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32712U - 一种扫描电镜制片载体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扫描电镜制片载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832712U
CN207832712U CN201721649295.0U CN201721649295U CN207832712U CN 207832712 U CN207832712 U CN 207832712U CN 201721649295 U CN201721649295 U CN 201721649295U CN 207832712 U CN207832712 U CN 2078327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 microscope
scanning electron
making carrier
film
microscope fil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64929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芳
王玉柱
杨明俊
夏敏杰
胡晶莹
杨威
职瑞娜
李卫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Institute of biomedical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Institute of Planned Parenthood Researc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Institute of Planned Parenthood Research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Institute of Planned Parenthood Research
Priority to CN20172164929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8327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8327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8327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扫描电镜制片载体,用于承载游离细胞样品,扫描电镜制片载体由细胞爬片沿中心十字线分割而成,且以细胞爬片的径向为参照,每一片扫描电镜制片载体的内侧的角部为直角,外侧的两个角部中的其中一个为缺角。由于细胞爬片的厚度相对于玻璃载玻片的厚度较薄,所以使得扫描电镜制片载体易于切割制造;此外,缺角的存在使得扫描电镜制片载体从正反两面看上去能够具有不同的形状,再配合直角的方位,使得实验操作人员能够轻易地识别出扫描电镜制片载体承载有游离细胞样品的那一面。

Description

一种扫描电镜制片载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扫描电镜制片载体。
背景技术
扫描电镜广泛用于材料科学、生物学、医学、半导体材料与器件、工业生产中的产品质量鉴定及生产工艺控制等。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直接观察标本表面的三维空间结构,真实地反映各种细胞表面和断裂面的形态特征。扫描电镜焦深比透射电子显微镜大10倍,比光学显微镜大几百倍。由于图象景深大,故所得扫描电子象富有立体感,具有三维形态,能够提供比其他显微镜更多的重要信息。
生物医学领域常运用扫描电镜观察游离细胞样品表面的超微结构,阐明光镜下无法观察到的病理损伤。扫描电镜的原理是利用聚焦得非常细的高能电子束在样品上扫描,激发出各种物理信息,通过对这些信息的接受、放大和显示成像,获得测试试样表面形貌的图像。因此,选择承载游离细胞的适宜载体,制备优化的供扫描电镜观察的游离细胞样品制片,是获得理想实验结果的先决条件。
目前常见游离细胞扫描电镜载体大多是玻璃载玻片,制备方法是将待观察的游离细胞悬浮液,沉淀在经过多聚赖氨酸包被的玻璃载玻片上,采用2.5%的戊二醛固定细胞,对细胞进行清洗之后,用不同浓度的梯度乙醇对细胞脱水、醋酸正戊酯进行置换、临界点干燥及抽真空处理、并通过导电胶层将玻璃载玻片固定在扫描电镜样品托上,从导电胶层侧面引出一条导电条,将导电条的另一端置于细胞面上,用离子溅射镀膜仪镀导电层,使导电条的另一端与导电层固定相接。
但是上述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一是玻璃载玻片必须切割成较小尺寸(最大边长约10mm),才能放在扫描电镜样品托上观察。玻璃载玻片较厚,切割具有一定难度,切割后会产生肉眼看不到的碎小的玻璃渣,残留在需要扫描电镜观察的载玻片上,造成视野内的污染;其次,由于玻璃载玻片上的细胞层很薄且无色透明,肉眼难以区分细胞层与载玻片底的正反面,有时会出现误将细胞面朝下进行制片的现象。
本领域需要一种易于切割制造且易于识别细胞承载面的扫描电镜制片载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扫描电镜制片载体,其具有易于切割制造且易于识别细胞承载面的优点。
为实现所述目的的扫描电镜制片载体,用于承载游离细胞样品,多片所述扫描电镜制片载体扫描电镜制片载体由细胞爬片扫描电镜制片载体沿中心十字线扫描电镜制片载体分割而成,且以所述细胞爬片扫描电镜制片载体的径向为参照,每一片所述扫描电镜制片载体扫描电镜制片载体的内侧的角部为直角,外侧的两个角部中的其中一个为缺角。
所述的扫描电镜制片载体,其进一步的特点是,所述扫描电镜制片载体扫描电镜制片载体的形状为直角扇形,由圆形的所述细胞爬片扫描电镜制片载体沿中心十字线分割而成;形状为直角扇形的所述扫描电镜制片载体扫描电镜制片载体的外侧的两个角部中的其中一个为缺角。
所述的扫描电镜制片载体,其进一步的特点是,形状为直角扇形的所述扫描电镜制片载体扫描电镜制片载体的半径为10mm,厚度为0.16mm至0.19mm。
所述的扫描电镜制片载体,其进一步的特点是,所述扫描电镜制片载体扫描电镜制片载体的形状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由正方形的所述细胞爬片扫描电镜制片载体沿两条对角线分割而成;形状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所述扫描电镜制片载体扫描电镜制片载体的外侧的两个角部中的其中一个为缺角。
所述的扫描电镜制片载体,其进一步的特点是,所述扫描电镜制片载体扫描电镜制片载体的正反两面均具有用于承载所述游离细胞样品的粘附层,使得所述扫描电镜制片载体扫描电镜制片载体的正反两面均能承载所述游离细胞样品。
所述的扫描电镜制片载体,其进一步的特点是,形状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所述扫描电镜制片载体的斜边的边长为10mm,厚度为0.16mm至0.19mm。
