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36236U - 一种主动式冷梁及冷梁空调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主动式冷梁及冷梁空调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936236U
CN207936236U CN201721664490.0U CN201721664490U CN207936236U CN 207936236 U CN207936236 U CN 207936236U CN 201721664490 U CN201721664490 U CN 201721664490U CN 207936236 U CN207936236 U CN 2079362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water
cooling
heat exchange
energy resourc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66449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先庭
梁超
杨子旭
石文星
王宝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singhua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singhua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72166449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9362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9362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9362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主动式冷梁,包括壳体,壳体底部设有进风口,壳体的两侧设有出风口,壳体内设有与出风口连通的出风风道和换热盘管,出风口处设有可旋转的导风翼板。一方面,无需承担室内全部区域的冷负荷,仅作用于室内特定保障区域,节约能耗;另一方面,通过改变导风翼板的角度,可对室内特定保障区域的大小和位置进行调节,使其能够随室内人员活动做出改变,保证舒适性。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冷梁空调系统,包括自然能源采集装置和主动式冷梁,自然能源采集装置的出水管与换热盘管的进水口连接,自然能源采集装置的进水管与换热盘管的出水口连接,自然能源采集装置向换热盘管提供冷水。可充分利用自然能源而节能,满足室内舒适性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主动式冷梁及冷梁空调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主动式冷梁及冷梁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能耗在社会总能耗中占据很高比重,暖通空调能耗又是建筑能耗的主要部分。因此,有必要通过优化系统、末端形式,降低建筑能耗,实现节能减排。常规主动式冷梁的主体是一个冷却盘管,空气通过盘管进行换热,其左右有壳体支撑,类似于横梁安装于顶部。新风降温除湿处理后,通过风机送入到静压箱。由于新风的卷吸作用,将室内空气吸进来并通过冷盘管冷却后与新风进行混合,混合后一起通过两侧的送风口送到室内,从而实现空气调节。
如图1所示,为目前主动式冷梁空调末端的结构示意图,其外箱101上有相贯通的圆形送风管103,外箱101和内箱102之间通过工字形支座连接并有空腔,其中外箱101和内箱102通过折边连接有两个面板,内箱102的左右两侧有槽口,槽口内等间距的排列有喷嘴104。内箱四角有换热盘管105,换热盘管105通过第二面板与外界空调水系统相连,并在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相连有回风面罩板106。
但上述的主动式冷梁空调末端存在以下缺陷其主要应用于混合送风的场景,送风方向无法变化,送风特点单一,无法调整末端送风形式,能耗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送风方向可变、实现个性化送风和能耗低的主动式冷梁及冷梁空调系统。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主动式冷梁,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进风口,所述壳体的两侧设有出风口,且所述壳体内设有与所述出风口连通的出风风道和换热盘管,所述出风口处设有可旋转的导风翼板。
其中,所述导风翼板的旋转角度为0~90°。
其中,所述出风口处设有导风翼板固定端,所述导风翼板通过转轴与所述导风翼板固定端转动连接。
其中,所述换热盘管的进水口设有进水温度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冷梁空调系统,包括自然能源采集装置,还包括上述所述的主动式冷梁,所述自然能源采集装置的出水管与所述换热盘管的进水口连接,所述自然能源采集装置的进水管与所述换热盘管的出水口连接,所述自然能源采集装置用于向所述换热盘管提供冷水。
其中,还包括室内温度传感器,所述室内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室内温度。
其中,还包括冷水机组,所述冷水机组的冷冻水管的出水口与所述换热盘管的进水口连接,所述冷冻水管的进水口与所述换热盘管的出水口连接。
其中,所述冷水机组的冷却水管的进水口与出水口分别与所述自然能源采集装置的出水管和进水管连接。
