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37207U - 一种设有电动衣杆的座椅 - Google Patents

一种设有电动衣杆的座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837207U
CN207837207U CN201720647359.7U CN201720647359U CN207837207U CN 207837207 U CN207837207 U CN 207837207U CN 201720647359 U CN201720647359 U CN 201720647359U CN 207837207 U CN207837207 U CN 2078372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othing bar
bar
clothing
main
rotary slee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64735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卓民
王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Toman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Toman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Toman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Toman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64735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8372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8372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83720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hairs For Special Purposes, Such As Reclining Chairs (AREA)

Abstract

一种设有电动衣杆的座椅,设有衣杆主轴和衣杆主旋套筒,衣杆主旋电机与衣杆主旋套筒连接并驱动旋转;衣杆主旋套筒上设置两个衣杆折叠旋轴和衣杆折叠旋转构件,分别连接左衣杆和右衣杆;衣杆折叠旋轴上设有衣杆翻转齿轮,与衣杆折叠旋转构件固定连接并带动旋转,两个衣杆翻转齿轮之间相互啮合;衣杆主旋套筒上还设有衣杆翻转电机,衣杆翻转电机的输出轴设有衣杆翻转主动轮,衣杆翻转主动轮与两个衣杆翻转齿轮中的一个啮合。在需要时可以展开作为衣杆使用,避免了挂在椅背上的尴尬和麻烦,在不需要挂衣服时又可折叠收起,美观整洁,使用方便,可靠耐用。

Description

一种设有电动衣杆的座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座椅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办公椅是现代人办公必备的装备,现有的办公椅普遍存在功能单一、无法智能控制、使用寿命短的缺点,因此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功能多样、可以智能控制、使用寿命长的智能型办公椅成为发展方向。
在物联网全面发展的趋势下,如何使现有的办公椅能够适应物联网的发展,为智能化提供硬件支持,让办公座椅成为提高办公效率、保障身心健康的智能化载体,是目前需要着力解决的现实问题。
