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05011U - 一种海绵城市生态屋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海绵城市生态屋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905011U
CN207905011U CN201820218323.1U CN201820218323U CN207905011U CN 207905011 U CN207905011 U CN 207905011U CN 201820218323 U CN201820218323 U CN 201820218323U CN 207905011 U CN207905011 U CN 2079050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plate
accommodating groove
rainwater
sponge urban
urban ecolog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21832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凡
张一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an Jiaxing City Landscaping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an Jiaxing City Landscaping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an Jiaxing City Landscaping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Alan Jiaxing City Landscaping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21832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9050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9050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9050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08Rainwater harvesting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建设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海绵城市生态屋顶。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在工作时,雨水由收纳槽收集,并沿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落入集水箱内,从而实现雨水的收集。再通过水泵将雨水供给喷淋机构,喷淋机构将雨水输送至种植槽的上方,并对种植槽进行灌溉。通过收纳槽进行雨水的收集,提高了雨水收集和利用的效率,从而保证有足够的雨水对种植槽内的植物进行灌溉。

Description

一种海绵城市生态屋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建设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海绵城市生态屋顶。
背景技术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件”。海绵城市可以下雨水充足时收集雨水、蓄水,在需要用水时,将收集的雨水家里利用。生态屋顶是海绵城市中一项重要的工程,屋顶收集雨水更加方便,不占用额外的空间。
例如,在授权公告号为CN206302780U的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建设海绵城市用生态屋顶,包括屋顶,屋顶上设置有集水箱和植被种植装置,植被种植装置上方设置有灌溉装置,灌溉装置包括固定的支架和灌溉水管,灌溉水管上设置有多个喷头。雨水利用资深的重力从集水箱中进入到灌溉装置内,对屋顶上的植被种植装置中的植被进行灌溉。
然而在使用过程中,雨水仅由屋顶的集水箱向种植装置中供水,而集水箱收集雨水的能力有限,因而无法保证对种植槽内植物的灌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海绵城市生态屋顶,其优势在于,集水箱的集水能力强,能有效保证种植槽内植物的灌溉。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海绵城市生态屋顶,包括屋顶,所述屋顶上设置有集水箱和种植槽,所述集水箱的顶部设置有用于收集雨水的收纳槽,收纳槽由两块第一支撑板及两块第二支撑板拼接而成,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依次交替设置,收纳槽由外向内倾斜向下设置,收纳槽的中部开设有导流口,导流口位于所述集水箱的正上方,所述种植槽的上方安装有喷淋机构和带动所述喷淋机构移动的驱动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工作时,雨水由收纳槽收集,并沿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落入集水箱内,从而实现雨水的收集。再通过水泵将雨水供给喷淋机构,喷淋机构将雨水输送至种植槽的上方,并对种植槽进行灌溉。通过收纳槽进行雨水的收集,提高了雨水收集和利用的效率,从而保证有足够的雨水对种植槽内的植物进行灌溉。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两端设置有弯折部,所述弯折部扣合在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两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弯折部扣合在第二支撑板上,提高了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间的密封性能,防止雨水从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的连接处的缝隙中流出,提高了对雨水的收集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支撑板两端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密封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弯折部扣合在第二支撑板上时,将第一密封垫压紧,第一密封垫发生弹性形变,从而将弯折部下表面与第二支撑板上表面的间隙填满,进一步提高了弯折部与第二支撑板间的密封性能。