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44824U - 电子挂锁 - Google Patents

电子挂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944824U
CN207944824U CN201820229695.4U CN201820229695U CN207944824U CN 207944824 U CN207944824 U CN 207944824U CN 201820229695 U CN201820229695 U CN 201820229695U CN 207944824 U CN207944824 U CN 2079448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weight
switch block
plane
pin
latch hoo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22969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仙
文琪
方梓伟
胡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Unitech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Unitech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Unitech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Unitech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22969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9448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9448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9448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witch Cases, Indication, And Lock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挂锁,包括锁体锁钩和电子闭锁机构。锁钩活动设置在锁体上。电子闭锁机构设置在锁体内,电子闭锁机构包括电子驱动元件和闭锁销,闭锁销滑动设置于锁体内,闭锁销上具有与自身滑动方向垂直的配合平面。电子驱动元件包括转块和转动件,转动件包括电机,转块与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转块的外缘包括限制平面。上述电子挂锁,电子挂锁受到撞击、摇晃等方式的冲击或锁钩受到异常外力而挤压闭锁销时,转动件与闭锁销之间是平面接触,转动件在发生微小转动后即可回到限制位置,避免了电子挂锁的非正常打开,大幅度提高了电子挂锁的防盗性。

Description

电子挂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具,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子挂锁。
背景技术
为了防止发生人为操作事故,变电站、发电厂中普遍使用微机防误闭锁系统对运行设备进行闭锁,所使用的闭锁锁具目的是防止人为的误操作。但是传统的机械锁具与解锁装置存在安全性低,故障率高,功能局限性大等缺点。
随着电力设备的发展,传统单一的闭锁方式已经无法满足需要,出现了越来越多需要综合闭锁方式的应用场合,需要同时具备机、电闭锁功能的闭锁锁具。同时传统的闭锁锁具,也因为技术落后,精度局限等原因,渐渐不再适用于新的防误闭锁场合。
传统电子挂锁采用螺线管闭锁,虽然满足了机电闭锁的功能,但均存在受惯性力开锁的隐患,例如螺线管受外力撞击,螺线管的动铁芯缩回,不再起到闭锁作用,致使电子挂锁出现异常开锁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电子挂锁,电子挂锁通过转块实现闭锁销的限制及释放,当锁钩受到异常外力时,转块与闭锁销之间是平面接触,转块和闭锁销均处于稳定状态,安全可靠,能够有效解决电子挂锁受外力易解锁的问题。
一种电子挂锁,包括:
锁体;
锁钩,活动设置在所述锁体上;
电子闭锁机构,设置在所述锁体内,所述电子闭锁机构包括电子驱动元件和闭锁销,所述闭锁销滑动设置于所述锁体内,所述闭锁销上具有与自身滑动方向垂直的配合平面,所述电子驱动元件包括转块和转动件,所述转动件包括电机,所述转块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转块的外缘包括限制平面,所述转块的所述限制平面靠近所述闭锁销的配合平面时,所述转块限制所述闭锁销脱离所述锁钩,所述转块的所述限制平面远离所述闭锁销的配合平面时,所述闭锁销与所述转块之间具有允许所述闭锁销脱离所述锁钩的滑动空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闭锁销的一端具有用于锁紧所述锁钩的销头,所述闭锁销远离所述销头的一端具有端面呈平面的销尾;所述闭锁销的配合平面包括所述销尾的端平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闭锁销包括第一闭锁销及第二闭锁销;所述第一闭锁销的销头和所述第二闭锁销的销头用于单独锁紧所述锁钩;所述转块转动时,所述限制平面同时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闭锁销的所述销尾端平面及所述第二闭锁销的所述销尾端平