
如图1所示,第一雨蓬6顶部或/和第二雨蓬7顶部设有风向传感器9,风向传感器9用于监测地下人行过街通道进出口的风向。
使用时,如图2所示,风向传感器9用于监测地下人行过街通道进出口的风向以及风速大小,当风为西北风时,第一引道1内风速略大于第二引道2的风速,让蓄电池13接通第一滑动机构15,第一滑动机构15驱动第一引流罩板11在滑槽10中滑动以收纳开通第一引道1的风流通道(即第一滑动机构15控制第一引流罩板11不再遮挡关闭第一引道1的风流通道),同时让蓄电池13接通第二滑动机构16,第二滑动机构16驱动第二引流罩板12在滑槽10中滑动以遮挡关闭第二引道2的风流通道。第一引道1的风速得到加强,主通道5内靠近第一引道1的风压较小,主通道5靠近第二引道2的风压较大,引导主通道5中的自然风从第二引道2向第一引道1方向流动,增加主通道5内的通风量,改善了通道内的环境。同理,当风为东南风时,主通道5内靠近第一引道1的风压较大,主通道5靠近第二引道2的风压较小,引导主通道5中的自然风从第一引道1向第二引道2方向流动,增加主通道5内的通风量,改善了通道内的环境。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引导自然通风的浅埋式地下人行通道,其特征在于:包括主通道(5)、第一引道(1)、第二引道(2)、第一滑动机构(15)、第二滑动机构(16)和交流电源(14),所述第一引道(1)与第二引道(2)设置于地面上,所述主通道(5)为设置于地面下的地下通道,所述主通道(5)两端分别与第一引道(1)、第二引道(2)相连通,所述主通道(5)与第一引道(1)之间连通位置处设有第一台阶(3),所述主通道(5)与第二引道(2)之间连通位置处设有第二台阶(4);所述主通道(5)靠近第一引道(1)位置处设有滑槽(10)和第一滑动机构(15),在该滑槽(10)滑动安装有第一引流罩板(11),所述第一滑动机构(15)与交流电源(14)电连接,所述第一滑动机构(15)用于驱动第一引流罩板(11)在该滑槽(10)中滑动以实现遮挡关闭或收纳开通第一引道(1)风流通道的目的;所述主通道(5)靠近第二引道(2)位置处设有滑槽(10)和第二滑动机构(16),在该滑槽(10)滑动安装有第二引流罩板(12),所述第二滑动机构(16)与交流电源(14)电连接,所述第二滑动机构(16)用于驱动第二引流罩板(12)在该滑槽(10)中滑动以实现遮挡关闭或收纳开通第二引道(2)风流通道的目的。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引导自然通风的浅埋式地下人行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道(1)上设有第一雨蓬(6),所述第一雨蓬(6)将第一引道(1)遮盖成与主通道(5)相连通的风流通道;所述第二引道(2)上设有第二雨蓬(7),所述第二雨蓬(7)将第二引道(2)遮盖成与主通道(5)相连通的风流通道。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引导自然通风的浅埋式地下人行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道(1)前、后两个方向分别设有第一台阶(3),所述第二引道(2)前、后两个方向分别设有第二台阶(4),所述第一引道(1)、主通道(5)、第二引道(2)三者整体呈“工”字形状。
4.按照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引导自然通风的浅埋式地下人行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雨蓬(6)顶部设有太阳能光伏板(8),所述第二雨蓬(7)顶部设有太阳能光伏板(8),所述主通道(5)中设有与太阳能光伏板(8)电连接的蓄电池(13),所述第一滑动机构(15)、第二滑动机构(16)分别与蓄电池(13)电连接。
5.按照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引导自然通风的浅埋式地下人行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雨蓬(6)顶部或/和第二雨蓬(7)顶部设有风向传感器(9)。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135285.3U CN207958879U (zh) | 2018-01-25 | 2018-01-25 | 一种引导自然通风的浅埋式地下人行通道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135285.3U CN207958879U (zh) | 2018-01-25 | 2018-01-25 | 一种引导自然通风的浅埋式地下人行通道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958879U true CN207958879U (zh) | 2018-10-12 |
Family
ID=637352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0135285.3U Active CN207958879U (zh) | 2018-01-25 | 2018-01-25 | 一种引导自然通风的浅埋式地下人行通道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958879U (zh) |
-
2018
- 2018-01-25 CN CN201820135285.3U patent/CN20795887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834944B (zh) | 一种箱式变电站散热系统 | |
CN206291339U (zh) | 一种太阳能新风系统 | |
CN103628661A (zh) | 无动力风帽 | |
CN204960628U (zh) | 一种应用直线电机的智能窗户自动闭合器 | |
CN207958879U (zh) | 一种引导自然通风的浅埋式地下人行通道 | |
CN204983115U (zh) | 一种智能下水道盖板 | |
CN206144723U (zh) | 一种风力发电机的机舱降温装置 | |
CN106246479A (zh) | 一种风力发电机的机舱降温装置 | |
CN207368550U (zh) | 预装式箱式变电站 | |
CN217334817U (zh) | 一种箱式变电站 | |
CN108915503A (zh) | 一种数控型玻璃幕墙通风窗 | |
CN206722157U (zh) | 一种全自动光伏百叶呼吸玻璃幕墙 | |
CN210239538U (zh) | 可调节遮阳控温装置 | |
CN210067755U (zh) | 侧转门地轨布设结构 | |
CN202850299U (zh) | 电动通风天窗 | |
CN206695052U (zh) | 带有收集功能的太阳能灭虫路灯 | |
CN208874142U (zh) | 一种智能型高低压预装箱式变电站 | |
CN103696593B (zh) | 一种山区公路养护站房 | |
CN107514822B (zh) | 一种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综合作用的多路集热通风排水装置 | |
CN206962294U (zh) | 一种户外用防雨水浸湿电控箱 | |
CN205712436U (zh) | 一种根据雨量自动控制进水的下水道盖板 | |
CN202384681U (zh) | 具有通风结构的户外预装式变电站 | |
CN203569860U (zh) | 无动力风帽 | |
CN206059960U (zh) | 户外自供电防潮降温式变电箱 | |
CN205035954U (zh) | 一种防滴水浴室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