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63094U - 一种蹲坐两用式坐便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蹲坐两用式坐便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863094U
CN207863094U CN201820038662.1U CN201820038662U CN207863094U CN 207863094 U CN207863094 U CN 207863094U CN 201820038662 U CN201820038662 U CN 201820038662U CN 207863094 U CN207863094 U CN 2078630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ft
ring
squat
seat
outlet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03866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陆春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003866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8630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8630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86309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oilet Supp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活卫生洁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蹲坐两用式坐便器,包括坐圈,所述坐圈底部前端连接有前支撑腿,所述前支撑腿下端开设有凹槽,所述坐圈底部后端连接有后支撑腿,所述坐圈后端连接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中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两端均连接有转套,所述转套上连接有扶手,所述坐圈连接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与墙面或者地面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在不改变现有蹲便器的基础上直接安装该装置,即可达到蹲坐两用的目的,并且符合人体工程学,具有清洗效果好,使用省时省力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蹲坐两用式坐便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活卫生洁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蹲坐两用式坐便器。
背景技术
马桶是大小便用的有盖的桶。马桶的实用新型被称为一项伟大的实用新型,它解决了人自身吃喝拉撒的进出问题。后来又演变为利用虹吸、螺旋虹吸,现在最新的喷射虹吸式和超旋虹吸式等原理的抽水马桶。也有人认为抽水马桶是万恶之源,因为它消耗了大量的生活用水。马桶的分类很多,有分体的,连体的。随着科技的发展,还出现了许多新奇的品种。
根据马桶盖的配套方式,还可分为普通马桶和智能马桶。智能马桶还可进一步分为自动换套智能马桶和非自动换套马桶,前者包含自动换套加冲洗、自动换套带冲洗和烘干等不同种类。
现有的马桶都是类似一个凳子或座椅形状,距离地面比较高,根据人体生理结构并不利于人体排泄;而蹲便器又使得人们在使用时双腿下部一直受力,时间稍微长点或者老年人使用时会感觉起身困难。
专利号为201620949619.1的一种蹲坐两用马桶,是由马桶本体组成,该马桶本体包括储水腔和冲水腔,储水腔与冲水腔为一体设置而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冲水腔上端设置可开启的坐圈,并且在该坐圈的反面上对称设置两个支撑柱,坐圈为半封闭式,前端开口设置。所述的支撑柱高度为5-8CM。所述的冲水腔的高度为30-40CM,冲水腔的上端表面上设有防滑摩擦线条。所述的坐圈通过缓冲轴安装在冲水腔的上端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设置的冲水腔人体可以直接站立上面进行蹲式如厕,同时,通过半封闭坐圈的设置,可以满足需要坐式如厕的人群,本实用新型马桶可以同时满足不同姿势如厕的人群,特别适合公共场所的使用。