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闭锁销和所述第二闭锁销的滑动方向平行,所述第一闭锁销和所述第二闭锁销沿与所述闭锁销滑动方向垂直的方向间隔设置;所述转块转动时,所述限制平面同时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闭锁销的所述销尾端平面及所述第二闭锁销的所述销尾端平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闭锁销的滑动路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闭锁销的滑动路径延伸方向重合,所述第一闭锁销的所述销尾和所述第二闭锁销的所述销尾相对、间隔设置;所述转块设置于所述第一闭锁销和所述第二闭锁销之间,所述转块的外缘具有相对、平行设置的两个限制平面,两个所述限制平面分别靠近所述第一闭锁销的所述销尾端面及所述第二闭锁销的所述销尾端面时,所述转块限制所述闭锁销脱离所述锁钩;两个所述限制平面分别远离所述第一闭锁销的所述销尾端面及所述第二闭锁销的所述销尾端面时,所述闭锁销与所述转块之间具有允许所述闭锁销脱离所述锁钩的滑动空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钩包括长钩臂和短钩臂,所述长钩臂上开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短钩臂上开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与所述第二限位槽相对设置;所述第一闭锁销的销头和所述第二闭锁销的销头分别与所述第一限位槽和所述第二限位槽适配以独立锁紧所述锁钩。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子驱动元件还包括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与所述闭锁销抵接,所述闭锁销具有锁紧位置,当所述闭锁销离开锁紧位置时,所述第一弹性件产生将所述闭锁销向锁紧位置挤压的弹性力。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动件还包括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固定设置于所述电机的外壳,所述限位块位于所述转块的转动轨迹内,所述限位块用于限制所述转块的转动角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动件还包括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电机的外壳及所述转块卡接,所述转块的所述限制平面转离所述闭锁销的配合平面时,所述第二弹性件因弹性变形而产生使所述转块回转的弹性力。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块的转动平面与所述闭锁销的滑动方向平行,所述限制平面设置于所述转块沿自身转动方向的外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子挂锁还包括身份模块和内部电路,所述电机与所述内部电路电连接;与所述电子挂锁适配的电脑钥匙通过所述身份模块识别所述电子挂锁后,允许外置电源通过所述内部电路向所述电机供电。
上述电子挂锁受到撞击、摇晃等方式的冲击或所述锁钩受到异常外力而挤压所述闭锁销时,所述转动件与所述闭锁销之间是平面接触,转动件在发生微小转动后即可回到限制位置,避免了电子挂锁的非正常打开,大幅度提高了电子挂锁的防盗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挂锁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闭锁销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转块和转动件装配爆炸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限位块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转块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闭锁销结构闭锁状态剖面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锁钩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闭锁机构限制状态主视放大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闭锁销结构解锁状态剖面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闭锁机构释放状态主视放大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挂锁结构立体示意图。
其中:
100-锁体
200-锁钩
210-限位槽
211-第一限位槽
212-第二限位槽
220-长钩臂
230-短钩臂
300-内部电路
400-电子闭锁机构
410-电子驱动元件
411-转块
412-转动件
4121-电机
4122-限位块
4128-固定部
4129-凸起部
4123-第二弹性件
413-第一弹性件
420-闭锁销
421-销头
422-销尾
423-第一闭锁销
424-第二闭锁销
