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49897U - 一种手术用压线盒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手术用压线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949897U
CN207949897U CN201721440292.6U CN201721440292U CN207949897U CN 207949897 U CN207949897 U CN 207949897U CN 201721440292 U CN201721440292 U CN 201721440292U CN 207949897 U CN207949897 U CN 2079498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tch
downside wall
box body
box
silk thr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44029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海霞
韩晓彤
王彩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BenQ Hospit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BenQ Hospit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BenQ Hospit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BenQ Hospit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44029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9498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9498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94989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ousing For Livestock And Bir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手术用压线盒,其包括盒体、盒盖和隔垫,盒体和盒盖可活动地连接,至少两个隔垫上具有多个第三缺口,所有隔垫的对应第三缺口用于整理卡入的丝线,盒体中平行于隔垫的两个侧壁分别具有第一缺口,以从该第一缺口抽出丝线。盒盖和盒体的结构保障了手术过程中丝线的湿润;将不同型号的丝线卡入对应的隔垫的第一缺口中,各型号丝线之间清晰、不易混淆,丝线之间不易打结,且易于二次加线,有效提高了手术的效率和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手术用压线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术过程中使用的手术缝线管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在手术中需要用到大量的丝线结扎与缝合。目前临床中,器械护士在手术开始前需要将丝线浸在水中泡湿后采用无菌布巾单排压在无菌器械台上使用;该方法不能让丝线长时间保湿,随着手术的进行,丝线会变干燥,不利于手术中打结的牢固性,而且对缝合的组织损伤较大。也有采用无菌布巾M型层层折叠,将湿润的丝线弯曲压在层层布巾中;该压线方法也存在多方面的问题:无菌布巾为布制,吸水性强,浸湿的丝线容易干燥,在缝合结扎时对组织的切割力增强;布巾层层折压容易使线混乱,每层布巾中的丝线在抽取过程中容易扭曲错乱,甚至出现缠绕打结;为避免多股丝线缠绕打结,无菌布巾层压不适合一次性压入同型号多股丝线,不利于手术中添加丝线;此外,丝线也容易从折叠布巾的M型侧面脱出。