以上技术方案虽然能够实现蹲坐两用式的如厕方式,但是当实现蹲式如厕时,人体需要直接蹲踩在冲水腔上,这样让人没有安全感;加上厕所一般都比较湿滑,这样人们很容易从上摔下,导致受伤,所以该方案的危险性非常高;另外按一般人下蹲后的距离来说,位置空间不足,使用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蹲坐两用式坐便器,在不改变现有蹲便器的基础上直接安装该装置,即可达到蹲坐两用的目的,并且符合人体工程学,具有清洗效果好,使用省时省力等优点。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蹲坐两用式坐便器,包括坐圈,所述坐圈底部前端连接有前支撑腿,所述前支撑腿下端开设有凹槽,所述坐圈底部后端连接有后支撑腿,所述坐圈后端连接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中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两端均连接有转套,所述转套上连接有扶手,所述坐圈连接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与墙面或者地面固定连接。
进一步限定,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板连接有伸缩杆,支架插入伸缩杆内,所述伸缩杆与支架之间连接有锁紧螺母,所述支架中部连接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套在转轴外部,所述第一连接块通过转轴与第二连接块铰接。
进一步限定,所述支撑机构为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为中空的壳体结构,所述支撑座粘接在地面上,所述转轴从支撑座中穿过。这样的结构设计,对现有的蹲式坐便器完全没有破坏,使用方便。
进一步限定,还包括水轮机,所述水轮机连接在第一出水管上,所述水轮机内安装有减速机构,所述减速机构与转轴连接。这样的结构设计,在如厕完后,只需按下水箱的冲水按钮,冲水的同时即可利用水流的冲击力将坐圈、扶手等向上提起,省时省力,使用方便。
进一步限定,所述减速机构包括相互啮合的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水轮机同轴连接,所述从动齿轮连接在转轴上。
进一步限定,还包括与转轴连接的脚踏机构,所述脚踏机构又包括支座,所述支座安装在地面上,所述支座铰接有脚踏板,所述脚踏板的下表面与现有的脚踩冲水阀中的脚踩板的上表面接触,所述脚踏板铰接有连杆,所述连杆与转轴铰接,所述转轴与转套连接处的转轴的外壁上设置有外凸起,所述转轴与转套连接处的转套的内壁上设置有内凸起。这样的结构设计,在如厕完后,只需要通过脚踩的方式,即可完成冲水和将坐圈、扶手等向上提起的目的,省时省力,使用方便。
进一步限定,还包括与第一出水管连接的气体增压器,所述气体增压器为密封的中空壳体结构,所述第一出水管的出口端连接在气体增压器壳体内的底部,所述气体增压器连接有第二出水管,所述第二出水管的入口端连接在气体增压器壳体内的底部,所述第二出水管的出口端与现有的便槽连接,所述第一出水管的内径尺寸大于第二出水管的内径尺寸。这样的结构设计,能够增大冲水压力,提高冲洗效果。
进一步限定,所述后支撑腿的高度尺寸为60~300mm。这样的结构设计,更加符合人体工程学,使得人们如厕时更加舒适。
进一步限定,所述前支撑腿和后支撑腿与坐圈底部的连接方式均为铰接。这样的结构设计,在坐圈和扶手等上翻时,前支撑腿和后支撑腿由于重力作用而自动下垂,而不需要人工收起前支撑腿和后支撑腿,省时省力。
进一步限定,所述坐圈或者扶手上连接有磁铁,在现有的便槽后侧的墙面上也连接有磁铁,当坐圈和扶手向上翻起时,所述坐圈和扶手通过磁力与墙面粘接。这样的结构设计,在翻起坐圈和扶手后,可以防止坐圈和扶手倒下。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蹲坐两用式坐便器实施例一坐式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蹲坐两用式坐便器实施例一蹲式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蹲坐两用式坐便器实施例二坐式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C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蹲坐两用式坐便器实施例二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蹲坐两用式坐便器实施例二蹲式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蹲坐两用式坐便器实施例三坐式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蹲坐两用式坐便器实施例三蹲式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蹲坐两用式坐便器实施例四坐式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中D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蹲坐两用式坐便器实施例四在坐式使用状态时转轴与轴套连接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蹲坐两用式坐便器实施例四蹲式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坐圈1、前支撑腿21、后支撑腿22、凹槽23、第一连接块11、转轴12、外凸起121、转套13、内凸起131、扶手14、固定板31、固定孔32、伸缩杆33、支架34、锁紧螺母35、第二连接块36、便槽4、水箱5、第一出水管51、第二出水管52、脚踩冲水阀53、脚踩板54、主动齿轮55、从动齿轮56、水轮机57、气体增压器6、支座71、脚踏板72、连杆73、支撑座8。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蹲坐两用式坐便器,包括坐圈1,坐圈1底部前端铰接有前支撑腿21,前支撑腿21下端开设有凹槽23,坐圈1底部后端铰接有后支撑腿22,坐圈1后端连接有第一连接块11,第一连接块11中部连接有转轴12,转轴12两端均连接有转套13,转套13上连接有扶手14;
