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34466U - 一种沟槽拐角部位防渗卷材铺设工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沟槽拐角部位防渗卷材铺设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934466U
CN207934466U CN201820212699.1U CN201820212699U CN207934466U CN 207934466 U CN207934466 U CN 207934466U CN 201820212699 U CN201820212699 U CN 201820212699U CN 207934466 U CN207934466 U CN 2079344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l
groups
waterproof roll
laid
to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21269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世平
何顺辉
张健
任有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ZHONGLIANGELIN SCIENCE &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ZHONGLIANGELIN SCIENCE &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ZHONGLIANGELIN SCIENCE &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ZHONGLIANGELIN SCIENCE &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21269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9344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9344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9344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沟槽拐角部位防渗卷材铺设工具,包括三角形吊架和辅助吊装结构,所述三角形吊架上固定辅助吊装结构,且该三角形吊架设置为呈等腰三角形结构;所述三角形吊架设置为包括两组钢腰管、钢底管和连接结构,两组所述钢腰管的始端之间、钢腰管的末端与钢底管的始端之间、钢腰管的末端与钢底管的末端之间均形成连接部,所述连接结构设置于连接部上;所述辅助吊装结构固定于连接结构上。本实用新型简单实用,能够在不同角度沟槽拐角部位垂直施工过程中,保证其防渗卷材的平整稳定下放,有效提高施工效率,且可满足侧边长不同的沟槽内拐角部位防渗卷材的良好铺设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沟槽拐角部位防渗卷材铺设工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垂直防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沟槽拐角部位防渗卷材铺设工具。
背景技术
随着环保力度的加大,国内对污染物的控制日益严格,而在污染物四周建造垂直防渗墙是阻挡污染物扩散的有效手段。常规垂直防渗墙由于功能单一,不能够满足环保防渗要求,故为解决该问题,目前的垂直防渗技术是在常规防渗墙内加入高性能土工防渗材料,如GCL、土工膜等,与常规垂直防渗墙组成复合垂直防渗屏障,以满足环保防渗要求。但是,现有的防渗卷材在垂直方向施工难度较大,特别是在没有人工作业面的垂直防渗墙中,必须有专业的设备来完成材料的垂直铺设,当前虽然有越来越多的用于防渗卷材垂直铺设的设备,然而,对于拐角部位防渗卷材的垂直铺设,现有设备只是解决了防渗卷材的垂直下放,不仅难以保证拐角部位防渗卷材的良好铺设质量,而且也降低了施工效率,因此,需要一种沟槽拐角部位防渗卷材铺设专用工具,以提高拐角部位垂直施工过程中,防渗卷材的铺设质量和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简单实用,能够在不同角度沟槽内拐角部位的垂直施工过程中,保证其防渗卷材的平整稳定下放,有效提高施工效率,且可满足侧边长不同的沟槽内拐角部位防渗卷材的良好铺设质量的沟槽拐角部位防渗卷材铺设工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沟槽拐角部位防渗卷材铺设工具,其中所述沟槽拐角部位防渗卷材铺设工具包括三角形吊架和辅助吊装结构,所述三角形吊架上固定辅助吊装结构,且该三角形吊架设置为呈等腰三角形结构;
