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40170U - 纳米吸水球及种植装置 - Google Patents

纳米吸水球及种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940170U
CN207940170U CN201820365256.6U CN201820365256U CN207940170U CN 207940170 U CN207940170 U CN 207940170U CN 201820365256 U CN201820365256 U CN 201820365256U CN 207940170 U CN207940170 U CN 2079401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suction
support frame
ball
nanome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36525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胜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036525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9401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9401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9401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Receptacles Or Flower-Pots, Or Pots For Seedl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植物种植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纳米吸水球及种植装置。纳米吸水球包括筒状的支撑架、纳米海绵、包裹膜和至少一根吸水绳;支撑架的侧壁上开设有通孔组,每组通孔组包括两个通孔;吸水绳均搭设在支撑架上,吸水绳的两端能分别穿过对应的通孔组中的两个通孔并自然垂下,且吸水绳的两端均低于支撑架的底部;纳米海绵包裹在支撑架的顶部,包裹膜包裹在纳米海绵和支撑架的外部,且包裹膜的底部固定在支撑架上,所述包裹膜为超细植物纤维结构。种植装置包括上述纳米吸水球。上述纳米吸水球及种植装置,能缓慢供应给种植盆内的植物,达到微滴灌的效果,不会发生因不能及时浇水、浇水过多或浇水太频繁造成植物死亡的情况。

Description

纳米吸水球及种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植物种植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纳米吸水球及种植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一般都需要定时定量浇水,才能保持植物健康生长。
然而,一些平时较忙碌或偶然长时间外出的种植者,有时会发生不能及时浇水而造成植物枯萎的情况;另外,一些种植经验不足的种植者,难以把握浇水量和浇水频率,有时会因一次浇水过多或浇水太频繁而造成植物被“浇死”的情况。
综上,如何克服现有种植植物的方式的上述缺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纳米吸水球及种植装置,以缓解现有种植植物的方式存在的浇水量和浇水频率不便控制,造成植物枯萎甚至死亡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纳米吸水球,包括支撑架、纳米海绵、包裹膜和至少一根吸水绳。
其中,所述支撑架为筒状结构,且所述支撑架的侧壁上开设有至少一组通孔组,每组所述通孔组包括两个通孔;所述吸水绳的顶部均搭设在所述支撑架的顶部,且每根所述吸水绳均对应一组所述通孔组,所述吸水绳的两端能分别穿过对应的所述通孔组中的两个通孔并自然垂下,且所述吸水绳的两端均低于所述支撑架的底部。
所述纳米海绵包裹在所述支撑架的顶部,所述包裹膜包裹在所述纳米海绵和所述支撑架的外部,且所述包裹膜的底部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包裹膜为超细植物纤维结构。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纳米吸水球还包括无纺布,所述无纺布包裹在所述包裹膜的外部,且所述无纺布和所述包裹膜的底部均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上。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支撑架为圆筒状结构,且每组所述通孔组中的两个通孔对称设置在所述支撑架的两侧。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吸水绳有多根,且所述支撑架上开设有多组所述通孔组;多组所述通孔组与多根所述吸水绳一一对应,且多个所述通孔均匀分布在所述支撑架的侧壁上。