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32631U - 空气过滤器气溶胶细菌截留试验系统 - Google Patents

空气过滤器气溶胶细菌截留试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832631U
CN207832631U CN201721814117.9U CN201721814117U CN207832631U CN 207832631 U CN207832631 U CN 207832631U CN 201721814117 U CN201721814117 U CN 201721814117U CN 207832631 U CN207832631 U CN 2078326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erosol
pipeline
air filter
sleeve
samp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81411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文庆
施燕平
郝树彬
张萌萌
刘肖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Quality Inspection Center for Medical Devices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Quality Inspection Center for Medical Devi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Quality Inspection Center for Medical Devices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Quality Inspection Center for Medical Devices
Priority to CN20172181411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8326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8326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8326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空气过滤器气溶胶细菌截留试验系统,属于细菌截留试验技术领域,试验装置的结构包括用于提供微生物气溶胶的气溶胶室、用于装载供试空气过滤器的样品挑战组件、对透过供试空气过滤器的细菌进行收集的采样器和驱动微生物气溶胶流动的抽吸系统,所述气溶胶室内设有微生物气溶胶发生器,所述的抽吸系统包括负压泵和管路,样品挑战组件和采样器均设置在所述管路上,所述管路包括一路阳性对照支路和多路样品测试支路;所述的试验方法包括细菌挑战试验和结果判定。本实用新型通过气溶胶细菌截留试验来评价气体过滤器的细菌截留能力,且适用于评价输液、输血器具用空气过滤器是否满足临床需要的通用要求,试验结果的准确度高。

Description

空气过滤器气溶胶细菌截留试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细菌截留试验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空气过滤器气溶胶细菌截留试验系统,适用于对输液、输血器具用空气过滤器成品的细菌截留能力进行评价。
背景技术
目前,有几种评价气体过滤器截留能力的方法,包括液体细菌截留试验,气溶胶细菌截留试验以及气溶胶病毒截留试验。气溶胶细菌截留试验是首先将细菌悬液气溶胶化,然后对空气过滤器进行挑战的试验方法。气溶胶细菌截留试验不如液体细菌截留试验严格,但是的确能代表空气过滤器被挑战的真实情况。
