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40651U - 一种快速冷却的电压力锅 - Google Patents

一种快速冷却的电压力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940651U
CN207940651U CN201721587818.3U CN201721587818U CN207940651U CN 207940651 U CN207940651 U CN 207940651U CN 201721587818 U CN201721587818 U CN 201721587818U CN 207940651 U CN207940651 U CN 2079406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inner cover
cover
cooled down
p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58781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泽春
谢伟峰
崔卫民
张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Jiuchuang Home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you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58781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9406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9406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9406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快速冷却的电压力锅,包括锅体和锅盖,所述锅体内容置有内胆,所述锅盖包括上盖和内盖,所述内盖与内胆密封形成烹饪腔体,所述上盖上设有注水口,所述内盖为半径为R的圆形内盖,所述注水口与内盖中心的水平距离小于3R/4,冷却水经注水口流到内盖上以对烹饪腔体进行冷却,所述上盖与内盖之间形成有排气间隙,至少部分冷却水在内盖上汽化形成水蒸汽后经所述排气间隙排出锅盖。本实用新型的电压力锅,可以低成本地实现快速开盖。

Description

一种快速冷却的电压力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烹饪电器,尤其涉及一种快速冷却的电压力锅。
【背景技术】
电压力锅是在高于常压的环境下烹饪食物,所以可以将难熟的食物(如排骨、猪蹄等)快速煮熟。但是电压力锅在烹饪时,会有一个上压、保压和降压的过程,一般来说,在保压结束时食物已经基本熟了,为了安全开盖,必须要降压后才能开盖。为了快速降压,有将水冷技术应用在电压力锅上来进行降压的方案。比较成熟的方案是在锅体上设置水箱,利用水泵将冷却水通过管路作用到内盖上,进行冷却降压,再通过管路回流到水箱内,但是其结构复杂,成本太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快速冷却的电压力锅,可以低成本地实现快速开盖。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快速冷却的电压力锅,包括锅体和锅盖,所述锅体内容置有内胆,所述锅盖包括上盖和内盖,所述内盖与内胆密封形成烹饪腔体,所述上盖上设有注水口,所述内盖为半径为R的圆形内盖,所述注水口与内盖中心的水平距离小于3R/4,冷却水经注水口流到内盖上以对烹饪腔体进行冷却,所述上盖与内盖之间形成有排气间隙,至少部分冷却水在内盖上汽化形成水蒸汽后经所述排气间隙排出锅盖。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内盖上设有导流槽,至少部分冷却水通过导流槽导流后流出锅盖。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导流槽为内盖上表面部分区域内凹形成。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排气间隙包括第一排气间隙和第二排气间隙,所述内盖上表面内凹区域与上盖下表面形成所述第一排气间隙,所述内盖上表面非内凹区域与上盖下表面形成所述第二排气间隙。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排气间隙大于所述第二排气间隙。