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33935U - 海水淡化供电系统 - Google Patents

海水淡化供电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833935U
CN207833935U CN201721669297.6U CN201721669297U CN207833935U CN 207833935 U CN207833935 U CN 207833935U CN 201721669297 U CN201721669297 U CN 201721669297U CN 207833935 U CN207833935 U CN 2078339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r
power supply
sea water
supply system
pu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66929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圣君
陈耀东
孟召灿
孙灿辉
郑罡
邢勉
张曙明
孙培栋
李小生
廖小涛
彭良辉
谢凯
王子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Power Investment Group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Power Investment Group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Power Investment Group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Power Investment Group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66929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8339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8339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8339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24Water desalin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30/00Energy generation of nuclear origin

Landscapes

  • Heat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海水淡化供电系统,所述海水淡化供电系统包括:反应堆本体和一次换热器,所述反应堆本体通过管路与所述一次换热器的第一路相连以形成一回路;海水淡化系统,所述海水淡化系统通过管路与所述一次换热器的第二路相连以形成二回路;发电系统,所述发电系统的蒸汽发生器的第一路与所述一次换热器的第一路并联,以利用所述反应堆本体提供的热量发电。本实用新型的海水淡化供电系统,发电系统、海水淡化系统和反应堆本体通过简单的管路相连,可以实现电、淡水联供,能效高,发电功率高,且管路系统清晰简单、易于布置,故障点少。

