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21478U - 一种固定效果好的稳定抗震支吊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固定效果好的稳定抗震支吊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921478U CN207921478U CN201721543123.5U CN201721543123U CN207921478U CN 207921478 U CN207921478 U CN 207921478U CN 201721543123 U CN201721543123 U CN 201721543123U CN 207921478 U CN207921478 U CN 20792147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necting cylinder
- antidetonation
- fixedly connected
- stabilization
- suppor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Crushing And Gri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支吊架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固定效果好的稳定抗震支吊架,包括抗震架,所述抗震架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螺帽,所述螺帽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栓,所述螺栓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挤压块,所述挤压块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杆,所述支杆的表面滑动连接在滑孔的内部。该固定效果好的稳定抗震支吊架,通过设置螺帽、螺栓、挤压块、弹簧、第一连接筒和第二连接筒,螺栓通过螺帽向下运动,对支杆进行挤压固定,再通过弹簧对其进行缓冲抗震,第一连接筒和第二连接筒设置在抗震架的两侧以及正面,通过三角方式对抗震架进行固定,防止抗震架往两侧倾斜以及向前倾斜,防止抗震架松动或倾斜而影响使用效果,从而达到固定安全系数高的目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涉及支吊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固定效果好的稳定抗震支吊架。
背景技术
《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中规定抗震设防度为6度及6度以上地区的建筑机电工程必须进行抗震设计,旨在减轻地震对机电工程设施的破坏,机电工程设施主要包括电梯、照明系统、应急电源、通信设备、管道系统、供暖、空气调节系统、火灾报警和消防系统等。目前,国内针对管道系统所设计的抗震支吊架普遍结构复杂,且抗震性能不佳,抵抗地震时支吊架的侧向及纵向应力能力较弱,抗震安全系数较低,不能有效的保护管道系统。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固定效果好的稳定抗震支吊架,具备固定效果好和抗震安全系数高等优点,解决了现有抗震支吊架固定效果不佳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固定效果好和抗震安全系数高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固定效果好的稳定抗震支吊架,包括抗震架,所述抗震架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螺帽,所述螺帽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栓,所述螺栓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挤压块,所述挤压块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杆,所述支杆的表面滑动连接在滑孔的内部,所述支杆的表面设置有弹簧,所述支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圈套,所述圈套之间通过第一螺丝固定连接,所述抗震架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表面套接有卡块,所述卡块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筒,所述第一连接筒的内部设置有滑槽,所述第一连接筒通过滑槽与第二连接筒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筒的表面开设有限位孔,所述第二连接筒的底端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抱箍,所述抱箍的一端螺纹连接有第二螺丝,所述第二连接筒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位于抱箍内部的弧形片,所述弧形片的内部开设有缺口,所述第一连接筒的直径小于第二连接筒,且第二连接筒底端的弧形片直径与第一连接筒直径相同。
优选的,所述螺栓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旋转把手,所述旋转把手的形状为圆柱形,且旋转把手的表面套接有防滑套。
优选的,所述连接件的数量有三个,两个所述连接件设置在抗震架的两侧,且另一个连接件设置在抗震架的侧面。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筒和第二连接筒的内部均开设有滑槽,所述第一连接筒和第二连接筒的表面均开设有限位孔。
优选的,所述圈套的数量有两个,且两个圈套的拼接的形状呈圆形。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筒与第二连接筒表面的限位孔直径相同,且限位孔之间通过固定件活动连接。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固定效果好的稳定抗震支吊架,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固定效果好的稳定抗震支吊架,通过设置螺帽、螺栓、挤压块、弹簧、第一连接筒和第二连接筒,螺栓通过螺帽向下运动,对支杆进行挤压固定,再通过弹簧对其进行缓冲抗震,第一连接筒和第二连接筒设置在抗震架的两侧以及正面,通过三角方式对抗震架进行固定,防止抗震架往两侧倾斜以及向前倾斜,防止抗震架松动或倾斜而影响使用效果,从而达到固定安全系数高的目的。
2、该固定效果好的稳定抗震支吊架,通过设置第一连接筒、第二连接筒、弧形片和缺口,在对抗震架固定的同时,可以通过滑槽来滑动第一连接筒和第二连接筒,使三个第一连接筒和第二连接筒处于同一水平面,弧形块通过缺口对第一连接筒在第二连接筒内部进行固定,从而达到固定稳定效果好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连接筒和第二连接筒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部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弧形片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侧视图。
