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32162U - 食物盒 - Google Patents

食物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932162U
CN207932162U CN201820299588.9U CN201820299588U CN207932162U CN 207932162 U CN207932162 U CN 207932162U CN 201820299588 U CN201820299588 U CN 201820299588U CN 207932162 U CN207932162 U CN 2079321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od
attached
roof
holding tank
food box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29958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耀东
苏俊宏
罗海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sign Studio
Yao Sheng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esign Studio
Yao Sheng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sign Studio, Yao Sheng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esign Studio
Priority to CN20182029958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932162U/zh
Priority to TW107204782U priority patent/TWM5745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9321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93216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ackages (AREA)
  • Carton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食物盒,该食物盒包括具有开口朝上的第一食物容纳槽的食物盒本体以及一体形成于所述食物盒本体上的挂附部,并且所述挂附部上形成有开口朝下的U形夹槽,所述U形夹槽能够夹持于待挂附食物盒上。因此,可以首先将例如饮料和食物、主食物和配菜、主食物和酱料以及任意其他两种不同食物分别盛放到食物盒本体和待挂附食物盒中,然后再将食物盒通过挂附部上形成的U形夹槽夹持于待挂附食物盒上,随后可由饮食者用一只手握持该待挂附食物盒,而用另一只手进行食用操作或者进行其他肢体行为动作,从而极其便利消费者手持走动饮食。

Description

食物盒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餐饮包装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食物盒。
背景技术
有鉴于现代人在外饮食日趋多元化,外带食物及饮料种类多元化,如果同时有饮料加上食物,或是有主食物加配菜,或者主食物加酱料,通常为分别的容器盛装,并装在一个纸袋或塑料袋提供给消费者,以至于消费者无法便利性地同时用一手持多项食物或饮料,用另一只手来进行食用,或进行其他肢体行为动作;或有将食物与配菜、酱料放置在同一食物盒容器,造成食物口感不佳,或者消费者无法依据自身饮食习惯来选择是否搭食配菜或酱料。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食物盒,该食物盒可以极其便利消费者手持走动饮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食物盒,该食物盒包括具有开口朝上的第一食物容纳槽的食物盒本体以及一体形成于所述食物盒本体上的挂附部,并且所述挂附部上形成有开口朝下的U形夹槽,所述U形夹槽能够夹持于待挂附食物盒上。
可选地,所述挂附部包括作为所述第一食物容纳槽的部分侧壁的第一挂附夹壁,从所述第一挂附夹壁的上边缘朝向远离所述食物盒本体延伸的挂附顶壁,以及从所述挂附顶壁的远离所述食物盒本体的边缘向下延伸的第二挂附夹壁,所述第一挂附夹壁、所述挂附顶壁和所述第二挂附夹壁共同围成所述U形夹槽。
可选地,所述待挂附食物盒具有开口朝上的第二食物容纳槽,所述U形夹槽能够夹持于所述第二食物容纳槽的部分侧壁上,所述挂附顶壁包括沿所述第二食物容纳槽的槽口周缘间隔设置的第一顶壁分段和第二顶壁分段,以在所述挂附顶壁上形成有沿所述第二食物容纳槽的槽口周缘延伸的扣合孔,并且所述第一顶壁分段和所述第二顶壁分段均沿所述第二食物容纳槽的槽口周缘延伸。