坐圈1连接有支撑机构,支撑机构包括固定板31,固定板31上开设有固定孔32,固定板31连接有伸缩杆33,支架34插入伸缩杆33内,伸缩杆33与支架34之间连接有锁紧螺母35,支架34中部连接有第二连接块36,第二连接块36套在转轴12外部,第一连接块11通过转轴12与第二连接块36铰接,还包括与第一出水管51连接的气体增压器6。
在该实施例中,安装时,不需要破坏现有的蹲式坐便器,只需将固定板31安装在现有的便槽4后侧的墙面上,现有的水箱5下端连接的第一出水管51位于两个固定板31中间即可;根据实际安装需要,通过锁紧螺母35可以调节支架的位置,从而调节坐圈1的位置,方便使用;当需要实现坐式状态使用时,用手将坐圈1和扶手14等向下搬下,前支撑腿21和后支撑腿22在重力作用下自然下垂,使前支撑腿21的凹槽23与便槽4的内壁贴合,这样可以防止坐圈1左右晃动,如厕完成后,再用手将坐圈1和扶手14等向上提起即可,前支撑腿21和后支撑腿22在重力作用下自然下垂收起;当需要实现蹲式状态使用时,无需任何操作,使用现有的蹲式坐便器即可。
实际上,在生产时,也可以将坐圈1和扶手4等与便槽4做成一体式结构。
实施例二
如图5到图8所示,该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还包括水轮机57,水轮机57连接在第一出水管51上,水轮机57内安装有减速机构,减速机构包括相互啮合的主动齿轮55和从动齿轮56,主动齿轮55与水轮机57同轴连接,从动齿轮56连接在转轴12上。
在该实施例中,当实现坐式状态使用时,如厕完成后,不需用手将坐圈1和扶手14等向上提起,只需用手按下水箱5上的冲水按钮,第一出水管51内的水流通过水轮机57时,带动水轮机57转动,水轮机57带动主动齿轮55和从动齿轮56转动,从动齿轮56带动转轴12转动,从而带动坐圈1和扶手14等向上提起,实现收起坐圈1和扶手14的目的;当需要实现蹲式状态使用时,由于第一出水管51内没有水流,所以可以轻松地将坐圈1和扶手14等向下翻下。
实施例三
如图9和图10所示,该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支撑机构为支撑座8,支撑座8为中空的壳体结构,支撑座8粘接在地面上,转轴12从支撑座8中穿过。
在该实施例中,安装时,不需要破坏现有的蹲式坐便器,只需将支撑座8通过粘接的方式固定在地面上;当实现坐式状态使用时,用手将坐圈1和扶手14等翻下即可;当实现蹲式状态使用时,用手将坐圈1和扶手14等翻起即可。
实施例四
如图11到图14所示,该实施例与实施例三不同之处在于(图中未画出支撑座8),还包括与转轴12连接的脚踏机构,脚踏机构又包括支座71,支座71安装在地面上,支座71铰接有脚踏板72,脚踏板72的下表面与现有的脚踩冲水阀53中的脚踩板54的上表面接触,脚踏板72铰接有连杆73,连杆73与转轴12铰接,转轴12与转套13连接处的转轴12的外壁上设置有外凸起121,转轴12与转套13连接处的转套13的内壁上设置有内凸起131。
在该实施例中,当实现坐式状态使用时,如厕完成后,不需用手将坐圈1和扶手14等向上提起,只需用脚踩下脚踏板72,脚踏板72通过连杆73带动转轴12转动,转轴12上的外凸起121与转套13内的内凸起131接触后,转轴12带动转套13转动,从而带动坐圈1和扶手14等向上提起,实现收起坐圈1和扶手14的目的;同时用脚踩下脚踏板72时,脚踏板72压下脚踩板54,从而开启脚踩冲水阀53,实现对便槽4进行冲水的目的;冲水结束后,脚踩板54向上弹起复位,带动脚踏板72向上弹起复位,从而带动转轴12反转,外凸起121与内凸起131脱离,防止了坐圈1和扶手14自动翻下。
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还包括与第一出水管51连接的气体增压器6,气体增压器6为密封的中空壳体结构,第一出水管51的出口端连接在气体增压器6壳体内的底部,气体增压器6连接有第二出水管52,第二出水管52的入口端连接在气体增压器6壳体内的底部,第二出水管52的出口端与现有的便槽4连接,第一出水管51的内径尺寸大于第二出水管52的内径尺寸。
