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20751U - 一种发动机缸内直喷喷油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动机缸内直喷喷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920751U
CN207920751U CN201820012376.8U CN201820012376U CN207920751U CN 207920751 U CN207920751 U CN 207920751U CN 201820012376 U CN201820012376 U CN 201820012376U CN 207920751 U CN207920751 U CN 2079207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seat
spraying
nozzle opening
oil
dist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01237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陶火烽
李健
开进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IC General Motors Corp Ltd
Pan Asia Technical Automotive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IC General Motors Corp Ltd
Pan Asia Technical Automotive C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IC General Motors Corp Ltd, Pan Asia Technical Automotive C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IC General Motor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01237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9207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9207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92075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uel-Injection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发动机缸内直喷喷油器,包括:喷油器体、以及与喷油器体连接的喷油器阀座,喷油器阀座的底面设有第一阀座喷油孔、第二阀座喷油孔、第三阀座喷油孔、第四阀座喷油孔、第五阀座喷油孔、以及第六阀座喷油孔,其中,第二阀座喷油孔与第六阀座喷油孔对称布置在第一阀座喷油孔和第四阀座喷油孔的第一阀座连线两侧,第三阀座喷油孔和第五阀座喷油孔对称布置在第一阀座连线两侧。本实用新型使得喷油器体经阀座喷油孔喷出的燃油在喷雾平面形成的喷雾落点均匀分布,喷雾混合均匀,实现高效和清洁燃烧。

Description

一种发动机缸内直喷喷油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相关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发动机缸内直喷喷油器。
背景技术
发动机缸内直喷系统是将一定压力的燃油定时定量的直接喷入到燃烧室内,降低压缩后的混合气温度,提高缸内混合气空燃比的精确控制,从而降低发动机燃油消耗。
直喷喷油器是将燃油直接喷射到燃烧室内参与混合和燃烧,由于喷雾设计不良造成的燃烧室湿壁或者混合不均匀,会恶化发动机的油耗和排放。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容易造成的燃烧室湿壁或者混合不均匀,会恶化发动机的油耗和排放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发动机缸内直喷喷油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动机缸内直喷喷油器,包括:喷油器体、以及与所述喷油器体连接的喷油器阀座,所述喷油器阀座的底面设有第一阀座喷油孔、第二阀座喷油孔、第三阀座喷油孔、第四阀座喷油孔、第五阀座喷油孔、以及第六阀座喷油孔,其中,所述第二阀座喷油孔与所述第六阀座喷油孔对称布置在所述第一阀座喷油孔和所述第四阀座喷油孔的第一阀座连线两侧,所述第三阀座喷油孔和所述第五阀座喷油孔对称布置在所述第一阀座连线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