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07326U - 一种热泵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热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907326U
CN207907326U CN201820272089.0U CN201820272089U CN207907326U CN 207907326 U CN207907326 U CN 207907326U CN 201820272089 U CN201820272089 U CN 201820272089U CN 207907326 U CN207907326 U CN 2079073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ressor
heat pump
entrance
working media
control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27208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福辉
刘斌
邹志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Shang Li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Shang Li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Shang Li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Shang Li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Priority to CN20182027208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9073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9073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9073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泵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热泵装置,包括热泵系统和控制系统,热泵系统包括沿工作介质的主循环路径依次设置的压缩机、换热器、主回路节流单元以及蒸发器;压缩机设有用于与室内暖气换热器连接的压缩机出口以及用于供工作介质流入的压缩机第一入口;换热器设有用于对工作介质进行冷却的主回路,主回路设有用于与室内暖气换热器连接的主回路入口以及供工作介质流出的主回路出口;压缩机出口、室内暖气换热器、换热器、主回路节流单元、蒸发器以及压缩机第一入口依次连接;控制系统包括用于控制热泵系统的工作状态的控制面板,压缩机和主回路节流单元均与控制面板连接;控制面板对热泵系统的工作状态进行实时调节,提高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热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泵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热泵装置。
背景技术
如今环境污染日趋严重,通过节能减排以及使用清洁能源来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的共识。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采暖的需求也日益增加,无论是中国的南方地区还是北方地区,冬天自主采暖、提升居住舒适度都是人们普遍的需求。目前南方地区没有集中供暖、北方地区虽然采用集中供暖,但是能源消耗大,且效率低、环境污染等问题比较突出。
目前可采用的供暖方式之一是利用空气源热泵进行供暖,然而现有的空气源热泵在供暖过程中其工作状态无法实时进行调整,因此能量损失较大,整体效率不高。
以上不足,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泵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热泵工作效率不高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热泵装置,包括热泵系统和控制系统,所述热泵系统包括沿工作介质的主循环路径依次设置的:
压缩机,设有用于与室内暖气换热器的入口连接的压缩机出口以及用于供所述工作介质流入的压缩机第一入口;
换热器,设有用于对所述工作介质进行冷却的主回路,所述主回路设有用于与所述室内暖气换热器的出口连接的主回路入口以及供所述工作介质流出的主回路出口;
主回路节流单元,用于对所述工作介质进行节流,所述主回路节流单元与所述主回路出口连接;