500-锁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子挂锁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实施例附图中各种不同对象按便于列举说明的比例绘制,而非按实际组件的比例绘制。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挂锁,包括锁体100、锁钩200及电子闭锁机构400。其中,锁钩200活动设置在锁体100上,锁钩200上开设有限位槽210。电子闭锁机构400设置在锁体100内。电子闭锁机构400包括电子驱动元件和闭锁销420。闭锁销420滑动设置于锁体100内,闭锁销420具有锁紧位置及解锁位置,闭锁销420的一端具有与限位槽210的形状适配的销头421。电子驱动元件包括转块411和转动件412,转动件412包括电机4121,转块411与转动件412的输出轴传动连接。转块411具有限制位置和释放位置,转块411的外缘包括限制平面,闭锁销420上具有与自身滑动方向垂直的配合平面。当转块411转动至限制位置时,闭锁销420位于锁紧位置,转块411的限制平面靠近闭锁销420的配合平面,转块411限制闭锁销420脱离限位槽210。当转块411转动至释放位置时,转块411的限制平面远离闭锁销420的配合平面,闭锁销420与转块411之间具有允许闭锁销420脱离限位槽210的滑动空间。
当需要打开电子挂锁时,电机4121带动转块411转动至释放位置,闭锁销420获得一定的运动距离。向外拉动锁钩200,锁钩200上限位槽210的槽壁挤压闭锁销420的销头421,闭锁销420从锁紧位置滑动向解锁位置以解除对锁钩200的闭锁,电子挂锁打开。当需要闭锁电子挂锁时,向内推动锁钩200,同时闭锁销420的销头421再次插入锁钩200上的限位槽210内,转块411转回至限制位置,电子挂锁闭锁。上述电子挂锁,转动件412具有限制位置及释放位置,分别对应闭锁销420的限制状态及释放状态;电子挂锁受到撞击、摇晃等方式的冲击或锁钩200受到异常外力而挤压闭锁销420时,转动件412与闭锁销420之间是平面接触,转动件412在发生微小转动后即可回到限制位置,避免了电子挂锁的非正常打开,大幅度提高了电子挂锁的防盗性。使用电机4121作为本实施例的转动件412,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的优点。
进一步,电子驱动元件还包括第一弹性件413,第一弹性件413与闭锁销420抵接,当闭锁销420离开锁紧位置时,第一弹性件413产生将闭锁销420向锁紧位置挤压的弹性力。第一弹性件413的一端与闭锁销420抵接,第一弹性件413的另一端与锁体100或者其他的结构抵接。可选的,第一弹性件413包括弹簧、橡胶等能够产生弹性变形的弹性件。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413选用弹簧,弹簧的一端与闭锁销420抵接,弹簧的另一端与锁体100或者其它结构抵接。当闭锁销420离开锁紧位置时,弹簧受压产生对闭锁销420的反向作用力。当转块411处于释放位置时,在锁钩200的拉出及推进过程中,锁钩200挤压闭锁销420向销尾422的方向滑动至解锁位置,同时弹簧受压产生弹性变形。当锁钩200完全拉出或者完全推进时,锁钩200在弹簧的弹性力作用下回到锁紧位置。
如图1及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限位槽210是半球状凹槽,闭锁销420的销头421是半球状凸起。在锁钩200拉出或者推进时,锁钩200对闭锁销420的挤压力在闭锁销420的滑动方向上有分力。当转块411处于释放位置时,拉出或者推进锁钩200的过程中,闭锁销420均能产生相应的滑动以适应锁钩200的动作。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闭锁销420的销头421呈V形,限位槽210是与闭锁销420的销头421适配的V形凹槽。
闭锁销420的配合平面与转块411的限制平面相适配以实现转块411对闭锁销420的限制,可选的,闭锁销420的配合平面可以是位于闭锁销420远离销头421的端面,也可以是在闭锁销420的两端之间开设凹槽,凹槽的一个端面作为配合平面。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闭锁销420远离销头421的一端具有端面呈平面的销尾422。销尾422的端面作为闭锁销420的配合平面。转块411转动至限制位置时,限制平面靠近销尾422的端面,转块411限制闭锁销420脱离限位槽210。转块411转动至释放位置时,转块411的限制平面远离销尾422的端面,闭锁销420与转块411之间具有允许闭锁销420脱离限位槽210的滑动空间。将闭锁销420靠近销尾422的端面加工成平面,并以销尾422的端面作为闭锁销420的配合平面,不仅易于加工且保证了闭锁销420的强度性能。作为一种可实现的方式,闭锁销420的销头421呈半球状,销尾422呈圆柱状。销头421与销尾422一体成型。弹簧的一端与销尾422的端面抵接,弹簧的另一端与锁体100抵接。
可选的,转块411的转动平面与闭锁销420的滑动方向垂直或者平行。当转块411的转动平面与闭锁销420的滑动方向平行时,转块411的限制平面设置在闭锁销420沿自身转动方向的外缘。当转块411的转动平面与闭锁销420的滑动方向垂直时,转块411的限制平面设置在自身转动轴线的延伸方向的外缘。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转块411的转动平面与闭锁销420的滑动方向平行,转块411的限制平面设置在闭锁销420沿自身转动方向的外缘。进一步,转块411的外缘与限制平面相对的一端也是平面,该平面与锁体100或者其他的结构相对。
当电子挂锁受到撞击、摇晃等方式的冲击或锁钩200受到异常外力而挤压闭锁销420时,转动件412与闭锁销420之间是平面接触,闭锁销420上与限制平面相对的一端也与锁体100或者其他结构平面接触。转动件412在发生微小转动后即可回到限制位置,避免了电子挂锁的非正常打开,大幅度提高了电子挂锁的防盗性。由于平面接触的特性,锁体100或者其他结构对转块411产生的作用力与闭锁销420对转动件412产生的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进一步增加了转块411对闭锁销420的限制稳定性。