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导流槽呈螺旋状分布在所述内盖上。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导流槽呈放射状分布在所述内盖上。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排气间隙大于1毫米。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锅盖上可拆卸地设有水箱,所述水箱下方设有出水口,所述水箱安装到锅盖上时,出水口与所述注水口对接。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出水口设有活动密封件,所述水箱安装到锅盖时,活动密封件解除对出水口的密封,所述水箱拆离锅盖时,所述活动密封件密封所述出水口。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上盖上设有注水口,通过注水口将冷却水流到内盖上以对烹饪腔体进行冷却。由于直接在上盖上设有注水口,可以直接将外界冷却水注入内盖上进行水冷降压,相对现有技术在锅体上设置水箱和水泵,锅盖上设置管路结构,成本大大降低。而且,注水口位于内盖的中部区域,可以使得冷却水充分冷却,避免部分冷却水过快地从内盖边缘流出,远离注水口一侧的内盖区域又不能得到有效的冷却。由于设置有排气间隙,可以将冷却水汽化形成水蒸气及时排出,由于注水口的注水路径上在不断地注入冷却水,所以水蒸气会优先从上盖与内盖之间的排气间隙排出,极大地减少了从注水口的注水路径排出水蒸气的量,因此可以减少烫伤的风险。
2、所述内盖上设有导流槽,至少部分冷却水通过导流槽导流后流出锅盖。由于设置有导流槽,使得冷却水可以充分与内盖接触冷却,因此可以提高冷却效果,节约用水,从而避免冷却水与内盖接触时间太短得不到充分冷却就流走。
3、所述排气间隙包括第一排气间隙和第二排气间隙,所述内盖上表面内凹区域与上盖下表面形成所述第一排气间隙,所述内盖上表面非内凹区域与上盖下表面形成所述第二排气间隙。由于具有第二排气间隙,使得汽化形成的水蒸气可以通过第二排气间隙及时扩散到内盖的非内凹区域,而内盖的非内凹区域由于并无冷却水直接接触冷却,其温度仍然非常高,扩散的水蒸气可以及时快速的对内盖的非内凹区域进行冷却,使得内盖整体都能够得到快速的冷却,因此提高了冷却效率。
4、所述锅盖上可拆卸地设有水箱,所述水箱下方设有出水口,所述水箱安装到锅盖上时,出水口与所述注水口对接。通过设置水箱,可以方便用户注入冷却水,方便用户的使用,且不影响机器的整体体积。水箱仅在需要水冷时配合锅盖使用,而且通过设置水箱不需要用户持续在注水口手动注入冷却水。
5、所述导流槽呈螺旋状分布在所述内盖上。使得冷却水在导流槽内可以充分与内盖接触冷却后再流出,冷却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电压力锅爆炸图;
图2为实施例一的锅盖爆炸图;
图3为实施例一的电热锅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一的内盖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一的锅盖剖视图;
图6为实施例二的内盖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三的锅盖爆炸图;
图8为实施例三的锅盖剖视图;
图9为实施例三的导水件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三的导水件剖视图;
图11为实施例五的锅盖示意图;
图12为实施例五的水箱示意图;
图13为实施例五的水箱安装到锅盖剖视图;
图14为实施例六的锅体示意图;
图15为实施例六的收水盒示意图。
附图标号:
锅体1,收水圈11,漏水孔111,锅盖2,上盖21,内盖22,导流槽221,顶面盖222,侧面盖223,排气管安装孔224,注水口23,内胆3,收水盒4,盒体41,转动连接部42,导水件5,出水孔51,导流通道52,进水区521,出水区522,水箱6,出水口61,活动密封件62,活动轴621,密封圈622,弹簧623。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快速冷却的电压力锅,包括锅体和锅盖,所述锅体内容置有内胆,所述锅盖包括上盖和内盖,所述内盖与内胆密封形成烹饪腔体,所述上盖上设有注水口,所述内盖为半径为R的圆形内盖,所述注水口与内盖中心的水平距离小于3R/4,冷却水经注水口流到内盖上以对烹饪腔体进行冷却,所述上盖与内盖之间形成有排气间隙,至少部分冷却水在内盖上汽化形成水蒸汽后经所述排气间隙排出锅盖。