在办公椅的实用性能方面,还普遍存在着一个问题。不管是办公椅还是其它的座椅,普遍是具备单一功能的椅背,但是人们在落座时经常有悬挂外衣的需求,目前情况下普遍是直接将衣服挂在椅背上。但是这会带来一些问题,不仅会影响人们的正确坐姿,而且会对衣服压置变形,影响穿着效果。如果直接在椅背后面设置一个普通衣架,则会带来美观性方面的问题,而且在不需要挂衣服的时候更是会成为负面因素,甚至会影响安全使用。在提升座椅健康性能和智能化水平的同时,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带来的不利影响,甚至将这个问题与座椅智能化统筹推进也是需要研究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有电动衣杆的座椅,具有椅背,椅背的椅背支撑架的杆体背后设有椅背支撑槽,椅背支撑槽的上端设有衣杆主轴,衣杆主轴设置在对应于腰背高度的椅背支撑槽内,衣杆主轴上设有可相对转动的衣杆主旋套筒,衣杆主旋套筒对应的椅背支撑架侧壁上设有衣杆主旋电机,衣杆主旋电机的衣杆主旋电机轴与衣杆主旋套筒连接并驱动衣杆主旋套筒旋转;衣杆主旋套筒的筒体上对称设置两个衣杆折叠旋轴,两个衣杆折叠旋轴上分别可旋转地设有衣杆折叠旋转构件,两个衣杆折叠旋转构件的端部分别连接左衣杆和右衣杆;两个衣杆折叠旋轴上还分别可旋转地设有衣杆翻转齿轮,衣杆翻转齿轮与衣杆折叠旋转构件固定连接并可带动衣杆折叠旋转构件旋转,两个衣杆翻转齿轮之间相互啮合;衣杆主旋套筒上还设有衣杆翻转电机,衣杆翻转电机的输出轴设有衣杆翻转主动轮,衣杆翻转主动轮与两个衣杆翻转齿轮中的一个啮合。
优选地,衣杆主旋电机的衣杆主旋电机轴上设有衣杆主旋法兰,衣杆主旋法兰与衣杆主旋套筒端部固定连接并驱动衣杆主旋套筒旋转。
优选地,衣杆翻转电机通过衣杆翻转电机固定件固定在衣杆主旋套筒上。
优选地,左衣杆和右衣杆的外侧表面在垂直于衣杆主轴轴线的方向上的距离小于或等于两个衣杆折叠旋轴中心距的一半。保证左衣杆和右衣杆在旋转折叠时不会发生干涉。
优选地,衣杆主旋套筒上设有衣杆折叠旋轴固定部,衣杆折叠旋轴固定部设置在衣杆主旋套筒接近椅背支撑槽槽口面的一侧,衣杆折叠旋轴安装在衣杆折叠旋轴固定部上。通过设置衣杆折叠旋轴固定部,可以将衣杆折叠旋轴安装位置偏离衣杆主旋套筒的本体一些,留下充足的布置空间,避免左衣杆和右衣杆在转动时与椅背支撑架产生干涉。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设有电动衣杆的座椅,衣杆翻转电机启动时,通过衣杆翻转主动轮驱动一个衣杆翻转齿轮旋转,由于两个衣杆翻转齿轮之间相互啮合,另一个衣杆翻转齿轮会同步反向旋转。衣杆翻转齿轮通过衣杆折叠旋转构件带动左衣杆和右衣杆翻转,左衣杆和右衣杆可随衣杆折叠旋转构件展开为一个完整的衣杆供在椅背后面悬挂衣服使用,左衣杆和右衣杆也可随衣杆折叠旋转构件的旋转折叠,折叠后左衣杆和右衣杆合拢。左衣杆和右衣杆合拢后启动衣杆主旋电机,通过衣杆主旋法兰带动衣杆主旋套筒旋转,就可以绕衣杆主轴向下旋转将合拢后的左衣杆和右衣杆嵌入椅背支撑槽内。
优选地,衣杆主旋电机和衣杆翻转电机可以使用具有过载停机功能的电机,或具有过载空转功能的电机,这两种电机现有技术中均有许多品种,本申请不再赘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设有电动衣杆的座椅,衣杆翻转齿轮通过衣杆折叠旋转构件带动左衣杆和右衣杆翻转时,左衣杆和右衣杆若触碰到椅背支撑架,衣杆翻转电机将会由于过载停机或空转,左衣杆和右衣杆合拢时,衣杆翻转电机也会在左衣杆和右衣杆相互触碰到时由于过载停机或空转。衣杆主旋电机通过衣杆主旋法兰带动衣杆主旋套筒向下旋转将合拢后的左衣杆和右衣杆嵌入椅背支撑槽内时,合拢后的左衣杆和右衣杆触碰到椅背支撑槽底面时,衣杆主旋电机将会由于过载停机或空转。
优选地,衣杆主旋电机和衣杆翻转电机的控制板设置在椅背横杆内,衣杆主旋电机和衣杆翻转电机的启停和正反转按钮设置在扶手上,衣杆主旋电机和衣杆翻转电机与其控制板及启停和正反转按钮之间通过控制和供电线路连接,衣杆主旋电机和衣杆翻转电机本身及其控制与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电机技术根据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布置即可,本申请不再赘述。
