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12496U - 一种屏风转角组件及采用其的屏风 - Google Patents

一种屏风转角组件及采用其的屏风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912496U
CN207912496U CN201720309139.3U CN201720309139U CN207912496U CN 207912496 U CN207912496 U CN 207912496U CN 201720309139 U CN201720309139 U CN 201720309139U CN 207912496 U CN207912496 U CN 2079124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screen
connector
substrate
top s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30913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广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CITY NANHAI XINDA CLOVER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CITY NANHAI XINDA CLOVER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CITY NANHAI XINDA CLOVER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CITY NANHAI XINDA CLOVER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30913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9124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9124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9124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anels For Use In Building Con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屏风转角组件及采用其的屏风。屏风转角组件包括顶侧连接件,以及设置在顶侧连接件外侧的顶侧装饰盖;其中,所述顶侧连接件包括连接件底板,以及相对称的设置在连接件底板一侧的连接件侧板,所述连接件底板和连接件侧板之间形成安装槽,所述顶侧装饰盖安装在安装槽内。同时还提供了采用上述边框的屏风。本实用新型通过边框结构上的改进,能够简化屏风的结构,以及提供屏风使用和安装的便利性。

Description

一种屏风转角组件及采用其的屏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屏风转角组件及采用其的屏风。
背景技术
屏风一般陈设于室内的显著位置,起到分隔、美化、挡风、协调等作用,在办公室、公共设施、商业设施等空间中,寻求通过将在设施内形成的大空间的一部分划分为小空间从而提高空间利用个性化需求。
因此,通过设置屏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遮挡来自周围的视线、声音。从而得到一个比较私密的空间。
现有的屏风结构形式如申请号为CN201320122976.7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拼接式屏风,包括位于屏风左右两侧的2根主立柱和主立柱相平行的若干个副立柱,以及穿插于主立柱和\或副立柱之间的横杆组成的框架;所述框架上拼接有屏风装饰面板。但是该屏风结构存在结构复杂,安装和使用不方便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屏风转角组件,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结构复杂,安装和使用不方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屏风,其采用如以上所述的屏风转角组件。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屏风转角组件,其包括顶侧连接件,以及设置在顶侧连接件外侧的顶侧装饰盖;
其中,所述顶侧连接件包括连接件底板,以及相对称的设置在连接件底板一侧的连接件侧板,所述连接件底板和连接件侧板之间形成安装槽,所述顶侧装饰盖安装在安装槽内。
作为上述屏风转角组件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顶侧装饰盖包括装饰盖本体,并且至少在装饰盖本体上设置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弹性卡勾,所述弹性卡勾卡接在连接件底板上,或者卡接于设置在连接件底板和/或连接件侧板上的卡口内。
作为上述屏风转角组件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连接件底板上设置有连接底板安装孔,用于顶侧连接件的安装。
