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96975U - 一种远距离poe传输供电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远距离poe传输供电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896975U
CN207896975U CN201820123931.4U CN201820123931U CN207896975U CN 207896975 U CN207896975 U CN 207896975U CN 201820123931 U CN201820123931 U CN 201820123931U CN 207896975 U CN207896975 U CN 2078969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le
power supply
copper core
poe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12393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宇
刘江
鲁小永
伍国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Couple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Couple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Couple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Couple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12393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8969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8969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8969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lin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POE供电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远距离POE传输供电系统,包括POE交换机、受电设备、用于向所述POE交换机供电的供电电源以及用于连接POE交换机与所述受电设备的网线;所述供电电源的输出电压为55V至57V;所述网线由第一线缆和第二线缆对绞组成,所述第一线缆由第一铜芯和第二铜芯对绞组成,所述第二线缆由第三铜芯和第四铜芯对绞组成。本实用新型通过提高POE交换机的供电电源的输出电压,使得POE交换机的输出功率增大,从而对网线的线损进行了补偿,保证了网线的输出功率;同时通过特制的网线来传输信号以减少网线内的串扰,使得信号在进行远距离的传输后亦不会衰减,从而实现了远距离的POE供电。

Description

一种远距离POE传输供电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POE供电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远距离POE传输供电系统。
背景技术
在利用POE交换机进行供电的情况中,时常会遇到供电设备距离受电设备较远,而需要远距离供电的情况。但由于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会衰减且网线有线损,因此目前市场上的POE交换机供电距离较短,难以实现远距离供电;部分POE厂商通过减低POE交换机的传输速率的方法来提升传输距离,但这种方法在对于对传输速率有要求的情形下并不适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远距离POE传输供电系统。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远距离POE传输供电系统,包括POE交换机、受电设备、用于向所述POE交换机供电的供电电源以及用于连接POE交换机和所述受电设备的网线;所述供电电源的输出电压为55V至57V;所述网线由第一线缆和第二线缆对绞组成,所述第一线缆由第一铜芯和第二铜芯对绞组成,所述第二线缆由对绞的第三铜芯和第四铜芯对绞组成,所述第一线缆和第二线缆之间设有塑料骨架;所述POE交换机包括外壳、设置在所述外壳内部的PCB板、与所述PCB板的输出端电连接的端口以及与所述PCB板的输入端电连接的多个按键,所述按键用于控制所述端口的传输速率,所述网线与所述端口电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铜芯、第二铜芯、第三铜芯以及第四铜芯的截面直径均为0.6毫米。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线缆和第二线缆的对绞节距为130-150毫米。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铜芯和第二铜芯的对绞节距为25-35毫米;所述第三铜芯和第四铜芯的对绞节距为25-35毫米。
作为优选,还包括网络防雷器,所述网线通过网络防雷器与所述受电设备连接。
作为优选,还包括电源防雷器,所述供电电源通过所述电源防雷器与所述POE交换机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外壳的内部设有导热板、散热片以及第一支撑柱,所述外壳的底部设有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二支撑柱远离所述外壳的一端设有吸盘,所述第一支撑柱一端与所述导热板连接,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外壳的底部,所述散热片设置于所述导热板的下端,所述PCB板设置于所述导热板的上端,所述外壳的底部还设有散热孔。