优选地,还包括底座、躺倒调节装置、躺倒支撑装置、扶手、控制处理装置和传感装置,躺倒调节装置设置在底座上,椅背设置在躺倒调节装置上,通过调节躺倒调节装置可带动椅背相对底座转动;椅背上设有头部靠件、背部靠件和腰部靠件,底座的两侧设置扶手;躺倒支撑装置可转动地设置在椅背的背面;控制处理装置安装在椅背内部的空心结构内,并通过供电/数据信号连接线与安装在各个功能部位的传感装置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设有电动衣杆的座椅,通过衣杆翻转主动轮与两个衣杆翻转齿轮的配合,可以轻松保持展开或折叠状态,并且在展开或折叠过程中不会产生干涉。由于两个衣杆翻转齿轮之间有啮合关系,其中一个衣杆翻转齿轮与衣杆翻转主动轮之间又有啮合关系,再加上衣杆翻转电机本身的结构阻力和电机减速结构的阻力,在衣杆翻转电机不运转时,整体结构的阻力很大,可以有效避免左衣杆和右衣杆偏离预定位置,不会轻易移动或晃动或相对展开折叠,保证了机构的稳定、可靠和安全。当然,也可以在此基础上再增加止动机构以进一步提升可靠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设有电动衣杆的座椅,左衣杆和右衣杆合拢,并绕衣杆主轴向下旋转以嵌入椅背支撑槽内时,由于衣杆翻转电机及相关部件均直接或间接设置在衣杆主旋套筒上,且不超出衣杆主旋套筒的宽度范围,也就是不超出椅背支撑槽的宽度范围,可以方便可靠地嵌入到椅背支撑槽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设有电动衣杆的座椅,在需要时可以展开作为衣杆使用,避免了挂在椅背上的尴尬和麻烦,在不需要挂衣服时又可折叠收起,美观整洁,使用方便,可靠耐用。同时也可在座椅躺倒时作为对椅背的支撑构件,确保座椅椅背能够得到有效的支撑,在大角度躺倒尤其是直接躺平的情况下,保证座椅及椅背的稳定、可靠和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座椅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座椅去除头部靠件、背部靠件、腰部靠件并拆掉椅背支撑架的外盖之后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座椅底座部分示意图。
图4为图3去除坐垫框架之后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座椅躺倒调节装置俯视剖切示意图。
图6为图5的A-A向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座椅头枕电动调节装置示意图。
图8为图7的B-B剖面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座椅电动衣杆装置总体布置示意图。
图10为图9的D-D向剖切示意图。
图11为图10的衣杆合拢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有电动衣杆的座椅,包括底座1、躺倒调节装置2、椅背3、躺倒支撑装置4、扶手5、控制处理装置6和传感装置7,躺倒调节装置2设置在底座1上,椅背3设置在躺倒调节装置2上,通过调节躺倒调节装置2可带动椅背3相对底座1转动。椅背3上设有头部靠件31、背部靠件32和腰部靠件33,底座1的两侧设置扶手5。躺倒支撑装置4可转动地设置在椅背3的背面,在通过躺倒调节装置2调节带动椅背3转动至躺倒状态时,可转动躺倒支撑装置4支架在地面,通过躺倒支撑装置4对椅背3提供辅助支撑。控制处理装置6安装在椅背3内部的空心结构内,并通过供电/数据信号连接线与安装在各个功能部位的传感装置7连接。
如图3和图4所示,底座1包括底座支撑架11、坐垫支撑架12、坐垫框架13和调节支撑构件14,坐垫支撑架12可调节地固定在底座支撑架11上,坐垫框架13固定在坐垫支撑架12上,调节支撑构件14固定在坐垫支撑架12内侧并位于坐垫框架13的下方。躺倒调节装置2固定在调节支撑构件14的底侧。
底座1的两侧分别设有扶手5,扶手5的底部设有扶手固定片51,扶手固定片51安装在坐垫支撑架12和坐垫框架13之间,扶手固定片51通过螺栓连接或铆接固定在坐垫框架13的底面。
如图5和图6所示,躺倒调节装置2包括躺倒调节架20、调节固定套筒200、第一躺倒轴201、第二躺倒轴202、第三躺倒轴203、调角器扳手21、扳手回转轴210、调角挤压轮211、调角挤压套筒212、压并簧片22、行程卡位长槽23、回复扭簧24和椅背固定块25。躺倒调节装置2通过躺倒调节架20固定在调节支撑构件14的底侧。
躺倒调节架20上设有第一躺倒轴201,压并簧片22上设有行程卡位长槽23,第一躺倒轴201穿过若干个压并簧片22的行程卡位长槽23将压并簧片22相对固定在第一躺倒轴201上,每个压并簧片22之间设有隔圈相互隔离,由于行程卡位长槽23的长度较长,因此在没有收到轴向的压紧力的时候,压并簧片22可相对第一躺倒轴201转动并移动。压并簧片22的另一端可转动地与椅背固定块25连接,椅背固定块25的另一端可转动地固定在躺倒调节架20上。