如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转动件412还包括限位块4122,限位块4122固定设置于电机4121的外壳,限位块4122位于转块411的转动轨迹内,限位块4122用于限制转块411的转动角度。例如,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转块411从限制位置转动90°后与限位块4122抵接,此时转块411处于释放位置。
更进一步的,转动件412还包括第二弹性件4123,第二弹性件4123的两端分别与电机4121的外壳及转块411卡接,转块411由限制位置转动至释放位置的过程中,第二弹性件4123因弹性变形而产生使转块411回到限制位置的弹性力。第二弹性件4123实现了转块411从限制位置转动至释放位置后,自动转回限制位置的功能。第二弹性件4123包括扭簧及其他能够实现此功能的弹性件。在本实施例中使用扭簧。如图4所示,作为一种可实现的方式,限位块4122包括固定部4128和凸起部4129,固定部4128呈中空的圆环状。固定部4128套设于电机4121的输出轴,固定部4128通过螺钉固定于电机4121的外壳。凸起部4129与固定部4128一体成型。固定部4128上开设有卡槽,扭簧的一端卡设于固定部4128的卡槽。扭簧的另一端与转块411抵接。
作为一种可实现的方式,如图1及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转块411呈长方体状,转块411上开设有贯通转块411的转动孔,电机4121的输出轴穿设于转块411的转动孔,且电机4121的输出轴与转动孔之间是过盈连接。转块411沿自身转动方向的一对端面作为限制平面,限制平面与电机4121的输出轴之间的距离大于转块411沿自身转动方向的另外两个平面与电机4121的输出轴之间的距离。当转块411处于限制位置时,转块411的两个限制平面分别靠近两个闭锁销420的销尾422的端面,转块411限制闭锁销420脱离相应的限位槽210。当转块411处于释放位置时,转块411沿自身转动方向的另外两个平面分别与两个闭锁销420的销尾422的端面相对,闭锁销420与转块411之间具有允许闭锁销420脱离相应的限位槽210的滑动空间。
如图6及图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限位槽210包括第一限位槽211及第二限位槽212,闭锁销420包括第一闭锁销423及第二闭锁销424。第一闭锁销423的销头421和第二闭锁销424的销头421分别与第一限位槽211和第二限位槽212适配,第一闭锁销423和第二闭锁销424的滑动方向平行。如图6至图10所示,转块411转动至限制位置时,第一闭锁销423及第二闭锁销424均位于锁紧位置,限制平面靠近销尾422的端面,转块411限制闭锁销420脱离相应的限位槽210。在本实施例中,转块411限制第一闭锁销423脱离第一限位槽211以及转块411限制第二闭锁销424脱离第二限位槽212。转块411转动至释放位置时,限制平面远离销尾422的端面,闭锁销420与转块411之间具有允许闭锁销420脱离相应的限位槽210的滑动空间。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闭锁销423与转块411之间具有允许第一闭锁销423脱离第一限位槽211的滑动空间,第二闭锁销424与转块411之间具有允许第二闭锁销424脱离第二限位槽212的滑动空间。两个闭锁销420同时实现对限位槽210的锁紧及解锁,保证了电子挂锁的闭锁稳定性。即使一个闭锁销420出现故障而解锁时,另一个闭锁销420仍然能够正常工作。且增加闭锁销420的数量的同时,转块411仍然维持原数量,转块411转动至限制位置时,限制平面同时与两个销尾422的端面相对,提升了转块411的利用效率。
可选的,第一限位槽211和第二限位槽212在锁钩200上间隔设置,或者第一限位槽211和第二限位槽212在锁钩200上相对设置。如图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锁钩200包括长钩臂220和短钩臂230,第一限位槽211开设于长钩臂220,第二限位槽212开设于短钩臂230,第一限位槽211与第二限位槽212相对设置。第一闭锁销423与第二闭锁销424的轴线重合,第一闭锁销423的销尾422和第二闭锁销424的销尾422相对、间隔设置。转块411设置于第一闭锁销423和第二闭锁销424之间,转块411的外缘具有相对、平行设置的两个限制平面,当转块411转动至限制位置时,第一闭锁销423及第二闭锁销424均位于锁紧位置,两个限制平面分别靠近第一闭锁销423的销尾422的端面及第二闭锁销424的销尾422的端面,转块411限制闭锁销420脱离相应的限位槽210。在本实施例中,转块411限制第一闭锁销423脱离第一限位槽211以及转块411限制第二闭锁销424脱离第二限位槽212。当转块411转动至释放位置时,两个限制平面分别远离第一闭锁销423的销尾端面及第二闭锁销424的销尾端面,闭锁销420与转块411之间具有允许闭锁销420脱离相应的限位槽210的滑动空间。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闭锁销423与转块411之间具有允许第一闭锁销423脱离第一限位槽211的滑动空间,第二闭锁销424与转块411之间具有允许第二闭锁销424脱离第二限位槽212的滑动空间。
