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799377U - 一种掉电时序控制电路及集成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掉电时序控制电路及集成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799377U
CN207799377U CN201820214435.XU CN201820214435U CN207799377U CN 207799377 U CN207799377 U CN 207799377U CN 201820214435 U CN201820214435 U CN 201820214435U CN 207799377 U CN207799377 U CN 2077993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voltage
sequential
control module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21443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亚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kyworth RGB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kyworth RGB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kyworth RGB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kyworth RGB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21443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7993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7993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7993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irect Current Feeding And Distribu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掉电时序控制电路及集成电路,该掉电时序控制电路包括稳压控制模块、掉电控制模块、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并且第一连接端依次通过稳压控制模块和掉电控制模块与第二连接端连接,其中:稳压控制模块,用于当第一连接端的电压大于等于预设电压阈值时,输出稳定电压;掉电控制模块,用于当第一连接端的电压小于预设电压阈值时,降低第二连接端的电压。本实用新型可以解决现有电路中容易出现掉电时序混乱的问题,实现根据预设电压阈值对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的电压的有效控制,保证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的电压的掉电时序。

Description

一种掉电时序控制电路及集成电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电气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掉电时序控制电路及集成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电子产品的发展也是突飞猛进,人们对产品的模块化、智能化和品质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例如高质量的电视,对其主板、电源和屏幕之间的匹配的要求越来越高,其中便涉及电源电压的纹波和时序要求。
由于电子产品技术的革新,电源方案逐渐成熟,其电路集成度越来越高。在整机系统应用测试中,测试人员在注重整机开机的情况外,也要注重交流关机的情况。当整机系统对电压掉电时序要求较高时,电压下降时序发生混乱,轻则出现交流关机屏幕有亮点、关机屏幕残影和关机屏幕闪烁等异常问题,重则导致整机系统瘫痪死机,所以电源的掉电时序是非常关键的。
在交流关机后,电源输出的电压开始下降,电源板所用的滤波电容的容量不同,导致其电压下降的时间长短不同。电容容量越大其电压下降越慢,电容容量越小其电压下降越快。若负载消耗的电流较大时,选用的滤波电容的容量就会较大,在交流关机时电压就会释放的较慢,这时便会出现负载掉电时间落后于电源掉电时间的问题,即掉电时序发生混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掉电时序控制电路及集成电路,以解决现有电路中容易出现掉电时序混乱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掉电时序控制电路,包括稳压控制模块、掉电控制模块、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并且第一连接端依次通过所述稳压控制模块和掉电控制模块与第二连接端连接,其中:
所述稳压控制模块,用于当第一连接端的电压大于等于预设电压阈值时,输出稳定电压;
所述掉电控制模块,用于当第一连接端的电压小于所述预设电压阈值时,降低第二连接端的电压。
上述掉电时序控制电路,可选的是,第一连接端与在后掉电时序电源输出端连接,第二连接端与在先掉电时序电源输入端连接。
上述掉电时序控制电路,可选的是,所述稳压控制模块包括:
稳压二极管、第一电阻、第一控制器件和第二电阻,其中:
所述稳压二极管连接于第一连接端与第一电阻之间,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一控制器件的控制端,第一控制器件的第一端通过第二电阻与第一连接端连接,第一控制器件的第二端接地。
上述掉电时序控制电路,可选的是,所述稳压控制模块还包括第三电阻,第三电阻连接于第一控制器件的控制端和第一控制器件的第二端之间。
上述掉电时序控制电路,可选的是,所述稳压控制模块还包括滤波电容器,所述滤波电容器连接于第一控制器件的控制端和第一控制器件的第二端之间。
上述掉电时序控制电路,可选的是,所述掉电控制模块包括第二控制器件,其中,第二控制器件的控制端连接于第一控制器件的第一端与第二电阻之间,第二控制器件的第一端与第二连接端连接,第二控制器件的第二端接地。
上述掉电时序控制电路,可选的是,所述掉电控制模块还包括第四电阻,第四电阻连接于第二控制器件的控制端和第二控制器件的第二端之间。
上述掉电时序控制电路,可选的是,第一控制器件包括NPN型三极管或N沟道MOS管。
上述掉电时序控制电路,可选的是,第二控制器件包括NPN型三极管或N沟道MOS管。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集成电路,包括本实用新型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掉电时序控制电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掉电时序控制电路包括稳压控制模块、掉电控制模块、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其中,稳压控制模块用于当第一连接端的电压大于等于预设电压阈值时输出稳定电压,掉电控制模块用于当第一连接端的电压小于预设电压阈值时,降低第二连接端的电压,实现了根据预设电压阈值对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的电压的有效控制,避免了第一连接端的电压持续下降,而第二连接端的电压持续较高的情况,可以保证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的电压的掉电时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掉电时序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掉电时序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另一种掉电时序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实施例一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掉电时序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掉电时序控制电路包括:稳压控制模块110、掉电控制模块120、第一连接端130和第二连接端140,并且第一连接端130依次通过稳压控制模110块和掉电控制模块120与第二连接端140连接,其中:
稳压控制模块110,用于当第一连接端130的电压大于等于预设电压阈值时,输出稳定电压。
掉电控制模块120,用于当第一连接端130的电压小于预设电压阈值时,降低第二连接端140的电压。
稳压控制模块110和掉电控制模块120均可以利用包括电子元器件如电阻、电容、二极管和三极管的控制电路实现,不会增加电路设计成本。预设电压阈值是用户根据对电路的控制需要设置的电压阈值。当第一连接端130的电压大于等于预设电压阈值时,稳压控制模块110输出稳定电压,稳压控制模块110通过掉电控制模块120与第二连接端140连接,掉电控制模块120此时并不会对第二连接端140的电压产生影响。当第一连接端130的电压小于预设电压阈值,掉电控制模块120便会发挥作用,及时降低第二连接端140的电压,保证正常电路中第一连接端130的电压处于高于第二连接端140的电压的状态,进而保证第一连接端130的电压掉电时间长于第二连接端140的电压掉电时间。
进一步的,第一连接端130与在后掉电时序电源输出端连接,第二连接端140与在先掉电时序电源输入端连接。
第一连接端130与在后掉电时序电源输出端连接之后,第一连接端130的电压与在后掉电时序电源输出端的电压相同;第二连接端140与在先掉电时序电源输入端连接之后,第二连接端140的电压与在先掉电时序电源输入端的电压相同。示例性的,当在后掉电时序电源输出端的电压大于等于预设电压阈值时,稳压控制模块110输出稳定电压,对在后掉电时序电源输出端的电压不会产生影响,说明此时电路中的掉电时序没有发生异常或混乱;当在后掉电时序电源输出端的电压小于预设电压阈值时,掉电控制模块120会降低第二连接端140的电压,避免在后掉电时序电源输出端的电压持续下降而引起的掉电时序发生混乱的问题。
