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91959U - 一种车载式取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载式取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891959U
CN207891959U CN201820171821.5U CN201820171821U CN207891959U CN 207891959 U CN207891959 U CN 207891959U CN 201820171821 U CN201820171821 U CN 201820171821U CN 207891959 U CN207891959 U CN 2078919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tching device
vacuum pump
water fetching
chilling plate
semiconductor chil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17182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金民
张博文
罗陕强
贺珍妮
何永锋
昝祥
田雨
肖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cademy of Armored Forces of PLA
Original Assignee
Academy of Armored Forces of PL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cademy of Armored Forces of PLA filed Critical Academy of Armored Forces of PLA
Priority to CN20182017182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8919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8919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89195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取水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车载式取水装置,包括:冷凝室;设置在所述冷凝室内的温度传感器;半导体制冷片,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制冷端位于所述冷凝室的内部,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放热端位于所述冷凝室的外部;第一控制器,所述第一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电连接;第一真空泵和热交换器,其中,所述第一真空泵通过第一管路与所述热交换器的第一入口相连通,所述热交换器的第一出口通过第二管路与所述冷凝室的入口相连通;以及第二控制器,所述第二控制器与所述第一真空泵电连接。该车载式取水装置具有取水效率高以及节能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车载式取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取水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载式取水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从空气中取水并净化的饮水装置通常包括压缩机、制水器、杀菌紫外灯和活性炭净化器等。经压缩机压缩后的制冷剂,经冷凝器冷凝后,通过毛细管节流后进入到制水器内进行蒸发吸热,外界空气通过风机与制水器强制对流换热,其中的水分在制水器外凝结后流入到制水器下部的接水盘中,接水盘上方的杀菌紫外灯对接水盘中的水进行杀菌消毒,然后通过活性炭净化器过滤后分别流入热、冷饮水两个储水器中。
然而,由于现有技术中的取水装置中的压缩机的功耗较大,不能在短时间内进行启动工作,这就会造成取水效率低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载式取水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取水装置存在取水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载式取水装置,包括:冷凝室;设置在所述冷凝室内的温度传感器;半导体制冷片,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制冷端位于所述冷凝室的内部,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放热端位于所述冷凝室的外部;第一控制器,所述第一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电连接;第一真空泵和热交换器,其中,所述第一真空泵通过第一管路与所述热交换器的第一入口相连通,所述热交换器的第一出口通过第二管路与所述冷凝室的入口相连通;以及第二控制器,所述第二控制器与所述第一真空泵电连接。
其中,所述车载式取水装置还包括第二真空泵,所述第二真空泵与所述第二控制器电连接。
其中,所述冷凝室的出口通过第三管路与所述热交换器的第二入口相连通,所述热交换器的第二出口通过第四管路与所述第二真空泵的入口相连通,所述第二真空泵的出口通过第五管路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放热端相连通。
其中,所述车载式取水装置还包括车载电源,其中,所述车载电源分别与所述第一真空泵和所述第二真空泵电连接。
其中,所述车载式取水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冷凝室内的储水容器,其中,所述储水容器位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下方。
其中,在所述储水容器的上方构造有进水口,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制冷端朝向所述进水口。
其中,在所述储水容器上还设有液位传感器。
其中,所述车载式取水装置还包括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通过第七管路与所述储水容器相连通。
其中,在所述第七管路上设有电磁阀。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载式取水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温度传感器会实时监测冷凝室中的温度,当冷凝室中的温度未达到露点温度以下时,第一控制器会控制半导体制冷片中的电流处于最大制冷量的工作状态,从而使得冷凝室中的温度尽快达到露点温度以下。一旦冷凝室内的温度达到露点温度以下,第一控制器便会控制半导体制冷片中的电流处在最优工控下,此时,第二控制器会控制第一真空泵转动,从而将外部的空气经热交换器进行热交换后进流入到冷凝室中,开始取水过程。由此可见,本申请通过利用温度传感器来实时监测冷凝室内的温度,一旦发现冷凝室内的温度未低于露点温度以下时,便可通过第一控制器来控制半导体制冷片中的电流处于最大制冷量的工作状态,从而使得冷凝室中的温度尽快达到露点温度以下,这就大大地提高了空气取水的效率,并且,也达到了节能环保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车载式取水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冷凝室;2:温度传感器;3:半导体制冷片;31:制冷端;32:放热端;4:第一控制器;5:第一真空泵;6:热交换器;7:第二控制器;8:第二真空泵;9:车载电源;11:储水容器;12:液位传感器;13:过滤装置;14:电磁阀;10:第一管路;20:第二管路;30:第三管路;40:第四管路;50:第五管路;70:第七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图中示意性地显示了该车载式取水装置包括冷凝室1、温度传感器2、半导体制冷片3、第一控制器4、第一真空泵5、热交换器6以及第二控制器7。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该冷凝室1主要起到对输送到其内部的空气进行液化,使空气由气态转变为液态的作用。
