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38804U - 天线模块 - Google Patents

天线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938804U
CN207938804U CN201820142462.0U CN201820142462U CN207938804U CN 207938804 U CN207938804 U CN 207938804U CN 201820142462 U CN201820142462 U CN 201820142462U CN 207938804 U CN207938804 U CN 2079388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magnetic portion
wiring
anneta module
insulating substr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14246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昌熙
卢永昇
元载善
金熙胜
尹孝政
权基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i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 Mecha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7006478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2312007B1/ko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 Mecha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 Mechanics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9388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9388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7/00Loop antennas with a substantially uniform current distribution around the loop and having a directional radiation pattern in a plane perpendicular to the plane of the loop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36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 H01Q1/38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formed by a conductive layer on an insulating suppor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1/00Antenna arrays or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7/00Loop antennas with a substantially uniform current distribution around the loop and having a directional radiation pattern in a plane perpendicular to the plane of the loop
    • H01Q7/06Loop antennas with a substantially uniform current distribution around the loop and having a directional radiation pattern in a plane perpendicular to the plane of the loop with core of ferromagnetic materi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9/00Electrically-short antennas having dimensions not more than twice the operating wavelength and consisting of conductiv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 H01Q9/04Resonant antennas
    • H01Q9/16Resonant antennas with feed intermediate between the extremities of the antenna, e.g. centre-fed dipole
    • H01Q9/26Resonant antennas with feed intermediate between the extremities of the antenna, e.g. centre-fed dipole with folded element or elements, the folded parts being spaced apart a small fraction of operating wavelength
    • H01Q9/27Spiral antenna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Aerials (AREA)
  • Support Of A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天线模块,所述天线模块包括:线圈部,包括第二天线布线和第一天线布线,所述第二天线布线按照螺旋形状形成在绝缘基板上,所述第一天线布线形成在所述第二天线布线的内部区域中;及磁性部,包括第一磁性部和第二磁性部,所述第一磁性部设置在所述绝缘基板的第一表面上,所述第二磁性部设置在所述绝缘基板的第二表面上。根据本实用新型,可容易地制造天线模块,并且即使在电子装置中安装一个天线模块,仍可进行多个局域网通信。

Description

天线模块
本申请要求分别于2017年3月24日和2017年5月25日提交到韩国知识产权局的第10-2017-0037871号和第10-2017-0064784号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和权益,所述韩国专利申请的全部公开内容出于所有目的通过引用被包含于此。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安装在电子装置中并且被用于局域网通信的天线模块。
背景技术
随着诸如智能电话的便携式终端变得普通及它们的功能得到改善,出现了使用便携式终端的局域网通信的支付方法。然而,由于便携式终端和通常设置在商店或其他营业场所中的销售点(POS)终端之间可能不存在数据传输通道,因此使用智能电话进行支付可能存在障碍。为了克服这些障碍,已经提出使用2D条形码或近场通信(NFC)。
另外,近来已经提出在不向POS终端添加单独的读取设备的情况下能够执行支付的磁安全传输(MST)方法。
