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31897U - 晾晒装置及其分体式机壳 - Google Patents

晾晒装置及其分体式机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831897U
CN207831897U CN201721778182.0U CN201721778182U CN207831897U CN 207831897 U CN207831897 U CN 207831897U CN 201721778182 U CN201721778182 U CN 201721778182U CN 207831897 U CN207831897 U CN 2078318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nel
plate
snap
gauge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77818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海辉
李爱群
曹俊煌
杨艇
刘志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L-BEST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L-BEST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L-BEST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L-BEST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77818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8318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8318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8318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晾晒装置及其分体式机壳。两个安装板分别立于第一面板上且相对设置。连接件设置于第一面板上,至少一侧板通过连接件设置于第一面板上。第一面板、连接件、侧板及安装板共同围成一容纳腔,晾晒装置的动力组件及控制组件能够收容于容纳腔内。当需要对动力组件或控制组件进行维修或更换时,只需将侧板相对于连接件转动,以使侧板相对于第一面板转动,进而增大容纳腔的尺寸及容纳腔的开口的尺寸,使得对动力组件或控制组件进行维修或更换的操作空间增加,不仅能对小件的动力组件或控制组件进行更换或维修,还可以方便对大件的动力组件或控制组件进行更换或维修,大大提高更换或维修的效率。

Description

晾晒装置及其分体式机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晾晒产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晾晒装置及其分体式机壳。
背景技术
传统的晾晒装置的机壳通过铆钉、螺钉之类的紧固件固定连接。当机壳内的动力组件、控制组件等出现问题时,由于铆钉、螺钉之类的紧固件的固定连接,导致机壳无法活动,影响机壳内的动力组件、控制组件等的维修或更换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便于机壳内的动力组件、控制组件等的维修或更换的晾晒装置及其分体式机壳。
一种分体式机壳,包括:
第一面板;
两个安装板,分别立于所述第一面板上且相对设置;
连接件,设置于所述第一面板上;及
两个侧板,至少一所述侧板通过一所述连接件设置于所述第一面板上,所述侧板相对于所述连接件可转动;
其中,所述第一面板、所述连接件、所述侧板及所述安装板共同围成一容纳腔。
上述分体式机壳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安装时,两个安装板分别立于第一面板上且相对设置。连接件设置于第一面板上,至少一侧板通过连接件设置于第一面板上。第一面板、连接件、侧板及安装板共同围成一容纳腔,晾晒装置的动力组件及控制组件能够收容于容纳腔内。当需要对动力组件或控制组件进行维修或更换时,只需将侧板相对于连接件转动,以使侧板相对于第一面板转动,进而增大容纳腔的尺寸及容纳腔的开口的尺寸,使得对动力组件或控制组件进行维修或更换的操作空间增加,不仅能对小件的动力组件或控制组件进行更换或维修,还可以方便对大件的动力组件或控制组件进行更换或维修,大大提高更换或维修的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侧板的一侧边形成有卡接台,所述连接件上形成有卡槽,所述卡接台插设于所述卡槽内且能够在所述卡槽内转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侧板的一侧边还形成有卡接板,所述卡接板与所述侧板呈夹角设置,所述卡接台通过所述卡接板连接于所述侧板的一侧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板、第一卡板及第二卡板,所述连接板设置于所述第一面板上,所述第一卡板的一侧边设置于所述连接板上,所述第二卡板的一侧边设置于所述连接板上,所述第二卡板的内表面与所述第一卡板的内表面共同围成所述卡槽,所述第二卡板的另一侧边与所述第一卡板的另一侧边之间的间距形成所述卡槽的开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板包括第一连接部及第一抵靠部,所述第一抵靠部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于所述连接板上,所述第一抵靠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呈第一角度设置;所述第二卡板包括第二连接部及第二抵靠部,所述第二抵靠部通过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于所述连接板上,所述第二抵靠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呈第二角度设置;所述卡接板与所述卡接台呈第三角度设置,所述第一抵靠部能够抵靠于所述卡接板的一表面上或所述卡接板与所述卡接台的连接处的一侧,所述第二抵靠部能够抵靠于所述卡接板与所述卡接台的连接处的另一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板为弧形板,所述第二卡板为弧形板,所述第一卡板的内凹面与所述第二卡板的内凹面相对设置;所述卡接台为圆柱形杆,所述卡槽的开口的尺寸大于所述卡接板的厚度,且小于所述圆柱形杆的直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面板上;或
