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09926U - 小间距压吸式包装盒 - Google Patents

小间距压吸式包装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809926U
CN207809926U CN201721691491.4U CN201721691491U CN207809926U CN 207809926 U CN207809926 U CN 207809926U CN 201721691491 U CN201721691491 U CN 201721691491U CN 207809926 U CN207809926 U CN 2078099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body
upper cover
plate
line
triang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69149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邢龙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Lei Fuxin Mstar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Lei Fuxin Mstar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Lei Fuxin Mstar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Lei Fuxin Mstar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69149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8099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8099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80992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rt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小间距压吸式包装盒,由上盖和盒体一体组成;所述上盖是由上盖底板、上盖上侧板、上盖左侧板和上盖右侧板一体组成,各部分之间正面设有压折线,上盖上侧板、上盖左侧板和上盖右侧板围绕上盖底板折叠加固形成上盖;所述盒体由盒体底板、盒体上侧板、盒体下侧板盒体左侧板、和盒体右侧板一体组成,各部分之间正面设有压折线,盒体上侧板、盒体左侧板、盒体下侧板和盒体右侧板围绕上盖底板折叠加固形成盒体;所述盒体左侧板上由上至下依次开设有第一半圆槽、第一方槽、第二半圆槽;所述盒体右侧板上对应设有第三半圆槽、第二方槽、第四半圆槽;本实用新型结构坚固,抗摔性好,便于运输,并适用于小包装盒。