作为上述屏风转角组件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连接件侧板的端部设置有定位板,该定位板为凸出于连接件侧板端部的板状结构,板状结构的两侧具有向内侧弯折的卷边。
作为上述屏风转角组件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连接件底板的另一侧设置有顶部加固件,所述顶部加固件包括互成角度设置的两个折边。
一种屏风,该屏风包括如以上所述的边屏风转角组件。
作为上述屏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屏风还包括边框、芯材、封板和柔性表层;
相邻所述边框的角部通过所述屏风转角组件连接,所述框架单元包括基板,以及分别设置在基板两侧的内侧板和外侧板;
在所述基板的外侧分布有两条对称设置的外侧板,并且在基板的外侧,以及两外侧板之间形成有外侧凹槽;
在所述基板的内侧分布有两条对称设置的内侧板,并且在内侧板的自由端设置有向内弯折的内侧板折边;
在芯材每条侧边的外侧均设置有一个框架单元,多个框架单元形成的边框将芯材限位于边框的内部空间内,且框架单元的内侧板折边与芯材的侧边连接;
所述封板覆盖在芯材的顶面和/或底面上,并且其边缘搭接在框架单元上;
所述柔性表层覆盖在所述封板上,并且其端部卷入所述外侧凹槽内。
作为上述屏风的一种优选方案,在基板的宽度方向上,所述内侧板与基板结合处的最外侧与基板的端面之间存在间距;
所述封板搭接在内侧板上,并且其厚度不大于所述间距。
作为上述屏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框架单元之间通过转角加固件连接,并且所述内侧板上设置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与基板之间存在限位空间,所述转角加固件插接在限位空间内,并被限位于限位空间内。
作为上述屏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外侧板的自由端向内弯折,形成外侧板折边,两个相对设置的外侧板折边之间通过外侧板连接板连接,所述外侧板连接板上设置有安装位,所述安装位用于屏风转角组件的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边框结构上的改进,能够简化屏风的结构,以及提供屏风使用和安装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边框与转角加固件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边框与顶侧连接件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边框通过顶侧连接件和转角加固件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边框通过顶侧连接件和转角加固件连接的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9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屏风的剖视图;
图10是图“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角部组件与边框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限位条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3“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顶侧装饰盖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图15“A处”的局部放大图。
1:边框;2:芯材;3:封板;4:柔性表层;5:转角加固件;6:顶侧装饰盖;7:顶侧连接件;8:限位条;
11:基板;12:内侧板;13:外侧板;14:外侧凹槽;15:内侧板折边;16:台阶式结构;
51:第一折边;52:第二折边;
61:装饰盖本体;62:第一弹性卡勾;63:第二弹性卡勾;
71:连接件底板;72:连接件侧板;73:安装槽;74:定位板;75:连接件底板安装孔;76:顶部加固件;77:卡口;
81:限位凹槽;82:侧板部;83:连接部;84:定位凹槽;
121:限位结构;122:限位空间;
131:外侧板折边;132:外侧板连接板;
761:第三折边;762:第四折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至图16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屏风,该屏风包括边框1、芯材2、封板3和柔性表层4。
具体的,在芯材2每条侧边的外侧均设置有一个框架单元,多个框架单元形成的边框1将芯材2限位于边框1的内部空间内。
参照图1、图2,框架单元包括基板11,以及分别设置在基板11两侧的内侧板12和外侧板13,在基板11的外侧分布有两条对称设置的外侧板13,并且在基板11的外侧和两条外侧板13之间形成有外侧凹槽14。
在基板11的内侧分布有两条对称设置的内侧板12,并且在内侧板12的自由端设置有向内弯折的内侧板折边15。框架单元的内侧板折边15与芯材2的侧边连接。具体的,内侧板折边15与内侧板12垂直设置,并且两相对设置的内侧板折边15的端部之间存在间距,防止在内侧板12弯折过程中,相对设置的内侧板12之间发生互相干涉。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内侧板折边15的设置,可以便于芯材12的定位,以及提高框架的结构强度。同时,根据实际需要,也可以不在内侧板12的端部设置内侧板折边15,直接将芯材2的端部夹持在两内侧板12之间即可,由此,可以提高芯材2安装的便利性。
