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83237U - 一种有机发光器件的显示屏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有机发光器件的显示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883237U
CN207883237U CN201820091459.0U CN201820091459U CN207883237U CN 207883237 U CN207883237 U CN 207883237U CN 201820091459 U CN201820091459 U CN 201820091459U CN 207883237 U CN207883237 U CN 2078832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plate
luminescent device
display screen
organic luminescent
transparent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09145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艳
李俊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Guoxi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Guoxian Photo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Guoxian Photo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Guoxian Photo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09145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8832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8832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8832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有机发光器件的显示屏,包括基板和透明盖板,透明盖板封装在基板上,基板内设置有驱动电路,在透明盖板表面的至少一侧设置光敏元件,光敏元件与驱动电路电连接形成检测回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透明盖板的至少一侧设置光敏元件实时将检测透明盖板当前的亮度信息转换为电流信息或电阻信息直接传输给驱动电路内部的IC进行校正透明盖板的当前亮度达到修正色偏的目的,从而使得IC的工作量降低,进而增强IC的使用寿命,同时延长有机发光器件的显示屏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有机发光器件的显示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机发光器件的显示屏。
背景技术
平板显示器具有机身薄、省电、无辐射等众多优点,得到了广泛应用。平板显示器主要包括液晶显示装置(Liquid Cristal Display,LCD)及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OLED)。OLED显示装置近年来也越来越受欢迎,因为其具有自发光、驱动电压低、发光效率高、响应时间短、清晰度与对比度高、近180°视角、使用温度范围宽,可实现柔性显示与大面积全色显示灯诸多优点,被业界公认为是最有发展潜力的显示装置。OLED显示装置按照驱动方式可以分为无源矩阵型OLED(Passive MatrixOLED,PMOLED)和有源矩阵型(Active Matrix OLED,AMOLED)两大类,其中AMOLED具有呈阵列式排布的像素,属于主动显示类型,发光效能高,通常用作高清晰度的大尺寸显示装置。
有机发光器件通常包括:基板、设于基板上的阳极、设于阳极上的有机发光层,设于有机发光层上的电子传输层、及设于电子传输层上的阴极。工作时向有机发光层发射来自阳极的空穴和来自阴极的电子,将这些电子和空穴组合产生激发性电子-空穴对,并将激发性电子-空穴对从受激态转换为基态实现发光。AMOLED是电流驱动器件,当有电流流过有机发光二极管时,有机发光二极管发光,且发光亮度由流过有机发光二极管自身的电流决定,流过的电流越大,有机发光二极管的亮度也越大。由于有机发光二极管在长时间工作时,亮度会逐渐衰减,进而AMOLED显示装置的亮度也会降低,导致AMOLED的使用寿命降低。由于传统的有机发光器件的显示装置在调节亮度的工作过程中,一般通过设置亮度传感器检测有机发光器件的显示装置的屏体亮度,而亮度传感器只能将检测出具体的亮度值传输给驱动芯片,驱动芯片再通过计算得出该亮度值对应的电流值,所以传统的有机发光器件的显示装置通过设置亮度传感器检测亮度的方式无法直接检测有机发光器件的显示装置其亮度值对应的电参数信息,所以使得驱动芯片的工作量增加,导致驱动芯片的使用寿命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的亮度传感器因无法直接获取亮度值对应的电参数信息,直接将具体地亮度值反馈给驱动芯片,使得驱动芯片的工作量增加,导致驱动芯片的使用寿命降低。
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有机发光器件的显示屏,包括基板和透明盖板,所述透明盖板封装在所述基板上,所述基板内设置有驱动电路,在所述透明盖板表面的至少一侧设置光敏元件,所述光敏元件与所述驱动电路电连接形成检测回路。
可选地,所述光敏元件为薄膜二极管。
可选地,所述光敏元件包括两个透明电极,所述两个透明电极之间存在间隙,所述两个透明电极与所述驱动电路连接。