阀座喷油孔、所述第六阀座喷油孔与所述第一阀座连线的距离为第一距离,所述第三阀座喷油孔、所述第五阀座喷油孔与所述第一阀座连线的距离为第二距离,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所述第二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喷油器体的喷油轴线穿过所述第一阀座喷油孔和所述第四阀座喷油孔的连线,并垂直于所述喷油器阀座的底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阀座喷油孔与所述第六阀座喷油孔的连线为第二阀座连线,所述第三阀座喷油孔和所述第五阀座喷油孔的连线为第三阀座连线,所述第一阀座喷油孔和所述第四阀座喷油孔分布位于所述第二阀座连线两侧,所述第一阀座喷油孔和所述第四阀座喷油孔分布位于所述第三阀座连线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喷油器体经所述第一阀座喷油孔喷出的燃油在所述喷油器阀座下方的喷雾平面形成第一喷雾落点、所述喷油器体经所述第二阀座喷油孔喷出的燃油在所述喷油器阀座下方的喷雾平面形成第二喷雾落点、所述喷油器体经所述第三阀座喷油孔喷出的燃油在所述喷油器阀座下方的喷雾平面形成第三喷雾落点、所述喷油器体经所述第四阀座喷油孔喷出的燃油在所述喷油器阀座下方的喷雾平面形成第四喷雾落点、所述喷油器体经所述第五阀座喷油孔喷出的燃油在所述喷油器阀座下方的喷雾平面形成第五喷雾落点、所述喷油器体经所述第六阀座喷油孔喷出的燃油在所述喷油器阀座下方的喷雾平面形成第六喷雾落点,其中,所述第二喷雾落点与所述第六喷雾落点对称分布在所述第一喷雾落点和所述第四喷雾落点的喷雾连线两侧,所述第三喷雾落点和所述第五喷雾落点对称分布在所述喷雾连线两侧。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喷雾落点、所述第六喷雾落点与所述喷雾连线的距离为第三距离,所述第三喷雾落点、所述第五喷雾落点与所述喷雾连线的距离为第四距离,所述第三距离小于所述第四距离。
再进一步的,所述喷雾平面位于所述喷油器阀座下方27~33毫米处,所述第三距离的范围为4.5毫米~10.5毫米,所述第四距离的范围为12.6毫米~18.6毫米。
再进一步的,所述喷油器体的喷油轴线穿过所述喷雾连线,并垂直于所述喷雾平面,所述喷油器体的喷油轴线与所述喷雾平面的交点为喷油零点,所述第一喷雾落点与所述喷油零点的距离为0.3毫米~6.3毫米,所述第四喷雾落点与所述喷油零点的距离为0.13.4毫米~19.4毫米。
再进一步的,在所述喷雾平面上,经过所述喷油零点且垂直所述喷雾连线的直线为喷雾辅助线,所述第二喷雾落点、所述第六喷雾落点与喷雾辅助线的距离为第五距离,所述第三喷雾落点、所述第五喷雾落点与所述喷雾辅助线的距离为第六距离,所述第五距离的范围为8毫米~14毫米,所述第六距离为12.1毫米~18.1毫米。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所述第二阀座喷油孔与所述第六阀座喷油孔对称布置在所述第一阀座喷油孔和所述第四阀座喷油孔的第一阀座连线两侧,所述第三阀座喷油孔和所述第五阀座喷油孔对称布置在所述第一阀座连线两侧,使得喷油器体经阀座喷油孔喷出的燃油在喷雾平面形成的喷雾落点均匀分布,喷雾混合均匀,实现高效和清洁燃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发动机缸内直喷喷油器的喷油器阀座底部的阀座喷油孔设置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发动机缸内直喷喷油器的喷油器体经阀座喷油孔喷出的燃油在喷雾平面上形成的喷雾落点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发动机缸内直喷喷油器,包括:喷油器体、以及与所述喷油器体连接的喷油器阀座1,所述喷油器阀座的底面设有第一阀座喷油孔11、第二阀座喷油孔12、第三阀座喷油孔13、第四阀座喷油孔14、第五阀座喷油孔15、以及第六阀座喷油孔16,其中,所述第二阀座喷油孔12与所述第六阀座喷油孔16对称布置在所述第一阀座喷油孔11和所述第四阀座喷油孔14的第一阀座连线两侧,所述第三阀座喷油孔13和所述第五阀座喷油孔15对称布置在所述第一阀座连线两侧。
具体来说,在喷油器工作时,喷油器体通过各阀座喷油孔11、12、13、14、15、16喷出燃油到燃烧室内参与混合和燃烧,以驱动发动机工作。
由于所述第二阀座喷油孔12与所述第六阀座喷油孔16对称布置在第一阀座连线两侧,所述第三阀座喷油孔13和所述第五阀座喷油孔15对称布置在所述第一阀座连线两侧,因此所喷出的燃油的喷油落点能够在燃烧室内均匀分布,从而使得燃烧充分且不会导致燃烧室湿壁,减少发动机油耗和排放。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所述第二阀座喷油孔与所述第六阀座喷油孔对称布置在所述第一阀座喷油孔和所述第四阀座喷油孔的第一阀座连线两侧,所述第三阀座喷油孔和所述第五阀座喷油孔对称布置在所述第一阀座连线两侧,使得喷油器体经阀座喷油孔喷出的燃油在喷雾平面形成的喷雾落点均匀分布,喷雾混合均匀,实现高效和清洁燃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阀座喷油孔12、所述第六阀座喷油孔16与所述第一阀座连线的距离为第一距离,所述第三阀座喷油孔13、所述第五阀座喷油孔15与所述第一阀座连线的距离为第二距离,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所述第二距离。
