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34822U - 抽油防砂工具及其抽油管柱 - Google Patents

抽油防砂工具及其抽油管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934822U
CN207934822U CN201820172728.6U CN201820172728U CN207934822U CN 207934822 U CN207934822 U CN 207934822U CN 201820172728 U CN201820172728 U CN 201820172728U CN 207934822 U CN207934822 U CN 2079348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w
flow channel
preventing tool
oil pumping
s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17272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松
唐平
王志刚
马文天
彭继明
邵堃
鄂颖秋
张涛涛
穆帅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17272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9348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9348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9348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arth Dril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抽油防砂工具及其抽油管柱,其中,所述抽油防砂工具包括:纵长延伸的本体;设于所述本体内的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二流道沿所述本体延伸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流道与所述第二流道呈上下游分布;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二流道内液体的流向相同;将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二流道连通的过渡流道;所述过渡流道内液体的流向与所述第一流道、所述第二流道不同。本实用新型的抽油防砂工具及其抽油管柱能够解决在出砂粒径在0.05mm至1mm的油井,对于防砂筛管不能阻挡的砂粒,减小砂粒动能,利用重力排入沉砂尾管内,进行防砂工具。

Description

抽油防砂工具及其抽油管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油田开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抽油防砂工具及其抽油管柱。
背景技术
在油田开发中后期,地层压力降低,产出液含水上升,破坏了地层的胶结结构,造成地层亏空,油井出砂问题普遍出现。地层中的泥质、胶结物和砂粒会进入井筒。油井出砂会给采油工艺带来很多问题:影响泵效,造成卡泵,使油井不能正常生产,增加采油作业检泵和冲砂的工作量。
目前的机械防砂手段主要使用防砂泵和防砂筛管进行防砂,但是,防砂泵结构复杂、成本高。防砂筛管原理简单,对于出砂粒径小(比如粒径在0.05mm 至1mm的沙粒)的油井,防砂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抽油防砂工具及其抽油管柱,以能够解决在出砂粒径在0.05mm至1mm的油井,对于防砂筛管不能阻挡的砂粒,减小砂粒动能,利用重力排入沉砂尾管内,进行防砂工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抽油防砂工具,包括:
纵长延伸的本体;
设于所述本体内的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二流道沿所述本体延伸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流道与所述第二流道呈上下游分布;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二流道内液体的流向相同;
将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二流道连通的过渡流道;所述过渡流道内液体的流向与所述第一流道、所述第二流道不同。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流道的两端均通过过渡流道连通有所述第一流道。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流道、所述第二流道、所述过渡流道的直径相等。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流道具有多个,并且沿周向均匀分布;所述第二流道具有多个,并且沿周向均匀分布;所述第一流道与所述第二流道通过所述过渡流道一一对应连通。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4个所述第一流道以及4个所述第二流道沿周向均匀分布。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流道相对于所述第二流道更靠近所述本体的外壁面。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本体的上端设有第三流道;所述第三流道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一流道的横截面积。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三流道的横截面积大于多个所述第一流道的横截面积之和。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本体的上端设有内螺纹,下端设有外螺纹。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本体沿其延伸方向的长度为0.1m至10m。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过渡流道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流道、所述第二流道的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为10度至170度。
一种抽油管柱,包括:
抽油泵;
如上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抽油防砂工具;所述抽油防砂工具连接于所述抽油泵的下方;
连接于所述抽油防砂工具下方的沉砂尾管。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沉砂尾管包括依次连接的油管、防砂筛管、油管、丝堵。
有益效果: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抽油防砂工具通过在本体上设有上下游排布的第一流道、第二流道,并通过设有与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流向不同的过渡流道将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连通,从而液体从第二流道进入过渡流道、以及过渡流道进入第一流道时方向发生改变,将液体的液流剪切力削弱,使得液体中的砂粒能量减弱,因此,该实施方式的抽油防砂工具能够解决在出砂粒径小的油井对于防砂筛管不能阻挡的砂粒,减小砂粒动能,利用重力将砂粒排入沉砂尾管内。同时,本实施方式的抽油防砂工具能够延长泵漏油井检泵周期,提高油井泵效,减少砂粒进入泵筒。
