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68005U - 一种用于零序电流互感器的带引线槽壳体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零序电流互感器的带引线槽壳体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868005U
CN207868005U CN201820211249.0U CN201820211249U CN207868005U CN 207868005 U CN207868005 U CN 207868005U CN 201820211249 U CN201820211249 U CN 201820211249U CN 207868005 U CN207868005 U CN 2078680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mutual inductor
lower catch
catch hoop
b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21124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勇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Photoelectric Ligh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Photoelectric Ligh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Photoelectric Ligh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Photoelectric Ligh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21124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8680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8680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86800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ils Of Transformers For General 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零序电流互感器的带引线槽壳体结构,包括外壳、互感器、上卡箍、下卡箍和绕线器;所述外壳为长方体形状,外壳的前侧面设有可拆卸的前盖,前盖上设有第一穿线孔,外壳的后侧面设有与第一穿线孔相对应的第二穿线孔,位于外壳的内部的第二穿线孔的外周设有与第二穿线孔同轴心的弧形的上卡箍和下卡箍,上卡箍和下卡箍共同围成一个圆周,上卡箍的两端和下卡箍的两端均设有连接耳,连接耳上设有固定孔,固定孔内插设有固定栓,外壳的后侧面还设有上滑槽和下滑槽,上卡箍滑动设置在上滑槽内,下卡箍滑动设置在下滑槽内;所述外壳的内部的底部还设有绕线器和引线孔。该壳体结构能够固定互感器和引线,减少互感器的使用故障。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零序电流互感器的带引线槽壳体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互感器外壳,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零序电流互感器的带引线槽壳体结构。
背景技术
零序电流互感器在电力系统产生零序接地电流时与继电保护装置或信号配合使用,使装置元件动作,实现保护或监控。零序电流互感器一般是电缆型,是一种用密匝型缠绕在环形骨架上的线圈及连接于该线圈出线端的引线,再用绝缘塑料带密匝缠绕后,置于互感器外壳的槽内,外填一层环氧树脂胶的结构形式。这种依靠塑带缠绕法来固定线圈导线与引线的接头的方式,不够牢固,在拆卸维修时稍一拉动引线,接头易脱开,常需检修,而且检修因有环氧树脂的填层和绝缘胶带的缠绕层而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用于零序电流互感器的带引线槽壳体结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于零序电流互感器的带引线槽壳体结构,包括外壳、前盖、互感器、上卡箍、下卡箍、上滑槽、下滑槽和绕线器;
所述外壳为长方体形状,外壳的前侧面设有可拆卸的前盖,前盖上设有第一穿线孔,外壳的后侧面设有与第一穿线孔相对应的第二穿线孔,位于外壳的内部的第二穿线孔的外周设有与第二穿线孔同轴心的弧形的上卡箍和下卡箍,上卡箍和下卡箍共同围成一个圆周,上卡箍的两端和下卡箍的两端均设有连接耳,连接耳上设有固定孔,固定孔内插设有固定栓,外壳的后侧面还设有上滑槽和下滑槽,上卡箍滑动设置在上滑槽内,下卡箍滑动设置在下滑槽内;所述外壳的内部的底部还设有绕线器和引线孔。
进一步,所述上卡箍与外壳的顶部之间通过上弹簧连接,下卡箍与外壳的底部之间通过下弹簧连接。
进一步,所述外壳与前盖的接触处设有密封垫。
进一步,所述第一穿线孔与第二穿线孔通过环形侧壁连接,使外壳内部封闭。
进一步,所述外壳与前盖接触一侧的四个夹角处均设有固定件,前盖上设有与固定件相对应的4个通孔,通孔与固定件通过螺栓连接。
