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38044U - 一种高空越障救生充气管道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空越障救生充气管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838044U
CN207838044U CN201721865715.9U CN201721865715U CN207838044U CN 207838044 U CN207838044 U CN 207838044U CN 201721865715 U CN201721865715 U CN 201721865715U CN 207838044 U CN207838044 U CN 2078380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line
inner tube
life
cavity
obstacle detou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86571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巧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n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Czech Sports Good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uan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Czech Sports Good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n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Czech Sports Goods Co Ltd filed Critical Quan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Czech Sports Good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86571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8380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8380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83804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空越障救生充气管道,包括管道本体,所述管道本体包括内管、外管和管道口,所述内管和外管之间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连接管道口,所述管道口设置有充气口和管道固定座,所述充气口连接空腔,所述管道固定座连接外管和内管,所述内管设置有攀爬装置,所述攀爬装置连接管道口,所述空腔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与内管和外管连接,所述加强筋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与充气口连接,所述管道固定座包括连接头和固定座,所述管道口连接连接头,所述连接头连接固定座,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方便实用,能够快速使人跨越障碍物。

Description

一种高空越障救生充气管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空越障救生充气管道。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地震灾害严重的国家,地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由于地震波传播快、能量大,现有的建筑抗震等级低等因素,目前,地震仍然以其不可预知性给人类生活生产造成了巨大灾难。近年我国发生的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和芦山地震,大批房屋倒塌,大量人员伤亡,不仅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更给灾区人民造成了难以估量的心理创伤。一般说来,地震时间仅有几秒到几十秒的时间,一旦发生地震,人们很难在短时间内逃离建筑物,特别是高层建筑物;而地震引起的房屋和工厂倒塌导致受困人员被困,无法及时撤离,受困人员需要找一个平坦的里面等候救援部队,而救援部队到达时,往往需要处理塌陷建筑物,建立一条临时通道,由于清理塌陷建筑物建立通道浪费时间较长,很容易延误抢救时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高空越障救生充气管道。该结构设计新颖、独特,能够在需要的时候快速展开,提供救援时机。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高空越障救生充气管道,包括管道本体,所述管道本体包括内管、外管和管道口,所述内管和外管之间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连接管道口,所述管道口设置有充气口和管道固定座,所述充气口连接空腔,所述管道固定座连接外管和内管,所述内管设置有攀爬装置,所述攀爬装置连接管道口。
进一步的,所述空腔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与内管和外管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筋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与充气口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管道固定座包括连接头和固定座,所述管道口连接连接头,所述连接头连接固定座。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座设置有管道进出口,所述管道进出口连接内管。
进一步的,所述外管设置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连接内管。
进一步的,所述内管的形状包括方形或半圆形。
进一步的,所述攀爬装置包括台阶、梯子和 把手。
进一步的,所述内管和外管的材料包括橡胶、尼龙或聚氨酯合成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外管的外侧和内管的内侧设置有胶布、帆布、涤纶纱或亚麻编织物。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头设置有弹性卡扣,所述弹性卡扣连接管道口。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头能够快速的连接另一根管道口,使现有的管道能够延长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头设置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连接充气口。
进一步的,所述攀爬装置能够使人员在里面行走。
进一步的,所述攀爬装置的材料包括橡胶、尼龙或聚氨酯合成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通气孔设置在一个或一个以上。
进一步的,所述通气孔能够使管道中的气体产生流动,防止人员在管道里面时间太长,导致呼吸不顺畅。
进一步的,所述充气口设置有充气泵。
进一步的,所述管道口设置有压力阀,所述压力阀连接空腔。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筋能够在充气后增加内管或外管的支撑强度。
进一步的,所述管道口设置有吊装孔,所述吊装孔与外管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吊装孔设置有吊装装置,所述吊装装置通过吊装孔能够带动管道本体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吊装装置包括直升机、无人机、吊车、叉车或气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方便、快捷。(2)可快速搭建行走通道。(3)有助于跨越障碍物通行。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高空越障救生充气管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涉及的一种高空越障救生充气管道的管道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高空越障救生充气管道的管道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高空越障救生充气管道的截面剖面图。
图中标号说明:1、管道本体,2、内管,3、外管, 4、管道口,5、空腔,6、充气口,7、管道固定座,701、连接头,702、固定座,8、攀爬装置,9、加强筋,10、空腔,11、通气孔,12、吊装孔,13、障碍物,14、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参照图1~图4所示,一种高空越障救生充气管道,包括管道本体1,所述管道本体1包括内管2、外管3和管道口4,所述内管2和外管3之间设置有空腔5,所述空腔5连接管道口4,所述管道口4设置有充气口6和管道固定座7,所述充气口6连接空腔5,所述管道固定座7连接外管3和内管2,所述内管2设置有攀爬装置8,所述攀爬装置8连接管道口4。
进一步的,所述空腔5设置有加强筋9,所述加强筋9与内管2和外管3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筋9设置有空腔10,所述空腔10与充气口6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管道固定座7包括连接头701和固定座702,所述管道口4连接连接头701,所述连接头701连接固定座702。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座702设置有管道进出口703,所述管道进出口703连接内管2。
进一步的,所述外管3设置有通气孔11,所述通气孔11连接内管2。
进一步的,所述内管2的形状包括方形或半圆形。
进一步的,所述攀爬装置8包括台阶、梯子和 把手。
进一步的,所述内管2和外管3的材料包括橡胶、尼龙或聚氨酯合成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外管3的外侧和内管的内侧设置有胶布、帆布、涤纶纱或亚麻编织物。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头701设置有弹性卡扣,所述弹性卡扣连接管道口4。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头701能够快速的连接另一根管道口4,使现有的管道能够延长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头701设置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连接充气口6。
进一步的,所述攀爬装置8能够使人员在里面行走。
进一步的,所述攀爬装置8的材料包括橡胶、尼龙或聚氨酯合成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通气孔11设置在一个或一个以上。
进一步的,所述通气孔11能够使管道中的气体产生流动,防止人员在管道里面时间太长,导致呼吸不顺畅。
进一步的,所述充气口6设置有充气泵。
进一步的,所述管道口4设置有压力阀,所述压力阀连接空腔5。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筋9能够在充气后增加内管2或外管3的支撑强度。
进一步的,所述管道口4设置有吊装孔12,所述吊装孔12与外管3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吊装孔12设置有吊装装置,所述吊装装置通过吊装孔12能够带动管道本体1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吊装装置包括直升机、无人机、吊车、叉车或气球。
具体实施例: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将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座放置在需要跨越障碍物的两侧,使其成一个直线,两侧管道本体的管道口同时接上连接头,使其中的一端与固定座连接,通过在充气口增加充气泵,使管道空腔和加强筋充气,使管道本体膨胀形成通道,通过使用吊车,使两侧管道本体与固定座连接的另一端管道口升高,通过对接连接头,使两边管道本体对接起来,形成一个半圆弧的高空通道,在两个管道对接的连接头设置一个支撑架,使其固定在高空,受困人员或搜救人员通过固定座设置的管道进出口,从管道的一边通过攀爬装置行走到另一边。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高空越障救生充气管道,其特征在于:包括管道本体(1),所述管道本体(1)包括内管(2)、外管(3)和管道口(4),所述内管(2)和外管(3)之间设置有空腔(5),所述空腔(5)连接管道口(4),所述管道口(4)设置有充气口(6)和管道固定座(7),所述充气口(6)连接空腔(5),所述管道固定座(7)连接外管(3)和内管(2),所述内管(2)设置有攀爬装置(8),所述攀爬装置(8)连接管道口(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空越障救生充气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5)设置有加强筋(9),所述加强筋(9)与内管(2)和外管(3)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空越障救生充气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9)设置有空腔(10),所述空腔(10)与充气口(6)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空越障救生充气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固定座(7)包括连接头(701)和固定座(702),所述管道口(4)连接连接头(701),所述连接头(701)连接固定座(70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空越障救生充气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702)设置有管道进出口(703),所述管道进出口(703)连接内管(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空越障救生充气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3)设置有通气孔(11),所述通气孔(11)连接内管(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空越障救生充气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2)的形状包括方形或半圆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空越障救生充气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攀爬装置(8)包括台阶、梯子和 把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空越障救生充气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2)和外管(3)的材料包括橡胶、尼龙或聚氨酯合成材料。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空越障救生充气管道,其整体在于:所述外管(3)的外侧和内管的内侧设置有胶布、帆布、涤纶纱或亚麻编织物。
CN201721865715.9U 2017-12-27 2017-12-27 一种高空越障救生充气管道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8380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65715.9U CN207838044U (zh) 2017-12-27 2017-12-27 一种高空越障救生充气管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65715.9U CN207838044U (zh) 2017-12-27 2017-12-27 一种高空越障救生充气管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838044U true CN207838044U (zh) 2018-09-11