现有技术中采用的上述手术用缝线整理方法存在很多问题,严重影响器械护士的操作速度和手术者的缝扎止血,影响手术进程。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型的手术用缝线整理装置,以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手术用缝线整理装置,其能够方便操作、重复使用,提高器械护士的工作效率,保证患者的安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手术用压线盒,包括:盒体,该盒体至少包括底部、第二底侧壁和第四底侧壁,该第二底侧壁和该第四底侧壁分别垂直设置于该底部相对的两边;该第二底侧壁和该第四底侧壁分别具有至少一个第一缺口,该第一缺口开口向上;盒盖,该盒盖可活动地连接于该盒体;以及,至少两个隔垫,该至少两个隔垫固定于该盒体中,并垂直于该底部;每一该隔垫具有至少两个第三缺口,该第三缺口开口向上;
其中,第一方向为垂直于该第二底侧壁的方向,每一该隔垫的每一该第三缺口、该第二底侧壁的该第一缺口以及该第四底侧壁的该第一缺口对应沿该第一方向上穿透,以使至少一根手术用丝线能够沿该第一方向卡入每一该隔垫对应的该第三缺口中,并使该至少一根手术用丝线能够沿该第一方向自该第二底侧壁或该第四底侧壁中对应的该第一缺口中抽出。
较佳的,该第二底侧壁或该第四底侧壁中的该第一缺口为一个,该第一缺口的宽度大于或等于一该隔垫中相距最远的两个该第三缺口之间的距离;或者,
该第二底侧壁或该第四底侧壁中的该第一缺口的数量与一该隔垫中该第三缺口的数量相等,且每一该第一缺口与一该第三缺口沿该第一方向一一对应穿透。
较佳的,所述该第二底侧壁或该第四底侧壁中的该第一缺口为一个,该第一缺口的宽度大于或等于一该隔垫中相距最远的两个该第三缺口之间的距离,还包括:该第二底侧壁和该第四底侧壁分别具有至少一个编号,该至少一个编号与该第三缺口一一对应,每一该编号标示于对应于该第三缺口的该第一缺口附近的位置,以将该至少一根手术用丝线卡入与该丝线的型号对应的该编号的该第三缺口中;
所述该第二底侧壁或该第四底侧壁中的该第一缺口的数量与一该隔垫中该第三缺口的数量相等,还包括:该至少一个编号的位置和数量与该第一缺口的位置和数量一一对应,每一该编号标示于该第一缺口附近的位置,以将该至少一根手术用丝线卡入与该丝线的型号对应的该编号的该第三缺口中。
较佳的,该盒体还包括第一底侧壁和第三底侧壁,该第一底侧壁、该第二底侧壁、该第三底侧壁和该第四底侧壁依次连接并垂设于该底部;该盒盖可活动地连接于该盒体的该第三底侧壁;以及,该盒盖合于该盒体时,该盒盖至少与该第一底侧壁以及该第三底侧壁抵接。
较佳的,该盒盖至少包括顶部,该顶部可活动地连接该盒体的该第三底侧壁;或者,
该盒盖至少包括顶部,该顶部可活动地连接该盒体的该第三底侧壁,该顶部包括第二缺口,该第二缺口的数量与该第一缺口的数量相等,且每一该第二缺口的位置对应于一该第一缺口的位置。
较佳的,该盒盖至少包括顶部和第三顶侧壁,该第三顶侧壁垂直设置于该顶部的一侧;
该第三顶侧壁可活动地连接该盒体的该第三底侧壁;或者,该第三顶侧壁可活动地连接该盒体的该底部。
较佳的,该盒盖还包括第二顶侧壁和第四顶侧壁,该第二顶侧壁和该第四顶侧壁分别包括第二缺口,该第二缺口的开口向下;该第二顶侧壁或该第四顶侧壁中的每一该第二缺口与该第二底侧壁或该第四底侧壁中的一该第一缺口数量相等,且每一该第二缺口的位置对应于一该第一缺口的位置。
较佳的,该第一缺口包括开口部和容纳部,该开口部和该容纳部相连接,该开口部的尺寸小于该容纳部的尺寸,以便于该至少一根手术用丝线从该开口部卡入后不易脱出,且该至少一根手术用丝线在该容纳部的穿透范围内受限地移动。
较佳的,该手术用压线盒还包括:平铺垫,该平铺垫铺设于该盒体的该底部;
该平铺垫铺设于该至少两个隔垫下方;或者,该平铺垫为至少三个,一该平铺垫铺设于相邻两个该隔垫之间,或者铺设于该第二底侧壁或该第四底侧壁与相邻的一该隔垫之间。
较佳的,该盒体的至少部分和/或该盒盖的至少部分具有多个孔,以便于高温消毒时高温蒸汽穿透该多个孔;该盒盖和该盒体由耐高温塑料制成;以及,该隔垫由耐高温的弹性材质制成。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手术用压线盒,包括:盒体,该盒体至少包括底部、第二底侧壁和第四底侧壁,该第二底侧壁和该第四底侧壁分别垂直设置于该底部相对的两边;该第二底侧壁和该第四底侧壁分别具有至少一个第一缺口,该第一缺口开口向上;盒盖,该盒盖可活动地连接于该盒体;以及,一个隔垫,该隔垫固定于该盒体中,并垂直于该底部;该隔垫具有至少两个第三缺口,该第三缺口开口向上;
