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21657U - 一种支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支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921657U
CN207921657U CN201820058769.2U CN201820058769U CN207921657U CN 207921657 U CN207921657 U CN 207921657U CN 201820058769 U CN201820058769 U CN 201820058769U CN 207921657 U CN207921657 U CN 2079216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pright bar
line
holder device
lubber
clam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05876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小龙
唐新光
陈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tel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Autel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tel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Autel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05876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9216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9216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9216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ength-Measuring Instruments Using Mechan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维修及设备标定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支架装置,所述支架装置包括底座,立杆以及滑动组件。所述底座支承所述立杆;所述立杆竖直设置,其一端安装于所述底座;所述滑动组件活动安装于所述立杆,并可沿所述立杆滑动,所述滑动组件用于搭载所需的标定装置。在本实用新型的支架装置中,所述滑动组件可沿所述立杆滑动,可根据需要调节所述滑动组件所搭载的标定装置的高度,可满足不同的标定装置的不同高度要求,使得所述支架装置可搭载不同的标定装置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支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维修及设备标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搭载标定装置的支架装置。
【背景技术】
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vanced Driver Assistant System),简称ADAS,是利用安装于车上的各式各样的传感器,在第一时间收集车内外的环境数据,进行静、动态物体的辨识、侦测与追踪等技术上的处理,从而能够让驾驶者在最快的时间察觉可能发生的危险,以引起注意和提高安全性的主动安全技术。ADAS采用的传感器主要有摄像头、雷达、激光和超声波等,可以探测光、热、压力或其它用于监测汽车状态的变量,通常位于车辆的前后保险杠、侧视镜、驾驶杆内部或者挡风玻璃上。早期的ADAS技术主要以被动式报警为主,当车辆检测到潜在危险时,会发出警报提醒驾车者注意异常的车辆或道路情况。
随着ADAS在汽车上普及,ADAS设备的标定应用市场也随之成熟,针对不同ADAS设备的标定工具也涌入市场。但目前,各车系甚至同一车系不同车型间,其标定设备多有差异,基本标定原理一致,但是具体到车型,因高度或其他规格参数影响,导致许多相同原理的标定工具,无法通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可用于搭载多种标定装置的支架装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支架装置,包括底座,立杆以及滑动组件。所述底座支承所述立杆;所述立杆竖直设置,其一端安装于所述底座;所述滑动组件活动安装于所述立杆,并可沿所述立杆滑动,所述滑动组件用于搭载所需的标定装置。
可选地,所述滑动组件设有收容孔,用于收容所述标定装置的固定轴。
可选地,所述滑动组件设有定位孔,用于收容所述标定装置的定位销。
可选地,所述滑动组件包括固持件,所述固持件包括固持本体,夹紧部,连接杆以及把手;
两个所述夹紧部从所述固持本体延伸,两个所述夹紧部之间设有所述收容孔,两个所述夹紧部之间存在间隙,所述间隙与所述收容孔相连通;
所述连接杆的一端穿过其中的一个所述夹紧部,且固定于另一个所述夹紧部,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把手;
所述把手设有凸轮块和转动轴,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夹紧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转动轴的中部,两个所述凸轮块套设于所述转动轴的两端,且两个所述凸轮块可相对于所述转动轴转动,以挤压所述夹紧部,使得两个所述夹紧部夹紧所述固定轴。
可选地,所述固持件包括压紧块,所述压紧块套设于所述连接杆,且所述压紧块位于所述夹紧部与所述凸轮块之间。
可选地,所述滑动组件包括夹持件,所述夹持件套设于所述立杆,可沿所述立杆滑动,并且所述夹持件可夹紧所述立杆,以将所述滑动组件固定在所需要的位置。