由于气溶胶细菌截留试验为破坏性试验,方法较为复杂,且对试验条件和人员操作要求高,一般不适用于空气过滤器的常规质量控制,所以目前还没有通过气溶胶细菌截留试验来进行空气过滤器细菌截留能力评价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空气过滤器气溶胶细菌截留试验系统及试验方 法,该试验装置通过气溶胶细菌截留试验来评价气体过滤器的细菌截留能力,用于评价输液、输血器具用空气过滤器是否满足临床需要的通用要求,试验结果的准确度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气溶胶细菌截留试验装置,包括用 于提供微生物气溶胶的气溶胶室、用于装载供试空气过滤器的样品挑战组件、对透过供试 空气过滤器的细菌进行收集的采样器和驱动微生物气溶胶流动的抽吸系统;所述气溶胶室 内设有微生物气溶胶发生器,所述的抽吸系统包括负压泵和管路。所述供试空气过滤器包括第一隔板、第二隔板、轴承和锁定板,第一隔板和锁定板均安装在套筒的内部,第一隔板和锁定板之间有间隙,套筒上开设透孔,轴承的内圈与套筒连接,轴承的外圈连接旋转挡板,旋转挡板能够围绕轴承旋转,旋转挡板能封挡住透孔,锁定板为L形板状结构,锁定板的一侧能与套筒的外侧夹住旋转挡板的一侧,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之间安装可拆卸滤芯,所述可拆卸滤芯包括过滤管,过滤管的内部安装过滤网,过滤管的上部安装两个气密板和一个弹簧,两个气密板所在平面相互平行,弹簧位于两个气密板之间,弹簧的一端与过滤管连接,弹簧的另一端连接橡胶板,橡胶板的下部位于两个气密板之间,橡胶板的上部能与旋转挡板的底部配合,过滤管的侧周与套筒的内壁贴合。
所述管路包括一路阳性对照支路和多路样品测试支路,阳性对照支路和多路样品测试支路在一端汇集到一个总管路上并通过总管路连接负压泵,阳性对照支路和多路样品测试支路在另一端分别与气溶胶室相连通。
阳性对照支路和每一路样品测试支路上均设有一个样品挑战组件和一个采样器,采样器与气溶胶室之间的管路为进气管路,采样器与负压泵之间的管路为抽吸管路;所述阳性对照支路上的样品挑战组件设置在抽吸管路上,所述样品测试支路上的样品挑战组件设置在进气管路上。
微生物气溶胶发生器使细菌挑战悬液气溶胶化,产生平均颗粒直径约为3.0μm的气溶胶颗粒。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的气溶胶室为正方体状的箱子,气溶胶室采用透明材料制作。采用透明材料制作气溶胶室以便于观察其内部气溶胶形成,同时,气溶胶室应耐受消毒处理。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气溶胶室的侧壁上设置有通气口,通气口处装有空气过滤器,气溶胶室的内部设有风扇。通气口适宜设置在气溶胶室的顶面上,装有空气过滤器的通气口用于平衡气溶胶室内的压力;风扇适宜设置在气溶胶室内部与微生物气溶胶发生器相对的侧壁上,风扇用于均匀分散气溶胶。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在所述总管路上设有一气体平衡管道,气体平衡管道在一端与总管路连通。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的气体平衡管道、阳性对照支路和每一路样品测试支路上分别设有一个带有调节阀的浮子流量计。气体平衡管道上的带有调节阀的浮子流量计用以调节总流量,阳性对照支路和每一路样品测试支路上的带有调节阀的浮子流量计用以调节和指示各路流量。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的阳性对照支路和每一路样品测试支路上分别设有一个终端过滤器,所述终端过滤器设置在采样器和带有调节阀的浮子流量计之间。终端过滤器用于过滤抽吸气流中的水分以及可能的挑战微生物,以保护后续的抽吸设备以及保证环境和人员安全。另外,终端过滤器还能对采样器中逸出气泡引起的压力波动进行缓冲,从而稳定带有调节阀的浮子流量计中的浮子。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的样品挑战组件包括一个套筒,套筒在一端与所处的管路相连通,套筒在另一端开口;套筒的开口端设有将所述开口封闭的封底,所述的封底呈凹槽状,套筒另一端的管路穿过封底伸入套筒内部用于装载供试空气过滤器;封底与套筒的配合处设置有密封垫。样品挑战组件用于装载供试空气过滤器,使供试空气过滤器从接触预期使用环境的一侧向另一侧经受挑战。供试空气过滤器装在上述穿过封底伸入套筒内部的管路的端部,从而使供试空气过滤器位于套筒的内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的采样器为液体撞击采样器,液体撞击采样器包括采样瓶,采样瓶的内部设有收集液,采样瓶的顶端开口处设有密封盖;一根采集管穿过密封盖的顶端延伸至收集液内,采集管位于采样瓶外部的一端设有采集口,采集口与所述进气管路相连通;密封盖的侧面设有抽气口,抽气口与所述抽吸管路相连通。