其中,第一方向为垂直于该第二底侧壁的方向,该隔垫的该第三缺口的数量、该第二底侧壁的该第一缺口的数量、和该第四底侧壁的该第一缺口的数量相等,并且该隔垫的每一该第三缺口与该第二底侧壁的一该第一缺口以及该第四底侧壁的一该第一缺口一一对应穿透,以使至少一根手术用丝线沿该第一方向卡入该隔垫一一对应的该第三缺口、该第二底侧壁的该第一缺口以及该第四底侧壁的该第一缺口中,并且该至少一根手术用丝线沿该第一方向从该第二底侧壁或该第四底侧壁中对应的该第一缺口中抽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术用压线盒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盒盖和盒体的结构保障了丝线的湿润,有效减少了缝合结扎时丝线对组织的损伤;将不同型号的丝线卡入对应的隔垫缺口中,各型号丝线之间清晰、不易混淆,丝线之间不易打结,不会出现抽拉一根丝线时其他丝线混乱缠绕的现象,还为二次加线提供便利,有效提高了手术的效率和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手术用压线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手术用压线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手术用压线盒的爆炸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手术用压线盒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功能优点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实施例和图1至图4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类术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图1至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手术用压线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该手术用压线盒包括盒体1、盒盖2和隔垫3。
盒体1形成容纳隔垫3和丝线的容置区。盒体1包括底部11和至少两个底侧壁12。盒体1的底部11为矩形,优选的,矩形的四个角进行倒角处理。盒体1的至少两个底侧壁12可包括第一底侧壁121、第二底侧壁122、第三底侧壁123以及第四底侧壁124中的至少两个,第一底侧壁121、第二底侧壁122、第三底侧壁123以及第四底侧壁124依次连接以围设成垂直于底部11的表面的盒体1的底侧壁12。
盒盖2,用于与盒体1可活动地连接。盒盖2可包括顶部21和至少一个顶侧壁22,顶侧壁22可以包括第一顶侧壁221、第二顶侧壁222、第三顶侧壁223、第四顶侧壁224,第一顶侧壁221、第二顶侧壁222、第三顶侧壁223和第四顶侧壁224依次连接以围设成垂直于顶部21表面的盒盖2的顶侧壁22,盒盖2的第一顶侧壁221、第二顶侧壁222、第三顶侧壁223和第四顶侧壁224与盒体1的第一底侧壁121、第二底侧壁122、第三底侧壁123以及第四底侧壁124分别一一对应。
盒体1与盒盖2之间的可活动的连接可以是,但不限于,枢接、滑动连接、可拆卸地组装等。盒体1与盒盖2之间枢接可以是盒盖2和盒体1注塑一体成型,其连接部位为可多次弯折的塑胶材料;枢接还可以采用枢接件将独立的盒盖2和盒体1组装,例如采用具有枢轴的金属合页,将金属合页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盒盖2和盒体1对应位置的边缘;又如在盒盖2和盒体1的对应边缘位置设置对应的枢接部,将作为枢轴的圆柱形细棒插入到二者的枢接部中,实现二者的枢接部可相对转动;也可以在盒盖2和盒体1的对应边缘位置的外表面和/或粘贴胶带实现;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优选地,为了使枢接的盒盖2和盒体1经常保持在打开或合上这两种状态,而不在中间位置停留,可以在枢接部位设定弹性件及限位装置,也可以打开的最大幅度和合上的最大幅度作限位,这样,在操作时不会发生意外打开或合上,不会干扰操作的进行。盒体1与盒盖2之间可拆卸地组装可以是盒盖2可与盒体1分离,盒盖2与盒体1的对应位置具有相应的卡合结构,以便于安装时二者较稳定的固定,并且方便二者的分离。例如,盒盖2和盒体1分别具有对应的凸柱和凹槽,或者分别具有对应的卡钩和与之匹配的卡槽,或者盒盖2的顶侧壁22的底端和盒体1的底侧壁12的顶端具有相匹配的台阶,等等,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
