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膜填料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膜填料组件。
背景技术
在污水处理领域,填料主要用于接触氧化工艺,微生物会在填料的表面吸附累积,从而为微生物提供栖息的场所,形成生物膜,通过微生物的新陈代谢过程,对污水进行降解处理。
填料作为生物膜载体直接影响着生物接触氧化技术的效果和经济上的合理性,填料的结构形式应具有比表面积大、空隙率高、硬度高、布水效果好、通气和切割气泡的功能(用于好氧中有曝气的情况)。尽管市面上填料种类繁多,然而仍存在以下问题:如比表面积不够大,污水在填料表面的均匀分布性能较差,水流、气流(用于好氧中有曝气的情况)在填料中分布均匀度不足,微生物成膜速度慢,可附着于填料的微生物量较少等。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膜填料组件,该生物膜填料组件使微生物易于吸附并快速生长,成膜快,布水、布气性较好且易于安装实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生物膜填料组件,包括空心球体、固定于所述空心球体中心的柔性填料以及固定于所述空心球体内壁的多个叶片,所述空心球体的外壁开设有若干个槽孔以使所述外壁形成多个曲面交错相连的镂空状曲面结构,所述多个叶片沿所述空心球体的圆周分布设置,每个叶片设置有凹槽。
其中,还包括贯穿所述空心球体和所述柔性填料的中心的中轴管,所述柔性填料通过所述中轴管固定于所述空心球体的中心。
其中,所述柔性填料为纤维材质的球形填料。
其中,所述柔性填料的上方和下方均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柔性填料的圆形叶片,所述圆形叶片与所述中轴管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空心球体为聚丙烯材料注塑一体成型的空心球体。
其中,所述多个叶片包括长叶片组和短叶片组,所述长叶片组固定在位于非径向端的曲面内壁上,所述短叶片组固定在位于径向端的曲面内壁上,所述长叶片组设置有呈上下间隔设置的两层凹槽,所述短叶片组设置有一层凹槽。
其中,所述两层凹槽的间距设置为1.5~2cm。
其中,相邻叶片的间距设置为1.5~2.5cm。
其中,所述外壁沿径向的圆周上设置有加强曲面,所述加强曲面与所述外壁上的其他曲面相连接。
其中,所述槽孔为U型槽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生物膜填料组件,包括空心球体、固定于空心球体中心的柔性填料以及固定于空心球体内壁的多个叶片,空心球体的外壁开设有若干个槽孔以使外壁形成多个曲面交错相连的镂空状曲面结构,多个叶片沿空心球体的圆周分布设置,每个叶片设置有凹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空心球体的外壁形成多个曲面交错相连的镂空状曲面结构,在叶片上增加了凹槽结构,由此增大了填料的比表面积,有利于污水在生物膜填料组件内的均匀分布,使微生物在填料表面易于挂膜,并且叶片和凹槽结构还具有切割气泡的功能(用于好氧中有曝气的情况),改善填料内的通气效果;
(2)在空心球体的内部设置柔性填料,该柔性填料蓬松卷曲且柔软,使微生物吸附效果好,挂膜快,通过柔性填料逸散功能可加快外部空心球体上的叶片与凹槽上的成膜速度,而且将柔性填料固定于空心球体的内部,不会上浮水面。
(3)该空心球体与其内部的柔性填料组合形成的生物膜填料组件结构简单,易于安装实施,可将多个生物膜填料组件串起来后进行有序排列,即可得到生物接触反应单元,并应用于污水处理,其污水处理效果显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生物膜填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生物膜填料组件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生物膜填料组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空心球体1、槽孔11、曲面12、加强曲面13;
叶片2、长叶片组21、短叶片组22、凹槽23;
柔性填料3、中轴管4、挂绳5、圆形叶片6。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一种生物膜填料组件,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空心球体1、固定于空心球体1中心的柔性填料3以及固定于空心球体1内壁的多个叶片2,空心球体1的外壁开设有若干个U型槽孔11以使外壁形成多个曲面12交错相连的镂空状曲面结构。外壁沿径向的圆周上设置有加强曲面13,加强曲面13与外壁上的其他曲面12相连接。
空心球体1为聚丙烯材料注塑一体成型的空心球体1,一体成型结构易于加工,空心球体1提供外形支撑与连接,其直径优选设置为12~18cm,曲面12的宽度设置为1.8~2.2cm,但根据实际使用需要,空心球体1的直径大小以及曲面12的宽度可任意调节。
如图1和图3所示,多个叶片2沿空心球体1的圆周分布设置,每个叶片2设置有凹槽23。多个叶片2包括长叶片组21和短叶片组22,长叶片组21固定在位于非径向端的曲面12内壁上,短叶片组22固定在位于径向端的曲面12内壁上。长叶片组21设置有呈上下间隔设置的两层凹槽23,短叶片组22设置有一层凹槽23。在叶片2上增加了凹槽23结构,由此增大了填料的比表面积,有利于污水在生物膜填料组件内的均匀分布,使微生物在填料表面易于挂膜,并且叶片2和凹槽23结构还具有切割气泡的功能(用于好氧中有曝气的情况),改善填料内的通气效果。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叶片2的长度设置为2.5~4.5cm,相邻叶片2的间距设置为1.5~2.5cm,两层凹槽23的间距设置为1.5~2cm的效果较佳。
本实施例中,柔性填料3为纤维材质的球形填料。球形填料的体积占空心球体1的三分之一,直径为4~6cm时较佳。纤维材质优选腈纶、丙纶、涤纶丝作为原料,经扎结形成球形填料,其性能指标满足以下条件时效果较佳:密度1.08~1.48g/cm、球径4~6cm、吸湿率0.35-0.55%、空隙率86%~90%。该柔性填料3蓬松卷曲且柔软,使微生物吸附效果好,挂膜快,通过柔性填料3逸散功能可加快外部空心球体1上的叶片2与凹槽23上的成膜速度,而且将柔性填料3固定于空心球体1的内部,不会上浮水面。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贯穿空心球体1和柔性填料3的中心的中轴管4(见图3),柔性填料3通过中轴管4固定于空心球体1的中心。柔性填料3的上方和下方均设置有用于固定柔性填料3的圆形叶片6,圆形叶片6与中轴管4固定连接。该中轴管4可穿设挂绳5(如尼龙绳)或其他用于串联生物膜填料组件的挂件,从而将多个生物膜填料组件串起来后进行有序排列,即可得到生物接触反应单元,并应用于污水处理,其污水处理效果显著。
此外,还可以使用槽钢或钢筋等作为支撑件将多个生物膜填料组件挂于其上进行有序排列,或者将多个生物膜填料组件用多孔的材料(如铁丝网)网起来形成生物接触反应单元。在确定生物膜填料组件的数量与生物膜填料组件的间距时,需根据水处理设施的水深情况、水质特点、处理效果等因素制定分布原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空心球体1与其内部的柔性填料3组合形成的生物膜填料组件使微生物易于吸附并快速生长,成膜快,布水、布气性较好,而且结构简单,易于安装。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