Family

ID=634192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865715.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838044U (zh) 2017-12-27 2017-12-27 一种高空越障救生充气管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83804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2218195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rescuing from a high-rise facility
CN101623542B (zh) 救生网
CN103301583B (zh) 一种充气式多囊应急逃生装备
CN201816734U (zh) 大覆盖面远投式救生圈
CN207838044U (zh) 一种高空越障救生充气管道
CN106267619A (zh) 一种深井救援装置
CN2778322Y (zh) 高楼逃生降落伞
CN207838049U (zh) 一种充气式救生管道
CN210228920U (zh) 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的充气逃生装置
CN107982648A (zh) 一种高空越障救生充气管道
CN205323036U (zh) 一种充气救生滑道
CN207838047U (zh) 一种激光调节式高空越障救生充气管道
CN105107098A (zh) 高楼救援器
CN207186929U (zh) 一种高空逃生包
CN105536164A (zh) 一种防跳楼救援网
CN103612767B (zh) 充气式降落伞
CN207685649U (zh) 一种充气救生管道空中对接装置
CN109731249A (zh) 一种地震救援装置
RU109413U1 (ru) Спасательное надув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CN207838048U (zh) 一种多把手式救生管道
CN204671756U (zh) 高层建筑用个人救生器
CN204619202U (zh) 低空应急救生伞
CN110193149A (zh) 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的充气逃生装置及其逃生方法
CN201714423U (zh) 拉力吸嘴
CN107952190A (zh) 一种有安全绳索的救生管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911

Termination date: 2021122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