作为优选,所述外壳设有散热百叶以及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内部,所述散热风扇和散热百叶分别位于所述外壳的两侧;所述PCB板设有温度传感器以及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电连接的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散热风扇电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端口的侧壁设有弹片,所述弹片的自由端向远离所述端口的开口端的方向弯曲。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提高POE交换机的供电电源的输出电压,使得POE交换机的输出功率增大,从而对网线的线损进行了补偿,保证了网线的输出功率;同时通过特制的网线来传输信号以减少网线内的串扰,使得信号在进行远距离的传输后亦不会衰减,从而实现了远距离的POE供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POE交换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POE交换机的内部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网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端口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1—POE交换机,11—按键,2—受电设备,3—供电电源,4—网线,41—第一线缆,42—第二线缆,43—第一铜芯,44—第二铜芯,45—第三铜芯,46—第四铜芯,47—塑料骨架,5—网络防雷器,6—电源防雷器,7—外壳,71—导热板,72—散热片,73—第一支撑柱,74—第二支撑柱,741—吸盘,75—散热孔,76—散热百叶,77—散热风扇,8—PCB板,81—温度传感器,82—微处理器,9—端口,91—弹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远距离POE传输供电系统,包括POE交换机1、受电设备2、用于向所述POE交换机1供电的供电电源3以及用于连接POE交换机1和所述受电设备2的网线4;所述供电电源3的输出电压为55V至57V;所述网线4由第一线缆41和第二线缆42对绞组成,所述第一线缆41由第一铜芯43和第二铜芯44对绞组成,所述第二线缆42由第三铜芯45和第四铜芯46对绞组成,所述第一线缆41和第二线缆42之间设有塑料骨架47;所述POE交换机1包括外壳7、设置在所述外壳7内部的PCB板8、与所述PCB板8的输出端电连接的端口9以及与所述PCB板8的输入端电连接的多个按键11,所述按键11用于控制所述端口9的传输速率,所述网线4与所述端口9电连接。
现有的POE交换机1均使用输出电压为50V的供电电源3来供电,本实用新型通过提高POE交换机1的供电电源3的输出电压,使得POE交换机1的输出功率增大,从而对网线4的线损进行了补偿,保证了网线4的输出功率;同时本实用新型中的网线4由第一线缆41和第二线缆42对绞组成,而第一线缆41由第一铜芯43和第二铜芯44对绞组成,所述第二线缆42由第三铜芯45和第四铜芯46对绞组成,有效减少串扰和分布电容对信号的影响,保证信号在进行远距离的传输后亦不会衰减,第一线缆41和第二线缆42之间还设有塑料骨架47,有效防止两条线缆之间互相干扰,保证了网线4内的信号的有效性,从而实现了远距离的POE供电。使用者还能通过按键11来控制端口9的传输速率,使得使用者能够通过限制传输速率的方式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传输距离。
所述第一铜芯43、第二铜芯44、第三铜芯45以及第四铜芯46的截面直径均为0.6毫米。所述第一线缆41和第二线缆42的对绞节距为130-150毫米。所述第一铜芯43和第二铜芯44的对绞节距为25-35毫米;所述第三铜芯45和第四铜芯46的对绞节距为25-35毫米。
如图1所示,还包括网络防雷器5,所述网线4通过网络防雷器5与所述受电设备2连接,有效防止受电设备2被雷电在网线4中形成大电流烧坏。
如图1所示,还包括电源防雷器6,所述供电电源3通过所述电源防雷器6与所述POE交换机1连接,有效防止POE交换机1被雷电形成的大电流烧坏。
如图3所示,所述外壳7的内部设有导热板71、散热片72以及第一支撑柱73,所述外壳7的底部设有第二支撑柱74,所述第二支撑柱74远离所述外壳7的一端设有吸盘741,所述第一支撑柱73一端与所述导热板71连接,另一端固定与所述外壳7的底部,所述散热片72设置于所述导热板71的下端,所述PCB板8设置于所述导热板71的上端,所述外壳7的底部还设有散热孔75。通过导热板71将PCB板8的热量引导至散热片72,从而加快PCB板8的散热。利用第一支撑柱73使得PCB板8悬空,再利用第二支撑柱74使得外壳7悬空,使得PCB板8的底部有足够的空间来进行空气流通,从而加快了PCB板8的散热;另外,设置有散热孔75便于空气流通散热。第二支撑柱74设有吸盘741,这增强了第二支撑柱74的附着能力,有效防止使用者误碰POE交换机1导致POE交换机1跌落损坏。
如图3所示,所述外壳7设有散热百叶76以及散热风扇77,所述散热风扇77设置在所述外壳7的内部,所述散热风扇77和散热百叶76分别位于所述外壳7的两侧;所述PCB板8设有温度传感器81以及与所述温度传感器81的输出端电连接的微处理器82,所述微处理器82的输出端与所述散热风扇77电连接。利用散热风扇77加快外壳7内部的空气流动速度从而加快PCB板8的散热。灰尘进入外壳7的内部会导致PCB板8上的元件损坏,利用散热百叶76进行散热并将散热百叶76设置在外壳7的侧端,有效在保证散热效果的情况下防止灰尘从进入外壳7内部。外壳7的内部还设有温度传感器81,且散热风扇77通过微处理器82与温度传感器81电连接,使得散热风扇77的转速能够根据外壳7内部的温度变化而变化,从而达到更好的散热效果。
如图5所示,所述端口9的侧壁设有弹片91,所述弹片91的自由端向远离所述端口9的开口端的方向弯曲。所述端口9与网线4连接;当使用者踢到放置在地上的网线4,导致网线4带动POE交换机1跌落而损坏的情况时有发生。本实用新型在端口9中设置弹片91,使用者将网线4插入端口9后,弹片91的自由端受到挤压而紧贴端口9的侧壁,使用者踢到网线4后,网线4相对端口9松动,弹片91复原并驱使网线4快速与端口9分离,使得网线4不会带动POE交换机1移动,有效防止POE交换机1因跌落而损坏。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变更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是指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远距离POE传输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POE交换机(1)、受电设备(2)、用于向所述POE交换机(1)供电的供电电源(3)以及用于连接POE交换机(1)和所述受电设备(2)的网线(4);
所述供电电源(3)的输出电压为55V至57V;
所述网线(4)由第一线缆(41)和第二线缆(42)对绞组成,所述第一线缆(41)由第一铜芯(43)和第二铜芯(44)对绞组成,所述第二线缆(42)由第三铜芯(45)和第四铜芯(46)对绞组成,所述第一线缆(41)和第二线缆(42)之间设有塑料骨架(47);