可选地,所述立杆还设有齿条,所述齿条沿竖直方向设置;
所述滑动组件包括自锁件,所述自锁件包括微调旋钮和调节齿轮;
所述微调旋钮活动安装于所述夹持件,且所述微调旋钮可相对于所述夹持件转动;
所述调节齿轮套设于所述微调旋钮,所述调节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用于精细调节所述滑动组件的高度。
可选地,所述自锁件包括固定转轴,压板以及弹性件;
所述固定转轴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于所述夹持件,所述固定转轴的中轴线与所述微调旋钮的旋转轴线平行;
所述压板套设于所述固定转轴和所述微调旋钮,所述压板可绕所述固定转轴转动,用于带动所述微调旋钮相对于所述夹持件移动,使得所述齿轮脱离所述齿条;
所述弹性件被压缩于所述压板与所述夹持件之间,用于向所述压板提供回复弹力,使得所述调节齿轮压紧所述齿条。
可选地,所述压板包括压板本体和安装耳;
两个所述安装耳从所述压板本体延伸,所述压板本体套设于所述固定转轴;
两个所述安装耳套设于所述微调旋钮,所述调节齿轮位于两个所述安装耳之间。
可选地,所述夹持件包括第一夹板,第二夹板以及锁紧旋钮;
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分别位于所述立杆的相对两侧,并分别抵靠所述立杆;
所述锁紧旋钮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夹板,所述锁紧旋钮与所述第一夹板螺纹配合,旋转所述锁紧旋钮时,可使所述锁紧旋钮穿过所述第一夹板的一端抵紧所述立杆,以使所述夹持件固定于所述立杆。
可选地,所述夹持件包括摩擦垫片以及垫片螺钉;
所述摩擦垫片设于所述第一夹板与所述立杆之间,用于增加所述第一夹板与所述立杆之间的摩擦力;
所述垫片螺钉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夹板,且抵靠所述摩擦垫片,旋转所述垫片螺钉时,可调节所述摩擦垫片与所述立杆之间接触的程度,以调节所述摩擦垫片与所述立杆之间的摩擦力大小。
可选地,所述底座包括底座本体,水平调节件以及水平仪;
所述立杆的一端固定安装于所述底座本体;
所述水平调节件安装于所述底座本体,用于调节所述底座本体的水平角度;
所述水平仪安装于所述底座本体,用于检测所述底座本体是否水平设置。
可选地,所述底座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的一端固定安装于所述底座本体的下表面,所述支撑件的数量为至少一个,其中一个所述支撑件与所述下表面相交形成的一个相交点以及两个所述水平调节件分别与所述下表面相交形成的两个相交点分别位于等腰三角形的三个顶点。
可选地,所述支撑件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支撑件沿第一直线整齐排列;
两个所述水平调节件沿第二直线整齐排列,所述第一直线与所述第二直线平行。
可选地,所述水平调节件包括手柄和螺杆部;
所述手柄固定安装于所述螺杆部的一端,所述手柄位于所述底座本体的上方,用于方便旋转所述水平调节件;
所述螺杆部穿过所述底座本体,所述螺杆部与所述底座本体螺纹配合,所述螺杆部竖直设置。
可选地,所述水平调节件的数量为至少三个,其中三个所述水平调节件分别与所述底座本体的下表面相交形成三个相交点,所述三个相交点分别位于等腰三角形的三个顶点。
可选地,所述水平仪安装于所述底座本体的上表面,所述水平仪包括第一水平珠和第二水平珠,所述第一水平珠和所述第二水平珠相互垂直。
可选地,所述底座本体的上表面设有第一校准线,第二校准线以及第三校准线;
所述第一校准线和所述第二校准线位于同一直线;
所述第三校准线垂直于所述第一校准线和所述第二校准线,所述第三校准线所在的直线经过所述立杆与所述底座本体的相交点。
可选地,所述底座本体的上表面设有第一校准线以及第三校准线;
所述第三校准线垂直于所述第一校准线,所述第三校准线所在的直线经过所述立杆与所述底座本体的相交点。
可选地,所述第三校准线平行于所述收容孔的中轴线,所述第三校准线与所述收容孔的中轴线位于同一竖直平面。
可选地,所述立杆设有高度尺,用于测量所述滑动组件的移动距离或高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支架装置中,所述滑动组件可沿所述立杆滑动,可根据需要调节所述滑动组件所搭载的标定装置的高度,可满足不同的标定装置的不同高度要求,使得所述支架装置可搭载不同的标定装置使用。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支架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所示的支架装置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4为图1所示的支架装置的底座的立体图;
图5为图1所示的支架装置的滑动组件与立杆的装配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的支架装置的滑动组件与立杆的另一角度的装配示意图,其中所述滑动组件的把手被板起;
图7为图1所示的支架装置的滑动组件与立杆的又一角度的装配示意图,其中所述把手被压下;
图8为图1所示的支架装置的滑动组件的局部分解图;
图9为图1所示的支架装置的滑动组件的另一角度的局部分解图;
图10为图1所示的支架装置搭载激光角反射装置的立体图;
图11为图10所示的支架装置所搭载的激光角反射装置的立体图;
图12为针对待标定汽车标定出车身中心线的投影中心线以及与所述投影中心线相垂直的校准距离等距线的示意图;
图13和图14分别为利用图10和图11所示的所述激光角反射装置对车载雷达进行标定的不同步骤的示意图;
图15为图1所示的支架装置搭载标定件的立体图;
图16为图15所示的支架装置所搭载的标定件的立体图;
图17为图16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18和图19分别为利用图15至图17所示的所述标定件对车载夜视摄像装置进行标定的不同步骤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内”、“外”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支架装置100包括底座11,立杆12以及滑动组件13。所述立杆12竖直设置,其一端固定安装于所述底座11。所述滑动组件13活动安装于所述立杆12,并且所述滑动组件13可沿所述立杆12滑动。