躺倒调节架20的一侧设有调节固定套筒200,第一躺倒轴201的一端设置在调节固定套筒200内。调角器扳手21的端部固定设有扳手回转轴210,扳手回转轴210可转动地设置在调节固定套筒200上,扳手回转轴210上设有偏心轮状的调角挤压轮211。在第一躺倒轴201上还设有调角挤压套筒212,调角挤压套筒212位于调角挤压轮211和最接近的压并簧片22之间。
椅背固定块25与躺倒调节架20连接处设有第二躺倒轴202,第二躺倒轴202设有回复扭簧24,回复扭簧24的两端分别与躺倒调节架20上设置的第三躺倒轴203和椅背固定块25的内壁抵接。在没有受到其它外力的作用时,回复扭簧24将促使椅背固定块25旋转,回复到与躺倒调节架20之间的初始位置。
所述的躺倒调节装置2,不需调节时,调角挤压轮211的行程高点处挤压调角挤压套筒212,并通过调角挤压套筒212将各个压并簧片22压紧,此时各个压并簧片22在第一躺倒轴201上的位置保持固定,无法绕第一躺倒轴201转动,行程卡位长槽23也无法相对第一躺倒轴201移动。相应地,与压并簧片22的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的椅背固定块25也无法转动,椅背固定块25保持与躺倒调节架20的相对固定位置。
当调角器扳手21往下按时,调角器扳手21的端部的扳手回转轴210带动调角挤压轮211旋转,调角挤压轮211退出行程高点,与调角挤压套筒212之间留出距离,此时各个压并簧片22之间不再受到挤压,可以相对第一躺倒轴201转动,行程卡位长槽23也可以相对第一躺倒轴201前后移动,例如向躺倒调节架20中间靠拢,压并簧片22的转动和移动可以带动椅背固定块25相对躺倒调节架20转动。反之亦然,在椅背固定块25受到促使其转动的外力例如由椅背3传递过来的转动力时,也可以带动压并簧片22转动和移动。
通过移动/转动压并簧片22和/或椅背固定块25,使椅背固定块25与躺倒调节架20之间达到需要的角度,亦即是椅背3和底座1之间达到需要的躺倒角度之后,扳回调角器扳手21,此时调角挤压轮211的行程高点处继续挤压调角挤压套筒212,并通过调角挤压套筒212将各个压并簧片22压紧,椅背固定块25保持与躺倒调节架20的相对固定位置。相应地,椅背3和底座1之间保持需要的躺倒角度。
在调角器扳手21往下按时,如果压并簧片22和椅背固定块25均没有受到外力作用,则两者均处于可自由转动或移动的状态,回复扭簧24将促使椅背固定块25旋转,回复到与躺倒调节架20之间的初始位置,也就是椅背3和底座1之间相对接近垂直的坐姿位置。
可以理解,此处所述的躺倒调节装置2只是作为本申请的一个具体实施示例,实际应用时也可以采用其它结构或原理的调角器,例如可以采用汽车座椅中使用的各种调角器。只要能够实现躺倒调节装置2可通过调整不同的卡合角度来驱动椅背固定块转动,椅背固定块相应带动椅背围绕所述椅背固定块的转动中心轴转动。
具体使用时,需要椅背3向后躺倒时,按下调角器扳手21,并由人体向椅背3传递压力,并经由椅背固定块25传递到压并簧片22使其移动。躺倒角度调整结束后,松开调角器扳手21,完成调整。
在需要椅背3回复坐姿状态时,按下调角器扳手21,回复扭簧24积蓄的弹性力迫使椅背固定块25相对于躺倒调节架20转动,同时椅背固定块25的运动传递到压并簧片22使其移动,坐姿角度调整到位后,松开调角器扳手21,压并簧片22相互之间顶死无法移动。
在人们需要休息时或座椅监控到人们处于长时坐姿状态并发出休息提示时,可以通过躺倒调节装置2将座椅从约九十度的坐姿调整为约一百八十度的平躺姿态,帮助人们缓解疲劳,保障身心健康。
躺倒支撑装置4可以为可转动地设置在椅背3背面的支撑杆,在通过躺倒调节装置2调整椅背3躺倒时,提起支撑杆,使躺倒支撑装置4转动并支撑在椅背下面,提供椅背3躺倒时的支撑,能够提供在躺倒时位于水平状态,躺倒角为一百八十度的极限状态下的躺倒支持,确保座椅在办公使用的同时,还能提供可靠、有效的休息功能,避免长期坐姿状态对人们身心健康的不良影响。
如图1所示,椅背3包括椅背支撑架30、头部靠件31、背部靠件32和腰部靠件33,头部靠件31、背部靠件32和腰部靠件33从上到下依次安装在椅背支撑架30上,腰部靠件33包括横向并列设置的左腰部靠件331和右腰部靠件332以及对应的左腰靠调节装置333和右腰靠调节装置334,左腰部靠件331和右腰部靠件332分别固定在左腰靠调节装置333和右腰靠调节装置334上,左腰靠调节装置333和右腰靠调节装置334设置在椅背3上。头部靠件31、背部靠件32、左腰部靠件331和右腰部靠件332各自具有独立的供使用者倚靠的倚靠曲面,四周设有平滑圆角结构。