由于直接在上盖上设有注水口,可以直接将外界冷却水注入内盖上进行水冷降压,相对现有技术在锅体上设置水箱和水泵,锅盖上设置管路结构,成本大大降低。由于设置有导流槽,使得冷却水可以充分与内盖接触冷却,因此可以提高冷却效果,节约用水,从而避免冷却水与内盖接触时间太短得不到充分冷却就流走。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快速冷却的电压力锅,包括锅体1和锅盖2,所述锅体1内容置有内胆3,所述锅盖2包括上盖21和内盖22,所述内盖22与内胆3密封形成烹饪腔体,所述上盖21上设有注水口23,冷却水经注水口23流到内盖22上以对烹饪腔体进行冷却。可以理解的是,内盖22为金属内盖,内盖22与内胆3之间设有密封圈,形成压力烹饪空间。在压力烹饪后,需要降压时,将冷却水经过注水口23流到内盖22上,以对烹饪腔体进行冷却降压,达到快速开盖的目的。具体的,所述内盖为半径为R的圆形内盖,所述注水口与内盖中心的水平距离小于3R/4。将注水口23设置在内盖22的中部区域,本申请将与内盖中心的水平距离小于3R/4的区域理解为内盖22的中部区域,可以使得冷却水充分冷却,避免部分冷却水过快地从内盖22边缘流出,远离注水口22一侧的内盖22区域又不能得到有效的冷却。另外,本申请的内盖为半径为R的圆形内盖,应该做广义理解,即内盖整体来看为圆形,或者说其俯视图基本为圆形,而若内盖具有一定的侧壁,侧壁上有一定的小的凹陷或凸出都应该理解成内盖为圆形内盖。最佳的,注水口23设置在内盖22的中心,使得冷却水在注到内盖22上后,可以向四周均匀扩散,使得冷却均匀。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盖21与内盖22之间形成有排气间隙H,至少部分冷却水在内盖22上汽化形成水蒸汽后经所述排气间隙H排出锅盖2。具体使用时,通过在注水口23注入冷却水后,冷却水在刚刚接触内盖22时,由于内盖22初始温度较高,且刚开始接触到内盖22的冷却水较少,会造成冷却水汽化成水蒸气,而现有技术中,由于上盖21与内盖22贴合,不存在排气间隙,水蒸气会顺着冷却水的流动路径返回流到注水口23处,而实际使用过程中,可能是用户手动将冷却水通过注水口23注入,水蒸气具有一定的温度,通过注水口23溢出会烫伤用户,故存在潜在的使用风险。而本实施例在上盖21与内盖22之间形成有排气间隙H,使得冷却水在汽化后会从排气间隙H排出锅盖2。具体可以参考图5,冷却水在注入后,位于内盖22的中心区域,在接触内盖22汽化形成水蒸气后,会通过排气间隙H扩散到内盖22上表面和上盖21下表面的空间,最终如图5中箭头方向,排出锅盖2。由于设置有排气间隙H,可以将冷却水汽化形成水蒸气及时排出,由于注水口23的注水路径上在不断地注入冷却水,所以水蒸气会优先从上盖21与内盖22之间的排气间隙H排出,极大地减少了从注水口23的注水路径排出水蒸气的量,因此可以减少烫伤的风险。
在本实施例中,可参考图1-图3,所述内盖22上设有导流槽221,所述导流槽221用于延长冷却水与内盖22的接触时间。至少部分冷却水通过导流槽221导流后流出锅盖2。在注入冷却水进行冷却时,刚接触到的冷却水会汽化形成水蒸气,通过排气间隙H排出锅盖2,而在持续注入冷却水的过程中,随着内盖22温度的降低,以及冷却水量的增加,后期注入的冷却水不会汽化形成水蒸气,而是会随着导流槽221导流后流出锅盖2。由于设置有导流槽221,可以延长冷却水与内盖22的接触时间。本实施例的导流槽221呈螺旋状分布在所述内盖22上。所述注水口23对应导流槽221处为导流入口,所述导流槽221连接所述导流入口与导流出口。冷却水在流到内盖22上后,通过导流入口,沿着导流槽221流向导流出口,而锅体1上设有收水盒4,导流出口与收水盒4对应,使得冷却水从导流出口流出后,可以较快的流到收水盒4内。导流槽221呈螺旋状分布在内盖22上,使得冷却水可以充分地与内盖22接触,对烹饪腔体进行充分的冷却后才流出,避免出现冷却水过快流走、冷却不充分、浪费水资源的情况。
本实施例的导流槽221为内盖22上表面部分区域内凹形成。因此制造简单,利于冷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排气间隙H包括第一排气间隙和第二排气间隙,所述内盖22上表面内凹区域与上盖21下表面形成所述第一排气间隙,所述内盖22上表面非内凹区域与上盖21下表面形成所述第二排气间隙。在注入冷却水后,冷却水主要集中在导流槽221内,即对应第一排气间隙处,初始的冷却水在随着导流槽流动时,会汽化形成水蒸气,由于具有第二排气间隙,使得汽化形成的水蒸气可以通过第二排气间隙及时扩散到内盖22的非内凹区域,而内盖的非内凹区域由于并无冷却水直接接触冷却,其温度仍然非常高,扩散的水蒸气可以及时快速的对内盖的非内凹区域进行冷却,使得内盖整体都能够得到快速的冷却,因此提高了冷却效率。具体的,所述第一排气间隙大于所述第二排气间隙。因此在导流槽221内注入冷却水后,其上方仍然具有一定的空间,用于汽化形成水蒸气向非内凹区域扩散,而且可以使得上盖21下表面平滑。具体的,所述排气间隙大于1毫米。因此可以便于水蒸气的扩散。较佳的,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排气间隙并非均匀的,例如在内盖的内凹区域处,排气间隙较大,在内盖的非内凹区域处,排气间隙较小,但是其也大于1毫米。