进一步,所述上卡箍和下卡箍上均设有滑块,滑块滑动设置在上滑槽或下滑槽内。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零序电流互感器的带引线槽壳体结构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零序电流互感器的带引线槽壳体结构,互感器位于上卡箍和下卡箍之间,上卡箍和下卡箍能够通过固定栓固定住互感器,防止在拉动引线时,牵动互感器,而且上卡箍和下卡箍滑动设置在上滑槽和下滑槽内,可以根据互感器线圈的尺寸需要调整上卡箍和下卡箍之间的距离,上卡箍与下卡箍通过固定栓固定,使用操作更加方便快捷;外壳内还设有绕线器,能够将引线缠绕在绕线器上,使引线在绕线器上多级弯折引出,接头不易拉脱,故障少。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上卡箍与外壳的顶部之间通过上弹簧连接,下卡箍与外壳的底部之间通过下弹簧连接,在维修或安装互感器时,上卡箍和下卡箍能够在弹簧的弹力下分离,方便维修或安装。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用于零序电流互感器的带引线槽壳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上卡箍和下卡箍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外壳;2-前盖;3-互感器;4-密封垫;5-上卡箍;6-下卡箍;7-连接耳;8-固定孔;9-固定栓;10-上滑槽;11-上弹簧;12-下滑槽;13-下弹簧;14-环形侧壁;15-绕线器;16-引线孔;17-固定件;18-通孔;19-第一穿线孔;20-第二穿线孔;21-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一种用于零序电流互感器的带引线槽壳体结构,包括外壳1、前盖2、互感器3、上卡箍5、下卡箍6、上滑槽10、下滑槽12和绕线器15;
所述外壳1为长方体形状,外壳1的前侧面设有可拆卸的前盖2,前盖2上设有第一穿线孔19,外壳1的后侧面设有与第一穿线孔19相对应的第二穿线孔20,第一穿线孔19与第二穿线孔20通过环形侧壁14连接,使外壳1内部封闭,位于外壳1的内部的第二穿线孔20的外周设有与第二穿线孔20同轴心的弧形的上卡箍5和下卡箍6,上卡箍5和下卡箍6共同围成一个圆周,上卡箍5的两端和下卡箍6的两端均设有连接耳7,连接耳7上设有固定孔8,固定孔8内插设有固定栓9,外壳1的后侧面还设有上滑槽10和下滑槽12,上卡箍5和下卡箍6上均设有滑块21,滑块21滑动设置在上滑槽10或下滑槽12内,所述上卡箍5与外壳1的顶部之间通过上弹簧11连接,下卡箍6与外壳1的底部之间通过下弹簧13连接;所述外壳1的内部的底部还设有绕线器15和引线孔16,所述外壳1与前盖2的接触处设有密封垫4。
所述外壳1与前盖2接触一侧的四个夹角处均设有固定件17,前盖2上设有与固定件17相对应的4个通孔18,通孔18与固定件17通过螺栓连接。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讲述该壳体结构的使用过程:
将前盖2打开,将互感器3放在上卡箍5和下卡箍6之间,将固定栓9插入连接耳7的固定孔8内,并将上卡箍5和下卡箍6固定,防止在拉动引线时,牵动互感器,而且上卡箍5和下卡箍6滑动设置在上滑槽10和下滑槽12内,可以根据互感器线圈的尺寸需要调整上卡箍5和下卡箍6之间的距离,上卡箍5和下卡箍6分别能够在上弹簧11和下弹簧13的弹力下分离,方便维修或安装;然后将引线绕在绕线器15上,使引线在绕线器上多级弯折引出,接头不易拉脱,故障少;外壳与前盖的接触处设有密封垫4,加强了壳体内部的密封效果,外壳与前盖接触一侧的四个夹角处均设有固定件17,方便前盖2的拆卸。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用于零序电流互感器的带引线槽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前盖(2)、互感器(3)、上卡箍(5)、下卡箍(6)、上滑槽(10)、下滑槽(12)和绕线器(15);
所述外壳(1)为长方体形状,外壳(1)的前侧面设有可拆卸的前盖(2),前盖(2)上设有第一穿线孔(19),外壳(1)的后侧面设有与第一穿线孔(19)相对应的第二穿线孔(20),位于外壳(1)的内部的第二穿线孔(20)的外周设有与第二穿线孔(20)同轴心的弧形的上卡箍(5)和下卡箍(6),上卡箍(5)和下卡箍(6)共同围成一个圆周,上卡箍(5)的两端和下卡箍(6)的两端均设有连接耳(7),连接耳(7)上设有固定孔(8),固定孔(8)内插设有固定栓(9),外壳(1)的后侧面还设有上滑槽(10)和下滑槽(12),上卡箍(5)滑动设置在上滑槽(10)内,下卡箍(6)滑动设置在下滑槽(12)内;所述外壳(1)的内部的底部还设有绕线器(15)和引线孔(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零序电流互感器的带引线槽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卡箍(5)与外壳(1)的顶部之间通过上弹簧(11)连接,下卡箍(6)与外壳(1)的底部之间通过下弹簧(13)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零序电流互感器的带引线槽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与前盖(2)的接触处设有密封垫(4)。