椅背支撑架30的底部固定连接在椅背固定块25上,椅背支撑架30可随椅背固定块25转动,相应地,设置在椅背支撑架30上的头部靠件31、背部靠件32、左腰部靠件331和右腰部靠件332也随之转动。
通过调节躺倒调节装置2可使椅背3及安装于其上的头部靠件31、背部靠件32和腰部靠件33的支撑面与安装在底座1上的坐垫框架13支撑面之间的角度在0°至180°范围内调整。
如图1和图2所示,椅背支撑架30在背靠部位设有椅背横杆301,椅背支撑架30及其椅背横杆301为空心结构,椅背横杆301内设置控制处理装置6,控制处理装置6与安装在各个功能部位的传感装置7的连接线路设置在椅背支撑架30内或无线连接。
头部靠件31的倚靠曲面在水平方向上的中心部位具有低于两端的头靠内凹部310,头靠内凹部310内用于安装设置在头枕部位的传感装置7。
在头部靠件31、背部靠件32、左腰部靠件331和右腰部靠件332分别设有独立的供使用者倚靠的人体工学倚靠曲面的基础上,提供具有适应性腰靠结构即左腰靠调节装置333和右腰靠调节装置334的人体工学健康椅,能够根据不同的身体轮廓和背部曲线形状,自动调整腰靠状态,满足不同人群对舒适性和健康性的差异需求。
如图7和图8所示,头部靠件31设有头枕固定架311,椅背支撑架30顶部设有头枕支撑槽302,头枕固定架311可移动地固定在头枕支撑槽302内。
头枕固定架311设有头枕架凹槽3110,头枕架凹槽3110的两边内侧壁上设有头枕架齿条3111,椅背支撑架30内固定安装头枕电机303,头枕电机303的头枕电机轴304上固定安装头枕调节齿轮305,头枕调节齿轮305与头枕架凹槽3110两边侧壁上设置的头枕架齿条3111啮合。通过头枕电机303的转动驱动头枕调节齿轮305旋转,并带动头枕架齿条3111移动,从而驱动头枕固定架311沿头枕支撑槽302移动,头部靠件31得以相对椅背支撑架30升降。
进一步地,头枕支撑槽302内固定设置头枕移动支撑块306,头枕移动支撑块306内设有头枕移动导轨槽307。头枕架凹槽3110的两边侧壁的上部为光滑的头枕架导向壁3112,头枕架凹槽3110的两边内侧壁的下部设有头枕架齿条3111,头枕架导向壁3112嵌入头枕移动导轨槽307内,头枕固定架311可相对头枕移动导轨槽307移动。
还包括头枕电机安装板308,头枕电机303安装在头枕电机安装板308上,头枕电机安装板308安装在头枕移动支撑块306上,头枕电机轴304穿过头枕电机安装板308和其安装部位的头枕移动支撑块306并伸入头枕架凹槽3110内,头枕调节齿轮305安装在头枕架齿条3111对应高度的头枕电机轴304轴端。通过这种结构能够方便可靠地安装头枕电机303,并给头枕固定架311相对头枕支撑槽302的移动提供稳定的支撑和导向。
头枕架凹槽3110接近头枕安装部位的上部槽底设有上止动块3113,上止动块3113位于椅背支撑架30顶部的外侧。上止动块3113的作用是防止头枕被过分压低,在上止动块3113碰触到椅背支撑架30顶部时,即无法下压,并迫使头枕电机303停止带动头枕架齿条3111移动。
头枕架凹槽3110的末端槽底设有下止动块3114,下止动块3114位于头枕移动支撑块306的下侧。下止动块3114的作用是防止头枕被过分升高以致脱出椅背支撑架30内设置的头枕支撑槽302,在下止动块3114碰触到头枕移动支撑块306时,即无法升高,并迫使头枕电机303停止带动头枕架齿条3111移动。
头枕电机303可以使用具有过载停机功能的电机,或具有过载空转功能的电机,这两种电机现有技术中均有许多品种,本申请不再赘述。
头枕电机303的控制板设置在椅背横杆301内,头枕电机303的启停和正反转按钮设置在扶手5上,头枕电机303与其控制板及启停和正反转按钮之间通过控制和供电线路连接,头枕电机303本身及其控制与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电机技术根据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布置即可,本申请不再赘述。
通过设置头枕固定架311和头枕支撑槽302以及相关部件,使头枕可以在竖直方向自由移动,并通过上止动块3113和下止动块3114保证在移动到合适的位置后可以保持所需的高度。
通过上述结构,将电机布置在椅背支撑架30内并驱动头靠部件31的头枕固定架311上下移动以达到调节头枕升降的目的,结构简洁,椅背支撑架30盖上盖板后,外观平滑无突出物,除头枕固定架311的部分杆体外,其余运动部件均安装在椅背支撑架30内,安全可靠又实现美观效果。
