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44769U - 一种缠绕机牵引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缠绕机牵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844769U
CN207844769U CN201820071952.6U CN201820071952U CN207844769U CN 207844769 U CN207844769 U CN 207844769U CN 201820071952 U CN201820071952 U CN 201820071952U CN 207844769 U CN207844769 U CN 2078447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llow block
wrapping machine
framework
draft gear
chain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07195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安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uohe Hengfe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uohe Hengfe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uohe Hengfe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uohe Hengfe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07195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8447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8447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8447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ctuat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缠绕机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缠绕机牵引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缠绕机牵引装置采用第一橡胶履带和第二橡胶履带对钢丝胶管进行夹持,所述第一橡胶履带和第二橡胶履带设置有位置可调的弹性挤压机构,利用空气弹簧弹性原理,控制伺服气缸工作达到控制夹持力的方法,使钢丝胶管受到的夹持力恒定且适宜,避免了牵引装置对钢丝胶管造成损伤,提高了生产效率,保证了钢丝胶管的品质,可以广泛应用在缠绕机技术领域。

Description

一种缠绕机牵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缠绕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缠绕机牵引装置。
背景技术
钢丝编织胶管是用来输送各种气体、液体、粘流体、粉粒和块状物的橡胶管道制品。钢丝编织胶管在缠绕钢丝时需要通过牵引装置为钢丝胶管轴向移动提供动力,现有技术的牵引装置均采用机械结构的夹持式履带牵引,完全靠经验通过手轮、丝杠、丝母掌控夹持力。如果夹持力小了,引起牵引打滑,夹持力大了,会夹伤内管,造成未定型的半成品钢丝缠绕管的损伤,缠绕的工艺稳定性无法保证,直接影响最终钢丝缠绕胶管的内在品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缠绕机牵引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缠绕机牵引装置结构简单合理,通过控制伺服气缸气压使夹持力可调并且可以保持恒定,避免了夹持力不合适造成钢丝编织胶管的缠绕质量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具体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缠绕机牵引装置,包括机箱,所述机箱相对的两端分别转动设置有相互平行的第一导向托辊和第二导向托辊,所述第一导向托辊和第二导向托辊之间还设置有由动力系统驱动的第一链轮组和第二链轮组,所述第一链轮组和第二链轮组对称分布于所述第一导向托辊和第二导向托辊的两侧,所述第一链轮组传动配合有第一橡胶履带,所述第二链轮组传动配合有第二橡胶履带,所述第一橡胶履带和所述第二橡胶履带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一橡胶履带和第二橡胶履带内均设置有弹性挤压机构。