参照图4,本实施例的内盖22包括顶面盖222和侧面盖223,所述侧面盖223部分区域内弯形成盖牙,所述导流槽221位于所述顶面盖222上。侧面盖223上形成盖牙,可以配合锅体1上的锅牙使用,形成咬合的压力烹饪空间,通过旋转内盖22实现盖牙与锅牙的锁合和解锁。所述内盖22上设有排气管安装孔224,所述排气管安装孔224位于内盖22上的非导流槽区域。即在制造时,将金属板材拉伸形成具有顶面盖和侧面盖的形状,通过直接冲压即可以形成具有导流槽221的内盖22,然后在非导流槽区域钻孔形成排气管安装孔或/和浮子安装孔,方便制造。由于导流槽为内盖上表面内凹形成,若在内凹区域钻孔,长期的冷却水经过该内凹区域,不利于内盖在排气管安装孔或/和浮子安装孔的密封,会影响内盖22的密封性和使用寿命。
可参考图3,所述锅体1包括收水圈11,所述侧面盖223在锅体1上的投影位于所述收水圈11上。因此冷却水在顶面盖222上冷却之后,可以顺着侧面盖223流到收水圈11上。而收水圈11上设有漏水孔111,漏水孔111下方设有收水盒4,使得冷却水可以流到收水盒4内。本实施例的收水圈11具有环形的收水槽,因此,内盖22上的冷却水即使并非从导流出口处流出,也可以流到收水圈11的环形收水槽内,最终通过漏水孔111流到收水盒4内。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在压力烹饪之后,需要降压时,通过注水口23将冷却水注入,冷却水的流动路径可以参考图2和图3的虚线,冷却水在刚流到内盖22上时,会有部分冷却水汽化形成水蒸气,通过排气间隙排出锅盖。水蒸气在刚刚流到导流槽221时,会汽化形成水蒸气,通过第二排气间隙扩散到内盖的非内凹区域,而内盖22的非内凹区域并没有直接接触到冷却水,所以其温度仍然很高,通过水蒸气扩散,可以及时地对内盖22的非内凹区域进行冷却,而在持续的注入冷却水的过程中,冷却水会通过导流槽221,在与内盖22充分接触冷却后,从导流出口顺着侧面盖223流到锅体1的收水圈11内,再经过漏水孔111流到收水盒4内。由于在锅盖2上设置注水口,可以直接将冷却水浇到内盖22上进行冷却,省去了现有技术中的水箱、水泵和水管等结构,大大降低了成本。由于在内盖22上设有导流槽221,可以延长冷却水与内盖22的接触时间,使得冷却水在充分与内盖22进行热交换之后再流出,提升冷却效果。收水盒4对应导流出口设置,可以及时回收冷却水。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内盖上导流槽的结构,在本实施例中,可参考图6,所述导流槽221呈放射状分布在所述内盖22上。而且,本实施例的内盖中部凹陷形成有储水区,冷却水在经过注水口流到内盖22上后,先位于中部的储水区内,然后通过导流槽221,呈放射状向四周流出,使得内盖22的整个平面可以均匀冷却。较佳的,该储水区的凹陷深度为3-15毫米,既可以储存适量的水,又方便加工。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内盖中部设有储水区,内盖上设有一条导流槽连通储水区和内盖边沿,以将储水区内的冷却水导流排出,由于设有导流槽,可以避免冷却水长期留存在储水区。由于设置有储水区,使得冷却水在流到内盖22上后,会有一层冷却水储存在储水区上,在持续的注入冷却水的过程中,再扩散流出。储水区的设置可以增大冷却水与内盖22的接触面积,使得内盖22上能够容纳更多的冷却水,因此达到好的冷却效果。锅体结构可以参考实施例一,由于收水圈具有环形的收水槽,所以冷却水虽然从四周流向锅体,仍然可以流到收水圈内,最终通过漏水孔流到收水盒中。
本实施例的导流槽也为内盖上表面部分区域内凹形成。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导流槽也可以是在内盖上表面向上设置挡筋形成。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给出了另外一种快速冷却的电压力锅,其区别主要在于锅盖结构,在锅盖上设有导水件,可以参考图7和图8,本实施例的电压力锅包括锅体和锅盖2,所述锅体内容置有内胆,所述锅盖2包括上盖21和内盖22,所述内盖22与内胆3密封形成烹饪腔体,所述上盖21上设有注水口23,冷却水经注水口23流到内盖22上以对烹饪腔体进行冷却,所述上盖21和内盖22之间还设有导水件5,所述导水件5用于扩大冷却水与内盖22的接触面积。由于设有导水件5,冷却水在经注水口23流入后,通过导水件5的引导扩散到内盖22上,使得内盖22的各个区域可以第一时间接触到冷却水,有利于冷却效果的提升。