下面请参阅图9至图11,椅背3的椅背支撑架30的杆体背后设有椅背支撑槽34,椅背支撑槽34的上端设有衣杆主轴41,衣杆主轴41设置在对应于腰背高度的椅背支撑槽34内,衣杆主轴41上设有可相对转动的衣杆主旋套筒42,衣杆主旋套筒42对应的椅背支撑架30侧壁上设有衣杆主旋电机47,衣杆主旋电机47的衣杆主旋电机轴470与衣杆主旋套筒42连接并驱动衣杆主旋套筒42旋转;衣杆主旋套筒42的筒体上对称设置两个衣杆折叠旋轴43,两个衣杆折叠旋轴43上分别可旋转地设有衣杆折叠旋转构件44,两个衣杆折叠旋转构件44的端部分别连接左衣杆401和右衣杆402;两个衣杆折叠旋轴43上还分别可旋转地设有衣杆翻转齿轮48,衣杆翻转齿轮48与衣杆折叠旋转构件44固定连接并可带动衣杆折叠旋转构件44旋转,两个衣杆翻转齿轮48之间相互啮合;衣杆主旋套筒42上还设有衣杆翻转电机49,衣杆翻转电机49的输出轴设有衣杆翻转主动轮490,衣杆翻转主动轮490与两个衣杆翻转齿轮48中的一个啮合。
衣杆主旋电机47的衣杆主旋电机轴470上设有衣杆主旋法兰471,衣杆主旋法兰471与衣杆主旋套筒42端部固定连接并驱动衣杆主旋套筒42旋转。
衣杆翻转电机49通过衣杆翻转电机固定件491固定在衣杆主旋套筒42上。
左衣杆401和右衣杆402的外侧表面在垂直于衣杆主轴41轴线的方向上的距离小于或等于两个衣杆折叠旋轴43中心距的一半。保证左衣杆401和右衣杆402在旋转折叠时不会发生干涉。
衣杆主旋套筒42上设有衣杆折叠旋轴固定部430,衣杆折叠旋轴固定部430设置在衣杆主旋套筒42接近椅背支撑槽34槽口面的一侧,衣杆折叠旋轴43安装在衣杆折叠旋轴固定部430上。通过设置衣杆折叠旋轴固定部430,可以将衣杆折叠旋轴43安装位置偏离衣杆主旋套筒42的本体一些,留下充足的布置空间,避免左衣杆401和右衣杆402在转动时与椅背支撑架30产生干涉。
衣杆翻转电机49启动时,通过衣杆翻转主动轮490驱动一个衣杆翻转齿轮48旋转,由于两个衣杆翻转齿轮48之间相互啮合,另一个衣杆翻转齿轮48会同步反向旋转。衣杆翻转齿轮48通过衣杆折叠旋转构件44带动左衣杆401和右衣杆402翻转,左衣杆401和右衣杆402可随衣杆折叠旋转构件44展开为一个完整的衣杆供在椅背后面悬挂衣服使用,左衣杆401和右衣杆402也可随衣杆折叠旋转构件44的旋转折叠,折叠后左衣杆401和右衣杆402合拢。左衣杆401和右衣杆402合拢后启动衣杆主旋电机47,通过衣杆主旋法兰471带动衣杆主旋套筒42旋转,就可以绕衣杆主轴41向下旋转将合拢后的左衣杆401和右衣杆402嵌入椅背支撑槽34内。
衣杆主旋电机47和衣杆翻转电机49可以使用具有过载停机功能的电机,或具有过载空转功能的电机,这两种电机现有技术中均有许多品种,本申请不再赘述。
衣杆翻转齿轮48通过衣杆折叠旋转构件44带动左衣杆401和右衣杆402翻转时,左衣杆401和右衣杆402若触碰到椅背支撑架30,衣杆翻转电机49将会由于过载停机或空转,左衣杆401和右衣杆402合拢时,衣杆翻转电机49也会在左衣杆401和右衣杆402相互触碰到时由于过载停机或空转。衣杆主旋电机47通过衣杆主旋法兰471带动衣杆主旋套筒42向下旋转将合拢后的左衣杆401和右衣杆402嵌入椅背支撑槽34内时,合拢后的左衣杆401和右衣杆402触碰到椅背支撑槽34底面时,衣杆主旋电机47将会由于过载停机或空转。
衣杆主旋电机47和衣杆翻转电机49的控制板设置在椅背横杆301内,衣杆主旋电机47和衣杆翻转电机49的启停和正反转按钮设置在扶手5上,衣杆主旋电机47和衣杆翻转电机49与其控制板及启停和正反转按钮之间通过控制和供电线路连接,衣杆主旋电机47和衣杆翻转电机49本身及其控制与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电机技术根据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布置即可,本申请不再赘述。
作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设有电动衣杆的座椅,通过衣杆翻转主动轮490与两个衣杆翻转齿轮48的配合,可以轻松保持展开或折叠状态,并且在展开或折叠过程中不会产生干涉。由于两个衣杆翻转齿轮48之间有啮合关系,其中一个衣杆翻转齿轮48与衣杆翻转主动轮490之间又有啮合关系,再加上衣杆翻转电机49本身的结构阻力和电机减速结构的阻力,在衣杆翻转电机49不运转时,整体结构的阻力很大,可以有效避免左衣杆401和右衣杆402偏离预定位置,不会轻易移动或晃动或相对展开折叠,保证了机构的稳定、可靠和安全。当然,也可以在此基础上再增加止动机构以进一步提升可靠性。