可选地,所述两个透明电极的长与其平行于所述透明盖板长相等。
可选地,所述两个透明电极分别为所述光敏元件的阴极和阳极。
可选地,所述两个透明电极为条状。
可选地,在所述两个透明电极的间隙间设置导电器件电连接所述两个透明电极形成所述检测回路。
可选地,在所述透明盖板的两侧设置有所述光敏元件。
可选地,在所述检测回路上还设置有第一柔性电路板和第二柔性电路板。
可选地,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设置在所述透明盖板的非透明区域的内侧并与所述两个透明电极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设置在所述基板上,其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电连接,其输出端与所述驱动电路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有机发光器件的显示屏,包括基板和透明盖板,透明盖板封装在基板上,基板内设置有驱动电路,在透明盖板表面的至少一侧设置光敏元件,光敏元件与驱动电路电连接形成检测回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透明盖板的至少一侧设置光敏元件实时将检测透明盖板当前的亮度信息转换为电流信息或电阻信息直接传输给驱动电路内部的IC进行校正透明盖板的当前亮度达到修正色偏的目的,从而使得IC的工作量降低,进而增强IC的使用寿命,同时延长有机发光器件的显示屏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有机发光器件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有机发光器件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基板; 21-光敏元件; 22-导电器件;
11-驱动电路; 2-透明盖板; 3-第一柔性电路板;
4-第二柔性电路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无线连接,也可以是有线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有机发光器件的显示屏,如图1所示,包括基板1和透明盖板2,透明盖板2封装在基板1上,基板1内设置有驱动电路11,在透明盖板2表面的至少一侧设置光敏元件21,光敏元件21与驱动电路11电连接形成检测回路。
具体地,因为光敏元件21是一种对光源敏感的电子元件,基于半导体光电效应的光电转换传感器,又称光电敏感器。采用光、电技术能实现无接触、远距离、快速和精确测量。半导体光敏元件按光电效应的不同而分为光导型和光生伏打型,光导型即光敏电阻,是一种半导体均质结构,光生伏打型包括光电二极管、光电三极管、光电池、光电场效应管和光控可控硅等,它们属于半导体结构型器件。由于有机发光器件的显示屏一般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容易出现亮度衰减、从而导致显示画面偏红或偏黄等色偏问题,现有技术一般采用亮度传感器直接采集有机发光器件的显示屏的亮度信号,所以该传统的亮度传感器无法获取有机发光器件的显示屏的电流参数,而本实施例中的光敏元件21可以实时监测有机发光器件的显示屏的亮度变化,并将光亮信号转换为电流信号或电阻信号从而传输给驱动电路11,驱动电路11通过具体的电流信号参数或电阻信号参数调节有机发光器件的显示屏的当前亮度达到改善有机发光器件色偏的问题。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有机发光器件为有源矩阵型(Active Matrix OLED,AMOLED)有机发光器件,其中基板1为AMOLED的PCB电路板,由低温多晶硅(LTPS)组成,位于AMOLED显示屏的下面,在基板1上设置驱动电路11,驱动电路11包括驱动芯片(IC),在驱动芯片(IC)上存储有用于调节当前亮度的Gamma校正数据,该Gamma校正数据通过大量的实验得到。例如:第一步,选取一定数量屏体,进行高温加速寿命测试,分析实验数据总结出发生显示色偏时R/G/B的亮度衰减情况;第二步,选取其中1颗屏体驱动IC,具有可擦拭功能;第三步,按照正常条件进行OTP烧录生产Gamma曲线A,同时借鉴上述实验所得的色偏幅度统计值Y,在此基础上调节统计值Y并生产Gamma曲线B,并将实验得到的两组设定的Gamma曲线校正数据写进驱动IC;第四步,通过透明盖板2上的光敏元件21实时监控G/R/B/W光学亮度,当亮度衰减到设定值,光敏元件21将亮度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后反馈给IC,IC通过自动调取数据Gamma曲线B,进行亮度补偿,修正色偏。
透明盖板2为AMOLED的玻璃盖板(Encape Glass),封装在基板1的上方,通过该Encape Glass可以显示出R/G/B等多种颜色的像素。在透明盖板2的一侧设置光敏元件21,光敏元件21采集光亮信号并转换为电信号后,将透明盖板2的具体信息实时反馈给驱动电路11,驱动电路11中的驱动芯片(IC)根据反馈信息,通过内部的Gamma校正数据自动校正透明盖板2当前显示的亮度,进而达到修正色偏的目的,使得透明盖板2可以正常显示,所以本实施例通过设置光敏元件21直接反馈给驱动电路11中的IC的光电转换的电参数信息,有利于IC快速校正透明盖板2的当前亮度,提高了AMOLED的屏幕调节效率,也提高了AMOLED的显示屏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有机发光器件的显示屏,光敏元件21为薄膜二极管。CdTe是一种重要的光敏材料,广泛应用于光敏电阻、光电池等光电转换器件中。目前使用得比较多的是CdTe单晶材料。利用真空镀技术,可以在玻璃基片上蒸发CdTe薄膜,例如:光敏薄膜就是利用真空蒸镀技术,是在玻璃基片上制备出的,广泛用于光敏元件21中,所以本实施例中的光敏元件21为薄膜二极管。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有机发光器件的显示屏,光敏元件21包括两个透明电极,两个透明电极之间存在间隙,两个透明电极与驱动电路11连接。