气体增压器6的工作原理为:气体增压器6可以是任何一种中空壳体结构,由于第一出水管51的内径尺寸大于第二出水管52的内径尺寸,当第一出水管51开始往气体增压器6内注水时,气体增压器6内的进水流量大于出水流量,气体增压器6内的空气将被压缩,体积减小,气体增压器6内的液位上升,直到气体增压器6内的气体压强与进水压强相等时,气体才不被压缩,此时第二出水管52单位时间的流量才与第一出水管51相等。当第一出水管51停止出水,由于气体增压器6内压缩气体气压还保持原有压力,此时就继续给气体增压器6内水流提供动力,压迫第二出水管52内的存水快速喷出;假设第一出水管51内的压力为p1,气体增压器6的体积为V,外界大气压强为p0,同时我们忽略空气在压缩过程中能量损失,那么气体增压器6的储能为e=p1-p0V,按我们目前市政管网水压为0.2~0.5MPa,标准大气压为0.1MPa计算,那么气体增压器6储能为E=0.1v~0.4v之间,也就是说,当第一出水管51停止出水后,气体增压器6还可以将储能用于喷水冲洗,这样可以增强冲洗效果,并且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后支撑腿22的高度尺寸为60~300mm,更优地,优选后支撑腿22的高度尺寸为120~180mm。据德国微生物学家茱莉亚•恩德斯研究表明,人们坐着或站着时,肠道的关闭机制不会完全开放肠口,就像一根打了结的软管,而在人们采取蹲姿,或在马桶前放一个小凳子,双脚踩在凳子上时,肠道角度就会变平、变直,排便时所需的力就少了。据此,将后支撑腿22的高度尺寸设计为60~300mm或者120~180mm,更加符合人体工程学,使得人们如厕时更加舒适。
在上述实施例中,为了在翻起坐圈1和扶手14后,可以防止坐圈1和扶手14倒下,优选坐圈1或者扶手14上连接有磁铁,在现有的便槽4后侧的墙面上也连接有磁铁,当坐圈1和扶手14向上翻起时,坐圈1和扶手14通过磁力与墙面粘接。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优点:
1、脚踏机构的设置,只需要通过脚踩的方式,即可同时完成冲水和将坐圈和扶手等向上提起的目的,省时省力,使用方便;
2、水轮机的设置,只需按下水箱的冲水按钮,冲水的同时即可利用水流的冲击力将坐圈和扶手等向上提起,省时省力,使用方便;
3、气体增压器的设置,不仅可以增强冲洗效果,并且可以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
4、将后支撑腿的高度尺寸设计为120~180mm,更加符合人体工程学,使得人们如厕时更加舒适。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蹲坐两用式坐便器进行了详细介绍。具体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蹲坐两用式坐便器,包括坐圈(1),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圈(1)底部前端连接有前支撑腿(21),所述前支撑腿(21)下端开设有凹槽(23),所述坐圈(1)底部后端连接有后支撑腿(22),所述坐圈(1)后端连接有第一连接块(11),所述第一连接块(11)中部连接有转轴(12),所述转轴(12)两端均连接有转套(13),所述转套(13)上连接有扶手(14),所述坐圈(1)连接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与墙面或者地面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蹲坐两用式坐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固定板(31),所述固定板(31)上开设有固定孔(32),所述固定板(31)连接有伸缩杆(33),支架(34)插入伸缩杆(33)内,所述伸缩杆(33)与支架(34)之间连接有锁紧螺母(35),所述支架(34)中部连接有第二连接块(36),所述第二连接块(36)套在转轴(12)外部,所述第一连接块(11)通过转轴(12)与第二连接块(36)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蹲坐两用式坐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为支撑座(8),所述支撑座(8)为中空的壳体结构,所述支撑座(8)粘接在地面上,所述转轴(12)从支撑座(8)中穿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蹲坐两用式坐便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轮机(57),所述水轮机(57)连接在第一出水管(51)上,所述水轮机(57)内安装有减速机构,所述减速机构与转轴(12)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蹲坐两用式坐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机构包括相互啮合的主动齿轮(55)和从动齿轮(56),所述主动齿轮(55)与水轮机(57)同轴连接,所述从动齿轮(56)连接在转轴(12)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蹲坐两用式坐便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转轴(12)连接的脚踏机构,所述脚踏机构又包括支座(71),所述支座(71)安装在地面上,所述支座(71)铰接有脚踏板(72),所述脚踏板(72)的下表面与现有的脚踩冲水阀(53)中的脚踩板(54)的上表面接触,所述脚踏板(72)铰接有连杆(73),所述连杆(73)与转轴(12)铰接,所述转轴(12)与转套(13)连接处的转轴(12)的外壁上设置有外凸起(121),所述转轴(12)与转套(13)连接处的转套(13)的内壁上设置有内凸起(13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蹲坐两用式坐便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第一出水管(51)连接的气体增压器(6),所述气体增压器(6)为密封的中空壳体结构,所述第一出水管(51)的出口端连接在气体增压器(6)壳体内的底部,所述气体增压器(6)连接有第二出水管(52),所述第二出水管(52)的入口端连接在气体增压器(6)壳体内的底部,所述第二出水管(52)的出口端与现有的便槽(4)连接,所述第一出水管(51)的内径尺寸大于第二出水管(52)的内径尺寸。