蒸发器,用于将所述工作介质气化,与所述主回路节流单元连接,且与所述压缩机第一入口连接;
所述控制系统包括:
控制面板,用于控制所述热泵系统的工作状态,与所述压缩机、所述主回路节流单元均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热泵系统还包括:
截止气阀,所述截止气阀的入口端与所述压缩机出口连接,所述截止气阀的出口端用于与所述室内暖气换热器的入口连接;
截止液阀,所述截止液阀的入口端用于与所述室内暖气换热器的出口连接;
回热管,靠近所述蒸发器,所述回热管的入口端与所述截止液阀的出口端连接,所述回热管的出口端与所述主回路入口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
高压压力传感器,设于所述压缩机出口与所述截止气阀之间,且与所述控制面板连接;
排气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压缩机出口与所述截止气阀之间,且与所述控制面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热泵系统还包括:
储液器,所述储液器的入口端与所述蒸发器连接,所述储液器的出口端与所述压缩机第一入口连接;
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
低压压力传感器,设于所述储液器与所述压缩机第一入口之间,且与所述控制面板连接;
回气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储液器与所述压缩机第一入口之间,且与所述控制面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热泵系统还包括:
变频风机,靠近所述蒸发器,且与所述控制面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
蒸发器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蒸发器中,且与所述控制面板连接;
环境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蒸发器旁边,且与所述控制面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热泵系统还包括:
压缩机加热单元,设于所述压缩机的底部,且与所述控制面板连接,用于对所述压缩机进行加热。
进一步地,所述热泵系统还包括沿工作介质的副循环路径依次设置的:
副回路节流单元,用于对所述工作介质进行节流,与所述截止液阀的出口端连接,且与所述控制面板连接;
所述换热器还设有用于对所述工作介质进行加热的副回路,所述副回路设有副回路节流单元连接的副回路入口以及供所述工作介质流出的副回路出口;
所述压缩机还设有用于供所述工作介质流入的压缩机第二入口,所述副回路出口与所述压缩机第二入口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
前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副回路节流单元与所述副回路入口之间,且与所述控制面板连接;
后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副回路出口与所述压缩机第二入口之间,且与所述控制面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面板还设有:
记录模块,用于记录所述热泵系统和所述控制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实时数据;
显示模块,用于显示所述实时数据;
定位模块,用于进行定位;
网络通信模块,用于与网络进行通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热泵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
(1)由于工作介质从压缩机出口流出后直接进入到室内暖气换热器中进行热量交换,从而实现了工作介质直接与用户的室内暖气换热器对接,直接一次换热,避免了使用水作为介质时需要通过两次换热进行采暖的情况,因此热量交换效率更高、更节能,同时也避免了采用水作为介质时水管冻裂导致热泵装置损坏而无法使用的问题。
(2)由于设置控制面板,从而可以通过控制面板对压缩机和主回路节流单元的工作状态进行实时调节,确保热泵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均处于最佳工作状态,从而有效减小能量损失,提高热泵装置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热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热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热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热泵装置的压缩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热泵装置的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热泵装置的四通阀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热泵系统; 100-四通阀;