钢丝胶管经第一导向托辊进入到机箱内,动力系统驱动第一链轮组和第二链轮组转动,第一链轮组驱动第一橡胶履带转动,第二链轮组驱动第二橡胶履带转动,第一橡胶履带和第二橡胶履带之间具有间隙,钢丝胶管穿过所述间隙且第一橡胶履带和第二橡胶履带对钢丝胶管形成夹持,既可以夹紧钢丝胶管,不会擦伤钢丝胶管的表面,又不会使钢丝胶管打滑影响钢丝缠绕效果,钢丝胶管穿过间隙后再经第二导向托辊穿出。
所述机箱内设置有带动弹性挤压机构沿第一链轮组和第二链轮组排列方向滑动的动力装置。
还包括用于控制动力装置工作带动所述弹性挤压机构滑动的控制系统。
具体地,所述动力装置包括加载轴、第一托架套和两个伺服气缸,所述加载轴设置在所述机箱的中部,所述弹性挤压机构与所述第一托架套连接固定,两个所述弹性挤压机构各通过一个第一托架套与所述加载轴滑动配合。
两个所述伺服气缸的活塞杆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托架套连接固定,两个所述伺服气缸的活塞杆平行设置,所述控制系统控制两个所述伺服气缸的活塞杆的伸缩。
在具体使用时,控制系统控制伺服气缸的工作,两个伺服气缸工作带动分别位于第一橡胶履带和第二橡胶履带内的弹性挤压机构滑动,使第一橡胶履带和第二橡胶履带之间的间隙的大小可以自动调节,使钢丝胶管与第一橡胶履带和第二橡胶履带之间的摩擦力恒定。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挤压机构包括矩形的框体、第一抵板、第二抵板和若干个伸缩杆,所述框体的下部与所述第一托架套连接固定,所述第一抵板和第二抵板分别位于所述框体的两侧,所述第一抵板靠近所述间隙,所述第二抵板远离所述间隙,第一橡胶履带内的弹性挤压机构的第一抵板与第一橡胶履带的内壁相抵,第二橡胶履带内的弹性挤压机构的第一抵板与第二橡胶履带的内壁相抵,所述第二抵板与所述框体连接固定。
所述伸缩杆包括套管和滑动穿设在套管内的芯轴,所述套管与所述框体靠近第一抵板的侧壁滑动配合且与所述第一抵板连接固定,所述芯轴与所述框体远离第一抵板的侧壁连接固定,所述套管上套设有第一压缩弹簧,所述第一压缩弹簧位于所述框体与所述第一抵板之间,所述芯轴上套设有第二压缩弹簧,所述第二压缩弹簧位于套管与所述框体的内侧壁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机箱上设还设置有两根支撑导向轴,两根支撑导向轴与所述加载轴平行且位于同一高度,两根所述支撑导向轴分布于所述加载轴的两侧,作为较优的选择,两根所述支撑导向轴对称分布于所述加载轴的两侧,所述框体的下部连接固定设置有第二托架套,两个所述弹性挤压机构分别通过其上的第二托架套与所述支撑导向轴滑动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托架套的下部连接固定有法兰,所述伺服气缸的活塞杆与法兰连接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托架套和第二托架套内均分别镶嵌有铜套,所述铜套的内表面设置有油沟,所述第一托架套和第二托架套上均设置有注油槽。
进一步地,所述框体上还设置有用于测量第一抵板与框体之间的压力的电子测力器,所述控制系统能接收电子测力器测量的压力信号控制伺服气缸的活塞杆的伸缩。所述控制系统可在现有的电气控制器中进行适应性选择,只要能够实现精确控制伺服气缸的工作与停止即可,作为一种常规的选择,所述控制系统为PLC控制系统。
进一步地,所述伺服气缸的缸径为100mm~150mm,工作压力为0.5Mpa~0.7Mpa。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链轮组包括第一主动链轮和第一从动链轮,所述第二链轮组包括第二主动链轮和第二从动链轮。
所述动力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电机、双输出轴减速器和两个万向联轴器,两个万向联轴器分别与所述第一主动链轮和第二主动链轮同轴连接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机箱为灰铸铁材料铸造成型,所述机箱内设置有加强筋。
基于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缠绕机牵引装置采用控制系统控制伺服气缸的活塞杆的伸缩进而控制弹簧机构的位置,自动调节第一橡胶履带与第二橡胶履带之间的间隙大小,使第一橡胶履带和第二橡胶履带与钢丝胶管之间的摩擦力恒定,夹持力度适宜,消除了传统机械牵引装置对钢丝胶管造成损伤,使工艺稳定性得到了保证,也提高了钢丝胶管的品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缠绕机牵引装置的主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缠绕机牵引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A-A向示意图;
图4是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3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