所述三角形吊架设置为包括两组钢腰管、钢底管和连接结构,两组所述钢腰管的始端之间、钢腰管的末端与钢底管的始端之间、钢腰管的末端与钢底管的末端之间均形成连接部,所述连接结构设置于连接部上;
所述辅助吊装结构固定于连接结构上。
进一步地,所述钢底管设置为包括外管、两组内管和两组锁紧结构,所述外管的内腔两端分别相配合且共轴线插设一组内管,且该外管上沿其轴线方向开设槽孔,两组所述内管上沿其轴向方向均等间距开设若干组通孔,两组所述锁紧结构穿设于外管与内管插接处。
进一步地,所述锁紧结构设置为包括垫板一、垫板二和锁紧件,所述垫板一与垫板二相对应设置于外管槽孔的两侧,所述锁紧件相配合依次穿过垫板一、外管槽孔、内管通孔与垫板二。
进一步地,所述钢腰管与钢底管之间的夹角范围为60°-170°。
进一步地,所述三角形吊架上还设置辅助安装结构,所述辅助安装结构设置为包括钢管一与钢管二,所述钢管一与钢管二分别固定于钢腰管上。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结构设置为包括连接钢板一、连接钢板二和紧固件,所述连接钢板一与连接钢板二相对应设置于连接部的两侧,所述紧固件依次穿过连接钢板一、连接部和连接钢板二。
进一步地,所述辅助吊装结构设置为包括三组吊绳,三组所述吊绳的始端分别穿设且固定于连接结构中,且三组吊绳的末端固定于一体。
进一步地,所述辅助吊装结构设置为包括三组吊链和吊绳,三组所述吊链穿设且固定于连接结构中,且吊链上分别固定吊绳的始端,三组所述吊绳的末端固定于一体。
进一步地,所述锁紧件与紧固件均设置为螺栓或者插销中的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钢腰管的长度为3.5-4.5m。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通过等腰三角形吊架结构和辅助吊装结构的配合,能够在进行沟槽内防渗卷材的垂直铺设施工时,将待铺设防渗卷材绑定于两钢腰管上,借助辅助吊装结构吊起三角形吊架时可使得待铺设防渗卷材平整稳定下放,专用拐角部位施工工具,有效保证沟槽拐角部位防渗卷材的良好铺设质量和施工效率。
(2)通过钢底管中外管、内管和锁紧结构的配合,能够在待铺设沟槽拐角角度不一致时,调整内管在外管中的插接长度,以实现对钢底管整体长度的调节,使得两组钢腰管之间的夹角与待铺设沟槽拐角角度相同,从而可满足不同沟槽拐角的铺设需求,提高了三角形吊架的适用性。
(3)通过垫板一、垫板二和锁紧件结构,能够使得锁紧件依次穿过垫板一、外管槽孔、内管通孔与垫板二实现对外管中插接的内管的锁紧,且垫板一与垫板二增大了锁紧位置的受力面积,进一步提高了外管与内管插接处的锁紧可靠性,同时该锁紧结构简单实用,成本较低。
(4)通过将吊绳直接穿设于连接结构中,或者采用吊链穿设于连接结构中再使得吊绳绑设于吊链上的结构,均能够根据吊起的安装有待铺设防渗卷材的三角形吊架整体的重心位置方便调整吊绳的长度,以防止吊起后整体发生偏移,影响施工质量以及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等问题。
(5)通过辅助安装结构的设置,能够在待铺设沟槽拐角两边长度差别较大时,可以将待铺设防渗卷材先绑定于其上,然后将其整体绑定于三角形吊架上,以辅助实现对边长差别较大的沟槽拐角的良好铺设,且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连接结构部分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锁紧结构部分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钢底管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状态结构图。
图中:三角形吊架10,钢腰管101,钢底管102,连接钢板一103,连接钢板二104,紧固件105,外管106,内管107,槽孔108,通孔109,垫板一110,垫板二111,锁紧件112,辅助吊装结构20,吊绳201,吊链202,辅助安装结构30,钢管一301,钢管二30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一种沟槽拐角部位防渗卷材铺设工具,包括三角形吊架10和辅助吊装结构20,三角形吊架10上固定辅助吊装结构20,且该三角形吊架10设置为呈等腰三角形结构,三角形吊架10设置为包括两组钢腰管101、钢底管102和连接结构,两组钢腰管101的始端之间、钢腰管101的末端与钢底管102的始端之间、钢腰管101的末端与钢底管102的末