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16886U - 葡萄糖氧化酶膜电极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葡萄糖氧化酶膜电极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816886U
CN207816886U CN201721494895.4U CN201721494895U CN207816886U CN 207816886 U CN207816886 U CN 207816886U CN 201721494895 U CN201721494895 U CN 201721494895U CN 207816886 U CN207816886 U CN 2078168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tection region
reaction detection
reaction
detection
discharge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49489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Hileap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Hileap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Hileap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Hileap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49489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8168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8168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8168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葡萄糖氧化酶膜电极检测装置,检测样本液/清洗液管路、废液排出管路、密封圈、膜电极芯片、反应检测区域和检测装置本体,其中,所述检测样本液/清洗液管路和、废液排出管路和反应检测区域设置在所述检测装置本体内,且所述检测样本液/清洗液管路的一端与所述反应检测区域的第一区域连接,所述废液排出管路与所述反应检测区域的第二区域连接,所述密封圈安装在所述反应检测区域的两侧,所述膜电极芯片设置在所述反应检测区域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置生产容易,检测准确率显著提高。

Description

葡萄糖氧化酶膜电极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检测领域。
背景技术
生物传感器(biosensor)对生物物质敏感并将其浓度转换为电信号进行检测的仪器。是由固定化的生物敏感材料作识别元件(包括酶、抗体、抗原、微生物、细胞、组织、核酸等生物活性物质)与适当的理化换能器(如氧电极、光敏管、场效应管、压电晶体等等)及信号放大装置构成的分析工具或系统。生物传感器具有接受器与转换器的功能。
对生物物质敏感并将其浓度转换为电信号进行检测的仪器。生物传感器具有接受器与转换器的功能。
1967年S.J.乌普迪克等制出了第一个生物传感器葡萄糖传感器。将葡萄糖氧化酶包含在聚丙烯酰胺胶体中加以固化,再将此胶体膜固定在隔膜氧电极的尖端上,便制成了葡萄糖传感器。当改用其他的酶或微生物等固化膜,便可制得检测其对应物的其他传感器。固定感受膜的方法有直接化学结合法;高分子载体法;高分子膜结合法。现已发展了第二代生物传感器(微生物、免疫、酶免疫和细胞器传感器),研制和开发第三代生物传感器,将生物技术和电子技术结合起来的场效应生物传感器。
生物传感器由于酶膜、线粒体电子传递系统粒子膜、微生物膜、抗原膜、抗体膜对生物物质的分子结构具有选择性识别功能,只对特定反应起催化活化作用,因此生物传感器具有非常高的选择性。缺点是生物固化膜不稳定。生物传感器涉及的是生物物质,主要用于临床诊断检查、治疗时实施监控、发酵工业、食品工业、环境和机器人等方面。
生物传感器是用生物活性材料(酶、蛋白质、DNA、抗体、抗原、生物膜等)与物理化学换能器有机结合的一门交叉学科,是发展生物技术必不可少的一种先进的检测方法与监控方法,也是物质分子水平的快速、微量分析方法。在未来21世纪知识经济发展中,生物传感器技术必将是介于信息和生物技术之间的新增长点,在国民经济中的临床诊断、工业控制、食品和药物分析(包括生物药物研究开发)、环境保护以及生物技术、生物芯片等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另自从20世纪60年代酶电极问世以来,生物传感器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已成为酶分析法的一个日益重要的组成部分。生物传感器的产生是生物学、医学、电化学、热学、光学及电子技术等多门学科相互交叉渗透的产物,具有选择性高、分析速度快、操作简单、价格低廉等特点,在工农业生产、环保、食品工业、医疗诊断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生物传感器是利用生物活性物质(即生物元件)做敏感器件,配以适当的换能器(即信号传导器)所构成的分析检测工具。
生物传感器由敏感元件(或生物元件)和信号传导器组成。生物元件有:生物体、组织、细胞、细胞器、细胞膜、酶、酶组分、感受器、抗体、核酸、有机分子等。传导器有:电流测量式、电流测定式、电导率测量式、阻抗测定式、光强测量式、热量测量式、声强测量式、机械式、“分子”电子式等。
生物传感器的优点是:费用和成本低,采用固定化酶作催化剂,可重复多次使用;专一性好,只对特定的底物起反应,因此一般不需要进行样品的预处理,干扰少;分析速度快,通常可在l分钟内得到结果;准确性高,一般相对误差小于1%;操作系统简单,容易实现自动化分析。
酶传感器是发展最早,也是目前最成熟的一类生物传感器。它是在固定化酶的催化作用下,生物分子发生化学变化后,通过换能器记录变化从而间接测定出待测物浓度。
目前国际上已研制成功的酶传感器有20余种,其中最成熟的是葡萄糖传感器。使用时将酶电极浸入到样品溶液中,溶液中的葡萄糖即扩散到酶膜上,在固定于酶膜上的葡萄糖氧化酶作用下生成葡萄糖酸,同时消耗氧气,通过氧电极测定溶液中氧浓度的变化,推测出样品中葡萄糖的浓度。
组织传感器利用动植物组织中多酶系统的催化作用来检测待测物。由于所利用的是组织中的酶,无需人工提纯过程,因而较稳定,使用时间长。
微生物传感器将微生物固定在生物敏感膜上,利用微生物的呼吸作用或所含有的酶类,来测定待测物质尤其是发酵过程中的物质浓度。
免疫传感器利用抗原和抗体之间的高度特异性,将抗原(或抗体)结合在生物敏感膜上,来测定样品中相应抗体(或抗原)的浓度。
场效应晶体管生物传感器结合了晶体管工艺,所需酶或抗体量很少,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被认为是第三代生物传感器。目前实际应用不多,但发展潜力巨大。
近年来,生物传感器的研制和开发已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在许多行业都具有潜在应用价值。未来在与分子电子学、生物电子学等前沿学科的结合过程中,必将创造出更灵敏更新颖的生物传感器,并将使生物传感器向着微型化、便携化和实用化发展。其中生物感受系统水平上的传感器仍为主要发展方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葡萄糖氧化酶膜电极检测装置,检测样本液/清洗液管路、废液排出管路、密封圈、膜电极芯片、反应检测区域和检测装置本体,其中,所述检测样本液/清洗液管路和、废液排出管路和反应检测区域设置在所述检测装置本体内,且所述检测样本液/清洗液管路的一端与所述反应检测区域的第一区域连接,所述废液排出管路与所述反应检测区域的第二区域连接,所述密封圈安装在所述反应检测区域的两侧,所述膜电极芯片设置在所述反应检测区域连接。
优选地,所述反应检测区域为密闭环境,以用于所述检测样本液与葡萄糖氧化酶进行反应。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置生产容易,检测准确率显著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检测样本液/清洗液管路
2、废液排出管路
3、密封圈
4、膜电极芯片
5、反应检测区域
6、检测装置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内容。
结合图1,检测装置本体6,在其体内加工有检测样本液/清洗液管路1,废液排出管路2和卡槽,用于安装密封圈3,使用时,膜电极芯片4压紧密封圈3,形成一个密闭环境的反应检测区域5,以用于样本液与葡萄糖氧化酶进行反应。
工作时,膜电极芯片4紧紧压合在密封圈3上,形成一个密封区域,受检的血样或经稀释后的样本液通过检测样本液/清洗液管路1,进入到反应检测区域5处,与膜电极芯片4上的带保护渗透膜的具备生物活性的葡萄糖氧化酶进行反应,并得到检测结果。反应完成后,所产生的废液通过废液排出管路2排出装置,同时,清洗液通过检测样本液/清洗液管路1进入反应检测区域5内,将检测样本液/清洗液管路1、废液排出管路2、反应检测区域5处所残留的样本废液冲洗干净,为下一次的样本检测做好准备。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