参照后文的说明和附图,详细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实施方式,指明了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可以被采用的方式。应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在范围上并不因而受到限制。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条款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许多改变、修改和等同。
针对一种实施方式描述和/或示出的特征可以以相同或类似的方式在一个或更多个其它实施方式中使用,与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相组合,或替代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
应该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在本文使用时指特征、整件、步骤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整件、步骤或组件的存在或附加。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所提供的抽油防砂工具结构示意;
图2是图1的A-A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所提供的抽油防砂工具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抽油防砂工具包括:纵长延伸的本体100;设于所述本体100内的第一流道1和第二流道2;所述第一流道1和所述第二流道2沿所述本体100延伸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流道1与所述第二流道2呈上下游分布;所述第一流道1和所述第二流道2内液体的流向相同;将所述第一流道1和所述第二流道2连通的过渡流道4;所述过渡流道4内液体的流向与所述第一流道1、所述第二流道2不同。
在使用该抽油防砂工具时,将该抽油防砂工具安装于抽油泵的下方,在抽油时,液体在抽油泵的抽吸作用下向上流动进入该抽油防砂工具,在液体进入第二流道2时沿着第二流道2向上流动,然后由第二流道2进入过渡流道4时,由于过渡流道4内液体的流向与第二流道2不同,从而液体的流向发生改变,通过改变液体的流向将液流剪切力削弱,使得液体中的砂粒的动能减弱,当液体由过渡流道4进入第一流道1中时,由于过渡流道4内的液体流向与第一流道1不同,从而液体的流向再次发生改变,通过再次改变液体的流向进一步将液流剪切力削弱,进一步使得液体中的砂粒的动能减弱,能量削弱后的砂粒会在重力影响下沉入沉砂尾管中,保证防砂工作的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本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抽油防砂工具通过在本体100上设有上下游排布的第一流道1、第二流道2,并通过设有与第一流道1和第二流道2流向不同的过渡流道4将第一流道1和第二流道2连通,从而液体从第二流道2进入过渡流道4、以及过渡流道4进入第一流道1时方向发生改变,将液体的液流剪切力削弱,使得液体中的砂粒能量减弱,因此,该实施方式的抽油防砂工具能够解决在出砂粒径小的油井对于防砂筛管不能阻挡的砂粒,减小砂粒动能,利用重力将砂粒排入沉砂尾管内。同时,本实施方式的抽油防砂工具能够延长泵漏油井检泵周期,提高油井泵效,减少砂粒进入泵筒。
如图1所示,本体100为直杆结构。具体的,所述本体沿其延伸方向的长度为0.1m至10m。为方便制造,第一流道1和第二流道2均为直线型流道,液体在第一流道1和第二流道2中的流向相同。
为较佳的削弱液体中砂粒的动能,所述第二流道2的两端均通过过渡流道 4连通有所述第一流道1。如图1所示,第二流道2的上方以及下方(在读者面对图1时的上下方向,同样的,图1同样为该抽油防砂工具的使用状态)均设有第一流道1,如此图1所示抽油防砂工具上由上至下的流道顺序为:第一流道1、过渡流道4、第二流道2、过渡流道4、第一流道1。通过设有多个过渡流道4,使得液体存在多个变向位置,更好地削弱液体中的砂粒的能量,便于砂粒在重力作用下下沉。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避免影响抽油时液体的上升,所述第一流道1、所述第二流道2、所述过渡流道4的直径相等。具体的,所述第一流道1具有多个,并且沿周向均匀分布。多个第一流道1互不连通。所述第二流道2具有多个,并且沿周向均匀分布。多个第二流道2互不连通。所述第一流道1与所述第二流道2通过所述过渡流道4一一对应连通。
如图2所示,4个所述第一流道1以及4个所述第二流道2沿周向均匀分布。相应的,4个第一流道1与4个第二流道2之间通过4个过渡流道4相连通。所述过渡流道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流道、所述第二流道的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为10度至170度。其中,过渡流道4的延伸方向(与其流向平行)与第一流道1、第二流道2的延伸方向(也可以表示为长度方向)的夹角为钝角,从而降低液体在上行时经过变向位置(第一流道1与过渡流道4的连接位置、第二流道2与过渡流道4的连接位置)损失的能量少,保证液体顺利被抽吸。
在本实施方式中,过渡流道4的长度小于第一流道1、第二流道2的长度。具体的,所述第一流道1相对于所述第二流道2更靠近所述本体100的外壁面。如图1所示,4个第一流道1的轴线(或横截面的圆心)所在圆周的直径大于4 个第二流道2的轴线(或横截面的圆心)所在圆周的直径。
为进一步降低液体中砂粒的能量,所述本体100的上端设有第三流道5;所述第三流道5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一流道1的横截面积。所述第三流道5 的横截面积大于多个所述第一流道1的横截面积之和。
为方便该抽油防砂工具安装在抽油管柱上,以与其他抽油组件相连接,所述本体100的上端设有内螺纹,下端设有外螺纹3。其中,内螺纹设置于第三流道5的壁上。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还提供一种抽油管柱,包括:抽油泵;如上任一所述的抽油防砂工具;所述抽油防砂工具连接于所述抽油泵的下方;连接于所述抽油防砂工具下方的沉砂尾管。具体的,所述沉砂尾管包括依次连接的油管、防砂筛管、油管、丝堵。
披露的所有文章和参考资料,包括专利申请和出版物,出于各种目的通过援引结合于此。描述组合的术语“基本由…构成”应该包括所确定的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以及实质上没有影响该组合的基本新颖特征的其他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使用术语“包含”或“包括”来描述这里的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的组合也想到了基本由这些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构成的实施方式。这里通过使用术语“可以”,旨在说明“可以”包括的所描述的任何属性都是可选的。
多个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能够由单个集成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来提供。另选地,单个集成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可以被分成分离的多个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用来描述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的公开“一”或“一个”并不说为了排除其他的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
应该理解,以上描述是为了进行图示说明而不是为了进行限制。通过阅读上述描述,在所提供的示例之外的许多实施方式和许多应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教导的范围不应该参照上述描述来确定,而是应该参照所附权利要求以及这些权利要求所拥有的等价物的全部范围来确定。出于全面之目的,所有文章和参考包括专利申请和公告的公开都通过参考结合在本文中。在前述权利要求中省略这里公开的主题的任何方面并不是为了放弃该主体内容,也不应该认为发明人没有将该主题考虑为所公开的实用新型主题的一部分。