以枢接为例,盒体1与盒盖2的可活动连接,可以是盒体1的一底侧壁12(例如第三底侧壁123)与盒盖2的一对应顶侧壁22(例如对应第三底侧壁123的第三顶侧壁223)可活动地连接;盒体1可不具备第三底侧壁123,此时盒盖2的第三顶侧壁223与盒体1的底部21对应边缘)可活动地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将盒盖2相对于盒体1打开时,盒体1的第三底侧壁123与盒盖2的第三顶侧壁223相抵接,可以方便地执行装线和取线的操作。将盒盖2合盖至盒体1时,盒体1的第一底侧壁121与盒盖的第一顶侧壁221相抵接,形成相对闭合的容置空间,可以保持内部装载的丝线的湿润。盒体1的第二底侧壁122和第四底侧壁124与盒盖2的第二顶侧壁222和第四顶侧壁224接合的两个侧面可分别设置闭合穿透区,放入的丝线的两端分别从这两个闭合穿透区穿出,这样,抽取使用丝线时,丝线从一侧的闭合穿透区进入压线盒,并经由盒内空间从另一侧的闭合穿透区穿出压线盒以供使用。该闭合穿透区为对应的盒体1的底侧壁12和盒盖2的顶侧壁22形成。该闭合穿透区可以是在第二底侧壁122上设置开口向上的第一缺口122a,也可以是在第二顶侧壁222上开设开口向下的第二缺口222a。还可以是第二底侧壁122和第二顶侧壁222均设有缺口(即分别为第一缺口122a和第二缺口222a),以形成上述的闭合穿透区;第二缺口222a甚至可以延伸到顶部21的一部分区域;该第一缺口122a的尺寸可与该第二底侧壁122的尺寸相当,即盒体1的底侧壁12可以不具备第二底侧壁122。第四底侧壁124(第一缺口124a)和第四顶侧壁224(第二缺口224a)也可以做出上述设置,不另赘述。为了减小对丝线的伤害,第一缺口122a和124a的各个位置均作圆弧倒角处理,包括沿第二底侧壁122和第四底侧壁124的厚度方向,以及沿第二底侧壁122和第四底侧壁124的平面方向;在不具有第二底侧壁122和第四底侧壁124时,第一底侧壁121和第三底侧壁123的对应位置作圆弧倒角处理。此时可以认为第一缺口122a、124a和第二缺口222a、224a对应于隔垫3中的第三缺口3a的数量、位置和尺寸,具体可参见下文隔垫3的第三缺口3a部分的描述,在此不另赘述。为了减小对丝线的伤害,第二缺口222a和224a的各个位置均作圆弧倒角处理,包括沿顶部21的厚度方向以及顶部21的平面方向,和/或包括第二顶侧壁222和第四顶侧壁224的厚度方向以及平面方向。
盒体1和盒盖2可采用耐高温的材料制成,例如耐高温塑胶材料PPUS,以便于高温消毒,从而将压线盒重复使用,提高利用率;盒体1和盒盖2可设置多个小孔13、23,以便于在高温消毒过程中,高温蒸汽穿透小孔,对盒体1内部进行杀菌消毒,开孔较小也减轻了手术过程中丝线中的水分散发的速度,盒体1中的小孔可仅设置在底部11中,或同时设置在底部11和底侧壁12中;盒盖2中的小孔可仅设置在顶部21中,或同时设置在顶部21和顶侧壁22中,通常盒盖2的顶侧壁22较薄,从机械强度和加工难易程度方面考虑,不设置通气小孔为佳。
隔垫3为至少一个,每个隔垫3上设置一定数量开口向上的第三缺口3a,隔垫3平行于第二底侧壁122的平面方向(或者说平行于第四底侧壁124的平面方向,或者盒体1和盒盖2的枢接轴向,等等)设置,用于沿垂直于底侧壁12的方向(或者说压线盒的闭合穿透区的穿透方向,平行于盒体1和盒盖2的枢接轴向,等等)将丝线卡入所有隔垫3中对应的第三缺口3a,丝线的两端分别从闭合穿透区穿过,这样在压线盒中,不同的丝线卡设于不同的第三缺口3a组中,并随着手术的进行和丝线的使用,丝线可以沿闭合穿透区的穿透方向(即丝线的直线方向)移动,而不会与其他丝线混在一起甚至发生打结。具体隔垫3的数量以及隔垫3中的第三缺口3a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应用情况设定,可基于使用丝线的种类和数量、以及压线盒的尺寸设置第三缺口3a的数量,可基于压线盒的尺寸设置隔垫3的数量,压线盒越长,需设置的隔垫3的数量越多。例如,如图1-4所示,给出了压线盒具有3个隔垫3、每个隔垫3具有4个第三缺口3a的实施例,沿第一底侧壁121的方向,将丝线卡入每个隔垫3中最靠近第一底侧壁121一侧的一个第三缺口3a中,并且丝线的两端分别伸出两个闭合穿透区,该丝线将沿着3隔隔垫3中的对应3个第三缺口3a的方向可被抽动;平行于枢接轴向的另一组第三缺口3a可以用于另一型号的丝线的整理,以便于手术中随时更换丝线使用;平行于枢接轴向的另一组第三缺口3a也可用于同一型号备用丝线的整理,以便于及时二次加线,而无须在手术过程中经历新线从包装中取出、浸湿、打开压线盒、安装卡入丝线等一系列的操作,节约手术时间。
第三缺口3a包括开口部3aa和容纳部3ab,其中开口部3aa的尺寸较小,容纳部3ab的尺寸较大,即第三缺口3a平行于底部11的所有水平截面中,长度最大的位置位于容纳部3ab中;这样,丝线从开口部3aa卡入到容纳部3ab后,于容纳部3ab的穿透范围内受限地移动、并大致沿枢接轴向移动,而不容易从开口部3aa脱出。在采用柔性材料制作隔垫3时,开口部3aa的长度几乎可以为零,即第三缺口3a平行于底部11的所有水平截面中,长度最小的位置位于开口部3aa处,该长度很小,甚至近似为零,以进一步减小装入丝线后的使用过程中丝线脱出第三缺口3a的可能性。第三缺口3a的形状可以为以下形状之一:具有小开口的圆形或椭圆形的一部分,三角形、上窄下宽的梯形、水滴形。为了减小对丝线的伤害,第三缺口3a的各个位置均作圆弧倒角处理,在沿隔垫3的厚度方向,第三缺口3a的各个位置以及隔垫3的顶部也做圆弧倒角处理。