因为光敏元件21为薄膜二极管,所以其具有两个电极,用于采集光亮度信号,两个电极覆盖在透明盖板2上,所以为了透明盖板2能显示出画面,故两个电极为透明的,两个透明电极之间存在间隙为了其互不干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有机发光器件的显示屏,如图1所示,两个透明电极的长与其平行于透明盖板2的长相等。因为光敏元件21可以设置在透明盖板2的任一侧,即本实施例中的光敏元件21的两个透明电极可以设置在透明盖板2的任一侧,两个透明电极的长与设置在透明盖板2任一侧的长不仅相等且平行。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有机发光器件的显示屏,两个透明电极分别为光敏元件21的阴极和阳极。因为本实施例中的光敏元件21为薄膜二极管,故其包括阴极和阳极两电极分别为两个透明电极。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有机发光器件的显示屏,两个透明电极为条状。电极设置为条状可以采集到透明盖板2上更多的亮度数据信号,使得采集数据更为精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有机发光器件的显示屏,如图1所示,在两个透明电极的间隙间设置导电器件22连接两个透明电极形成检测回路。此处的导电器件22可以为导电银浆或导电贴片,该导电器件22设置在两个透明电极垂直于透明盖板2一侧边长上,用于将两个透明电极电连接形成检测回路。
作为其他可以替换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有机发光器件的显示屏,光敏元件21还可以为薄膜电阻,该薄膜电阻为透明状,设置在透明盖板2的任一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有机发光器件的显示屏,在检测回路上还设置有第一柔性电路板3和第二柔性电路板4。其中第一柔性电路板3为FPC,第二柔性电路板4为DriverFPC,第一柔性电路板3主要用于电路电连接,第二柔性电路板4主要用于信号传输。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有机发光器件的显示屏,第一柔性电路板3设置在透明盖板2的非透明区域的内侧并与两个透明电极电连接。即第一柔性电路板3与光敏元件21的两个透明电极电连接,实现与FPC的通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有机发光器件的显示屏,第二柔性电路板4设置在基板1上,其输入端与第一柔性电路板3连接,其输出端与驱动电路11连接。第二柔性电路板4将光敏元件21检测的光电信息反馈给驱动电路11的IC,实现与Driver FPC的通讯。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有机发光器件的显示屏,如图2所示,包括基板1(LTPS)和透明盖板2(Encape Glass),透明盖板2封装在基板1上,基板1内设置有驱动电路11,在透明盖板2表面的两侧分别设置两个光敏元件21,这两个光敏元件21与驱动电路11电连接,形成检测回路。其中两个光敏元件21都为薄膜二极管,该薄膜二极管包括两个透明电极,两个透明电极分别为阴极和阳极,两个透明电极之间存在间隙,两个透明电极的长与其平行于透明盖板2的长相等,该两个透明电极为条状,在两个透明电极的间隙间设置导电器件22连接两个透明电极形成检测回路。薄膜二极管的两个透明电极与设置在透明盖板2的非透明区域的内侧的第一柔性电路板3(FPC)电连接,因为设置有两个光敏元件21,所以此处的可以设置两个第一柔性电路板3(FPC),第一柔性电路板3(FPC)与设置在基板1上的第二柔性电路板(Driver FPC)电连接,第二柔性电路板(Driver FPC)与设置在基板1上的驱动电路11的IC电连接。
具体地,在透明盖板2上的任意两侧设置的薄膜二极管,实时检测透明盖板2的RGB等不同颜色的当前亮度,并将该亮度转换为电流参数或电阻参数通过第一柔性电路板3(FPC)和第二柔性电路板4(Driver FPC)反馈给驱动电路11中的IC,因为IC中存储有用于调节当前亮度的Gamma校正数据,该Gamma校正数据通过大量的实验得到。例如:第一步,选取一定数量屏体,进行高温加速寿命测试,分析实验数据总结出发生显示色偏时R/G/B的亮度衰减情况;第二步,选取其中1颗屏体驱动IC,具有可擦拭功能;第三步,按照正常条件进行OTP烧录生产Gamma曲线A,同时借鉴上述实验所得的色偏幅度统计值Y,在此基础上调节统计值Y并生产Gamma曲线B,并将实验得到的两组设定的Gamma曲线校正数据写进驱动IC;第四步,通过透明盖板2上的光敏元件21实时监控G/R/B/W光学亮度,当亮度衰减到设定值,光敏元件21将亮度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后反馈给IC,IC通过自动调取数据Gamma曲线B,进行亮度补偿,修正色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有机发光器件的显示屏,其具体的工作过程为:第一步,薄膜二极管实时监控透明盖板2的当前亮度,并将该亮度转换为电流信息或电阻信息通过FPC和Driver FPC实时反馈到IC内部;第二步,如果当前亮度衰减值达到预设阈值时,IC根据反馈的电流信息,通过Gamma曲线自动校正透明盖板2的当前亮度;第三步,正常显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透明盖板2的两侧设置光敏元件21,可以直接实时检测透明盖板2的当前亮度,并将该亮度信号转换为电流信息或电阻信息直接反馈给驱动电路11中的IC,IC可以根据反馈信息快速校正出透明盖板2的当前亮度,使得用户手机的屏幕可以正常显示,无需通过亮度传感器检测具体亮度值,然后IC再进行换算,这样会使得IC的计算量增加,而在透明盖板2的两侧都设置光敏元件21,使得检测透明盖板2当前亮度数据更加精确,从而提高IC的校正精确度。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1)