1001-第一接口; 1002-第二接口;
1003-第三接口; 1004-第四接口;
101-压缩机; 1010-压缩机出口;
1011-压缩机第一入口; 1012-压缩机第二入口;
102-换热器; 1021-主回路入口;
1022-主回路出口; 1023-副回路入口;
1024-副回路出口; 103-主回路节流单元;
104-蒸发器; 105-截止气阀;
106-截止液阀; 107-回热管;
108-储液器; 109-变频风机;
110-压缩机加热单元; 111-副回路节流单元;
2-控制系统; 20-控制面板;
201-高压压力传感器; 202-排气温度传感器;
203-低压压力传感器; 204-回气温度传感器;
205-蒸发器温度传感器; 206-环境温度传感器;
207-前温度传感器; 208-后温度传感器;
3-室内暖气换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直接或者间接位于该另一个部件上。当一个部件被称为“连接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或者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部件上。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仅是为了便于描述,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方案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便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图2、图4和图5,一种热泵装置,包括热泵系统1和控制系统2,热泵系统1包括沿工作介质的主循环路径依次设置的压缩机101、换热器102、用于对工作介质进行节流的主回路节流单元103以及用于将工作介质气化的蒸发器104。压缩机101设有用于与室内暖气换热器3的入口连接的压缩机出口1010以及用于供工作介质流入的压缩机第一入口1011;换热器102设有用于对工作介质进行冷却的主回路,主回路设有用于与室内暖气换热器3的出口连接的主回路入口1021以及供工作介质流出的主回路出口1022。压缩机出口1010、室内暖气换热器3、换热器102、主回路节流单元103、蒸发器104以及压缩机第一入口1011依次连接,其中室内暖气换热器3与换热器102的主回路入口1021连接,主回路出口1022与主回路节流单元103连接。
控制系统2包括用于控制热泵系统1的工作状态的控制面板20,压缩机101和主回路节流单元103均与控制面板20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热泵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工作介质经过压缩机101后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从压缩机出口1010中流出,并进入到室内暖气换热器3中进行热量交换,从而对用户室内进行加热;工作介质在室内暖气换热器3中经过热量交换后冷却成高压中温液体,并通过主回路入口1021进入到换热器102中进一步冷却,然后进入到主回路节流单元103;经过主回路节流单元103后,工作介质成为低温低压液体,然后进入到蒸发器104中;工作介质在蒸发器104中吸热后变成低温低压气体,然后回到压缩机101中,从而实现工作介质的主循环。控制面板20可根据需要对压缩机101和主回路节流单元103的工作状态进行调节,从而满足实际需求。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热泵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
(1)由于工作介质从压缩机出口1010流出后直接进入到室内暖气换热器3中进行热量交换,从而实现了工作介质直接与用户的室内暖气换热器3对接,直接一次换热,避免了使用水作为介质时需要通过两次换热进行采暖的情况,因此热量交换效率更高、更节能,同时也避免了采用水作为介质时水管冻裂导致热泵装置损坏而无法使用的问题。
(2)由于设置控制面板20,从而可以通过控制面板20对压缩机101和主回路节流单元103的工作状态进行实时调节,确保热泵系统1在运行过程中均处于最佳工作状态,从而有效减小能量损失,提高热泵装置的工作效率。
请参阅图3,进一步地,热泵系统1还包括截止气阀105、截止液阀106以及靠近蒸发器104的回热管107,其中截止气阀106的入口端与压缩机出口1010连接,截止气阀106的出口端用于与室内暖气换热器3的入口连接;截止液阀106的入口端用于与室内暖气换热器3的出口连接,截止液阀106的出口端与回热管107的入口端连接,回热管107的出口端与换热器102的主回路入口1021连接。
