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30632U - 径向旋转密封式阀门及应用其的尾气换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径向旋转密封式阀门及应用其的尾气换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830632U
CN207830632U CN201820189049.XU CN201820189049U CN207830632U CN 207830632 U CN207830632 U CN 207830632U CN 201820189049 U CN201820189049 U CN 201820189049U CN 207830632 U CN207830632 U CN 2078306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inlet
spool
rotary sealing
valve
radial rota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18904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常丽
高志男
孟建军
胡文杰
秦义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018904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8306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8306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8306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径向旋转密封式阀门及应用其的尾气换热装置,涉及阀门领域,使径向旋转密封式阀门可以与套装式的尾气换热装置配套使用。主要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径向旋转密封式阀门,其包括壳体和阀芯。壳体具有内腔,壳体上设有第一进气口、第二进气口和出气口;壳体具有位于第一进气口和出气口之间的第一区域;第二进气口分布在第一区域;阀芯可转动地设置在壳体的内腔,用于转动至第一位置时打开第一进气口、且闭合第二进气口,使第一进气口与出气口连通;和转动至第二位置时闭合第一进气口、且打开第二进气口,使第二进气口与出气口连通;其中,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均与阀芯相对、且第二进气口位于阀芯的径向方向上。

Description

径向旋转密封式阀门及应用其的尾气换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径向旋转密封式阀门及应用其的尾气换热装置。
背景技术
车辆的发动机在工作时,其尾气中包含有大量的热量,为了减少能量的浪费,一般通过尾气换热装置对车辆尾气中的热量进行回收利用。目前,设计有一种新型的尾气换热装置,其换热器芯与排气管两者采用套设的形式进行装配,以达到节省体积、方便装配的目的。对于该种新型的尾气换热装置,现有的阀门控制装置无法使用,需要设计出一种新型的阀门,以与该新型的尾气换热装置配套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径向旋转密封式阀门,以与新型套装式的尾气换热装置配套使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应用上述径向旋转密封式阀门的尾气换热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径向旋转密封式阀门,其包括:
壳体,其具有内腔,所述壳体上设有第一进气口、第二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壳体具有位于所述第一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之间的第一区域;所述第二进气口分布在所述第一区域;
阀芯,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腔,用于转动至第一位置时打开所述第一进气口、且闭合所述第二进气口,使所述第一进气口与所述出气口连通;和转动至第二位置时闭合所述第一进气口、且打开所述第二进气口,使所述第二进气口与所述出气口连通;
其中,所述第一进气口和所述第二进气口均与所述阀芯相对、且所述第二进气口位于所述阀芯的径向方向上。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在前述的径向旋转密封式阀门中,可选的,所述阀芯包括第一阀板,所述阀芯通过所述第一阀板开合所述第一进气口。
在前述的径向旋转密封式阀门中,可选的,所述第一阀板具有相背的第一侧和第二侧;
其中,所述第一进气口与所述第一阀板的第一侧相对,所述第一阀板的第一侧具有第一封盖区域和第一通孔区域,所述阀芯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封盖区域闭合所述第一进气口;所述阀芯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封盖区域从所述第一进气口移开、且所述第一通孔区域与所述第一进气口相对,使所述第一进气口通过所述第一通孔区域与所述出气口连通。
在前述的径向旋转密封式阀门中,可选的,所述第一进气口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且绕所述阀芯的轴线设置;
其中,所述第一通孔区域和所述第一封盖区域两者与所述第一进气口的数量相等、且两者绕所述阀芯的轴线依次交错设置。
在前述的径向旋转密封式阀门中,可选的,所述阀芯包括第二阀板,所述阀芯通过所述第二阀板开合所述第二进气口。
在前述的径向旋转密封式阀门中,可选的,所述第二阀板呈筒状,所述第二进气口与所述第二阀板的侧壁相对,所述第二阀板的侧壁上具有第二封盖区域和第二通孔区域;
其中,所述阀芯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封盖区域闭合所述第二进气口;所述阀芯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封盖区域从所述第二进气口移开、且所述第二通孔区域与所述第二进气口相对,使所述第二进气口通过所述第二通孔区域与所述出气口连通。