作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设有电动衣杆的座椅,左衣杆401和右衣杆402合拢,并绕衣杆主轴41向下旋转以嵌入椅背支撑槽34内时,由于衣杆翻转电机49及相关部件均直接或间接设置在衣杆主旋套筒42上,且不超出衣杆主旋套筒42的宽度范围,也就是不超出椅背支撑槽34的宽度范围,可以方便可靠地嵌入到椅背支撑槽34内。
作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设有电动衣杆的座椅,在需要时可以展开作为衣杆使用,避免了挂在椅背上的尴尬和麻烦,在不需要挂衣服时又可折叠收起,美观整洁,使用方便,可靠耐用。同时也可在座椅躺倒时作为对椅背的支撑构件,确保座椅椅背能够得到有效的支撑,在大角度躺倒尤其是直接躺平的情况下,保证座椅及椅背的稳定、可靠和安全。
上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8)

1.一种设有电动衣杆的座椅,具有椅背(3),椅背(3)的椅背支撑架(30)的杆体背后设有椅背支撑槽(34),椅背支撑槽(34)的上端设有衣杆主轴(41),衣杆主轴(41)设置在对应于腰背高度的椅背支撑槽(34)内,衣杆主轴(41)上设有可相对转动的衣杆主旋套筒(42),衣杆主旋套筒(42)对应的椅背支撑架(30)侧壁上设有衣杆主旋电机(47),衣杆主旋电机(47)的衣杆主旋电机轴(470)与衣杆主旋套筒(42)连接并驱动衣杆主旋套筒(42)旋转;衣杆主旋套筒(42)的筒体上对称设置两个衣杆折叠旋轴(43),两个衣杆折叠旋轴(43)上分别可旋转地设有衣杆折叠旋转构件(44),两个衣杆折叠旋转构件(44)的端部分别连接左衣杆(401)和右衣杆(402);两个衣杆折叠旋轴(43)上还分别可旋转地设有衣杆翻转齿轮(48),衣杆翻转齿轮(48)与衣杆折叠旋转构件(44)固定连接并可带动衣杆折叠旋转构件(44)旋转,两个衣杆翻转齿轮(48)之间相互啮合;衣杆主旋套筒(42)上还设有衣杆翻转电机(49),衣杆翻转电机(49)的输出轴设有衣杆翻转主动轮(490),衣杆翻转主动轮(490)与两个衣杆翻转齿轮(48)中的一个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设有电动衣杆的座椅,其特征在于,衣杆主旋电机(47)的衣杆主旋电机轴(470)上设有衣杆主旋法兰(471),衣杆主旋法兰(471)与衣杆主旋套筒(42)端部固定连接并驱动衣杆主旋套筒(42)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设有电动衣杆的座椅,其特征在于,衣杆翻转电机(49)通过衣杆翻转电机固定件(491)固定在衣杆主旋套筒(42)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设有电动衣杆的座椅,其特征在于,左衣杆(401)和右衣杆(402)的外侧表面在垂直于衣杆主轴(41)轴线的方向上的距离小于或等于两个衣杆折叠旋轴(43)中心距的一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设有电动衣杆的座椅,其特征在于,衣杆主旋套筒(42)上设有衣杆折叠旋轴固定部(430),衣杆折叠旋轴固定部(430)设置在衣杆主旋套筒(42)接近椅背支撑槽(34)槽口面的一侧,衣杆折叠旋轴(43)安装在衣杆折叠旋轴固定部(430)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设有电动衣杆的座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座(1)、躺倒调节装置(2)、躺倒支撑装置(4)、扶手(5)、控制处理装置(6)和传感装置(7),躺倒调节装置(2)设置在底座(1)上,椅背(3)设置在躺倒调节装置(2)上,通过调节躺倒调节装置(2)可带动椅背(3)相对底座(1)转动;椅背(3)上设有头部靠件(31)、背部靠件(32)和腰部靠件(33),底座(1)的两侧设置扶手(5);躺倒支撑装置(4)可转动地设置在椅背(3)的背面;控制处理装置(6)安装在椅背(3)内部的空心结构内,并通过供电/数据信号连接线与安装在各个功能部位的传感装置(7)