可选地,所述挂附顶壁上形成有开口朝向所述第二挂附夹壁的一侧的U 型分割线,所述扣合孔通过划开所述U型分割线而形成,或者,所述挂附顶壁上形成有口字型分割线,所述扣合孔通过划开所述口字型分割线而形成。
可选地,所述第二食物容纳槽的侧壁形成为开口从下至上逐渐增大的圆台结构,所述挂附顶壁具有平行于所述第二食物容纳槽的槽口径向方向的第一对称中心线,所述第一顶壁分段和所述第二顶壁分段均形成为圆弧条结构。
可选地,所述第一挂附夹壁具有平行于所述第二食物容纳槽的侧壁的母线的第二对称中心线,该第二对称中心线和所述第一对称中心线具有交点,所述第一挂附夹壁具有与所述第二对称中心线相重合的第一压折边,并均经由第二压折边分别与所述第一顶壁分段和所述第二顶壁分段相连,所述第一挂附夹壁的下边缘形成为关于所述第二对称中心线对称的第三压折边。
可选地,所述第三压折边包括呈角度设置的一对第三压折分边,该一对第三压折分边之间的夹角为90°~180°。
可选地,所述第二挂附夹壁具有平行于所述第二食物容纳槽的侧壁的母线的第三对称中心线,该第三对称中心线和所述第一对称中心线具有交点,所述第二挂附夹壁具有与所述第三对称中心线相重合的第四压折边,并均经由第五压折边分别与所述第一顶壁分段和所述第二顶壁分段相连。
可选地,所述第二食物容纳槽的侧壁形成为开口从下至上逐渐增大的多边形棱台,所述U形夹槽能够夹持于所述多边形棱台的侧壁的一个平面上,所述挂附顶壁具有平行于所述侧平面的顶边缘中心和所述第二食物容纳槽的槽口中心的连线的第一对称中心线,所述第一顶壁分段和所述第二顶壁分段均形成为矩形条结构。
可选地,所述第一挂附夹壁具有平行于所述平面的对称中心线的第二对称中心线,该第二对称中心线和所述第一对称中心线具有交点,所述第一挂附夹壁形成为第一板状结构,并经由第六压折边分别与所述第一顶壁分段和所述第二顶壁分段相连。
可选地,所述第二挂附夹壁具有平行于所述平面的对称中心线的第三对称中心线,该第三对称中心线和所述第一对称中心线具有交点,所述第二挂附夹壁形成为第二板状结构,并均经由第八压折边分别与所述第一顶壁分段和所述第二顶壁分段相连。
可选地,所述食物盒本体经由所述挂附部挂附于所述待挂附食物盒的外侧,所述第二挂附夹壁的沿上下方向的最大尺寸大于所述第二食物容纳槽的槽口直径,小于所述第二食物容纳槽的槽深,或者,所述第二挂附夹壁在所述第二挂附夹壁所在平面内的垂直于上下方向上的最大尺寸大于所述第二食物容纳槽的槽口周长的二分之一,小于所述第二食物容纳槽的槽口周长;或者,所述食物盒本体经由所述挂附部挂附于所述待挂附食物盒的内侧。
可选地,所述第一食物容纳槽形成有从下至上逐渐扩大的扩口结构。
可选地,所述食物盒本体包括一体成型且通过第九压折边相连的底壁和环形侧壁,该环形侧壁包括作为所述挂附部的部分的第一侧壁,与该第一侧壁相对且间隔设置的第二侧壁,以及位于该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之间的一对第三侧壁,所述第二侧壁的上端部通过第七压折边形成有朝向远离所述第一侧壁凸出的曲面。
可选地,所述食物盒本体和所述挂附部由纸板材一体成型。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首先将例如饮料和食物、主食物和配菜、主食物和酱料以及任意其他两种不同食物分别盛放到食物盒本体和待挂附食物盒中,然后再将食物盒通过挂附部上形成的U形夹槽夹持于待挂附食物盒上,随后可由饮食者用一只手握持该待挂附食物盒,而用另一只手进行食用操作或者进行其他肢体行为动作,从而极其便利消费者手持走动饮食。另外,该食物盒采用纸板材一体成型时,可以重复回收利用,能够大幅度减少保丽龙、塑料或者其他无法回收的材料造成的废弃物环境污染问题。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食物盒处于正常使用状态的立体示意图,并且使用时食物盒外挂于待挂附食物盒上;
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食物盒处于展开状态的示意图,其中图中的虚线表示压折边;
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食物盒处于正常使用状态的立体示意图,并且使用时食物盒外挂于待挂附食物盒上;
图4是根据本公开的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食物盒处于展开状态的示意图,其中图中的虚线表示压折边;
图5是根据本公开的第三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食物盒处于正常使用状态的立体示意图,并且使用时食物盒外挂于待挂附食物盒上;
图6是根据本公开的第三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食物盒处于展开状态的示意图,其中图中的虚线表示压折边;
图7是根据本公开的第四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食物盒处于正常使用状态的立体示意图,并且使用时食物盒内挂于待挂附食物盒上;
图8是根据本公开的第四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食物盒处于展开状态的示意图,其中图中的虚线表示压折边;