优选的,在芯材2与框架单元的配合过程中,芯材2的侧边与内侧板折边15相抵接。为了提高内侧板折边15与芯材2之间的连接强度,芯材2和内侧板折边15之间还可以通过胶水固定,但是两者之间通过胶水连接并不是必须方案,仅通过框架单元之间的夹持力,以及配合封板3的使用可以实现芯材2的固定。
在本实施方式,芯材2采用纸类材料、树脂材料或塑料材料制成,在本实施方式中,芯材2优选的采用蜂窝纸制成。
参照图2,在基板11的宽度方向上,内侧板12与基板11结合处的最外侧与基板11的端面之间存在间距。由于此间距的存在可以使内侧板12与基板11之间形成台阶式结构16,并且该间距不小于封板3的厚度,优选的,封板3的厚度与此处的间距相同。装配时,封板3覆盖在芯材2上,并且其边缘搭接在台阶式结构16上。故此,封板3可以不与外侧板13接触,外侧板13可以根据需要灵活的改变外部形态,在本实施方式中,外侧板13是圆弧形,此圆弧形结构13可以在屏风使用过程中,防止划伤用户,还有助于柔性表层4的固定。
框架单元之间通过转角加固件5连接,并且内侧板12上设置有限位结构121,限位结构121与基板11之间存在限位空间122,转角加固件5插接在限位空间122内,并被限位于限位空间122内。
具体的,限位结构121为设置在内侧板12上的凸起结构,具体的,内侧板12与基板11垂直设置,凸起结构为向内侧板12内侧凸起的板状结构,并且该板状结构与内侧板12垂直设置。具体的,板状结构的端部具有向限位空间122方向倾斜的斜面,通过该斜面的设置,当转角加固件5插入限位空间122内后,可对转角固定件5施加压力的作用,可以起到固定转角加固件5或者对转角加固件5进行定位的作用。需要说明的是,虽然现有技术中可能存在转角加固件5,但是现有技术中转角加固件5是直接与框架单元连接的,并不具有本实施方式中限定的限位空间122,尤其是由限位结构121和基板11之间构成的限位空间122,故此,该限位空间122可以提高转角加固件5安装的便利性。
参照图8,转角加固件5为两个端部相连的折边,两折边分别插接在两相互拼接框架单元的限位空间122内。两个折边分别为相互垂直设置的第一折边51和第二折边52,相互拼接的框架单元为第一框架单元和第二框架单元,其中,第一折边插接51在第一框架单元的限位空间122内,第二折边52插接在第二框架单元的限位空间122内,折边与形成限位空间的凸起结构和/或基板11之间通过卡接、螺钉连接、焊接或粘贴的方式固定,在本实施方式中,优选的,在基板11和折边上设置有螺纹孔,两者之间通过螺钉连接的方式进行固定。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基板11和折边上卡扣结构,通过卡接的形式来实现固定转角加固件5安装。
外侧板13的自由端向内弯折,形成外侧板折边131,两个相对设置的外侧板折边131之间通过外侧板连接板132连接,外侧板连接板132以及两外侧板折边131包围形成外侧凹槽14,外侧板连接板132上设置有安装位,安装位用于屏风转角组件的安装。
具体的,参照图3、图4、图6,在框架的角部设置有屏风转角组件,屏风转角组件包括顶侧连接件7,顶侧连接件7与相邻的两个框架单元连接,并且在顶侧连接件7的外侧设置有顶侧装饰盖7。
顶侧连接件7包括连接件底板71,以及相对称的设置在连接件底板71一侧的连接件侧板72,连接件底板71和连接件侧板72之间形成安装槽73,顶侧装饰盖7安装在安装槽73内。
在本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顶侧连接件7与框架单元配合的结构形式,连接件侧板73的端部设置有定位板74。定位板74为凸出于连接件侧板72端部的板状结构,板状结构的两侧具有向内侧弯折的卷边,卷边的设置可以便于定位板74插入外侧板折边131与外侧板13之间形成的限位空间内。在顶侧连接件7与框架单元配合时,定位板74插接在外侧板13与外侧板折边131之间形成的限位空间内。在此种配合结构中,连接件底板71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连接件底板安装孔75,且两个连接底板安装孔75的轴线相互垂直。在外侧板连接板132上对应的设置有螺钉孔,连接件底板71和外侧板13通过穿设在安装孔和螺钉孔内的螺钉进行固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参照图12,还提供了另外一种顶侧连接件7的结构形式,在连接件底板71的另一侧设置有顶部加固件76,顶部加固件76包括两个互成角度设置的折边。顶部加固件76可以是金属件或塑料件,在本实施方式中,顶部加固件76为金属件,其由一块金属板经过弯折形成两个互相垂直的折边,两个互相垂直的折边分别为第三折边761和第四折边762。并且第三折边761和第四折边762通过注塑的形式设置在连接件底板71上,在第三折边761和第四折边762上设置有通孔结构,在外侧板连接板132上设置有螺钉孔,顶部连接件6通过穿过在第三折边761和第四折边762以及外侧板连接板132上螺钉孔的螺钉安装在框架单元上。
需要说明的是,在边框的装配过程中,顶部加固件76和转角加固件5配合使用可以提高边框角部的结构强度,具体的,顶部加固件76与外侧板连接板132连接,形成一层加强结构,转角加固件5与基板11配合形成第二层加强结构,同时配合顶侧连接件7与框架单元的配合,可以有效的提高框架角部的结构强度,提高了框架的稳定性,防止其发生晃动。