具体的,可参考图9和图10,所述导水件5上设有出水孔51,冷却水经所述出水孔51流到内盖22上。所述导水件5上设有导流通道52,冷却水经所述导流通道52导流扩散。所述导流通道52为导水件5部分区域内凹而成。所述导流通道52包括进水区521和出水区522,所述注水口23与所述进水区521对应。冷却水通过注水口23注入后,流到进水区522上,所述出水区522低于所述进水区521,较佳的,如图10所示,所述导流通道52由进水区521向出水区522逐渐变低,使得冷却水可以顺着导流通道52扩散到出水区522,所述出水孔51分布在所述出水区522,使得冷却水可以通过出水孔51流到内盖22上。所述出水孔51设有多个,分布在导流通道52上,使得冷却水在流动过程中,部分冷却水可以通过出水孔51流到内盖22上。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水件5通过卡扣固定在上盖21上。具体的,导水件5上设有卡孔,上盖21上对应设有卡扣,将导水件5安装到上盖21时,使得卡扣穿过卡孔而固定在上盖21上。较佳的,导水件5为厚度小于5毫米塑料件,使得冷却水可以及时从出水孔51漏到内盖22上,且不会增加太大的成本。在其他实施例中,导水件5也可以是通过螺钉或粘贴等方式固定在上盖21上。当然,也可以将导水件5固定在内盖22上。
本实施例由于在上盖与内盖之间设有导水件,使得冷却水在经过注水口注入后,通过导水件的引导分散到内盖上,因此可以扩大冷却水与内盖的接触面积,尤其是扩大了最新的冷却水与内盖的接触面积,即第一时间与内盖接触的冷却水的面积会扩大。因为现有技术一般是注入冷却水,使其流动扩散到内盖其他区域,在流动的过程中,冷却水温度逐渐升高,会造成远离注水口区域的内盖的冷却效果变成,造成冷却不均匀。而本实施例通过导水件的设置,使得冷却水扩散分布到内盖上,提高了冷却效果。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导水件可以结合实施例一的导水槽使用,即既有本实施例的导水件,还具有实施例一内盖的导水槽特征,从而达到最佳的冷却效果。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导水件的具体结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水件为设在内盖上的环形阻挡件,所述环形阻挡件的侧壁上设有出水孔,冷却水经注水口流到内盖和环形阻挡件形成的储水空间后从所述出水孔流出。本实施例由于设置环形阻挡件,使得冷却水在注入后,会留存在内盖上表面和环形阻挡件形成的储水空间,然后逐渐通过侧壁上的出水孔流出。可以理解的是,侧壁上出水孔的口径小于上盖注水口的口径,使得冷却水在经过上盖注水口注入后,不会立即从出水孔流出,而是留存在内盖上表面,经过充分冷却之后才流出,因此可以提高冷却效果,避免冷却水未充分冷却就流出锅盖。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主要对锅盖进行改进,在本实施例中,可参考图11-图13,所述锅盖2上可拆卸地设有水箱6,所述水箱6下方设有出水口61,所述水箱6安装到锅盖2上时,出水口61与所述注水口对接。通过设置可拆卸的水箱6,因此在需要水冷泄压时,通过水箱6下方的出水口与锅盖2上的注水口对接,即可以将冷却水注入锅盖2内对内盖22进行冷却,因此不需要用户长期持拿容器往注水口注水,造成使用麻烦,也可以避免汽化形成的水蒸气从注水口冒出烫伤消费者。具体的,所述出水口61设有活动密封件62,所述水箱6安装到锅盖2时,活动密封件62解除对出水口61的密封,所述水箱6拆离锅盖2时,所述活动密封件62密封所述出水口61。因此用户使用时,可以先拿着水箱6去水龙头处接冷却水,然后拿到锅盖2上,通过对接安装到锅盖2上,使得水箱6内冷却水可以通过注水口流入锅盖内,极大地方便了用户的使用,而且可拆卸设置的水箱,不影响机器的整体体积。具体的,活动密封件为62包括活动轴621,固定在活动轴上的密封圈622,套设在活动轴上的弹簧623,在水箱6拆离锅盖2时,如图12所示,此时水箱出水口61为密封状态,活动轴621的外径略小于水箱出水口的内径,此时密封圈622位于活动轴621和水箱出水口的缝隙之间,密封水箱出水口61。当水箱6安装到锅盖2时,如图13所示,水箱6的活动轴621受到锅盖2的抵顶上移,弹簧623压缩,密封圈622因此不位于活动轴621和水箱出水口的缝隙之间,冷却水因此从该缝隙流出水箱,进而流到锅盖2的注水口内。而在将水箱拆离锅盖后,弹簧623恢复形变使得密封圈可以密封活动轴621和水箱出水口的缝隙。
