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25637U - 一种可调波导滤波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调波导滤波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925637U
CN207925637U CN201820293627.4U CN201820293627U CN207925637U CN 207925637 U CN207925637 U CN 207925637U CN 201820293627 U CN201820293627 U CN 201820293627U CN 207925637 U CN207925637 U CN 2079256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waveguide filter
coupling window
dielectric
tu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29362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海英
谢瑞华
王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rologis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osenberger Technology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osenberger Technology Kun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Rosenberger Technology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29362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9256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9256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9256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Motors That Do Not Use Commut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可调波导滤波器,包括腔体、设置在腔体上的至少一滤波腔、若干调谐螺钉及若干起移频作用的介质棒,每个所述滤波腔包括设置在腔体内的至少两个谐振腔和至少一耦合窗,所述耦合窗位于相邻两个所述谐振腔之间,所述调谐螺钉沿第一方向延伸入对应的谐振腔和耦合窗内,所述腔体形成耦合窗的侧壁上设有对调谐螺钉让位的让位槽,所述对应耦合窗和谐振腔的调谐螺钉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延伸入同一滤波腔的介质棒的步进一致。本实用新型在减小后的耦合窗口侧壁上对调螺做让位设计,实现所有介质棒的步进一致,且没有增加两谐振腔之间的距离来减小耦合,减小了波导滤波器的体积,降低了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可调波导滤波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源器件滤波器,尤其是涉及一种可调波导滤波器。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现有可调波导滤波器采用介质棒补偿波导谐振腔的方式,将耦合窗、谐振腔等的所有介质棒连接成一体,通过一个微电机带动,从而带动整个波导滤波器的曲线变化。
在滤波器腔体里,相邻两谐振腔越靠近,其两腔之间的耦合越强。为了减小耦合,必须减小两腔之间的耦合窗口或增大两腔之间的距离。由上述介绍可知,由于现有可调波导滤波器耦合窗、谐振腔等的所有介质棒连接成一体,所以这些介质棒的前进及后退的步进一致。对于弱耦合的相邻两谐振腔,若是减小它们之间的耦合窗口,如图2所示,则耦合窗口内的调螺位置会发生变化,进而容易导致耦合窗介质棒步进距离相对较短。因此,为了与谐振腔介质棒步进一致,必须配合增大两谐振腔之间的距离,这样又会造成滤波器体积变大,增加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体积减小且成本较低的可调波导滤波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波导滤波器,包括腔体、设置在腔体上的至少一滤波腔、若干调谐螺钉及若干起移频作用的介质棒,每个所述滤波腔包括设置在腔体内的至少两个谐振腔和至少一耦合窗,所述耦合窗位于相邻两个所述谐振腔之间,所述调谐螺钉沿第一方向延伸入对应的谐振腔和耦合窗内,所述腔体形成耦合窗的侧壁上设有对调谐螺钉让位的让位槽,所述对应耦合窗和谐振腔的调谐螺钉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延伸入同一滤波腔的介质棒延的步进一致。
优选地,所述介质棒与对应的调谐螺钉垂直设置。
优选地,所述让位槽为方形槽或弧形槽。
优选地,所述波导滤波器包括两个滤波腔,所述两个滤波腔相连,所述两个滤波腔的两端分别为接收端和发射端,所述两个滤波腔相连的地方为天线端口。
优选地,两个所述滤波腔沿腔体的横向中心轴对称分布。
优选地,所述介质棒伸入与其对应的所述谐振腔或耦合窗内的长度可调,且同一滤波腔对应的介质棒由同一驱动装置驱动。
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手动杆和传动杆,所述手动杆带动所述传动杆运动,至少两个介质棒与所述传动杆连接。