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支撑板两端的侧壁设置有第二密封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弯折部扣合在第二支撑板上时,弯折部的侧壁与第二之层板的侧壁将第二密封垫压紧,第二密封垫发生弹性形变,从而将弯折部侧壁与第二支撑板侧壁间的间隙填满,进一步提高了弯折部与第二支撑板间的密封性能。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的拼接处的上表面设置有防水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防水布的设置,防止雨水从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间的间隙流道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的下方,进一步提高了收纳槽雨水的收集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收纳槽的导流口与所述集水箱的开口间通过一套筒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套筒的设置,防止收纳槽收集的雨水在流入集水箱内的过程中,从收纳槽与集水箱间流出,造成雨水收集的浪费。
作为优选,所述收纳槽的边缘处设置有挡水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挡水板的设置,增大了收纳槽的容积,防止集水箱内的水积满后,从收纳槽内溢出,从而提高了收纳槽的可靠性。
作为优选,所述收纳槽的边缘处开设有插槽,所述挡水板安装于所述插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插槽的设置,为挡水板的安装提供了空间,当挡水板插入到插槽内时,插槽的侧壁与挡水板的侧壁相抵接,从而对挡水板进行支撑,提高了挡水板安装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板的表面开设有若干防溅凸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防溅凸棱的设置,使得雨水落在支撑板表面时,沿防溅凸棱滑落,减少了雨水的飞溅,从而提高了收纳槽收纳雨水的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防溅凸棱沿所述收纳槽的倾斜方向设置,相邻所述防溅凸棱间形成导流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雨水落在支撑板上时,沿防溅凸棱滑落,部分雨水落入导流槽内,溅起的水花被附近的的防溅凸棱遮挡,再次落入导流槽内,导流槽内的雨水沿导流槽流入导流口落入集水箱内,从而实现雨水的收集。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弯折部、第一密封垫、第二密封垫的设置,共同提高了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结合的紧密程度,从而防止雨水从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间的间隙内流出,通过防水布的设置,进一步防止雨水从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的间隙内流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海绵城市生态屋顶的机构示意图;
图2为防水布与收纳槽的爆炸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为挡水板与插槽的爆炸示意图;
图5为图4中B处的放大图。
图中:1、屋顶;2、集水箱;21、水泵;3、种植槽;4、收纳槽;41、第一支撑板;411、弯折部;42、第二支撑板;421、第一密封垫;422、第二密封垫;43、导流口;44、防水布;45、插槽;46、挡水板;47、防溅凸棱;48、导流槽;5、喷淋机构;51、输水管;52、喷头;6、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考附图1,一种海绵城市生态屋顶,包括屋顶1,屋顶1上的中部设置有集水箱2,集水箱2的一侧设置有种植槽3。
集水箱2的顶部设置有用于收集雨水的收纳槽4,收纳槽4由两块第一支撑板41及两块第二支撑板42拼接而成,第一支撑板41与第二支撑板42依次交替设置,收纳槽4的由外向内逐渐倾斜设置,收纳槽4的中部开设有导流口43,导流口43位于集水箱2的正上方,种植槽3的上方安装有喷淋机构5。
参考附图2与附图3,第一支撑板41的两端在其与第二支撑板42的接触处设置有弯折部411,弯折部411扣合在第二支撑板42的两端。通过弯折部411扣合在第二支撑板42上,提高了第一支撑板41与第二支撑板42间的密封性能,防止雨水从第一支撑板41与第二支撑板42的连接处的缝隙中流出,提高了对雨水的收集效率。
第二支撑板42两端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密封垫421,当弯折部411扣合在第二支撑板42上时,将第一密封垫421压紧,第一密封垫421发生弹性形变,从而将弯折部411下表面与第二支撑板42上表面的间隙填满,进一步提高了弯折部411与第二支撑板42间的密封性能。
第二支撑板42两端的侧壁设置有第二密封垫422,当弯折部411扣合在第二支撑板42上时,弯折部411的侧壁与第二之层板的侧壁将第二密封垫422压紧,第二密封垫422发生弹性形变,从而将弯折部411侧壁与第二支撑板42侧壁间的间隙填满,进一步提高了弯折部411与第二支撑板42间的密封性能。
第一支撑板41与第二支撑板42的拼接处的上表面覆盖有防水布44,防水布44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一支撑板41与第二支撑板42上。通过防水布44的设置,防止雨水从第一支撑板41与第二支撑板42间的间隙流道第一支撑板41与第二支撑板42的下方,进一步提高了收纳槽4雨水的收集效率。
参考附图1,收纳槽4的导流口43与集水箱2的开口间通过一套筒6相连接,套筒6焊接在导流口43与集水箱2之间。通过套筒6的设置,防止收纳槽4收集的雨水在流入集水箱2内的过程中,从收纳槽4与集水箱2间流出,造成雨水收集的浪费。
参考附图3至附图5,收纳槽4的边缘处开设有插槽45,插槽45内安装有挡水板46,通过挡水板46的设置,增大了收纳槽4的容积,防止集水箱2内的水积满后,从收纳槽4内溢出,从而提高了收纳槽4的可靠性。
第一支撑板41与第二支撑板42的表面设置有若干防溅凸棱47,防溅凸棱47沿收纳槽4的倾斜方向设置,因而相邻防溅凸棱47间形成导流槽48。
当雨水落在支撑板上时,沿防溅凸棱47滑落,部分雨水落入导流槽48内,溅起的水花被附近的的防溅凸棱47遮挡,再次落入导流槽48内,导流槽48内的雨水沿导流槽48流入导流口43落入集水箱2内,从而实现雨水的收集。
参考附图1,集水箱2的一侧安装有为喷淋机构5供水的水泵21,喷淋机构5包括与集水箱2相连接的输水管51,输水管51的端部安装有喷头52。在工作时,雨水由收纳槽4收集,并沿第一支撑板41与第二支撑板42落入集水箱2内,从而实现雨水的收集。再通过水泵21将雨水供给喷淋机构5,喷淋机构5将雨水输送至种植槽3的上方,并对种植槽3进行灌溉。通过收纳槽4进行雨水的收集,提高了雨水收集和利用的效率,从而保证有足够的雨水对种植槽3内的植物进行灌溉。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10)

