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39299U - 一种外转子电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外转子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939299U
CN207939299U CN201820092955.8U CN201820092955U CN207939299U CN 207939299 U CN207939299 U CN 207939299U CN 201820092955 U CN201820092955 U CN 201820092955U CN 207939299 U CN207939299 U CN 2079392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nular
wall
electric machine
external rotor
rotor electr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09295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学帅
吕静静
王鹏臣
刘盛杰
王永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09295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9392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9392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9392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外转子电机,包括定子组件和与定子组件相配的外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挡圈,设置于定子组件和外转子组件的接合处内部,以防止水汽经由接合处进入外转子电机的内部。本实用新型的外转子电机通过将挡圈内置于定子组件和外转子组件的接合处,可自内防止外界的水汽和灰尘进入电机内部,不同于现有技术中将用于阻挡水汽和灰尘的挡圈设置在外转子电机的外侧以遮蔽间隙,内置的挡圈具有更为与外界相隔离的安装位置,降低了外界环境对挡圈自身的影响,提升了挡圈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外转子电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外转子电机。
背景技术
目前外转子电机的防尘、防水挡圈一般采用与转子装配的外置塑料挡圈结构,此类外置挡圈结构的可靠度一般。现有外转子电机在一些特定环境,例如空调室外机中应用时,其挡圈防止水汽通过定子和转子之间的缝隙进入电机内部的作用效果有限,易导致电机出现较高的产品不良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挡圈结构可靠的外转子电机。
本实用新型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提高外转子电机的防尘防水效果。
特别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外转子电机,包括定子组件和与所述定子组件相配的外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挡圈,设置于所述定子组件和所述外转子组件的接合处内部,以防止水汽经由所述接合处进入所述外转子电机的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外转子组件包括外转子机壳;
所述定子组件包括定子机架,所述定子机架具有与位于所述外转子机壳外周的轴向端面相配的凸缘平台;
所述凸缘平台的朝向所述轴向端面一侧的凸缘台面上设有第一环形槽,所述外转子机壳的朝向所述定子机架的所述轴向端面上设有第二环形槽,且配置成与所述第一环形槽相对设置以形成所述接合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环形槽具有自所述凸缘台面向外延伸的第一环形外壁和第一环形内壁,且所述第一环形外壁的延伸长度大于所述第一环形内壁;以及
所述第二环形槽具有自所述轴向端面向外延伸的第二环形外壁和第二环形内壁,且所述第二环形外壁的延伸长度大于所述第二环形内壁;其中
所述第二环形外壁配置成靠近所述第一环形外壁地插入所述第一环形槽内,所述第一环形内壁和所述第二环形内壁配置成相对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挡圈具有封闭环圈和自所述封闭环圈的侧部弯折延伸出的竖向侧圈和斜向侧圈,且配置成位于所述第一环形槽和/或所述第二环形槽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挡圈嵌入安装于所述第一环形槽内;其中
所述封闭环圈贴靠设置于所述第一环形槽的槽底,且其两侧端部分别抵靠于所述第一环形外壁和所述第一环形内壁。
进一步地,所述竖向侧圈配置成与所述槽底相垂直地自所述封闭环圈延伸至所述第一环形外壁和所述第二环形外壁之间;以及
所述斜向侧圈配置成自所述封闭环圈的侧端部弯折并背离所述第一环形内壁倾斜延伸至所述第二环形槽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竖向侧圈的自由端与所述封闭环圈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斜向侧圈的自由端与所述封闭环圈之间的垂直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斜向侧圈与所述第一环形内壁之间形成的倾斜角度为25°至35°。