端之间均形成连接部,且钢腰管101与钢底管102之间的夹角范围为60°-170°,钢腰管101的长度为3.5-4.5m,通过等腰三角形吊架10结构和辅助吊装结构20的配合,能够在进行沟槽内防渗卷材的垂直铺设施工时,将待铺设防渗卷材绑定于两钢腰管101上,以在借助辅助吊装结构20吊起三角形吊架10时可使得待铺设防渗卷材平整稳定下放,从而有效保证沟槽拐角内防渗卷材的良好铺设质量,避免直接进行沟槽拐角时,需对防渗卷材多次调整以满足铺设效果的问题,故提高了施工效率,如图3和图4所示,连接结构设置于连接部上,且连接结构设置为包括连接钢板一103、连接钢板二104和紧固件105,连接钢板一103与连接钢板二104相对应设置于连接部的两侧,紧固件105依次穿过连接钢板一103、连接部和连接钢板二104,通过连接钢板一103、连接钢板二104和紧固件105结构,能够保证连接部的可靠紧固,且该连接结构安装方便,成本较低。
如图5所示,钢底管102设置为包括外管106、两组内管107和两组锁紧结构,外管106的内腔两端分别相配合且共轴线插设一组内管107,且该外管106上沿其轴线方向开设槽孔108,两组内管107上沿其轴向方向均等间距开设若干组通孔109,两组锁紧结构穿设于外管106与内管107插接处,通过钢底管102中外管106、内管107和锁紧结构的配合,能够在待铺设沟槽拐角角度不一致时,调整内管107在外管106中的插接长度,以实现对钢底管102整体长度的调节,使得两组钢腰管101之间的夹角与待铺设沟槽拐角角度相同,从而可满足不同沟槽拐角的铺设需求,提高了三角形吊架10的适用性,其中,如图6所示,锁紧结构设置为包括垫板一110、垫板二111和锁紧件112,垫板一110与垫板二111相对应设置于外管槽孔108的两侧,锁紧件112相配合依次穿过垫板一110、外管槽孔108、内管通孔109与垫板二111,通过垫板一110、垫板二111和锁紧件112结构,能够使得锁紧件112依次穿过垫板一110、外管槽孔108、内管通孔109与垫板二111实现对外管106中插接的内管107的锁紧,且垫板一110与垫板二111增大了锁紧位置的受力面积,进一步提高了外管106与内管107插接处的锁紧可靠性,同时该锁紧结构简单实用,成本较低。
锁紧件112与紧固件105均设置为螺栓或者插销中的一种,即锁紧件112与紧固件105设置为螺栓配合螺母结构或者插销结构保证锁紧效果。
如图1和图7所示,辅助吊装结构20固定于连接结构上,辅助吊装结构20可设置为包括三组吊绳201,三组吊绳201的始端分别穿设且固定于连接结构中,且三组吊绳201的末端固定于一体;辅助吊装结构20还可设置为包括三组吊链202和吊绳201,三组吊链202穿设且固定于连接结构中,且吊链202上分别固定吊绳201的始端,三组吊绳201的末端固定于一体,通过将吊绳201直接穿设于连接结构中,或者采用吊链202穿设于连接结构中再使得吊绳201绑设于吊链202上的结构,均能够根据吊起的安装有待铺设防渗卷材的三角形吊架10整体的重心位置方便调整吊绳201的长度,以防止吊起后整体发生偏移,影响施工质量以及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等问题。
防渗卷材可以是GCL、土工膜或复合土工膜等,另外,为保证防渗卷材能够平整下放,还可在其底部增加支撑板和配重件,且应使得支撑板角度与拐角相同。
实施例二:如图2所示,一种沟槽拐角部位防渗卷材铺设工具,包括三角形吊架10和辅助吊装结构20,三角形吊架10上固定辅助吊装结构20,且该三角形吊架10设置为呈等腰三角形结构,三角形吊架10设置为包括两组钢腰管101、钢底管102和连接结构,两组钢腰管101的始端之间、钢腰管101的末端与钢底管102的始端之间、钢腰管101的末端与钢底管102的末端之间均形成连接部,且钢腰管101与钢底管102之间的夹角范围为60°-170°,钢腰管101的长度为3.5-4.5m,通过等腰三角形吊架10结构和辅助吊装结构20的配合,能够在进行沟槽内防渗卷材的垂直铺设施工时,将待铺设防渗卷材绑定于两钢腰管101上,以在借助辅助吊装结构20吊起三角形吊架10时可使得待铺设防渗卷材平整稳定下放,从而有效保证沟槽拐角内防渗卷材的良好铺设质量,避免直接进行沟槽拐角时,需对防渗卷材多次调整以满足铺设效果的问题,故提高了施工效率,如图3和图4所示,连接结构设置于连接部上,且连接结构设置为包括连接钢板一103、连接钢板二104和紧固件105,连接钢板一103与连接钢板二104相对应设置于连接部的两侧,紧固件105依次穿过连接钢板一103、连接部和连接钢板二104,通过连接钢板一103、连接钢板二104和紧固件105结构,能够保证连接部的可靠紧固,且该连接结构安装方便,成本较低,三角形吊架10上还设置辅助安装结构30,辅助安装结构30设置为包括钢管一301与钢管二302,钢管一301与钢管二302分别固定于钢腰管101上,且钢管一301与钢管二302的长度分别等于相应的待铺设拐角边长,通过辅助安装结构30的设置,能够在待铺设