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设有电动衣杆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椅背支撑架(30)上设有椅背横杆(301),椅背横杆(301)的内部为空心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设有电动衣杆的座椅,其特征在于,衣杆主旋电机(47)和衣杆翻转电机(49)的控制板设置在椅背横杆(301)内,衣杆主旋电机(47)和衣杆翻转电机(49)的启停和正反转按钮设置在扶手(5)上,衣杆主旋电机(47)和衣杆翻转电机(49)与其控制板及启停和正反转按钮之间通过控制和供电线路连接。
CN201720647359.7U 2017-06-05 2017-06-05 一种设有电动衣杆的座椅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8372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47359.7U CN207837207U (zh) 2017-06-05 2017-06-05 一种设有电动衣杆的座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47359.7U CN207837207U (zh) 2017-06-05 2017-06-05 一种设有电动衣杆的座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837207U true CN207837207U (zh) 2018-09-11

Family

ID=634251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647359.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837207U (zh) 2017-06-05 2017-06-05 一种设有电动衣杆的座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8372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06117B (zh) 一种具有起身功能的多功能座椅
JP2015020739A (ja) 折り畳み式オットマン装置
CN107467933A (zh) 一种座椅心率血压采集模块及智能座椅
CN204132865U (zh) 坐卧两用办公椅
CN107048812A (zh) 一种座椅无线温度传感坐姿检测系统及其方法
CN109043939A (zh) 一种按摩沙发
CN107048858B (zh) 一种座椅光线传感坐姿检测系统及其方法
CN203988857U (zh) 一种中部背垫可翻转医疗床
CN207837207U (zh) 一种设有电动衣杆的座椅
CN107048785A (zh) 一种能够自动调节躺倒的座椅
CN209361258U (zh) 一种实用性高的医疗用复健辅助设备
CN207613488U (zh) 一种具有头枕电动调节装置的座椅
CN107606410A (zh) 一种计算机显示器支架
CN207679165U (zh) 一种设有衣杆的座椅
CN107028391A (zh) 一种防过劳健康椅
CN107183985A (zh) 一种座椅坐姿检测系统及其方法
CN202751567U (zh) 一种腿部按摩器
CN207613492U (zh) 能够调节躺倒支撑的座椅
CN107259851A (zh) 一种座椅激光测距坐姿检测系统及其方法
CN204072574U (zh) 一种可翻转180度的多功能护理床
CN107411406A (zh) 一种能够调节躺倒支撑的座椅
CN203646821U (zh) 角度可调的沙滩椅
CN207679163U (zh) 能够自动调节躺倒的座椅
CN207055241U (zh) 一种人体动力控制踏脚收平的休闲椅
CN205573963U (zh) 一种改进的商务座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911

Termination date: 2020060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