所述底座11包括底座本体110,支撑件112,水平调节件113以及水平仪114。
所述底座本体110为矩形平板,可由质量较大的金属材料制得,使得所述支架装置10的重心较低,可以稳定地支撑与所述滑动组件13连接的标定装置,例如,激光角反射装置200(参阅图10)。所述底座本体110包括上表面1102和下表面1104。
请一并参阅图3和图4,所述上表面1102设有第一校准线1105,第二校准线1106以及第三校准线1107。所述第一校准线1105和所述第二校准线1106位于同一直线。所述第三校准线1107垂直于所述第一校准线1105和所述第二校准线1106。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校准线1105和所述第二校准线1106可以省略一个或都省略,也即所述上表面1102仅设有所述第一校准线1105,或者仅设有所述第二校准线1106,或未设有所述第一校准线1105或所述第二校准线1106。
当然,所述上表面1102上还可以设有第四校准线(图中未示出),该第四校准线与第三校准线1105位于同一直线,在此不予限定。
所述下表面1104设有所述支撑件112,所述支撑件112大致为柱状,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支撑件112的一端固定安装于所述下表面1104。三个所述支撑件112沿第一直线整齐排列,所述第一直线平行于所述第一校准线1105和所述第二校准线1106。
所述水平调节件113包括手柄1132和螺杆部1134,所述手柄1132固定安装于所述螺杆部1134的一端。所述螺杆部1134穿过所述上表面1102和所述下表面1104,所述螺杆部1134与所述底座本体110螺纹配合,所述螺杆部1134竖直设置。所述手柄1132位于所述上表面1102的上方,用于方便旋转所述水平调节件113,使得所述水平调节件113沿竖直方向相对于所述底座本体110移动,用于调节所述底座本体110的俯仰角度。两个所述水平调节件113沿第二直线整齐排列,所述第一直线与所述第二直线平行。其中一个所述支撑件112与所述下表面1104相交形成的一个相交点以及两个所述水平调节件113分别与所述下表面1104相交形成的两个相交点分别位于等腰三角形的三个顶点。
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其它实施中,所述支撑件112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增加或减少,只要为至少一个即可,且其中一个所述支撑件112与所述下表面1104相交形成的一个相交点以及两个所述水平调节件113分别与所述下表面1104相交形成的两个相交点分别位于等腰三角形的三个顶点。
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其它实施例中,所述水平调节件113可采用其它结构,只要能调节所述底座本体110的俯仰角度即可。所述水平调节件113的数量也可为至少三个,而所述支撑件112省略,且其中三个所述水平调节件113分别与所述底座本体110的下表面1104相交形成三个相交点,所述三个相交点分别位于等腰三角形的三个顶点。
所述水平仪114安装于所述上表面1102,用于检测所述底座本体110是否水平设置。所述水平仪114包括第一水平珠1140和第二水平珠1142,所述第一水平珠1140和所述第二水平珠1142相互垂直。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其它实施例中,所述水平仪114也可为其它结构,只要能用于检测所述底座本体110是否水平设置即可。
所述立杆12一端固定安装于所述上表面1102,所述立杆12垂直于所述底座本体110。所述第三校准线1107所在的直线经过所述立杆12与所述底座本体110的相交点。所述立杆12设有高度尺120,用于测量所述滑动组件13的移动距离或高度。所述立杆12还设有齿条122,所述齿条122沿竖直方向设置(见图8)。
请参阅图5,所述滑动组件13由弹性材料制得,例如,金属材料、塑胶材料等。所述滑动组件13包括夹持件130,固持件132以及自锁件134。所述夹持件130套设于所述立杆12,可沿所述立杆12滑动,并可夹紧所述立杆12,以将所述滑动组件13固定在所需要的位置。所述固持件132固定安装于所述夹持件130,用于支撑需安装的标定装置。所述自锁件134安装于所述夹持件130,用于切换大行程调节所述滑动组件13的高度,还是精细调节所述滑动组件13的高度。
请参阅图6,所述夹持件130包括第一夹板1301,第二夹板1302,锁紧旋钮1303,摩擦垫片1304以及垫片螺钉1305。
所述第一夹板1301与所述第二夹板1302连接,所述第一夹板1301和所述第二夹板1302分别位于所述立杆12的相对两侧,并分别抵靠所述立杆12。
所述锁紧旋钮1303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夹板1301,所述锁紧旋钮1303与所述第一夹板1301螺纹配合。旋转所述锁紧旋钮1303,可使所述锁紧旋钮1303穿过所述第一夹板1301的一端抵紧所述立杆12,以使所述夹持件130固定于所述立杆12。
所述摩擦垫片1304设于所述第一夹板1301与所述立杆12之间,用于增加所述第一夹板1301与所述立杆12之间的摩擦力。
所述垫片螺钉1305的数量为两个,每个所述垫片螺钉1305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夹板1301,且抵靠所述摩擦垫片1304。旋转所述垫片螺钉1305可调节所述摩擦垫片1304与所述立杆12之间的接触程度,以调节所述摩擦垫片1304与所述立杆12之间的摩擦力大小。在本实施例中,可根据需要调节所述摩擦垫片1304与所述立杆12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以使所述滑动组件13可平滑地相对于所述立杆12滑动。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其它实施例中,所述摩擦垫片1304和所述垫片螺钉1305可以省略。
请结合图6且一并参阅图7和图8,所述固持件132包括固持本体1321,夹紧部1322,连接杆1323,压紧块1324以及把手1325。