沟槽拐角两边长度差别较大时,可以将待铺设防渗卷材先绑定于其上,然后将其整体绑定于三角形吊架10上,以辅助实现对边长差别较大的沟槽拐角的良好铺设,且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如图5所示,钢底管102设置为包括外管106、两组内管107和两组锁紧结构,外管106的内腔两端分别相配合且共轴线插设一组内管107,且该外管106上沿其轴线方向开设槽孔108,两组内管107上沿其轴向方向均等间距开设若干组通孔109,两组锁紧结构穿设于外管106与内管107插接处,通过钢底管102中外管106、内管107和锁紧结构的配合,能够在待铺设沟槽拐角角度不一致时,调整内管107在外管106中的插接长度,以实现对钢底管102整体长度的调节,使得两组钢腰管101之间的夹角与待铺设沟槽拐角角度相同,从而可满足不同沟槽拐角的铺设需求,提高了三角形吊架10的适用性,其中,锁紧结构设置为包括垫板一110、垫板二111和锁紧件112,垫板一110与垫板二111相对应设置于外管槽孔108的两侧,锁紧件112相配合依次穿过垫板一110、外管槽孔108、内管通孔109与垫板二111,通过垫板一110、垫板二111和锁紧件112结构,能够使得锁紧件112依次穿过垫板一110、外管槽孔108、内管通孔109与垫板二111实现对外管106中插接的内管107的锁紧,且垫板一110与垫板二111增大了锁紧位置的受力面积,进一步提高了外管106与内管107插接处的锁紧可靠性,同时该锁紧结构简单实用,成本较低。
锁紧件112与紧固件105均设置为螺栓或者插销中的一种,即锁紧件112与紧固件105设置为螺栓配合螺母结构或者插销结构保证锁紧效果。
如图1和图7所示,辅助吊装结构20固定于连接结构上,辅助吊装结构20可设置为包括三组吊绳201,三组吊绳201的始端分别穿设且固定于连接结构中,且三组吊绳201的末端固定于一体;辅助吊装结构20还可设置为包括三组吊链202和吊绳201,三组吊链202穿设且固定于连接结构中,且吊链202上分别固定吊绳201的始端,三组吊绳201的末端固定于一体,通过将吊绳201直接穿设于连接结构中,或者采用吊链202穿设于连接结构中再使得吊绳201绑设于吊链202上的结构,均能够根据吊起的安装有待铺设防渗卷材的三角形吊架10整体的重心位置方便调整吊绳201的长度,以防止吊起后整体发生偏移,影响施工质量以及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等问题。
防渗卷材可以是GCL、土工膜或复合土工膜等,另外,为保证防渗卷材能够平整下放,还可在其底部增加支撑板和配重件,且应使得支撑板角度与拐角相同。
具体地,以待铺设的6×15m的GCL防渗卷材为例,其自身重量大约为550kg,吸水后能够达到自身重量的3倍,如果施工现场有风,也会增加产品重量,三角形吊架10能够承受2吨的拉力使其在下放过程中不弯曲变形,从而确保施工质量。其中,钢腰管101上距离其两端5cm处均开设安装孔,用于与连接结构相配合实现连接部的锁紧;外管106长度为3-5m,距离两端10cm处各有一槽孔108;内管107长度为3-4m,内管107末端5cm处各有一安装孔,用于与连接结构相配合实现连接部的锁紧,且内管107上沿其轴向方向均每隔10cm开设一通孔109;单根吊绳201能够承受3吨拉力。
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沟槽拐角部位防渗卷材铺设工具,简单实用,能够在不同角度沟槽内拐角部位的垂直施工过程中,保证其防渗卷材的平整稳定下放,有效提高施工效率,且可满足侧边长不同的沟槽内拐角部位防渗卷材的良好铺设质量。该垂直铺设工具的工作过程如下:
1、进行三角形吊架10的组装:根据待铺设沟槽拐角角度,调整外管106两端中内管107的插接长度,待其调节到位后,保证外管106的槽孔108与内管107的通孔109相对齐,并将垫板一110与垫板二111分别放置于外管106上的槽孔108处,使得锁紧件112由上至下依次穿过,从而实现对钢底管102长度的调整,然后在钢腰管101的始端之间、钢腰管101的末端与钢底管102的始端之间、钢腰管101的末端与钢底管102的末端之间安装连接结构,即使得连接钢板一103与连接钢板二104分别放置于连接部上下位置,紧固件105由上至下依次穿过,从而实现对三角形吊架10中相邻钢管的固定,完成三角形吊架10的装配;
2、进行该垂直铺设工具的整体安装:在步骤1中的连接结构处,使得辅助吊装结构20中三组吊绳201的始端分别穿设且固定于连接结构中,且三组吊绳201的末端固定于一体,或者使得辅助吊装结构20中三组吊链202穿设且固定于连接结构中,且吊链202上分别固定吊绳201的始端,三组吊绳201的末端固定于一体,从而完成垂直铺设工具整体的装配;