本实施例由于在锅盖上设置可拆卸的水箱,可以方便用户注入冷却水,方便用户的使用,且不影响机器的整体体积。水箱仅在需要水冷时配合锅盖使用,而且通过设置水箱不需要用户持续在注水口手动注入冷却水。
实施例六
本实施例主要对锅体上的收水盒进行改进,在本实施例中,可参考图14和图15,本实施例的收水盒4包括盒体41和转动连接部42。转动连接部42转动连接在盒体41上,在需要排水时,可以将转动连接部42转动至水平方向,如图14所示,使得盒体41中的水可以及时排出。由于本实施例的锅盖上设有注水口,冷却水经过注水口注入后最终流到收水盒4的盒体41内,盒体41的容积有限,本实施例的收水盒4包括转动连接部42,在水冷时,冷却水在流到盒体41后,可以通过转动连接部42及时排出,因此收水盒4的容积可以保持现有收水盒的容积不变,不需要特意将收水盒容积变大来适应注水口注入冷却水的使用。而正常使用过程中,收水盒4仍然可以收集收水圈流入的残留水,只是在注入冷却水之前,将转动连接部42转动伸出锅体,在下方可以设置接收冷却水的容器,然后从注水口注入冷却水,达到手动水冷降压的目的。另外,转动连接部42的设置,还方便将收水盒4取出。收水盒4在卡入锅体后,需要取出时,将转动连接部42转动伸出锅体,然后取拿转动连接部42,即可将收水盒4取出。具体的,盒体41底部设有出水口,转动连接部42上设有进水口,二者之间设有密封圈,然后将二者对接安装,转动连接部42即可以相对盒体41转动。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在不冲突的前提下可以相互结合以获得更多的实施例。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熟悉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包括但不限于附图和上面具体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内容。任何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和结构原理的修改都将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

Claims (10)

1.一种快速冷却的电压力锅,包括锅体和锅盖,所述锅体内容置有内胆,所述锅盖包括上盖和内盖,所述内盖与内胆密封形成烹饪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上设有注水口,所述内盖为半径为R的圆形内盖,所述注水口与内盖中心的水平距离小于3R/4,冷却水经注水口流到内盖上以对烹饪腔体进行冷却,所述上盖与内盖之间形成有排气间隙,至少部分冷却水在内盖上汽化形成水蒸汽后经所述排气间隙排出锅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冷却的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盖上设有导流槽,至少部分冷却水通过导流槽导流后流出锅盖。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速冷却的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槽为内盖上表面部分区域内凹形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快速冷却的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间隙包括第一排气间隙和第二排气间隙,所述内盖上表面内凹区域与上盖下表面形成所述第一排气间隙,所述内盖上表面非内凹区域与上盖下表面形成所述第二排气间隙。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快速冷却的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气间隙大于所述第二排气间隙。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速冷却的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槽呈螺旋状分布在所述内盖上。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速冷却的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槽呈放射状分布在所述内盖上。
8.如权利要求1-7之一所述的快速冷却的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间隙大于1毫米。