在前述的径向旋转密封式阀门中,可选的,所述第二进气口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且绕所述阀板的轴线设置;
其中,所述第二通孔区域和所述第二封盖区域两者与所述第二进气口的数量相等、且两者绕所述阀芯的轴线依次交错设置。
在前述的径向旋转密封式阀门中,可选的,所述径向旋转密封式阀门还包括转轴以及用于支撑所述转轴的支架;
其中,所述阀芯通过所述转轴转动。
在前述的径向旋转密封式阀门中,可选的,所述阀芯与所述转轴相对固定;
所述径向旋转密封式阀门还包括推动杆,所述推动杆的一端与所述转轴连接,另一端伸出所述壳体,用于受驱动推动所述转轴转动,以带动所述阀芯运动至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尾气换热装置,其包括上述任一种所述的径向旋转密封式阀门。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径向旋转密封式阀门及应用其的尾气换热装置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因为第二进气口位于壳体上第一进气口和出气口之间的第一区域,如此方便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分别与套装式尾气换热装置的不同排气口连接;另外,通过设置可转动的阀芯实现对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各自的开合控制,其控制相对较方便。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包含有壳管的径向旋转密封式阀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包含有壳管的径向旋转密封式阀门在第一视角的半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包含有壳管的径向旋转密封式阀门在第二视角的半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不包含壳管的径向旋转密封式阀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阀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阀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尾气换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壳体;11、第一进气口;12、第二进气口;13、出气口;2、阀芯;21、第一阀板;211、第一封盖区域;212、第一通孔区域;22、第二阀板;221、第二封盖区域;222、第二通孔区域;3、转轴;4、支架;5、另一支架;6、推动杆;7、壳管;100、径向旋转密封式阀门;200、尾气换热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径向旋转密封式阀门100,其包括壳体1和阀芯2。壳体1具有内腔。壳体1上设有第一进气口11、第二进气口12和出气口13。壳体1具有位于第一进气口11和出气口13之间的第一区域。第二进气口12分布在第一区域,如此方便第一进气口11和第二进气口12分别与套装式尾气换热装置200的不同排气口连接。
如图2和图3所示,阀芯2可转动地设置在壳体1的内腔。阀芯2可相对壳体1转动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阀芯2用于转动至第一位置时打开第一进气口11、且闭合第二进气口12,使第一进气口11与出气口13连通,如此外部套装式尾气换热装置200的第一排气口的气体可以经由第一进气口11从出气口13排出。阀芯2用于转动至第二位置时闭合第一进气口11、且打开第二进气口12,使第二进气口12与出气口13连通,如此外部套装式尾气换热装置200的第二排气口的气体可以经由第二进气口12从出气口13排出。
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进气口11和第二进气口12均与阀芯2相对、且第二进气口12位于阀芯2的径向方向上,从而阀芯2在旋转时可以通过其外侧壁开合第二进气口12。
其中,通过设置可转动的阀芯2实现对第一进气口11和第二进气口12各自的开合控制,其控制相对较方便。
进一步的,如图2和图3所示,前述的阀芯2可以包括第一阀板21。阀芯2通过第一阀板21开合第一进气口11。具体来说,当第一阀板21转动至不同的位置时,可以打开和闭合第一进气口11,其控制相对较方便。
进一步的,如图2、图3和图5所示,前述的第一阀板21可以具有相背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前述的第一进气口11与第一阀板21的第一侧相对。第一阀板21的第一侧具有第一封盖区域211和第一通孔区域212。当阀芯2带动第一阀板21转动至第二位置时,第一封盖区域211闭合第一进气口11。当阀芯2带动第一阀板21转动至第一位置时,第一封盖区域211从第一进气口11移开、且第一通孔区域212与第一进气口11相对,使第一进气口11通过第一通孔区域212与出气口13连通。
如图2和图3所示,前述第一进气口11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以上、且绕阀芯2的轴线设置。其中,如图5所示,前述第一通孔区域212和第一封盖区域211两者与第一进气口11的数量相等,且第一通孔区域212和第一封盖区域211两者绕阀芯2的轴线依次交错设置。在本示例中,通过增加第一进气口11的数量,有助于提高第一进气口11的进气效率。
进一步的,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径向旋转密封式阀门100还可以包括壳管7,壳管7的一端与第一进气口11连接,以方便第一进气口11通过该壳管7与外部套装式尾气换热装置200的排气口连接。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图1至图3示出了一种带壳管7的径向旋转密封式阀门100的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一种不带壳管7的径向旋转密封式阀门100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为了方便本实用新型的阀门100与外部换热器连接,优选的,本实用新型径向旋转密封式阀门100选用图1至图3中带壳管7的阀门。