图9是根据本公开的第五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食物盒处于正常使用状态的立体示意图,并且使用时食物盒外挂于待挂附食物盒上;
图10是根据本公开的第五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食物盒处于展开状态的示意图,其中图中的虚线表示压折边;
图11是根据本公开的第六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食物盒处于正常使用状态的立体示意图,并且使用时食物盒外挂于待挂附食物盒上;
图12是根据本公开的第六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食物盒处于展开状态的示意图,其中图中的虚线表示压折边。
附图标记说明
1 食物盒本体 10 第一食物容纳槽 11 扩口结构
12 第九压折边 13 底壁 14 环形侧壁
141 第一侧壁 142 第二侧壁 1420 第七压折边
143 第三侧壁 2 挂附部 20 U形夹槽
21 第一挂附夹壁 210 第一板状结构 211 第一压折边
212 第二压折边 213 第三压折边 2130 第三压折分边
216 第六压折边 22 第二挂附夹壁 220 第四压折边
221 第五压折边 222 第二板状结构 228 第八压折边
23 挂附顶壁 230 扣合孔 231 第一顶壁分段
232 第二顶壁分段 24 U型分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相对于食物盒正常使用时的状态而言的,具体地,如图1所示,食物盒处于正常使用的状态下,由纸面下方指向纸面上方为“上”,由纸面上方指向纸面下方为“下”,位于纸面上方的为“顶”,位于纸面下方的为“底”。
如图1至图12所示,本公开提供一种食物盒,该食物盒可以包括由例如瓦楞纸板等的纸板材或者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其他合适材料一体成型的食物盒本体1和挂附部2。例如,该食物盒本体1和挂附部2可以采用食品级塑料或食品级树脂材料或其他任意合适的材质材料,经过模具压制工艺一体成型。具体地,该食物盒可以包括具有开口朝上的第一食物容纳槽10 的食物盒本体1以及一体形成于食物盒本体1上的挂附部2,并且挂附部2 上形成有开口朝下的U形夹槽20,U形夹槽20能够夹持于待挂附食物盒上。
其中,食物盒本体和待挂附食物盒均可以为包括但不限于饮料杯具和食物盒等用于盛装能够满足人体正常生理和生化能量需求并能延续正常寿命的物质的容器,并且食物盒本体和待挂附食物盒可以结构相同,也可以结构不相同,分别为两个不同种类的食物盒。
这样,可以首先将例如饮料和食物、主食物和配菜、主食物和酱料以及任意其他两种不同食物分别盛放到食物盒本体和待挂附食物盒中,然后再将食物盒通过挂附部2上形成的U形夹槽20夹持于待挂附食物盒上,随后可由饮食者用一只手握持该待挂附食物盒,而用另一只手进行食用操作或者进行其他肢体行为动作,从而极其便利消费者手持走动饮食。另外,该食物盒采用纸板材一体成型时,可以重复回收利用,能够大幅度减少保丽龙、塑料或者其他无法回收的材料造成的废弃物环境污染问题。
进一步地,为保证食物盒稳定地挂附于待挂附食物盒上,且避免食物盒的挂附部对待挂附食物盒内盛装的食物造成污染,该待挂附食物盒内可以盛放例如薯条、爆米花、鸡排等非流体食物,并且该食物盒本体1的第一食物容纳槽10可以小于该待挂附食物盒的食物容纳槽,从而利于保证第一食物容纳槽10装有食物的食物盒的重量比装有食物的待挂附食物盒的重量更轻,进而降低食物盒的挂附部2连接于待挂附食物盒的可靠性要求,最终保证食物盒在使用过程中能够稳固地悬挂于待挂附食物盒上。例如,当该待挂附食物盒内放置薯条、爆米花、鸡排等主食物时,该食物盒本体1的第一食物容纳槽10内可以盛放配菜或酱料等辅助性的食物做搭配,这样,通过将配菜和酱料放置在独立于待挂附食物盒的另一外挂的食物盒中,能够避免配菜食物或酱料口味与待挂附食物盒中的主食物沾染,影响主食物口感和消费者选择沾食酱料多寡的自主性。
进一步地,为简化该挂附部2的结构,如图1至图12所示,挂附部2 可以包括作为第一食物容纳槽10的部分侧壁的第一挂附夹壁21,从第一挂附夹壁21的上边缘朝向远离食物盒本体1延伸的挂附顶壁23,以及从挂附顶壁23的远离食物盒本体1的边缘向下延伸的第二挂附夹壁22,第一挂附夹壁21、挂附顶壁23和第二挂附夹壁22共同围成U形夹槽20。即,该食物盒本体1的一部分也用于构造该U形夹槽20,从而能够简化该食物盒的整体结构,方便制造。
在本公开提供的各种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该食物盒本体1可以经由挂附部2挂附于待挂附食物盒的外侧,即,此时食物盒的第一食物盒容纳槽和待挂附食物盒的食物容纳槽相互独立;另外,该食物盒本体1也可以经由挂附部2挂附于待挂附食物盒的内侧,即,此时食物盒的第一食物盒容纳槽位于待挂附食物盒的食物容纳槽之中。