进一步地,所述挡圈配置成由金属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挡圈配置成由橡胶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外转子电机通过将挡圈内置于定子组件和外转子组件的接合处,可自内防止外界的水汽和灰尘进入电机内部,不同于现有技术中将用于阻挡水汽和灰尘的挡圈设置在外转子电机的外侧以遮蔽间隙,内置的挡圈具有更为与外界相隔离的安装位置,降低了外界环境对挡圈自身的影响,提升了挡圈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通过优化挡圈结构,以及通过由第一环形槽和第二环形槽形成的接合处及将挡圈设置于接合处内部,使定子组件和外转子组件之间间隙的延伸方向多次改变。由此,外界环境中的水汽或灰尘即使经过外侧间隙进入定子组件与外转子组件的接合处,其仍能够被内置挡圈阻挡,从而保证了外转子电机具有良好的防水防尘效果。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外转子电机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外转子电机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外转子电机的示意性主视图;
图4是沿图3中的剖切线A-A截取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5是根据图4所示外转子电机的示意性侧向剖视分解图;
图6是根据图4所示外转子电机自另一角度观察的示意性剖视分解图;
图7是根据图4所示外转子电机自又一角度观察的示意性剖视分解图;
图8是根据图4中的外转子电机的示意性局部放大图,其中示出了接合处。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外转子电机1的示意性透视图。图2 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外转子电机1的示意性侧视图。参见图1和图 2,外转子电机1一般性地可包括定子组件和与定子组件相配的外转子组件。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外转子电机1的示意性主视图。图4 是沿图3中的剖切线A-A截取的示意性剖视图。图5是根据图4所示外转子电机1的示意性侧向剖视分解图。
进一步地,参见图4和图5,外转子电机1还可包括挡圈300。挡圈300 可设置于定子组件和外转子组件的接合处内部,以防止水汽经由接合处进入外转子电机1的内部。
外转子电机1通过将挡圈300内置于定子组件和外转子组件的接合处,可自内防止外界的水汽和灰尘进入电机内部,不同于现有技术中将用于阻挡水汽和灰尘的挡圈设置在外转子电机1的外侧以遮蔽间隙,内置的挡圈300具有更为与外界相隔离的安装位置,降低了外界环境对挡圈300自身的影响,提升了挡圈300的可靠性。
图6是根据图4所示外转子电机1自另一角度观察的示意性剖视分解图。图7是根据图4所示外转子电机1自又一角度观察的示意性剖视分解图。
参见图6和图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外转子组件可包括外转子机壳20和转轴,定子组件可包括定子机架10。定子机架10的中央位置具有轴承以安装转轴。外转子组件和定子组件可通过转轴与轴承实现可转动的同轴设置。进一步地,当转轴和轴承完成装配后,外转子组件的外转子机壳20和定子组件的定子机架10可共同构成外转子电机1的外壳。定子机架10的外周侧还可设置有多个开设有安装孔的凸耳,以通过与安装孔相适配的连接件与空调室外机等安装基座装配。
具体地,参见图4至图7,定子机架10的外周可具有与位于外转子机壳20 外周的轴向端面210相配的凸缘平台11。进一步地,凸缘平台11的朝向轴向端面210一侧的凸缘台面110上可设有第一环形槽100,外转子机壳20的朝向定子机架10的轴向端面210上可设有第二环形槽200,且配置成与第一环形槽 100相对设置以形成接合处。也即是,定子组件和外转子组件的外周侧分别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环形槽100和第二环形槽200。由此,使外转子电机1具有一个由两个环形槽限定出的、内部空间相对较为密闭的接合处。从而,挡圈300可设置于该相对密封的空间内,由此大大降低其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需要说明的是,“较为密闭”是指内置挡圈300相对于外置挡圈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的可能更小。外置挡圈即是现有技术中一般设置在外转子电机1的外部以遮挡定子组件和转子组件的接合间隙的直接暴露在外界环境中的挡圈。可以理解的,由于外转子电机一般具有定子内置和转子外置的电机结构,定子组件和转子组件的接合处无法实现完全的密封接合。
图8是根据图4中的外转子电机1的示意性局部放大图,其中示出了接合处。
参见图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环形槽100可配置成具有自凸缘台面110向外延伸的第一环形外壁100a和第一环形内壁100b,且第一环形外壁100a的延伸长度大于第一环形内壁100b。也即是,第一环形槽100 的槽底即是由凸缘台面110形成,第一环形外壁100a和第一环形内壁100b均自凸缘台面110垂直向外、朝向轴向端面210延伸。第二环形槽200可配置成具有自轴向端面210向外延伸的第二环形外壁200a和第二环形内壁200b,且第二环形外壁200a的延伸长度大于第二环形内壁200b。也即是,第二环形槽 200的槽底即是由轴向端面210形成,第二环形外壁200a和第二环形内壁200b 均自轴向端面210垂直向外、朝向凸缘台面110延伸。
特别地,第二环形外壁200a可进一步地配置成靠近第一环形外壁100a地插入第一环形槽100内,第一环形内壁100b和第二环形内壁200b配置成相对设置。也即是,第一环形槽100的槽宽大于第二环形槽200的槽宽,且靠近外转子电机1的最外侧的第一环形外壁100a和第二环形外壁200a均配置成具有相对第一环形内壁100b和第二环形内壁200b较长的凸出于各自槽底的延伸长度,并相间隔地相互交错设置。由此使得定子组件和外转子组件的接合处最外侧形成有轴向延伸的外侧间隙401。
进一步地,凸出延伸长度相对较短的第一环形内壁100b和第二环形内壁 200b各自的端面相对且留有间隔地设置,以使接合处的靠近外转子电机1内部的一侧形成有径向延伸的内侧间隙402。由此,接合处的内部形成有自外向内延伸方向改变的间隙,降低了外界水汽或灰尘等依次经由外侧间隙401和内侧间隙402进入外转子电机1内部的风险,增强了外转子电机1的防尘防水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挡圈300具有封闭环圈301和自封闭环圈 301的侧部弯折延伸出的竖向侧圈302和斜向侧圈303,且均配置成位于第一环形槽100和/或第二环形槽200内部。也即是,环形挡圈300的截面大致呈凹型,并整体地位于第一环形槽100和第二环形槽200所限定出的接合处内部空间。由此不仅可通过第一环形外壁100a和第二环形外壁200a对挡圈300进行保护,且为了使接合处内部具有足够的空间容纳挡圈300,分别设有第一环形槽100 和第二环形槽200的定子机架10和外转子机壳20之间的间隙也相应增大,从而降低了由定子机架10和外转子机壳20偏心而可能引起的定子组件和外转子组件之间的擦边隐患。