9.如权利要求1-7之一所述的快速冷却的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上可拆卸地设有水箱,所述水箱下方设有出水口,所述水箱安装到锅盖上时,出水口与所述注水口对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快速冷却的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口设有活动密封件,所述水箱安装到锅盖时,活动密封件解除对出水口的密封,所述水箱拆离锅盖时,所述活动密封件密封所述出水口。
CN201721587818.3U 2017-11-24 2017-11-24 一种快速冷却的电压力锅 Active CN2079406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587818.3U CN207940651U (zh) 2017-11-24 2017-11-24 一种快速冷却的电压力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587818.3U CN207940651U (zh) 2017-11-24 2017-11-24 一种快速冷却的电压力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940651U true CN207940651U (zh) 2018-10-09

Family

ID=637036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587818.3U Active CN207940651U (zh) 2017-11-24 2017-11-24 一种快速冷却的电压力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9406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940651U (zh) 一种快速冷却的电压力锅
CN207940650U (zh) 一种快速冷却的电压力锅
CN207940649U (zh) 一种快速冷却的电压力锅
CN206729717U (zh) 一种蒸汽阀组件及设有该蒸汽阀组件的电饭煲
CN206303756U (zh) 一种蒸汽阀组件及设有该蒸汽阀组件的电饭煲
CN107440472A (zh) 一种蒸汽阀组件及设有该蒸汽阀组件的电饭煲
CN109832932A (zh) 一种快速冷却的电压力锅
CN107388573A (zh) 一种开水器
CN208876082U (zh) 烹饪装置
CN202891594U (zh) 一种防止沸水喷溅的电水壶
CN206729768U (zh) 一种蒸汽阀组件及设有该蒸汽阀组件的电饭煲
CN208030954U (zh) 一种具有排水功能的电热锅
CN219001985U (zh) 带有冷凝功能的药液浓缩机
CN105615636A (zh) 煮食高压锅防护节能盖
CN204232772U (zh) 一种泡茶杯
CN219125979U (zh) 使用可靠的压力烹饪器具
CN207768076U (zh) 一种蒸汽阀组件及设有该蒸汽阀组件的电饭煲
CN208091047U (zh) 用于冰箱的化霜接水盘和具有其的冰箱
CN207928211U (zh) 一种蒸汽阀组件及设有该蒸汽阀组件的电饭煲
CN112664920A (zh) 一种应用于蒸汽发生器的滴漏式快速产蒸汽机构
CN106419519A (zh) 易密套收集油水高效防护节能高压锅
CN105725765A (zh) 煮食高压锅防护节能盖
CN105725763A (zh) 煮食高压锅防护节能盖
CN105725749A (zh) 煮食高压锅防护节能罩
CN105725767A (zh) 煮食高压锅防护节能盖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414

Address after: No. 999, Mei Li Road, Huaiyin District, Ji'nan, Shandong

Patentee after: Shandong Jiuchuang Home Appliance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999, Mei Li Road, Huaiyin District, Ji'nan, Shandong

Patentee before: JOYOUNG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