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纳米海绵的中间嵌有高密度海绵,所述高密度海绵与每根所述吸水绳的顶部均接触;所述高密度海绵的顶端由所述纳米海绵的顶部伸出,且所述高密度海绵的底端高于底部水源的水面。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支撑架的顶部开设有凹槽,且所述凹槽与所述通孔一一对应,且每个所述凹槽位于对应的所述通孔的正上方。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吸水绳的两端到所述支撑架底部的距离在80-150毫米之间。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吸水绳包括内芯和外套,所述内芯为丙烯结构件,所述外套为针织的超细植物纤维结构件。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纳米吸水球还包括扎带,所述支撑架靠近底部的外侧壁上开设有环形凹槽,所述扎带与所述环形凹槽配合,且所述扎带用于将所述无纺布和所述包裹膜均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上。
相应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种植装置,包括上述纳米吸水球,还包括用于种植植物的种植盆和用于储水的储水装置;所述支撑架固定在所述种植盆的底部,且所述种植盆的盆底部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吸水绳由所述安装孔穿出所述种植盆进入所述储水装置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纳米吸水球主要由支撑架、纳米海绵、包裹膜和至少一根吸水绳组成,其中,支撑架为筒状结构,且其侧壁上开设有至少一组通孔组,每组通孔组包括两个通孔,每根吸水绳对应一组通孔组。
分析上述结构的具体连接方式和位置关系可知:因支撑架为侧壁开孔的筒状结构,故可将所有的吸水绳的顶端均搭设在支撑架的顶部,并将每根吸水绳的两端分别由外而内穿过支撑架侧壁上与其对应的那组通孔组中的两个通孔,并依靠两端的自身重力自然垂下;显然,在想要将吸水绳固定在支撑架上时,无需其他固定件,只需将吸水绳按照上述方式绕在支撑架上,然后凭借吸水绳两端的自身重力实现与支撑架的相互位置固定,二者既方便结合也方便拆离。
在支撑架的顶部包裹纳米海绵,以使得吸水绳的两端将水吸到处于支撑架顶部的吸水绳上后,吸水绳上的水能被纳米海绵所吸收,以在支撑架顶部的纳米海绵中存储较多的水;因纳米海绵虽具有超强的吸水能力,但质地不强,容易在外界土壤的摩擦或挤压下被粉碎,故利用吸水能力也较强的超细植物纤维制成的包裹膜将纳米海绵和支撑架包裹起来,并将包裹膜的底部固定在支撑架上,从而,包裹膜不但将纳米海绵与外界土壤形成隔离,防止了纳米海绵被粉碎,还能吸收纳米海绵内存储的水以提供给外界土壤,起到良好的传递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使得在吸水绳的两端浸入水内时,支撑架和包裹膜能隔离水源,防止包裹膜直接吸水或支撑架长期浸在水中被腐蚀,将吸水绳的两端设置为均低于支撑架的底部。使用时,将吸水绳的两端均浸在水或水肥中,水流会沿着吸水绳向上蔓延到吸水绳处于支撑架顶部的部位,由吸水绳过渡到与吸水绳接触的纳米海绵上并慢慢浸湿纳米海绵,就像一个“小水泵”;只要水或水肥充足,浸有水或水肥的纳米海绵就会缓缓地并源源不断地向周边的土壤供水或水肥,这样,种植在土壤内的植物的根系就会得到源源不断的水或水肥,达到微滴灌的效果,使得植物的生存环境保持良好状态。
也就是说,只要种植者在种植植物的种植盆内放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纳米吸水球,并为吸水绳的两端供应足够的水或水肥,水或水肥就会缓慢供应给种植盆内的植物,达到微滴灌的效果,也就不会发生因不能及时浇水、浇水过多或浇水太频繁造成植物死亡的情况,给广大种植者带来了很大的方便,非常实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种植装置,其包括有上述纳米吸水球,还包括用于种植植物的种植盆和用于储水的储水装置;将纳米吸水球上的支撑架固定在种植盆的底部,并在种植盆的盆底部开设安装孔,以使得纳米吸水球上的吸水绳的两端能由安装孔穿出种植盆并进入储水装置内,这样,吸水绳就能将储水装置内的水源源不断地输送到种植盆内。
很显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种植装置因包含有上述纳米吸水球而具有上述纳米吸水球的所有优点,能缓慢供应给种植盆内的植物,达到微滴灌的效果,不会发生因不能及时浇水、浇水过多或浇水太频繁造成植物死亡的情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纳米吸水球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支撑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支撑架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种植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标:1-支撑架;11-通孔;12-凹槽;13-环形凹槽;2-纳米海绵;3-包裹膜;4-吸水绳;5-无纺布;6-高密度海绵;7-扎带;8-种植盆;9-储水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参见图1-图3,本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纳米吸水球,包括支撑架1、纳米海绵2、包裹膜3和至少一根吸水绳4。