在压缩机出口1010与室内暖气换热器3的入口之间设置截止气阀105,同时在室内暖气换热器3的出口与回热管107之间设置截止液阀106,从而可以对工作介质是否进入室内暖气换热器3中进行控制。例如当不需要对用户的室内进行加热时,则可以关闭截止气阀105和截止液阀106,此时工作介质无法进入到室内暖气换热器3,从而无法进行热量交换;当需要对用户的室内进行加热时,则可以打开截止气阀105和截止液阀106,同时确保工作介质的主循环路径连通,从而使得工作介质可以进入室内暖气换热器3进行热量交换。
在本实施中,在压缩机出口1010与室内暖气换热器3的入口之间设置截止气阀105,是因为工作介质经过压缩机11压缩后为高温高压气体,其在进入室内暖气换热器3前均为高温高压气体,因此需要设置截止气阀105来控制工作介质是否流通;在室内暖气换热器3的出口与回热管107之间设置截止液阀106,是因为工作介质从室内暖气换热器3流出时为高压中温液体,因此需要设置截止液阀106来控制工作介质是否流通。
由于回热管107靠近蒸发器104,因此当工作介质通过回热管107时,蒸发器104会吸收回热管107中工作介质的热量来对蒸发器104中的工作介质进行加热,从而使得回热管107中工作介质进一步被冷却。同时由于回热管107靠近蒸发器104,因此回热管107中工作介质的热量使得蒸发器104不会结冰。优选地,回热管107与蒸发器104连接且设于蒸发器104的底部,因此回热管107中工作介质的热量能够迅速传导到蒸发器104中,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且可以确保蒸发器104底部不会结冰,保证了热泵装置能够有效运行。
请参阅图3,进一步地,控制系统2还包括高压压力传感器201和排气温度传感器202,其中高压压力传感器201设于压缩机出口1010与截止气阀105之间,且与控制面板20连接,排气温度传感器202设于压缩机出口1010与截止气阀105之间,且与控制面板20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压缩机出口1010与截止气阀105之间通过连接管连接,高压压力传感器201和排气温度传感器202均连接在压缩机出口1010与截止气阀105之间的连接管上。设置高压压力传感器201,可以获取从压缩机出口1010流出的工作介质的压力;设置排气温度传感器202,可以获取从压缩机出口1010流出的工作介质的温度,控制面板通过实时获取从压缩机出口1010流出的工作介质的温度和压力,并根据需要对热泵系统1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从而使得从压缩机出口1010流出的工作介质的温度和压力满足预设要求。
进一步地,热泵系统1还包括设于蒸发器104和压缩机第一入口1011之间的储液器108,其中储液器108的入口端与蒸发器104连接,储液器108的出口端与压缩机第一入口1011连接。当工作介质经过蒸发器104蒸发后成为低温低压气体,然后通过储液器108后到达压缩机101。设置储液器108,使得工作介质在通过压缩机第一入口1011进入压缩机101时可以起到缓冲作用和暂存作用。
请参阅图3和图6,在一个实施例中,热泵系统1还包括四通阀100,四通阀100包括第一接口1001、第二接口1002,第三接口1003以及第四接口1004,其中第一接口1001和第二接口1002贯通,第三接口1003和第四接口1004贯通。蒸发器104与第一接口1001连接,储液器108与第二接口1002连接,从而实现了蒸发器104与储液器108的连通。压缩机出口1010与第三接口1003连接,截止气阀105与第四接口1004连接,从而实现了压缩机出口1010与截止气阀105的连通。设置四通阀,使得部件之间的连通更加方便。四通阀100与控制面板20连接,从而可以通过控制面板20对四通阀100的工作状态进行调整。
请参阅图3,进一步地,控制系统2还包括低压压力传感器203和回气温度传感器204,其中低压压力传感器203设于储液器108与压缩机第一入口1011之间,且与控制面板20连接,回气温度传感器204设于储液器108与压缩机第一入口1011之间,且与控制面板20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储液器108与压缩机第一入口1011之间通过连接管连接,低压压力传感器203和回气温度传感器204均连接在储液器108与压缩机第一入口1011之间的连接管上。设置低压压力传感器203,可以获取进入压缩机第一入口1011的工作介质的压力;设置回气温度传感器204,可以获取进入压缩机第一入口1011的工作介质的温度,控制面板20通过实时获取进入压缩机第一入口1011的工作介质的温度和压力,并根据需要对热泵系统1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从而使得进入压缩机第一入口1011的工作介质的温度和压力满足预设要求。
进一步地,热泵系统1还包括靠近蒸发器104设立的变频风机109,且变频风机109与控制面板20连接,从而可以通过控制面板20对变频风机109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在本实施例中,蒸发器104包括加热盘管,工作介质在加热盘管中流动;变频风机109靠近蒸发器104,通过控制变频风机109的工作状态,从而可以控制蒸发器104中工作介质的吸入热量满足预设要求。