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第一面板一体成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面板,所述第二面板设置于所述侧板上以覆盖所述容纳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侧板上远离所述连接件的边缘还设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上形成有安装槽,所述第二面板的侧边能够插设于所述安装槽内。
一种晾晒装置,包括:
如上所述分体式机壳;
动力组件,收容于所述容纳腔内;及
控制组件,收容于所述容纳腔内。
上述晾晒装置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安装时,将动力组件及控制组件安装于容纳槽内。当需要对动力组件或控制组件进行维修或更换时,只需将侧板相对于连接件转动,便可增大容纳腔的尺寸及容纳腔的开口的尺寸,进而使得对动力组件或控制组件进行维修或更换的操作空间增加,大大提高更换或维修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方式中的分体式机壳省略第二面板及一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分体式机壳省略安装板的主视图;
图3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3中侧板转动后的主视图;
图5为另一实施方式中的连接件与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请参阅图1及图2,一实施方式中的分体式机壳10,用于安装动力组件及控制组件,同时能够方便对分体式机壳10内的动力组件或控制组件进行维修或更换。具体到本实施方式中,以一种晾晒装置为例进行说明,晾晒装置包括分体式机壳10、动力组件(图未示)及控制组件(图未示),动力组件及控制组件均设置于分体式机壳内。具体地,分体式机壳10包括连接件100、第一面板200、两个侧板300及两个安装板400。
请一并参阅图3及图4,连接件100设置于第一面板200上,至少一侧板300通过一连接件100设置于第一面板200上,侧板300相对于连接件100可转动。具体地,侧板300的一侧边形成有卡接台310,连接件100上形成有卡槽140,卡接台310插设于卡槽140内。卡接台310能够在卡槽140内转动以使侧板300相对于第一面板200转动。当需要对动力组件或控制组件进行维修或更换时,只需转动侧板300,使得卡接台310在卡槽140内转动。
进一步地,侧板300的一侧边还形成有卡接板320,卡接板320与侧板300呈夹角设置,卡接台320通过卡接板320连接于侧板300的一侧边。
具体到本实施方式中,连接件100为两个,两个连接件100分别位于第一面板200的相对两侧边上,两个侧板300的一侧边均形成有设有卡接台310,卡接台310分别插设于卡槽140内,卡接台310能够在卡槽140内转动以使侧板300相对于第一面板200转动。当然,在其它的实施方式中,连接件100还可以为一个,两个侧板300中的其中一个侧板300通过连接件100设置于第一面板200上,而另一侧板300可直接固定于第一面板200上。
连接件100包括连接板110、第一卡板120及第二卡板130。连接板110设置于第一面板200上,第一卡板120的一侧边设置于连接板110上,第二卡板130的一侧边设置于连接板110上,第二卡板130的内表面与第一卡板120的内表面共同围成一卡槽140,第二卡板130的另一侧边与第一卡板120的另一侧边之间的间距形成卡槽140的开口。
具体地,连接板110固定连接于第一面板200上。进一步地,分体式机壳10还包括第一紧固件220,连接板110与第一面板200通过第一紧固件220固定连接。更进一步地,连接板110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图未示),第一面板200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孔210,第一连接孔与第二连接孔210相贯通,第一紧固件220穿过第一连接孔与第二连接孔210将连接板110固定连接于第一面板200上。具体到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紧固件220为紧固螺钉。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连接板110与第一面板200还可以一体成型,或者连接板110与第一面板200通过焊接或胶接在一起。
第一卡板120包括第一连接部121与第一抵靠部122,第一抵靠部122通过第一连接部121设置于连接板110上,第一抵靠部122与第一连接部121呈第一角度设置。第二卡板130包括第二连接部131与第二抵靠部132,第二抵靠部132通过第二连接部131设置于连接板110上,第二抵靠部132与第二连接部131呈第二角度设置。
