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53916U - 一种通讯管理机串口测试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讯管理机串口测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853916U
CN207853916U CN201721764291.7U CN201721764291U CN207853916U CN 207853916 U CN207853916 U CN 207853916U CN 201721764291 U CN201721764291 U CN 201721764291U CN 207853916 U CN207853916 U CN 2078539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ance
connect
ttl
communicating circuit
transis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76429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小秋
伦炜炀
文志雄
张孝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ITY KANGBIDA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ITY KANGBIDA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ITY KANGBIDA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ITY KANGBIDA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76429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8539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8539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8539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sts Of Electronic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讯管理机串口测试装置。该装置同时集成了485通讯电路和TTL电平通讯电路,从而实现TTL串口与RS485串口之间的相互通讯,达到同时测试TTL与RS485串口通讯情况的要求,不用通过PC端作为辅助测试设备。采用该装置测试简单、快捷,能满足多台机子同时测试的要求,节省了大量的测试时间与空间,大大地提高了测试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通讯管理机串口测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讯管理机串口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在通讯管理机的生产测试过程中,若要测试通讯管理机TTL电平(晶体管-晶体管逻辑电平,Transistor Transistor Logic)和485串口通讯电路是否工作正常,通常情况下需要搭建通讯管理机TTL、RS485串口与PC端相连接的环境,从而实现在PC端查看其通讯情况是否正常。然而,TTL、485串口分别需要通过RS232串口转换器和RS485串口转换器,才能与PC端相连接。一般情况下,一台电脑一次只能测试一个串口(每次只能测试TTL串口或485串口的其中一个串口),在此条件下,量产阶段的测试环节则需配备多台电脑参与测试,从而在接线上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人力以及物力,且占用的地方相对较大,不利于生产装配以及调试,更不利于老化阶段的进行,生产测试效率很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讯管理机串口测试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测试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人力、物力、空间、及测试效率低下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通讯管理机串口测试装置,该装置包括:485通讯电路及TTL电平通讯电路;
所述485通讯电路与所述TTL电平通讯电路连接,所述485通讯电路还与待测试的通讯管理机的RS485串口连接,所述TTL电平通讯电路还与所述待测试的通讯管理机的TTL串口连接;
所述485通讯电路,用于接收所述待测试的通讯管理机通过RS485串口输入的485信号,并将所述485信号传输至所述TTL电平通讯电路;
所述TTL电平通讯电路,用于将所述485信号转换成TTL信号,并将所述TTL信号通过所述TTL串口输出至所述待测试的通讯管理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通讯管理机串口测试装置,该装置同时集成了485通讯电路和TTL电平通讯电路,能够同时与待测试的通讯管理机的RS485串口和TTL串口实现连接。待测试的通讯管理机首先输入485信号,装置内置的TTL电平通讯电路将485信号转换成TTL信号,并输出TTL信号至待测试的通讯管理机,从而实现TTL串口与RS485串口之间的相互通讯,达到同时测试TTL与RS485串口通讯情况的要求,不用通过PC端作为辅助测试设备。采用该装置测试简单、快捷,能满足多台机子同时测试的要求,节省了大量的测试时间与空间,大大地提高了测试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讯管理机串口测试装置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485通讯电路10的电路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TTL电平通讯电路20的电路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讯管理机串口测试装置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电源电路40的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讯管理机串口测试装置示意图,该装置包括:485通讯电路10及TTL电平通讯电路20。
485通讯电路10与TTL电平通讯电路20连接,485通讯电路10还与待测试的通讯管理机30的RS485串口连接,TTL电平通讯电路20还与待测试的通讯管理机30的TTL串口连接。