其中,还包括新风装置,所述新风装置的换热盘管与所述冷水机组的冷冻水管连接,所述主动式冷梁的壳体上设有新风进口,所述新风装置的通风管与所述新风进口连接。
其中,所述自然能源采集装置包括风冷换热器、冷却塔和/或地埋管换热器。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主动式冷梁,在主动式冷梁的出风口处设置可旋转的导风翼板,通过导风翼板对出风的方向进行约束,实现个性化送风,使其作用于室内特定保障区域。一方面,无需承担室内全部区域的冷负荷,从而节约能耗;另一方面,通过改变导风翼板的角度,可对室内特定保障区域的大小和位置进行调节,使其能够随室内人员活动做出改变,保证舒适性。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冷梁空调系统,可充分利用自然能源而节能,且可提供不同的供水温度而满足室内热舒适性要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背景技术中一种主动式冷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主动式冷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送风模式一的运行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送风模式二的运行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送风模式三的运行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送风模式四的运行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冷梁空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1-外箱;102-内箱;103-圆形送风管;104-喷嘴;105-换热盘管;106-回风面板罩;
1-壳体;2-换热盘管;3-出风风道;4-出风口;5-导风翼板;6-进风口;7-自然能源采集装置;701-风冷换热器;702-冷却塔;703-地埋管换热器;8-出水温度传感器;9-冷水机组;10-新风装置;11-室内温度传感器;12-第一阀门;13-第二阀门;14-第三阀门;15-第四阀门;16-第五阀门;17-第六阀门;18-第七阀门;19-第八阀门;20-第一水泵;21-第二水泵;22-第三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如图2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主动式冷梁,包括壳体1,壳体1的底部设有进风口6,壳体1的两侧均设有出风口4,壳体1内设有换热盘管2和与出风口4连通的出风风道3,出风口4处设有可旋转的导风翼板5。
本实施例中,出风口4处设有导风翼板固定端,导风翼板5通过转轴与导风翼板固定端转动连接。
其中,导风翼板5与竖直方向的角度为旋转角度。本实施例中,旋转角度为0~90°。且导风翼板5向内、向外均可旋转。
进一步的,壳体上设有新风进口,新风进口与新风装置的通风管连通。
气流由进风口6进入壳体1,经壳体1内的换热盘管2冷却;并与新风装置处理后的新风混合;混合后的气流经出风风道3,从出风口4排出;调整导风翼板5的旋转角度,对出风方向进行约束,保障室内特定保障区域的环境。
下面通过具体的过程,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送风模式一(如图3所示):当仅保证室内特定保障区域的环境时,两侧导风翼板5均向外旋转,旋转角度为40°。
送风模式二(如图4所示):当室内特定保障区域增大时(例如,室内人员数量增加),两侧导风翼板5的旋转角度增大。本模式中,导风翼板5的旋转角度最大可为90°,实现贴附射流。
送风模式三(如图5所示):当室内特定保障区域内人员减少、室内特定保障区域需要快速降温或需要明显吹风感等情况时,两侧导风翼板5的旋转角度减小,旋转角度为30°。
送风模式四(如图6所示):当室内特定保障区域的位置发生变化时(主要指人员位置发生变化),两侧导风翼板5的同向旋转,且在旋转过程中保持平行。
进一步的,换热盘管2的进液口设有进水温度传感器。根据进水温度传感器测得的进水温度,调整导风翼板5的旋转角度。具体如下:
进水温度为22℃,导风翼板5的旋转角度为40°;进水温度降低,导风翼板5的旋转角度扩大,建议扩大至50~60°;进水温度升高,导风翼板5的旋转角度缩小,建议缩小至20~30°。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上述例子中,进水温度及导风翼板5的旋转角度仅为举例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要求,确认具体的旋转角度和进水温度。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主动式冷梁,在出风口处设置可旋转的导风翼板,通过导风翼板对出风的方向进行约束,实现个性化送风,使其作用于室内特定保障区域。一方面,无需保证室内全部区域的环境,降低了冷负荷,从而节约能耗;另一方面,室内特定保障区域的大小和位置能够随室内人员活动做出改变,保证舒适性。同时,能够根据换热盘管的进水温度变化,调整导风翼板的旋转角度,保证室内舒适性。
实施例2: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冷梁空调系统,包括自然能源采集装置7和上述的主动式冷梁。
自然能源采集装置7的出水管与换热盘管2的进水口连接,自然能源采集装置7的进水管与换热盘管2的出水口连接。自然能源采集装置用于向所述换热盘管提供冷水。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自然能源采集装置7与换热盘管2的进水口的连接管路上设有第一阀门12和第一水泵20;自然能源采集装置7的进水管与换热盘管2的出水口的连接管路上设有第二阀门13和第二水泵21。