当需要打开电子挂锁时,转动件412带动转块411转动至释放位置,第一闭锁销423和第二闭锁销424均获得一定的运动距离。向外拉动锁钩200,锁钩200上限位槽210的槽壁挤压闭锁销420的销头421,第一闭锁销423和第二闭锁销424产生相向的运动。第一闭锁销423和第二闭锁销424从锁紧位置滑动向解锁位置以解除对锁钩200的闭锁,电子挂锁打开。当需要闭锁电子挂锁时,向内推动锁钩200,同时闭锁销420的销头421再次插入锁钩200上的限位槽210内,转动快转回至限制位置,电子挂锁闭锁。上述电子挂锁,转动件412具有限制位置及释放位置,分别对应闭锁销420的限制状态及释放状态。电子挂锁受到撞击、摇晃等方式的冲击或锁钩200受到异常外力而挤压闭锁销420时,转动件412的两端同时与第一闭锁销423和第二闭锁销424平面接触,转动件412在发生微小转动后即可回到限制位置,避免了电子挂锁的非正常打开,大幅度提高了电子挂锁的防盗性。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如图8及图10所示,弹簧设置在第一闭锁销423的销尾422和第二闭锁销424的销尾422之间。当锁钩200挤压第一闭锁销423和第二闭锁销424至解锁位置时,弹簧同时对第一闭锁销423和第二闭锁销424产生方向相反的作用力,以使第一闭锁销423和第二闭锁销424自动运动至锁紧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电子挂锁还包括身份模块和内部电路300,电机4121与内部电路300电连接。与电子挂锁适配的电脑钥匙通过身份模块识别电子挂锁后,允许外置电源通过内部电路300向电机4121供电。使用外置电源供电的电子挂锁能够满足更多电力系统的需求。通过电脑钥匙先识别电子挂锁的身份,再进行开锁,保证了开锁操作的安全性。作为一种可实现的方式,外置电源集成在电脑钥匙内,电脑钥匙通过电子挂锁的身份模块确定允许开锁后,外置电源向电子挂锁的内部电路300供电使电机4121转动,并带动转块411转动至释放位置,然后对锁钩200进行拉出或推进操作。
如图1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电子挂锁还包括锁壳500,锁壳500套设于锁体100的外部。锁壳500对锁体100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作为一种可实现的方式,锁壳500通过销钉固定于锁体100。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1)

1.一种电子挂锁,其特征在于,包括:
锁体;
锁钩,活动设置在所述锁体上;
电子闭锁机构,设置在所述锁体内,所述电子闭锁机构包括电子驱动元件和闭锁销,所述闭锁销滑动设置于所述锁体内,所述闭锁销上具有与自身滑动方向垂直的配合平面,所述电子驱动元件包括转块和转动件,所述转动件包括电机,所述转块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转块的外缘包括限制平面,所述转块的所述限制平面靠近所述闭锁销的配合平面时,所述转块限制所述闭锁销脱离所述锁钩,所述转块的所述限制平面远离所述闭锁销的配合平面时,所述闭锁销与所述转块之间具有允许所述闭锁销脱离所述锁钩的滑动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挂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闭锁销的一端具有用于锁紧所述锁钩的销头,所述闭锁销远离所述销头的一端具有端面呈平面的销尾;所述闭锁销的配合平面包括所述销尾的端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挂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闭锁销包括第一闭锁销及第二闭锁销;所述第一闭锁销的销头和所述第二闭锁销的销头用于单独锁紧所述锁钩;所述转块转动时,所述限制平面同时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闭锁销的所述销尾端平面及所述第二闭锁销的所述销尾端平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挂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闭锁销和所述第二闭锁销的滑动方向平行,所述第一闭锁销和所述第二闭锁销沿与所述闭锁销滑动方向垂直的方向间隔设置;所述转块转动时,所述限制平面同时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闭锁销的所述销尾端平面及所述第二闭锁销的所述销尾端平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挂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闭锁销的滑动路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闭锁销的滑动路径延伸方向重合,所述第一闭锁销的所述销尾和所述第二闭锁销的所述销尾相对、间隔设置;所述转块设置于所述第一闭锁销和所述第二闭锁销之间,所述转块的外缘具有相对、平行设置的两个限制平面,两个所述限制平面分别靠近所述第一闭锁销的所述销尾端面及所述第二闭锁销的所述销尾端面时,所述转块限制所述闭锁销脱离所述锁钩;两个所述限制平面分别远离所述第一闭锁销的所述销尾端面及所述第二闭锁销的所述销尾端面时,所述闭锁销与所述转块之间具有允许所述闭锁销脱离所述锁钩的滑动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挂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钩包括长钩臂和短钩臂,所述长钩臂上开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短钩臂上开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与所述第二限位槽相对设置;所述第一闭锁销的销头和所述第二闭锁销的销头分别与所述第一限位槽和所述第二限位槽适配以独立锁紧所述锁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挂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驱动元件还包括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与所述闭锁销抵接,所述闭锁销具有锁紧位置,当所述闭锁销离开锁紧位置时,所述第一弹性件产生将所述闭锁销向锁紧位置挤压的弹性力。