3、根据待铺设沟槽拐角处两边的边长长度差距,确定其是否采用辅助安装结构30进行防渗卷材的安装,若待铺设沟槽拐角处两边的边长长度差距较小,则直接将防渗卷材捆绑于两组钢腰管101上,并依据吊起的安装有待铺设防渗卷材的三角形吊架10整体的重心位置调整吊绳201的长度,以保证防渗卷材的平整下放,待其调整到位后,将其整体吊装至待铺设沟槽位置进行铺设即可;若待铺设沟槽拐角处两边的边长长度差距较大,则选定与待铺设拐角边长相等的钢管一301与钢管二302,先将待铺设防渗卷材绑定于钢管一301与钢管二302上,再使得其分别捆绑于钢腰管101上,然后依据吊起的安装有待铺设防渗卷材的三角形吊架10整体的重心位置调整吊绳201的长度,以保证防渗卷材的平整下放,待其调整到位后,将其整体吊装至待铺设沟槽位置进行铺设即可;
4、当需进行拐角角度不同的沟槽的铺设时,重复上述步骤1-3,即可实现对拐角角度不同的沟槽的良好铺设。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沟槽拐角部位防渗卷材铺设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沟槽拐角部位防渗卷材铺设工具包括三角形吊架(10)和辅助吊装结构(20),所述三角形吊架(10)上固定辅助吊装结构(20),且该三角形吊架(10)设置为呈等腰三角形结构;
所述三角形吊架(10)设置为包括两组钢腰管(101)、钢底管(102)和连接结构,两组所述钢腰管(101)的始端之间、钢腰管(101)的末端与钢底管(102)的始端之间、钢腰管(101)的末端与钢底管(102)的末端之间均形成连接部,所述连接结构设置于连接部上;
所述辅助吊装结构(20)固定于连接结构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沟槽拐角部位防渗卷材铺设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底管(102)设置为包括外管(106)、两组内管(107)和两组锁紧结构,所述外管(106)的内腔两端分别相配合且共轴线插设一组内管(107),且该外管(106)上沿其轴线方向开设槽孔(108),两组所述内管(107)上沿其轴向方向均等间距开设若干组通孔(109),两组所述锁紧结构穿设于外管(106)与内管(107)插接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沟槽拐角部位防渗卷材铺设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结构设置为包括垫板一(110)、垫板二(111)和锁紧件(112),所述垫板一(110)与垫板二(111)相对应设置于外管槽孔(108)的两侧,所述锁紧件(112)相配合依次穿过垫板一(110)、外管槽孔(108)、内管通孔(109)与垫板二(1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沟槽拐角部位防渗卷材铺设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钢腰管(101)与钢底管(102)之间的夹角范围为60°-170°。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沟槽拐角部位防渗卷材铺设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形吊架(10)上还设置辅助安装结构(30),所述辅助安装结构(30)设置为包括钢管一(301)与钢管二(302),所述钢管一(301)与钢管二(302)分别固定于钢腰管(101)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沟槽拐角部位防渗卷材铺设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设置为包括连接钢板一(103)、连接钢板二(104)和紧固件(105),所述连接钢板一(103)与连接钢板二(104)相对应设置于连接部的两侧,所述紧固件(105)依次穿过连接钢板一(103)、连接部和连接钢板二(10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沟槽拐角部位防渗卷材铺设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吊装结构(20)设置为包括三组吊绳(201),三组所述吊绳(201)的始端分别穿设且固定于连接结构中,且三组吊绳(201)的末端固定于一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沟槽拐角部位防渗卷材铺设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吊装结构(20)设置为包括三组吊链(202)和吊绳(201),三组所述吊链(202)穿设且固定于连接结构中,且吊链(202)上分别固定吊绳(201)的始端,三组所述吊绳(201)的末端固定于一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沟槽拐角部位防渗卷材铺设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钢腰管(101)的长度为3.5-4.5m。
