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39617U - 一种升降式面部图像采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升降式面部图像采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939617U
CN207939617U CN201820427103.XU CN201820427103U CN207939617U CN 207939617 U CN207939617 U CN 207939617U CN 201820427103 U CN201820427103 U CN 201820427103U CN 207939617 U CN207939617 U CN 2079396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light source
center
image acquisition
facial im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42710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侯广琦
刘勃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Zhongke Hongx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Zhongke Rainbow Sta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Zhongke Rainbow Sta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Zhongke Rainbow Sta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42710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9396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9396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9396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ccessories Of Camera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升降式面部图像采集装置,该采集装置包括:外壳,外壳内设置有中框,中框内设置有成像装置、显示屏和光源,外壳上设置有与成像装置、显示屏和光源相对应的第一通孔,中框下端与升降杆的一端连接,升降杆的另一端穿过外壳的下端与支撑部连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升降杆实现图像采集装置的升降,以适应不同身高的用户采集面部图像的功能,并通过提供光源为用户采集面部图像时的光源补充,保证用户采集面部图像时的环境亮度适宜,降低采集环境对采集效果的影响,同时提供对用户采集的图像进行实时显示,提高用户使用体验性。

Description

一种升降式面部图像采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特征识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升降式面部图像采集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虹膜识别设备受到识别距离(20-50cm)的限制,在使用中要求用户多次调整位置,主动配合设备才能够实现识别,极大的影响了用户使用体验和使用场景。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升降式面部图像采集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置有中框,中框内设置有成像装置、显示屏和光源,所述外壳上设置有与所述成像装置、显示屏和光源相对应的第一通孔,所述中框下端与升降杆的一端连接,所述升降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外壳的下端与支撑部连接。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可以做出如下改进。
可选的,所述成像装置、显示器和光源依次层叠设置,所述光源包括:白光光源和红外光源;所述中框与所述成像装置、显示器和光源可拆卸连接。
可选的,所述光源与所述中框的安装角度范围为10°-45°。
可选的,所述中框的上端设置有散热风扇固定架,所述散热风扇固定架与散热风扇可拆卸连接,所述外壳的上端设置有与所述散热风扇对应的散热通孔;所述散热风扇固定架与所述中框的上端面安装角度范围为40°-50°。
可选的,所述中框下端通过轴套与所述升降杆连接;所述升降杆通过固定轴承与所述支撑部连接。
可选的,所述中框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外壳包括: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所述第一外壳、第二外壳和所述固定板通过螺丝可拆卸连接。
可选的,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定位孔;所述第一外壳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孔配合的定位柱。
可选的,所述第一通孔安装在所述第一外壳上,所述第一通孔内安装有透明板材;所述成像装置、显示屏和光源与所述第一通孔对应设置在所述中框内。
可选的,该面部图像采集装置还设置有检修门和组装门,所述第二外壳表面设置有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所述检修门通过卡扣可拆卸设置于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组装门通过卡扣可拆卸设置于所述第三通孔;所述第一外壳、第二外壳和检修门表面均设置有结构加强条形凸起,所述检修门下端设置有散热进风孔。
可选的,所述支撑部包括:可拆卸连接的支撑柱和底座,所述升降杆与所述支撑柱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升降杆实现图像采集装置的升降,以适应不同身高的用户采集面部图像的功能,并通过提供光源为用户采集面部图像时的光源补充,保证用户采集面部图像时的环境亮度适宜,降低采集环境对采集效果的影响,同时提供对用户采集的图像进行实时显示,提高用户使用体验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升降式面部图像采集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升降式面部图像采集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升降式面部图像采集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中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外壳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检修门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外壳;2:第二外壳;3:中框;4:伸缩杆;5:支撑部;6:成像装置;7:显示屏;8:红外光源;9:散热风扇固定架;10:固定板;11:定位孔;12:定位柱;13:检修门;14:组装门;15:结构加强条形凸起;16:锁具安装孔;17:散热进风孔;18:白光光源。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升降式面部图像采集装置,包括:外壳,外壳内设置有中框3,中框3内设置有成像装置6、显示屏7和光源,外壳上设置有与成像装置6、显示屏7和光源相对应的第一通孔;
在本实施例中,中框3下端与升降杆4的一端连接,升降杆4的另一端穿过外壳的下端与支撑部5连接。