485通讯电路10,用于接收待测试的通讯管理机30通过RS485串口输入的485信号,并将所述485信号传输至TTL电平通讯电路20;TTL电平通讯电路20,用于将所述485信号转换成TTL信号,并将所述TTL信号通过所述TTL串口输出至待测试的通讯管理机30。
如图2所示,为485通讯电路10的电路示意图。485通讯电路10包括:485端口101、瞬态抑制二极管(Transient Voltage Suppressor,TVS二极管)102、自动收发数据切换芯片103、第一限流电阻R12、第二限流电阻R13、第一热敏电阻TR1和第二热敏电阻TR2。
485端口101通过与待测试的通讯管理机30的RS485串口连接,以实现接收待测试的通讯管理机30输入的485信号。
自动收发数据切换芯片103的第一输出端A与第二限流电阻R13的一端连接,自动收发数据切换芯片103的第二输出端B与和第一限流电阻R12的一端连接,自动收发数据切换芯片103的接地引脚GND和电源引脚VCC分别接热地GDD和电源VDD。紧接着,第一限流电阻R12的另一端和第二限流电阻R13的另一端分别与TVS二极管102的一端连接,TVS二极管102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热敏电阻TR1的一端和第二热敏电阻TR2的一端连接,第一热敏电阻TR1的另一端和第二热敏电阻TR2的另一端分别与485端口101的第二输入端B和第一输入端A连接。
其中,由于485通讯电路10中接入了用于防止过流的第一限流电阻R12和第二限流电阻R13,从而可以防止过流对元器件造成的破坏。
当电路中承受了高能量的瞬时过压脉冲时,由于485通讯电路10中接入了TVS二级管,其工作阻抗能立即降至很低的通讯值,允许大电流通过,并将电压钳制到预定水平,因此,能够起到有效保护电子线路中的精密元器件的作用。
同时,在485端口101处接入的热敏电阻TR1和TR2,则可作为过流过热保护元件,当电路中出现故障时,电流大大超过额定电流,过流保护用热敏电阻徒然发热,呈高阻态,使电路处于相对“断开”状态,从而保护电路不受破坏。
由于本实用新型所时提供的485通讯电路10,针对过流、过压情况设计了相应的保护措施,从而大大提高了电路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485通讯电路10所采用的是具有自动选向控制功能的485芯片(即自动收发数据切换芯片103),因此具有更高的实用性。具体的,103型号为MAX13487。
如图3所示,为TTL电平通讯电路20的电路示意图。TTL电平通讯电路20包括:TTL端口201、或非门202(即图中U6)、以及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十五电阻R15、第十六电阻R16和第十七电阻R17。
TTL端口201通过与待测试的通讯管理机30的TTL串口连接,以实现将TTL信号输出至待测试的通讯管理机30。
另外,TTL电平通讯电路20除了能够与485通讯电路10连接,接收485信号(电平)之外,在本实施例中,TTL电平通讯电路20还包括有若干种类的电平接入端口,每种电平接入端口对应一种电平电路。从而每种电平接入端口,用于接收对应的电平信号,或非门202对应的输入端口与对应的电平接入端口建立连接,将接收的电平信号转换成TTL信号后,通过或非门202的相应输出端口输出。因此,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实现其他电平转换的连接,具有更高的实用性,功能更加多样化。
信号的传递都是以485信号作为主机,TTL信号作为从机,主发从收。而按照数据的加密不同可以分为三种情况,分别是数据不加密、从机接收数据加密、从机发送数据加密。数据的加密与否,体现在TTL信号是否有取反,信号取反是指将TTL电平取反,例如将其高电平转为低电平。正常通讯过程中,高低电平需对应,信号波形才会正常。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应对信号加密的不同情况,TTL电平通讯电路20以及485通讯电路10的各元件之间具有以下几种连接方式:
(1)第六电阻R6的一端与485通讯电路10的自动收发数据切换芯片103(即图中U3)的发送引脚(即第1引脚RO)连接,R6的另一端与第二电阻R2的一端连接,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与TTL端口101(即图中J1)的接收引脚(即第5引脚TTL_RXD)连接,TTL端口101的发送引脚(即第7引脚TTL_TXD)与第五电阻R5的一端连接,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与第七电阻R7的一端连接,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与485通讯电路10的自动收发数据切换芯片103的接收引脚(即第4引脚DI)连接。
上述连接方式(1)主要是针对第一种情况,是在数据不加密的情况下,从机的接收信号从U3的第1引脚RO发出,依次经过R6、R2,到达J1的第5引脚TTL_RXD;从机的发送信号由J1的第7引脚TTL_TXD,经过电阻R5,R7返回485芯片(U3)的第4引脚DI。在此情况下,R3、R4和或非门U6不焊接。
(2)485通讯电路10的自动收发数据切换芯片103的发送引脚(即第1引脚RO)与或非门202的第一输入引脚(即第5引脚2A)连接,或非门202的第一输出引脚(即第4引脚2Y)与第十五电阻R15的一端连接,第十五电阻R15的另一端与第二电阻R2的一端连接,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与TTL端口201的接收引脚(即第5引脚TTL_RXD)连接,TTL端口201的发送引脚(即第7引脚TTL_TXD)与第五电阻R5的一端连接,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与第七电阻R7的一端连接,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与485通讯电路的自动收发数据切换芯片103的接收引脚(即第4引脚DI)连接。
上述连接方式(2)主要是针对第二种情况,是在从机接收数据加密的情况下(即TTL_RXD接收到信号需要取反),从机的接收信号从U3的第1引脚RO发出,由或非门U6的第5引脚2A输入、第4引脚2Y输出,再依次通过电阻R15、R2到达J1的第5引脚TTL_RXD;从机的发送信号由J1的第7引脚TTL_TXD,经过电阻R5、R7,返回至485U3的第4引脚DI。在此情况下,R6、R16、R3和R4不焊接。
(3)485通讯电路10的自动收发数据切换芯片103的发送引脚(即第1引脚RO)与第六电阻R6的一端连接,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与第二电阻R2的一端连接,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与TTL端口201的接收引脚(即第5引脚TTL_RXD)连接,TTL端口201的发送引脚(即第7引脚TTL_TXD)与第五电阻R5的一端连接,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与或非门202的第二输入引脚(即第9引脚3B)连接,或非门202的第二输出引脚(即第10引脚3Y)与第十六电阻R16的一端连接,第十六电阻R16的另一端与485通讯电路的自动收发数据切换芯片103的接收引脚(即第4引脚DI)连接。