所述的扫描电镜制片载体,其进一步的特点是,所述扫描电镜制片载体为透明玻璃材料制作。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扫描电镜制片载体,用于承载游离细胞样品,扫描电镜制片载体扫描电镜制片载体由细胞爬片扫描电镜制片载体沿中心十字线分割而成,且以细胞爬片扫描电镜制片载体的径向为参照,每一片扫描电镜制片载体扫描电镜制片载体的内侧的角部为直角,外侧的两个角部中的其中一个为缺角。由于细胞爬片扫描电镜制片载体的厚度相对于玻璃载玻片的厚度较薄,所以使得扫描电镜制片载体易于切割制造,切割过程产生的玻璃碎渣极少,避免过多碎渣残留在盖玻片的细胞面,减少扫描电镜视野内的污染;此外,缺角的存在使得扫描电镜制片载体从正反两面看上去能够具有不同的形状,再配合直角的方位,使得实验人员能够轻易地识别出扫描电镜制片载体扫描电镜制片载体的承载有游离细胞样品的那一面。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的以及其他的特征、性质和优势将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的描述而变得更加明显,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圆形的细胞爬片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圆形的细胞爬片的中心十字线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扇形的扫描电镜制片载体从细胞爬片上切下后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扇形的扫描电镜制片载体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正方形的细胞爬片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正方形的细胞爬片的中心十字线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扫描电镜制片载体从细胞爬片上切下后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扫描电镜制片载体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在以下的描述中阐述了更多的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显然能够以多种不同于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根据实际应用情况作类似推广、演绎,因此不应以此具体实施例的内容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图1至图8仅作为示例,其并非是按照等比例的条件绘制的,并且不应该以此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实际要求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
参考图1、2、3、4,扫描电镜制片载体1为图4所示的直角扇形。继续参考图1、2、3,扫描电镜制片载体1由细胞爬片100沿中心十字线101分割而成。分割后获得如图3所示的结构,但这一结构从正反两面观察时形状没有区别,容易导致实验人员拿反,进而出现误将细胞面朝下进行制片的现象。不过,由于是对细胞爬片100进行切割,切割过程产生的玻璃碎渣极少,避免过多碎渣残留在盖玻片的细胞面,减少扫描电镜视野内的污染。扫描电镜制片载体1为透明玻璃材料制作。细胞爬片100为市场上可以买到的常用的实验耗材。
为使得扫描电镜制片载体1的细胞面容易分辨,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扫描电镜制片载体1的内侧的角部1a为直角,外侧的两个角部1b中的其中一个为缺角。缺角可由角部1b切去一部分而形成。
缺角的存在使得扫描电镜制片载体1从正反两面看上去能够具有不同的形状,再配合直角的方位,使得实验人员能够轻易地识别出扫描电镜制片载体扫描电镜制片载体的承载有游离细胞样品的那一面。例如,实验人员在实验过程中,可以使扫描电镜制片载体1的直角始终保持在左下方位置,缺角始终保持在右下方的位置,这样电镜制片载体1的正反两个面中,朝向实验人员的面就被固定下来,当这个面上承载游离细胞样品后,即使游离细胞样品为无色透明状且无法被肉眼观察,实验人员也不会搞错。
在一个比较例中,试验人员采用在电镜制片载体上贴带颜色的纸片的方式来区分电镜制片载体的正反面,但这样的做法并不牢靠,因为纸片容易从电镜制片载体上掉落。
如图1、2、3、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扫描电镜制片载体1的形状为直角扇形,由圆形的细胞爬片100沿中心十字线101分割而成;形状为直角扇形的扫描电镜制片载体1的外侧的两个角部中的其中一个为缺角。在图4中,两个角部1b中下侧的一个为缺角。
圆形的细胞爬片100的直径可以是20mm,厚度为0.16mm至0.19mm。形状为直角扇形的扫描电镜制片载体1的半径为10mm,厚度为0.16mm至0.19mm。在该实施例中,中心十字线101为相互正交的两条直线,且交点位于圆形的细胞爬片100的中心。
如图5、6、7、8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扫描电镜制片载体1的形状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由正方形的细胞爬片100沿中心十字线101分割而成;形状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扫描电镜制片载体1的外侧的两个角部中的其中一个为缺角。在图8中,两个角部1b中右侧的一个为缺角。
正方形的细胞爬片100的边长可以是20mm,厚度为0.16mm至0.19mm。形状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扫描电镜制片载体1的边长为10mm,厚度为0.16mm至0.19mm。在该实施例中,中心十字线101为相互正交的两条直线,且交点位于正方形的细胞爬片100的中心。中心十字线101分别与正方形的细胞爬片100的两条对角线重合。
扫描电镜制片载体1的正反两面均具有用于承载游离细胞样品的粘附层,使得扫描电镜制片载体1的正反两面均能承载游离细胞样品。粘附层可通过浸泡多聚赖氨酸后再烘干的方式来形成。细胞爬片100一般已经经过多聚赖氨酸的浸泡处理,从而带有该粘附层。
本实用新型虽然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扫描电镜制片载体,用于承载游离细胞样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描电镜制片载体(1)由细胞爬片(100)沿中心十字线(101)分割而成,且以所述细胞爬片(100)的径向为参照,每一片所述扫描电镜制片载体(1)的内侧的角部(1a)为直角,外侧的两个角部(1b)中的其中一个为缺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描电镜制片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描电镜制片载体(1)的形状为直角扇形,由圆形的所述细胞爬片(100)沿所述中心十字线(101)分割而成;形状为直角扇形的所述扫描电镜制片载体(1)的外侧的两个角部中的其中一个为缺角。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扫描电镜制片载体,其特征在于,形状为直角扇形的所述扫描电镜制片载体(1)的半径为10mm,厚度为0.16mm至0.19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描电镜制片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描电镜制片载体(1)的形状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由正方形的所述细胞爬片(100)沿所述中心十字线(101)分割而成;形状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所述扫描电镜制片载体(1)的外侧的两个角部中的其中一个为缺角。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描电镜制片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描电镜制片载体(1)的正反两面均具有用于承载所述游离细胞样品的粘附层,使得所述扫描电镜制片载体(1)的正反两面均能承载所述游离细胞样品。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扫描电镜制片载体,其特征在于,形状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所述扫描电镜制片载体(1)的斜边的边长为10mm,厚度为0.16mm至0.19m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描电镜制片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描电镜制片载体(1)为透明玻璃材料制作。