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蹲坐两用式坐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支撑腿(22)的高度尺寸为60~300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蹲坐两用式坐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撑腿(21)和后支撑腿(22)与坐圈(1)底部的连接方式均为铰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到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蹲坐两用式坐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圈(1)或者扶手(14)上连接有磁铁,在现有的便槽(4)后侧的墙面上也连接有磁铁,当坐圈(1)和扶手(14)向上翻起时,所述坐圈(1)和扶手(14)通过磁力与墙面粘接。
CN201820038662.1U 2018-01-10 2018-01-10 一种蹲坐两用式坐便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8630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38662.1U CN207863094U (zh) 2018-01-10 2018-01-10 一种蹲坐两用式坐便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38662.1U CN207863094U (zh) 2018-01-10 2018-01-10 一种蹲坐两用式坐便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863094U true CN207863094U (zh) 2018-09-14

Family

ID=634612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038662.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863094U (zh) 2018-01-10 2018-01-10 一种蹲坐两用式坐便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86309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38799A (zh) * 2018-01-10 2018-04-20 陆春香 一种蹲坐两用式坐便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38799A (zh) * 2018-01-10 2018-04-20 陆春香 一种蹲坐两用式坐便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38799A (zh) 一种蹲坐两用式坐便器
CN109339172B (zh) 一种高效节水坐便器
CN104358295B (zh) 一种节水防堵的马桶
CN207863094U (zh) 一种蹲坐两用式坐便器
CN208167904U (zh) 一种环保马桶
CN203247677U (zh) 一种虹吸式蹲便器
CN212294934U (zh) 壁挂一体式大小便器
CN200952164Y (zh) 废水冲厕节水装置
CN2469076Y (zh) 气水混冲式密闭坐便器
CN102140816B (zh) 一种多功能卫生座便器
CN2505533Y (zh) 球体密封坐便器
CN104358294B (zh) 一种节水的马桶
CN104141339A (zh) 紧凑型节水坐便器
CN211285884U (zh) 一种底部设置预留孔快捷安装防滑动马桶
CN2658238Y (zh) 节水坐便器
CN2198321Y (zh) 卫生冲洗具
CN111926895B (zh) 一种蹲式马桶防尿液喷溅装置
CN207295912U (zh) 一种防臭节水马桶
CN215016630U (zh) 一种室内履带式坐便厕所
CN213038516U (zh) 一种利用高压水气混合的自动冲厕防臭蹲便池
CN2441879Y (zh) 节水便器
CN202099854U (zh) 自动润湿及冲水的蹲便盆供水装置
CN2707859Y (zh) 马桶洁具
CN201010958Y (zh) 高位拉线式节能水箱
CN2162486Y (zh) 脚踏式自动定量冲洗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91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