液体撞击采样器用于预装收集液,以液体撞击采样的原理对透过供试过滤器的细菌进行收集,所述的收集液为无菌生理盐水或者蛋白胨水(浓度为1g/L)。所谓液体撞击采样的原理,是指以每分钟恒定气流量,使空气通过狭小喷嘴,以便空气和悬浮于其中的微生物粒子形成高速气流,在离开喷嘴时气流射向收集液,气体离开采集液而去,而微生物粒子则撞击并粘附于收集液上,从而被捕获。因为临床输注时,进入输液瓶内的空气从药液中逸出,所以采用液体撞击采样器进行穿透微生物的收集,这一方法更能模拟临床使用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的试验装置,实现通过气溶胶细菌截留试验来评价输液、 输血器具用空气过滤器是否满足临床需要的通用要求,能够真实的反映空气过滤器被细菌挑战的情况;本实用新型的可拆卸滤芯能够很方便的从套筒上拆卸下来,从而方便试验人员随时对气体中的细菌情况进行采样。本实用新型的透孔可以方便可拆卸滤芯的取放,本实用新型的过滤管的侧周与套筒的内壁贴合能够减小过滤管与套筒的内壁内壁的间隙,从而使更多的气流能够通过过滤网过滤。本实用新型的橡胶板、弹簧和气密板相结合,能够使过滤管上部与旋转挡板之间的间隙尽量减小,从而进一步使更多的气流能够通过过滤网过滤。本实用新型的弹簧能够推动橡胶板与旋转挡板的地面紧密配合,从而进一步减小橡胶板与旋转挡板的间隙。本实用新型的弹簧同时可以使过滤管的底部紧贴套筒的底部,从而提高过滤管与套筒之间气密性。本实用新型的橡胶板的下部位于两个气密板之间能够增大橡胶板与气密板的配合面积,从而提高橡胶板与气密板之间的气密性。本实用新型的锁定板能够在旋转挡板封挡住透孔时,将旋转挡板的一侧压住,使旋转挡板与透孔的口部紧密贴合,从而避免过多的气体从旋转挡板与透孔之间泄露。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试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试验装置中样品挑战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试验装置中采样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样品挑战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5为微生物气溶胶的气溶胶室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图5所示。气溶胶细菌截留试验装置,包括用于提供微生物气溶胶的气溶胶室2、 用于装载供试空气过滤器52的样品挑战组件5、对透过供试空气过滤器52的细菌进行收集 的采样器和驱动微生物气溶胶流动的抽吸系统;所述气溶胶室2内设有微生物气溶胶发生 器1,所述的抽吸系统包括负压泵12和管路。
所述供试空气过滤器52包括第一隔板81、第二隔板91、轴承88和锁定板82,第一隔板81和锁定板82均安装在套筒51的内部,第一隔板81和锁定板82之间有间隙,套筒51上开设透孔87,轴承88的内圈与套筒51连接,轴承88的外圈连接旋转挡板83,旋转挡板83能够围绕轴承88旋转,旋转挡板83能封挡住透孔87,锁定板82为L形板状结构,锁定板82的一侧能与套筒51的外侧夹住旋转挡板83的一侧,第一隔板81和第二隔板91之间安装可拆卸滤芯,所述可拆卸滤芯包括过滤管90,过滤管90的内部安装过滤网89,过滤管90的上部安装两个气密板86和一个弹簧85,两个气密板86所在平面相互平行,弹簧85位于两个气密板86之间,弹簧85的一端与过滤管90连接,弹簧85的另一端连接橡胶板84,橡胶板84的下部位于两个气密板86之间,橡胶板84的上部能与旋转挡板83的底部配合,过滤管90的侧周与套筒51的内壁贴合。
本实用新型的可拆卸滤芯能够很方便的从套筒51上拆卸下来,从而方便试验人员随时对气体中的细菌情况进行采样。本实用新型的透孔87可以方便可拆卸滤芯的取放,本实用新型的过滤管90的侧周与套筒51的内壁贴合能够减小过滤管90与套筒51的内壁内壁的间隙,从而使更多的气流能够通过过滤网89过滤。本实用新型的橡胶板84、弹簧85和气密板86相结合,能够使过滤管90上部与旋转挡板83之间的间隙尽量减小,从而进一步使更多的气流能够通过过滤网89过滤。本实用新型的弹簧85能够推动橡胶板84与旋转挡板83的地面紧密配合,从而进一步减小橡胶板84与旋转挡板83的间隙。本实用新型的弹簧85同时可以使过滤管90的底部紧贴套筒51的底部,从而提高过滤管90与套筒51之间气密性。本实用新型的橡胶板84的下部位于两个气密板86之间能够增大橡胶板84与气密板86的配合面积,从而提高橡胶板84与气密板86之间的气密性。本实用新型的锁定板82能够在旋转挡板83封挡住透孔87时,将旋转挡板83的一侧压住,使旋转挡板83与透孔87的口部紧密贴合,从而避免过多的气体从旋转挡板83与透孔87之间泄露。