进一步地,控制系统2还包括蒸发器温度传感器205和环境温度传感器206,其中蒸发器温度传感器205设于蒸发器104中,且与控制面板20连接,环境温度传感器206设于蒸发器104旁边,且与控制面板20连接。设置蒸发器温度传感器205,可以获取蒸发器104中工作介质的温度;设置环境温度传感器206,可以获取蒸发器104旁边的环境的温度,控制面板20通过实时获取蒸发器104中工作介质的温度和蒸发器104旁边的环境的温度,并根据需要对热泵系统1、尤其是变频风机109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从而使得蒸发器104中的工作介质的温度满足预设要求。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不同的环境温度下,控制面板20可控制变频风机109自动调整转速:当环境温度传感器206检测到环境温度较高时,变频风机109的转速下降,保证蒸发器104中的工作介质不吸入过多的热量而导致高压保护;当环境温度传感器206检测到环境温度较低时,变频风机109的转速升高,保证蒸发器104中的工作介质能够吸入足够多的热量,进而确保热泵系统1输出的热量充足。
进一步地,热泵系统1还包括用于对压缩机101进行加热的压缩机加热单元110,压缩机加热单元110设于压缩机101底部且与控制面板20连接,从而可以通过控制面板20对压缩机加热单元110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在本实施例中,压缩机加热单元110为压缩机电加热带,当环境温度较低时,控制面板20可控制压缩机电加热带为压缩机101的底部加热,保证压缩机101正常工作,避免因温度降低使得油温下降、粘性增大而导致压缩机101启动不良的情况的发生。应当理解的是,压缩机加热单元110也可以为其他加热装置,只要可以对压缩机101进行加热即可,此处不做限制。
请参阅图3至图5,进一步地,热泵系统1还包括沿工作介质的副循环路径依次设置的用于对工作介质进行节流的副回路节流单元111、换热器102的用于对工作介质进行加热的副回路以及压缩机第二入口1012,其中副回路节流单元111对工作介质进行加热,副回路设有用于与副回路节流单元111的出口端连接的副回路入口1023以及供工作介质流出的副回路出口1024。截止液阀106、副回路节流单元111、换热器102以及压缩机第二入口1012依次连接,其中副回路节流单元111与换热器102的副回路入口1023连接,副回路出口1024与压缩机第二入口1012连接。副回路节流单元111与控制面板20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环境温度较低时,工作介质的主循环路径和副循环路径均连通,在副循环路径部分,工作介质通过截止液阀106后到达副回路节流单元111;经过副回路节流单元111后,工作介质成为低温低压液体,然后进入到换热器102的副回路中;副回路中的工作介质在换热器102内从主回路中的工作介质中吸收热量从而成为低温低压气体,而主回路中的工作介质则进一步冷却;然后工作介质从副回路出口1024流出后通过压缩机第二入口1012进入压缩机中,从而实现工作介质在副循环路径中的循环。控制面板20可根据需要对副回路节流单元111的工作状态进行调节,从而满足实际需求。
进一步地,压缩机101设置有两个气缸,可进行两级压缩:在主循环路径中,工作介质从蒸发器1中进入到压缩机第一入口1011,此时工作介质经过第一气缸进行压缩,然后工作介质再进入第二气缸进行再次压缩,再次压缩后工作介质才从压缩机出口1010排出;在副循环路径中,工作介质从副回路出口1024进入到压缩机第二入口1012,与主循环路径中的工作介质混合后进入到压缩机101的第二气缸中进行压缩,然后从压缩机出口1010排出。本实施例的热泵系统1能够很好地控制压缩比,使得低环境温度下也能满足高水温需求。
在一个实施例中,压缩机101采用直流变频压缩机,在低环境温度下能调高运行频率,从而可以保障热量能源源不断输出,有效弥补了热泵系统1冬天供热能力衰减的问题。
在一个实施例中,压缩机101为正弦波驱动运行的变频压缩机,运行效率更高、更平稳,噪声更低,且损耗更少。
请参阅图3,进一步地,控制系统2还包括前温度传感器207和后温度传感器208,其中前温度传感器207设于副回路节流单元111与副回路入口1023之间,且与控制面板20连接,后温度传感器208设于副回路出口1024与压缩机第二入口1012之间,且与控制面板20连接。设置前温度传感器207,可以获取工作介质在进入换热器102的副回路之前的温度;设置后温度传感器208,可以获取工作介质从换热器102的副回路流出之后的温度,控制面板20通过实时获取工作介质在进入换热器102的副回路之前的温度和从换热器102的副回路流出之后的温度,并根据需要对热泵系统1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从而使得工作介质的温度满足预设要求。
进一步地,控制面板20还设有用于记录热泵系统1以及控制系统2运行过程中的数据的记录模块以及用于与网络进行通讯的网络通信模块,从而可以向网络发送实时数据,实现网络全天候监控热泵装置的运行情况。
在一个实施例中,记录模块记录的信息还包括热泵装置运行的时间、热泵装置所消耗的电能以及所产生的电费,从而实现自动计费等,控制面板20可根据后台设定的时间或者电费等控制热泵装置开机或者停机。