优选地,所述介质棒沿传动杆的一侧垂直延伸,所述手动杆沿传动杆的另一侧垂直延伸超出腔体。
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与所述手动杆平行设置,所述传动杆套装在所述导向杆上,并沿所述导向杆滑动。
优选地,所述调谐螺钉为金属调谐螺钉,所述介质棒为介质调谐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在减小后的耦合窗口上对其内的调螺的让位设计,实现耦合窗、谐振腔的所有介质棒的前进及后退的步进一致,且没有增加两谐振腔之间的距离来减小耦合,减小了波导滤波器的体积,降低了成本。
2、所有介质棒连接成一体,使用一个微电机带动,减少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波导滤波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减小耦合窗口后的波导滤波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波导滤波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波导滤波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腔体,2、谐振腔,21、调谐螺钉,3、耦合窗,31、调谐螺钉,41/42介质棒,5、让位槽,6、接收端,7、发射端,8、手动杆,9、传动杆,10、天线端口,11、波导入口,12、波导出口,13、限位腔,14、导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一种可调波导滤波器,主要针对解决弱耦合的相邻两谐振腔之间的耦合窗的介质棒步进距离短的问题,通过在减小后的耦合窗口上对其内的调螺做让位设计,实现了耦合窗、谐振腔的所有介质棒的步进一致。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一种可调波导滤波器,包括腔体1、设置在腔体1上的至少一滤波腔、延伸入滤波腔内的若干调谐螺钉21、31和若干起移频作用的介质棒41、42,所述滤波器腔包括设置在腔体1内的至少两个谐振腔2、至少一耦合窗3,其中,耦合窗3位于相邻两个谐振腔2之间,用于调节两谐振腔2之间的耦合量。
每个谐振腔2内和耦合窗3内均对应有调谐螺钉21、31,其中,调谐螺钉21沿第一方向延伸入对应的谐振腔2内,调谐螺钉31也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入对应的耦合窗3内。且,每个谐振腔2和耦合窗3内还对应有起移频作用的介质棒41、42,其中,介质棒41沿与第一方向相垂直的第二方向延伸入对应的谐振腔2内,介质棒42也沿与第一方向相垂直的所述第二方向延伸入对应的耦合窗3内。介质棒用于通过伸入谐振腔2和耦合窗3长度的变化实现谐振频率的微调或微扰。
介质棒41、42穿过腔体1侧壁,并延伸入相应的谐振腔2或耦合窗3内,形成一种介质微扰结构。综合考虑谐振器Q值的改变和频率可调谐范围的大小,以及结构可行性,本方案采用介质棒41、42与所述调谐螺钉21、31垂直设置,当然,作为可选地,介质棒41、42与调谐螺钉21、31也可以形成接近垂直的角度放置。而介质棒41、42的介质材料的选取也同样遵循了以上的综合原则,以便在较大频率范围调谐时,谐振腔Q值有限下降,不严重影响滤波器插入损耗。
优选地,为了保证在减小两谐振腔2之间的耦合窗口的情况下,所有介质棒的步进一致,本申请在减小后的耦合窗3的侧壁上对调谐螺钉做了让位设计。具体地,在腔体1形成耦合窗的侧壁上设置一让位槽5,如图3所示,在耦合窗3的顶壁(即远离介质棒的壁面)的中部,设置一向远离介质棒方向凹出的让位槽5,该让位槽5可以是方形槽或弧形槽(如半圆形槽)或其他形状的,耦合窗3的调谐螺钉31位于该让位槽5内,这样,可以使得耦合窗3未减小前,其内的调谐螺钉的位置可以不变,且其附近的耦合窗3也近似不进行减小。让位槽5的设计,使其对应的耦合窗3内的调谐螺钉31与其他调谐螺钉可以位于同一直线上,从而实现延伸入同一滤波腔的介质棒41、42延伸入耦合窗3和谐振腔2的步进一致。让位槽5的设计大小,以能实现其内的调谐螺钉与其他调谐螺钉位于同一直线上即可。
下面结合一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描述本申请可调波导滤波器结构。结合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所揭示的一种可调波导滤波器,包括腔体1、接收端6、发射端7和两个滤波腔,接收端6和发射端7设置在腔体1上,本实施例中,接收端5和发射端6分别设置在腔体1的左右两端,其中,接收端6(L端)是调节Rx信号(即终端向基站发射的信号),发射端7(H端)是调节Tx信号(即基站向终端发射的信号)。
两个滤波腔在腔体1上,分别靠近接收端5和发射端6设置,即一个靠近接收端5设置,另一个靠近发射端6设置,且两个滤波腔相连,两个滤波腔相连的地方为天线端口10。本实施例中,两个滤波腔在腔体1上沿腔体1的横向中心轴对称分布。
每个滤波腔的两端分别设有波导入口11和波导出口12,且波导入口11和波导出口12也均延伸有所述金属调谐螺钉21、31和所述金属调谐杆41、42,且调谐螺钉与调谐杆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且本实施例中,所述延伸入波导入口11和波导出口12的金属调谐杆41、42的长度大于延伸入谐振腔2及耦合窗3的金属调谐杆41、42的长度。需要说明的是,滤波腔的波导入口11和波导出口12的定义根据滤波器调节信号的不同而不同,如调节Rx信号信号时,滤波腔靠近L端的端口为波导入口11,另一端为波导出口12,滤波腔靠近H端的端口为波导出口12,另一端则为波导入口11。每个滤波腔的其他结构与上述描述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优选地,每个滤波腔的至少两个介质棒41、42由同一驱动装置驱动,由该驱动装置驱动至少两个介质棒的同步伸入和伸出。本实施例中,是每个滤波器本体的所有的介质棒由同一驱动装置驱动,具体地,本实施例中,驱动装置包括手动杆8、传动杆9和导向杆14,具体地,所述传动杆9垂直于介质棒41、42,且为杆状结构,其两端套设在所述导向杆14上,并与所述导向杆14滑动连接;介质棒41、42沿传动杆9的一侧垂直延伸,所述手动杆8沿传动杆9的另一侧垂直延伸超出腔体1;导向杆14与手动杆8平行设置。这样旋动手动杆8时,带动所述传动杆9沿所述导向杆14前后移动,进而控制传动杆9上的介质棒向对应的谐振腔2、耦合窗3内的伸入长度。