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挂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还包括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固定设置于所述电机的外壳,所述限位块位于所述转块的转动轨迹内,所述限位块用于限制所述转块的转动角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挂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还包括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电机的外壳及所述转块卡接,所述转块的所述限制平面转离所述闭锁销的配合平面时,所述第二弹性件因弹性变形而产生使所述转块回转的弹性力。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挂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块的转动平面与所述闭锁销的滑动方向平行,所述限制平面设置于所述转块沿自身转动方向的外缘。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挂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挂锁还包括身份模块和内部电路,所述电机与所述内部电路电连接;与所述电子挂锁适配的电脑钥匙通过所述身份模块识别所述电子挂锁后,允许外置电源通过所述内部电路向所述电机供电。
CN201820229695.4U 2018-02-08 2018-02-08 电子挂锁 Active CN2079448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29695.4U CN207944824U (zh) 2018-02-08 2018-02-08 电子挂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29695.4U CN207944824U (zh) 2018-02-08 2018-02-08 电子挂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944824U true CN207944824U (zh) 2018-10-09

Family

ID=636997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229695.4U Active CN207944824U (zh) 2018-02-08 2018-02-08 电子挂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94482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64763A (zh) * 2020-07-27 2020-10-13 中山市泛在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防撞开智能挂锁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64763A (zh) * 2020-07-27 2020-10-13 中山市泛在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防撞开智能挂锁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86709B (zh) 防误电子挂锁
CN100414066C (zh) 一种由钥匙提供电源的微功耗电子锁具
CN207944824U (zh) 电子挂锁
CN207194650U (zh) 一种智能锁
CN110359776B (zh) 一种机电锁
DE102020115201A1 (de) Schlüssel für einen elektromechanischen Schließzylinder
CN207647317U (zh) 门柜专用电控锁
CN103806754A (zh) 微功耗智能电子锁头
CN202870953U (zh) 微功耗智能电子锁头
CN209908156U (zh) 一种具有互锁功能的安全锁具
CN202055628U (zh) 双向制动电子锁体
CN108798297A (zh) 一种保险柜锁具
CN205918241U (zh) 一种机电结合异步互锁防盗磁力锁
CN104034202A (zh) 一种枪支智能安全锁
CN211342176U (zh) 一种电机锁体的机械应急装置及电机锁体
CN203308208U (zh) 具有多锁孔的锁芯及使用该锁芯的锁具
CN203928868U (zh) 一种枪支智能安全锁
CN208546052U (zh) 一种保险柜锁具
CN209942441U (zh) 一种安全联锁
CN109267854B (zh) 一种抽屉柜微型电子锁
CN208416188U (zh) 面板锁
CN107165492B (zh) 一种电子锁及其电动执行设备
CN206820499U (zh) 充电柜及其系统
CN209855454U (zh) 一种新型挂锁
CN101922269A (zh) 植入式车轮电机遥控密码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