1.一种海绵城市生态屋顶,包括屋顶(1),所述屋顶(1)上设置有集水箱(2)和种植槽(3),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箱(2)的顶部设置有用于收集雨水的收纳槽(4),收纳槽(4)由两块第一支撑板(41)及两块第二支撑板(42)拼接而成,所述第一支撑板(41)与所述第二支撑板(42)依次交替设置,收纳槽(4)由外向内倾斜向下设置,收纳槽(4)的中部开设有导流口(43),导流口(43)位于所述集水箱(2)的正上方,所述种植槽(3)的上方安装有喷淋机构(5),所述集水箱(2)安装有为所述喷淋机构(5)供水的水泵(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生态屋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41)的两端设置有弯折部(411),所述弯折部(411)扣合在所述第二支撑板(42)的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生态屋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板(42)两端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密封垫(4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生态屋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板(42)两端的侧壁设置有第二密封垫(42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生态屋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41)与所述第二支撑板(42)的拼接处的上表面设置有防水布(4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生态屋顶,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槽(4)的导流口(43)与所述集水箱(2)的开口间通过一套筒(6)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生态屋顶,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槽(4)的边缘处设置有挡水板(4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生态屋顶,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槽(4)的边缘处开设有插槽(45),所述挡水板(46)安装于所述插槽(45)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生态屋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41)与第二支撑板(42)的表面开设有若干防溅凸棱(47)。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生态屋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溅凸棱(47)沿所述收纳槽(4)的倾斜方向设置,相邻所述防溅凸棱(47)间形成导流槽(48)。
CN201820218323.1U 2018-02-07 2018-02-07 一种海绵城市生态屋顶 Active CN2079050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18323.1U CN207905011U (zh) 2018-02-07 2018-02-07 一种海绵城市生态屋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18323.1U CN207905011U (zh) 2018-02-07 2018-02-07 一种海绵城市生态屋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905011U true CN207905011U (zh) 2018-09-25

Family

ID=635622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218323.1U Active CN207905011U (zh) 2018-02-07 2018-02-07 一种海绵城市生态屋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905011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27928A (zh) * 2020-05-25 2020-08-14 吴广斌 一种农田自动化灌溉施肥装置
CN113235832A (zh) * 2021-05-13 2021-08-10 江阴市港城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建筑屋顶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CN114604948A (zh) * 2022-03-28 2022-06-10 河南亚盛电气有限责任公司 污水混凝处理装置及污水混凝处理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27928A (zh) * 2020-05-25 2020-08-14 吴广斌 一种农田自动化灌溉施肥装置
CN111527928B (zh) * 2020-05-25 2022-02-08 滨州市草原锦茂牧业有限公司 一种农田自动化灌溉施肥装置
CN113235832A (zh) * 2021-05-13 2021-08-10 江阴市港城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建筑屋顶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CN114604948A (zh) * 2022-03-28 2022-06-10 河南亚盛电气有限责任公司 污水混凝处理装置及污水混凝处理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905011U (zh) 一种海绵城市生态屋顶
CN207376794U (zh) 一种具有过滤功能的市政雨水收集装置
CN210561558U (zh) 一种城市道路雨水收集及高效利用系统
CN211020348U (zh) 一种园林绿化维护用灌溉装置
CN214143541U (zh) 拦沙式水土保持生态护岸
CN213245858U (zh) 一种市政绿化带
CN207582224U (zh) 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蓄水装置
CN211285493U (zh) 一种基于水利水电工程设计用堤坝护坡结构
CN211499001U (zh) 一种新型水利施工用清淤装置
CN210671423U (zh) 一种绿化墙体
CN209330047U (zh) 一种用于太阳能板维护的清洁装置
CN204721973U (zh) 一种移动式灌溉设备
CN206815504U (zh) 一种基于水力喷射的自清洗雨水调蓄池
CN110604037A (zh) 一种灌溉系统
CN211314442U (zh) 基于势能的高铁桥水力发电和集雨灌溉系统
CN210226461U (zh) 一种组装式水利工程用多功能灌溉装置
CN208502025U (zh) 海绵城市的生态屋顶
CN208899613U (zh) 用于海绵城市的篮筐雨水口
CN214995327U (zh) 一种基于bim技术绿色建筑节能屋面
CN110821737A (zh) 基于势能的高铁桥水力发电和集雨灌溉系统
CN110593393A (zh) 一种海绵城市雨水循环装置
CN109024756A (zh) 一种市政建设用雨水收集利用装置
CN205740407U (zh) 污水蒸发水滴收集伞
CN110453639A (zh) 一种生态坡落叶收集装置
CN204455983U (zh) 一种水库消落带水资源收集利用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