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94783U - 一种可自动读数的芯吸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自动读数的芯吸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894783U
CN207894783U CN201820352064.1U CN201820352064U CN207894783U CN 207894783 U CN207894783 U CN 207894783U CN 201820352064 U CN201820352064 U CN 201820352064U CN 207894783 U CN207894783 U CN 2078947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ulder
water
detecting head
automatic reading
wick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35206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利君
李楠
马勇健
唐洁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JUT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JU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JUT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JUT
Priority to CN20182035206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8947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8947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89478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自动读数的芯吸装置,包括机体、竖架及横架,机体内设有水槽,机体的右端设有集中控制器及显示屏,集中控制器连接显示屏;机体上设有直柱,直柱连接横架,直柱的上端设有电动缸,电动缸由集中控制器控制,电动缸的下端连接有探测头,探测头沿着直柱升降,探测头内设有水浸传感器,水浸传感器连接至集中控制器;探测头左侧设有红外测距传感器;横架上悬吊有夹布器,夹布器的下端设有反射板。本实用新型芯吸装置中加入了自动读数系统,自动读书系统由探测头及探测头上的水浸传感器、红外测距传感器组成,水浸传感器由上而下运动,探测布条上的最高含水点;再由红外测距传感器测量最高含水点的高度,评定织物的吸水性。

Description

一种可自动读数的芯吸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织物测试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可自动读数的芯吸装置。
背景技术
芯吸装置用于测定各种织物试样,借助纤维毛细管效应作用,将横温槽内试液吸升一定高度,以评定织物吸水性及透气率。目前常用的芯吸装置的使用方法为:在恒温槽里装满水,将待测布条悬挂在垂直的水槽上,一段时间后,带布条上的水痕高度稳定后,将中间水平直尺提起,读起仪器最左边竖直直尺的刻度,只能通过测试者肉眼读数。
在实际使用中发现,现有的芯吸装置存在诸多的缺陷:
1、当测量颜色较深的布时,水痕痕迹太浅,无法确定竖直直尺高度。针对这一问题,采用的处理方法为:在水池中加入带有颜色的墨水,常用的为红墨水,使得布条吸水部分显色明显;但该方法引出了其他的问题,如数据不精确,红墨水因重力无法达到精确位置,红墨水易于粘附于衣服、桌面等地方,不易清洗,而且测试后的布条显色,无法二次利用,浪费现象严重。
2、人工读数方式不可避免的存在读数误差,测试数据不够精确。
3、布条使用后需要晾干方可再次使用,十分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自动读数的芯吸装置,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在芯吸装置中加入了自动读数系统,自动读书系统由探测头及探测头上的水浸传感器、红外测距传感器组成,水浸传感器由上而下运动,探测布条上的最高含水点;再由红外测距传感器测量最高含水点的高度,从而评定织物的吸水性及透气率,全程以自动化方式实现测量,省时省力,测试结果十分精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自动读数的芯吸装置,包括机体、竖架及横架,机体内设有水槽,竖架安装于机体的上端,横架安装于竖架的上端,横架位于水槽的上方,其特征在于:机体的右端设有集中控制器及显示屏,集中控制器连接显示屏;机体上设有直柱,直柱连接横架,直柱的上端设有电动缸,电动缸由集中控制器控制,电动缸的下端连接有探测头,探测头沿着直柱升降,探测头内设有水浸传感器,水浸传感器连接至集中控制器;探测头左侧设有红外测距传感器,红外测距传感器朝下设置;横架上悬吊有夹布器,探测头伸入夹布器内,夹布器的下端设有反射板,反射板与红外测距传感器相互匹配。
进一步,水槽上设有盖水板,盖水板上设有通孔,夹布器的下端穿入通孔,盖水板的上端面与反射板的上端面齐平。盖水板用于控制水槽内的水位,以其上端面所在的水位为标准水位,从而使得读数结果不受水位高低影响,读数快而精准;通孔的尺寸大于夹布器下端的尺寸,在测量时,夹布器能够通过通孔与水位接触,从而使得布条下端放入水中,结构简单,设计巧妙。