1-机箱;2-第一导向托辊;3-第二导向托辊;4-动力系统,41-电机,42-减速器,43-万向联轴器;5-第一链轮组,51-第一主动链轮,52-第一从动链轮;6-第二链轮组,62-第二主动链轮,62-第二从动链轮;7-第一橡胶履带;8-第二橡胶履带;9-间隙;10-弹性挤压机构,100-框体,101-第一抵板,102-第二抵板,103-伸缩杆,1031-套管,1032-芯轴,104-第一压缩弹簧,105-第二压缩弹簧;11-加载轴;12-第一托架套;13-伺服气缸;14-法兰;15-支撑导向轴;16-电子测力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缠绕机牵引装置,包括机箱1,所述机箱1相对的两端分别转动设置有相互平行的第一导向托辊2和第二导向托辊3,所述第一导向托辊2和第二导向托辊3之间还设置有由动力系统4驱动的第一链轮组5和第二链轮组6,所述第一链轮组5和第二链轮组6对称分布于所述第一导向托辊2和第二导向托辊3的两侧,所述第一链轮组5传动配合有第一橡胶履带7,所述第二链轮组6传动配合有第二橡胶履带8,所述第一橡胶履带7和所述第二橡胶履带8之间具有间隙9,所述第一橡胶履带7和第二橡胶履带8内均设置有弹性挤压机构10。
所述机箱1内设置有带动弹性挤压机构10沿第一链轮组5和第二链轮组6排列方向滑动的动力装置。
还包括用于控制动力装置工作带动所述弹性挤压机构10滑动的控制系统。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动力装置包括加载轴11、第一托架套12和两个伺服气缸13,所述加载轴11设置在所述机箱1的中部,所述弹性挤压机构10与所述第一托架套12连接固定,两个所述弹性挤压机构10各通过一个第一托架套12与所述加载轴11滑动配合。
两个所述伺服气缸13的活塞杆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托架套12连接固定,两个所述伺服气缸13的活塞杆平行设置,所述控制系统控制两个所述伺服气缸13的活塞杆的伸缩。
本实施例的一种缠绕机牵引装置在具体使用时,钢丝胶管经第一导向托辊2进入到机箱1内,动力系统4驱动第一链轮组和第二链轮组转动,第一链轮组5驱动第一橡胶履带7转动,第二链轮组6驱动第二橡胶履带8转动,第一橡胶履带7和第二橡胶履带8之间具有间隙9,钢丝胶管穿过所述间隙9且第一橡胶履带7和第二橡胶履带8对钢丝胶管形成夹持,钢丝胶管穿过间隙9后再经第二导向托辊3穿出。钢丝胶管在穿过间隙9时,控制系统控制伺服气缸13的工作,两个伺服气缸13工作带动分别位于第一橡胶履带7和第二橡胶履带8内的弹性挤压机构10滑动,使第一橡胶履带7和第二橡胶履带8之间的间隙9的大小可调,使钢丝胶管与第一橡胶履带7和第二橡胶履带8之间的摩擦力恒定,夹持稳定可靠。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挤压机构10包括矩形的框体100、第一抵板101、第二抵板102和若干个伸缩杆103,所述框体100的下部与所述第一托架套12连接固定,所述第一抵板101和第二抵板102分别位于所述框体100的两侧,所述第一抵板101靠近所述间隙9,所述第二抵板102远离所述间隙9,第一橡胶履带7内的弹性挤压机构10的第一抵板101与第一橡胶履带7的内壁相抵,第二橡胶履带8内的弹性挤压机构10的第一抵板101与第二橡胶履带8的内壁相抵,所述第二抵板102与所述框体100连接固定。
所述伸缩杆103包括套管1031和滑动穿设在套管1031内的芯轴1032,所述套管1031与所述框体100靠近第一抵板101的侧壁滑动配合且与所述第一抵板101连接固定,所述芯轴1032与所述框体100远离第一抵板101的侧壁连接固定,所述套管1031上套设有第一压缩弹簧104,所述第一压缩弹簧104位于所述框体100与所述第一抵板101之间,所述芯轴1032上套设有第二压缩弹簧105,所述第二压缩弹簧105位于套管1031与所述框体100的内侧壁之间。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箱1上设还设置有两根支撑导向轴15,所述支撑导向轴15与所述加载轴11平行且位于同一高度,两根所述支撑导向轴15分布于所述加载轴11的两侧,作为较优的选择,两根支撑导向轴15对称分布在加载轴11的两侧,均匀分担所述弹性挤压机构10的重力,在调整弹性挤压机构10的位置时使移动平稳,所述框体100的下部连接固定设置有第二托架套,两个所述弹性挤压机构10分别通过其上的第二托架套与所述支撑导向轴15滑动配合,第二托架套与支撑导向轴15对弹性挤压机构10的滑动起到精确定位导向作用。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托架套12的下部连接固定有法兰14,所述伺服气缸13的活塞杆与法兰14连接固定。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托架套12和第二托架套内均分别镶嵌有铜套,所述铜套的内表面设置有油沟,所述第一托架套12和第二托架套上均设置有注油槽,所述第一托架套12的铜套套设在加载轴11上,所述第二托架的铜套套设在导向轴15上,方便注入润滑油。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框体100上还设置有用于测量第一抵板101与框体100之间的压力的电子测力器16,所述控制系统能接收电子测力器16测量的压力信号自动控制伺服气缸13的活塞杆的伸缩。所述控制系统可在现有的电气控制器中进行适应性选择,只要能够实现精确控制伺服气缸13的工作与停止即可,作为一种常规的选择,所述控制系统为PLC控制系统。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伺服气缸13的缸径为100mm~150mm,工作压力为0.5Mpa~0.7Mpa。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链轮组5包括第一主动链轮51和第一从动链轮52,所述第二链轮组6包括第二主动链轮61和第二从动链轮62。