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面板20还设有定位模块,可以对热泵装置的位置进行定位,从而可以知晓热泵装置的安装位置,防止丢失;并且具有报警功能和锁机功能,更加安全。
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面板20还设有显示模块,用于实时显示数据以及自动计费的相关信息等,方便用户进行查看。
在一个实施中,工作介质为冷媒,优选为制冷剂,从而能够满足热泵装置的工作需求。
本实施例提供的热泵装置的工作原理为:
在主循环路径中,工作介质经过压缩机101后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从压缩机出口1010中流出,通过截止气阀105后进入到室内暖气换热器3中进行热量交换,从而对用户室内进行加热;
工作介质在室内暖气换热器3中经过热量交换后冷却成高压中温液体,并通过截止液阀106后进入到回热管107中,在回热管107中工作介质将热量传递给蒸发器104中的工作介质,从而回热管107中的工作介质冷却;
回热管107中的工作介质继续通过主回路入口1021进入到换热器102中进一步冷却,然后进入到主回路节流单元103;
经过主回路节流单元103后,工作介质成为低温低压液体,然后进入到蒸发器104中;
工作介质在蒸发器104中吸热后变成低温低压气体,然后到达储液罐108处,之后通过压缩机第二入口1012回到压缩机101中,此时工作介质经过压缩机101的第一气缸进行压缩,然后工作介质再进入第二气缸进行再次压缩,再次压缩后工作介质才从压缩机出口1010排出,从而实现工作介质的主循环。
当环境温度较低时,工作介质的主循环路径和副循环路径均连通。
在副循环路径中,工作介质通过截止液阀106后到达副回路节流单元111;
经过副回路节流单元111后,工作介质成为低温低压液体,然后进入到换热器102的副回路中;
副回路中的工作介质在换热器102内从主回路中的工作介质中吸收热量从而成为低温低压气体,而主回路中的工作介质则进一步冷却;
然后工作介质从副回路出口1024进入到压缩机第二入口1012,与主循环路径中的工作介质混合后进入到压缩机101的第二气缸中进行压缩,然后从压缩机出口1010排出,从而实现工作介质在副循环路径中的循环。
高压压力传感器201、排气温度传感器202、低压压力传感器203、回气温度传感器204、蒸发器温度传感器205、环境温度传感器206、前温度传感器207以及后温度传感器208均与控制面板20连接,从而使得控制面板20可以采集相应的实时数据,并显示实时数据或向网络发送实时数据,实现网络全天候监控热泵装置的运行情况。
同时,四通阀100、压缩机101、主回路节流单元103、变频风机109、压缩机加热单元110以及副回路节流单元111均与控制面板20连接,从而可以根据采集的实时数据对热泵系统1的工作状态进行调整与控制,确保热泵系统1工作在最佳工作状态,从而有效减小能量损失,提高热泵装置的工作效率。
本实施例提供的热泵装置采用的技术包括:
(1)两级分级压缩技术的应用:即热泵系统1中的压缩机101设有两个气缸,压缩机101吸气后先经过第一气缸进行一次压缩,排出的气体进入第二气缸再次压缩后才经过压缩机出口1010排出,实现了两级压缩,能很好地控制热泵系统1的压缩比,使得低环境温度下高水温需求也能得到照样满足。
(2)在一个实施例中,压缩机101采用直流变频压缩机,在低环境温度下能调高运行频率,从而保障热量能源源不断地输出,弥补了热泵系统1在冬天能力衰减的问题。
(3)在一个实施例中,压缩机101采用正弦波驱动运行的变频压缩机,从而运行效率更高,更平稳,噪声更低,损耗更少。
(4)低温喷焓技术应用,换热器12优选为喷焓换热器,在低环境温度下副循环路径连通,开启压缩机第二入口1012进行补气喷焓,增加了压缩机101在低环境温度下的吸气量的同时保证了排气温度,热泵系统1运行更可靠,且能弥补热泵系统1在冬天能力衰减的问题。
(5)底盘热管技术应用:工作介质在经过回热管107时将热量传递到蒸发器104中,确保蒸发器1与热泵装置的机组底盘接触的部位不结冰,整机可靠性进一步提高。
(6)冷媒压力传感除霜技术应用:热泵系统1根据实际运行的压力进行除霜操作,而不是定时或定温除霜,除霜更加彻底、更加准确,真正做到了无霜不化,避免了现有蒸发器没有霜却化霜的误操作,保证热泵系统1的实际制热运行时间更长、热量输出更多。
(7)压缩机油加热技术应用:在低环境温度下,用压缩机电加热带给压缩机101底部加热,防止在冷冻环境下油温下降、粘性增大而导致压缩机启动不良的问题。
(8)小管径蒸发器应用:根据压缩机101特性及工作介质(冷媒)特性,为其匹配φ7(直径为7毫米)管径的多排蒸发器,使得工作介质在热泵系统1内流动状态更稳定、换热更充分。
(9)变频风机应用:根据环境温度的变化自动调整转速,当环境温度较高时,变频风机109的转速下降,保证蒸发器104中的工作介质不吸入过多的热量而导致高压保护;当环境温度较低时,变频风机109的转速升高,保证蒸发器104中的工作介质能够吸入足够多的热量,进而确保热泵系统1输出的热量充足,整体上更节能。
(10)工作介质(冷媒)直接应用:工作介质直接与用户室内的室内暖气换热器3对接,不需要用水作为介质,直接一次换热,而不是通过两次换热进行采暖,效率更高,更节能,彻底根除了常规水系统采暖时怕冻裂水管导致热泵装置瘫痪的弊病。