进一步,水槽的内壁上设有托板,盖水板安装于托板上。托板用于承托盖水板,使得盖水板易于拆卸,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进一步,水槽内的两侧设有溢流孔,溢流孔与盖水板的上端面齐平。溢流孔用于排出超过盖水板上端面的水,防止水位高低影响测量结果。
进一步,夹布器内的上端面设有上夹套,夹布器内的下端面均设有下夹套,上夹套与下夹套分别夹持布条的上端与下端。上夹套与下夹套分别夹住布条的上端与下端,使其平整的展开,布条折痕较少,测量结果更为精确;布条接入上夹套与下夹套的操作较为简便,易于拆卸。
进一步,横架上设有挂扣,夹布器的上端设有挂钩,挂钩连接于挂扣上。夹布器借助挂钩能够随意悬挂至挂扣,能够轻松拆装,方便在夹布器中装入或卸下布条。
进一步,夹布器内设有撑片,撑片的厚度为11-15mm。撑片将布条撑起,防止其贴附于夹布器的内壁。
进一步,直柱的前端设有滑行轨道,探测头的两侧设有凹口,凹口与滑行轨道相互匹配。探测头的凹口能够沿着滑行轨道上下滑行,由于滑行轨道与凹口之间的摩擦力非常小,探测头升降运动较为顺畅。
进一步,直柱的后端设有进风口,直柱内设有风机与风腔,进风口连接风机,风机连接风腔,风腔内设有发热管,直柱的前侧设有吹风口,吹风口连接风腔,风机与发热管由集中控制器控制。上述结构组成吹风干燥系统,风机通过进风口将空气从外界抽入,在发热管的加热作用下,气体被加热,加热后的气体通过吹风口向布条吹送,从而达到吹风干燥的目的,干燥速度快,布条能够快速的投入二次使用,实现连续测试。
进一步,集中控制器内包括有显示模块及信号处理模块,显示模块连接显示屏,信号处理模块连接水浸传感器与红外测距传感器。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可自动读数的芯吸装置,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在芯吸装置中加入了自动读数系统,自动读书系统由探测头及探测头上的水浸传感器、红外测距传感器组成,水浸传感器由上而下运动,探测布条上的最高含水点;再由红外测距传感器测量最高含水点的高度,从而评定织物的吸水性及透气率,全程以自动化方式实现测量,省时省力,测试结果十分精确。其具体有益效果表现为以下几点:
1、探测头与电动缸相互配合用于探测布条上的最高水位点,其工作原理为:探测头上的水浸传感器与布条相互接触,电动缸带动探测头由上而下的运动,运动过程中水浸传感器始终触碰布条;在经过最高水位点时,水浸传感器接收到信号,并传递至集中控制器,集中控制器即刻关闭电动缸;此时红外测距传感器发出红外射线,反射板将该红外射线反射回红外测距传感器,该红外信号传递至集中控制器,集中控制器计算红外射线运动时间,再根据射线速率计算最高水位点的高度,并在显示屏中显示读数结果。形成一套具有电子读数的芯吸装置,读数准确,测试人员能够直观的得知测试结果,避免了人为读数中的误差。
2、电动缸用于带动探测头上下移动,具有易于控制,上下移动可随意切换的优点。
3、夹布器用于夹持布条,包括上夹套与下夹套,上夹套与下夹套分别夹住布条的上端与下端,使其平整的展开,布条折痕较少,测量结果更为精确;布条接入上夹套与下夹套的操作较为简便,易于拆卸。而且夹布器借助挂钩能够随意悬挂至挂扣,能够轻松拆装,方便在夹布器中装入或卸下布条。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自动读数的芯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探测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水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盖水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Ⅰ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6为夹布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吹风干燥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可自动读数的芯吸装置,包括机体1、竖架2及横架3,机体1内设有水槽9,竖架2安装于机体1的上端,横架3安装于竖架2的上端,并设置于相对于竖架2的前侧,横架3位于水槽9的上方,在横架3上悬挂布条,布条可浸入水槽9中。
水槽9上设有盖水板17,盖水板17上设有通孔18,盖水板17用于控制水槽9内的水位,以其上端面所在的水位为标准水位,从而使得读数结果不受水位高低影响,读数快而精准;通孔18的尺寸大于夹布器20下端的尺寸,在测量时,夹布器20能够通过通孔18与水位接触,从而使得布条下端放入水中,结构简单,设计巧妙。为方便盖水板17安装,水槽9的内壁上设有托板16,盖水板17可直接架于托板16上,使得盖水板17易于拆卸,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水槽9内的两侧设有溢流孔19,溢流孔19与盖水板17的上端面齐平,溢流孔19用于排出超过盖水板17上端面的水,防止水位高低影响测量结果,达到进一步控制水位的要求。
机体1的右端设有集中控制器10及显示屏11,集中控制器10连接显示屏11;集中控制器10内包括有显示模块及信号处理模块,显示模块连接显示屏11,能够直观的显示测量结果,信号处理模块用于处理相关传感器的信号。