所述固持本体132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夹板1302,所述固持本体1321设有定位孔1326。
两个所述夹紧部1322从所述固持本体1321延伸而出,两个所述夹紧部1322之间设有收容孔1327,两个所述夹紧部1322之间存在间隙,所述间隙与所述收容孔1327相连通。所述定位孔1326和所述收容孔1327皆为圆柱状,且水平设置。所述定位孔1326的中轴线和所述收容孔1327的中轴线皆平行于所述第三校准线1107,且所述定位孔1326的中轴线,所述收容孔1327的中轴线和所述第三校准线1107位于同一竖直平面。
所述连接杆1323的一端穿过其中的一个所述夹紧部1322,且固定于另一个所述夹紧部1322,所述连接杆1323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把手1325。所述压紧块1324套设于所述连接杆1323,且所述压紧块1324位于所述夹紧部1322与所述把手1325之间。所述压紧块1324可以是由金属材质制成,例如,铜。
所述把手1325设有凸轮块1328和转动轴1329。所述连接杆1323远离所述夹紧部1322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转动轴1329的中部。两个所述凸轮块1328套设于所述转动轴1329的两端,且两个所述凸轮块1328可相对于所述转动轴1329转动,两个所述凸轮块1328相互平行且间隔预设距离。
按压所述把手1325,两个所述凸轮块1328绕所述转动轴1329转动,在所述凸轮块1328转动过程中,所述凸轮块1328挤压所述压紧块1324,使得两个所述夹紧部1322相向运动,将所述收容孔1327收窄,以夹紧需安装的标定装置(见图7)。扳起所述把手1325,两个所述凸轮块1328绕所述转动轴1329相反转动,所述凸轮块1328释放对所述压紧块1324的挤压,两个所述夹紧部1322背向运动,所述收容孔1327张大,以便于将需安装的标定装置从所述固持件132取下(见图6)。借助本实施例的所述固持件132,可方便、快捷地安装或拆卸需安装的标定装置。同时,在所述夹紧部1322与所述把手1325之间设置所述压紧块1324,可增大两个所述凸轮块1328挤压所述夹紧部1322的程度,使得两个所述夹紧部1322可更牢固地夹紧所述标定装置。
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其它实施例中,所述压紧块1324可以省略,两个所述凸轮块1328可直接挤压所述夹紧部1322。
请一并参阅图8和图9,所述自锁件134包括微调旋钮1340,调节齿轮1341,固定转轴1342,压板1343以及弹性件1344。
所述微调旋钮1340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夹板1301后,活动安装于所述第二夹板1302。所述微调旋钮1340可相对于所述第一夹板1301和所述第一夹板1302转动,且可以相对于所述第一夹板1301和所述第一夹板1302平行移动。
所述调节齿轮1341套设于所述微调旋钮1340,且位于所述第一夹板1301和所述第二夹板1302之间,所述调节齿轮1341与所述齿条122啮合。
所述固定转轴1342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夹板1301和所述第一夹板1302,所述固定转轴1342的中轴线与所述微调旋钮1340的旋转轴线平行。
所述压板1343包括压板本体1345和安装耳1346。所述压板本体1345设有第一安装孔1348。两个所述安装耳1346从所述压板本体1345延伸而出,两个所述安装耳1346间隔预设距离且平行设置。所述压板本体1345套设于所述固定转轴1342,两个所述安装耳1346套设于所述微调旋钮1340,所述调节齿轮1341位于两个所述安装耳1346之间。
所述弹性件1344被压缩于所述压板1343与所述夹持件130之间,所述弹性件1344的两端分别收容于所述压板1343的第一安装孔1348和所述夹持件130的第二安装孔130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1344为压簧,用于提供回复弹力。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其它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1344可为弹片或其它可提供回复弹力的弹性件。
按压所述压板1343,使得所述压板1343绕所述固定转轴1342转动,所述弹性件1344被进一步压缩,所述安装耳1346带动所述微调旋钮1340相对于所述第一夹板1301和所述第二夹板1302移动,使得所述齿轮1341脱离所述齿条122,此时,旋转所述锁紧旋钮1303,使所述锁紧旋钮1303与所述立杆12不接触,所述滑动组件13可大行程相对于所述立杆12移动。松开所述压板1343,所述弹性件1344产生回复弹力,推动所述压板1343绕所述固定转轴1342反向转动,使得所述调节齿轮1341与所述齿条122啮合,此时,所述弹性件1344提供弹力,使得所述调节齿轮1341压紧所述齿条122,旋转所述微调旋钮1340,所述调节齿轮1341转动并驱动所述齿条122移动,可精细调节所述滑动组件13相对于所述立杆12的位置。
借助所述自锁件134,可选择大行程调节所述滑动组件13的高度或精细调节所述滑动组件13的高度。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其它实施例中,所述固定转轴1342,所述压板1343以及所述弹性件1344可以省略,所述调节齿轮1341与所述齿条122啮合,所述自锁件134仅可精细调节所述滑动组件13的高度;或者,所述自锁件134和所述齿条122可以省略,仅可大行程调节所述滑动组件13的高度。
请参阅图10,本实施例的所述支架装置100可用于支承激光角反射装置200,用于对车载雷达进行标定。
请参阅图11,所述激光角反射装置200包括激光器21和角反射板22。所述激光器21用于发射激光,以校准所述角反射板22与车载雷达的位置。所述角反射板22安装于所述激光器21,用于反射任意方向射入的雷达波,以使所述雷达波沿原始路径返回,以标定车载雷达的安装位置和安装角度。