图4为垂直于枢轴方向的侧视图。盒体1的第二底侧壁122和第二底侧壁124的第一缺口122a和124a的位置与第三缺口3a的位置相对应,以使丝线能够大致垂直于第二底侧壁122的方向线贯穿所有对应的第三缺口3a和第一缺口122a和124a(如图4所示);盒盖2第二顶侧壁222和第四顶侧壁224具有对应的第二缺口222a和224a存在时,丝线还能够大致沿平行于枢轴的方向贯穿所有对应的第三缺口3a和第二缺口222a和224a。第二底侧壁122和第四底侧壁124可分别具有与每个隔垫3中第三缺口3a相同数量的第一缺口122a和124a,第一缺口122a和124a的尺寸可与第三缺口3a相当,或大于第三缺口3a的尺寸,第一缺口122a和124a的形状可与第三缺口3a相同或不同,例如第三缺口3a为水滴形,第一缺口122a和124a为半圆形(如图4中(C)所示),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第二底侧壁122和第四底侧壁124还可分别设置一个大的第一缺口122a和124a,第一缺口122a和124a的宽度相当于每个隔垫3中相距最远的两个第三缺口3a之间的距离,也可大于该距离(如图4中的(A)和(B)所示)。第一缺口122a和124a以及第二缺口222a和224a的形状可以为以下形状之一:半圆形(如图4中的(C)所示)、梯形(如图4中的(A)所示)、水滴形、矩形(如图1-3所示),也可在矩形或梯形第一缺口122a和124a的宽边上设置对应于第三缺口3a的波浪形边(如图4中的(B)所示),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第二缺口222a和224a的数量、宽度及位置与第一缺口122a和124a的数量、宽度及位置一一对应;也可以设置成第一缺口122a和124a为多个(如图4中(C)中的第一缺口122a(124a))、第二缺口222a和224a为一个大的(如图4中(B)中的第二缺口222a(224a)),反之亦可,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当第二底侧壁122或第四底侧壁124的第一缺口122a或124a为多个时,每个第一缺口122a或124a优选为水滴形、半圆形或矩形;以及第二顶侧壁222或第四顶侧壁224的第二缺口222a或224a为多个时,每个第二缺口222a或224a优选为水滴形、半圆形或矩形。图4举例了隔垫3的第三缺口3a、盒体1的第二底侧壁122和第四底侧壁124的第一缺口122a和124a、以及盒盖2的第二顶侧壁222和第四顶侧壁224的第二缺口222a和224a相对位置关系的三个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当隔垫3为一个时,较佳的,第二底侧壁122和第四底侧壁124上的第一缺口122a和124a的数量与该隔垫3上的第三缺口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
隔垫3可拆卸地固定于盒体1的第一底侧壁121和第三底侧壁123的对应位置,可以在盒体1第一底侧壁121和第三底侧壁123的对应位置设置滑槽、凹槽或通孔,隔垫3具有对应的凸缘或凸pin。于本实施例中,在第一底侧壁121和第三底侧壁123的对应位置设置滑槽,该滑槽可以采用凸出第一底侧壁121或第三底侧壁123的内表面、并相互平行的一对凸柱形成,该滑槽也可以是从第一底侧壁121和第三底侧壁123的上端开口延伸至下端一定位置,隔垫3两端的凸缘分别插入第一底侧壁121和第三底侧壁123的滑槽中(参见图3中的121a)。第一底侧壁121和第三底侧壁123的对应位置还可以设置凹槽或通孔,隔垫3设置对应尺寸的凸pin,安装隔垫3时略微弯曲隔垫3以使两端的凸pin插入到对应的凹槽或通孔中。此外,盒体1的底部11也可设置有凹槽或通孔槽,以对隔垫3进一步固定。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
隔垫3可采用弹性材质制成,该弹性材质可以为以下中的至少一种:塑料、硅胶、橡胶,使用具有一定弹性的材质方便隔垫3的安装,还有利于丝线装入或取出第三缺口3a;隔垫3的材质可以为耐高温材质,以便于高温消毒后重复使用;隔垫3也可以是不耐高温材质,作为耗材于每次使用后替换新的隔垫3。