本实施例使得阀座喷油孔依次扩大,形成足够的喷油空间。采用阶梯孔设计来降低喷雾贯穿距离,调整各个油束之间的落点距离,让油束之间有轻微干涉,这种干涉不至于喷雾塌陷,但是能起到降低贯穿距离的作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喷油器体的喷油轴线穿过所述第一阀座喷油孔和所述第四阀座喷油孔的连线,并垂直于所述喷油器阀座的底面。
喷油器体的轴线指的是喷油器体的喷油嘴的喷射方向。本实施例的能够向喷油器阀座的底面垂直喷射,使得喷油更为均匀。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阀座喷油孔12与所述第六阀座喷油孔16的连线为第二阀座连线,所述第三阀座喷油孔13和所述第五阀座喷油孔15的连线为第三阀座连线,所述第一阀座喷油孔11和所述第四阀座喷油孔14分布位于所述第二阀座连线两侧,所述第一阀座喷油孔11和所述第四阀座喷油孔14分布位于所述第三阀座连线两侧。
本实施例的第一阀座喷油孔11和第四阀座喷油孔14分别位于上下两侧,从而保证喷油均匀。
如图2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喷油器体经所述第一阀座喷油孔喷出的燃油在所述喷油器阀座下方的喷雾平面形成第一喷雾落点21、所述喷油器体经所述第二阀座喷油孔喷出的燃油在所述喷油器阀座下方的喷雾平面形成第二喷雾落点22、所述喷油器体经所述第三阀座喷油孔喷出的燃油在所述喷油器阀座下方的喷雾平面形成第三喷雾落点23、所述喷油器体经所述第四阀座喷油孔喷出的燃油在所述喷油器阀座下方的喷雾平面形成第四喷雾落点24、所述喷油器体经所述第五阀座喷油孔喷出的燃油在所述喷油器阀座下方的喷雾平面形成第五喷雾落点25、所述喷油器体经所述第六阀座喷油孔喷出的燃油在所述喷油器阀座下方的喷雾平面形成第六喷雾落点26,其中,所述第二喷雾落点22与所述第六喷雾落点26对称分布在所述第一喷雾落点21和所述第四喷雾落点24的喷雾连线两侧,所述第三喷雾落点23和所述第五喷雾落点25对称分布在所述喷雾连线两侧。
本实施例的喷雾落点平均分布在喷雾连线的两侧,使得喷油均匀,燃烧充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喷雾落点22、所述第六喷雾落点26与所述喷雾连线的距离为第三距离,所述第三喷雾落点23、所述第五喷雾落点25与所述喷雾连线的距离为第四距离,所述第三距离小于所述第四距离。
本实施例喷雾落点依次扩大,形成足够的喷油空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喷雾平面位于所述喷油器阀座下方27~33毫米处,所述第三距离的范围为4.5毫米~10.5毫米,所述第四距离的范围为12.6毫米~18.6毫米。
优选地,所述喷雾平面位于所述喷油器阀座下方30毫米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喷油器体的喷油轴线穿过所述喷雾连线,并垂直于所述喷雾平面,所述喷油器体的喷油轴线与所述喷雾平面的交点为喷油零点,所述第一喷雾落点与所述喷油零点的距离为0.3毫米~6.3毫米,所述第四喷雾落点与所述喷油零点的距离为0.13.4毫米~19.4毫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喷雾平面上,经过所述喷油零点且垂直所述喷雾连线的直线为喷雾辅助线,所述第二喷雾落点、所述第六喷雾落点与喷雾辅助线的距离为第五距离,所述第三喷雾落点、所述第五喷雾落点与所述喷雾辅助线的距离为第六距离,所述第五距离的范围为8毫米~14毫米,所述第六距离为12.1毫米~18.1毫米。
作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一种发动机缸内直喷喷油器,包括:喷油器体、以及与所述喷油器体连接的喷油器阀座1,所述喷油器阀座的底面设有第一阀座喷油孔11、第二阀座喷油孔12、第三阀座喷油孔13、第四阀座喷油孔14、第五阀座喷油孔15、以及第六阀座喷油孔16,其中,所述第二阀座喷油孔12与所述第六阀座喷油孔16对称布置在所述第一阀座喷油孔11和所述第四阀座喷油孔14的第一阀座连线两侧,所述第三阀座喷油孔13和所述第五阀座喷油孔15对称布置在所述第一阀座连线两侧;
所述第二阀座喷油孔12、所述第六阀座喷油孔16与所述第一阀座连线的距离为第一距离,所述第三阀座喷油孔13、所述第五阀座喷油孔15与所述第一阀座连线的距离为第二距离,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所述第二距离;