机体1上设有直柱4,直柱4连接横架3,直柱4的上端设有电动缸5,电动缸5由集中控制器10控制,电动缸5的下端通过活塞杆连接探测头7,直柱4的前端设有滑行轨道6,探测头7的两侧设有凹口,凹口与滑行轨道6相互匹配,通过凹口使得探测头7能够沿着滑行轨道6上下移动,由于滑行轨道6与凹口之间的摩擦力非常小,探测头7上下移动较为顺畅。探测头7内设有水浸传感器14,水浸传感器14是基于液体导电原理,用电极探测是否有水存在,再用传感器转换成干接点输出,是一种即时探测水分的传感器。探测头7左侧设有红外测距传感器15,红外测距传感器15朝下设置,该红外测距传感器15匹配有一反射板22,通过红外信号的传播测量该红外测距传感器15与反射板22之间的间距。信号处理模块连接水浸传感器14与红外测距传感器15,用于处理两种传感器检测的信号,计算最高水位点的高度。
探测头7与电动缸5相互配合用于探测布条上的最高水位点,其工作原理为:探测头7上的水浸传感器14与布条相互接触,电动缸5带动探测头7由上而下的运动,运动过程中水浸传感器14始终触碰布条;在经过最高水位点时,水浸传感器14接收到信号,并传递至集中控制器10,集中控制器10即刻关闭电动缸5;此时红外测距传感器15发出红外射线,反射板22将该红外射线反射回红外测距传感器15,该红外信号传递至集中控制器10,集中控制器10计算红外射线运动时间,再根据射线速率计算最高水位点的高度,并在显示屏11中显示读数结果。形成一套具有电子读数的芯吸装置,读数准确,测试人员能够直观的得知测试结果,避免了人为读数中的误差。
为进一步方便布条悬挂,设计了一款夹布器20,夹布器20内的上端面设有上夹套(图中未标出),夹布器20内的下端面均设有下夹套21。上夹套与下夹套21分别夹住布条的上端与下端,使其平整的展开,布条折痕较少,测量结果更为精确;布条接入上夹套与下夹套21的操作较为简便,易于拆卸。夹布器20的上端设有挂钩24,该挂钩24与横架3上的挂扣29相互匹配,夹布器20借助挂钩24能够随意悬挂至挂扣29,能够轻松拆装,方便在夹布器20中装入或卸下布条。同时,夹布器20内设有两个撑片23,撑片23的厚度为11-15mm。撑片23将布条撑起,防止其贴附于夹布器20的内壁。反射板22设置于夹布器20的下端。
测量前,首先将夹布器20从横架3上取下,布条的上下两端夹到上夹套与下夹套21上;然后将夹布器20悬挂至挂扣29上,此时探测头7伸入夹布器20内,夹布器20的下端位于通孔18处,盖水板17的上端面与反射板22的上端面齐平。
直柱4的后端设有进风口25,直柱4内设有风机26与风腔27,进风口25连接风机26,风机26连接风腔27,风腔27内设有发热管28,直柱4的前侧设有吹风口8,吹风口8连接风腔27,风机26与发热管28由集中控制器10控制。上述结构组成吹风干燥系统,风机26通过进风口25将空气从外界抽入,在发热管28的加热作用下,气体被加热,加热后的气体通过吹风口8向布条吹送,从而达到吹风干燥的目的,干燥速度快,布条能够快速的投入二次使用,实现连续测试。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以本实用新型为基础,为解决基本相同的技术问题,实现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所作出地简单变化、等同替换或者修饰等,皆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可自动读数的芯吸装置,包括机体、竖架及横架,所述机体内设有水槽,所述竖架安装于所述机体的上端,所述横架安装于所述竖架的上端,所述横架位于所述水槽的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的右端设有集中控制器及显示屏,所述集中控制器连接所述显示屏;所述机体上设有直柱,所述直柱连接所述横架,所述直柱的上端设有电动缸,所述电动缸由所述集中控制器控制,所述电动缸的下端连接有探测头,所述探测头沿着所述直柱升降,所述探测头内设有水浸传感器,所述水浸传感器连接至所述集中控制器;所述探测头左侧设有红外测距传感器,所述红外测距传感器朝下设置;所述横架上悬吊有夹布器,所述探测头伸入所述夹布器内,所述夹布器的下端设有反射板,所述反射板与所述红外测距传感器相互匹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读数的芯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上设有盖水板,所述盖水板上设有通孔,所述夹布器的下端穿入所述通孔,所述盖水板的上端面与所述反射板的上端面齐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自动读数的芯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的内壁上设有托板,所述盖水板安装于所述托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自动读数的芯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内的两侧设有溢流孔,所述溢流孔与所述盖水板的上端面齐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读数的芯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布器内的上端面设有上夹套,所述夹布器内的下端面均设有下夹套,所述上夹套与所述下夹套分别夹持布条的上端与下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读数的芯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架上设有挂扣,所述夹布器的上端挂钩,所述挂钩连接于所述挂扣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