温度传感器2设置在冷凝室1内,主要用于监测冷凝室1内的温度是否达到露点温度以下。需要说明的是,“露点温度”是指气态变液态的温度临界点。
半导体制冷片3的制冷端31位于冷凝室1的内部,半导体制冷片3的放热端32位于冷凝室1的外部。也就是说,该制冷端31用于制冷,放热端32用于放热。需要说明的是,该半导体制冷片3是一个热传递的工具。当一块N型半导体材料和一块P型半导体材料联结成的热电偶对中有电流通过时,两端之间就会产生热量转移,热量就会从一端转移到另一端,从而产生温差形成冷热端,即,形成如下所述的半导体制冷片3的制冷端31和放热端32。。
该第一控制器4分别与温度传感器2和半导体制冷片3电连接。
第一真空泵5和热交换器6,其中,该第一真空泵5通过第一管路10与热交换器6的第一入口相连通,该热交换器6的第一出口通过第二管路20与冷凝室1的入口相连通。这样,在该第一真空泵5的作用下,便可以将空气经热交换器6进行热交换后输送到冷凝室1中。需要说明的是,该热交换器6的设置,空气流入到冷凝室1中后,不冷凝的气体(未达到露点温度以下的空气)会回流到热交换器6中,此时,由于不冷凝的气体温度比空气的温度低,从而会对流入的空气进行一次初步的降温。
第二控制器7与第一真空泵5电连接。具体地,温度传感器2会实时监测冷凝室1中的温度,当冷凝室1中的温度未达到露点温度以下时,第一控制器4会控制半导体制冷片3中的电流处于最大制冷量的工作状态,从而使得冷凝室1中的温度尽快达到露点温度以下。一旦冷凝室1内的温度达到露点温度以下,第一控制器4便会控制半导体制冷片3中的电流处在最优工控下,此时,第二控制器7会控制第一真空泵5转动,从而将外部的空气经热交换器6进行热交换后流入到冷凝室1中,开始取水过程。由此可见,本申请通过利用温度传感器2来实时监测冷凝室1内的温度,一旦发现冷凝室1内的温度未低于露点温度以下时,便可通过第一控制器4来控制半导体制冷片3中的电流处于最大制冷量的工作状态,从而使得冷凝室1中的温度尽快达到露点温度以下,这就大大地提高了空气取水的效率,并且,也达到了节能环保的目的。
如图1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个比较优选的技术方案中,该车载式取水装置还包括第二真空泵8,该第二真空泵8与第二控制器7电连接。具体地,由于半导体制冷片3自身存在电阻,当电流经过该半导体制冷片3时就会产生一定的热量,从而会影响热传递。此外,半导体制冷片3的两个极板之间的热量也会通过空气和该半导体制冷片3的自身进行逆向热传递。当该半导体制冷片3的制冷端31和放热端32达到一定温差,上述两种热传递的热量相等时,就会达到一个平衡点,正逆向热传递相互抵消。此时,该半导体制冷片3的制冷端31和放热端32的温度就不会继续发生变化。为了达到更低的温度,可以采取散热等方式来降低放热端32的温度。
通过使得该第二真空泵8与第二控制器7电连接,该第二控制器7会控制第二真空泵8进行转动,从而将热交换器6中的位于露点温度以上的气体抽出并传递给半导体制冷片3的放热端32,从而达到给半导体制冷片3的放热端32进行散热的目的。此时,第一控制器4使得半导体制冷片3处于间歇的工作状态,以起到节能的作用。
在本申请的一个比较优选的技术方案中,该冷凝室1的出口通过第三管路30与热交换器6的第二入口相连通,该热交换器6的第二出口通过第四管路40与第二真空泵8的入口相连通,该第二真空泵8的出口通过第五管路50与半导体制冷片3的放热端32相连通。这样,通过将热交换器6中的位于露点温度以上的气体抽出并传递给半导体制冷片3的放热端32,从而达到给半导体制冷片3的放热端32进行散热的目的。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该车载式取水装置还包括车载电源9,其中,该车载电源9分别与第一真空泵5和第二真空泵8电连接。具体地,该车载电源9能够实时地为该第一真空泵5和第二真空泵8进行供电,从而起到了节能的作用。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一真空泵5和第二真空泵8的本身可以通过蓄电池进行供电工作,当蓄电池中的电量不足时,可通过车载电源9为其供电。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该车载电源9可为太阳能电池板。
如图1所示,图中还示意性地显示了该车载式取水装置还包括储水容器11,其中,该储水容器11设置在冷凝室1内,其中,该储水容器11位于半导体制冷片3的下方。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该储水容器11的上方构造有进水口(图中未示出),该半导体制冷片3的制冷端31朝向该进水口。这样,方便空气进入到冷凝室1中后,在半导体制冷片3的制冷端31转变成液态水后能够直接地滴落到该储水容器11中,从而可以起到快速、直接地收集液态水的作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该储水容器11上还设有液位传感器12。容易理解,该液位传感器12的设置,主要起到实时监测储水容器11中的水位高度的作用。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该车载式取水装置还包括过滤装置13,该过滤装置13通过第七管路70与储水容器11相连通。也就是说,通过将储水容器11中的水进行过滤,使其达到饮用水的要求,过滤后的水便可以供使用者进行饮用。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在该第七管路70上设有电磁阀14。这样,通过第二控制器7控制第二真空泵8转动,使得外界的空气进入到冷凝室1中,当空气在冷凝室1中转变成水后,水会被输送到储水容器11中,当储水容器11中的水位达到一定高度时,液位传感器12会控制该电磁阀14打开,此时,储水容器11中的水便会流出并经该过滤装置13进行过滤后转成饮用水。
综上所述,温度传感器2会实时监测冷凝室1中的温度,当冷凝室1中的温度未达到露点温度以下时,第一控制器4会控制半导体制冷片3中的电流处于最大制冷量的工作状态,从而使得冷凝室1中的温度尽快达到露点温度以下。一旦冷凝室1内的温度达到露点温度以下,第一控制器4便会控制半导体制冷片3中的电流处在最优工控下,此时,第二控制器7会控制第一真空泵5转动,从而将外部的空气经热交换器6进行热交换后进流入到冷凝室1中,开始取水过程。由此可见,本申请通过利用温度传感器2来实时监测冷凝室1内的温度,一旦发现冷凝室1内的温度未低于露点温度以下时,便可通过第一控制器4来控制半导体制冷片3中的电流处于最大制冷量的工作状态,从而使得冷凝室1中的温度尽快达到露点温度以下,这就大大地提高了空气取水的效率,并且,也达到了节能环保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车载式取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冷凝室;
设置在所述冷凝室内的温度传感器;