结果,可期望在单个便携式终端上安装NFC天线和MST天线两者。因此,期望一种能够保持便携式终端中的相应的天线的通信性能的天线模块。
实用新型内容
提供本实用新型内容以按照简化的形式对所选择的构思进行介绍,并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进一步描述所述构思。本实用新型内容既不意在限定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关键特征或必要特征,本实用新型内容也不意在用于帮助确定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天线模块,该天线模块可容易地制造,并且即使在电子装置中安装一个天线模块,仍可进行多个局域网通信。
在一个总体方面中,提供一种天线模块,所述天线模块包括:线圈部,包括第二天线布线和第一天线布线,所述第二天线布线按照螺旋形状形成在绝缘基板上,所述第一天线布线设置在所述第二天线布线的内部区域中;及磁性部,包括第一磁性部和第二磁性部,所述第一磁性部设置在所述绝缘基板的第一表面上,所述第二磁性部设置在所述绝缘基板的第二表面上,其中,所述第一磁性部的全部设置在所述第二天线布线的所述内部区域中。
所述第一天线布线可包括:第一图案,设置在所述绝缘基板的所述第一表面上;第二图案,设置在所述绝缘基板的所述第二表面上;及中间层连接导体,穿过所述绝缘基板并且被构造为使所述第一图案连接到所述第二图案。
所述第一磁性部可设置在所述内部区域的没有形成所述第一图案的部分中。
所述第一磁性部可包括:主体部,设置为面对所述第二图案;及磁通量连接部,从所述第一磁性部的所述主体部延伸并且被设置在所述第一天线布线的内部区域中。
所述第二磁性部可包括:主体部,设置为面对所述第一图案和所述第二天线布线,所述第二天线布线设置为围绕所述第一图案;磁通量连接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天线布线的内部区域中;及延伸部,设置为面对所述第二天线布线,所述第二天线布线设置为围绕所述第二图案。
所述延伸部从所述主体部延伸并且可形成为沿着所述绝缘基板的外部的带。
所述延伸部包括加宽部,所述加宽部的区域可比所述延伸部的其他部分的区域宽。
所述延伸部可从所述主体部延伸并且可被设置为支撑被设置成围绕所述第二图案的所述第二天线布线的一部分。
所述第一天线布线可包括彼此分开的第一布线和第二布线,并且所述第一磁性部可包括第一磁通量连接部和第二磁通量连接部,所述第一磁通量连接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布线的内部区域中,所述第二磁通量连接部设置在所述第二布线的内部区域中。
所述第二磁性部可包括:第一主体部,设置为面对所述第一布线和所述第二天线布线,所述第二天线布线被设置为围绕所述第一布线;第一磁通量连接部,从所述第一主体部延伸并且设置在所述第一布线的所述内部区域中;第二主体部,设置为面对所述第二布线和所述第二天线布线,所述第二天线布线被设置为围绕所述第二布线;第二磁通量连接部,从所述第二主体部延伸并且设置在所述第二布线的所述内部区域中;及连接部,使所述第一主体部连接到所述第二主体部,并且被设置为面对所述第二天线布线。
所述绝缘基板可具有形成在所述第一天线布线的中央区域中的通孔。
所述第一磁性部和所述第二磁性部可分别包括插入部,所述插入部被构造为插入到所述通孔中。
所述天线模块还可包括第三天线布线,所述第三天线布线设置在所述绝缘基板的所述第一表面上,并且所述第二磁性部的一部分可被配置为面对所述第三天线布线。
所述第二磁性部可包括:主体部,设置为面对所述第一图案和所述第二天线布线,所述第二天线布线被设置为围绕所述第一图案;及磁通量连接部,从所述第二磁性部的所述主体部延伸,并且设置在所述第一天线布线的所述内部区域中,并且所述第一磁性部的所述磁通量连接部可与所述第二磁性部的所述磁通量连接部分开,按照所述绝缘基板的表面方向设置。
所述第一天线布线可从所述基板突出,并且所述第一天线布线的突出的高度可与所述磁性部的厚度相似或相同。
所述第二天线布线可从所述基板突出,并且所述第二天线布线的突出的高度可与所述磁性部的厚度相似或相同。
所述第一磁性部的尺寸可与所述第二磁性部的尺寸不同。
在另一总体方面中,提供一种天线模块,所述天线模块包括:第一天线布线,分散地设置在绝缘基板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上;第一磁性部,设置在所述绝缘基板的所述第一表面上并且被设置为与所述第一天线布线分开;第二磁性部,设置在所述绝缘基板的所述第二表面上并且被设置为与所述第一天线布线分开;及第二天线布线,设置在所述绝缘基板的所述第一表面上并且被设置为围绕所述第一天线布线和所述第一磁性部。
所述第一磁性部的一部分可设置为面对设置在所述绝缘基板的所述第二表面上的所述第一天线布线,并且所述第二磁性部的一部分可设置为面对设置在所述绝缘基板的所述第一表面上的所述第一天线布线。
所述第二磁性部可设置为面对所述第二天线布线的至少一部分。
在另一总体方面中,提供一种天线模块,所述天线模块包括:第一天线布线,沿着绝缘基板的第一表面的边缘形成;第二天线布线,形成在所述第一天线布线的内部,所述第二天线布线包括第一图案、第二图案和中间层连接导体,所述第一图案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上,所述第二图案设置在所述绝缘基板的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上,所述中间层连接导体穿过所述绝缘基板以使所述第一图案连接到所述第二图案;及第一磁性部和第二磁性部,所述第一磁性部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的可不存在所述第一图案的部分上,所述第二磁性部设置在所述第二表面的可不存在所述第二图案的部分上。
所述绝缘基板可由所述中间层连接导体划分,并且所述第一图案可设置在所述中间层连接导体的一侧上且所述第二图案可设置在所述中间层连接导体的另一侧上。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天线模块可容易地制造,并且即使在电子装置中安装一个天线模块,仍可进行多个局域网通信。
通过以下具体实施方式、附图和权利要求,其他特征和方面将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天线模块的示例的示图。
图2是示出图1中示出的天线模块的示例的示图。
图3是示出沿着图2的线I-I’截取的截面图的示例的示图。
图4是示出图1中示出的天线模块的示例的示图。
图5是示出天线模块的示例的示图。
图6是示出沿着图5的线II-II’截取的截面图的示例的示图。
图7是示出图5中示出的天线模块的示例的示图。
图8是示出天线模块的示例的示图。
图9是示出沿着图8的线III-III’截取的截面图的示例的示图。
图10是示出图8中示出的天线模块的示例的示图。
图11和图12是示出天线模块的示例的示图。
图13是示出天线模块的示例的示图。
图14是示出图13中示出的天线模块的示例的示图。
图15是示出天线模块的示例的示图。
图16是示出天线模块的示例的示图。
图17是示出沿着图16的线IV-IV’截取的截面图的示例的示图。
图18是示出示出电子装置的截面图的示例的示图。
在所有的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中,相同的标号指示相同的元件。附图可不按照比例绘制,为了清楚、说明及便利的目的,可夸大附图中的元件的相对尺寸、比例和描绘。
具体实施方式