所述动力系统4包括依次连接的电机41、双轴输出减速器42和两个万向联轴器43,两个万向联轴器43分别与所述第一主动链轮51和第二主动链轮61同轴连接固定。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箱1为灰铸铁材料铸造成型,在铸造过程中采用树脂砂铸造工艺,使机箱1尺寸精度高、轮廓清晰和组织精密,使得机箱1的综合品质高,在铸造完成后采用多道应力消除处理,结构稳定性更强,进一步地,所述机箱1内设置有多条加强筋增强机箱1的结构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缠绕机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箱(1),所述机箱(1)相对的两端分别转动设置有相互平行的第一导向托辊(2)和第二导向托辊(3),所述第一导向托辊(2)和第二导向托辊(3)之间还设置有由动力系统(4)驱动的第一链轮组(5)和第二链轮组(6),所述第一链轮组(5)和第二链轮组(6)对称分布于所述第一导向托辊(2)和第二导向托辊(3)的两侧,所述第一链轮组(5)传动配合有第一橡胶履带(7),所述第二链轮组(6)传动配合有第二橡胶履带(8),所述第一橡胶履带(7)和所述第二橡胶履带(8)之间具有间隙(9),所述第一橡胶履带(7)和第二橡胶履带(8)内均设置有弹性挤压机构(10);
所述机箱(1)内设置有带动弹性挤压机构(10)沿第一链轮组(5)和第二链轮组(6)排列方向滑动的动力装置;
还包括用于控制动力装置工作带动所述弹性挤压机构(10)滑动的控制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缠绕机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包括加载轴(11)、第一托架套(12)和两个伺服气缸(13),所述加载轴(11)设置在所述机箱(1)的中部,所述弹性挤压机构(10)与所述第一托架套(12)连接固定,两个所述弹性挤压机构(10)各通过一个第一托架套(12)与所述加载轴(11)滑动配合;
两个所述伺服气缸(13)的活塞杆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托架套(12)连接固定,两个所述伺服气缸(13)的活塞杆平行设置,所述控制系统控制两个所述伺服气缸(13)的活塞杆的伸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缠绕机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挤压机构(10)包括矩形的框体(100)、第一抵板(101)、第二抵板(102)和若干个伸缩杆(103),所述框体(100)的下部与所述第一托架套(12)连接固定,所述第一抵板(101)和第二抵板(102)分别位于所述框体(100)的两侧,所述第一抵板(101)靠近所述间隙(9),所述第二抵板(102)远离所述间隙(9),第一橡胶履带(7)内的弹性挤压机构(10)的第一抵板(101)与第一橡胶履带(7)的内壁相抵,第二橡胶履带(8)内的弹性挤压机构(10)的第一抵板(101)与第二橡胶履带(8)的内壁相抵,所述第二抵板(102)与所述框体(100)连接固定;
所述伸缩杆(103)包括套管(1031)和滑动穿设在套管(1031)内的芯轴(1032),所述套管(1031)与所述框体(100)靠近第一抵板(101)的侧壁滑动配合且与所述第一抵板(101)连接固定,所述芯轴(1032)与所述框体(100)远离第一抵板(101)的侧壁连接固定,所述套管(1031)上套设有第一压缩弹簧(104),所述第一压缩弹簧(104)位于所述框体(100)与所述第一抵板(101)之间,所述芯轴(1032)上套设有第二压缩弹簧(105),所述第二压缩弹簧(105)位于套管(1031)与所述框体(100)的内侧壁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缠绕机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1)上还设置有两根支撑导向轴(15),所述支撑导向轴(15)与所述加载轴(11)平行且位于同一高度,两根所述支撑导向轴(15)分布于所述加载轴(11)的两侧,所述框体(100)的下部连接固定设置有第二托架套,两个所述弹性挤压机构(10)分别通过其上的第二托架套与所述支撑导向轴(15)滑动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缠绕机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托架套(12)的下部连接固定有法兰(14),所述伺服气缸(13)的活塞杆与法兰(14)连接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缠绕机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托架套(12)和第二托架套内均分别镶嵌有铜套,所述铜套的内表面设置有油沟,所述第一托架套(12)和第二托架套上均设置有注油槽。