Description

小间距压吸式包装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包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间距压吸式包装盒。
背景技术
在包装体积小、重量大的金属制品时,一般采用瓦楞纸包装盒,比如包装钢钉,一方面由于钢钉的重量大,另一方面在物流运输途中会多次搬运碰撞或发生不小心摔落,包装盒容易破损,进而会产生不愉快的体验,因此对包装盒的强度要求高;在检测时,需要从8个角将包装盒掉落,只要达到五次以上包装不破损,即合格;同时国内很多包装盒多采用人工或半自动的机械,生产效率低下;随着人力成本的提高,现已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本实用新型主要配套进口自动化设备,包装盒通过输送装置进入开盒工位后,由三个压紧装置固定盒体底部,然后盒体的各侧板通过真空吸附和推挤打开盒体,装入钢钉,再真空吸附打开上盖扣合于盒体。这样实现了自动化生产,解放了人力。如果生产小规格包装盒,即需要压紧装置固定有盒体底部间距小,现有的设备无法使用时,就需要对包装盒的结构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小间距压吸式包装盒,同时配套自动化设备的目的。
一种小间距压吸式包装盒,由上盖(100)和盒体(200)一体组成;
所述上盖(100)是由上盖底板(10)、上盖上侧板(11)、上盖左侧板(12)和上盖右侧板(13)一体组成,各部分之间正面设有压折线,上盖上侧板(11)、上盖左侧板(12)和上盖右侧板(13)围绕上盖底板(10)折叠加固形成上盖(100);上盖上侧板(11)包括上盖左耳板(111)和上盖右耳板(112);在上盖左侧板(12)的正面和背面分别设有第一斜压线(a),第一斜压线(a)的左上角形成第一三角形(121);上盖右侧板(13)的背面相对于第一斜压线(a)对称设有第二斜压线(b),对应在上盖右侧板(13)的右上角形成第二三角形(131);第一三角形(121)的正面与对应第一三角形(121’)的背面分别折叠粘接;第二三角形(131)的正面与对应第二三角形(131’)的背面分别折叠粘接;
所述盒体(200)由盒体底板(20)、盒体上侧板(21)、盒体下侧板(23)、盒体左侧板(22)、和盒体右侧板(24)一体组成,各部分之间正面设有压折线,盒体上侧板(21)、盒体左侧板(22)、盒体下侧板(23)和盒体右侧板(24)围绕上盖底板(10)折叠加固形成盒体(200);所述盒体上侧板(21)包括盒体第一左耳板和盒体第一右耳板,盒体第一左耳板通过第三斜压线(c)形成第三三角形(211)和第四三角形(212),盒体第一右耳板通过第四斜压线(d)形成第五三角形(213)和第六三角形(214),盒体下侧板(23)包括盒体第二左耳板(231)和盒体第二右耳板(232),并通过第五斜压线(e)形成第七三角形(233),通过第六斜压线(f)形成第八三角形(234),盒体左侧板(22)与盒体第二左耳板(231)的相邻处设有左凸块(221),盒体右侧板(24)与盒体第二右耳板(232)的相邻处设有右凸块(241),
第三三角形(211)折叠粘接于对应第三三角形(211’)上;第四三角形(213)折叠粘接于对应第三三角形(213’)上;盒体第二左耳板(231)折叠粘接于对应盒体第二左耳板(231’),盒体第二右耳板(232)折叠粘接于对应盒体第二右耳板(232’); 左凸块(221)和右凸块(241)均突出于盒体下侧板(23),左凸块(221)和右凸块(241)分别设有第一锯齿(222)和第二锯齿,当上盖盖在盒体上时,以增加摩擦力,防止上盖因张力自动弹开;所述盒体左侧板(22)上由上至下依次开设有第一半圆槽(4)、第一方槽(5)、第二半圆槽(6);所述盒体右侧板(24)上对应设有第三半圆槽(4’)、第二方槽(5’)、第四半圆槽(6’);由于折叠后的盒体(20)的空白处(20’)宽度较小,不能适应压紧机构的尺寸,通过设置槽,可以配合适应压紧机构的形状,以生产小间距的包装盒。
优选的,所述盒体(200)采用环保瓦楞纸。
优选的,所述盒体第一左耳板的正面设有至少一条第三斜压线(c)、背面设有一条对应第三斜压线(c’);所述盒体第一右耳板的正面设有至少一条第四斜压线(d)、背面设有一条对应第四斜压线(d’);所述第三斜压线(c)和第四斜压线(d)均由一条以上的间断的压线,便于折叠。
优选的,所述盒体第一左耳板的正面设有两条第三斜压线(c)、对应第三斜压线(c’)设于两条第三斜压线(c)的中间;所述盒体第一右耳板的正面设有两条第四斜压线(d)、对应第四斜压线(d’)设于两条第四斜压线(d)的中间,便于折叠。
优选的,所述上盖左耳板(111)设有左缺角(113),所述上盖右耳板(112)设有右缺角(114);
优选的,所述第三斜压线(c)的中部设有U型或一字型左切口(210),第四斜压线(d)的中部设有U型或一字型右切口(215)。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坚固,抗摔性好,可包装重物。并可适用于自动化设备,快速开启,便于运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小间距压吸式包装盒具体实施例1包装盒展开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小间距压吸式包装盒具体实施例1包装盒折叠粘接位置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小间距压吸式包装盒折叠后的状态图;
图4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小间距压吸式包装盒具体实施例2包装盒展开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小间距压吸式包装盒具体实施例3包装盒折叠粘接位置的示意图;