其中,所述支撑架1为筒状结构,且所述支撑架1的侧壁上开设有至少一组通孔组,每组所述通孔组包括两个通孔11;所述吸水绳4的顶部均搭设在所述支撑架1的顶部,且每根所述吸水绳4均对应一组所述通孔组,所述吸水绳4的两端能分别穿过对应的所述通孔组中的两个通孔11并自然垂下,且所述吸水绳4的两端均低于所述支撑架1的底部。
所述纳米海绵2包裹在所述支撑架1的顶部,所述包裹膜3包裹在所述纳米海绵2和所述支撑架1的外部,且所述包裹膜3的底部固定在所述支撑架1上,所述包裹膜3为超细植物纤维结构。
分析上述结构的具体连接方式和位置关系可知:因支撑架1为侧壁开孔的筒状结构,故可将所有的吸水绳4的顶端均搭设在支撑架1的顶部,并将每根吸水绳4的两端分别由外而内穿过支撑架1侧壁上与其对应的那组通孔组中的两个通孔11,并依靠两端的自身重力自然垂下;显然,在想要将吸水绳4固定在支撑架1上时,无需其他固定件,只需将吸水绳4按照上述方式绕在支撑架1上,然后凭借吸水绳4两端的自身重力实现与支撑架1的相互位置固定,二者既方便结合也方便拆离。
在支撑架1的顶部包裹纳米海绵2,以使得吸水绳4的两端将水吸到处于支撑架1顶部的吸水绳4上后,吸水绳4上的水能被纳米海绵2所吸收,以在支撑架1顶部的纳米海绵2中存储较多的水;因纳米海绵2虽具有超强的吸水能力,但质地不强,容易在外界土壤的摩擦或挤压下被粉碎,故利用吸水能力也较强的超细植物纤维制成的包裹膜3将纳米海绵2和支撑架1包裹起来,并将包裹膜3的底部固定在支撑架1上,从而,包裹膜3不但将纳米海绵2间接紧固在支撑架1的顶部并与外界土壤形成隔离,防止了纳米海绵2被粉碎,还能吸收纳米海绵2内存储的水以提供给外界土壤,起到良好的传递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使得在吸水绳4的两端浸入水内时,支撑架1和包裹膜3能隔离水源,防止包裹膜3直接吸水或支撑架1长期浸在水中被腐蚀,将吸水绳4的两端设置为均低于支撑架1的底部。使用时,将吸水绳4的两端均浸在水或水肥中,水流会沿着吸水绳4向上蔓延到吸水绳4处于支撑架1顶部的部位,由吸水绳4过渡到与吸水绳4接触的纳米海绵2上并慢慢浸湿纳米海绵2,就像一个“小水泵”;只要水或水肥充足,浸有水或水肥的纳米海绵2就会缓缓地并源源不断地向周边的土壤供水或水肥,这样,种植在土壤内的植物的根系就会得到源源不断的水或水肥,达到微滴灌的效果,使得植物的生存环境保持良好状态。
也就是说,只要种植者在种植植物的种植盆8内放入本实施例提供的纳米吸水球,并为吸水绳4的两端供应足够的水或水肥,水或水肥就会缓慢供应给种植盆8内的植物,达到微滴灌的效果,也就不会发生因不能及时浇水、浇水过多或浇水太频繁造成植物死亡的情况,给广大种植者带来了很大的方便,非常实用。
实施例二
参见图1-图3,本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纳米吸水球,同时也采用了上述实施例一中的纳米吸水球的技术结构关系;例如:本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纳米吸水球,包括支撑架1、纳米海绵2、包裹膜3和至少一根吸水绳4;其中,所述支撑架1为筒状结构,且所述支撑架1的侧壁上开设有至少一组通孔组,每组所述通孔组包括两个通孔11;所述吸水绳4的顶部均搭设在所述支撑架1的顶部,且每根所述吸水绳4均对应一组所述通孔组,所述吸水绳4的两端能分别穿过对应的所述通孔组中的两个通孔11并自然垂下,且所述吸水绳4的两端均低于所述支撑架1的底部;所述纳米海绵2包裹在所述支撑架1的顶部,所述包裹膜3包裹在所述纳米海绵2和所述支撑架1的外部,且所述包裹膜3的底部固定在所述支撑架1上,所述包裹膜3为超细植物纤维结构。
本实施例二提供的纳米吸水球,其与实施例一中的纳米吸水球的主要结构相同;但是本实施例二提供的纳米吸水球还涉及了具体的结构设计,其对具体结构有了更多的具体结构特点;例如:增加了一些技术特征,并对支撑架1的具体结构进行了进一步的限定。
有关本实施例二的技术方案的具体结构以及技术效果如下:
具体结构中,为了使得纳米吸水球的结构更加稳定,防止其散开,在包裹膜3的外部包裹无纺布5,并将无纺布5和包裹膜3的底部均固定在支撑架1上;其中,无纺布5具有能透水的特性,故不会影响纳米吸水球上的水渗出。
优选的,可将支撑架1设置为圆筒状结构,以便于包裹,并将每组通孔组中的两个通孔11对称设置在支撑架1的两侧,以增大吸水绳4与纳米海绵2的接触面积,增加纳米海绵2的吸水速度,使得吸水绳4能够被充分利用。
进一步的,为了适应需要较大湿度的植物使用,将吸水绳4设置为多根,以加大吸水绳4的吸水速率,并加大吸水绳4与纳米海绵2的接触面积,以为植物提供更多的水;同时在支撑架1上开设多组通孔组,并将多组通孔组与多根吸水绳4一一对应设置,并将多个通孔11均匀分布在支撑架1的侧壁,以使得多根吸水绳4能均匀地分布在纳米海绵2的底部,使得纳米海绵2上的水分能更加均匀地被补充。