所述激光器21包括激光器主体210,固定轴212以及定位销213。所述激光器主体210用于发射激光。所述固定轴21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激光器主体210,所述定位销213的一端也固定连接所述激光器主体210。所述固定轴212和所述定位销213皆为圆柱状,所述固定轴212和所述定位销213相互平行,且都垂直于所述立杆12。所述固定轴212和所述定位销213平行于所述激光的发射方向。
请一并参阅图7和图11,安装所述激光角反射装置200于所述固持件132时,将所述固定轴212插入所述收容孔1327,所述定位销213插入所述定位孔1326,按压所述把手1325,两个所述凸轮块1328挤压所述压紧块1324,使得两个所述夹紧部1322相向运动,将所述收容孔1327收窄,以夹紧所述固定轴212,使得所述激光角反射装置200可方便地固定于所述固持件132。
将所述激光角反射装置200从所述固持件132拆卸时,扳起所述把手1325,两个所述凸轮块1328释放对所述压紧块1324的挤压,两个所述夹紧部1322背向运动,松开所述固定轴212,可方便将所述激光角反射装置20从所述固持件132取下。
借助所述定位销213与所述定位孔1326的配合,使得所述激光角反射装置20安装于所述固持件132时,保证所述激光角反射装置200的激光出射方向与立杆12垂直,从而保证在所述底座本体110调节水平后,所述激光角反射装置20的激光水平出射,以保证所述车载雷达与所述角反射板22被精确校准。
请参阅图12,在利用所述激光角反射装置200对车载雷达进行标定时,首先针对待标定汽车600标定出其车身中心线,并在地面标示其投影中心线400,并根据车辆校准要求,画出与投影中心线400相垂直的校准距离等距线500。
请一并参阅图3,图13和图14,其次,将所述激光角反射装置200正对所述待标定汽车600的车头,并使所述底座本体110的第一校准线1105和第二校准线1106与所述等距线500重合,调节所述底座本体110的左右位置,使得所述第三校准线1107与所述投影中心线400重合,滑动所述滑动组件13以调节所述激光角反射装置200的高度,直至激光点能够大致照射到车载雷达中心,即完成了所述激光角反射装置与车载雷达的初步对准。保持所述第一校准线1105和所述第二校准线1106与所述等距线500重合,所述第三校准线1107与所述投影中心线400重合,调节所述底座本体110的水平调节件113,使得所述第一水平珠1140和所述第二水平珠1142的气泡处于中间位置,同时注意激光点在车载雷达上的位置,需要配合调节所述激光角反射装置200高度和水平位置,直至所述第一水平珠1140和所述第二水平珠1142的气泡位于水平珠中心的同时,激光点也照射在车载雷达的中心,至此完成了所述激光角反射装置200与车载雷达的精确对准。根据实际标定需求,在保持所述支架装置100不动的前提下,可以调节所述激光反射器装置200在所述支架装置100上的高度,从而实现不同高度下反射车载雷达发射的雷达波,以对车载雷达的安装位置和安装角度进行标定。
请参阅图15,本实施例的所述支架装置100可用于支承车载夜视摄像装置的标定件300,用于对车载夜视摄像装置进行标定。
请一并参阅图16和图17,所述标定件300包括标定杆31和固定部32。所述标定杆31为一根长度约1米的碳纤维管,其准直度和同轴度高,且不易变形。
所述固定部32固定安装于所述标定杆31的中部。所述固定部32包括固定部本体320,固定轴322和定位销324。所述固定部本体320套设于所述标定杆31。所述固定轴32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部本体320,所述定位销324的一端也固定连接所述固定部本体320。所述固定轴322和所述定位销324皆为圆柱状,所述固定轴322和所述定位销324相互平行,且垂直于所述标定杆31。
请一并参阅图7和图17,安装所述标定件300于所述固持件132时,将所述固定轴322插入所述收容孔1327,所述定位销324插入所述定位孔1326,按压所述把手1325,两个所述凸轮块1328挤压所述压紧块1324,使得两个所述夹紧部1322相向运动,将所述收容孔1327收窄,以夹紧所述固定轴322,使得所述标定杆31可方便地固定于所述固持件132。
将所述标定件300从所述固持件132拆卸时,扳起所述把手1325,两个所述凸轮块1328释放对所述压紧块1324的挤压,两个所述夹紧部1322背向运动,松开所述固定轴322,可方便将所述标定件300从所述固持件132取下。
所述定位销324与所述定位孔1326的配合,使得所述标定件300安装于所述固持件132时,保证所述标定杆31与立杆12垂直,从而保证在所述底座本体110调节水平后,所述标定杆31水平设置,为车载夜视摄像装置提供准确的参考水平线。
请复参阅图12,在利用所述标定件300对车载夜视摄像装置进行标定时,首先针对待标定汽车600标定出其车身中心线,并在地面标示其投影中心线300,并根据车辆校准要求,画出与投影中心线300相垂直的校准距离等距线400。
请一并参阅图3,图18和图19,其次,将所述标定装置300正对所述待标定汽车600的车头,并使所述底座本体110的第一校准线1105和第二校准线1106与所述等距线500重合,根据待标定汽车600的夜视摄像装置的位置,调节所述底座本体110的左右位置,使得所述第三校准线1107与所述投影中心线400重合,滑动所述滑动组件13以调节所述标定件300的高度,直至在车载夜视显示屏界面,所述标定杆31与屏幕水平线基本重合,即完成了所述标定件300与夜视摄像装置的初步对准。保持所述第一校准线1105和所述第二校准线1106与所述等距线500重合,所述第三校准线1107与所述投影中心线400重合,调节所述底座本体110的水平调节件113,使得所述第一水平珠1140和所述第二水平珠1142的气泡处于中间位置,调节所述标定杆31的高度,直至所述第一水平珠1140和所述第二水平珠1142的气泡位于中心的同时,所述标定杆31的中心与车载显示屏水平线中心重合。在保持所述标定件300不动的前提下,调节所述夜视摄像装置的俯仰角度,使车载屏幕的水平线与所述标定杆31完全重合,至此完成了对所述夜视摄像装置的标定工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架装置100通过所述固持件132固持所述激光角反射装置200和所述标定件300,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其它实施例中,所述滑动组件13可根据需求变化其固持件的结构,以固持不同结构的标定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滑动组件13可沿所述立杆12滑动,可根据需要调节所述滑动组件13所搭载的标定装置的高度,可满足不同的标定装置的不同高度要求,使得所述支架装置100可搭载不同的标定装置使用。