具体地,为了保证该第一挂附夹壁21和第二挂附夹壁22均能够同时贴合该待挂附食物盒的侧壁,使得挂附部2上的U形夹槽20能够牢靠地夹紧于待挂附食物盒的侧壁上,从而保证食物盒能够稳定地悬挂于待挂附食物盒上,该第一挂附夹壁21和该第二挂附夹壁22的形状均与待挂附食物盒的侧壁形状相匹配。具体地,当待挂附食物盒的侧面为例如圆筒等光滑的曲面时,该第一挂附夹壁21和该第二挂附夹壁22也相应地形成为与该曲面相配合的光滑的曲面结构,或者形状趋近于该光滑曲面的折面结构。当待挂附食物盒的侧面形成为例如多边形棱台时,该第一挂附夹壁21和该第二挂附夹壁22 相应地形成为与该多边形棱台的一个侧平面相匹配的平板结构。即,该第一挂附夹壁21和该第二挂附夹壁21可以形成为光滑的曲面结构,多个呈角度设置的平面组合而成的折面结构,或者平面结构。
类似地,为了保证该挂附顶壁23能够服贴于该待挂附食物盒的盒口边缘,进一步地保证该食物盒能够稳固地扣合在待挂附食物盒上,该挂附顶壁 23的形状与该待挂附食物盒的盒口边缘相适应。因此,当待挂附食物盒的盒口形成为圆形结构时,该挂附顶壁23的形状也相对应地形成为圆弧条形状。当待挂附食物盒的盒口形成为多边形结构时,该挂附顶壁23也相对应地形成为与该多边形结构的一条边缘相匹配的矩形条形状。即,该挂附顶壁23 的形状可以形成为圆弧条形状,也可以形成为矩形条形状,或者其他任何合适的与该待挂附食物盒的盒口边缘相适应的形状。
在本公开提供的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该U形夹槽20可以夹持在待挂附食物盒的任意合适位置上,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为了方便将食物盒挂附在待挂附食物盒上,待挂附食物盒具有开口朝上的第二食物容纳槽, U形夹槽20能够夹持于第二食物容纳槽的部分侧壁上。即只要将该U形夹槽20夹持在第二食物容纳槽的槽侧壁上,就能迅速地将食物盒外挂于待挂附食物盒上,操作极为简单方便。
进一步地,为了方便形成该食物盒的U形夹槽20,且方便挂附顶壁23 贴合该第二食物容纳槽的槽口周缘,如图1、图3、图5、图7、图9和图11 所示,挂附顶壁23可以包括沿第二食物容纳槽的槽口周缘间隔设置的第一顶壁分段231和第二顶壁分段232,以在挂附顶壁23上形成有沿第二食物容纳槽的槽口周缘延伸的扣合孔230,并且第一顶壁分段231和第二顶壁分段 232均沿第二食物容纳槽的槽口周缘延伸。通过在第一顶壁分段231和第二顶壁分段232之间设置扣合孔230,这样,在保证第一挂附夹壁21和第二挂附夹壁22连接的可靠性的前提下,使得展开状态的纸板材易于沿合适的方向弯折而形成该U形夹槽,此外,该扣合孔230可以扣合于第二食物容纳槽的槽口周缘,保证第一顶壁分段231和第二顶壁分段232更易于服贴在该第二食物容纳槽的槽口周缘处,从而保证该U形夹槽20稳定地夹持于该待挂附食物盒的侧壁上。
为方便构造该扣合孔230,如图1至图8所示,挂附顶壁23上形成有开口朝向第二挂附夹壁22的一侧的U型分割线24,扣合孔230通过划开U型分割线24而形成。这样,使用例如刀具等操作工具沿着U型分割线24划开挂附顶壁23,并将由此获得的可活动的U形翻边沿着合适的方向进行弯折,就可得到该扣合孔230。另外,如图1、图3、图5和图7所示,当食物盒处于使用状态时,由于该U形翻边处于靠近第二挂附夹壁22的一侧,可以增强该挂附部2的整体结构强度,保证食物盒的连接可靠性。
具体地,如图2、图4、图6和图8所示,该U型分割线24可以包括分别沿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分割线和第二分割线,以及沿长度方向延伸并且连接于第一分割线和第二分割线之间的第三分割线。其中,第一分割线、第二分割线和第三分割线均可以形成为直线、圆弧线或者其他合适的曲线,只要三者共同围成大致呈现为U形结构的分割线即可。更具体地,如图2和图6 所示,在第一种、第三种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该第一分割线、第二分割线和第三分割线均形成为直线。如图4和图8所示,在第二种、第四种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该第一分割线和第二分割线均形成为直线,该第三分割线形成为朝向第二挂附夹壁22凸出的圆弧段,这样,当食物盒内挂于待挂附食物盒上时,具有圆弧边缘的可活动的U形翻边更易于插入并卡接到待挂附食物盒的周缘卷边处,从而保证食物盒牢靠地悬挂于待挂附食物盒上。
如图9至图12所示,挂附顶壁23上还可以形成有口字型分割线,扣合孔230通过划开口字型分割线而形成。即,不同于上述第一种至第四种示例性的实施方式,该挂附顶壁23上并没有附带可活动的翻边结构,而是在挂附顶壁23上沿着口字形分割线进行切除,通过去除口字形分割线内部的结构而形成为口字形的扣合孔230。
通常,为了保证消费者的手部握持待挂附食物盒后,该待挂附食物盒能够易于稳定地保持在消费者的手部,并且方便消费者从待挂附食物盒中拿取食物,该第二食物容纳槽的侧壁可以具有两种通常的设计结构:一、第二食物容纳槽的侧壁形成为开口从下至上逐渐增大的圆台结构;二、第二食物容纳槽的侧壁形成开口从下至上逐渐增大的多边形棱台。因此,为了本公开提供的食物盒上的U形夹槽更加贴合地夹持在待挂附食物盒上,本公开提供两种不同的实施方式的食物盒结构设计,以分别与两种不同的待挂附食物盒的形状相适应,具体论述如下:
第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第二食物容纳槽的侧壁形成为开口从下至上逐渐增大的圆台结构。
