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69166U - 手机背罩式散热器 - Google Patents

手机背罩式散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869166U
CN207869166U CN201820185545.8U CN201820185545U CN207869166U CN 207869166 U CN207869166 U CN 207869166U CN 201820185545 U CN201820185545 U CN 201820185545U CN 207869166 U CN207869166 U CN 2078691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phone
cell phone
cooling
phone back
cont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18554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宇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Guangdo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Tinno 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Tinno Wireles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Guangdo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Tinno 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Tinno Wireles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Guangdo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Tinno 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Tinno Wireles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Guangdo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18554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8691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8691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86916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手机背罩式散热器,包括散热器壳体、温度感应器组件、冷却再生组件、控制器,其中,所述散热器壳体表面开设有手机放置槽,所述手机放置槽内设置有所述温度感应器组件;所述冷却再生组件与所述控制器安装于所述散热器壳体内部;所述温度感应器组件、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冷却再生组件通过信号电路相互连接。解决了现有保护壳不能对手机进行散热的问题,延长了手机的使用寿命,并且散热器内置的蓄电池组必要时可为手机充电,大大提高了用户体验度。

Description

手机背罩式散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配件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手机背罩式散热器。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手机的兴起,芯片的主频越来越高,这样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如热量不能够及时导出,热源部位热感强烈。手机发热不仅影响舒适感,过度发热还会烧坏硬件,更有可能在充电的时候引起火灾。
手机运行时,电池输出电流,通过各个部件时都会产生热量,机器运行产生的热量主要通过背部导出。手机产生热量的部件主要是CPU、电板、电池等,这些部件所产生的热量会由散热片导入到热容量大的夹层中,然后通过手机外壳和散热孔散出,这也是在使用手机时能感觉到手机背部发热的原因。手机运行时的正常温度是30度至50度一般来说,手机运行时的正常温度是30度至50度,超过50度不仅持握的舒适感会降低,而且手机的性能也会受到影响。
另外,用户通常都习惯在手机外侧使用手机保护壳件,但是现有的手机保护壳件,只是在保护壳上简单的设置与手机型号相匹配的音量按键、开关按键、耳机孔、充电孔等,以便于对手机进行操作,但是现有的保护壳并没有相应的散热结构,将保护壳套在手机上,减少了手机与外界的直接接触,使手机不能有效的散热;手机处理大量数据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不及时将热量散掉,轻则使手机性能下降,运行速度明显变慢,重则给手机硬件造成不可逆转的永久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弊端,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手机背罩式散热器,采用背罩式设计,通过温度感应器组件感应手机背部的温度变化,自动开启散热器内部冷却再生组件,通过循环冷风快速为机体降温。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手机背罩式散热器,包括散热器壳体、温度感应器组件、冷却再生组件、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壳体表面开设有手机放置槽,所述手机放置槽内设置有所述温度感应器组件;所述冷却再生组件与所述控制器安装于所述散热器壳体内部;所述温度感应器组件、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冷却再生组件通过信号电路相互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微型压缩机,所述微型压缩机安装于所述散热器壳体内部,及通过所述信号电路与所述控制器相连,以及通过空气管道与所述冷却再生组件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冷却再生组件包括冷却瓶、再生瓶、气相平衡管和冷气输出管。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冷气输出管设置在所述散热器壳体的边缘区域。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冷气输出管具有通风孔,所述通风孔与手机数据孔相适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冷气输出管内装设有风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冷却瓶的上端部和所述再生瓶的上端部通过所述气相平衡管相连,所述冷却瓶的下端部和所述再生瓶的下端部通过所述冷气输出管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空气过滤器,所述空气过滤器通过所述空气管道与所述气相平衡管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空气过滤器内设置有多级过滤滤带,所述过滤滤带的过滤精度为1-20u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蓄电池组,所述蓄电池组安装于所述散热器壳体内部,并通过所述信号电路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温度感应器组件由多数个温度感应器与缓冲薄膜组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多数个温度感应器由所述缓冲薄膜包覆呈点状式分布设置于所述手机放置槽内,并通过所述信号电路相互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多数个温度感应器分布密度为1-3个/10cm2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采用MCS-51单片机进行信号控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机背罩式散热器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采用背罩式壳件设计,通过温度感应器组件感应手机背部的温度变化,自动开启散热器内部冷却再生组件,通过冷气输出管道与手机的数据孔相连,进而通过循环冷风快速为机体降温,可以起到快速为机体内核降温的作用,解决了现有保护壳不能对手机进行散热的问题,延长了手机的使用寿命,并且散热器内置的蓄电池组必要时可为手机充电,大大提高了用户体验度。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手机背罩式散热器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手机背罩式散热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A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手机背罩式散热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B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手机背罩式散热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手机背罩式散热器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请参阅图1、图2、图3A与图3B。