具体地,卡接板320与卡接台310呈第三角度设置,第一抵靠部122能够抵靠于卡接板320的一表面上或卡接板320与卡接台310的连接处的一侧,第二抵靠部132能够抵靠于卡接板320与卡接台310的连接处的另一侧。通过第一抵靠部122与第二抵靠部132能够使得侧板300与连接件100的连接更稳定,不易脱落。其中,第一角度与第二角度均应该小于平角,第三角度可以为直角或钝角。具体到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角度、第二角度及第三角度均为钝角,能够更加方便卡接台310在卡槽140内转动。
具体到本实施方式中,卡接台310的尺寸小于卡槽140的尺寸,能够方便卡接台310在卡槽140内转动。具体地,卡接台310的厚度与卡接板320的厚度的相同,且卡接台310与卡接板320的连接面平滑过渡。卡接台310能够从卡槽140的开口直接插入到卡槽140内,或从卡槽140的开口直接拔出,进一步方便侧板300与连接件100的拆装。
请参阅图5,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卡板120为弧形板,第二卡板130为弧形板。第一卡板120的内凹面与第二卡板130的内凹面相对设置。第二卡板130的内表面与第一卡板120的内表面平滑过渡,且共同围成卡槽140。第二卡板130的另一侧边与第一卡板120的另一侧边之间的间距形成卡槽140的开口。
具体地,卡接台310为圆柱形杆,卡槽140的开口的尺寸大于卡接板320的厚度,且小于所述圆柱形杆的直径。卡接台310在卡槽140内转动,带动卡接板320在第二卡板130的另一侧边与第一卡板120的另一侧边之间移动,使得侧板300相对于第一面板200转动,同时能够防止卡接台310从卡槽140内脱落,防止侧板300脱离第一面板200。进一步地,卡接台310的尺寸与卡槽140的尺寸相同,卡接台310的外表面与卡槽140的内侧壁贴合,可以使得卡接台310与连接件100的连接更加稳定。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卡板120与第二卡板130还可以为其他形状的板,只要能围成一卡槽140即可。卡接台310还可以为其他形状,只要能在卡槽140内转动,带动侧板300相对于第一面板200转动即可。
请再次参阅图1及图2,两个安装板400分别立于第一面板200上且相对设置。第一面板200、连接件100、侧板300及安装板400共同围成一容纳腔500。具体地,动力组件收容于容纳腔500内,控制组件收容于容纳腔500内。当需要对动力组件或控制组件进行维修或更换时,只需将侧板300相对于连接件100转动,以使侧板300相对于第一面板200转动,进而增大容纳腔500的尺寸及容纳腔500的开口的尺寸,使得对动力组件或控制组件进行维修或更换的操作空间增加,大大提高更换或维修的效率。
分体式机壳10还包括第二面板,第二面板设置于侧板300上以覆盖容纳腔500,使得容纳腔500封闭。具体地,侧板300上远离连接件100的边缘还设有固定件330,固定件300上形成有安装槽331,第二面板的侧边能够插设于安装槽331内。
固定件330与安装板400可拆卸地连接。具体地,分体式机壳10还包括第二紧固件(图未示)。固定件330上开设有第一固定孔332,第二紧固件穿过第一固定孔332,将固定件330可拆卸地连接于安装板400远离第一面板200的一侧边上。具体地,第一固定孔332为两个,且分别位于固定件330的相对的两端。当需要拆卸时,将第二面板从安装槽321内滑出,只要拆卸第二紧固件便可实现固定件330与安装板400的分离,进而实现侧板300与安装板400分离,操作简单。第二紧固件可以为螺钉、螺栓、铆钉等。
固定件330上开设有多个第二固定孔333,第二固定孔333位于两个第一固定孔332之间,固定件33还可以通过螺钉、螺栓、铆钉等穿过第二固定孔333固定于第二面板上。
上述晾晒装置及其分体式机壳10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安装时,两个安装板400分别立于第一面板200上且相对设置。连接件100分别设置于第一面板200上,至少一侧板300通过连接件100设置于第一面板200上。卡接台310插设于卡槽140内。第一面板200、连接件100、侧板300及安装板400共同围成一容纳腔500,晾晒装置的动力组件及控制组件设置于容纳腔500内,并通过第二面板盖设于容纳腔500上,使得容纳腔500封闭。当需要对动力组件或控制组件进行维修或更换时,将第二面板从安装槽321内滑出,并使得侧板300与安装板400分离,只需转动侧板300,使得卡接台310在卡槽140内转动,便可增大容纳腔500的尺寸及容纳腔500的开口的尺寸,进而使得对动力组件或控制组件进行维修或更换的操作空间增加,不仅能对小件的动力组件或控制组件进行更换或维修,还可以方便对大件的动力组件或控制组件进行更换或维修,大大提高维修或更换效率。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分体式机壳,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面板;
两个安装板,分别立于所述第一面板上且相对设置;
连接件,设置于所述第一面板上;及
两个侧板,至少一所述侧板通过一所述连接件设置于所述第一面板上,所述侧板相对于所述连接件可转动;
其中,所述第一面板、所述连接件、所述侧板及所述安装板共同围成一容纳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的一侧边形成有卡接台,所述连接件上形成有卡槽,所述卡接台插设于所述卡槽内且能够在所述卡槽内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体式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的一侧边还形成有卡接板,所述卡接板与所述侧板呈夹角设置,所述卡接台通过所述卡接板连接于所述侧板的一侧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体式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板、第一卡板及第二卡板,所述连接板设置于所述第一面板上,所述第一卡板的一侧边设置于所述连接板上,所述第二卡板的一侧边设置于所述连接板上,所述第二卡板的内表面与所述第一卡板的内表面共同围成所述卡槽,所述第二卡板的另一侧边与所述第