提供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帮助读者获得对这里所描述的方法、设备和/或系统的全面理解。然而,在获得对本申请的公开内容的全面理解后,这里所描述的方法、设备和/或系统的各种变换、修改及等同物将是显而易见的。例如,这里所描述的操作顺序仅仅是示例,并不局限于这里所阐述的顺序,而是除了必须以特定顺序发生的操作之外,可做出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内容后将是显而易见的改变。此外,为了提高清楚性和简洁性,可省略对于本领域已知的特征的描述。
在整个说明书,当诸如层、区域或基板的元件被描述为“在”另一元件“上”、“连接到”另一元件、“结合到”另一元件、在另一元件“的上方”或“覆盖”另一元件时,该元件可直接“在”另一元件“上”、“连接到”另一元件或“结合到”另一元件、在另一元件“的上方”或“覆盖”另一元件,或者可存在介于两者之间的一个或更多个其他元件。相比之下,当元件被描述为“直接在”另一元件“上”、“直接连接到”另一元件、“直接结合到”另一元件、“直接在”另一元件“的上方”或者“直接覆盖”另一元件时,可不存在介于两者之间的其他元件。
尽管可在这里使用诸如“第一”、“第二”和“第三”的术语来描述各种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但是这些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不受这些术语的限制。更确切地说,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与另一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区分开。因而,在不脱离示例的教导的情况下,这里所描述的示例中所称的第一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也可被称为第二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
为了易于描述,这里可以使用诸如“在……上方”、“上”、“在……下方”以及“下”的空间相关术语,以描述如图所示的一个元件相对于另一元件的关系。这样的空间相关术语意图包含除了图中所描绘的方位以外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图中的装置翻转,则被描述相对于另一元件位于“上方”或“上”的元件于是将随后相对于另一元件位于“下方”或“下”。因而,术语“在……上方”根据装置的空间方位包括上方和下方两种方位。装置也可以以其他方式定位(例如,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使用的空间相关术语做出相应解释。
这里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各种示例,并且不用于限制本公开。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如这里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相关所列项的任意一个或者任意两个或更多个的任意组合。
由于制造技术和/或公差,如图所示的形状会发生改变。因而,这里所描述的示例不局限于图中所示的特定形状,而是包括制造期间所发生的形状的变化。
在本公开中引用的所有文件(包括公开文件、专利申请和专利)可按照与当每个引用的文件单独地和特定地包含或全部包含时的方式相同的方式通过引用被全部包含在这里。
这里所描述的特征可按照不同的形式实现,并且将不被解释为被这里所描述的示例所限制。更确切的说,已提供这里所描述的示例仅仅为示出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内容后将是显而易见的实现这里所描述的方法、设备和/或系统的很多可行的方式中的一些方式。
图1和图2是示出天线模块的示例的示图,图3是示出沿着图2中的线I-I’截取的截面图的示例的示图。图4是示出图1中示出的天线模块的示例的示图。
参照图1至图4,示出了天线模块100。天线模块100安装在电子装置中并且用于局域网通信。在示例中,天线模块100包括线圈部40和磁性部80。
在示例中,线圈部40包括绝缘基板41和形成在绝缘基板41上的天线布线45。
绝缘基板41指的是在基板一个表面上形成有电路布线或者在基板的相对的表面上形成有电路的基板。例如,绝缘膜(例如,聚酰亚胺膜)可用作基板。在这种情况下,线圈部40可具有柔性印刷电路板(PCB)的形式。诸如(例如)印刷电路板、陶瓷基板、玻璃基板、环氧树脂基板或柔性基板等的其他类型的基板被认为完全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内。在示例中,可选择性地使用任意类型的基板,只要电路布线可形成在基板的相对的表面上即可。
在示例中,天线布线45形成在绝缘基板41的相对的表面上并且可具有由铜箔等形成的电路布线的形式。
在示例中,通过使双面覆铜层压板(CCL)图案化来制造天线布线45。在示例中,可通过对诸如膜的柔性绝缘基板的相对的表面执行光刻来形成天线布线45,线圈部40被制造为具有双面结构的例如柔性PCB(FPCB)。
在示例中,线圈部40具有薄的厚度。在另一示例中,天线布线45按照具有期望的刚度的多层基板或者印刷电路板(PCB)的形式制造。
在示例中,天线布线45按照天线布线45从绝缘基板41突出的形式而不是天线布线45嵌入在绝缘基板41中的形式形成。在这种情况下,天线布线45突出的距离可与以下将描述的磁性部80的厚度相似或相同。然而,天线布线45不限于此,并且天线布线45的其他布置也被认为是完全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内。
在示例中,天线布线45由单线线圈形成。在另一示例中,天线布线45由利兹线形式的线圈形成,利兹线由数根绞线形成。
在示例中,天线布线45包括第一天线布线42和第二天线布线43。在示例中,第一天线布线42和第二天线布线43中的每个具有螺旋形状。
在示例中,第一天线布线42包括:第一图案42a,设置在绝缘基板41的第一表面上;第二图案42b,设置在绝缘基板41的第二表面上;及中间层连接导体48,使第一图案42a和第二图案42b彼此连接。绝缘基板41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是彼此相对的表面。中间层连接导体48设置在绝缘基板41中以穿透绝缘基板41。在示例中,中间层连接导体48电连接第一图案42a和第二图案42b。
当绝缘基板41被图2中的划分线C划分时,第一图案42a可设置在绝缘基板41的一侧上,第二图案42b可设置在绝缘基板41的另一侧上。在示例中,中间层连接导体48沿着划分线C设置。在示例中,中间层连接导体48沿着划分线C彼此连接。
因此,第一天线布线42的连续的螺旋形状可由第一图案42a、第二图案42b和中间层连接导体48完成。在示例中,第一天线布线42按照螺旋形状形成,其中,第一天线布线42的匝的一半交替地设置在绝缘基板41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上。
在示例中,第一图案42a和第二图案42b分别包括平行设置的多个线性图案。线性图案可设置为具有同心性。
在示例中,第一图案42a的线性图案分别通过中间层连接导体48连接到第二图案42b的线性图案。因此,第一图案42a中的一个线性图案和第二图案42b中的一个线性图案可通过中间层连接导体48彼此连接以形成一个线圈匝。
通过这样的天线结构,第一天线布线42的一半可设置在绝缘基板41的第一表面上,第一天线布线42的另一半设置在绝缘基板41的第二表面上。
第一天线布线42的整体轮廓可以是环纹形状(或环形形状)。在示例中,在第一天线布线42的中央形成未形成第一天线布线42的空的内部区域。在下文中,第一天线布线42的内部区域指的是设置在第一天线布线42的中央并且其中不具有形成的第一天线布线42的区域。