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手机背罩式散热器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手机背罩式散热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A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手机背罩式散热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B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手机背罩式散热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如图1-3A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手机背罩式散热器,包括散热器壳体 100、温度感应器组件200、冷却再生组件300、控制器400,所述散热器壳体100表面开设有手机放置槽101,所述手机放置槽101内设置有所述温度感应器组件200;所述冷却再生组件300与所述控制器400安装于所述散热器壳体100内部;所述温度感应器组件200、所述控制器400与所述冷却再生组件300通过信号电路相互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温度感应器组件200、所述控制器400与所述冷却再生组件300可以通过信号电路串联、并联或其他连接方式连接,本实施例不做限定,只要满足相互连接的条件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温度感应器组件200由多数个温度感应器201与缓冲薄膜202组成。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多数个温度感应器201由所述缓冲薄膜202包覆呈点状式分布设置于所述手机放置槽101内,并通过所述信号电路相互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多数个温度感应器201分布密度为1-3个/10cm2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400采用MCS-51单片机进行信号控制。当手机102放置在手机放置槽101中时候,温度感应器组件200感测手机102背部的温度,控制器用于处理温度感应器组件传达的温度信息,并根据温度感应器组件检测到的温度信息,对冷却再生组件作出启动或者关闭的指令,从而实现对整个散热系统的智能化控制。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微型压缩机500,所述微型压缩机500安装于所述散热器壳体100内部,及通过所述信号电路与所述控制器400相连,以及通过空气管道与所述冷却再生组件300相连。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冷却再生组件300包括冷却瓶301、再生瓶302、气相平衡管303和冷气输出管304。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冷气输出管304设置在所述散热器壳体100的边缘区域。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冷气输出管304具有通风孔3041,所述通风孔3041与手机数据孔相适配。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冷气输出管304具有一通风管道3042,所述通风管道3042设置于冷气输出管304与通风孔3041之间,便于将冷气输出管304输出的冷气经由通风管道3042传输至通风孔3041,及通过通风孔3041将冷气送入手机内部。
其中,手机数据孔可以为充电孔、耳机孔、麦克风孔等孔状结构,冷气输出管可以设置有多个通风孔,可以增大冷气输出管内的空气流通,而且多个通风孔同时与不同的手机数据孔对应相连,可以大大增加了冷冻气体向手机内部进行传输的效率,更加快速的为手机降温。另外,通风孔与手机数据孔相适配,可以保证冷冻气体最大程度的传输至手机内部,不会造成冷冻气体的浪费。另外,手机发出的热量也相应从数据孔排出或者通过与数据孔相连的通风孔进入散热器装置,进行再次冷却后输出。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冷气输出管304内装设有风扇。所述冷气输出管304内靠近通风孔固定安装有风扇,用于冷气输出管内通风,利于冷冻气体的快速输出。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冷却瓶301的上端部和所述再生瓶302的上端部通过所述气相平衡管303相连,所述冷却瓶301的下端部和所述再生瓶302的下端部通过所述冷气输出管304相连。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空气过滤器600,所述空气过滤器600通过所述空气管道与所述气相平衡管303相连。其中空气过滤器起到滤除管道空气中灰尘、沙粒的作用,保证冷气输出管中进入足量、清洁的空气,这样冷气输出管将干净足量的空气传输至手机内部,可以快速有效的为手机降温,而且不会给手机内部造成杂质残留。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空气过滤器600内设置有多级过滤滤带,所述过滤滤带的过滤精度为1-20um。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蓄电池组700,所述蓄电池组700安装于所述散热器壳体100内部,并通过所述信号电路与所述控制器400连接。散热器内置的蓄电池组必要时可为手机充电,大大提高了用户体验。其中,蓄电池组也可以为其他的可供电组件,本实施例不做限制,只要满足必要时可为手机充电的需求即可。
如图3A所示,首先将图2中除了通风孔3041、通风管道3042之外的散热器壳体的内部组件统称为A,当人们在用手机102玩游戏或看视频时,手机102会产生大量的热量,此时,将手机102置于手机放置槽101上,通过手机放置槽101内的温度感应器组件 200进行手机102温度识别感应,当手机102温度过高时,将温度识别信息交付给控制器 400,控制器400向微型压缩机500发送指令,开启微型压缩机500,并通过冷却再生组件 300将空气压缩、冷却、输出、再生多次反复循环,可以提供大量的冷却气体,并通过冷气输出管304输出冷气经由通风管道3042传输至通风孔3041,及通过通风孔3041将冷气送入手机内部。
如图3B所示,当人们在用手机102玩游戏或看视频时,手机102会产生大量的热量,此时,将手机102置于手机放置槽101上,通过手机放置槽101内的温度感应器组件 200进行手机102温度识别感应,当手机102温度过高时,将温度识别信息交付给控制器 400,控制器400向微型压缩机500发送指令,开启微型压缩机500,并通过冷却再生组件 300将空气压缩、冷却、输出、再生多次反复循环,可以提供大量的冷却气体,并通过空气管道传输至冷气输出管304,冷气输出管304输出冷气至通风孔3041,及通过通风孔3041 将冷气送入手机内部。
在本实施例更包括:通风孔3041与手机数据孔相连,将冷冻气体传输至手机内部,用于冷却手机内核;而且,温度感应器组件200检测手机102表面的温度,当低于某一数值时控制器关闭微型压缩机500。并且散热器内置的蓄电池组700必要时可为手机102充电。
本实用新型采用背罩式壳件设计,通过温度感应器组件感应手机背部的温度变化,自动开启散热器内部冷却再生组件,通过冷气输出管道与手机的数据孔相连,进而通过循环冷风快速为机体降温,可以起到快速为机体内核降温的作用,解决了现有保护壳不能对手机进行散热的问题,延长了手机的使用寿命,并且散热器内置的蓄电池组必要时可为手机充电,大大提高了用户体验度。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手机背罩式散热器,包括散热器壳体、温度感应器组件、冷却再生组件、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壳体表面开设有手机放置槽,所述手机放置槽内设置有所述温度感应器组件;所述冷却再生组件与所述控制器安装于所述散热器壳体内部;所述温度感应器组件、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冷却再生组件通过信号电路相互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背罩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微型压缩机,所述微型压缩机安装于所述散热器壳体内部,及通过所述信号电路与所述控制器相连,以及通过空气管道与所述冷却再生组件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机背罩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再生组件包括冷却瓶、再生瓶、气相平衡管和冷气输出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机背罩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气输出管设置在所述散热器壳体的边缘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机背罩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气输出管具有通风孔,所述通风孔与手机数据孔相适配。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机背罩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瓶的上端部和所述再生瓶的上端部通过所述气相平衡管相连,所述冷却瓶的下端部和所述再生瓶的下端部通过所述冷气输出管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机背罩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空气过滤器,所述空气过滤器通过所述空气管道与所述气相平衡管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背罩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蓄电池组,所述蓄电池组安装于所述散热器壳体内部,并通过所述信号电路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背罩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感应器组件由多数个温度感应器与缓冲薄膜组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手机背罩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数个温度感应器由所述缓冲薄膜包覆呈点状式分布设置于所述手机放置槽内,并通过所述信号电路相互连接。
CN201820185545.8U 2018-02-02 2018-02-02 手机背罩式散热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8691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85545.8U CN207869166U (zh) 2018-02-02 2018-02-02 手机背罩式散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85545.8U CN207869166U (zh) 2018-02-02 2018-02-02 手机背罩式散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869166U true CN207869166U (zh) 2018-09-14