半导体制冷片,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制冷端位于所述冷凝室的内部,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放热端位于所述冷凝室的外部;
第一控制器,所述第一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电连接;
第一真空泵和热交换器,其中,所述第一真空泵通过第一管路与所述热交换器的第一入口相连通,所述热交换器的第一出口通过第二管路与所述冷凝室的入口相连通;以及
第二控制器,所述第二控制器与所述第一真空泵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式取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式取水装置还包括第二真空泵,所述第二真空泵与所述第二控制器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式取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室的出口通过第三管路与所述热交换器的第二入口相连通,所述热交换器的第二出口通过第四管路与所述第二真空泵的入口相连通,所述第二真空泵的出口通过第五管路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放热端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式取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式取水装置还包括车载电源,其中,所述车载电源分别与所述第一真空泵和所述第二真空泵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式取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式取水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冷凝室内的储水容器,其中,所述储水容器位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载式取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储水容器的上方构造有进水口,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制冷端朝向所述进水口。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载式取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储水容器上还设有液位传感器。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载式取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式取水装置还包括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通过第七管路与所述储水容器相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载式取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七管路上设有电磁阀。
CN201820171821.5U 2018-01-31 2018-01-31 一种车载式取水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8919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71821.5U CN207891959U (zh) 2018-01-31 2018-01-31 一种车载式取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71821.5U CN207891959U (zh) 2018-01-31 2018-01-31 一种车载式取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891959U true CN207891959U (zh) 2018-09-21

Family

ID=635427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171821.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891959U (zh) 2018-01-31 2018-01-31 一种车载式取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89195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77681A (zh) * 2022-01-07 2022-03-15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装甲兵学院 一种真空过滤型治具吸附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77681A (zh) * 2022-01-07 2022-03-15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装甲兵学院 一种真空过滤型治具吸附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002391U (zh) 喷液增焓式热泵热水器机组
CN101664270B (zh) 多功能饮水机
WO2013127352A1 (zh) 实现气体除湿与净化的系统及方法
CN106592695B (zh) 一种太阳能空气制水净化器
CN207891959U (zh) 一种车载式取水装置
CN204703227U (zh) 集水装置
CN201476397U (zh) 一种水源热泵调温除湿机
CN206538813U (zh) 一种太阳能空气制水净化器
CN206546051U (zh) 一种冷水机的废热除霜装置
CN201564281U (zh) 多功能饮水机
CN209877408U (zh) 一种兼有蓄能和溶液再生功能的能源塔热泵系统
CN215977493U (zh) 一种热管冷凝式空气取水装置
CN201874033U (zh) 分体式空气纯水机
CN206281056U (zh) 一种能够节能并净化室内空气的热泵系统
CN105202825A (zh) 空调用冷媒过冷结构及中央空调
CN209230055U (zh) 一种带有双循环装置的水冷电控冷水机
CN205448420U (zh) 一种制冷制热融霜冷风机系统
CN203533777U (zh) 一种空调加湿器预热装置
CN204240516U (zh) 一种利用太阳能解吸的溶液除湿无霜热泵空调装置
CN205860553U (zh) 一种壳管式水源热泵机组
CN201652621U (zh) 热管循环式低湿分体空调机
CN101858623B (zh) 热管循环式低湿全新风整体空调机
CN110044092A (zh) 一种兼有蓄能和溶液再生功能的能源塔热泵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02721132B (zh) 集成式空调器
CN216275948U (zh) 一种太阳能驱动的冷凝换热式空气取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921

Termination date: 2019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