另外,通过固定轴插入所述收容孔1327,所述夹紧部1322夹紧所述固定轴的结构,可方便快捷地将具有固定轴的标定装置安装于所述固持件132或从所述固持件132拆卸下来。同时,通过定位销插入所述定位孔1326的方式,可保证具有定位销的标定装置安装于预设的位置。
而且,借助所述自锁件134,可选择大行程调节所述滑动组件13的高度或精细调节所述滑动组件13的高度,可灵活适用不同的使用需求。
最后,所述底座本体110设有所述第三校准线1107,可方便将所述支架装置100与车身中心线在地面的投影中心线400校准,所述底座本体110设有所述第一校准线1105和所述第二校准线1106中的至少一个,可方便将所述支架装置100与所述等距线500校准,为所述支架装置100所搭载的标定装置进行精确标定操作做好准备。同时,所述定位孔1326的中轴线和所述收容孔1327的中轴线皆平行于所述第三校准线1107,且所述定位孔1326的中轴线,所述收容孔1327的中轴线和所述第三校准线1107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在所述第三校准线1107与所述投影中心线400校准时,可以便捷的将标定装置与所述待标定汽车600的中心线校准,例如,将所述激光角反射装置200或所述标定件300与所述待标定汽车600的中心线校准。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步骤可以以任意顺序实现,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21)

1.一种支架装置(100),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1),立杆(12)以及滑动组件(13);
所述底座(11)支承所述立杆(12);
所述立杆(12)竖直设置,其一端安装于所述底座(11);
所述滑动组件(13)活动安装于所述立杆(12),并可沿所述立杆(12)滑动,所述滑动组件(13)用于搭载所需的标定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组件(13)设有收容孔(1327),用于收容所述标定装置的固定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组件(13)设有定位孔(1326),用于收容所述标定装置的定位销。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架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组件(13)包括固持件(132),所述固持件(132)包括固持本体(1321),夹紧部(1322),连接杆(1323)以及把手(1325);
两个所述夹紧部(1322)从所述固持本体(1321)延伸,两个所述夹紧部(1322)之间设有所述收容孔(1327),两个所述夹紧部(1322)之间存在间隙,所述间隙与所述收容孔(1327)相连通;
所述连接杆(1323)的一端穿过其中的一个所述夹紧部(1322),且固定于另一个所述夹紧部(1322),所述连接杆(1323)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把手(1325);
所述把手(1325)设有凸轮块(1328)和转动轴(1329),所述连接杆(1323)远离所述夹紧部(1322)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转动轴(1329),两个所述凸轮块(1328)套设于所述转动轴(1329)的两端,且两个所述凸轮块(1328)可相对于所述转动轴(1329)转动,以挤压所述夹紧部(1322),使得两个所述夹紧部(1322)夹紧所述固定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架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持件(132)包括压紧块(1324),所述压紧块(1324)套设于所述连接杆(1323),且所述压紧块(1324)位于所述夹紧部(1322)与所述凸轮块(1328)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支架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组件(13)包括夹持件(130),所述夹持件(130)套设于所述立杆(12),可沿所述立杆(12)滑动,并且所述夹持件(130)可夹紧所述立杆(12),以将所述滑动组件(13)固定在所需要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支架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12)还设有齿条(122),所述齿条(122)沿竖直方向设置;
所述滑动组件(13)包括自锁件(134),所述自锁件(134)包括微调旋钮(1340)和调节齿轮(1341);
所述微调旋钮(1340)活动安装于所述夹持件(130),且所述微调旋钮(1340)可相对于所述夹持件(130)转动;
所述调节齿轮(1341)套设于所述微调旋钮(1340),所述调节齿轮(1341)与所述齿条(122)啮合,用于精细调节所述滑动组件(13)的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支架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件(134)包括固定转轴(1342),压板(1343)以及弹性件(1344);
所述固定转轴(1342)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于所述夹持件(130),所述固定转轴(1342)的中轴线与所述微调旋钮(1340)的旋转轴线平行;
所述压板(1343)套设于所述固定转轴(1342)和所述微调旋钮(1340),所述压板(1343)可绕所述固定转轴(1342)转动,用于带动所述微调旋钮(1340)相对于所述夹持件(130)移动,使得所述齿轮(1341)脱离所述齿条(122);