在第二底侧壁122和第四底侧壁124的对应位置设置标示122b和124b以区分每组第三缺口3a,不同组的第三缺口3a可用于整理不同型号的丝线,更有利于识别,不易混淆和使用错误的丝线;设置的标示122b和124b可以为数字编号,也可以为字母编号,还可以是数字和/或字母编号与箭头等指向性符号的组合。在第一缺口122a和124a的数量与每个隔垫3中的第三缺口3a的数量相等时,可以在没有第一缺口122a和124a周边的任意位置的第二底侧壁122和第四底侧壁124上进行对应标示122b和124b,所述任意位置以容易识别为准,较佳的,标示122b和124b分别设置在第一缺口122a和124a的下方。第一缺口122a和124a的宽度相当于或大于每个隔垫3中相距最远的两个第三缺口3a之间的距离时,编号122b和124b优先设置于第一缺口122a和124a下方对应于每个第三缺口3a的位置。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
该手术用压线盒还可包括平铺垫4,平铺垫4铺设于盒体1的底部11。平铺垫4可以铺设于隔垫3的下方,即先铺设平铺垫4,再安装隔垫3。平铺垫4还可以具有至少一个平行的长形凹槽或长形通孔,长形凹槽或长形通孔的数量与隔垫3的数量相等,每一隔垫3的底端插入长形凹槽或长形通孔,以进一步固定隔垫3。在盒体1具有四个底侧壁12时,平铺垫4可以固定于盒体1的底部11,此时,隔垫3也可仅通过底端插入较厚的平铺垫4的长形凹槽或长形通孔进行固定,而无需与盒体1的底侧壁12进行固定。平铺垫4也可以为多个,以平铺于相邻的两个隔垫3之间的底部11,或相邻的隔垫3与底侧壁122或124之间的底部11。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平铺垫4的厚度设置为略低于第三缺口3a,以防止因坡度造成丝线的损伤。
平铺垫4可由弹性材质制成,该弹性材质至少为以下之一:塑料、硅胶、橡胶,使用具有一定弹性的材质方便平铺垫4的安装和紧配固定。平铺垫4的材质可以为耐高温材质,以便于高温消毒后重复使用;平铺垫4也可以是不耐高温材质,作为耗材于每次使用后替换新的平铺垫4。平铺垫4的上表面还可设置凹槽,以容纳无菌水或敷料,更有利于保持丝线的湿润;此外,平铺垫4还可以为海绵材质,吸取无菌水或敷料后放置于压线盒中,更有利于保持丝线的湿润,其吸取的无菌水或敷料也不会由于压线盒的倾斜或晃动而通过底部11的小孔13漏出,污染摆放压线盒的手术台等位置。
于具体操作时,手术开始前准备备用丝线:将压线盒的盒盖2相对于盒体1打开;将相同型号的丝线包打开,拿着丝线的型号牌取出丝线,采用生理盐水中浸湿一定时间后,手持丝线的两端将其拉直;根据丝线的型号和压线盒的编号122b和124b选择对应的一组第三缺口3a,该组第三缺口3a的穿透方向垂直于第二底侧壁122或第四底侧壁124;一只手夹持丝线具有型号牌的一端,并一只手夹持丝线的另一端,呈直线对准对应的该组第三缺口3a的开口部3aa,将其卡入该组的每个开口部3aa中,此时丝线的两端分别位于压线盒的两侧,即分别位于第二底侧壁122和第四底侧壁124的外侧(即压线盒的外侧);沿垂直于第二底侧壁122或第四底侧壁124向没有型号牌的一侧抽动丝线,直到型号牌从第二底侧壁122的外侧移动到第二底侧壁122的内侧与相邻的隔垫3之间,或者型号牌从第四底侧壁124的外侧移动到第四底侧壁124的内侧与相邻的隔垫3之间,将丝线型号牌放置在该区域的底垫4上;将没有型号牌的一侧丝线整理至对应的第一缺口122a或124a处,以防止被盒盖2夹到;将盒盖2合盖至盒体1上。
手术中,从压线盒一侧的第一缺口(122a或124a)和/或第二缺口(222a或224a),抽出一根丝线,将丝线进行穿针,对每个型号的线至少抽出一根以穿针备用,备用状态下的针放置于压线盒的该侧的第一缺口(122a或124a)和/或第二缺口(222a或224a)内部的底垫上对应于该丝线型号的编号122b或124b的位置;随着手术的进行,从压线盒的该侧的第一缺口(122a或124a)和/或第二缺口(222a或224a)抽取丝线以进行缝合结扎等手术操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手术用压线盒包括盒体、盒盖和隔垫,盒体和盒盖可活动地连接,至少两个隔垫上具有多个第三缺口,所有隔垫的对应第三缺口用于整理卡入的丝线,盒体中平行于隔垫的两个侧壁分别具有第一缺口,以从该第一缺口抽出丝线。盒盖和盒体的结构保障了手术过程中丝线的湿润;将不同型号的丝线卡入对应的隔垫的第一缺口中,各型号丝线之间清晰、不易混淆,丝线之间不易打结,且易于二次加线,有效提高了手术的效率和质量。