进一步的,在纳米海绵2的中间位置嵌入高密度海绵6,并将高密度海绵6与每根吸水绳4的顶部接触,以使得多根吸水绳4在相互交叉的位置能够将水分传输给高密度海绵6,由高密度海绵6将水分传输到纳米海绵2的其他部位,以缓解多根吸水绳4交叉处无法达到应有的水分释放速率的问题。
为了使得纳米海绵2的顶部能够得到及时的水分供给,将高密度海绵6的顶端从纳米海绵2的顶部伸出,以通过高密度海绵6将吸水绳4上的水分直接传输到纳米海绵2的顶部;同时,为了防止高密度海绵6直接与水源接触,造成水分补充过快的问题,将高密度海绵6的底端高于底部水源的水面。
优选的,在支撑架1的顶部开设与通孔11一一对应的凹槽12,并将每个凹槽12均设置在对应的通孔11的正上方,以使得由某个通孔11穿过的吸水绳4能够搭在该通孔11对应的凹槽12内,从而减小吸水绳4发生错位的几率,增强结构稳定性。
为了增加吸水绳4的利用率,将吸水绳4的两端到支撑架1底部的距离设置在80-150毫米之间。
在吸水绳4的具体结构中包括有内芯和套设在内芯外的外套,为了使得吸水绳4具有足够强的吸水功能,将内芯采用丙烯材料制作,并将外套采用针织的超细植物纤维材料制作。其中,吸水绳4的粗细和根数可根据植物的需水量来设置,吸水绳4越粗吸水功能越强,吸水绳4的根数越多吸水功能越强。
具体结构中,可采用扎带7将无纺布5和包裹膜3固定在支撑架1上,为了防止扎带7滑落,以保证对无纺布5和包裹膜3的良好定位效果,在支撑架1靠近底部的外侧壁上开设环形凹槽13,以使得扎带7能够在扎紧无纺布5和包裹膜3时卡进环形凹槽13内。
优选的,扎带7可选用尼龙扎带7,便于安装,且固定效果也较好。
实施例三
相应的,参见图1和图4,本实施例三提供了一种种植装置,其包括上述实施例二中涉及的纳米吸水球(该纳米吸水球的具体结构不再一一赘述),还同时包括用于种植植物的种植盆8和用于储水的储水装置9;所述支撑架1固定在所述种植盆8的底部,且所述种植盆8的盆底部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吸水绳4由所述安装孔穿出所述种植盆8进入所述储水装置9内。
安装时,将纳米吸水球上的吸水绳4的两端能由安装孔穿出种植盆8并进入储水装置9内,这样,吸水绳4就能将储水装置9内的水源源不断地输送到种植盆8内。
很显然,本实施例三提供的种植装置因包含有上述实施例二中的纳米吸水球而具有上述实施例二中的纳米吸水球的所有优点,能缓慢供应给种植盆8内的植物,达到微滴灌的效果,不会发生因不能及时浇水、浇水过多或浇水太频繁造成植物死亡的情况。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纳米吸水球及种植装置,其克服了传统的种植植物的方式的诸多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纳米吸水球及种植装置,能缓慢供应给种植盆内的植物,达到微滴灌的效果,不会发生因不能及时浇水、浇水过多或浇水太频繁造成植物死亡的情况。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纳米吸水球,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纳米海绵、包裹膜和至少一根吸水绳;
其中,所述支撑架为筒状结构,且所述支撑架的侧壁上开设有至少一组通孔组,每组所述通孔组包括两个通孔;所述吸水绳的顶部均搭设在所述支撑架的顶部,且每根所述吸水绳均对应一组所述通孔组,所述吸水绳的两端能分别穿过对应的所述通孔组中的两个通孔并自然垂下,且所述吸水绳的两端均低于所述支撑架的底部;
所述纳米海绵包裹在所述支撑架的顶部,所述包裹膜包裹在所述纳米海绵和所述支撑架的外部,且所述包裹膜的底部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包裹膜为超细植物纤维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吸水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无纺布,所述无纺布包裹在所述包裹膜的外部,且所述无纺布和所述包裹膜的底部均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纳米吸水球,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为圆筒状结构,且每组所述通孔组中的两个通孔对称设置在所述支撑架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纳米吸水球,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绳有多根,且所述支撑架上开设有多组所述通孔组;多组所述通孔组与多根所述吸水绳一一对应,且多个所述通孔均匀分布在所述支撑架的侧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纳米吸水球,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海绵的中间嵌有高密度海绵,所述高密度海绵与每根所述吸水绳的顶部均接触;所述高密度海绵的顶端由所述纳米海绵的顶部伸出,且所述高密度海绵的底端高于底部水源的水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纳米吸水球,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的顶部开设有凹槽,且所述凹槽与所述通孔一一对应,且每个所述凹槽位于对应的所述通孔的正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纳米吸水球,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绳的两端到所述支撑架底部的距离在80-150毫米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纳米吸水球,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绳包括内芯和外套,所述内芯为丙烯结构件,所述外套为针织的超细植物纤维结构件。