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69013U - 电能转换装置与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电能转换装置与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869013U
CN207869013U CN201820071464.5U CN201820071464U CN207869013U CN 207869013 U CN207869013 U CN 207869013U CN 201820071464 U CN201820071464 U CN 201820071464U CN 207869013 U CN207869013 U CN 2078690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ar plate
electric energy
metal polar
discharge body
converting electr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07146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章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007146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8690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8690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8690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And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能转换装置与系统,涉及发电设备领域。该电能转换装置首先通过高压电源为第一金属极板、第二金属极板充电,在第一金属极板、第二金属极板之间形成强电场,放电体在产生的强电场作用下,对环境中的流体分子进行电离形成放电,从而放电体产生电势,在屏蔽体和放电体之间形成电流;放电体产生的带电粒子在流体间粘滞力作用下被带出电场与环境中和,以避免带电粒子对第一金属极板、第二金属极板产生电场的减弱,从而放电体可以连续放电,将流体分子流动能量持续转换为电能输出为负载供电。该电能转换装置结构简单、制造过程简单、技术难度低,节省了制造成本。

Description

电能转换装置与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电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能转换装置与系统。
背景技术
发电即利用发电动力装置将水能、化石燃料(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的热能、核能以及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等转换为电力。发电动力装置按能源的种类分为火电动力装置、水电动力装置、核电动力装置及其他能源发电动力装置。火电动力装置由锅炉、汽轮机和发电机(惯称三大主机)及其辅助装置组成。水电动力装置由水轮发电机组、调速器、油压装置及其他辅助装置组成。核电动力装置由核反应堆、蒸气发生器、汽轮发电机组及其他附属设备组成。
现有技术中的发电装置的原理包括电磁感应电能转换原理、热电效应电能转换原理、光电效应电能转换原理、磁流体发电原理,采用上述原理进行发电的设备结构复杂、制造工艺以及制造技术复杂,技术难度高,制造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能转换装置与系统,其旨在改善上述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能转换装置,所述电能转换装置包括高压电源、第一金属极板、第二金属极板、放电体以及两个绝缘层,所述第一金属极板、所述第二金属极板相对设置,两个所述绝缘层分别覆盖于所述第一金属极板、所述第二金属极板相对设置的一面,所述高压电源的正负极分别与第一金属极板、第二金属极板电连接,所述放电体位于所述第一金属极板、所述第二金属极板之间,所述放电体用于电离流体分子为一负载供电。
进一步地,所述电能转换装置还包括屏蔽网罩,所述第一金属极板、所述第二金属极板位于所述屏蔽网罩内,所述屏蔽网罩接地。
进一步地,所述电能转换装置还包括负载,所述负载为万用表,所述万用表的正极与所述放电体电连接,所述万用表的负极与所述屏蔽网罩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放电体的一端为尖端,另一端为扁平端,所述万用表的正极与所述放电体的正极电连接。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能转换系统,所述电能转换系统包括流体产生装置与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能转换装置,所述流体产生装置与所述放电体相对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流体产生装置为风力发生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流体产生装置为水流喷射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电能转换装置还包括屏蔽网罩,所述第一金属极板、所述第二金属极板位于所述屏蔽网罩内,所述屏蔽网罩接地。