本实用新型已由上述相关实施例加以描述,然而上述实施例仅为实施本实用新型的范例。必需指出的是,已揭露的实施例并未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相反地,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所作的更动与润饰,均属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手术用压线盒,其特征在于,包括:
盒体,该盒体至少包括底部、第二底侧壁和第四底侧壁,该第二底侧壁和该第四底侧壁分别垂直设置于该底部相对的两边;该第二底侧壁和该第四底侧壁分别具有至少一个第一缺口,该第一缺口开口向上;
盒盖,该盒盖可活动地连接于该盒体;以及,
至少一个隔垫,该至少一个隔垫固定于该盒体中,并垂直于该底部;每一该隔垫具有至少两个第三缺口,该第三缺口开口向上;
其中,第一方向为垂直于该第二底侧壁的方向,每一该隔垫的每一该第三缺口、该第二底侧壁的该第一缺口以及该第四底侧壁的该第一缺口对应沿该第一方向上穿透,以使至少一根手术用丝线能够沿该第一方向卡入每一该隔垫对应的该第三缺口中,并使该至少一根手术用丝线能够沿该第一方向自该第二底侧壁或该第四底侧壁中对应的该第一缺口中抽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术用压线盒,其特征在于,
该第二底侧壁或该第四底侧壁中的该第一缺口为一个,该第一缺口的宽度大于或等于一该隔垫中相距最远的两个该第三缺口之间的距离;或者,
该第二底侧壁或该第四底侧壁中的该第一缺口的数量与一该隔垫中该第三缺口的数量相等,且每一该第一缺口与一该第三缺口沿该第一方向一一对应穿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术用压线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该第二底侧壁或该第四底侧壁中的该第一缺口为一个,该第一缺口的宽度大于或等于一该隔垫中相距最远的两个该第三缺口之间的距离,还包括:该第二底侧壁和该第四底侧壁分别具有至少一个编号,该至少一个编号与该第三缺口一一对应,每一该编号标示于对应于该第三缺口的该第一缺口附近的位置,以将该至少一根手术用丝线卡入与该丝线的型号对应的该编号的该第三缺口中;
所述该第二底侧壁或该第四底侧壁中的该第一缺口的数量与一该隔垫中该第三缺口的数量相等,还包括:该至少一个编号的位置和数量与该第一缺口的位置和数量一一对应,每一该编号标示于该第一缺口附近的位置,以将该至少一根手术用丝线卡入与该丝线的型号对应的该编号的该第三缺口中。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术用压线盒,其特征在于,
该盒体还包括第一底侧壁和第三底侧壁,该第一底侧壁、该第二底侧壁、该第三底侧壁和该第四底侧壁依次连接并垂设于该底部;该盒盖可活动地连接于该盒体的该第三底侧壁;以及,该盒盖合于该盒体时,该盒盖至少与该第一底侧壁以及该第三底侧壁抵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术用压线盒,其特征在于,
该盒盖至少包括顶部,该顶部可活动地连接该盒体的该第三底侧壁;或者,
该盒盖至少包括顶部,该顶部可活动地连接该盒体的该第三底侧壁,该顶部包括第二缺口,该第二缺口的数量与该第一缺口的数量相等,且每一该第二缺口的位置对应于一该第一缺口的位置。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术用压线盒,其特征在于,
该盒盖至少包括顶部和第三顶侧壁,该第三顶侧壁垂直设置于该顶部的一侧;
该第三顶侧壁可活动地连接该盒体的该第三底侧壁;或者,该第三顶侧壁可活动地连接该盒体的该底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手术用压线盒,其特征在于,
该盒盖还包括第二顶侧壁和第四顶侧壁,该第二顶侧壁和该第四顶侧壁分别包括第二缺口,该第二缺口的开口向下;该第二顶侧壁或该第四顶侧壁中的每一该第二缺口与该第二底侧壁或该第四底侧壁中的一该第一缺口数量相等,且每一该第二缺口的位置对应于一该第一缺口的位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术用压线盒,其特征在于,
该第一缺口包括开口部和容纳部,该开口部和该容纳部相连接,该开口部的尺寸小于该容纳部的尺寸,以便于该至少一根手术用丝线从该开口部卡入后不易脱出,且该至少一根手术用丝线在该容纳部的穿透范围内受限地移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术用压线盒,其特征在于,
该手术用压线盒还包括:平铺垫,该平铺垫铺设于该盒体的该底部;