所述第二阀座喷油孔12与所述第六阀座喷油孔16的连线为第二阀座连线,所述第三阀座喷油孔13和所述第五阀座喷油孔15的连线为第三阀座连线,所述第一阀座喷油孔11和所述第四阀座喷油孔14分布位于所述第二阀座连线两侧,所述第一阀座喷油孔11和所述第四阀座喷油孔14分布位于所述第三阀座连线两侧。
如图2所示,所述喷油器体经所述第一阀座喷油孔喷出的燃油在所述喷油器阀座下方的喷雾平面形成第一喷雾落点21、所述喷油器体经所述第二阀座喷油孔喷出的燃油在所述喷油器阀座下方的喷雾平面形成第二喷雾落点22、所述喷油器体经所述第三阀座喷油孔喷出的燃油在所述喷油器阀座下方的喷雾平面形成第三喷雾落点23、所述喷油器体经所述第四阀座喷油孔喷出的燃油在所述喷油器阀座下方的喷雾平面形成第四喷雾落点24、所述喷油器体经所述第五阀座喷油孔喷出的燃油在所述喷油器阀座下方的喷雾平面形成第五喷雾落点25、所述喷油器体经所述第六阀座喷油孔喷出的燃油在所述喷油器阀座下方的喷雾平面形成第六喷雾落点26,其中,所述喷雾平面位于所述喷油器阀座下方30毫米处,使用10Mp喷射压力进行喷雾落点测试得到的各喷雾落点的位置坐标如表1所示,喷油器本体的喷油轴线垂直于所述喷雾平面,所述喷油器体的喷油轴线与所述喷雾平面的交点的坐标为(0,0)。
喷雾落点 X坐标(+/-3mm) Y坐标(+/-3mm)
21 0 -3.3
22 7.5 -11
23 15.6 -15.1
24 0 -16.4
25 -15.6 -15.1
26 -7.5 -11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9)

1.一种发动机缸内直喷喷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喷油器体、以及与所述喷油器体连接的喷油器阀座,所述喷油器阀座的底面设有第一阀座喷油孔、第二阀座喷油孔、第三阀座喷油孔、第四阀座喷油孔、第五阀座喷油孔、以及第六阀座喷油孔,其中,所述第二阀座喷油孔与所述第六阀座喷油孔对称布置在所述第一阀座喷油孔和所述第四阀座喷油孔的第一阀座连线两侧,所述第三阀座喷油孔和所述第五阀座喷油孔对称布置在所述第一阀座连线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缸内直喷喷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阀座喷油孔、所述第六阀座喷油孔与所述第一阀座连线的距离为第一距离,所述第三阀座喷油孔、所述第五阀座喷油孔与所述第一阀座连线的距离为第二距离,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所述第二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缸内直喷喷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油器体的轴线穿过所述第一阀座喷油孔和所述第四阀座喷油孔的连线,并垂直于所述喷油器阀座的底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缸内直喷喷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阀座喷油孔与所述第六阀座喷油孔的连线为第二阀座连线,所述第三阀座喷油孔和所述第五阀座喷油孔的连线为第三阀座连线,所述第一阀座喷油孔和所述第四阀座喷油孔分布位于所述第二阀座连线两侧,所述第一阀座喷油孔和所述第四阀座喷油孔分布位于所述第三阀座连线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缸内直喷喷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油器体经所述第一阀座喷油孔喷出的燃油在所述喷油器阀座下方的喷雾平面形成第一喷雾落点、所述喷油器体经所述第二阀座喷油孔喷出的燃油在所述喷油器阀座下方的喷雾平面形成第二喷雾落点、所述喷油器体经所述第三阀座喷油孔喷出的燃油在所述喷油器阀座下方的喷雾平面形成第三喷雾落点、所述喷油器体经所述第四阀座喷油孔喷出的燃油在所述喷油器阀座下方的喷雾平面形成第四喷雾落点、所述喷油器体经所述第五阀座喷油孔喷出的燃油在所述喷油器阀座下方的喷雾平面形成第五喷雾落点、所述喷油器体经所述第六阀座喷油孔喷出的燃油在所述喷油器阀座下方的喷雾平面形成第六喷雾落点,其中,所述第二喷雾落点与所述第六喷雾落点对称分布在所述第一喷雾落点和所述第四喷雾落点的喷雾连线两侧,所述第三喷雾落点和所述第五喷雾落点对称分布在所述喷雾连线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动机缸内直喷喷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喷雾落点、所述第六喷雾落点与所述喷雾连线的距离为第三距离,所述第三喷雾落点、所述第五喷雾落点与所述喷雾连线的距离为第四距离,所述第三距离小于所述第四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动机缸内直喷喷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喷雾平面位于所述喷油器阀座下方27~33毫米处,所述第三距离的范围为4.5毫米~10.5毫米,所述第四距离的范围为12.6毫米~18.6毫米。