为了使得挂附部2受力均匀,如图1至图10所示,扣合孔230可以具有平行于第二食物容纳槽的槽口径向方向的第一对称中心线,并且第一顶壁分段231和第二顶壁分段232关于第一对称中心线对称,换言之,该挂附顶壁23具有平行于第二食物容纳槽的槽口径向方向的第一对称中心线。这样,食物盒的整体重量可以均匀地施加于第一顶壁分段231和第二顶壁分段232 上,从而延长整个食物盒的使用寿命。并且,为方便挂附顶壁23贴合该第二食物容纳槽的槽口边缘,该第一顶壁分段231和第二顶壁分段232均形成为圆弧条结构。
为进一步地延长整个食物盒的使用寿命,如图1至图10所示,第一挂附夹壁21具有平行于第二食物容纳槽的侧壁的母线的第二对称中心线,该第二对称中心线和第一对称中心线具有交点。这样,食物盒的整体重量可以均匀地传递到挂附顶壁23上。进一步地,为了方便例如纸板材的板状结构构造成食物盒,同时使得该第一挂附夹壁21易于贴合待挂附食物盒的侧壁,如图1至图10所示,第一挂附夹壁21具有与第二对称中心线相重合的第一压折边211,并均经由第二压折边212分别与第一顶壁分段231和第二顶壁分段232相连,第一挂附夹壁21的下边缘形成为关于第二对称中心线对称的第三压折边213。即,该第一挂附夹壁21整体上形成为关于第二对称中心线对称的折面形状,从而能够尽量地贴合侧壁形成为圆台结构的第二食物容纳槽的侧壁,便于U型夹槽20夹紧待挂附食物盒上。另外,通过在例如纸板材的板状结构上例如通过压折工艺预设第一压折边211、第二压折边212 和第三压折边213,在生产制造该食物盒时,通过沿着板状结构上的各个压折边进行弯折,能够快速地构造出食物盒,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进一步地,为了方便上述折面形状能够最大程度地贴合侧壁形成为圆台结构的第二食物容纳槽的侧壁,如1至图10所示,该第三压折边213包括呈角度设置的一对第三压折分边2130,该一对第三压折分边2130之间的夹角为90°~180°。这样,便于保证U形夹槽20能够稳固地夹持在待挂附食物盒的侧壁上。
为进一步地延长整个食物盒的使用寿命,如图1和图2所示,第二挂附夹壁22具有平行于第二食物容纳槽的侧壁的母线的第三对称中心线,该第三对称中心线和第一对称中心线具有交点。这样,食物盒的整体重量可以经由第二挂附夹壁22均匀地传递到待挂附食物盒上。进一步地,为了方便例如纸板材的板状结构构造成食物盒,同时使得该第二挂附夹壁22易于贴合待挂附食物盒的侧壁,如图1至图10所示,第二挂附夹壁22具有与第三对称中心线相重合的第四压折边220,并均经由第五压折边221分别与第一顶壁分段231和第二顶壁分段232相连。换言之,该第二挂附夹壁22整体上也形成为关于第三对称中心对称且与该圆台结构的侧壁相配合的折面结构,从而尽量地贴合该待挂附食物盒的侧壁,便于U型夹槽20夹紧待挂附食物盒上。类似地,通过在例如纸板材的板状结构上例如通过压折工艺预设第四压折边220和第五压折边221,从而能够沿着各个压折边进行弯折而快速构造出食物盒,提高生产效率。
第二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第二食物容纳槽的侧壁形成为开口从下至上逐渐增大的多边形棱台,具体地,U形夹槽能够夹持于该多边形棱台的侧壁的一个平面上。
如图11和图12所示,为了使得挂附部2受力均匀,扣合孔具有平行于该平面的顶边缘中心和第二食物容纳槽的槽口中心的连线的第一对称中心线,并且第一顶壁分段231和第二顶壁分段232关于第一对称中心线对称。换言之,该挂附顶壁23具有平行于该平面的顶边缘中心和第二食物容纳槽的槽口中心的连线的第一对称中心线,这样,食物盒的整体重量可以均匀地施加于第一顶壁分段231和第二顶壁分段232上,从而延长整个食物盒的使用寿命。并且,方便挂附顶壁23贴合该第二食物容纳槽的槽口边缘,第一顶壁分段231和第二顶壁分段232均形成为矩形条结构。
为进一步地延长整个食物盒的使用寿命,如图11和图12所示,第一挂附夹壁21具有平行于该平面的对称中心线的第二对称中心线,该第二对称中心线和第一对称中心线具有交点。这样,食物盒的整体重量可以均匀地传递到挂附顶壁23上。与第一种实施方式相类似地,为了方便例如纸板材的板状结构构造成食物盒,并且保证该第一挂附夹壁21能够最大程度地贴合该多边形棱台的侧壁,第一挂附夹壁21形成为第一板状结构210,并经由第六压折边216分别与第一顶壁分段231和第二顶壁分段232相连。即,该第一挂附夹壁21整体上形成为平行于该多边形棱台的侧壁的一个平面的板状结构,从而使得U型夹槽20夹紧于待挂附食物盒上。另外,通过在例如纸板材的板状结构上例如通过压折工艺预设第六压折边216,便于沿着该第六压折边进行弯折以快速构造出食物盒,提高生产效率。
为进一步地延长整个食物盒的使用寿命,如图11和图12所示,第二挂附夹壁22具有平行于该平面的对称中心线的第三对称中心线,该第三对称中心线和第一对称中心线具有交点。这样,食物盒的整体重量可以经由第二挂附夹壁22均匀地传递到待挂附食物盒上。进一步地,为了方便例如纸板材的板状结构构造成食物盒,并且保证该第二挂附夹壁22能够最大程度地贴合该多边形棱台的侧壁的一个平面上,第二挂附夹壁22形成为第二板状结构222,并均经由第八压折边228分别与第一顶壁分段231和第二顶壁分段232相连。即,该第二挂附夹壁22整体上形成为平行于该多边形棱台的侧壁的一个平面的板状结构,从而使得U型夹槽20夹紧于待挂附食物盒上。另外,通过在例如纸板材的板状结构上例如通过压折工艺预设第八压折边 228,便于沿着该第八压折边进行压折以快速构造出食物盒。