CN201820212699.1U 2018-02-06 2018-02-06 一种沟槽拐角部位防渗卷材铺设工具 Active CN2079344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12699.1U CN207934466U (zh) 2018-02-06 2018-02-06 一种沟槽拐角部位防渗卷材铺设工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12699.1U CN207934466U (zh) 2018-02-06 2018-02-06 一种沟槽拐角部位防渗卷材铺设工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934466U true CN207934466U (zh) 2018-10-02

Family

ID=636518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212699.1U Active CN207934466U (zh) 2018-02-06 2018-02-06 一种沟槽拐角部位防渗卷材铺设工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9344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894364U (zh) 预制式墙体及预制式房屋建筑
CN106759347A (zh) 钢管拉森钢板组合围护桩施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7055309A (zh) Pk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吊具及采用该吊具的吊装方法
CN201813110U (zh) 电缆机械牵引专用夹具
CN213448546U (zh) 一种塔吊基础支撑装置
CN109914644A (zh) 一种装配式保温砌体墙及其制作方法
CN207934466U (zh) 一种沟槽拐角部位防渗卷材铺设工具
CN108104486A (zh) 一种沟槽拐角部位防渗卷材铺设工具
CN215287701U (zh) 预制墙专用吊具
KR20180103274A (ko) 파일 인양기구 및 이를 이용한 파일설치공법
CN106760567A (zh) 一种剪力墙铝合金模板固定吊装装置
CN106351208A (zh) 预制地下连续墙竖向拼接结构
CN206319319U (zh) 钢管拉森钢板组合围护桩施工结构
CN212670862U (zh) 开放式墙体连接盒
CN105089282B (zh) 输电线路拉线塔拉线安装专用工具及拉线方法
CN210797555U (zh) 一种高压旋喷内插钢管施工辅助套筒及钢管吊装结构
CN208814490U (zh) 一种新型排水沟盖板吊装装置
CN104242163B (zh) 一种电缆管、敷设方法及其专用敷设工具
CN217556953U (zh) 一种钢板桩支护结构
CN202012079U (zh) 缆索起重机用桩锚
CN207030731U (zh) 一种多舱管廊可调节水平起吊装置
CN217682455U (zh) 一种水务工程用一体化预制泵
CN205894350U (zh) 预制式墙体连接结构及运用该连接结构的预制式房屋建筑
CN204940887U (zh) 幕墙石材布挂机
CN209397623U (zh) 一种用于给水排水管道的管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00000 Shuangyao Village, Yangchengzhuang Township, Jinghai District, Tianjin

Patentee after: TIANJIN ZHONGLIANGELIN SCIENCE &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Address before: 300000 Building 1608, No. 4, Biyunli, Guizhou Road, Heping District, Tianjin

Patentee before: TIANJIN ZHONGLIANGELIN SCIENCE &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