进一步地,所述电能转换装置还包括负载,所述负载为万用表,所述万用表的正极与所述放电体电连接,所述万用表的负极与所述屏蔽网罩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放电体的一端为尖端,另一端为扁平端,所述万用表的正极与所述放电体的正极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能转换装置与系统的有益效果是:该电能转换装置首先通过高压电源为第一金属极板、第二金属极板充电,在第一金属极板、第二金属极板之间形成强电场,放电体在产生的强电场作用下,对环境中的流体分子进行电离形成放电,从而放电体产生电势,在屏蔽体和放电体之间形成电流;放电体产生的带电粒子在流体间粘滞力作用下被带出电场与环境中和,以避免带电粒子对第一金属极板、第二金属极板产生电场的减弱,从而放电体可以连续放电,将流体分子流动能量持续转换为电能输出为负载供电。该电能转换装置结构简单、制造过程简单、技术难度低,节省了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能转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能转换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1-第一金属极板;102-第二金属极板;103-高压电源;104-负载;105-屏蔽网罩;106-放电体;107-流体产生装置;108-绝缘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能转换装置,电能转换装置包括高压电源103、第一金属极板101、第二金属极板102、放电体106以及两个绝缘层108。第一金属极板101、第二金属极板102相对设置,本实施例中,第一金属极板101、第二金属极板102平行。
两个绝缘层108分别覆盖于第一金属极板101、第二金属极板102相对设置的一面,两个绝缘层108分别作为流体传输通道,并且可以减少第一金属极板101、第二金属极板102的电荷损失。第一金属极板101、第二金属极板102需要绝缘密封以防止电荷散失造成高压电源103耗电。
高压电源103的正负极分别与第一金属极板101、第二金属极板102电连接,放电体106位于第一金属极板101、第二金属极板102之间,放电体106用于电离流体分子为一负载104供电,即是说,放电体106用于产生更强电场使流体分子电离发生放电,本实施例中,流体可以为空气或者液体。
电能转换装置还包括屏蔽网罩105,第一金属极板101、第二金属极板102位于屏蔽网罩105内,屏蔽网罩105接地,本实施例中,屏蔽网罩105可以采用金属网罩制成。其中,两个绝缘层108的两端均伸出屏蔽网罩105外,屏蔽网罩105用于将电场和等离子体限制在屏蔽网罩105围成的空间,以使放电体106更高效率的产生电能。
电能转换装置还包括负载104,负载104为万用表,万用表的正极与放电体106电连接,万用表的负极与屏蔽网罩105电连接。将万用表连接在放电体106和屏蔽层之间可以显示电压或电流。
放电体106的一端为尖端,另一端为扁平端,万用表的正极与放电体106的正极电连接。将放电体106的一端设置为尖端可以更好地电离流体。本实施例中,负载104还可以为电灯泡等等用电设备,在此不做限制。
请参阅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能转换系统,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电能转换系统,其基本原理及产生的技术效果和上述实施例相同,为简要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部分未提及之处,可参考上述的实施例中相应内容。
电能转换系统包括流体产生装置107、高压电源103、第一金属极板101、第二金属极板102、放电体106以及两个绝缘层108,第一金属极板101、第二金属极板102相对设置,两个绝缘层108分别覆盖于第一金属极板101、第二金属极板102相对设置的一面,高压电源103的正负极分别与第一金属极板101、第二金属极板102电连接。放电体106位于第一金属极板101、第二金属极板102之间,放电体106用于电离流体分子为一负载104供电,流体产生装置107与放电体106相对设置。
电能转换装置还包括屏蔽网罩105,第一金属极板101、第二金属极板102位于屏蔽网罩105内,屏蔽网罩105接地,且流体产生装置107位于屏蔽网罩105外
流体产生装置107可以采用但不限于风力发生装置、流体产生装置107水流喷射装置,风力发生装置可以将外界环境中的空气不断的通过屏蔽网罩105的网格进入第一金属极板101、第二金属极板102形成的电场,并被放电体106电离;水流喷射装置可以将水流不断的通过屏蔽网罩105的网格进入第一金属极板101、第二金属极板102形成的电场,并被放电体106电离。
电能转换装置还包括负载104,负载104为万用表,万用表的正极与放电体106电连接,万用表的负极与屏蔽网罩105电连接。具体地,放电体106的一端为尖端,另一端为扁平端,万用表的正极与放电体106的正极电连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能转换装置与系统,该电能转换装置首先通过高压电源为第一金属极板、第二金属极板充电,在第一金属极板、第二金属极板之间形成强电场,放电体在产生的强电场作用下,对环境中的流体分子进行电离形成放电,从而放电体产生电势,在屏蔽体和放电体之间形成电流;放电体产生的带电粒子在流体间粘滞力作用下被带出电场与环境中和,以避免带电粒子对第一金属极板、第二金属极板产生电场的减弱,从而放电体可以连续放电,将流体分子流动能量持续转换为电能输出为负载供电。该电能转换装置结构简单、制造过程简单、技术难度低,节省了制造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能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能转换装置包括高压电源、第一金属极板、第二金属极板、放电体以及两个绝缘层,所述第一金属极板、所述第二金属极板相对设置,两个所述绝缘层分别覆盖于所述第一金属极板、所述第二金属极板相对设置的一面,所述高压电源的正负极分别与第一金属极板、第二金属极板电连接,所述放电体位于所述第一金属极板、所述第二金属极板之间,所述放电体用于电离流体分子为一负载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能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能转换装置还包括屏蔽网罩,所述第一金属极板、所述第二金属极板位于所述屏蔽网罩内,所述屏蔽网罩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能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能转换装置还包括负载,所述负载为万用表,所述万用表的正极与所述放电体电连接,所述万用表的负极与所述屏蔽网罩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能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体的一端为尖端,另一端为扁平端,所述万用表的正极与所述放电体的正极电连接。