读数的芯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布器内设有撑片,所述撑片的厚度为11-15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读数的芯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柱的前端设有滑行轨道,所述探测头的两侧设有凹口,所述凹口与所述滑行轨道相互匹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读数的芯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柱的后端设有进风口,所述直柱内设有风机与风腔,所述进风口连接所述风机,所述风机连接所述风腔,所述风腔内设有发热管,所述直柱的前侧设有吹风口,所述吹风口连接所述风腔,所述风机与所述发热管由所述集中控制器控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读数的芯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中控制器内包括有显示模块及信号处理模块,所述显示模块连接所述显示屏,所述信号处理模块连接所述水浸传感器与所述红外测距传感器。
CN201820352064.1U 2018-03-14 2018-03-14 一种可自动读数的芯吸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8947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52064.1U CN207894783U (zh) 2018-03-14 2018-03-14 一种可自动读数的芯吸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52064.1U CN207894783U (zh) 2018-03-14 2018-03-14 一种可自动读数的芯吸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894783U true CN207894783U (zh) 2018-09-21

Family

ID=635421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352064.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894783U (zh) 2018-03-14 2018-03-14 一种可自动读数的芯吸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89478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89866A (zh) * 2018-03-14 2018-09-04 浙江理工大学 一种可自动读数的芯吸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89866A (zh) * 2018-03-14 2018-09-04 浙江理工大学 一种可自动读数的芯吸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25665A (zh) 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织物导湿性能测试仪器及测试方法
CN201583470U (zh) 便携土壤崩解测试仪
CN104237470B (zh) 全自动羽绒蓬松度测定仪
CN207894783U (zh) 一种可自动读数的芯吸装置
CN106525664B (zh) 一种毛细效应自动测定设备
CN102590264B (zh) 油脂熔点测定仪及使用其测定油脂熔点的方法
CN110208310A (zh) 一种非接触式柔性材料收缩温度测定方法及装置
CN108489866A (zh) 一种可自动读数的芯吸装置
CN206300871U (zh) 一种界面张力测定仪
CN208443608U (zh) 一种用于污水治理的污水采样装置
CN209400375U (zh) 一种面料导水性能测试装置
CN206321241U (zh) 一种水平检测传感器
CN206627433U (zh) 一种紫外分光光度计的比色皿架
CN204065067U (zh) 全自动羽绒蓬松度测定仪
CN207964566U (zh) 一种透气毡的透气性的测量装置
CN207798681U (zh) 一种纺织品褪色程度自动检测装置
CN206573595U (zh) 一种取液检测装置
CN207488123U (zh) 一种表面张力测定仪
CN206523462U (zh) 一种用于插针式土壤水分传感器的双工位自动检测装置
CN206082567U (zh) 一种自动量取液体体积的针管
CN219715158U (zh) 一种便于调节检测范围的水泥稠度仪
CN211122416U (zh) 自动粘度改进型乌氏粘度计
CN209559746U (zh) 一种羽绒清洁度检测装置
CN206285926U (zh) 一种可悬挂具有测定湿度功能的化学试验用玻璃棒
CN206001558U (zh) 一种安装装置及应用该安装装置的油烟传感器及油烟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921

Termination date: 2019031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