所述介质棒41、42一端连接所述传动杆9,其另一端穿过腔体1侧壁并延伸入相应的谐振腔2或耦合窗3内,形成一种介质微扰结构。
优选地,每个滤波腔上还设置一限位腔13,所述传动杆9和导向杆14均收容于限位腔13内,从而限制介质棒41、42的伸入长度。另外,限位腔13的两侧边还设有导向孔(图未示),所述导向杆14的两端固持于该导向孔内,所述传动杆9沿导向杆14滑动。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调谐螺钉21、31为金属调谐螺钉,所述介质棒41、42为介质调谐杆。本申请滤波器采用两套全金属调谐杆,降低了设计和调试难度,减少了滤波器频段调试时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及技术特征已揭示如上,然而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仍可能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教示及揭示而作种种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替换及修饰,因此,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应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的内容,而应包括各种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替换及修饰,并为本专利申请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可调波导滤波器,包括腔体、设置在腔体上的至少一滤波腔、若干调谐螺钉及若干起移频作用的介质棒,每个所述滤波腔包括设置在腔体内的至少两个谐振腔和至少一耦合窗,所述耦合窗位于相邻两个所述谐振腔之间,所述调谐螺钉沿第一方向延伸入对应的谐振腔和耦合窗内,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形成耦合窗的侧壁上设有对调谐螺钉让位的让位槽,所述对应耦合窗和谐振腔的调谐螺钉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延伸入同一滤波腔的介质棒的步进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波导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棒与对应的调谐螺钉垂直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波导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让位槽为方形槽或弧形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波导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导滤波器包括两个滤波腔,所述两个滤波腔相连,所述两个滤波腔的两端分别为接收端和发射端,所述两个滤波腔相连的地方为天线端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调波导滤波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滤波腔沿腔体的横向中心轴对称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波导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棒伸入与其对应的所述谐振腔或耦合窗内的长度可调,且同一滤波腔对应的介质棒由同一驱动装置驱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调波导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手动杆和传动杆,所述手动杆带动所述传动杆运动,至少两个介质棒与所述传动杆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调波导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棒沿传动杆的一侧垂直延伸,所述手动杆沿传动杆的另一侧垂直延伸超出腔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调波导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与所述手动杆平行设置,所述传动杆套装在所述导向杆上,并沿所述导向杆滑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可调波导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谐螺钉为金属调谐螺钉,所述介质棒为介质调谐杆。