5.一种电能转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能转换系统包括流体产生装置与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能转换装置,所述流体产生装置与所述放电体相对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能转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产生装置为风力发生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能转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产生装置为水流喷射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能转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能转换装置还包括屏蔽网罩,所述第一金属极板、所述第二金属极板位于所述屏蔽网罩内,所述屏蔽网罩接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能转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能转换装置还包括负载,所述负载为万用表,所述万用表的正极与所述放电体电连接,所述万用表的负极与所述屏蔽网罩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能转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体的一端为尖端,另一端为扁平端,所述万用表的正极与所述放电体的正极电连接。
CN201820071464.5U 2018-01-16 2018-01-16 电能转换装置与系统 Active CN2078690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71464.5U CN207869013U (zh) 2018-01-16 2018-01-16 电能转换装置与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71464.5U CN207869013U (zh) 2018-01-16 2018-01-16 电能转换装置与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869013U true CN207869013U (zh) 2018-09-14

Family

ID=634617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071464.5U Active CN207869013U (zh) 2018-01-16 2018-01-16 电能转换装置与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869013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25093A (zh) * 2018-11-26 2019-03-26 张启跃 一种将电场和磁场能转换为电力的装置
CN110048643A (zh) * 2018-01-16 2019-07-23 章楠 电能转换装置与系统
CN111102134A (zh) * 2019-12-27 2020-05-05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一种高压导体电晕效应发电机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48643A (zh) * 2018-01-16 2019-07-23 章楠 电能转换装置与系统
CN109525093A (zh) * 2018-11-26 2019-03-26 张启跃 一种将电场和磁场能转换为电力的装置
CN111102134A (zh) * 2019-12-27 2020-05-05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一种高压导体电晕效应发电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869013U (zh) 电能转换装置与系统
Ajith Krishnan et al. Magnetohydrodynamic power generation
CN102545694B (zh) 一种磁流体发电装置
CN102290405A (zh) 一种用于模块化多电平电压源换流器的晶闸管压装结构
CN110048643A (zh) 电能转换装置与系统
CN104682441A (zh) 一种采用集中管理模式的光电转换控制系统及方法
Dursun et al. A power circuit design for the poloidal field coils in a torus shaped plasma system
CN207731936U (zh) 一种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
CN207801802U (zh) 一种光伏电站系统
CN101123407A (zh) 多能源供电系统
CN206758560U (zh) 一种基于固体氧化物电池的能量储存与转化系统
CN106409374B (zh) 电场分离电离电荷式核电池
Chakravarthi et al. Solar energy conversion techniques and practical approaches to design solar PV power station
CN101997445A (zh) 高效热能发电机
CN105321590B (zh) 磁分离电离气体电荷的核电池
Anumaka Explicit Technology of Magnetohydrodynamic (Mhd) Power Generation
CN204441907U (zh) 一种采用集中管理模式的光电转换控制系统
CN208578673U (zh) 一种风力充电器
CN216209368U (zh) 一种模块化累级无局部放电直流高电压发生器
CN203301401U (zh) 一种光伏发电控制箱
Ayeleso et al. Experimental characterization of a magnetohydrodynamic power generator under DC ARC plasma
WO2008029473A1 (fr) Génératrice d'énergie électronique
CN206206056U (zh) 一种便携静音自来水发电机
CN206149164U (zh) 离子发电机及发电系统
CN113258828A (zh) 新能源负氧离子发电装置及发电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