所述弹性件(1344)被压缩于所述压板(1343)与所述夹持件(130)之间,用于向所述压板(1343)提供回复弹力,使得所述调节齿轮(1341)压紧所述齿条(12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支架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1343)包括压板本体(1345)和安装耳(1346);
两个所述安装耳(1346)从所述压板本体(1345)延伸,所述压板本体(1345)套设于所述固定转轴(1342);
两个所述安装耳(1346)套设于所述微调旋钮(1340),所述调节齿轮(1341)位于两个所述安装耳(1346)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支架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件(130)包括第一夹板(1301),第二夹板(1302)以及锁紧旋钮(1303);
所述第一夹板(1301)和所述第二夹板(1302)分别位于所述立杆(12)的相对两侧,并分别抵靠所述立杆(12);
所述锁紧旋钮(1303)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夹板(1301),所述锁紧旋钮(1303)与所述第一夹板(1301)螺纹配合,旋转所述锁紧旋钮(1303)时,可使所述锁紧旋钮(1303)穿过所述第一夹板(1301)的一端抵紧所述立杆(12),以使所述夹持件(130)固定于所述立杆(12)。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支架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件(130)包括摩擦垫片(1304)以及垫片螺钉(1305);
所述摩擦垫片(1304)设于所述第一夹板(1301)与所述立杆(12)之间,用于增加所述第一夹板(1301)与所述立杆(12)之间的摩擦力;
所述垫片螺钉(1305)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夹板(1301),且抵靠所述摩擦垫片(1304),旋转所述垫片螺钉(1305)时,可调节所述摩擦垫片(1304)与所述立杆(12)之间接触的程度,以调节所述摩擦垫片(1304)与所述立杆(12)之间的摩擦力大小。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架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1)包括底座本体(110),水平调节件(113)以及水平仪(114);
所述立杆(12)的一端固定安装于所述底座本体(110);
所述水平调节件(113)安装于所述底座本体(110),用于调节所述底座本体(110)的水平角度;
所述水平仪(114)安装于所述底座本体(110),用于检测所述底座本体(110)是否水平设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支架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1)包括支撑件(112),所述支撑件(112)的一端固定安装于所述底座本体(110)的下表面(1104),所述支撑件(112)的数量为至少一个,其中一个所述支撑件(112)与所述下表面(1104)相交形成的一个相交点以及两个所述水平调节件(113)分别与所述下表面(1104)相交形成的两个相交点分别位于等腰三角形的三个顶点。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支架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112)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支撑件(112)沿第一直线整齐排列;
两个所述水平调节件(113)沿第二直线整齐排列,所述第一直线与所述第二直线平行。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支架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调节件(113)包括手柄(1132)和螺杆部(1134);
所述手柄(1132)固定安装于所述螺杆部(1134)的一端,所述手柄(1132)位于所述底座本体(110)的上方,用于方便旋转所述水平调节件(113);
所述螺杆部(1134)穿过所述底座本体(110),所述螺杆部(1134)与所述底座本体(110)螺纹配合,所述螺杆部(1134)竖直设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支架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调节件(113)的数量为至少三个,其中三个所述水平调节件(113)分别与所述底座本体(110)的下表面(1104)相交形成三个相交点,所述三个相交点分别位于等腰三角形的三个顶点。
17.根据权利要求12至16任一项所述的支架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仪(114)安装于所述底座本体(110)的上表面(1102),所述水平仪(114)包括第一水平珠(1140)和第二水平珠(1142),所述第一水平珠(1140) 和所述第二水平珠(1142)相互垂直。
18.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支架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本体(110)的上表面(1102)设有第一校准线(1105),第二校准线(1106)以及第三校准线(1107);
所述第一校准线(1105)和所述第二校准线(1106)位于同一直线;
所述第三校准线(1107)垂直于所述第一校准线(1105)和所述第二校准线(1106),所述第三校准线(1107)所在的直线经过所述立杆(12)与所述底座本体(110)的相交点。