CN201820293627.4U 2018-03-02 2018-03-02 一种可调波导滤波器 Active CN2079256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93627.4U CN207925637U (zh) 2018-03-02 2018-03-02 一种可调波导滤波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93627.4U CN207925637U (zh) 2018-03-02 2018-03-02 一种可调波导滤波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925637U true CN207925637U (zh) 2018-09-28

Family

ID=636008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293627.4U Active CN207925637U (zh) 2018-03-02 2018-03-02 一种可调波导滤波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92563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84498A (zh) * 2018-12-29 2020-07-07 深圳市大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介质滤波器、双工器以及通讯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84498A (zh) * 2018-12-29 2020-07-07 深圳市大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介质滤波器、双工器以及通讯设备
CN111384498B (zh) * 2018-12-29 2022-07-05 大富科技(安徽)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介质滤波器、双工器以及通讯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189932U (zh) 介质与金属谐振器耦合可调节的介质滤波器
CN104393387B (zh) 一种利用滑动活塞进行调谐的孔耦合调谐装置
CN103682535B (zh) 基于阶跃阻抗结构的同轴腔体双频滤波器
CN110391486A (zh) 双工器、介质滤波器及其容性耦合结构
CN207925637U (zh) 一种可调波导滤波器
CN207925634U (zh) 一种基于电容加载与开槽耦合的介质三模滤波器
CN102544650A (zh) 一种同轴谐振腔混合耦合方法
CN104676675A (zh) 微波炉及用于微波炉的激励器
CN106532207A (zh) 混合模射频滤波器
US9812751B2 (en) Plurality of resonator cavities coupled by inductive apertures which are adjusted by capacitive parts
WO2019104901A1 (zh) 一种介质波导滤波器负零点耦合结构
CN204189926U (zh) 可调带阻滤波器
CN207925638U (zh) 一种双调谐波导滤波器
CN201820867U (zh) 带信号导件的微波频段合路器
CN207542374U (zh) 一种矩形波导定向耦合器
CN201369383Y (zh) 紧凑型微波谐振腔
CN203644914U (zh) 基于阶跃阻抗结构的同轴腔体双频滤波器
CN2305762Y (zh) 具有一个或两个反馈的一腔三模双工器
CN205911408U (zh) 一种介质多腔滤波器的耦合结构
CN202888358U (zh) 通信射频器件及其滤波器
CN106025467A (zh) 一种介质多腔滤波器的耦合结构
CN106450618A (zh) 一种滤波器端口的耦合结构及波导双工器公共端口耦合结构
CN207719379U (zh) 一种介质波导滤波器负零点耦合结构
CN104037478A (zh) 介质滤波器
CN103545580A (zh) 一种小型化可调带阻滤波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Kunshan Dianshan Lake Town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5345 Shen road, No. 6

Patentee after: Rosenber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Kunshan Dianshan Lake Town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5300 Shen road, No. 6

Patentee before: ROSENBERGER TECHNOLOGY ( KUNSHAN)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15300 No.6 Shen'an Road, Dianshanhu Town, Kunshan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ProLogis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Suzhou)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345 No. 6 Shen'an Road, Dianshan Lake Town, Kunshan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Rosenberg Technolo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