在示例中,第一天线布线42被用作磁安全传输(MST)天线。然而,第一天线布线42不限于此,在不脱离描述的说明性示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第一天线布线42可用于其他目的。
在示例中,第二天线布线43设置在绝缘基板41的第一表面上,并且可全部地暴露到以下将描述的磁性部80的外部。然而,第二天线布线43不限于此,在其他示例中,第二天线布线43设置在绝缘基板41的第二表面上,或者与第一天线布线42类似,分散地设置在绝缘基板41的相对的表面上。
第二天线布线43可沿着绝缘基板41的外部设置。在示例中,第二天线布线43的整体轮廓为环纹形状(或者环形形状)。因此,可在第二天线布线43的中央形成未形成第二天线布线43的空的内部区域。在下文中,第二天线布线43的内部区域指的是设置在第二天线布线43的中央并且在中不具有形成的第二天线布线43的区域。
在示例中,第一天线布线42设置在第二天线布线43的内部区域中。因此,第二天线布线43可设置在第一天线布线42的外侧以在其中容纳第一天线布线42。
在示例中,第二天线布线43被用作近场通信(NFC)天线。然而,第二天线布线43不限于此,在不脱离描述的说明性示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第二天线布线43可用于其他用途。
在示例中,磁性部80被用作由线圈部40的天线布线45产生的磁场的磁路径,并且被设置为有效地形成磁场的磁路径。在示例中,磁性部80由诸如以具有磁导率的诸如铁氧体、纳米晶体磁性材料、非晶磁性材料、硅钢板的材料为例的能够易于形成磁路径的材料形成。
在示例中,磁性部80按照诸如片的平板形状形成并且分别设置在线圈部40的相对的表面上。
在示例中,磁性部80包括设置在线圈部40的一个表面(例如,绝缘基板的第一表面)上的第一磁性部80a和设置在线圈部40的另一表面(例如,绝缘基板的第二表面)上的第二磁性部80b。因此,线圈部40的绝缘基板41可设置为插设在第一磁性部80a和第二磁性部80b之间。
在示例中,第一磁性部80a和第二磁性部80b设置在绝缘基板41的相对的表面上,并且设置在不存在天线布线45的区域上。
在示例中,第一磁性部80a和第一图案42a两者设置在绝缘基板41的第一表面上,第一磁性部80a设置在没有形成第一图案42a的区域上,以不与第一图案42a叠置。
类似地,第二磁性部80b和第二图案42b两者设置在绝缘基板41的第二表面上,第二磁性部80b设置在没有形成第二图案42b的区域上,以不与第二图案42b叠置。
因此,第一磁性部80a被设置为面对第二图案42b并且第二磁性部80b被设置为面对第一图案42a,同时,绝缘基板41插设在第一磁性部80a和第二磁性部80b之间。
在示例中,第一磁性部80a全部可设置在第二天线布线43的内部区域中,以使第二天线布线43暴露。因此,第一磁性部80a可设置在由第二天线布线43形成的内部区域中没有形成第一天线布线42的第一图案42a的区域中。
第一磁性部80a和第二磁性部80b可具有插设在它们之间的绝缘基板41。如图4所示,第一磁性部80a和第二磁性部80b中的每个可被分为设置为面对第一天线布线42的主体部81和设置在第一天线布线42的内部区域中的磁通量连接部82。
在示例中,第一磁性部80a的主体部81可设置为面对形成在绝缘基板41的第二表面上的第二图案42b。在示例中,第二磁性部80b的主体部81可设置为面对形成在绝缘基板41的第一表面上的第一图案42a以及面对被设置为围绕第一图案42a的第二天线布线43。
在示例中,第二磁性部80b可面对第二天线布线43的一部分。在其他示例中,第二磁性部80b也可面对如在以下一些示例中描述的第二天线布线43的全部。
第一磁性部80a和第二磁性部80b的磁通量连接部82两者可设置在第一天线布线42的内部区域中。因此,第一磁性部80a和第二磁性部80b的磁通量连接部82可设置为彼此面对,同时绝缘基板41插设在第一磁性部80a和第二磁性部80b之间。
在如本公开描述的磁通量连接部82设置为彼此面对的示例中,第一磁性部80a和第二磁性部80b可提供通过磁通量连接部82显著地减小磁通阻力的磁路径。因此,显著地增大了天线模块100的效率。然而,本公开的构造不限于此。
在示例中,天线模块100的第一磁性部80a和第二磁性部80b可具有不同的尺寸。在示例中,第二磁性部80b的面积大于第一磁性部80a的面积。可通过将第一磁性部80a全部设置在第二天线布线43的内部区域中并且将第二磁性部80b设置为面对被设置成围绕第一图案42a的第二天线布线43以及第一图案42a而得到这样的构造。
在这样的构造中,第二磁性部80b可防止由第二天线布线43形成的磁场以及由第一图案42a形成的磁场朝向第二磁性部80b的后表面泄漏。结果,可增大辐射效率。
当磁性部80以及天线布线42和43具有大的厚度差时,天线模块100的厚度会不均匀并且会发生厚度偏差。在这样的情况下,可能难以在电子装置中安装天线模块。
因此,在示例中,磁性部80具有与天线布线42和43的厚度相同或者相似的厚度。
在示例中,天线模块100具有插设在线圈部40和磁性部80之间的粘合构件(未示出),使得线圈部40和磁性部80牢固地固定和彼此粘合。
粘合构件可设置在线圈部40和磁性部80之间并且可使磁性部80和线圈部40彼此结合。在示例中,可通过粘合片或粘合带形成这样的粘合构件,并且也可通过利用具有粘合性能的粘合剂或树脂涂覆线圈部40或磁性部80的表面来形成这样的粘合构件。
在示例中,粘合构件可通过将粘合构件构造为包含铁氧体粉末而具有磁性性能。
由于通过将磁性部80附着到线圈部40的相对的表面上以按照平坦且薄的基板的形式制造天线模块100,但是由第一天线布线42产生的磁场的方向按照天线模块100的表面方向形成,因此天线模块100可按照与螺线管天线相同的形式操作。
因此,由天线模块100的第一天线布线42产生的磁场的形状或方向可被调节为特定形状或方向。
另外,由于天线模块100可仅通过在线圈部40的相对的表面上堆叠磁性部80的操作制造,因此可容易地制造天线模块100。
同时,在不脱离描述的说明性示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对上述天线模块进行各种修改。
图5是示出天线模块的示例的示图,图6是沿着图5的线II-II’截取的截面图。图7是示出图5中示出的天线模块的示例的示图。
参照图5至图7,在示例中,天线模块200具有第二磁性部80b,第二磁性部80b的面积大于第一磁性部80a的面积。
另外,第二磁性部80b可包括设置在第二天线布线43下方的延伸部84。
在示例中,延伸部84从第二磁性部80b的主体部81按照带形式延伸,并且可设置在绝缘基板41的第二表面上。延伸部84可面对被设置成围绕第二图案42b的第二天线布线43并且在绝缘基板的第二表面上支撑第二天线布线43。
由于延伸部84的相对端连接到主体部81,因此可在延伸部84中形成具有通孔的形式的中空部S1,并且线圈部40的第二图案42b可设置在中空部S1中。
在示例中,第二天线布线43可沿着绝缘基板41的外部设置。因此,延伸部84也可沿着绝缘基板41的外部按照带形式设置。
在示例中,延伸部84可具有比由第二天线布线43形成的宽度宽的宽度。
然而,延伸部84的构造仅为延伸部84的非穷举性说明,并且其他形状和构造被认为是完全在本公开的范围内。例如,延伸部84可具有比第二天线布线43的宽度窄的宽度,或者延伸部84还可设置在第二天线布线43的外侧或内侧上。
当第二磁性部80b包括如上所述的延伸部84时,由于由第二天线布线43产生的磁场的大部分通过第二磁性部80b形成磁路径,因此防止磁通量向第二磁性部80b的后表面的泄漏。结果,可提高辐射性能。
当磁性部80如上所述构造时,由第一天线布线42产生的磁场可形成为图6中的P1示出的形式。另外,由第二天线布线43产生的磁场可形成为由P4示出的形式。
因此,虽然由于结构问题在电子装置内的区域Q中设置有其他组件或者在区域Q中没有形成天线布线,但是磁场仍可延伸至围绕区域Q。结果,虽然线圈部40被形成为具有小尺寸并且设置在电子装置的一侧,但是磁场仍可形成为围绕电子装置的全部。