本实施例提供的热泵装置的有益效果还包括:
(1)控制系统2可以与网络连接,从而可以向互联网发送实时数据,实现网络全天候监控热泵装置的运行情况,并且可以进行自动计费、故障诊断处理等。
(2)控制面板20设有定位模块,从而可以对热泵装置的位置进行定位,同时还具有报警和锁机功能。
(3)本实施例提供的热泵装置的低温性能好,在-35℃(零下35℃)环境温度下也能保证用于在室内可以进行地板采暖,极大扩展了热泵装置的应用区域和应用范围。
(4)无需用水作为中间介质进行采暖,彻底根除了寒冷地区因水管冻裂而无法工作的弊病。
(5)采用正弦波驱动的变频控制压缩机,解决了广大农村地方由于电压低而导致热泵启动不了或运行不正常的问题。
(6)采用压力感应除霜,避免了普通热泵除霜不干净或除霜不彻底的问题。
(7)采用回热设计,使回热管107与蒸发器104接触的位置长期处于温热状态,避免除霜后的水在蒸发器104上结冰而导致装置运行效率低下。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热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热泵系统和控制系统,所述热泵系统包括沿工作介质的主循环路径依次设置的:
压缩机,设有用于与室内暖气换热器的入口连接的压缩机出口以及用于供所述工作介质流入的压缩机第一入口;
换热器,设有用于对所述工作介质进行冷却的主回路,所述主回路设有用于与所述室内暖气换热器的出口连接的主回路入口以及供所述工作介质流出的主回路出口;
主回路节流单元,用于对所述工作介质进行节流,所述主回路节流单元与所述主回路出口连接;
蒸发器,用于将所述工作介质气化,与所述主回路节流单元连接,且与所述压缩机第一入口连接;
所述控制系统包括:
控制面板,用于控制所述热泵系统的工作状态,与所述压缩机、所述主回路节流单元均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泵系统还包括:
截止气阀,所述截止气阀的入口端与所述压缩机出口连接,所述截止气阀的出口端用于与所述室内暖气换热器的入口连接;
截止液阀,所述截止液阀的入口端用于与所述室内暖气换热器的出口连接;
回热管,靠近所述蒸发器,所述回热管的入口端与所述截止液阀的出口端连接,所述回热管的出口端与所述主回路入口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
高压压力传感器,设于所述压缩机出口与所述截止气阀之间,且与所述控制面板连接;
排气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压缩机出口与所述截止气阀之间,且与所述控制面板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泵系统还包括:
储液器,所述储液器的入口端与所述蒸发器连接,所述储液器的出口端与所述压缩机第一入口连接;
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
低压压力传感器,设于所述储液器与所述压缩机第一入口之间,且与所述控制面板连接;
回气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储液器与所述压缩机第一入口之间,且与所述控制面板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泵系统还包括:
变频风机,靠近所述蒸发器,且与所述控制面板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
蒸发器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蒸发器中,且与所述控制面板连接;
环境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蒸发器旁边,且与所述控制面板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泵系统还包括:
压缩机加热单元,设于所述压缩机的底部,且与所述控制面板连接,用于对所述压缩机进行加热。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泵系统还包括沿工作介质的副循环路径依次设置的:
副回路节流单元,用于对所述工作介质进行节流,与所述截止液阀的出口端连接,且与所述控制面板连接;
所述换热器还设有用于对所述工作介质进行加热的副回路,所述副回路设有副回路节流单元连接的副回路入口以及供所述工作介质流出的副回路出口;
所述压缩机还设有用于供所述工作介质流入的压缩机第二入口,所述副回路出口与所述压缩机第二入口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热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
前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副回路节流单元与所述副回路入口之间,且与所述控制面板连接;