上述连接方式(3)主要是针对第三种情况,是在从机的发出信号加密的情况下(即TTL_TXD发出的信号需要取反),从机的接收信号从U3的第1引脚RO发出,经过电阻R6,R2,到达J1的第5引脚TTL_RXD;从机的发送信号由J1的第7引脚TTL_TXD经过R5进入到或非门U6的第9引脚3B、从第10引脚3Y输出,经过R16返回到U3的第4引脚DI。在此情况下R7,R15,R3,R4不焊接。
另外,如图2、3所示,485通讯电路10、TTL电平通讯电路20、以及485通讯电路和TTL电平通讯电路连接中,还包括若干电器元件,例如图中所示电阻R8、R9,电容C4、C5、C6等等,这些电器元件的设置是作为辅助,从而保证电路的完整性,以使电路能够实现正常通路,因此,本实施例中的部分元件的连接关系及作用并不进行详细说明,具体连接关系如图中所示。
综上所述,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通讯管理机串口测试装置,集成了485通讯电路和TTL电平通讯电路,从而实现TTL串口与RS485串口之间的相互通讯,达到同时测试TTL与RS485串口通讯情况的要求,不用通过PC端作为辅助测试设备。采用该装置测试简单、快捷,能满足多台机子同时测试的要求,节省了大量的测试时间与空间,大大地提高了测试效率。
如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讯管理机串口测试装置示意图,该装置包括:485通讯电路10、TTL电平通讯电路20以及电源电路40。本实施例是在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增加了电源电路40,用于为通讯管理机串口测试装置供电。
如图5所示,为电源电路40的电路示意图,其包括基础电源电路401以及隔离电路402。在本实施例中,隔离电路402与基础电源电路401之间设置有焊接空隙,通过对隔离电路402是否进行焊接,可以确定隔离电路402与基础电源电路401是否连接。这样设计可满足两种生产测试环境下都能够进行。
第一种情况,当生产电路中噪声较小,纹波较小,干扰信号接近可忽略不计时,此时可不焊接隔离电源电路402以及电容CE2和C2电容,从而大大减少元器件的使用。
第二种情况,当生产电路中噪声较大,纹波较大,干扰信号强,对通讯信号产生一定的干扰时,可加焊隔离电源电路402,以及电容CE2和C2,不焊接磁珠L1和L2。这种连接方式,使得电压VDD5V可以通过隔离电源电路402变为VDD,起到隔离的作用,增强电路的抗干扰能力。
综上所述,第二实施例提供的通讯管理机串口测试装置,其电源电路设计简单,适用性强,实用性较高,增加了装置的适用性。
需要说明的是,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装置并不一定都是本实用新型所必须的。且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为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通讯管理机串口测试装置的描述,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9)

1.一种通讯管理机串口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485通讯电路及TTL电平通讯电路:
所述485通讯电路与所述TTL电平通讯电路连接,所述485通讯电路还与待测试的通讯管理机的RS485串口连接,所述TTL电平通讯电路还与所述待测试的通讯管理机的TTL串口连接;
所述485通讯电路,用于接收所述待测试的通讯管理机通过RS485串口输入的485信号,并将所述485信号传输至所述TTL电平通讯电路;
所述TTL电平通讯电路,用于将所述485信号转换成TTL信号,并将所述TTL信号通过所述TTL串口输出至所述待测试的通讯管理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485通讯电路包括485端口,所述485端口通过与待测试的通讯管理机的RS485串口连接,以实现接收所述待测试的通讯管理机输入的485信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485通讯电路还包括自动收发数据切换芯片、第一限流电阻、第二限流电阻、瞬态抑制二极管、第一热敏电阻和第二热敏电阻;
所述自动收发数据切换芯片的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二限流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第一限流电阻的一端连接,用于防止过流;所述自动收发数据切换芯片的接地引脚和电源引脚分别接热地和电源;所述第一限流电阻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限流电阻的另一端均与所述瞬态抑制二极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瞬态抑制二极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热敏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第二热敏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热敏电阻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热敏电阻另一端分别与所述485端口的第二输入端和第一输入端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TTL电平通讯电路还包括TTL端口,所述TTL端口通过与所述待测试的通讯管理机的TTL串口连接,以实现将所述TTL信号输出至所述待测试的通讯管理机。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TTL电平通讯电路包括或非门及若干种类的电平接入端口;
每种所述电平接入端口,用于接收对应的电平信号;
所述或非门,其对应的输入端口与对应的电平接入端口建立连接,将接收的所述电平信号转换成所述TTL信号后,通过所述或非门的输出端口输出。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TTL电平通讯电路包括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十五电阻、第十六电阻和第十七电阻;