进一步的,还包括室内温度传感器11,室内温度传感器11用于检测室内温度。根据室内温度传感器11的反馈信息,控制所述自然能源采集装置7的运行;在室内负荷降低的情况下,减少出水流量,降低系统能耗。
进一步的,还包括冷水机组9,冷水机组9的冷冻水管的出水口与换热盘管2的进水口连接,冷冻水管的进水口与换热盘管2的出水口连接。在自然能源采集装置7的出水温度较高,不足以承担室内显热负荷的情况下,通过冷水机组9对换热盘管2内的水进行降温,保障室内的舒适性。
进一步的,冷水机组9的冷却水管的进水口与出水口分别与自然能源采集装置7的出水管和进水管连接。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冷却水管的进水口与自然能源采集装置7的出水管的连接管路上设有第三阀门14;冷却水管的出水口与自然能源采集装置7的进水管的连接管路上设有第四阀门15。冷冻水管的进水口与换热盘管2出水口的连接管路上设有第五阀门16;冷冻水管的出水口与换热盘管2进水口的连接管路上设有第六阀门17和第三水泵22。
本实施例中,冷水机组9可以是蒸汽压缩式机组、吸收式机组或蒸汽喷射式机组。进一步的,冷水机组9可以替换为直膨式空气源热泵。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自然能源采集装置7的出水口处设有出水温度传感器8,通过出水温度传感器8检测自然能源采集装置7的出水温度,进而控制冷水机组的运行。
进一步的,还包括新风装置10;新风装置10的换热盘管与冷水机组9的冷冻水管连接,新风装置10的通风管与主动式冷梁的出风风道连接;通过冷水机组9处理新风使其承担新风负荷和室内湿负荷,并将处理后的新风送入主动式冷梁,混合后进入室内,保障室内的舒适性。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新风装置10的换热盘管的进水口上设有第七阀门18,新风装置10的换热盘管的出水口设有第八阀门19。
进一步的,自然能源采集装置7包括风冷换热器701、冷却塔702和/或地埋管换热器703。自然能源采集装置提供自然冷源,可以有效降低系统能耗。本实施例中,自然能源采集装置7包括风冷换热器701、冷却塔702和地埋管换热器703,且风冷换热器701、冷却塔702和地埋管换热器703可以是串联、并联或混联。
下面通过具体的过程,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1)当出水温度传感器8检测自然能源采集装置7的出水温度较低,可以独立承担室内显热时,第一阀门12、第二阀门13、第三阀门14、第四阀门15、第五阀门16与第六阀门17全部开启,第七阀门18和第八阀门19关闭。
自然能源采集装置7的一部分冷水通过第一阀门12和第一水泵20,直接进入主动式冷梁,承担室内显热负荷。换热后的冷水经第二阀门13与第二水泵21继续到自然能源采集装置7换热冷却。
自然能源采集装置7的另一部分冷水通过第三阀门14进入到冷水机组9的冷却水管中作为冷却水,换热后的冷却水经第四阀门15与主动式冷梁的出水汇合,通过第二水泵21继续到自然能源采集装置7换热冷却。冷水机组9的冷冻水通过第六阀门17和第三水泵22进入新风装置10,承担室内的新风负荷和室内湿负荷,换热后的冷冻水通过第五阀门16,进入冷水机组9换热降温。
新风装置10处理的新风经管道送入主动式冷梁中,与经处理的回风进行混合送入室内。
2)当出水温度传感器8检测自然能源采集装置7的出水温度较高,不能够独立承担室内显热时,第三阀门14、第四阀门15、第五阀门16、第六阀门17、第七阀门18和第八阀门19开启,第一阀门12与第二阀门13关闭。
自然能源采集装置7的出水全部通过第三阀门14进入到冷水机组9中作为冷却水,换热后经第四阀门15与第二水泵21继续到自然能源采集装置7换热冷却。
冷水机组9的一部分冷冻水通过第六阀门17与第二水泵21进入新风装置10,承担室内的新风负荷和室内湿负荷,换热后的水通过第五阀门16进入冷水机组9换热降温;冷水机组9的另一部分冷冻水通过第六阀门17、第二水泵21及第七阀门18进入主动式冷梁,承担室内显热负荷。换热后的冷冻水经第八阀门19与新风装置10的出水汇合,进入冷水机组9换热降温。
新风装置10处理的新风经管道送入主动式冷梁中,与经处理的回风进行混合送入室内。
另外,在进水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换热盘管2的进水温度发生波动时,调整导风翼板5的旋转角度,保证室内特定保障区域的舒适性。具体如下:进水温度为22℃,导风翼板5的旋转角度为40°;进水温度降低,导风翼板5的旋转角度扩大,建议扩大至50~60°;进水温度升高,导风翼板5的旋转角度缩小,建议缩小至20~30°。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冷梁空调系统,通过在主动式冷梁的出风口处设置可旋转的导风翼板,对出风的方向进行约束,实现个性化送风,使其作用于室内特定保障区域,保证室内舒适性,并降低能耗。另外,通过设置冷水机组,在自然能源采集装置的出水温度较高,不能够独立承担室内显热时,对主动式冷梁提供冷水,保持室内的舒适性。同时,能够根据换热盘管的进水温度变化,调整导风翼板的旋转角度,进一步的保证室内舒适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主动式冷梁,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进风口,所述壳体的两侧设有出风口,且所述壳体内设有与所述出风口连通的出风风道和换热盘管,所述出风口处设有可旋转的导风翼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式冷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翼板的旋转角度为0~9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主动式冷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处设有导风翼板固定端,所述导风翼板通过转轴与所述导风翼板固定端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式冷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盘管的进水口设有进水温度传感器。