图中:1抗震架、2螺帽、3螺栓、4挤压块、5支杆、6滑孔、7弹簧、8圈套、9第一螺丝、10连接块、11连接件、12卡块、13固定块、14第一连接筒、15第二连接筒、16限位孔、17滑槽、18限位槽、19限位块、20抱箍、21第二螺丝、22弧形片、23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一种固定效果好的稳定抗震支吊架,包括抗震架1,抗震架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螺帽2,螺帽2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栓3,螺栓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旋转把手,旋转把手的形状为圆柱形,且旋转把手的表面套接有防滑套,螺栓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挤压块4,挤压块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杆5,支杆5的表面滑动连接在滑孔6的内部,支杆5的表面设置有弹簧7,支杆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圈套8,圈套8的数量有两个,且两个圈套8的拼接的形状呈圆形,圈套8之间通过第一螺丝9固定连接,抗震架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0,连接块10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件11,连接件11的数量有三个,两个连接件11设置在抗震架1的两侧,且另一个连接件11设置在抗震架1的侧面,连接件11的表面套接有卡块12,卡块1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3,固定块1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筒14,第一连接筒14的内部设置有滑槽17,第一连接筒14和第二连接筒15的内部均开设有滑槽17,第一连接筒14和第二连接筒15的表面均开设有限位孔16,第一连接筒14通过滑槽17与第二连接筒15滑动连接,第一连接筒14的直径小于第二连接筒15,且第二连接筒15底端的弧形片22直径与第一连接筒14直径相同,第二连接筒15的表面开设有限位孔16,第一连接筒14与第二连接筒15表面的限位孔16直径相同,且限位孔16之间通过固定件活动连接,通过设置螺帽2、螺栓3、挤压块4、弹簧7、第一连接筒14和第二连接筒15,螺栓3通过螺帽2向下运动,对支杆5进行挤压固定,再通过弹簧7对其进行缓冲抗震,第一连接筒14和第二连接筒15设置在抗震架1的两侧以及正面,通过三角方式对抗震架1进行固定,防止抗震架1往两侧倾斜以及向前倾斜,防止抗震架1松动或倾斜而影响使用效果,从而达到固定安全系数高的目的,第二连接筒15的底端设置有限位槽18,限位槽18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9,限位槽18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抱箍20,抱箍20的一端螺纹连接有第二螺丝21,第二连接筒1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位于抱箍20内部的弧形片22,弧形片22的内部开设有缺口23,通过设置第一连接筒14、第二连接筒15、弧形片22和缺口23,在对抗震架1固定的同时,可以通过滑槽17来滑动第一连接筒14和第二连接筒15,使三个第一连接筒14和第二连接筒15处于同一水平面,弧形块22通过缺口23对第一连接筒14在第二连接筒15内部进行固定,从而达到固定稳定效果好的目的。
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与外界的主控器及220V市电电连接,并且主控器可为计算机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
在使用时,圈套8经过第一螺丝9对管道进行初步固定,在螺帽2带动螺栓3的底端挤压块4进行挤压,使其二次固定,再经过第一连接筒14和第二连接筒15的配合使用下,调节第一连接筒14和第二连接筒15,使第二连接筒15的顶端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可防止抗震架1往不同方向倾斜,弧形块22经过缺口23在抱箍20的配合使用下,第二螺丝21对其固定,使其达到抗震效果。
综上所述,该固定效果好的稳定抗震支吊架,通过设置螺帽2、螺栓3、挤压块4、弹簧7、第一连接筒14和第二连接筒15,螺栓3通过螺帽2向下运动,对支杆5进行挤压固定,再通过弹簧7对其进行缓冲抗震,第一连接筒14和第二连接筒15设置在抗震架1的两侧以及正面,通过三角方式对抗震架1进行固定,防止抗震架1往两侧倾斜以及向前倾斜,防止抗震架1松动或倾斜而影响使用效果,从而达到固定安全系数高的目的,通过设置第一连接筒14、第二连接筒15、弧形片22和缺口23,在对抗震架1固定的同时,可以通过滑槽17来滑动第一连接筒14和第二连接筒15,使三个第一连接筒14和第二连接筒15处于同一水平面,弧形块22通过缺口23对第一连接筒14在第二连接筒15内部进行固定,从而达到固定稳定效果好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固定效果好的稳定抗震支吊架,包括抗震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震架(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螺帽(2),所述螺帽(2)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栓(3),所述螺栓(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挤压块(4),所述挤压块(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杆(5),所述支杆(5)的表面滑动连接在滑孔(6)的内部,所述支杆(5)的表面设置有弹簧(7),所述支杆(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圈套(8),所述圈套(8)之间通过第一螺丝(9)固定连接,所述抗震架(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0),所述连接块(10)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件(11),所述连接件(11)的表面套接有卡块(12),所述卡块(1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3),所述固定块(1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筒(14),所述第一连接筒(14)的内部设置有滑槽(17),所述第一连接筒(14)通过滑槽(17)与第二连接筒(15)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筒(15)的表面开设有限位孔(16),所述第二连接筒(15)的底端设置有限位槽(18),所述限位槽(18)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9),所述限位槽(18)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抱箍(20),所述抱箍(20)的一端螺纹连接有第二螺丝(