其中,所述485通讯电路与所述第六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TTL端口的接收引脚连接,所述TTL端口的发送引脚与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七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七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485通讯电路连接;
所述485通讯电路与所述或非门的第一输入引脚连接,所述或非门的第一输出引脚与所述第十五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五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TTL端口的接收引脚连接,所述TTL端口的发送引脚与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七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七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485通讯电路连接;
所述485通讯电路与所述第六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TTL端口的接收引脚连接,所述TTL端口的发送引脚与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或非门的第二输入引脚连接,所述或非门的第二输出引脚与所述第十六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十六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485通讯电路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电源电路,用于为所述通讯管理机串口测试装置供电。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电路包括基础电源电路以及隔离电路;
所述隔离电路与所述基础电源电路之间设置有焊接空隙,通过对所述隔离电路是否进行焊接,以确定所述隔离电路与所述基础电源电路是否连接。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收发数据切换芯片为MAX13487芯片。
CN201721764291.7U 2017-12-15 2017-12-15 一种通讯管理机串口测试装置 Active CN2078539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764291.7U CN207853916U (zh) 2017-12-15 2017-12-15 一种通讯管理机串口测试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764291.7U CN207853916U (zh) 2017-12-15 2017-12-15 一种通讯管理机串口测试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853916U true CN207853916U (zh) 2018-09-11

Family

ID=634209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764291.7U Active CN207853916U (zh) 2017-12-15 2017-12-15 一种通讯管理机串口测试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85391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76042A (zh) * 2018-10-12 2019-02-22 华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串口测试方法、装置、通讯管理机和存储介质
CN111143140A (zh) * 2019-12-09 2020-05-12 江苏云涌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维护口检测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76042A (zh) * 2018-10-12 2019-02-22 华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串口测试方法、装置、通讯管理机和存储介质
CN111143140A (zh) * 2019-12-09 2020-05-12 江苏云涌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维护口检测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853916U (zh) 一种通讯管理机串口测试装置
CN206099294U (zh) 一种光模块供电保护电路及通信设备
CN209708119U (zh) 一种半双工rs232-rs485自动转换电路及通信设备
CN108616292A (zh) 通讯电路及其通讯方法、控制器和用电设备
CN109739801B (zh) 一种mcu芯片与soc芯片之间的串口电平转换电路
CN206003089U (zh) 一种空调用多功能信号转接装置
CN203554411U (zh) 一种地/开离散量输入预处理电路
CN105740183A (zh) 串口通信电路
WO2006015350A2 (en) Cable adapter port module
US7085117B2 (en) EMC immunity improvements to USB interface
CN211375588U (zh) 一种多调试接口切换电路
CN107659476A (zh) 一种通信电路
CN209929966U (zh) 一种通信接口保护电路
CN105955908A (zh) 一种用于实现多串口设备连接和监控方法
CN208158603U (zh) 一种千兆网口bypass设备
CN208953913U (zh) Dsp芯片选择电路、装置、控制系统及电器设备
CN207283578U (zh) Can节点端口保护电路
CN206461349U (zh) PoE防突波保护线路
CN105180383A (zh) 一种通讯方式控制方法、系统和空调调试装置
CN214799529U (zh) 一种单网卡双网口切换装置
CN205791508U (zh) 一种rs485端口防错接ac200v及防雷保护电路
CN203554410U (zh) 一种28v/开路离散量输入预处理电路
CN219204087U (zh) Poe供电网口防护电路、poe供电设备及poe供电系统
CN207743960U (zh) 通信电路和通信装置
CN209435208U (zh) Arm主板接口emc保护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