如此,天线模块可按照各种形式改变磁场的形状或范围,结果,天线模块可与安装有该天线模块的便携式终端的各种形状或尺寸相对应。
图8是示出天线模块的示例的示图,图9是沿着图8的线III-III’截取的截面图。另外,图10是示出图8中示出的天线模块的示例的示图。
参照图8至图10,在示例中,天线模块300包括第一天线布线42,第一天线布线42包括第一布线421和第二布线422。
第一布线421和第二布线422可分别按照与上面描述的第一天线布线42(图4)相似的结构形成在绝缘基板41上,并且可设置为彼此分开预定距离。
在示例中,第一布线421和第二布线422分别设置为使得设置在绝缘基板41的第一表面上的布线设置在绝缘基板41的第二表面上设置的布线的外侧。因此,第一布线421和第二布线422可设置为相对于绝缘基板41的中央彼此轴对称。
因此,在与设置在绝缘基板41的第一表面上的第一布线421和第二布线422不干涉的情况下,以下将要描述的第一磁性部80a全部可设置在绝缘基板41的第一表面上。
在示例中,第一布线421和第二布线422可彼此串联连接或并联连接(未示出)。然而,第一布线421和第二布线422不限于此,而是也可被构造为彼此独立地操作。
在示例中,第二天线布线43在其内部空间中容纳第一布线421和第二布线422,并且第二天线布线43可沿着绝缘基板41的外部按照螺旋形状设置。
在示例中,磁性部80包括设置在绝缘基板41的第一表面上的第一磁性部80a和设置在绝缘基板41的第二表面上的第二磁性部80b。
第一磁性部80a可被构造为使得第一磁通量连接部82a和第二磁通量连接部82b从主体部81朝向相反的方向突出。在示例中,第一磁通量连接部82a可设置在第一布线421的内部区域中,第二磁通量连接部82b可设置在第二布线422的内部区域中。因此,第一磁性部80a可设置在设置于绝缘基板41的第一表面上的第一布线421和第二布线422之间。
在示例中,第二磁性部80b具有形成在其中的中空部S2,并且第二磁性部80b可设置为使得两个磁通量连接部82通过中空部S2彼此面对。这样的第二磁性部80b可具有两个如上所述的第二磁性部80b(图4)被设置为面对磁通量连接部82然后两个第二磁性部80b(图4)彼此连接的形式。
因此,第二磁性部80b可包括:第一主体部81a,设置为面对第一布线421和面对被设置为围绕第一布线421的第二天线布线43;第二主体部81b,设置为面对第二布线422和面对被设置为围绕第二布线422的第二天线布线43;连接部85,连接第一主体部81a和第二主体部81b并且设置为面对第二天线布线43。第一磁通量连接部82a从第一主体部81a延伸并且设置在第一布线421的内部区域中,第二磁通量连接部82b从第二主体部81b延伸并且设置在第二布线422的内部区域中。
形成在第二磁性部80b中的两个磁通量连接部82a和82b可分别设置在第一布线421和第二布线422的内部区域中。另外,如图9所示,在第一布线421和第二布线422中的设置在绝缘基板41的第二表面上的第二图案42b可设置在第二磁性部80b的中空部S2中。
如图8所示,在示例中,第一磁性部80a设置在由第二天线布线43形成的具有螺旋形状的内部空间中以暴露第二天线布线43。因此,第一磁性部80a可设置在由第二天线布线43形成的内部空间中没有形成第一天线布线42的区域中。
第一磁性部80a和第二磁性部80b的磁通量连接部82a和82b两者可设置在第一布线421的内部区域中或者第二布线422的内部区域中。因此,第一磁性部80a的磁通量连接部82和第二磁性部80b的磁通量连接部82可设置为彼此面对,并且绝缘基板41插设在第一磁性部80a和第二磁性部80b之间。
如通过图9中的P1所示出的,由第一天线布线42形成的磁场在第一磁性部80a和第二磁性部80b的全部上形成。然而,磁场不限于此,而是也可如通过P2和P3所示出的分别围绕第一布线421和第二布线422形成。另外,由第二天线布线43产生的磁场可形成为如通过P4所示。
图11和图12是示出天线模块的示例的示图。除了以下图11和图12的描述之外,图1至图10的上述描述也适用于图11和图12,并且通过引用包含于此。因此,这里可不重复以上描述。
图11和图12中示出的天线模块可被构造为与图7中的示出的天线模块相似,并且可部分地与第一磁性部的构造具有差异。
在示例中,图11中示出的天线模块400可按照延伸部84不支撑第二天线布线43的全部并且被部分地去除的形式来构造。
当由于设置在安装有天线模块400的电子装置中的其他组件或者由于结构问题而难以按照图7中示出的完整的环形形状形成延伸部时,可使用这样的构造。另外,还可应用这样的构造以降低用于制造天线模块的成本,并且以适合于制造天线模块的操作。
示出的示例示出了线性地形成在主体部81的两个位置中的延伸部84,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如需要,延伸部84可按照各种方式形成。例如,延伸部84可形成在仅所述两个位置中的一个位置中,或者形成在所述两个位置中的延伸部84可形成为具有不同的长度。
在示例中,图12中示出的天线模块500包括加宽部84a,其中,延伸部84的在加宽部84a中的部分的区域被延伸为比延伸部84的其他部分宽。
可根据线圈部40的形状或者第二天线布线43的形状限定加宽部84a所设置的位置或者加宽部84a的尺寸。在示例中,根据设置在电子装置中的第二磁性部80b的后表面上的组件的形状或功能限定加宽部84a所设置的位置或者加宽部84a的尺寸。例如,加宽部84a可具有完全覆盖上述组件的尺寸以使组件与磁场屏蔽。
另外,如需要,延伸部84可按照各种方式形成。例如,虽然未示出,但是与加宽部84a相反,延伸部84的一部分的区域可形成为比延伸部84的其他部分窄,或者延伸部84可被构造为与第二天线布线43的下部部分地偏离。
图13是示出天线模块的示例的示图,图14是示出图13中示出的天线模块的示例的示图。
参照图13和图14,天线模块600的线圈部40具有形成在与第一天线布线42的中央区域相对应的部分中的通孔49。在示例中,通孔49穿透绝缘基板41。
在示例中,第一磁性部80a和第二磁性部80b的磁通量连接部82可包括插入在通孔49中的插入部83。
在示例中,如图14所示,第一磁性部80a的插入部83和第二磁性部80b的插入部83可在彼此表面接触的同时彼此结合。
在示例中,在第一磁性部80a和第二磁性部80b彼此直接接触的情况下,还可进一步减小磁通阻力,从而进一步增大天线模块400的效率。
图15是示出天线模块的示例的示图。
参照图15,天线模块700具有包括第三天线布线44的线圈部40。
第三天线布线44(电力接收布线)可形成为具有与第二天线布线43相似的螺旋形状的布线。
在示例中,与第二天线布线43相似,第三天线布线44形成在绝缘基板41的第一表面上。然而,第三天线布线44不限于此,并且,与第一天线布线42相似,第三天线布线44可形成在绝缘基板41的相对的表面上或者形成在绝缘基板41的第二表面上。在示例中,第三天线布线按照各种方式形成。例如,第三天线布线可按照相同的螺旋形状形成在绝缘基板41的相对的表面上并且第三天线布线可彼此串联连接或者彼此并联连接。
在示例中,第二磁性部80b的至少一部分设置为面对第三天线布线44。在示例中,第二磁性部80b被构造为面对第一天线布线42(例如,第一图案)的一部分、第二天线布线43的全部以及第三天线布线44的全部。然而,第二磁性部80b不限于此,而是可根据需要按照各种方式形成第二磁性部80b。例如,第二磁性部80b可被配置为部分地面对第二天线布线43和第三天线布线44。
在示例中,第三天线布线44可设置在第二天线布线43的外部区域而不是第二天线布线43的内部区域中。然而,本公开的构造不限于此,而是可根据需要按照各种方式形成。例如,可延长第二天线布线43的尺寸并且可在第二天线布线43的内部区域中设置第三天线布线44。
在示例中,第三天线布线44被用作无线充电线线圈。然而,第三天线布线43不限于此。
图16是示出天线模块的示例的示图,图17是沿着图16的线IV-IV’截取的截面图。