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动机缸内直喷喷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油器体的轴线穿过所述喷雾连线,并垂直于所述喷雾平面,所述喷油器体的轴线与所述喷雾平面的交点为喷油零点,所述第一喷雾落点与所述喷油零点的距离为0.3毫米~6.3毫米,所述第四喷雾落点与所述喷油零点的距离为13.4毫米~19.4毫米。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动机缸内直喷喷油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喷雾平面上,经过所述喷油零点且垂直所述喷雾连线的直线为喷雾辅助线,所述第二喷雾落点、所述第六喷雾落点与喷雾辅助线的距离为第五距离,所述第三喷雾落点、所述第五喷雾落点与所述喷雾辅助线的距离为第六距离,所述第五距离的范围为8毫米~14毫米,所述第六距离为12.1毫米~18.1毫米。
CN201820012376.8U 2018-01-04 2018-01-04 一种发动机缸内直喷喷油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9207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12376.8U CN207920751U (zh) 2018-01-04 2018-01-04 一种发动机缸内直喷喷油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12376.8U CN207920751U (zh) 2018-01-04 2018-01-04 一种发动机缸内直喷喷油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920751U true CN207920751U (zh) 2018-09-28

Family

ID=636160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012376.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920751U (zh) 2018-01-04 2018-01-04 一种发动机缸内直喷喷油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9207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61193B (zh) 直喷式柴油机双层分流燃烧系统
CN103835803B (zh) 柴油机碰撞分流燃烧室
CN109441626A (zh) 一种采用主副喷油器和歧管多次喷射的双燃料发动机及其燃烧组织方法
CN109339943A (zh) 一种带有滚流燃烧室的天然气缸内直喷双燃料发动机燃烧系统
CN112879149A (zh) 一种适用于高功率密度柴油机的非对称燃烧室系统
CN102182600A (zh) 具有扰动区的内燃机喷油嘴
CN207920751U (zh) 一种发动机缸内直喷喷油器
CN110318900A (zh) 一种缸内、进气岐管及预燃室混合供气的燃烧方法
CN103967674A (zh) 一种柴油预混合天然气喷嘴及其工作方法
CN103615344A (zh) 柴油机相继喷油喷油器
CN102235283A (zh) 燃料喷嘴
CN108412603A (zh) 活塞燃烧室结构
CN101446225A (zh) 一种应用于直喷式柴油机的燃烧系统
CN112282960A (zh) 一种二冲程船用低速机带中央喷油器的多喷油器喷射系统
CN207829999U (zh) 一种柴油机活塞燃烧室
CN112879148A (zh) 一种适用于高功率密度柴油机的非对称燃烧室系统
CN109236478A (zh) 一种采用高压天然气喷射阀的双燃料发动机燃烧组织方法
CN204921139U (zh) 一种直喷式柴油机燃烧装置
CN208184837U (zh) 活塞燃烧室结构
CN217270461U (zh) 活塞燃烧室及柴油发动机
CN104675506A (zh) 柴油机多点分布式导向台燃烧室
CN101793206B (zh) 一种直喷式柴油机燃烧室
CN106762101A (zh) 一种直喷汽油机燃烧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03035421U (zh) 一种伞喷射喷油嘴偶件
CN203669993U (zh) 深凹坑缸内直喷汽油机活塞顶部燃烧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