如上所述,该食物盒本体1可以经由挂附部2挂附于待挂附食物盒的外侧或者内侧。当本公开提供的食物盒外挂于待挂附食物盒的外侧时,该第二挂附夹壁22位于待挂附食物盒的第二食物容纳槽的内侧,为了防止因该第二挂附夹壁22从第二食物容纳槽中脱离,最终导致该食物盒从待挂附食物盒上脱落,作为一种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4、图9至图12所示,第二挂附夹壁22的沿上下方向的最大尺寸大于第二食物容纳槽的槽口直径,小于第二食物容纳槽的槽深。即,在图1至图4、图9至图12中,该第二挂附夹壁22的最大长度大于第二食物容纳槽的槽口直径,并且小于第二食物容纳槽的槽深。作为另一种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如图5和图6所示,第二挂附夹壁22在第二挂附夹壁22所在平面内的垂直于上下方向上的最大尺寸大于第二食物容纳槽的槽口周长的二分之一,小于第二食物容纳槽的槽口周长。即,在图5和图6中,该第二挂附夹壁22的最大宽度大于第二食物容纳槽的槽口周长的二分之一,小于第二食物容纳槽的槽口周长。因此,上述两种实施方式的第二挂附夹壁22不仅均能够节约第二挂附夹壁22的用料量,而且还能够有效地避免该第二挂附夹壁22从第二食物容纳槽中脱离,使得食物盒能够稳固地保持在待挂附食物盒上。
在本公开提供的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为了方便所消费者从第一食物容纳槽10中拿取食物,或者进行沾食动作,如图1、图3、图5、图7、图9 和图11所示,述第一食物容纳槽10形成有从下至上逐渐扩大的扩口结构11。这样,该扩口结构11可以提供足够大的操作空间以消费者进行拿取食物或沾食动作。
具体地,如图1至图12所示,食物盒本体1可以包括一体成型且通过第九压折边12相连的底壁13和环形侧壁14,该环形侧壁14包括作为挂附部2的部分的第一侧壁141,与该第一侧壁141相对且间隔设置的第二侧壁 142,以及位于该第一侧壁141和第二侧壁142之间的一对第三侧壁143,第二侧壁142的上端部通过第七压折边1420形成有朝向远离第一侧壁141凸出的曲面。
更具体地,如图1至图12所示,每个第三侧壁143和第一侧壁141之间、每个第三侧壁143和第二侧壁142之间均可以设置折叠壁,并在该折叠壁上设置多条压折边,然后通过折叠壁沿着各个压折边进行折叠,并将折叠后的压折壁粘贴到第一侧壁141或第三侧壁143或第二侧壁142上。
进一步地,为了增加该扩口结构的锥度,更方便消费者进行拿取或沾食动作,如图1至图12所示,该第一侧壁141、第二侧壁142和第三侧壁143 均形成为上宽下窄的梯形结构。
当然,在其他的变形方式中,该环形侧壁14还可以形成为开口从下至上逐渐增大的圆台结构,并通过压折边与底壁13相连,对于此种变形也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中。
综上,本公开提供的食物盒,可以通过例如纸板材一体成型构造而成,并将该纸板材沿预设的压折边沿各个合适的方向弯折而成,再结合胶合动作,就能将食物盒通过U形夹槽外挂于另一待挂附食物盒上,从而使得该食物盒支持多元利用组合,方便消费者使用一手拿取饮料和食物,或者两种不宜盛装于同一容器的食物。另外该未成型的纸板材可以折合堆栈便于生产制造及运输,此外,该扣合孔的尺寸设计可以配合市面上所贩卖的各种规格的待挂附食物盒的通常尺寸进行调整,使得该食物盒能够广泛使用于市面上所贩卖的各种类型的例如免洗杯具的待挂附食物盒,并使得该U形夹槽能够有效及稳固地扣住待挂附食物盒的盒口部。因此,本公开提供的食物盒具有极大的推广适用性和经济便利性。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5)

1.一种食物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开口朝上的第一食物容纳槽(10)的食物盒本体(1)以及一体形成于所述食物盒本体(1)上的挂附部(2),并且所述挂附部(2)上形成有开口朝下的U形夹槽(20),所述U形夹槽(20)能够夹持于待挂附食物盒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物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附部(2)包括作为所述第一食物容纳槽(10)的部分侧壁的第一挂附夹壁(21),从所述第一挂附夹壁(21)的上边缘朝向远离所述食物盒本体(1)延伸的挂附顶壁(23),以及从所述挂附顶壁(23)的远离所述食物盒本体(1)的边缘向下延伸的第二挂附夹壁(22),所述第一挂附夹壁(21)、所述挂附顶壁(23)和所述第二挂附夹壁(22)共同围成所述U形夹槽(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食物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挂附食物盒具有开口朝上的第二食物容纳槽,所述U形夹槽(20)能够夹持于所述第二食物容纳槽的部分侧壁上,所述挂附顶壁(23)包括沿所述第二食物容纳槽的槽口周缘间隔设置的第一顶壁分段(231)和第二顶壁分段(232),以在所述挂附顶壁(23)