Description

海水淡化供电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核能利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海水淡化供电系统。
背景技术
海岛供电一般分为风电、潮汐发电、核电等,其中风电和潮汐发电供电稳定性差,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高,核电则能提供较为稳定的电能供应,但是核能发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热,影响附近的生态。相关技术中,公开了部分耦合联供系统,但是管路连接复杂,使得整个系统的故障点多,存在改进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海水淡化供电系统。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海水淡化供电系统,包括:反应堆本体和一次换热器,所述反应堆本体通过管路与所述一次换热器的第一路相连以形成一回路;海水淡化系统,所述海水淡化系统通过管路与所述一次换热器的第二路相连以形成二回路;发电系统,所述发电系统的蒸汽发生器的第一路与所述一次换热器的第一路并联,以利用所述反应堆本体提供的热量发电。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海水淡化供电系统,发电系统、海水淡化系统和反应堆本体通过简单的管路相连,可以实现电、淡水联供,能效高,发电功率高,且管路系统清晰简单、易于布置,故障点少。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海水淡化供电系统,所述发电系统包括:所述蒸汽发生器、汽轮机、发电冷凝器、工质泵和发电机,所述蒸汽发生器的第二路、所述汽轮机、所述发电冷凝器、所述工质泵通过管路顺次首尾相连形成发电驱动循环,所述发电机与所述汽轮机动力耦合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海水淡化供电系统,还包括:储能系统,所述储能系统与所述发电机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海水淡化供电系统,所述发电冷凝器与水泵的出水端相连,所述水泵的进水端与环境水源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海水淡化供电系统,所述海水淡化系统为低温多效海水淡化系统,包括多个低温多效蒸发器,其中一个所述低温多效蒸发器的两端与所述一次换热器的第二路相连形成所述二回路。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海水淡化供电系统,所述一回路设有一次泵,所述二回路设有二次泵,所述一次泵和所述二次泵均设于回水端,且所述一次泵的进水端设在并联回路外。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海水淡化供电系统,所述一次换热器的第一路的进水端温度介于115℃-130℃,所述一次换热器的第一路的回水端温度介于70℃-90℃,所述一次换热器的第二路的出水端温度介于100℃-115℃,所述一次换热器的第二路的回水端温度介于40℃-60℃,所述一次换热器的第一路的压力介于0.51Mpa-0.69Mpa,所述一次换热器的第二路的压力介于0.7Mpa-0.9Mpa。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海水淡化供电系统,所述一回路设有稳压器,所述稳压器连接到所述反应堆本体与所述一次换热器的进口端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海水淡化供电系统,所述一回路包括多个并联设置的所述一次换热器。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海水淡化供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反应堆本体11,一次泵12,一次换热器13,二次泵14,稳压器15,
发电系统20,蒸汽发生器21,汽轮机22,发电冷凝器23,工质泵24,发电机25,储能系统26,
海水淡化系统4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海水淡化供电系统,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海水淡化供电系统可以用于海岛供电以及供淡水,岛上建立供热堆管网系统,该系统利用反应堆产生的热量,通过发电系统20,所产生的电力供给用户,多余的电力可以储存;通过海水淡化系统40,产生淡水供给用户。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海水淡化供电系统包括:反应堆本体11、一次换热器13、发电系统20和海水淡化系统40。
其中,反应堆本体11通过管路与一次换热器13的第一路相连以形成一回路,比如,反应堆本体11包括反应堆容器和堆芯,堆芯设在反应堆容器内,反应堆容器具有容器进口和容器出口。一次换热器13包括第一路和第二路,两路之间可以进行热交换,一次换热器13的第一路的两端分别与容器进口和容器出口相连以形成封闭的一回路,换热介质(通常为水)在一次换热器13与反应堆容器之间循环流动以带走堆芯的热量,一回路用于冷却堆芯,一回路含放射性物质,一回路置于核岛厂房内以防止放射性物质泄漏。
一回路可以设有稳压器15,稳压器15连接到反应堆本体11与一次换热器13的进口端之间,稳压器15对一回路内的压力进行调节控制,一回路可以包括多个一次换热器13,比如两个,多个一次换热器13并联设置,这样可以稳定地带出反应堆本体11 内的热量,且可以使用小型化的一次换热器13,降低成本,通过选择一次换热器13的开启数目即可方便地调节一回路的换热功率。
发电系统20的蒸汽发生器21的第一路与一次换热器13的第一路并联,以利用反应堆本体11提供的热量发电。也就是说,一回路的部分热水在进入一次换热器13之前通过进入蒸汽发生器21,与蒸汽发生器21中的第二路中冷水换热,温度下降变成冷水后回到一回路中。由于发电系统20直接利用换热前的热水,发电功率高,在海岛的用电功率大时,该回路完全可以满足需要。
一回路设有一次泵12,且一次泵12设于一回路的回水端,一次泵12可以连接在一次换热器13的第一路的出水端与反应堆容器进水端之间,且一次泵12的进水端设在并联回路外,一次泵12同时驱动一次换热器13和蒸汽发生器21中的热水流动,且该侧的换热介质温度相对较低,这样可以延长一次泵12的使用寿命。
海水淡化系统40通过管路与一次换热器13的第二路相连以形成二回路,且利用一回路提供的热量进行海水淡化,海水淡化系统40直接利用一次换热后的热源,海水淡化功率大。
一次换热器13的第二路、海水淡化系统40形成封闭的二回路,这样二回路内的换热介质不易泄露。二回路用于冷却一回路,二回路内的换热介质(通常为水)与一回路的换热介质换热后温度升高成为热水源,该热水源可以用于海水淡化。二回路设有二次泵14,且二次泵14设于二回路的回水端,二次泵14可以连接在一次换热器13的第二路的进口端,该侧的换热介质温度相对较低,这样可以延长二次泵14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海水淡化供电系统,发电系统20、海水淡化系统40和反应堆本体11通过简单的管路相连,可以实现电、淡水联供,能效高,发电功率高,且管路系统清晰简单、易于布置,故障点少。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发电系统20包括:蒸汽发生器21、汽轮机22、发电冷凝器23、工质泵24和发电机25,蒸汽发生器21的第一路与反应堆本体11相连以向蒸汽发生器21供热,蒸汽发生器21的第二路、汽轮机22、发电冷凝器23、工质泵 24通过管路顺次首尾相连形成发电驱动循环,发电机25与汽轮机22动力耦合连接。发电冷凝器23与水泵的出水端相连,水泵的进水端与环境水源相连。
换言之,由水泵从外界抽入低温海水,注入发电冷凝器23中作为冷却水源,同时吸收部分热量后,再通过工质泵24进入蒸汽发生器21,通过蒸汽发生器21加热形成高温蒸汽后通过汽轮机22,带动汽轮机22工作转由发电机25进行发电,蒸汽回到冷凝器32后液化排出。发电机25发出的电经由电网供给用户使用。
海水淡化供电系统还可以包括:储能系统26,储能系统26与发电机相连,比如储能系统26可以通过电网与发电机相连,储能系统26可以将过剩的热量储存,在海水淡化供电系统无法供电期间(比如发电系统20维护期间)补充供电。
如图1所示,海水淡化系统40可以为低温多效海水淡化系统40,海水淡化系统40包括多个低温多效蒸发器,多个低温多效蒸发器可以为并联式也可以为串联式,其中一个低温多效蒸发器的两端与一次换热器13的第二路相连形成二回路。蒸汽发生器21的第一路的出口端与低温多效蒸发器的进口端之间的管路上设有两个并联的支路,其中一个支路上设有调节阀39,调节阀39可以为电动调节阀。
具体地,海水进入低温多效海水淡化系统40后,部分海水排出,另外一部分通过水泵进入各层低温多效蒸发器中,通过蒸发得到的淡水由各层低温多效蒸发器中汇集后通过水泵导出供给用户使用。蒸发剩下的浓盐水由各层汇总后排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为了确保整个系统的安全性,一次换热器13的第一路的进水端温度介于115℃-130℃,一次换热器13的第一路的回水端温度介于70℃ -90℃,一次换热器13的第二路的出水端温度介于100℃-115℃,一次换热器13的第二路的回水端温度介于40℃-60℃,一次换热器13的第一路的压力介于0.51Mpa-0.69Mpa,一次换热器13的第二路的压力介于0.7Mpa-0.9Mpa。
比如,一次换热器13的第一路的进水端温度为120℃,一次换热器13的第一路的回水端温度为80℃,一次换热器13的第二路的出水端温度为110℃,一次换热器13的第二路的回水端温度为50℃,一次换热器13的第一路的压力为0.6Mpa,即一回路的工作压力为0.6Mpa,一次换热器13的第二路的压力为0.8Mpa,即二回路的工作压力为 0.8Mpa。
综上所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海水淡化供电系统,通过简单的管路将发电系统20、海水淡化系统40和反应堆本体11相连,以实现电、淡水联供,能效高,且管路系统清晰简单、易于布置,故障点少。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9)