进一步的,如图2和图3所示,前述的阀芯2可以包括第二阀板22。阀芯2通过该第二阀板22开合第二进气口12。其中,第一阀板21与第二阀板22两者配合,分别对不同进气口的开合进行控制,具有方便控制的技术效果。
如图2、图3和图6所示,前述的第二阀板22可以呈筒状。第二进气口12与第二阀板22的侧壁相对。第二阀板22的侧壁上具有第二封盖区域221和第二通孔区域222。其中,当阀芯2带动第二阀板22转动至第一位置时,第二封盖区域221闭合第二进气口12。当阀芯2带动第二阀板22转动至第二位置时,第二封盖区域221从第二进气口12移开、且第二通孔区域222与第二进气口12相对,使第二进气口12通过第二通孔区域222与出气口13连通。
如图2、图3和图6所示,前述第二进气口12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以上、且绕阀板的轴线设置。其中,第二通孔区域222和第二封盖区域221两者与第二进气口12的数量相等、且两者绕阀芯2的轴线依次交错设置。在本示例中,通过增加第二进气口12的数量,有助于提高第二进气口12的进气效率。
进一步的,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径向旋转密封式阀门100还可以包括转轴3以及用于支撑转轴3的支架4。其中,阀芯2通过转轴3转动。
在一个具体的应用示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前述的支架4设置在壳体1的内部。转轴3与第一阀板21固定连接。第二阀板22通过另一支架5套设在转轴3上、且与转轴3相对固定。
进一步的,前述的阀芯2可以与转轴3相对固定。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径向旋转密封式阀门100还包括推动杆6,推动杆6的一端与转轴3连接,另一端伸出壳体1。推动杆6用于受驱动推动转轴3转动,以带动阀芯2运动至前述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为了节省人力,本实用新型的径向旋转密封式阀门100还可以包括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与推动杆6连接,以驱动推动杆6运动,使推动杆6带动转轴3和阀芯2转动。优选的,驱动装置包括执行器,执行器与推动杆6连接,以驱动推动杆6运动。
如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尾气换热装置200,其可以包括上述任一示例中的径向旋转密封式阀门100。
其中,尾气换热装置200可以为套装式尾气换热装置,即尾气换热装置200的换热器芯和排气管两者采用套设的方式装配,比如将换热器芯套设在排气管上,或将排气管套设在换热器芯上。而采用上述示例中的径向旋转密封式阀门100可以与该套装式尾气换热装置200配套使用,以达到方便对排气进行控制的目的。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上述各示例中相关的技术特征相互组合,以达到相应的技术效果,具体对于各种组合情况在此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径向旋转密封式阀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其具有内腔,所述壳体(1)上设有第一进气口(11)、第二进气口(12)和出气口(13);所述壳体(1)具有位于所述第一进气口(11)和所述出气口(13)之间的第一区域;所述第二进气口(12)分布在所述第一区域;
阀芯(2),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内腔,用于转动至第一位置时打开所述第一进气口(11)、且闭合所述第二进气口(12),使所述第一进气口(11)与所述出气口(13)连通;和转动至第二位置时闭合所述第一进气口(11)、且打开所述第二进气口(12),使所述第二进气口(12)与所述出气口(13)连通;
其中,所述第一进气口(11)和所述第二进气口(12)均与所述阀芯(2)相对、且所述第二进气口(12)位于所述阀芯(2)的径向方向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径向旋转密封式阀门,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芯(2)包括第一阀板(21),所述阀芯(2)通过所述第一阀板(21)开合所述第一进气口(1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径向旋转密封式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板(21)具有相背的第一侧和第二侧;
其中,所述第一进气口(11)与所述第一阀板(21)的第一侧相对,所述第一阀板(21)的第一侧具有第一封盖区域(211)和第一通孔区域(212),所述阀芯(2)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封盖区域(211)闭合所述第一进气口(11);所述阀芯(2)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封盖区域(211)从所述第一进气口(11)移开、且所述第一通孔区域(212)与所述第一进气口(11)相对,使所述第一进气口(11)通过所述第一通孔区域(212)与所述出气口(13)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径向旋转密封式阀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进气口(11)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且绕所述阀芯(2)的轴线设置;