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在采集装置内设置光源,保证成像装置6采集用户面部图像时的光亮,并设置显示屏7,实时显示成像装置6采集到的用户面部图像,辅助用户进行面部图像采集,在中框3下端设置升降杆4,调整面部图像采集装置的高度以适应不同身高的用户的面部图像采集工作。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部5包括:可拆卸连接的支撑柱和底座,升降杆4与支撑柱连接。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成像装置6、显示器和光源依次层叠设置,所述光源包括:白光光源18和红外光源8,其中白光光源18设置在所述红外光源8的上方,白光光源18用于为用户面部补充光源,所述白光光源包括:LED灯或其他光源,红外光源8用户照亮人眼虹膜;中框3与成像装置6、显示器和光源可拆卸连接,成像装置6包括:远距离虹膜相机,远距离虹膜相机和设置在远距离虹膜相机下方预设距离的光源;远距离虹膜相机包括上下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虹膜摄像头,虹膜摄像头之间设置有人脸摄像头;红外光源8设置至少两组,并且层叠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红外光源8与中框3的安装角度范围为10°-45°,不同的红外光源8可设置的安装角度不同,以扩大红外光源8的光照广角,提高成像装置6采集用户虹膜图像的效率,或者,当用户的身高确认为定值时,红外光源8的安装角度符合所述用户的身高,保证红外光源8的光照范围在用户的脸部。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中框3的上端设置有散热风扇固定架9,散热风扇固定架9与散热风扇可拆卸连接,外壳的上端设置有与散热风扇对应的散热通孔;散热风扇固定架9与中框3的上端面安装角度范围为40°-50°,通过在壳体内部设置散热风扇,通过外壳上端设置的散热通孔将内部温度较高的温度排出,降低装置内部的温度,避免温度过高导致内部电子元器件温度过高无法使用。
在本实施例中,中框3下端通过轴套与升降杆4连接;升降杆4通过固定轴承与支撑部5连接,中框3下端通过轴套与升降杆4进行连接,提高保证面部图像采集装置与升降杆4之间的活动性,使中框3还可以根据需求进行旋转,升降杆4与升降杆4控制开关连接,通过升降杆4控制开关来实现升降杆4的上升和下降。
在本实施例中,中框3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板10,外壳包括:第一外壳1和第二外壳2,第一外壳1、第二外壳2和固定板10通过螺丝可拆卸连接,将第一外壳1和第二外壳2分别与中框3通过螺丝进行固定,通过外壳对中框3进行保护,提高设备安全防护性。
如图4和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板10上设置有定位孔11,中框3后端设置有固定孔;第一外壳1上设置有与定位孔11配合的定位柱12,通过在中框3定位孔11,并在外壳上设置定位柱12,方便中框3与外壳的定位,然后通过固定通连接第二外壳2,以提高安装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通孔设置在第一外壳1上,第一通孔内安装有透明板材,该透明板材的材料可根据需求选取不同强度的材料进行制作,如普通玻璃板、钢化玻璃板,塑料板等;成像装置6、显示屏7和光源与第一通孔对应设置在中框3内。
如图1和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面部图像采集装置还设置有检修门13和组装门14,第二外壳2表面设置有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检修门13通过卡扣可拆卸设置于第二通孔,组装门14通过卡扣可拆卸设置于第三通孔;第一外壳1、第二外壳2和检修门13表面均设置有结构加强条形凸起15,检修门13下端设置有散热进风孔17,该散热进风孔17与散热通孔配合,提高外壳内的空气流动性,检修门13上还设置有锁具安装孔16,锁具安装孔16内可安装锁具,是锁具与第二外壳2锁紧,避免检修门13被无关人员打开破坏内部元件,在面部图像采集装置运输过程中,将升降杆4和支撑部5拆开分为两部分降低装置长度方便运输,在将升降杆4和支撑部5重新连接后,通过组装门14对装置上下两部分的线材进行连接,加快组装效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升降式面部图像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置有中框,中框内设置有成像装置、显示屏和光源,所述外壳上设置有与所述成像装置、显示屏和光源相对应的第一通孔,所述中框下端与升降杆的一端连接,所述升降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外壳的下端与支撑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式面部图像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装置、显示器和光源依次层叠设置,所述光源包括:白光光源和红外光源;所述中框与所述成像装置、显示器和光源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升降式面部图像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与所述中框的安装角度范围为10°-4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式面部图像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的上端设置有散热风扇固定架,所述散热风扇固定架与散热风扇可拆卸连接,所述外壳的上端设置有与所述散热风扇对应的散热通孔;所述散热风扇固定架与所述中框的上端面安装角度范围为40°-5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式面部图像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下端通过轴套与所述升降杆连接;所述升降杆通过固定轴承与所述支撑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式面部图像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外壳包括: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所述第一外壳、第二外壳和所述固定板通过螺丝可拆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升降式面部图像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定位孔;所述第一外壳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孔配合的定位柱。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升降式面部图像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壳表面,所述第一通孔内安装有透明板材;所述成像装置、显示屏和光源与所述第一通孔对应设置在所述中框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升降式面部图像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面部图像采集装置还设置有检修门和组装门,所述第二外壳表面设置有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所述检修门通过卡扣可拆卸设置于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组装门通过卡扣可拆卸设置于所述第三通孔;所述第一外壳、第二外壳和检修门表面均设置有结构加强条形凸起,所述检修门下端设置有散热进风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所述的升降式面部图像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包括:可拆卸连接的支撑柱和底座,所述升降杆与所述支撑柱连接。
CN201820427103.XU 2018-03-28 2018-03-28 一种升降式面部图像采集装置 Active CN2079396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27103.XU CN207939617U (zh) 2018-03-28 2018-03-28 一种升降式面部图像采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27103.XU CN207939617U (zh) 2018-03-28 2018-03-28 一种升降式面部图像采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939617U true CN207939617U (zh) 2018-10-02