该平铺垫铺设于该至少两个隔垫下方;或者,该平铺垫为至少三个,一该平铺垫铺设于相邻两个该隔垫之间,或者铺设于该第二底侧壁或该第四底侧壁与相邻的一该隔垫之间。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术用压线盒,其特征在于,
该盒体的至少部分和/或该盒盖的至少部分具有多个孔,以便于高温消毒时高温蒸汽穿透该多个孔;该盒盖和该盒体由耐高温塑料制成;以及,该隔垫由耐高温的弹性材质制成。
CN201721440292.6U 2017-10-31 2017-10-31 一种手术用压线盒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9498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40292.6U CN207949897U (zh) 2017-10-31 2017-10-31 一种手术用压线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40292.6U CN207949897U (zh) 2017-10-31 2017-10-31 一种手术用压线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949897U true CN207949897U (zh) 2018-10-12

Family

ID=637241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440292.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949897U (zh) 2017-10-31 2017-10-31 一种手术用压线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94989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97628A (zh) * 2021-07-22 2021-09-17 河南省肿瘤医院 手术丝线分类固定湿润一体盒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97628A (zh) * 2021-07-22 2021-09-17 河南省肿瘤医院 手术丝线分类固定湿润一体盒
CN113397628B (zh) * 2021-07-22 2022-09-30 河南省肿瘤医院 手术丝线分类固定湿润一体盒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517201B2 (ja) ファーストエントリーモデル
CN108471818A (zh) 用于提高手术室效率的系统和方法
CA2928615C (en) Suturing device and method
CN207949897U (zh) 一种手术用压线盒
CN206482672U (zh) 一种一次性腹腔穿刺包
CN109893185B (zh) 缝合装置
CN209203375U (zh) 一种多头分叉外科缝合装置
CN211094383U (zh) 泪槽沟脂肪固定缝合手术器械
CN101084834A (zh) 一种用于外科缝合手术的夹持器械
CN206836921U (zh) 手术缝线整理器
CN209136729U (zh) 保护套、展翼及微创筋膜腹壁缝合器
CN201870679U (zh) 远距离深部组织缝合器械
CN202589590U (zh) 手术缝线固定装置
CN203341782U (zh) 一种一次性荷包吻合器
CN214712658U (zh) 一种带针手术缝合线收纳盒的缝合针收纳结构
CN203710062U (zh) 一种手术压线盒
CN213552213U (zh) 一种儿童外科单孔腹腔镜单钩疝针
CN211156120U (zh) 一种带缝合功能的穿刺器
CN208958202U (zh) 一种手术缝线缝针整理夹
CN217793178U (zh) 一种医用手术缝线固定盒
CN209422014U (zh) 一种缝针纱布槽
CN211381544U (zh) 一种新型筋膜闭合器
CN210749343U (zh) 一种血管缝合线分类存放易于拿取的收纳盒
CN209220675U (zh) 一种双用眼科镊
CN218128627U (zh) 一种医用缝合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012

Termination date: 2020103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