所述POE交换机(1)包括外壳(7)、设置在所述外壳(7)内部的PCB板(8)、与所述PCB板(8)的输出端电连接的端口(9)以及与所述PCB板(8)的输入端电连接的多个按键(11),所述按键(11)用于控制所述端口(9)的传输速率,所述网线(4)与所述端口(9)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距离POE传输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铜芯(43)、第二铜芯(44)、第三铜芯(45)以及第四铜芯(46)的截面直径均为0.6毫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距离POE传输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缆(41)和第二线缆(42)的对绞节距为130-150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距离POE传输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铜芯(43)和第二铜芯(44)的对绞节距为25-35毫米;所述第三铜芯(45)和第四铜芯(46)的对绞节距为25-35毫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距离POE传输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网络防雷器(5),所述网线(4)通过网络防雷器(5)与所述受电设备(2)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距离POE传输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源防雷器(6),所述供电电源(3)通过所述电源防雷器(6)与所述POE交换机(1)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距离POE传输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7)的内部设有导热板(71)、散热片(72)以及第一支撑柱(73),所述外壳(7)的底部设有第二支撑柱(74),所述第二支撑柱(74)远离所述外壳(7)的一端设有吸盘(741),所述第一支撑柱(73)一端与所述导热板(71)连接,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外壳(7)的底部,所述散热片(72)设置于所述导热板(71)的下端,所述PCB板(8)设置于所述导热板(71)的上端,所述外壳(7)的底部还设有散热孔(7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距离POE传输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7)设有散热百叶(76)以及散热风扇(77),所述散热风扇(77)设置在所述外壳(7)的内部,所述散热风扇(77)和散热百叶(76)分别位于所述外壳(7)的两侧;
所述PCB板(8)设有温度传感器(81)以及与所述温度传感器(81)的输出端电连接的微处理器(82),所述微处理器(82)的输出端与所述散热风扇(77)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距离POE传输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口(9)的侧壁设有弹片(91),所述弹片(91)的自由端向远离所述端口(9)的开口端的方向弯曲。
CN201820123931.4U 2018-01-24 2018-01-24 一种远距离poe传输供电系统 Active CN2078969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23931.4U CN207896975U (zh) 2018-01-24 2018-01-24 一种远距离poe传输供电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23931.4U CN207896975U (zh) 2018-01-24 2018-01-24 一种远距离poe传输供电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896975U true CN207896975U (zh) 2018-09-21

Family

ID=635459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123931.4U Active CN207896975U (zh) 2018-01-24 2018-01-24 一种远距离poe传输供电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89697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38091A (zh) * 2021-05-28 2021-09-24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供电切换电路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38091A (zh) * 2021-05-28 2021-09-24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供电切换电路
CN113438091B (zh) * 2021-05-28 2022-07-01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供电切换电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948494U (zh) 一种配电柜散热结构
CN207896975U (zh) 一种远距离poe传输供电系统
CN105592667A (zh) 网络设备
CN201765547U (zh) 插拔式风扇冷却装置及其cpci工业控制计算机
CN206118295U (zh) 带有降温功能的机柜
CN103596411B (zh) 一种模块化可组合的热管机柜
CN206212557U (zh) 移动终端、充电装置和散热结构
CN108718512A (zh) 一种高效散热变频控制柜
CN108521751A (zh) 一种快速散热的通信机柜
CN211928397U (zh) 一种文印设备状态物联网采集装置
CN210050929U (zh) 一种电梯用降温装置
CN214506587U (zh) 一拖三快速充电接头
CN211047657U (zh) 一种led显示屏用降温装置
CN208353807U (zh) 一种高效散热变频控制柜
CN103987230B (zh) 具有导风功能的手持式电子装置
CN205750686U (zh) 一种防止积尘的电脑主机箱组件
CN206237294U (zh) 一种矿用防爆变频器
CN210050086U (zh) 一种新型消防排烟风机电气控制装置
CN219612208U (zh) 一种电源适配器
CN213818204U (zh) 一种Wifi+433双模模组
CN213457941U (zh) 一种物联网计算机用主机摆放装置
CN218417117U (zh) 一种电力系统数字仿真结构
CN221103191U (zh) 一种输出功率自调节的电源适配器
CN108281999A (zh) 一种充电装置
CN211184755U (zh) 节能型散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