19.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支架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本体(110)的上表面(1102)设有第一校准线(1105)以及第三校准线(1107);
所述第三校准线(1107)垂直于所述第一校准线(1105),所述第三校准线(1107)所在的直线经过所述立杆(12)与所述底座本体(110)的相交点。
20.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支架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校准线(1107)平行于所述收容孔(1327)的中轴线,所述第三校准线(1107)与所述收容孔(1327)的中轴线位于同一竖直平面。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12)设有高度尺(120),用于测量所述滑动组件(13)的移动距离或高度。
CN201820058769.2U 2018-01-12 2018-01-12 一种支架装置 Active CN2079216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58769.2U CN207921657U (zh) 2018-01-12 2018-01-12 一种支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58769.2U CN207921657U (zh) 2018-01-12 2018-01-12 一种支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921657U true CN207921657U (zh) 2018-09-28

Family

ID=636165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058769.2U Active CN207921657U (zh) 2018-01-12 2018-01-12 一种支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921657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36174A (zh) * 2018-01-12 2018-05-15 深圳市道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支架装置
CN112306156A (zh) * 2020-11-09 2021-02-02 贵港城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一体式计算机设备
CN113338446A (zh) * 2021-05-28 2021-09-03 中建三局集团华南有限公司 基于bim的高空连廊多维智能提升平移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36174A (zh) * 2018-01-12 2018-05-15 深圳市道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支架装置
WO2019137351A1 (zh) * 2018-01-12 2019-07-18 深圳市道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支架装置
US11262176B2 (en) 2018-01-12 2022-03-01 Autel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rp., Ltd. Bracket apparatus
CN112306156A (zh) * 2020-11-09 2021-02-02 贵港城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一体式计算机设备
CN113338446A (zh) * 2021-05-28 2021-09-03 中建三局集团华南有限公司 基于bim的高空连廊多维智能提升平移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36174A (zh) 一种支架装置
CN107966690A (zh) 车载雷达标定设备
CN108010090A (zh) 一种车载夜视摄像装置标定设备
CN207921657U (zh) 一种支架装置
CN207924130U (zh) 车载雷达标定设备
CN207557464U (zh) 一种车载雷达标定设备
CN107843883A (zh) 一种雷达标定件及车载雷达标定设备
US3953134A (en) Automotive wheel alignment instrument
CN206161023U (zh) 一种新型测距瞄准镜光轴校正仪
CN208179458U (zh) 一种支架装置
CN102155912A (zh) 红外瞄准镜瞄准基线零位便携式检测装置
CN207636760U (zh) 一种车载雷达标定设备
CN208298250U (zh) 一种车载夜视摄像装置标定设备
CN110989128A (zh) 一种基于光学自定心技术的反射镜装调工装及装调方法
CN213118181U (zh) 一种fov角度测试设备
CN109708850B (zh) 多轴调节检测装置
CN203069863U (zh) 一种用于棱镜反射器中像点与反射器基准点重合的调整装置
CN207636759U (zh) 一种雷达标定件及车载雷达标定设备
CN217654999U (zh) 分光光度计可变角度透过率测试装置
US7346994B2 (en) Adaptive cruise control sensor alignment tool and method
CN103487911A (zh) 离轴光学元件精密定位调整装置
CN108278980B (zh) 基于压电偏摆台的扭转角动态测量装置及方法
CN112304574B (zh) 一种含有光学消旋组件的光学系统的像质测试装置及方法
CN110376700B (zh) 一种基于数字微镜单元的光路调整机构及其调整方法
CN104871057A (zh) 低波前畸变光学安装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