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用于零序电流互感器的带引线槽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穿线孔(19)与第二穿线孔(20)通过环形侧壁(14)连接,使外壳(1)内部封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零序电流互感器的带引线槽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与前盖(2)接触一侧的四个夹角处均设有固定件(17),前盖(2)上设有与固定件(17)相对应的4个通孔(18),通孔(18)与固定件(17)通过螺栓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零序电流互感器的带引线槽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卡箍(5)和下卡箍(6)上均设有滑块(21),滑块(21)滑动设置在上滑槽(10)或下滑槽(12)内。
CN201820211249.0U 2018-02-07 2018-02-07 一种用于零序电流互感器的带引线槽壳体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8680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11249.0U CN207868005U (zh) 2018-02-07 2018-02-07 一种用于零序电流互感器的带引线槽壳体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11249.0U CN207868005U (zh) 2018-02-07 2018-02-07 一种用于零序电流互感器的带引线槽壳体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868005U true CN207868005U (zh) 2018-09-14

Family

ID=634577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211249.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868005U (zh) 2018-02-07 2018-02-07 一种用于零序电流互感器的带引线槽壳体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86800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94481A (zh) * 2021-12-02 2022-02-25 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三亚供电局 一种互感器穿线自动调节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94481A (zh) * 2021-12-02 2022-02-25 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三亚供电局 一种互感器穿线自动调节装置
CN114094481B (zh) * 2021-12-02 2024-04-19 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三亚供电局 一种互感器穿线自动调节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084045U (zh) 设有屏蔽电容器的特高压电容分压器
CN207868005U (zh) 一种用于零序电流互感器的带引线槽壳体结构
CN204558232U (zh) 电流互感器
CN202084421U (zh) 零序电流互感器
CN202796409U (zh) 开关设备用干式电压互感器
CN205264483U (zh) 外置式电流互感器
CN205789477U (zh) 一种电流互感器
CN109100643A (zh) 一种智能电测量组件
CN209785724U (zh) 通用型隔离式骨架灌封变压器
CN108878208A (zh) 一种新型智能真空断路器
CN204204623U (zh) 一种环网柜用表面地电位三相电压互感器
CN208538666U (zh) 一种非晶合金变压器的绝缘结构
CN208027898U (zh) 一种变频变压器
CN205609323U (zh) 一种可快速带电安装的电流互感器装置
CN208521724U (zh) 一种防火型干式变压器
CN208570263U (zh) 一种新型封装变压器
CN203225140U (zh) 紧凑型10kV电压监测绝缘子
CN106033692A (zh) 一种带电子标签的互感器
CN203746653U (zh) 一种新型电流互感器
CN216957633U (zh) 一种窄型中压变压器
CN202093971U (zh) 电子式电流互感器
CN210467470U (zh) 一种电力变压器接线柱保护装置
CN208796757U (zh) 一种新型的高压电流互感器
CN108666095A (zh) 一种隔离变压器
CN105869851A (zh) 一种可快速带电安装的电流互感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914

Termination date: 2020020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