进一步地,挡圈300可配置成嵌入安装于第一环形槽100内。具体地,挡圈300的封闭环圈301可贴靠设置于第一环形槽100的槽底,也即是与凸缘台面110贴靠。封闭环圈301的两侧端部分别抵靠于第一环形外壁100a和第一环形内壁100b,由此使得挡圈300卡固在定子组件上。相比于现有技术中设置于外转子组件外部的外置挡圈,内置并与定子组件装配的挡圈300避免了随转子一同高速转动,降低了挡圈300发生移位或破损的隐患,增强了挡圈300的可靠性,保证了外转子电机1的防水防尘效果。
参见图8,竖向侧圈302可配置成与槽底相垂直地自封闭环圈301延伸至第一环形外壁100a和第二环形外壁200a之间。进一步地,斜向侧圈303可配置成自封闭环圈301的侧端部弯折并背离第一环形内壁100b倾斜延伸至第二环形槽200内部。也即是,竖向侧圈302位于第一环形外壁100a和第二环形外壁 200a之间的外侧间隙401内,且贴靠第一环形外壁100a设置。由此,在定子组件和外转子组件的接合处间隙增大的情况下,使接合处实际可允许外界水汽或灰尘的空间(竖向侧圈302与第二环形侧壁之间的间隙)反而减小,从而提升了外转子电机1的防水防尘效果。
进一步地,斜向侧圈303配置成倾斜延伸地插入第二环形槽200内部,以将接合处内部空间分隔为两个部分,且使外侧间隙401和内侧间隙402分别位于该两个相隔离的部分内。为了避免擦碰外转子组件,安装于定子组件上的挡圈300的部分侧圈也并不与第二环形槽200的侧壁接触,接合处内部由此形成了大致呈S型延伸的多段间隙。也即是,接合处内部空间具有多个弯折处使得位于其内的间隙的延伸方向发生多次改变。
特别地,由于斜向挡圈300呈一定倾斜角度地插入第二环形槽200并将接合处内部空间分隔,使得经由外侧间隙401进入接合处内部空间的水汽或灰尘需要至少改变大于180°的流动或移动方向才能进入位于斜向挡圈300另一侧的内侧间隙402。也即是,外转子电机1外表面的水汽或灰尘在其所受作用力方向不变或作用力方向仅在有限范围内变化的情况下,无法在接合处内部改变流动或移动方向进入外转子电机1内部。由此,增强外转子电机1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下的防水防尘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优化挡圈300的结构及安装位置,以及通过由第一环形槽 100和第二环形槽200形成的接合处及将挡圈300设置于接合处内部,使定子组件和外转子组件之间间隙的延伸方向多次改变。由此,外界环境中的水汽或灰尘即使经过外侧间隙401进入定子组件与外转子组件的接合处,其仍能够被内置挡圈300阻挡,从而保证了外转子电机1具有良好的防水防尘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竖向侧圈302的自由端与封闭环圈301之间的距离小于斜向侧圈303的自由端与封闭环圈301之间的垂直距离。也即是,参见图8所示的截面,竖向侧圈302在第一环形外壁100a上的投影长度小于斜向侧圈303在第一环形外壁100a上的投影长度。由此使得外界环境中的水汽或灰尘即使能够通过竖向侧圈302进入接合处也难以继续换向流动或移动至斜向侧圈303的另一侧。同时,还使得内侧间隙402进一步远离斜向侧圈303的自由端,防止水汽或灰尘进入内侧间隙402。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斜向侧圈303与第一环形内壁100b 之间形成的倾斜角度为25°至35°。具体地,该角度可以为25°、27°、29°、 31°、33°或35°等倾斜角度。当斜向侧圈303与第一环形内壁100b之间的倾斜角度位于以上范围内时,斜向侧圈303可在不接触外转子组件的情况下具有较长的延伸进入第二环形槽200的部分,更有利于利于阻挡水汽和灰尘。也即是,斜向侧圈303不仅能够有效阻挡进入接合处内部的水汽和灰尘自第一环形槽100进入第二环形槽200,而且即使出现极少量水汽或灰尘朝向第二环形槽200流动或移动时,其所需流动或移动的路程也大大增长,由此大幅降低水汽或灰尘进入第二环形槽200的可能。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挡圈300可配置成由金属制成。由此,可提高挡圈300自身的可靠性和可制造性,延长其使用寿命,降低外转子电机1的不良率。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挡圈300可配置成由橡胶制成。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Claims (10)

1.一种外转子电机,包括定子组件和与所述定子组件相配的外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挡圈,设置于所述定子组件和所述外转子组件的接合处内部,以防止水汽经由所述接合处进入所述外转子电机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转子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转子组件包括外转子机壳;
所述定子组件包括定子机架,所述定子机架具有与位于所述外转子机壳外周的轴向端面相配的凸缘平台;
所述凸缘平台的朝向所述轴向端面一侧的凸缘台面上设有第一环形槽,所述外转子机壳的朝向所述定子机架的所述轴向端面上设有第二环形槽,且配置成与所述第一环形槽相对设置以形成所述接合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转子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环形槽具有自所述凸缘台面向外延伸的第一环形外壁和第一环形内壁,且所述第一环形外壁的延伸长度大于所述第一环形内壁;以及
所述第二环形槽具有自所述轴向端面向外延伸的第二环形外壁和第二环形内壁,且所述第二环形外壁的延伸长度大于所述第二环形内壁;其中