上形成有沿所述第二食物容纳槽的槽口周缘延伸的扣合孔(230),并且所述第一顶壁分段(231)和所述第二顶壁分段(232)均沿所述第二食物容纳槽的槽口周缘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食物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附顶壁(23)上形成有开口朝向所述第二挂附夹壁(22)的一侧的U型分割线(24),所述扣合孔(230)通过划开所述U型分割线(24)而形成,或者,所述挂附顶壁(23)上形成有口字型分割线,所述扣合孔(230)通过划开所述口字型分割线而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食物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食物容纳槽的侧壁形成为开口从下至上逐渐增大的圆台结构,所述挂附顶壁(23)具有平行于所述第二食物容纳槽的槽口径向方向的第一对称中心线,所述第一顶壁分段(231)和所述第二顶壁分段(232)均形成为圆弧条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食物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挂附夹壁(21)具有平行于所述第二食物容纳槽的侧壁的母线的第二对称中心线,该第二对称中心线和所述第一对称中心线具有交点,所述第一挂附夹壁(21)具有与所述第二对称中心线相重合的第一压折边(211),并均经由第二压折边(212)分别与所述第一顶壁分段(231)和所述第二顶壁分段(232)相连,所述第一挂附夹壁(21)的下边缘形成为关于所述第二对称中心线对称的第三压折边(21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食物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压折边(213)包括呈角度设置的一对第三压折分边(2130),该一对第三压折分边(2130)之间的夹角为90°~180°。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食物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挂附夹壁(22)具有平行于所述第二食物容纳槽的侧壁的母线的第三对称中心线,该第三对称中心线和所述第一对称中心线具有交点,所述第二挂附夹壁(22)具有与所述第三对称中心线相重合的第四压折边(220),并均经由第五压折边(221)分别与所述第一顶壁分段(231)和所述第二顶壁分段(232)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食物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食物容纳槽的侧壁形成为开口从下至上逐渐增大的多边形棱台,所述U形夹槽能够夹持于所述多边形棱台的侧壁的一个平面上,所述挂附顶壁(23)具有平行于所述平面的顶边缘中心和所述第二食物容纳槽的槽口中心的连线的第一对称中心线,所述第一顶壁分段(231)和所述第二顶壁分段(232)均形成为矩形条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食物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挂附夹壁(21)具有平行于所述平面的对称中心线的第二对称中心线,该第二对称中心线和所述第一对称中心线具有交点,所述第一挂附夹壁(21)形成为第一板状结构(210),并经由第六压折边(216)分别与所述第一顶壁分段(231)和所述第二顶壁分段(232)相连。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食物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挂附夹壁(22)具有平行于所述平面的对称中心线的第三对称中心线,该第三对称中心线和所述第一对称中心线具有交点,所述第二挂附夹壁形成为第二板状结构(222),并均经由第八压折边(228)分别与所述第一顶壁分段(231)和所述第二顶壁分段(232)相连。
12.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食物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食物盒本体(1)经由所述挂附部(2)挂附于所述待挂附食物盒的外侧,所述第二挂附夹壁(22)的沿上下方向的最大尺寸大于所述第二食物容纳槽的槽口直径,小于所述第二食物容纳槽的槽深,或者,所述第二挂附夹壁(22)在所述第二挂附夹壁(22)所在平面内的垂直于上下方向上的最大尺寸大于所述第二食物容纳槽的槽口周长的二分之一,小于所述第二食物容纳槽的槽口周长;