CN201721649295.0U 2017-12-01 2017-12-01 一种扫描电镜制片载体 Active CN2078327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49295.0U CN207832712U (zh) 2017-12-01 2017-12-01 一种扫描电镜制片载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49295.0U CN207832712U (zh) 2017-12-01 2017-12-01 一种扫描电镜制片载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832712U true CN207832712U (zh) 2018-09-07

Family

ID=633869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649295.0U Active CN207832712U (zh) 2017-12-01 2017-12-01 一种扫描电镜制片载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83271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25018A (zh) * 2021-05-19 2021-08-31 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 一种适用于底栖动物组织扫描电镜制片的装置及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25018A (zh) * 2021-05-19 2021-08-31 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 一种适用于底栖动物组织扫描电镜制片的装置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943409B1 (en) Meniscus reducing member
CN207832712U (zh) 一种扫描电镜制片载体
Lynch et al. Pore propagation directions and nanoporous domain shape in n-InP anodized in KOH
Wang et al. Automatic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nanobubbles with a novel image segmentation method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he study of nanobubble coalescence
Barin et al. 3D‐Engineered scaffolds to study microtubes and localization of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in patient‐derived glioma cells
Murugarren et al. Highly aligned bacterial nanocellulose films obtained during static biosynthesis in a reproducible and straightforward approach
Korneev et al. New insights into sperm ultrastructure through enhance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CN209167676U (zh) 一种显微镜样品固定架
Yamashina et al. Application of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to ultrastructural and histochemical studies of fixed and embedded cells
JP2009229339A (ja) 顕微鏡観察用サンプル作製方法、及びそれに用いるキット
JP4946047B2 (ja) 有形成分分類装置用粒子標準試薬
CN202362251U (zh) 一种金相显微镜观察样品用夹具
CN209298059U (zh) 一种观察粉体的扫描电镜用样品台
Henn et al. SEM/FIB Imaging for studying neural interfaces
CN206546811U (zh) 一种可排序型夹持不规则小样品的扫描电镜样品台
CN209055746U (zh) 一种具有查看立体效果的新型载玻片
CN101211413A (zh) 一种基于视频图像处理的快速瞳孔中心定位的方法
Zweyer et al. SNOM on cell thin sections: observation of Jurkat and MDAMB453 cells
Shibata-Seki et al. AFM characterization of chemically treated corneal cells
Zaitsev Blood Cells Study
WO2020017451A1 (ja) 単離細胞標本、単離細胞標本の製造方法、及び目的細胞の検出方法
CN201885692U (zh) 一种用于汽车制件三维检测的扫描拼接板
CN208636116U (zh) 高强化学纤维束丝的分丝装置
US20200032188A1 (en) Culture membrane and culture dish
Hacker et al. Ultrastructural analysis and quantification of peroxisome-organelle contac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00032 Shanghai Xuhui District Xietu Road No. 2140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Institute of biomedical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200032 Shanghai Xuhui District Xietu Road No. 2140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INSTITUTE OF PLANNED PARENTHOOD RESEARCH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