1.一种海水淡化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反应堆本体和一次换热器,所述反应堆本体通过管路与所述一次换热器的第一路相连以形成一回路;
海水淡化系统,所述海水淡化系统通过管路与所述一次换热器的第二路相连以形成二回路;
发电系统,所述发电系统的蒸汽发生器的第一路与所述一次换热器的第一路并联,以利用所述反应堆本体提供的热量发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水淡化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系统包括:所述蒸汽发生器、汽轮机、发电冷凝器、工质泵和发电机,所述蒸汽发生器的第二路、所述汽轮机、所述发电冷凝器、所述工质泵通过管路顺次首尾相连形成发电驱动循环,所述发电机与所述汽轮机动力耦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海水淡化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储能系统,所述储能系统与所述发电机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海水淡化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冷凝器与水泵的出水端相连,所述水泵的进水端与环境水源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水淡化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海水淡化系统为低温多效海水淡化系统,包括多个低温多效蒸发器,其中一个所述低温多效蒸发器的两端与所述一次换热器的第二路相连形成所述二回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水淡化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回路设有一次泵,所述二回路设有二次泵,所述一次泵和所述二次泵均设于回水端,且所述一次泵的进水端设在并联回路外。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海水淡化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换热器的第一路的进水端温度介于115℃-130℃,所述一次换热器的第一路的回水端温度介于70℃-90℃,所述一次换热器的第二路的出水端温度介于100℃-115℃,所述一次换热器的第二路的回水端温度介于40℃-60℃,所述一次换热器的第一路的压力介于0.51Mpa-0.69Mpa,所述一次换热器的第二路的压力介于0.7Mpa-0.9Mpa。
8.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海水淡化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回路设有稳压器,所述稳压器连接到所述反应堆本体与所述一次换热器的进口端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海水淡化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回路包括多个并联设置的所述一次换热器。
CN201721669297.6U 2017-12-04 2017-12-04 海水淡化供电系统 Active CN2078339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69297.6U CN207833935U (zh) 2017-12-04 2017-12-04 海水淡化供电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69297.6U CN207833935U (zh) 2017-12-04 2017-12-04 海水淡化供电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833935U true CN207833935U (zh) 2018-09-07

Family

ID=633870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669297.6U Active CN207833935U (zh) 2017-12-04 2017-12-04 海水淡化供电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83393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62879A (zh) * 2020-12-03 2021-03-26 东北大学 一种基于核能的能源梯级利用多元供能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62879A (zh) * 2020-12-03 2021-03-26 东北大学 一种基于核能的能源梯级利用多元供能系统
CN112562879B (zh) * 2020-12-03 2024-05-14 东北大学 一种基于核能的能源梯级利用多元供能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434908B1 (ko) 중저온 폐열을 활용한 난방 열원 또는 전기 생산 시스템, 및 그 제어방법
JP5194122B2 (ja) 熱供給用熱交換装置
CN103351034A (zh) 一种高温气冷堆与低温多效蒸馏海水淡化的耦合装置
US20220415527A1 (en) Combined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of small fluoride-salt-cooled high-temperature reactor and solar tower
CN106252693A (zh) 电池系统
CN207797210U (zh) 一种降低凝结水排放温度的余热回收换热系统
CN205013056U (zh) 水电联产系统
CN207833935U (zh) 海水淡化供电系统
CN207230695U (zh) 核电站余热供热系统
CN207833936U (zh) 海水淡化供电系统
CN105972673B (zh) 一种中继能源站型大温差供热系统及方法
CN115405390B (zh) 一种压水堆发电、储能、海水淡化与制冷耦合运行系统及方法
CN114542218B (zh) 一种高温气冷堆热电水三联供系统及方法
CN103016074A (zh) 热能与自然冷能相结合的水、电、盐联产装置
CN114738065B (zh) 一种快中子反应堆热电水三联供系统
CN203642306U (zh) 三级蒸发吸收式热泵型供热机组
CN109441577A (zh) 吸收式热泵热电联产机组循环冷却水零上塔运行方法
CN207833934U (zh) 供电制冷系统
CN108518719A (zh) 一种采用双凝汽器的大温差集中供热系统
CN209431693U (zh) 一种碟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
CN209840233U (zh) 空冷高背压机组利用低位能供热制冷联合系统
CN208025885U (zh) 供电制冷系统
KR101418818B1 (ko) 소수력 복합 발전 시스템
CN208103973U (zh) 海水淡化制冷系统
CN218523547U (zh) 多级电热泵-熔盐梯级储热供汽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