所述第二环形外壁配置成靠近所述第一环形外壁地插入所述第一环形槽内,所述第一环形内壁和所述第二环形内壁配置成相对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外转子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挡圈具有封闭环圈和自所述封闭环圈的侧部弯折延伸出的竖向侧圈和斜向侧圈,且配置成位于所述第一环形槽和/或所述第二环形槽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外转子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挡圈嵌入安装于所述第一环形槽内;其中
所述封闭环圈贴靠设置于所述第一环形槽的槽底,且其两侧端部分别抵靠于所述第一环形外壁和所述第一环形内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外转子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竖向侧圈配置成与所述槽底相垂直地自所述封闭环圈延伸至所述第一环形外壁和所述第二环形外壁之间;以及
所述斜向侧圈配置成自所述封闭环圈的侧端部弯折并背离所述第一环形内壁倾斜延伸至所述第二环形槽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外转子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竖向侧圈的自由端与所述封闭环圈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斜向侧圈的自由端与所述封闭环圈之间的垂直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外转子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斜向侧圈与所述第一环形内壁之间形成的倾斜角度为25°至3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转子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挡圈配置成由金属制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转子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挡圈配置成由橡胶制成。
CN201820092955.8U 2018-01-19 2018-01-19 一种外转子电机 Active CN2079392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92955.8U CN207939299U (zh) 2018-01-19 2018-01-19 一种外转子电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92955.8U CN207939299U (zh) 2018-01-19 2018-01-19 一种外转子电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939299U true CN207939299U (zh) 2018-10-02

Family

ID=636498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092955.8U Active CN207939299U (zh) 2018-01-19 2018-01-19 一种外转子电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93929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14022A (zh) * 2021-02-07 2021-06-2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防护组件、外转子电机壳体组件和电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14022A (zh) * 2021-02-07 2021-06-2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防护组件、外转子电机壳体组件和电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944784B2 (en) Compressor and motor device thereof
CN207939299U (zh) 一种外转子电机
CA2874009C (en) Spherical sleeve and bushing bearing for centrifugal pump stage
CN109424553B (zh)
US20150345549A1 (en) Bearing assembly
CN113067922A (zh) 折叠机构、支架结构和电子设备
US6814580B2 (en) Rotatable connector
CN104271956B (zh) 用于涡旋件对准的方法和装置
US5540572A (en) Structure for preventing axial leakage in scroll compressor
CN114050677A (zh) 一种可视化电机端盖
AU2021202910A1 (en) Fan motor
CN201263028Y (zh) 电旋转连接器
CN103457387B (zh) 一种定子和转子的装配结构及其应用的发电机
CN103545972B (zh) 马达
AU2020203500B2 (en) Motor assembly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210693583U (zh) 一种电机定子限位结构和电机
CN101277039B (zh) 带有转子和定子的电动马达
CN109067066A (zh) 一种电机轴伸密封结构和电机
CN217062784U (zh) 一种防摇晃的滑环结构
KR20140139662A (ko) 팬 모터
KR20180031427A (ko) 모터
CN111059392A (zh) 一种新风接管组件安装结构
CN208257556U (zh) 电机端盖组件及电机
CN211779571U (zh) 一种新风接管组件安装结构
CN210218201U (zh) 一种能消除轴窜的水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