Claims (13)

1.一种抽油防砂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纵长延伸的本体;
设于所述本体内的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二流道沿所述本体延伸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流道与所述第二流道呈上下游分布;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二流道内液体的流向相同;
将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二流道连通的过渡流道;所述过渡流道内液体的流向与所述第一流道、所述第二流道不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油防砂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流道的两端均通过过渡流道连通有所述第一流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油防砂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道、所述第二流道、所述过渡流道的直径相等。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抽油防砂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道具有多个,并且沿周向均匀分布;所述第二流道具有多个,并且沿周向均匀分布;所述第一流道与所述第二流道通过所述过渡流道一一对应连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抽油防砂工具,其特征在于:4个所述第一流道以及4个所述第二流道沿周向均匀分布。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抽油防砂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道相对于所述第二流道更靠近所述本体的外壁面。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抽油防砂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上端设有第三流道;所述第三流道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一流道的横截面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抽油防砂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流道的横截面积大于多个所述第一流道的横截面积之和。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抽油防砂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上端设有内螺纹,下端设有外螺纹。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油防砂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沿其延伸方向的长度为0.1m至10m。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油防砂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流道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流道、所述第二流道的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为10度至170度。
12.一种抽油管柱,其特征在于,包括:
抽油泵;
如权利要求1-11任一所述的抽油防砂工具;所述抽油防砂工具连接于所述抽油泵的下方;
连接于所述抽油防砂工具下方的沉砂尾管。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抽油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沉砂尾管包括依次连接的油管、防砂筛管、油管、丝堵。
CN201820172728.6U 2018-02-01 2018-02-01 抽油防砂工具及其抽油管柱 Active CN2079348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72728.6U CN207934822U (zh) 2018-02-01 2018-02-01 抽油防砂工具及其抽油管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72728.6U CN207934822U (zh) 2018-02-01 2018-02-01 抽油防砂工具及其抽油管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934822U true CN207934822U (zh) 2018-10-02

Family

ID=636510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172728.6U Active CN207934822U (zh) 2018-02-01 2018-02-01 抽油防砂工具及其抽油管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9348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06086A (zh) 一种套管式螺旋流发生装置
CN105570598B (zh) 管道整流装置
CN201671603U (zh) 气井自举排水采气装置
CN102949934A (zh) 反渗透海水淡化能量回收装置及其切换器
CN112796732A (zh) 一种新型水平井智能分相控液装置
CN207934822U (zh) 抽油防砂工具及其抽油管柱
CN208502702U (zh) 一种分流短节
CN104747126A (zh) U形管单井液力自循环采油方法及配套装置
CN113818835B (zh) 一种回流式流入控制阀
CN209540519U (zh) 一种油田生产用水环稳定装置
CN201844154U (zh) 加强型旋流器
CN205689180U (zh) 井下涡流工具
CN206785335U (zh) 钻孔设备的泥浆双循环系统
CN114991694A (zh) 一种井下双级水力振荡下套管辅助装置和方法
CN205806519U (zh) 三级打孔阀芯调节阀
CN205208588U (zh) 新型变径方弯头及烟气管道系统
CN100419276C (zh) 用于产生压差的双圆锥
CN204455698U (zh) 一种低浓除渣器
CN104785003B (zh) 一种等流道截面过滤器叠片
CN202882825U (zh) 一种低水阻通井规
CN2761831Y (zh) 固井旋流器
CN206016731U (zh) 一种旁通阀
CN206158643U (zh) 连续油管旋转冲砂工具
CN206668977U (zh) 一种节能降耗的背压阀
CN206174897U (zh) 一种井底反循环负压发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