参照图15、图16,顶侧装饰盖6包括顶侧装饰盖本体61,至少在装饰盖本体61上设置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弹性卡勾,弹性卡勾卡接在连接件底板71上,或者卡接于设置在连接件底板71和/或连接件侧板72上的卡口77内。具体的,在装饰盖本体61的两侧设置有第一弹性卡勾62,在装饰盖本体61的两端设置有第二弹性卡勾62,在连接件底板71上设置有与第一弹性卡勾62相配合的卡口77,第一弹性卡勾62卡接在卡口77内,第二弹性卡勾62卡接在连接件底板71的端部。通过卡接的方式安装顶侧装饰盖6,可以提高顶侧装饰盖6的安装效率。
参照图13、图14,外侧凹槽14内设置有限位条8,至少在限位条8的内侧设置有限位凹槽81。设置在限位条8内侧的限位凹槽81,具有容纳柔性表层4边缘的作用,在柔性表层4卷入外侧凹槽14后,其边缘被收纳入限位凹槽81内,可以提高柔性表层的平整度。具体的,限位凹槽81侧壁具有向内倾斜的端部,通过此种设置,可以便于限位条8插入外侧凹槽14。
具体的,限位条8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侧板部82,以及连接两侧板部82的连接部83,连接部83将两侧板部82之间的空间分割成两部分,位于内侧空间为限位凹槽81,位于外侧的定位凹槽84。需要说明的是,定位凹槽84的长度大于限位凹槽81的长度,因此,可以提高相邻屏风组件之间连接的稳定性。通过定位凹槽84的设置,可以在定位凹槽84内设置固定连接件,该固定连接件用于不同屏风之间的连接,具体的,固定连接件可以为相互扣合的卡勾,也可以是具有螺钉孔的块状结构,还可以是限位卡子,限位卡子的一端卡接在一个屏风的定位凹槽84内,另一个卡接在相邻屏风的定位凹槽84内,通过屏风之间的连接,可以形成屏风组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屏风之间的拼接,在此实施方式中,尤其是附图中显示的屏风均是平面结构,但也不排除根据需要将屏风做成弧形结构,或者屏风的部分做成弧形结构。
在此实施方式中,参照图10,封板3优选的为纤维板,其通过粘贴的方式与芯材2和边框1连接。
柔性表层4为一侧具有海绵层的屏风布,海绵层通过粘贴或者高温复合的形式设置在屏风布上。
柔性表层4具有海绵的一侧通过粘贴的方式固定在芯材2上,其边缘卷入框架单元的外侧凹槽14内,然后对柔性表层4的边缘进行修整、拉直,当没有褶皱、变形后压入限位条,在压入限位条8的过程中,保证柔性表层4多余的端部位于限位凹槽81内。进而保证柔性表层4的平整性,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柔性表层4外表面为平面结构,但是根据需要,也可以通过在封板3上设置凸起或凹槽,使柔性表层4的表面呈现凸起或凹槽结构,但是本申请优选的柔性表层4采用平面结构,其具有加工和清洗方便的优点。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屏风转角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顶侧连接件(7),以及设置在顶侧连接件(7)外侧的顶侧装饰盖(6);
其中,所述顶侧连接件(7)包括连接件底板(71),以及相对称的设置在连接件底板(71)一侧的连接件侧板(72),所述连接件底板(71)和连接件侧板(72)之间形成安装槽(73),所述顶侧装饰盖(6)安装在安装槽(73)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风转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侧装饰盖(6)包括装饰盖本体(61),并且至少在装饰盖本体(61)上设置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弹性卡勾,所述弹性卡勾卡接在连接件底板(71)上,或者卡接于设置在连接件底板(71)和/或连接件侧板(72)上的卡口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风转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底板(71)上设置有连接底板安装孔(75),用于顶侧连接件(7)的安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屏风转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侧板(72)的端部设置有定位板(74),该定位板(74)为凸出于连接件侧板(72)端部的板状结构,板状结构的两侧具有向内侧弯折的卷边。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屏风转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底板(71)的另一侧设置有顶部加固件(76),所述顶部加固件(76)包括互成角度设置的两个折边。
6.一种屏风,其特征在于,该屏风包括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屏风转角组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屏风,其特征在于,所述屏风还包括边框(1)芯材(2)、封板(3)和柔性表层(4);
相邻所述边框的角部通过所述屏风转角组件连接,在芯材(2)每条侧边的外侧均设置有一个框架单元,所述框架单元包括基板(11),以及分别设置在基板(11)两侧的内侧板(12)和外侧板(13);
在所述基板(11)的外侧分布有两条对称设置的外侧板(13),并且在基板(11)的外侧,以及两外侧板(13)之间形成有外侧凹槽(14);
在所述基板(11)的内侧分布有两条对称设置的内侧板(12),并且在内侧板(12)的自由端设置有向内弯折的内侧板折边(15);
多个框架单元形成的边框将芯材(2)限位于边框的内部空间内,且框架单元的内侧板折边(15)与芯材(2)的侧边连接;