1.一种有机发光器件的显示屏,包括基板和透明盖板,所述透明盖板封装在所述基板上,所述基板内设置有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透明盖板表面的至少一侧设置光敏元件,所述光敏元件与所述驱动电路电连接形成检测回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敏元件为薄膜二极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敏元件包括两个透明电极,所述两个透明电极之间存在间隙,所述两个透明电极与所述驱动电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透明电极的长与其平行于所述透明盖板的长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透明电极分别为所述光敏元件的阴极和阳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透明电极为条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两个透明电极的间隙间设置导电器件电连接所述两个透明电极形成所述检测回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透明盖板的两侧设置有所述光敏元件。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检测回路上还设置有第一柔性电路板和第二柔性电路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设置在所述透明盖板的非透明区域的内侧并与所述两个透明电极电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设置在所述基板上,其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电连接,其输出端与所述驱动电路电连接。
CN201820091459.0U 2018-01-19 2018-01-19 一种有机发光器件的显示屏 Active CN2078832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91459.0U CN207883237U (zh) 2018-01-19 2018-01-19 一种有机发光器件的显示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91459.0U CN207883237U (zh) 2018-01-19 2018-01-19 一种有机发光器件的显示屏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883237U true CN207883237U (zh) 2018-09-18

Family

ID=635079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091459.0U Active CN207883237U (zh) 2018-01-19 2018-01-19 一种有机发光器件的显示屏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883237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37413A (zh) * 2018-12-26 2019-04-16 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 一种提升显示均匀度的显示装置及方法
CN110310588A (zh) * 2019-06-27 2019-10-08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N113450691A (zh) * 2021-06-24 2021-09-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37413A (zh) * 2018-12-26 2019-04-16 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 一种提升显示均匀度的显示装置及方法
CN110310588A (zh) * 2019-06-27 2019-10-08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N113450691A (zh) * 2021-06-24 2021-09-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CN113450691B (zh) * 2021-06-24 2023-08-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49059B (zh)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207883237U (zh) 一种有机发光器件的显示屏
CN100419834C (zh) 显示装置以及显示方法
US10565934B2 (en) Drive compensation circuit, display panel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CN105280139B (zh) Amoled亮度补偿方法及amoled驱动系统
US10380930B2 (en) Heterogeneous light emitter display system
CN1541040B (zh) 具有集成光电探测器的oled显示器
CN207852672U (zh) 一种四连体rgb-led封装模组及其显示屏
CN106887212A (zh) 一种oled显示装置及其亮度调节方法
US20150054815A1 (en) Driving method of organic el display device and organic el display device
CN110364114B (zh) 显示面板及其亮度补偿方法、显示装置
TWI658578B (zh) 微型化發光裝置
CN108682390A (zh)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亮度检测方法
CN201616938U (zh) 一种背光灯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0071164A (zh) 一种显示基板及其亮度调节方法、显示装置
CN105304682A (zh) 一种硅基oled图像收发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101707031B (zh) Led电视机显示面板装置
CN110518044A (zh) 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09473467A (zh) 具感光功能的显示面板及电子装置
CN107452335A (zh) 一种像素驱动电路机驱动方法、oled显示面板
CN109859693A (zh) 一种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08022559A (zh) 一种光敏检测模块、光源模组与电泳显示装置
CN207009478U (zh) 专用于大尺寸透明基板的贴片led及其焊盘结构
CN209199984U (zh) 一种微发光二极管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电子装置
CN201563193U (zh) Led电视机显示面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ssignee: Yungu (Gu'an) Technology Co., Ltd.|Bazhou Yung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Kunsh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ew flat panel display technology center Co., Ltd

Assignor: Kunshan Guo Xian Photoelectric Co., Ltd.

Contract record no.: X2019990000156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Display screen of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918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191030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213

Address after: 510130 No.2 Xiangshan Avenue, Yongning Street, Zengcheng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within the core area of Zengche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Guoxian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15300, No. 1, Longteng Road, Kunshan Development Zone, Jiangsu, Suzhou, 4

Patentee before: Kunshan Guo Xian Photoelectric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