参照图16和图17,在示例中,天线模块800具有第一磁性部80a的磁通量连接部82和第二磁性部80b的磁通量连接部82,所述磁通量连接部82被设置为彼此不重叠。因此,磁通量连接部82的尺寸可小于上述磁通量连接部的尺寸。在示例中,第一磁性部80a的磁通量连接部82和第二磁性部80b的磁通量连接部82可设置在绝缘基板41的表面方向上以彼此不重叠。
在示例中,线圈部40被形成为使得天线布线42和43的厚度比磁性部80的厚度薄。
在这样的构造中,当沿着竖直方向按压天线模块800时,具有柔性的线圈部40可弯曲并且第一磁性部80a和第二磁性部80b可被设置为彼此紧密接触,如图17所示。这里,竖直方向指的是天线模块800的厚度方向。因此,还可进一步减小天线模块800的厚度。
图18是示出电子装置的示例的示图。
参照图18,电子装置1(包括上述天线模块100(图1)的便携式终端)可通过天线模块100执行局域网通信。
电子装置1可包括终端主体2、外壳5和天线模块100。天线模块100可设置在由终端主体2和外壳5形成的内部空间中。
外壳5可包括侧盖3和后盖4。在示例中,侧盖3和后盖4由相同的材料形成。在另一示例中,侧盖3和后盖4由不同的材料形成。
第一磁性部80a和第二磁性部80b可具有设置为面对侧盖3的侧面。
因此,如通过图18中的P1所示出的,由第一天线布线42形成的磁场可形成为穿过外壳5的侧面。因此,侧盖3可由不屏蔽磁通量的材料形成。
在示例中,如通过P4所示出的,由第二天线布线43形成的磁场形成为穿过外壳5的后盖4。在示例中,虽然未示出,当由第二天线布线43形成的磁场的尺寸延长时,磁场可被形成为穿过后盖4和侧盖3两者。因此,后盖4和侧盖3两者可由不屏蔽磁通量的材料形成。
在示例中,描述的电子装置嵌入或包含在各种类型的产品中,所述各种类型的产品诸如是:例如,蜂窝电话、智能电话、智能代理、移动电话、可穿戴智能设备(诸如,手环、手表、眼镜、眼镜式装置、手链、脚链、腰带、项链、耳环、头带、头盔、嵌入衣物中的装置或眼镜显示器(EGD))、服务器、个人计算机(PC)、膝上型计算机、笔记本、小型笔记本、上网本、超移动PC(UMPC)、平板个人计算机(平板电脑)、平板手机、移动互联网设备(MID)、个人数字助理(PDA)、企业数字助理(EDA)、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便携式游戏机、MP3播放器、便携式/个人多媒体播放器(PMP)、手持电子书、便携式膝上型PC、全球定位系统(GPS)导航、个人导航装置、便携式导航设备(PND)、手持式游戏机、电子书、高清电视(HDTV)、智能家电、通信系统、图像处理系统、图形处理系统、通过网络控制的各种物联网(IoT)装置、智能车辆、智能汽车、自动驾驶车辆、其他消费者电子/信息技术(CE/IT)设备或者与这里公开的相一致的能够进行无线通信或网络通信的任何其他装置等。
如以上所阐述的,公开的是一种在诸如便携式终端的电子装置中使用的天线模块。天线模块用于局域网通信,并且在天线模块中有效地设置有多个天线。
如以上所阐述的,由于通过在线圈部的相对的表面上堆叠第一磁性部和第二磁性部来制造天线模块,因此,可容易地制造天线模块。
此外,由于一个天线模块包括具有不同的辐射方向的两个天线布线,因此即使在电子装置中安装一个天线模块,多个局域网通信仍是可能的。
虽然本公开包括具体示例,但在获得对本申请的公开内容的全面理解之后将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脱离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的精神及范围的情况下,可在这些示例中做出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变化。这里所描述的示例将仅被认为是描述性意义,而非出于限制的目的。在每个示例中的特征或方面的描述将被认为是可适用于其他示例中的类似的特征或方面。如果按照不同的顺序执行描述的技术,和/或如果按照不同的方式组合和/或通过其他组件或它们的等同物替换或增添描述的系统、架构、装置或电路中的组件,则可获得合适的结果。因此,本公开的范围不是通过具体实施方式限定而是通过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在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的范围之内的全部变型将被理解为包括在本公开中。

Claims (22)

1.一种天线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模块包括:
线圈部,包括第二天线布线和第一天线布线,所述第二天线布线按照螺旋形状形成在绝缘基板上,所述第一天线布线设置在所述第二天线布线的内部区域中;及
磁性部,包括第一磁性部和第二磁性部,所述第一磁性部设置在所述绝缘基板的第一表面上,所述第二磁性部设置在所述绝缘基板的第二表面上,
其中,所述第一磁性部的全部设置在所述第二天线布线的所述内部区域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天线布线包括:
第一图案,设置在所述绝缘基板的所述第一表面上;
第二图案,设置在所述绝缘基板的所述第二表面上;及
中间层连接导体,穿过所述绝缘基板并且被构造为使所述第一图案连接到所述第二图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部设置在所述内部区域的没有形成所述第一图案的部分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线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部包括:
主体部,设置为面对所述第二图案;及
磁通量连接部,从所述第一磁性部的所述主体部延伸并且被设置在所述第一天线布线的内部区域中。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磁性部包括:
主体部,设置为面对所述第一图案和所述第二天线布线,所述第二天线布线设置为围绕所述第一图案;
磁通量连接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天线布线的内部区域中;及
延伸部,设置为面对所述第二天线布线,所述第二天线布线设置为围绕所述第二图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天线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从所述主体部延伸并形成为沿着所述绝缘基板的外部的带。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天线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包括加宽部,所述加宽部的区域比所述延伸部的其他部分的区域宽。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天线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从所述主体部延伸并且被设置为支撑被设置成围绕所述第二图案的所述第二天线布线的一部分。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天线布线包括彼此分开的第一布线和第二布线,并且
所述第一磁性部包括第一磁通量连接部和第二磁通量连接部,所述第一磁通量连接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布线的内部区域中,所述第二磁通量连接部设置在所述第二布线的内部区域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天线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磁性部包括:
第一主体部,设置为面对所述第一布线和所述第二天线布线,所述第二天线布线被设置为围绕所述第一布线;
第一磁通量连接部,从所述第一主体部延伸并且设置在所述第一布线的所述内部区域中;
第二主体部,设置为面对所述第二布线和所述第二天线布线,所述第二天线布线被设置为围绕所述第二布线;
第二磁通量连接部,从所述第二主体部延伸并且设置在所述第二布线的所述内部区域中;及
连接部,使所述第一主体部连接到所述第二主体部,并且被设置为面对所述第二天线布线。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基板具有形成在所述第一天线布线的中央区域中的通孔。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天线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部和所述第二磁性部分别包括插入部,所述插入部被构造为插入到所述通孔中。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模块还包括第三天线布线,所述第三天线布线设置在所述绝缘基板的所述第一表面上,并且
所述第二磁性部的一部分被配置为面对所述第三天线布线。
14.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天线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磁性部包括:
主体部,设置为面对所述第一图案和所述第二天线布线,所述第二天线布线被设置为围绕所述第一图案;及
磁通量连接部,从所述第二磁性部的所述主体部延伸,并且设置在所述第一天线布线的所述内部区域中,并且
所述第一磁性部的所述磁通量连接部与所述第二磁性部的所述磁通量连接部分开,按照所述绝缘基板的表面方向设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天线布线从所述基板突出,并且所述第一天线布线的突出的高度与所述磁性部的厚度相似或相同。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天线布线从所述基板突出,并且所述第二天线布线的突出的高度与所述磁性部的厚度相似或相同。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部的尺寸与所述第二磁性部的尺寸不同。
18.一种天线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模块包括:
第一天线布线,分散地设置在绝缘基板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上;
第一磁性部,设置在所述绝缘基板的所述第一表面上并且被设置为与所述第一天线布线分开;
第二磁性部,设置在所述绝缘基板的所述第二表面上并且被设置为与所述第一天线布线分开;及
第二天线布线,设置在所述绝缘基板的所述第一表面上并且被设置为围绕所述第一天线布线和所述第一磁性部。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天线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部的一部分设置为面对设置在所述绝缘基板的所述第二表面上的所述第一天线布线,并且
所述第二磁性部的一部分设置为面对设置在所述绝缘基板的所述第一表面上的所述第一天线布线。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天线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磁性部设置为面对所述第二天线布线的至少一部分。
21.一种天线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模块包括:
第一天线布线,沿着绝缘基板的第一表面的边缘形成;
第二天线布线,形成在所述第一天线布线的内部,所述第二天线布线包括:
第一图案,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上,
第二图案,设置在所述绝缘基板的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上,
中间层连接导体,穿过所述绝缘基板,以使所述第一图案连接到所述第二图案;
第一磁性部和第二磁性部,所述第一磁性部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的不存在所述第一图案的部分上,所述第二磁性部设置在所述第二表面的不存在所述第二图案的部分上。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天线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基板由所述中间层连接导体划分,所述第一图案设置在所述中间层连接导体的一侧上并且所述第二图案设置在所述中间层连接导体的另一侧上。
CN201820142462.0U 2017-03-24 2018-01-26 天线模块 Active CN207938804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7-0037871 2017-03-24
KR20170037871 2017-03-24
KR1020170064784A KR102312007B1 (ko) 2017-03-24 2017-05-25 안테나 모듈
KR10-2017-0064784 2017-05-2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938804U true CN207938804U (zh) 2018-10-02

Family

ID=6358298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077868.XA Active CN108631053B (zh) 2017-03-24 2018-01-26 天线模块
CN201820142462.0U Active CN207938804U (zh) 2017-03-24 2018-01-26 天线模块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077868.XA Active CN108631053B (zh) 2017-03-24 2018-01-26 天线模块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0511095B2 (zh)
CN (2) CN10863105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31053A (zh) * 2017-03-24 2018-10-09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天线模块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795545B1 (ko) * 2015-05-18 2017-11-08 주식회사 아모센스 무선전력 수신모듈용 콤보 안테나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무선전력 수신모듈
US11171420B2 (en) * 2016-12-20 2021-11-09 Amotech Co., Ltd. Antenna module