或者,所述食物盒本体(1)经由所述挂附部(2)挂附于所述待挂附食物盒的内侧。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食物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食物容纳槽(10)形成有从下至上逐渐扩大的扩口结构(11)。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食物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食物盒本体(1)包括一体成型且通过第九压折边(12)相连的底壁(13)和环形侧壁(14),该环形侧壁(14)包括作为所述挂附部(2)的部分的第一侧壁(141),与该第一侧壁(141)相对且间隔设置的第二侧壁(142),以及位于该第一侧壁(141)和所述第二侧壁(142)之间的一对第三侧壁(143),所述第二侧壁(142)的上端部通过第七压折边(1420)形成有朝向远离所述第一侧壁(141)凸出的曲面。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食物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食物盒本体(1)和所述挂附部(2)由纸板材一体成型。
CN201820299588.9U 2018-03-05 2018-03-05 食物盒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9321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99588.9U CN207932162U (zh) 2018-03-05 2018-03-05 食物盒
TW107204782U TWM574596U (zh) 2018-03-05 2018-04-13 食物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99588.9U CN207932162U (zh) 2018-03-05 2018-03-05 食物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932162U true CN207932162U (zh) 2018-10-02

Family

ID=636538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299588.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932162U (zh) 2018-03-05 2018-03-05 食物盒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7932162U (zh)
TW (1) TWM574596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47782B (zh) * 2021-04-22 2021-11-21 朝陽科技大學 包裝盒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74596U (zh) 2019-0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284205A (en) Foldable cup
US6440050B1 (en) Method of forming a variable sized and shaped pizza box and apparatus thereof
CN207932162U (zh) 食物盒
CN206813524U (zh) 纸板套装包装盒
CN100537367C (zh) 货品托架以及由此形成的包装件
CN110753664A (zh) 资源节约型无粘结环保杯托
CN206125655U (zh) 一种节约纸材并保证包装性能的撕开式包装箱及模切拼版
CN205633358U (zh) 一种衬垫一体包装盒
CN208360780U (zh) 一种一体式蛋糕盒
CN209973191U (zh) 一种能堆叠的纸盖
CN208086426U (zh) 提带结构
CN206813523U (zh) 套装包装盒
CN219822029U (zh) 二口咖啡手提盒
CN205023051U (zh) 改进的纸制容器
CN217436303U (zh) 一种正多边形天地盒
CN216834735U (zh) 易开启包装盒
CN219008392U (zh) 一种一片式的四合一折叠盒
CN220536192U (zh) 一种披萨包装盒结构
CN217497163U (zh) 一种适用于快速消费型饮品的手提式包装盒结构
CN205525403U (zh) 具分离式盒盖之多边形盒
CN203402503U (zh) 易拉罐饮料的快速包装纸结构
CN217100863U (zh) 基于包装盒的锁扣结构
CN205366314U (zh) 具连伸式盒盖之多边形盒
CN209351906U (zh) 一种易降解的纸盒
CN208647370U (zh) 堆码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002

Termination date: 2021030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