Family

ID=634611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185545.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869166U (zh) 2018-02-02 2018-02-02 手机背罩式散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8691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78772B2 (en) Wireless charging device
CN209250331U (zh) 一种散热性架的ups不间断电源模组
CN205681504U (zh) 手机智能保护壳
CN202353644U (zh) 一种可智能散热降温的手机
CN207234486U (zh) 车载无线充电器
CN207869166U (zh) 手机背罩式散热器
CN205540466U (zh) 一种便于散热的计算机硬件主机箱
CN208597207U (zh) 一种便于通风散热的电子产品用防护壳
KR102172714B1 (ko) 컴퓨터 케이스
CN204028785U (zh) 一种防尘静音机箱
CN206302446U (zh) 一种具有降温功能的手机
CN207354358U (zh) 一种手机后盖石墨散热装置
US11586260B2 (en) Device holder and solar powered charger unit for smart device cooler
CN107105081A (zh) 一种夏季使用的具有散热功能的手机保护壳
CN203633035U (zh) 散热结构和电子设备
CN208638419U (zh) 一种散热手机壳
CN208566096U (zh) 一种可充电式电子产品保护支架
CN208806644U (zh) 风冷无线充电器
CN206582547U (zh) 一种智能感应对流散热式led控制模组
CN205961237U (zh) 一种带有散热功能的双色手机外壳
CN208174787U (zh) 一种背钢化散热玻璃手机壳
CN214479672U (zh) 一种充电装置以及充电系统
US20230205285A1 (en) Device holder and solar powered charger unit for smart device cooler
CN205304884U (zh) 一种带风扇的手机壳
CN216819891U (zh) 一种散热型手机保护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914

Termination date: 2019020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