所述封板(3)覆盖在芯材(2)的顶面和/或底面上,并且其边缘搭接在框架单元上;
所述柔性表层(4)覆盖在所述封板(3)上,并且其端部卷入所述外侧凹槽(14)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屏风,其特征在于,在基板的宽度方向上,所述内侧板(12)与基板(11)结合处的最外侧与基板(11)的端面之间存在间距;
所述封板(3)搭接在内侧板(12)上,并且其厚度不大于所述间距。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屏风,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单元之间通过转角加固件(5)连接,并且所述内侧板(12)上设置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与基板(11)之间存在限位空间(122),所述转角加固件(5)插接在限位空间(122)内,并被限位于限位空间(122)内。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屏风,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板(13)的自由端向内弯折,形成外侧板折边(131),两个相对设置的外侧板折边(131)之间通过外侧板连接板(132)连接,所述外侧板连接板(132)上设置有安装位,所述安装位用于屏风转角组件的安装。
CN201720309139.3U 2017-03-27 2017-03-27 一种屏风转角组件及采用其的屏风 Active CN2079124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09139.3U CN207912496U (zh) 2017-03-27 2017-03-27 一种屏风转角组件及采用其的屏风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09139.3U CN207912496U (zh) 2017-03-27 2017-03-27 一种屏风转角组件及采用其的屏风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912496U true CN207912496U (zh) 2018-09-28

Family

ID=636114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309139.3U Active CN207912496U (zh) 2017-03-27 2017-03-27 一种屏风转角组件及采用其的屏风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9124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20808B (zh) 一种屏风转角组件及采用其的屏风
CN212724522U (zh)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04837709A (zh) 吸音板
CN207912496U (zh) 一种屏风转角组件及采用其的屏风
CN106820807B (zh) 一种边框及采用其的屏风
CN207186438U (zh) 一种边框及采用其的屏风
CN215604671U (zh) 一种屏风模块扪布结构
CN201067200Y (zh) 一种拼接式百叶板
CN211646959U (zh) 一种单元式墙板
CN212129660U (zh) 高气密性岩棉夹芯板
CN201292633Y (zh) 铝塑复合装饰板
CN211959531U (zh) 一种扬声器
CN216690168U (zh) 一种集成化多功能墙板
CN215076834U (zh) 一种办公家具金属边框的固定结构
CN205929637U (zh) 具有铝蜂窝结构的汽车行李箱盖板
CN210659761U (zh) 一种风淋室门玻璃安装结构
CN216905558U (zh) 一种无拉胶孔胶铁一体结构
CN210781083U (zh) 一种方便组装的电视机模组
CN217565379U (zh) 皮革弧形抽面结构
CN215331108U (zh) 一种具有双饰面的吸音产品
CN212836374U (zh) 一种无缝拼接刺绣工艺布艺集成墙板
CN217821554U (zh) 一种触控显示设备
CN211408242U (zh) 实木多层柜体板
CN215563746U (zh) 一种整体卫浴天花拼接结构
JP3183783U (ja) 掲示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28225 No. 3 Xingye North Road, Shishan Town, Nanhai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Foshan City Nanhai Xinda Clover Industr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28225 No. 3 Shishan Xingye North Road, Nanhai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Foshan City Nanhai Xinda Clover Industry Co., Ltd.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