所述管路包括一路阳性对照支路和多路样品测试支路,阳性对照支路和多路样品测试支路在一端汇集到一个总管路11上并通过总管路11连接负压泵12,阳性对照支路和多路样品测试支路在另一端分别与气溶胶室2相连通。
阳性对照支路和每一路样品测试支路上均设有一个样品挑战组件5和一个采样器,采样器与气溶胶室2之间的管路为进气管路6,采样器与负压泵12之间的管路为抽吸管路8;所述阳性对照支路上的样品挑战组件5设置在抽吸管路8上,所述样品测试支路上的样品挑战组件5设置在进气管路6上。
微生物气溶胶发生器1使细菌挑战悬液气溶胶化,产生平均颗粒直径约为3.0μm的气溶胶颗粒。
所述的气溶胶室2为正方体状的箱子,边长为280mm,气溶胶室2采用透明材料制作。采用透明材料制作气溶胶室2以便于观察其内部气溶胶形成,同时,气溶胶室2应耐受消毒处理。
所述气溶胶室2的侧壁上设置有通气口3,通气口3处装有空气过滤器,气溶胶室2的内部设有风扇4。通气口3适宜设置在气溶胶室2的顶面上,装有空气过滤器的通气口3用于平衡气溶胶室2内的压力;风扇4适宜设置在气溶胶室2内部与微生物气溶胶发生器1相对的侧壁上,风扇4用于均匀分散气溶胶。
在所述总管路11上设有一气体平衡管道13,气体平衡管道13在一端与总管路11连通。
所述的气体平衡管道13、阳性对照支路和每一路样品测试支路上分别设有一个带有调节阀的浮子流量计10。气体平衡管道13上的带有调节阀的浮子流量计10用以调节总流量,阳性对照支路和每一路样品测试支路上的带有调节阀的浮子流量计10用以调节和指示各路流量。
所述的阳性对照支路和每一路样品测试支路上分别设有一个终端过滤器9,所述终端过滤器9设置在采样器和带有调节阀的浮子流量计之间。终端过滤器9用于过滤抽吸气流中的水分以及可能的挑战微生物,以保护后续的抽吸设备以及保证环境和人员安全。另外,终端过滤器9还能对采样器中逸出气泡引起的压力波动进行缓冲,从而稳定带有调节阀的浮子流量计10中的浮子。
如图2,所述的样品挑战组件5包括一个套筒51,套筒51在一端与所处的管路相连通,套筒51在另一端开口;套筒51的开口端设有将所述开口封闭的封底54,所述的封底54呈凹槽状,套筒51另一端的管路穿过封底54伸入套筒51内部用于装载供试空气过滤器52;封底54与套筒51的配合处设置有密封垫53。样品挑战组件5用于装载供试空气过滤器52,使供试空气过滤器52从接触预期使用环境的一侧向另一侧经受挑战。供试空气过滤器52装在上述穿过封底54伸入套筒51内部的管路的端部,从而使供试空气过滤器52位于套筒51的内部。
如图3,所述的采样器为液体撞击采样器,液体撞击采样器包括采样瓶7,采样瓶7的内部设有收集液73,采样瓶7的顶端开口处设有密封盖;一根采集管穿过密封盖的顶端延伸至收集液73内,采集管位于采样瓶7外部的一端设有采集口71,采集口71与所述进气管路6相连通;密封盖的侧面设有抽气口72,抽气口72与所述抽吸管路8相连通。
液体撞击采样器用于预装收集液72,以液体撞击采样的原理对透过供试过滤器的细菌进行收集,所述的收集液72为无菌生理盐水或者蛋白胨水(浓度为1g/L)。所谓液体撞击采样的原理,是指以每分钟恒定气流量,使空气通过狭小喷嘴,以便空气和悬浮于其中的微生物粒子形成高速气流,在离开喷嘴时气流射向收集液,气体离开采集液而去,而微生物粒子则撞击并粘附于收集液上,从而被捕获。因为临床输注时,进入输液瓶内的空气从药液中逸出,所以采用液体撞击采样器进行穿透微生物的收集,这一方法更能模拟临床使用情况。
本实施例中,样品挑战支路设置有五路,但是本实用新型样品挑战支路的数量不仅仅 局限于上述数量,可根据具体的试验要求和试验情况改变样品挑战支路的数量。本实用新型的气溶胶室2也不局限于本实施例所述的正方体结构,可设置为其他形状的箱体。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是本实用新型的全部实施例,不用以限 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除说明书所述技术特征外,其余技术特征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技术,为了突出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特点,上述技术特征在此不再赘述。