Family

ID=636561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427103.XU Active CN207939617U (zh) 2018-03-28 2018-03-28 一种升降式面部图像采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9396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334815U (zh) 多个ip摄像头的广角视频监控设备
CN108965661A (zh) 一种节能式户外监控摄像头
CN205912093U (zh) 具有角度可调摄像头的移动终端
CN206640677U (zh) 一种全方位调节的摄像机
CN207939617U (zh) 一种升降式面部图像采集装置
CN207096587U (zh) 一种激光照明器的宽屏成像调节装置
CN207814824U (zh) 一种影像拍摄调节装置
CN209656538U (zh) 大体组织标本成像仪
CN204795269U (zh) 一种可实现远程控制的移动式前后双向摄像头
CN204836338U (zh) 一种高画质的点阵红外摄像头
CN108898961A (zh) 一种方便移动的户外用显示屏
CN209488686U (zh) 一种太阳能供电的WiFi摄像头防雨装置
CN204679909U (zh) 一种基于指纹识别的计算机显示屏
CN210004056U (zh) 一种防辐射的led显示屏
CN205179199U (zh) 一种红外摄像头
CN207720309U (zh) 一种高清监控设备
CN207281379U (zh) 远距离激光透窗侦察仪
KR101026301B1 (ko) 컴팩트형 무인촬영장치
CN219574849U (zh) 人脸识别设备及安检柜台
CN206878944U (zh) 一种无线智能安防摄像头
CN206251206U (zh) 一种海域管理专用的可照明且高清晰的监控仪
CN209134520U (zh) 人像采集设备及人像采集系统
CN205987066U (zh) 一种智能摄像设备
CN215954714U (zh) 一种高效节能的led显示屏
CN218497747U (zh) 可根据外界光线强度来调节自身亮度的灯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906

Address after: 1610, 16th floor, 101-2-16th floor, building 21, Rongda Road,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100012

Patentee after: Zhongguancun Technology Leas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57, Second Street,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Binhai New Area, Tianjin 300467

Patentee before: TIANJIN ZHONGKE HONGXING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026

Address after: Unit 1012, Building 1, TEDA MSD-G1, No. 57 Second Street, Binhai New Area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Tianjin, 300457

Patentee after: TIANJIN ZHONGKE HONGXI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610, 16th floor, 101-2-16th floor, building 21, Rongda Road,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100012

Patentee before: Zhongguancun Technology Leasing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