后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副回路出口与所述压缩机第二入口之间,且与所述控制面板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热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面板还设有:
记录模块,用于记录所述热泵系统和所述控制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实时数据;
显示模块,用于显示所述实时数据;
定位模块,用于进行定位;
网络通信模块,用于与网络进行通讯。
CN201820272089.0U 2018-02-26 2018-02-26 一种热泵装置 Active CN2079073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72089.0U CN207907326U (zh) 2018-02-26 2018-02-26 一种热泵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72089.0U CN207907326U (zh) 2018-02-26 2018-02-26 一种热泵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907326U true CN207907326U (zh) 2018-09-25

Family

ID=635602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272089.0U Active CN207907326U (zh) 2018-02-26 2018-02-26 一种热泵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90732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32716A (zh) * 2019-07-16 2019-10-1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热泵热水器除霜控制方法、装置及热泵热水器
TWI718985B (zh) * 2020-09-14 2021-02-11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多段熱泵性能測試系統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32716A (zh) * 2019-07-16 2019-10-1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热泵热水器除霜控制方法、装置及热泵热水器
TWI718985B (zh) * 2020-09-14 2021-02-11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多段熱泵性能測試系統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18454B (zh) 一种空气源多联式空调热泵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CN203615671U (zh) 一种机柜服务器散热用前板系统
CN207741250U (zh) 一种机房节能循环系统
CN101221007B (zh) 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
CN205351809U (zh) 一种住宅用冷暖循环系统
CN206449767U (zh) 一种具有冷冻水低温保护装置的中央空调节能系统
CN205156428U (zh) 一种空气源热泵直供式无水地板采暖和制冷系统
CN207907326U (zh) 一种热泵装置
CN103453691B (zh) 三合一冷暖空调与热水供应装置
CN105025692B (zh) 一种数据中心冷却系统
CN103134231A (zh) 一种三联控系统及其控制方案
CN103032930B (zh) 一种温度控制装置
CN207990847U (zh) 全效型空气源热泵系统
CN204963283U (zh) 一种超低温空气源热泵机组
CN207476097U (zh) 一种热管末端循环系统
CN205208689U (zh) 一种多能源复合供暖系统
CN202470558U (zh) 一种前置式外辅热防融霜装置
CN207999966U (zh) 太阳能喷射式冷热水机组
CN204806506U (zh) 电耦合空气源热泵地板辐射供暖系统
CN108317771A (zh) 太阳能喷射式冷热水机组及其使用方法
CN102853490B (zh) 管道冷热循环系统
CN208871906U (zh) 一种自驱动装置的模块空气源热泵节能机组
CN108444152A (zh) 全效能组合式空气源热泵系统
CN205481495U (zh) 一种热管分布式冷却备份系统
CN201251235Y (zh) 小区用热水供应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