Claims (5)

1.空气过滤器气溶胶细菌截留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提供微生物气溶胶的气溶胶室(2)、用于装载供试空气过滤器(52)的样品挑战组件(5)、对透过供试空气过滤器(52)的细菌进行收集的采样器和驱动微生物气溶胶流动的抽吸系统;所述气溶胶室(2)内设有微生物气溶胶发生器(1),所述的抽吸系统包括负压泵(12)和管路;
所述管路包括一路阳性对照支路和多路样品测试支路,阳性对照支路和多路样品测试支路在一端汇集到一个总管路(11)上并通过总管路(11)连接负压泵(12),阳性对照支路和多路样品测试支路在另一端分别与气溶胶室(2)相连通;
阳性对照支路和每一路样品测试支路上均设有一个样品挑战组件(5)和一个采样器,采样器与气溶胶室(2)之间的管路为进气管路(6),采样器与负压泵(12)之间的管路为抽吸管路(8);所述阳性对照支路上的样品挑战组件(5)设置在抽吸管路(8)上,所述样品测试支路上的样品挑战组件(5)设置在进气管路(6)上;
在所述总管路(11)上设有一气体平衡管道(13),气体平衡管道(13)在一端与总管路(11)连通;
所述供试空气过滤器(52)包括第一隔板(81)、第二隔板(91)、轴承(88)和锁定板(82),第一隔板(81)和锁定板(82)均安装在套筒(51)的内部,第一隔板(81)和锁定板(82)之间有间隙,套筒(51)上开设透孔(87),轴承(88)的内圈与套筒(51)连接,轴承(88)的外圈连接旋转挡板(83),旋转挡板(83)能够围绕轴承(88)旋转,旋转挡板(83)能封挡住透孔(87),锁定板(82)为L形板状结构,锁定板(82)的一侧能与套筒(51)的外侧夹住旋转挡板(83)的一侧,第一隔板(81)和第二隔板(91)之间安装可拆卸滤芯,所述可拆卸滤芯包括过滤管(90),过滤管(90)的内部安装过滤网(89),过滤管(90)的上部安装两个气密板(86)和一个弹簧(85),两个气密板(86)所在平面相互平行,弹簧(85)位于两个气密板(86)之间,弹簧(85)的一端与过滤管(90)连接,弹簧(85)的另一端连接橡胶板(84),橡胶板(84)的下部位于两个气密板(86)之间,橡胶板(84)的上部能与旋转挡板(83)的底部配合,过滤管(90)的侧周与套筒(51)的内壁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过滤器气溶胶细菌截留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总管路(11)上设有一气体平衡管道(13),气体平衡管道(13)在一端与总管路(11)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过滤器气溶胶细菌截留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阳性对照支路和每一路样品测试支路上分别设有一个终端过滤器(9),所述终端过滤器(9)设置在采样器和带有调节阀的浮子流量计之间;
所述终端过滤器(9)设置在采样器和带有调节阀的浮子流量计之间;
所述的气溶胶室为正方体状的箱子,气溶胶室采用透明材料制作;
所述气溶胶室的侧壁上设置有通气口,通气口处装有空气过滤器,气溶胶室的内部设有风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过滤器气溶胶细菌截留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样品挑战组件5包括一个套筒(51),套筒(51)在一端与所处的管路相连通,套筒(51)在另一端开口;套筒(51)的开口端设有将所述开口封闭的封底(54),所述的封底(54)呈凹槽状,套筒(51)另一端的管路穿过封底(54)伸入套筒(51)内部用于装载供试空气过滤器(52);封底(54)与套筒(51)的配合处设置有密封垫(5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过滤器气溶胶细菌截留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采样器为液体撞击采样器,液体撞击采样器包括采样瓶(7),采样瓶(7)的内部设有收集液(73),采样瓶(7)的顶端开口处设有密封盖;一根采集管穿过密封盖的顶端延伸至收集液(73)内,采集管位于采样瓶(7)外部的一端设有采集口(71),采集口(71)与所述进气管路(6)相连通;密封盖的侧面设有抽气口(72),抽气口(72)与所述抽吸管路(8)相连通。