一卡板的另一侧边之间的间距形成所述卡槽的开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体式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板包括第一连接部及第一抵靠部,所述第一抵靠部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于所述连接板上,所述第一抵靠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呈第一角度设置;所述第二卡板包括第二连接部及第二抵靠部,所述第二抵靠部通过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于所述连接板上,所述第二抵靠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呈第二角度设置;所述卡接板与所述卡接台呈第三角度设置,所述第一抵靠部能够抵靠于所述卡接板的一表面上或所述卡接板与所述卡接台的连接处的一侧,所述第二抵靠部能够抵靠于所述卡接板与所述卡接台的连接处的另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体式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板为弧形板,所述第二卡板为弧形板,所述第一卡板的内凹面与所述第二卡板的内凹面相对设置;所述卡接台为圆柱形杆,所述卡槽的开口的尺寸大于所述卡接板的厚度,且小于所述圆柱形杆的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4-6任一项所述的分体式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面板上;或
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第一面板一体成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机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面板,所述第二面板设置于所述侧板上以覆盖所述容纳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分体式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上远离所述连接件的边缘还设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上形成有安装槽,所述第二面板的侧边能够插设于所述安装槽内。
10.一种晾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分体式机壳;
动力组件,收容于所述容纳腔内;及
控制组件,收容于所述容纳腔内。
CN201721778182.0U 2017-12-14 2017-12-14 晾晒装置及其分体式机壳 Active CN2078318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778182.0U CN207831897U (zh) 2017-12-14 2017-12-14 晾晒装置及其分体式机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778182.0U CN207831897U (zh) 2017-12-14 2017-12-14 晾晒装置及其分体式机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831897U true CN207831897U (zh) 2018-09-07

Family

ID=633880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778182.0U Active CN207831897U (zh) 2017-12-14 2017-12-14 晾晒装置及其分体式机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8318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155565U (zh) 显示屏及拼接屏
US11961427B2 (en) Outdoor LED display
CN102767646A (zh) 一种电缆进线密封装置及具有该密封装置的配电箱
CN207831897U (zh) 晾晒装置及其分体式机壳
CN204205250U (zh) 一种旋转卡合通电连接结构
CN205559348U (zh) 一种用于风机防爆圈安装的榫卯装置
CN204573513U (zh) 一种电视机挂架
CN203733427U (zh) 一种易于维护的led显示屏
CN204441584U (zh) 连接器的固定装置及使用此装置的框架
CN205259548U (zh) 一种带照明功能拼接方便的地脚线
CN204204679U (zh) 多节开关暗盒
CN201420738Y (zh) 一种家具连接配件
CN207732224U (zh) 一种多功能转接器
CN204215685U (zh) 一种显示屏箱体结构
CN207573772U (zh) 一种拼装式机柜底座
CN208298488U (zh) 框架组件和led显示装置
CN206643763U (zh) 装夹装置及设有该装夹装置的气动打磨头装置
CN104201529A (zh) 一种旋转卡合通电连接结构
CN203948792U (zh) 电源线固定装置及空调
CN204761279U (zh) 一种新型变频器
CN108510903A (zh) 框架组件和led显示装置
CN108150039A (zh) 一种简易柜子结构
CN208849337U (zh) 电力施工自锁夹板
CN203718443U (zh) 嵌入式led灯具
CN109787101A (zh) 便于维修的配电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