5.一种冷梁空调系统,包括自然能源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主动式冷梁,所述自然能源采集装置的出水管与所述换热盘管的进水口连接,所述自然能源采集装置的进水管与所述换热盘管的出水口连接,所述自然能源采集装置用于向所述换热盘管提供冷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梁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室内温度传感器,所述室内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室内温度。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梁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水机组,所述冷水机组的冷冻水管的出水口与所述换热盘管的进水口连接,所述冷冻水管的进水口与所述换热盘管的出水口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冷梁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水机组的冷却水管的进水口与出水口分别与所述自然能源采集装置的出水管和进水管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冷梁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新风装置,所述新风装置的换热盘管与所述冷水机组的冷冻水管连接,所述主动式冷梁的壳体上设有新风进口,所述新风装置的通风管与所述新风进口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5-9任一项所述的冷梁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然能源采集装置包括风冷换热器、冷却塔和/或地埋管换热器。
CN201721664490.0U 2017-12-04 2017-12-04 一种主动式冷梁及冷梁空调系统 Active CN2079362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64490.0U CN207936236U (zh) 2017-12-04 2017-12-04 一种主动式冷梁及冷梁空调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64490.0U CN207936236U (zh) 2017-12-04 2017-12-04 一种主动式冷梁及冷梁空调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936236U true CN207936236U (zh) 2018-10-02

Family

ID=636447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664490.0U Active CN207936236U (zh) 2017-12-04 2017-12-04 一种主动式冷梁及冷梁空调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93623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16755A (zh) * 2017-12-04 2018-03-20 清华大学 一种主动式冷梁及冷梁空调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16755A (zh) * 2017-12-04 2018-03-20 清华大学 一种主动式冷梁及冷梁空调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133039U (zh) 一种空调器
CN106322520B (zh) 空调器及其送风方法
CN106196285A (zh) 一种立式空调及其送风控制方法
CN104864529B (zh) 一种地铁站机房型蒸发冷凝直膨冷风型通风空调系统
CN201748598U (zh) 一种双通道送风柜式空调器
CN106287963B (zh) 空调器及其送风方法
CN107355883A (zh) 风管机和壁挂机
CN102425820A (zh) 一种可以实现夜间通风的分体式空调器
CN108332293A (zh) 空调柜机和空调器
CN202792422U (zh) 方形变风量风口
CN207936236U (zh) 一种主动式冷梁及冷梁空调系统
CN205655454U (zh) 一种主动式冷梁空调末端
CN103528133B (zh) 整体式空调机组
CN107816755A (zh) 一种主动式冷梁及冷梁空调系统
CN204835300U (zh) 一种能防凝露的空调开关柜
CN208124461U (zh) 一种适用于风机盘管的矩形柱处贴附送风装置
CN206269253U (zh) 一种侧回上送的地板送风风机盘管机组
CN205641268U (zh) 一种变风量节能中央空调系统
CN109869886B (zh) 一种基于旋转射流的节能化空调定向送风装置
CN202048632U (zh) 落地式远程送风冷暖机组
CN208154623U (zh) 一种结合风机盘管的贴附射流送风装置
CN208475458U (zh) 空调壁挂机
CN205783427U (zh) 一种排风冷回收型冷却塔
CN108571771A (zh) 一种结合风机盘管的贴附射流送风装置
CN204593714U (zh) 一种地铁站机房型蒸发冷凝直膨冷风型通风空调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