CN201721814117.9U 2017-12-22 2017-12-22 空气过滤器气溶胶细菌截留试验系统 Active CN2078326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14117.9U CN207832631U (zh) 2017-12-22 2017-12-22 空气过滤器气溶胶细菌截留试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14117.9U CN207832631U (zh) 2017-12-22 2017-12-22 空气过滤器气溶胶细菌截留试验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832631U true CN207832631U (zh) 2018-09-07

Family

ID=633887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814117.9U Active CN207832631U (zh) 2017-12-22 2017-12-22 空气过滤器气溶胶细菌截留试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83263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42131A (zh) * 2020-09-30 2021-02-09 济南寰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细菌过滤效率实验仪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42131A (zh) * 2020-09-30 2021-02-09 济南寰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细菌过滤效率实验仪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76793B (zh) 气溶胶细菌截留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CN107917824A (zh) 一种小型环境舱的低压调节采样方法及装置
CN207832631U (zh) 空气过滤器气溶胶细菌截留试验系统
Griffiths et al. The development of sampling methods for the assessment of indoor bioaerosols
CN204999906U (zh) 一种空气微生物采样器
CN112725160A (zh) 一种微生物气溶胶的采集和富集系统
CN103983482A (zh) 撞击式空气微生物采样器
CN102101062B (zh) 用于气溶胶实验的气溶胶微环境密闭舱室
CN204897908U (zh) 气溶胶细菌截留试验装置
CN209470939U (zh) 一种颗粒物与气态污染物采样装置
CN207102161U (zh) 智能pm2.5检测过滤净化器
CN109297772A (zh) 一种颗粒物与气态污染物采样装置
CN201912942U (zh) 一种用于气溶胶实验的气溶胶微环境密闭舱室
US20220026318A1 (en) Portable sampler to detect microorganisms including sars-cov-2 in the air
CN208140438U (zh) 一种采集粉尘的装置
CN108404570A (zh) 一种空气净化装置
CN206404459U (zh) 化学检测系统
CN210923201U (zh) 植被源挥发性有机物动态采样装置
CN207775246U (zh) 一种收集不同粒径的微生物采样器
CN210199073U (zh) 一种吸入式动态染毒装置
CN115266480A (zh) 一种可模拟环境条件的生物气溶胶反应装置及实验方法
CN109126475B (zh) 一种输液用空气过滤器/膜的液体细菌截留能力检测方法
CN206778456U (zh) 一种独立型纳米磁珠富集杯
CN206403289U (zh) 一种防雾霾帽子
CN214496307U (zh) 一种微生物气溶胶的采集和富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