KR101883109B1 (ko) * 2017-07-20 2018-07-27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안테나 모듈
KR20190024185A (ko) * 2017-08-31 2019-03-08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코일 모듈 및 그를 이용한 모바일 단말
US11705624B2 (en) * 2017-11-29 2023-07-18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Wiring board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wiring board
US10698455B2 (en) * 2018-03-23 2020-06-30 Wits Co., Ltd. Antenna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265114B2 (ja) 2001-04-26 2009-05-20 三菱マテリアル株式会社 タグ用アンテナコイル
JP2004348497A (ja) 2003-05-23 2004-12-09 Mitsubishi Materials Corp Rfidアンテナの構造及び該構造のアンテナを備えるタグ及びリーダ/ライタ
JP4978756B2 (ja) 2009-12-24 2012-07-18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通信端末
WO2012050037A1 (ja) * 2010-10-12 2012-04-19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アンテナ装置および通信端末装置
US9607757B2 (en) 2011-11-02 2017-03-28 Panasonic Corporation Non-contact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oil, transmission coil, and portable wireless terminal
WO2013125610A1 (ja) 2012-02-24 2013-08-29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アンテナ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装置
KR20140102617A (ko) * 2013-02-14 2014-08-22 주식회사 아모텍 무선통신 안테나 모듈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휴대 단말
KR101594380B1 (ko) * 2015-03-04 2016-02-1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및 코일 안테나 모듈
JP5987963B2 (ja) 2015-10-15 2016-09-07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アンテナ装置および通信端末装置
JP6308338B2 (ja) * 2015-12-03 2018-04-11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アンテナ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US10511095B2 (en) * 2017-03-24 2019-12-17 Wits Co., Ltd. Antenna module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31053A (zh) * 2017-03-24 2018-10-09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天线模块
CN108631053B (zh) * 2017-03-24 2020-06-30 株式会社Wits 天线模块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511095B2 (en) 2019-12-17
CN108631053B (zh) 2020-06-30
US20180277954A1 (en) 2018-09-27
CN108631053A (zh) 2018-10-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938804U (zh) 天线模块
CN207664220U (zh) 天线模块及具有该天线模块的电子装置
CN108695594A (zh) 天线模块和具有该天线模块的电子装置
CN207800887U (zh) 天线装置及便携式终端
CN104541292B (zh) 促进近场耦合的天线结构
CN208478559U (zh) 天线模块及电子装置
CN208062242U (zh) 天线模块以及电子装置
CN207800888U (zh) 天线装置和包括该天线装置的便携式终端
CN108496275B (zh) 层叠式天线模块
CN108075228A (zh) 天线模块及具有该天线模块的电子装置
CN208352514U (zh) 天线模块和具有该天线模块的电子装置
TW201624826A (zh) 複合式近場通訊天線及應用其之電子裝置
CN208028205U (zh) 天线模块以及具有该天线模块的电子装置
CN206532876U (zh) 基于线圈类型的天线
JP2021520762A (ja) ハイブリッド時計パッチアンテナ
WO2016038759A1 (en) Wireless electronic devices including flexible magnetic material that extends through openings of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CN209544597U (zh) 天线模块和包括天线模块的电子装置
CN108173001B (zh) 无线通信天线及包含该天线的可穿戴设备
KR102312007B1 (ko) 안테나 모듈
KR20180085469A (ko) 자성체 시트의 상면 및 하면에 형성된 안테나 패턴을 포함하는 안테나 및 이의 형성 방법
KR20180028284A (ko) 복수의 와이어 패턴을 이용한 nfc 안테나 모듈
CN113658957B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2542680B (zh) Nfc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TWI539659B (zh) 雙線圈之天線結構
KR101948632B1 (ko) 안테나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휴대용 단말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017

Address after: Han Guo Jingjidao

Patentee after: Company WITS

Address before: Gyeonggi Do Korea Suwon

Patentee before: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