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纳米吸水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扎带,所述支撑架靠近底部的外侧壁上开设有环形凹槽,所述扎带与所述环形凹槽配合,且所述扎带用于将所述无纺布和所述包裹膜均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上。
10.一种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纳米吸水球,还包括用于种植植物的种植盆和用于储水的储水装置;
所述支撑架固定在所述种植盆的底部,且所述种植盆的盆底部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吸水绳由所述安装孔穿出所述种植盆进入所述储水装置内。
CN201820365256.6U 2018-03-16 2018-03-16 纳米吸水球及种植装置 Active CN2079401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65256.6U CN207940170U (zh) 2018-03-16 2018-03-16 纳米吸水球及种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65256.6U CN207940170U (zh) 2018-03-16 2018-03-16 纳米吸水球及种植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940170U true CN207940170U (zh) 2018-10-09

Family

ID=636970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365256.6U Active CN207940170U (zh) 2018-03-16 2018-03-16 纳米吸水球及种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94017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52033A (zh) * 2018-03-16 2018-09-21 徐胜国 纳米吸水球及种植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52033A (zh) * 2018-03-16 2018-09-21 徐胜国 纳米吸水球及种植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850250U (zh) 一种能够自动补水的花卉种植装置
CN107494007A (zh) 用于移植树输液、裹干及防虫的多功能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7940170U (zh) 纳米吸水球及种植装置
CN103404423B (zh) 一种壁挂式的鲜花保鲜袋
CN108552033A (zh) 纳米吸水球及种植装置
CN208821295U (zh) 持久保湿型花盆
CN206101015U (zh) 一种室外用自动锁水种植箱
CN201626158U (zh) 复合无纺布
CN207040340U (zh) 一种自动吸水花盆
CN205830530U (zh) 一种岩棉种植盆
CN211430236U (zh) 一种自动补水的花盆
CN208063932U (zh) 新型花盆
CN205179980U (zh) 一种盆栽植物自动吸水装置
CN208462517U (zh) 苗木栽培装置
CN207284601U (zh) 一种双层花盆
CN205902476U (zh) 一种果树盆栽容器
CN206586040U (zh) 一种渗灌节水花盆
CN208850259U (zh) 调湿净化花盆及花卉观赏系统
CN204796300U (zh) 一种不用浇水的鱼缸上的长脚花盆
CN212087176U (zh) 一种种植花盆
CN214961332U (zh) 一种具有防溢水功能的陶瓷花盆
CN212544745U (zh) 一种栽培容器
CN210157720U (zh) 一种可保持土壤湿润的花盆
CN201911099U (zh) 一种自湿式花盆
CN213427374U (zh) 盆栽保水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