1.一种葡萄糖氧化酶膜电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样本液、清洗液管路、废液排出管路、密封圈、膜电极芯片、反应检测区域和检测装置本体,其中,所述检测样本液、清洗液管路和、废液排出管路和反应检测区域设置在所述检测装置本体内,且所述检测样本液、清洗液管路的一端与所述反应检测区域的第一区域连接,所述废液排出管路与所述反应检测区域的第二区域连接,所述密封圈安装在所述反应检测区域的两侧,所述膜电极芯片设置在所述反应检测区域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葡萄糖氧化酶膜电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检测区域为密闭环境,以用于所述检测样本液与葡萄糖氧化酶进行反应。
CN201721494895.4U 2017-11-10 2017-11-10 葡萄糖氧化酶膜电极检测装置 Active CN2078168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94895.4U CN207816886U (zh) 2017-11-10 2017-11-10 葡萄糖氧化酶膜电极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94895.4U CN207816886U (zh) 2017-11-10 2017-11-10 葡萄糖氧化酶膜电极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816886U true CN207816886U (zh) 2018-09-04

Family

ID=633339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494895.4U Active CN207816886U (zh) 2017-11-10 2017-11-10 葡萄糖氧化酶膜电极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8168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ai et al. Implications of nanobiosensors in agriculture
US20180328878A1 (en) Electrochemical biosensor based on aptamer/nano silver probe and exo i enzyme
Busse et al. Sensors for disposable bioreactors
Lomae et al. Label free electrochemical DNA biosensor for COVID-19 diagnosis
Tian et al. Piezoelectric aptasensor with gold nanoparticle amplification for the label-free detection of okadaic acid
Ly et al. Diagnosis of Helicobacter pylori bacterial infections using a voltammetric biosensor
Truong et al. Development of label-free impedimetric Hcg-immunosensor using screen-printed electrode
Borole et al. Conducting polymers: an emerging field of biosensors
CN105385753A (zh) 基于核酸适配体检测水胺硫磷的电化学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CN101532980B (zh) 检测志贺氏菌的酶免疫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和运用
CN105259349B (zh) 一种免固定生物传感电极的制备及其在免标记均相光致电化学农残检测与癌症诊断中的应用
CN207816886U (zh) 葡萄糖氧化酶膜电极检测装置
Garg et al. Current advancement and progress in BioFET: a review
CN207580480U (zh) 传感器取放机构
Brooks et al. Biosensors for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Chen et al. Highly sensitive detection of Brucella in milk by cysteamine functionalized nanogold/4-Mercaptobenzoic acid electrochemical biosensor
Woldu Biosensors and its applications in Water Quality Monitoring
Nagy et al. Bioelectroanalytical sensors and analytical problems in their application
Goel et al. An emergent biotechnology hierarchy: Biosensors
Banik Biosensor: potential and scope in agriculture
CN208537470U (zh) 双通路葡萄糖氧化酶膜电极
CN208537469U (zh) 生物传感器
Tapuhi, Eliana*, Venter, E. Annette** & Kfir Trends in biosensor development and some potential applications
Zheng et al. Biosensor
Chauhan et al. Biosensor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