7.根据权利要求3~5任一所述的一种缠绕机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100)上还设置有用于测量第一抵板(101)与框体(100)之间的压力的电子测力器(16),所述控制系统能接收电子测力器(16)测量的压力信号控制伺服气缸(13)的活塞杆的伸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缠绕机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气缸(13)的缸径为100mm~150mm,工作压力为0.5Mpa~0.7Mpa。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缠绕机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链轮组(5)包括第一主动链轮(51)和第一从动链轮(52),所述第二链轮组(6)包括第二主动链轮(61)和第二从动链轮(62);
所述动力系统(4)包括依次连接的电机(41)、双输出轴减速器(42)和两个万向联轴器(43),两个万向联轴器(43)分别与所述第一主动链轮(51)和第二主动链轮(61)同轴连接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缠绕机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1)为灰铸铁材料铸造成型,所述机箱(1)内设置有加强筋。
CN201820071952.6U 2018-01-16 2018-01-16 一种缠绕机牵引装置 Active CN2078447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71952.6U CN207844769U (zh) 2018-01-16 2018-01-16 一种缠绕机牵引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71952.6U CN207844769U (zh) 2018-01-16 2018-01-16 一种缠绕机牵引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844769U true CN207844769U (zh) 2018-09-11

Family

ID=634147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071952.6U Active CN207844769U (zh) 2018-01-16 2018-01-16 一种缠绕机牵引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84476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59041A (zh) * 2018-01-16 2018-05-22 漯河恒丰机械制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缠绕机牵引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59041A (zh) * 2018-01-16 2018-05-22 漯河恒丰机械制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缠绕机牵引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843285U (zh) 一种不锈钢管的切割机
CN102684418B (zh) 风电转子线圈全自动数控包扎机
CN102554948A (zh) 一种齿轮转盘轴承组合传动pvc管材无屑切割机构及切割机
CN105197318A (zh) 一种输液器的卷绕机构
CN207844769U (zh) 一种缠绕机牵引装置
CN106429564A (zh) 一种玻璃隔热膜成卷装置
CN108246923A (zh) 全自动智能钢丝缠绕设备
CN103352333B (zh) 橡筋机的卷料成圈装置
CN207839932U (zh) 全自动智能钢丝缠绕设备
CN108059041A (zh) 一种缠绕机牵引装置
CN207957354U (zh) 一种导管的送管装置
CN107650002A (zh) 一种具有调节功能的切割精准的智能型材切割机
CN206068293U (zh) 自适应封箱机
CN207386197U (zh) 钢管冷拔装置
CN202462464U (zh) 一种齿轮转盘轴承组合传动pvc管材无屑切割机构及切割机
CN207365903U (zh) 一种端径跳自动检测机
CN202783891U (zh) 一种工业炸药大直径药卷的装箱设备
CN202586668U (zh) 风电转子线圈全自动数控包扎机
CN205855566U (zh) 一种缆管牵引机
CN208913917U (zh) 驻车制动拉索总成卡位装置
CN205837868U (zh) 一种缆管牵引机的牵引带调节装置
CN210366218U (zh) 一种带有限位装置的牵引机
CN104552404B (zh) 指形切割设备
CN102896758A (zh) 一种用于解决松套管后收缩的紧压式牵引装置
US2879953A (en) Decording appar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