21),所述第二连接筒(1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位于抱箍(20)内部的弧形片(22),所述弧形片(22)的内部开设有缺口(23),所述第一连接筒(14)的直径小于第二连接筒(15),且第二连接筒(15)底端的弧形片(22)直径与第一连接筒(14)直径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定效果好的稳定抗震支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旋转把手,所述旋转把手的形状为圆柱形,且旋转把手的表面套接有防滑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定效果好的稳定抗震支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11)的数量有三个,两个所述连接件(11)设置在抗震架(1)的两侧,且另一个连接件(11)设置在抗震架(1)的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定效果好的稳定抗震支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筒(14)和第二连接筒(15)的内部均开设有滑槽(17),所述第一连接筒(14)和第二连接筒(15)的表面均开设有限位孔(1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定效果好的稳定抗震支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圈套(8)的数量有两个,且两个圈套(8)的拼接的形状呈圆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定效果好的稳定抗震支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筒(14)与第二连接筒(15)表面的限位孔(16)直径相同,且限位孔(16)之间通过固定件活动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543123.5U CN207921478U (zh) | 2017-11-17 | 2017-11-17 | 一种固定效果好的稳定抗震支吊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543123.5U CN207921478U (zh) | 2017-11-17 | 2017-11-17 | 一种固定效果好的稳定抗震支吊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921478U true CN207921478U (zh) | 2018-09-28 |
Family
ID=636121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1543123.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921478U (zh) | 2017-11-17 | 2017-11-17 | 一种固定效果好的稳定抗震支吊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921478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393020A (zh) * | 2020-11-16 | 2021-02-23 | 湖南科宏特泵业有限公司 | 一种成套供水设备用的可调减震支架 |
-
2017
- 2017-11-17 CN CN201721543123.5U patent/CN207921478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393020A (zh) * | 2020-11-16 | 2021-02-23 | 湖南科宏特泵业有限公司 | 一种成套供水设备用的可调减震支架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006325A (zh) | 一种固定效果好的抗震支吊架 | |
CN207921478U (zh) | 一种固定效果好的稳定抗震支吊架 | |
CN107956925A (zh) | 一种固定效果好的稳定抗震支吊架 | |
CN206148829U (zh) | 一种瓷柱式断路器本体拆解组装平台 | |
CN107940118A (zh) | 一种固定效果好的稳定防松抗震支吊架 | |
CN104901253A (zh) | 一种滑动式电气设备金具 | |
CN204144871U (zh) | 一种滑动式电气设备金具 | |
CN207584181U (zh) | 一种防脱型抗震管道吊架 | |
CN209217574U (zh) | 一种玻璃绝缘子更换卡具 | |
CN107190402B (zh) | 一种纺织设备用线筒备用架 | |
CN209469880U (zh) | 多管共架侧向抗震支吊架结构 | |
CN208235309U (zh) | 一种多点监测的智能抗震连接构件 | |
CN211447732U (zh) | 一种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用吊装组件 | |
CN107143738A (zh) | 一种纺织设备用固定底座 | |
CN207092347U (zh) | 耐震型天花系统斜撑构件防位移装置 | |
CN208054856U (zh) | 一种电力施工的辅助吊装装置 | |
CN108167527A (zh) | 一种新型多管高效防松抗震支吊装置 | |
CN206903330U (zh) | 管部销轴连接的三销轴连接件及其组件 | |
CN209250176U (zh) | 一种间距可调节的双耳金具 | |
CN209638860U (zh) | 抗震灯具安装件 | |
CN220139158U (zh) | 一种便捷式槽道安装固定装置 | |
CN207994380U (zh) | 一种配电柜 | |
CN221408149U (zh) | 一种具备吊装防护功能的配电箱 | |
CN206903993U (zh) | 管部销孔连接的三销轴连接件及其组件 | |
CN203546986U (zh) | 拉索结构点支撑玻璃夹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2 |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 ||
CP02 |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210000 288 Qinhuai Road, Yung Yang Street, Lishui District, Nanjing, Jiangsu Patentee after: Jiangsu Yiding Gushan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10012 7-storey building C3 of Guke Chuangcheng, 88 Dazhou Road, Yuhuatai District,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Jiangsu Yiding Gushan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928 Termination date: 20201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