其中,所述第一通孔区域(212)和所述第一封盖区域(211)两者与所述第一进气口(11)的数量相等、且两者绕所述阀芯(2)的轴线依次交错设置。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径向旋转密封式阀门,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芯(2)包括第二阀板(22),所述阀芯(2)通过所述第二阀板(22)开合所述第二进气口(12)。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径向旋转密封式阀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阀板(22)呈筒状,所述第二进气口(12)与所述第二阀板(22)的侧壁相对,所述第二阀板(22)的侧壁上具有第二封盖区域(221)和第二通孔区域(222);
其中,所述阀芯(2)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封盖区域(221)闭合所述第二进气口(12);所述阀芯(2)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封盖区域(221)从所述第二进气口(12)移开、且所述第二通孔区域(222)与所述第二进气口(12)相对,使所述第二进气口(12)通过所述第二通孔区域(222)与所述出气口(13)连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径向旋转密封式阀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进气口(12)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且绕所述阀板的轴线设置;
其中,所述第二通孔区域(222)和所述第二封盖区域(221)两者与所述第二进气口(12)的数量相等、且两者绕所述阀芯(2)的轴线依次交错设置。
8.如权利要求1至4、6、7中任一项所述的径向旋转密封式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旋转密封式阀门还包括转轴(3)以及用于支撑所述转轴(3)的支架(4);
其中,所述阀芯(2)通过所述转轴(3)转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径向旋转密封式阀门,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芯(2)与所述转轴(3)相对固定;
所述径向旋转密封式阀门还包括推动杆(6),所述推动杆(6)的一端与所述转轴(3)连接,另一端伸出所述壳体(1),用于受驱动推动所述转轴(3)转动,以带动所述阀芯(2)运动至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10.一种尾气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径向旋转密封式阀门。
CN201820189049.XU 2018-02-02 2018-02-02 径向旋转密封式阀门及应用其的尾气换热装置 Active CN2078306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89049.XU CN207830632U (zh) 2018-02-02 2018-02-02 径向旋转密封式阀门及应用其的尾气换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89049.XU CN207830632U (zh) 2018-02-02 2018-02-02 径向旋转密封式阀门及应用其的尾气换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830632U true CN207830632U (zh) 2018-09-07

Family

ID=633966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189049.XU Active CN207830632U (zh) 2018-02-02 2018-02-02 径向旋转密封式阀门及应用其的尾气换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83063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5224794A5 (zh)
CN207830632U (zh) 径向旋转密封式阀门及应用其的尾气换热装置
US7069919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the ratio of ambient air to recirculated gases in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US10364778B2 (en) Composite intake system and method of the rotary engine with variable intake manifold
CN207830631U (zh) 旋转式阀门及应用其的尾气换热装置
CN104048082B (zh) 用于燃气灶的燃气流量控制装置及燃气灶
CN207315550U (zh) 进气系统
CN109780228A (zh) 一种自带可调内旁路的蝶阀
CN103541837B (zh) 发动机egr连接管路
CN206233966U (zh) 一种双活塞气缸式全可变气门机构
CN107781445A (zh) 一种便于拆卸式球阀
CN207830630U (zh) 推拉式阀门及应用其的尾气换热装置
CN206943555U (zh) 阀门及应用其的换热装置
CN209875971U (zh) 自带可调内旁路的蝶阀
CN2389264Y (zh) 磁力旋片式阀门
CN206617242U (zh) 无凸轮轴进排气装置
CN203395235U (zh) 简易水龙头
CN206478998U (zh) 一种复合肥烘干机
CN110094558A (zh) 一种一体式蝶形止回阀
CN202176405U (zh) 一种用于双层涡轮增压器的进气调节装置
CN206522188U (zh) 一种带旁通阀的发动机电动增压器结构
CN206409730U (zh) 一种旁通管路混合装置
CN207936807U (zh) 尾气换热装置及应用其的车辆
CN207454080U (zh) 热交换组件、热交换系统及应用该热交换系统的汽车
CN202252080U (zh) 一种启闭可控球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