图7是实用新型小间距压吸式包装盒的左凸块(221)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以下的“前”、“后”、“左”、“右”、“上”、“下”、“正面”、“背面”,仅是为了更清楚的表达本实用新型的各部分之间的方位,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结构。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图1是展开图的正面,同时也是盒子的内表;图2是展开图的反面,同时也是盒子的外表。所述上盖(100)是由上盖底板(10)、上盖上侧板(11)、上盖左侧板(12)和上盖右侧板(13)一体组成,各部分之间正面设有压折线,上盖上侧板(11)、上盖左侧板(12)和上盖右侧板(13)围绕上盖底板(10)折叠加固形成上盖(100);上盖上侧板(11)包括上盖左耳板(111)和上盖右耳板(112);在上盖左侧板(12)的正面和背面分别设有第一斜压线(a),第一斜压线(a)从上盖底板(10)、上盖上侧板(11)和上盖左侧板(12)三者的交界处开始,经过上盖左侧板(12)背面向左,在上盖左侧板(12)的左上角形成第一三角形(121);正面和背面介绍;上盖右侧板(13)的背面相对于第一斜压线(a)对称设有第二斜压线(b),对应在上盖右侧板(13)的右上角形成第二三角形(131);第一三角形(121)的正面与对应第一三角形(121’)的背面分别折叠粘接;第二三角形(131)的正面与对应第二三角形(131’)的背面分别折叠粘接;
所述盒体(200)由盒体底板(20)、盒体上侧板(21)、盒体下侧板(23)、盒体左侧板(22)、和盒体右侧板(24)一体组成,各部分之间正面设有压折线,盒体上侧板(21)、盒体左侧板(22)、盒体下侧板(23)和盒体右侧板(24)围绕上盖底板(10)折叠加固形成盒体(200);所述盒体上侧板(21)包括盒体第一左耳板和盒体第一右耳板,盒体第一左耳板通过第三斜压线(c)形成第三三角形(211)和第四三角形(212),盒体第一右耳板通过第四斜压线(d)形成第五三角形(213)和第六三角形(214),盒体下侧板(23)包括盒体第二左耳板(231)和盒体第二右耳板(232),并通过第五斜压线(e)形成第七三角形(233),通过第六斜压线(f)形成第八三角形(234),盒体左侧板(22)与盒体第二左耳板(231)的相邻处设有左凸块(221),盒体右侧板(24)与盒体第二右耳板(232)的相邻处设有右凸块(241),
第三三角形(211)折叠粘接于对应第三三角形(211’)上;第四三角形(213)折叠粘接于对应第三三角形(213’)上;盒体第二左耳板(231)折叠粘接于对应盒体第二左耳板(231’),盒体第二右耳板(232)折叠粘接于对应盒体第二右耳板(232’); 左凸块(221)和右凸块(241)均突出于盒体下侧板(23),如图7所示,左凸块(221)上设有第一锯齿(222),同样的右凸块(241)上也设有第二锯齿,当上盖盖在盒体上时,以增加摩擦力,防止上盖因张力自动弹开。所述盒体左侧板(22)上由上至下依次开设有第一半圆槽(4)、第一方槽(5)、第二半圆槽(6);所述盒体右侧板(24)上对应设有第三半圆槽(4’)、第二方槽(5’)、第四半圆槽(6’);由于折叠后的盒体(20)的空白处(20’)宽度较小,不能适应压紧机构的尺寸,通过设置槽,可以配合适应压紧机构的形状,以生产小间距的包装盒。
所述盒体(200)采用环保瓦楞纸。
所述盒体第一左耳板的正面设有一条第三斜压线(c)、背面设有一条对应第三斜压线(c’);所述盒体第一右耳板的正面设有一条第四斜压线(d)、背面设有一条对应第四斜压线(d’);所述第三斜压线(c)和第四斜压线(d)均由一条以上的间断的压线组成,便于折叠。
所述盒体第一左耳板的正面设有两条第三斜压线(c)、对应第三斜压线(c’)设于两条第三斜压线(c)的中间;所述盒体第一右耳板的正面设有两条第四斜压线(d)、对应第四斜压线(d’)设于两条第四斜压线(d)的中间;便于折叠。
所述上盖左耳板(111)设有左缺角(113),所述上盖右耳板(112)设有右缺角(114);
所述第三斜压线(c)的中部设有U型或一字型左切口(210),第四斜压线(d)的中部设有U型或一字型右切口(215)。
如图3所示,图3是图1折叠后状态图,这种状态下,便于运输,体积小,此时可用于自动化机器,压紧装置压在盒体左侧板(22)和盒体右侧板(24)折叠后在盒体底板(20)上的空白处(20’),然后吸盘将盒体左侧板(22)和盒体右侧板(24)吸起,即可打开盒体(2),装钉,然后再打开上盖(100)盖住盒体(200)。
如图4所示,所述上盖上侧板(11)与上盖右耳板(112)之有第一压折线(g),上盖底板(10)与上盖上侧板(11)之间有第二压折线(h), 所述上盖底板(10)与第二三角形(131)之间有第三压折线(i),上盖底板(10)、上盖上侧板(11)与上盖右侧板(13)三者之间设有矩形开槽,所述矩形开槽的头部由弯曲部(1)和直角部(2)组成,弯曲部(1)上连接第一压折线(g)、第二压折线(h)、第三压折线(i),直角部(2)连接第二斜压线(b)。
第二斜压线(b)与第三压折线(i)之间的夹角为40-50度。
实施例2
如图5-6所示,第一斜压线(a)、第二斜压线(b)、第三斜压线(c)、第一斜压线(d)分别为二根,分别位于盒体的正面,即内表面。盒体的反面,即外表面,设有一条或多条的对应第一斜压线(a’)、对应第二斜压线(b’)、对应第三斜压线(c’)、对应第一斜压线(d’),如果为一条时,位于对应的正面的斜压线的中间,如果是两根,则是交错对应设置。一般1-3根斜压线较实用,3根以上理论上也可行,但实用性小。其他的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

Claims (6)

1.一种小间距压吸式包装盒,由上盖(100)和盒体(200)一体组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盖(100)是由上盖底板(10)、上盖上侧板(11)、上盖左侧板(12)和上盖右侧板(13)一体组成,各部分之间正面设有压折线,上盖上侧板(11)、上盖左侧板(12)和上盖右侧板(13)围绕上盖底板(10)折叠加固形成上盖(100);上盖上侧板(11)包括上盖左耳板(111)和上盖右耳板(112);在上盖左侧板(12)的正面和背面分别设有第一斜压线(a),第一斜压线(a)的左上角形成第一三角形(121);上盖右侧板(13)的背面相对于第一斜压线(a)对称设有第二斜压线(b),对应在上盖右侧板(13)的右上角形成第二三角形(131);第一三角形(121)的正面与对应第一三角形(121’)的背面分别折叠粘接;第二三角形(131)的正面与对应第二三角形(131’)的背面分别折叠粘接;
所述盒体(200)由盒体底板(20)、盒体上侧板(21)、盒体下侧板(23)、盒体左侧板(22)、和盒体右侧板(24)一体组成,各部分之间正面设有压折线,盒体上侧板(21)、盒体左侧板(22)、盒体下侧板(23)和盒体右侧板(24)围绕上盖底板(10)折叠加固形成盒体(200);所述盒体上侧板(21)包括盒体第一左耳板和盒体第一右耳板,盒体第一左耳板通过第三斜压线(c)形成第三三角形(211)和第四三角形(212),盒体第一右耳板通过第四斜压线(d)形成第五三角形(213)和第六三角形(214),盒体下侧板(23)包括盒体第二左耳板(231)和盒体第二右耳板(232),并通过第五斜压线(e)形成第七三角形(233),通过第六斜压线(f)形成第八三角形(234),盒体左侧板(22)与盒体第二左耳板(231)的相邻处设有左凸块(221),盒体右侧板(24)与盒体第二右耳板(232)的相邻处设有右凸块(241),
第三三角形(211)折叠粘接于对应第三三角形(211’)上;第四三角形(213)折叠粘接于对应第三三角形(213’)上;盒体第二左耳板(231)折叠粘接于对应盒体第二左耳板(231’),盒体第二右耳板(232)折叠粘接于对应盒体第二右耳板(232’); 左凸块(221)和右凸块(241)均突出于盒体下侧板(23),左凸块(221)和右凸块(241)分别设有第一锯齿(222)和第二锯齿,当上盖盖在盒体上时,以增加摩擦力,防止上盖因张力自动弹开;所述盒体左侧板(22)上由上至下依次开设有第一半圆槽(4)、第一方槽(5)、第二半圆槽(6);所述盒体右侧板(24)上对应设有第三半圆槽(4’)、第二方槽(5’)、第四半圆槽(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间距压吸式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200)采用环保瓦楞纸。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间距压吸式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第一左耳板的正面设有至少一条第三斜压线(c)、背面设有一条对应第三斜压线(c’);所述盒体第一右耳板的正面设有至少一条第四斜压线(d)、背面设有一条对应第四斜压线(d’);所述第三斜压线(c)和第四斜压线(d)均由一条以上的间断的压线,便于折叠。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间距压吸式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第一左耳板的正面设有两条第三斜压线(c)、对应第三斜压线(c’)设于两条第三斜压线(c)的中间;所述盒体第一右耳板的正面设有两条第四斜压线(d)、对应第四斜压线(d’)设于两条第四斜压线(d)的中间,便于折叠。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间距压吸式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左耳板(111)设有左缺角(113),所述上盖右耳板(112)设有右缺角(114)。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间距压吸式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斜压线(c)的中部设有U型或一字型左切口(210),第四斜压线(d)的中部设有U型或一字型右切口(215)。
CN201721691491.4U 2017-12-07 2017-12-07 小间距压吸式包装盒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8099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91491.4U CN207809926U (zh) 2017-12-07 2017-12-07 小间距压吸式包装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91491.4U CN207809926U (zh) 2017-12-07 2017-12-07 小间距压吸式包装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809926U true CN207809926U (zh) 2018-09-04

Family

ID=633354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691491.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809926U (zh) 2017-12-07 2017-12-07 小间距压吸式包装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8099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901356U (zh) 手机包装盒
CN201694533U (zh) 包装盒及形成该包装盒的板材
CN207809926U (zh) 小间距压吸式包装盒
CN207810019U (zh) 大间距压吸式包装盒
CN205801752U (zh) 一种八联包包装盒
CN212980752U (zh) 一种新型书皮盒
CN212073106U (zh) 一种纸箱成型装置
CN208775202U (zh) 一种免胶带封装的包装箱
CN204846587U (zh) 一种双联包包装盒
CN206624113U (zh) 双向翻盖式一次成型纸质包装盒和组合包装盒
CN221091921U (zh) 压痕折叠式茶叶包
CN204776409U (zh) 一种折叠盒子
CN220810134U (zh) 防脱型自锁底纸盒
CN214567579U (zh) 一种手动升降式包装盒
CN213036219U (zh) 一种跨境电商物流包装盒
CN2568548Y (zh) 一种内折式四角外咬口包装盒
CN216784135U (zh) 一种翻盖式包装盒
CN105015879A (zh) 一种双联包包装盒
CN215707828U (zh) 一种礼品包装盒
CN215514973U (zh) 一种内部带防护组件的环保彩盒
CN213620752U (zh) 一种多层式包装盒
CN214566798U (zh) 一种可变换收纳和悬挂方式的便捷收纳盒
CN213706474U (zh) 一种可视化设备卡扣式包装盒
CN207060629U (zh) 天地盖一体成型包装盒
CN218751939U (zh) 外带纸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904

Termination date: 2019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