本实施例提供的掉电时序控制电路可以适用但不限于液晶电视领域、监视器、电化教育、背后投影和等离子显示等显示相关领域,尤其涉及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Display,LCD)、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 Diode,OLED)等。在对电压上电和掉电时序要求较严格的设备中,如打印机、微波炉、电脑、路灯和音响等,本实施例的掉电时序控制电路可以解决整机交流关机过程中的掉电时序混乱的问题,避免交流关机后出现异常,进而避免对电路器件以及电子设备损坏。
本实施例技术方案提供的掉电时序控制电路包括稳压控制模块110、掉电控制模块120、第一连接端130和第二连接端140,其中,稳压控制模块110用于当第一连接端130的电压大于等于预设电压阈值时,输出稳定电压;掉电控制模块120用于当第一连接端130的电压小于预设电压阈值时,降低第二连接端140的电压,解决了现有电路中容易出现掉电时序混乱的问题,实现了根据预设电压阈值对第一连接端130和第二连接端140的电压的有效控制,避免了第一连接端130的电压持续下降,而第二连接端140的电压持续较高的情况,可以调控第一连接端130和第二连接端140的电压的掉电时序;当第一连接端130与在后掉电时序电源输出端连接,第二连接端140与在先掉电时序电源输入端连接,可以保证电路正常的掉电时序。
实施例二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掉电时序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另一种掉电时序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优化。如图2和图3所示,该掉电时序控制电路包括:稳压控制模块110、掉电控制模块120、第一连接端130和第二连接端140,并且第一连接端130依次通过稳压控制模110块和掉电控制模块120与第二连接端140连接,其中:
稳压控制模块110包括稳压二极管Z1、第一电阻R1、第一控制器件1101和第二电阻R2,其中,稳压二极管Z1连接于第一连接端130与第一电阻R1之间,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第一控制器件1101的控制端,第一控制器件1101的第一端通过第二电阻R2与第一连接端130连接,第一控制器件1101的第二端接地。用户根据需要设置预设电压阈值,而预设电压阈值的大小关系到选用的稳压二极管Z1的工作参数,即可以设置预设电压阈值为稳压二极管Z1导通所需的工作电压,当第一连接端130的电压低于预设电压阈值时,相当于此时的稳压二极管Z1不能导通。
掉电控制模块120包括第二控制器件1201,其中,第二控制器件1201的控制端连接于第一控制器件1101的第一端与第二电阻R2之间,第二控制器件1201的第一端与第二连接端140连接,第二控制器件1201的第二端接地。
可选的,第一控制器件1101包括NPN型三极管或N沟道MOS管,第二控制器件1201包括NPN型三极管或N沟道MOS管。当第一控制器件1101是NPN型三极管时,第二控制器件1201可以是NPN型三极管与N沟道MOS管中的任意一种;当第一控制器件1101是N沟道MOS管时,第二控制器件1201任可以是NPN型三极管与N沟道MOS管中的任意一种。图2作为示例,给出了第一控制器件1101和第二控制器件1201均为NPN型三极管的情况,但需注意,这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示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具体的,当第一控制器件1101和第二控制器件1201均为NPN型三极管时,第一控制器件1101的基极与第一电阻R1连接,第一控制器件1101的集电极通过第二电阻R2与第一连接端130连接,第一控制器件1101的发射极接地,同样的,第二控制器件1201的基极连接于第一控制器件1101的集电极与第二电阻R2之间,第二控制器件1201的集电极与第二连接端140连接,第二控制器件1201的发射极接地。
以下,继续以第一控制器件1101和第二控制器件1201均为NPN型三极管为例,详细说明该掉电时序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
当第一连接端130的电压大于等于预设电压阈值时,第一连接端130的电压的经过第二电阻R2分压,给第一控制器件1101的集电极提供一个高电压,同时,第一连接端130的电压经过稳压二极管Z1降压作用,稳压二极管Z1的负端输出一定电压,该电压经过第一电阻R1分压后,给第一控制器件1101的基极提供一个导通电压,第一控制器件1101导通工作后,将第一控制器件1101集电极电压拉低到地,相当于稳压控制模块110输出稳定电压;此时,第一控制器件1101的集电极和第二控制器件1201的基极电压相同,均为低电压,第二控制器件1201不满足导通条件,不能正常导通工作,相当于此时掉电控制模块120对第二连接端140的电压不产生任何影响。若第一连接端130与在后掉电时序电源输出端连接,第二连接端140与在先掉电时序电源输入端连接,即当在后掉电时序电源输出端的电压大于等于预设电压阈值时,本实施例中的掉电时序控制电路不会对在先掉电时序电源输入端的电压产生影响,电路中依然维持正常的掉电时序。
当第一连接端130的电压小于预设电压阈值时,第一连接端130的电压的经过第二电阻R2分压,给第一控制器件1101的集电极提供一个高电压,但是,第一连接端130的电压低于稳压二极管Z1导通所需的电压,稳压二极管Z1不导通,第一控制器件1101的基极处于低电压状态,第一控制器件1101不满足导通条件,相当于稳压控制模块110中一部分电路是断路状态;第二控制器件1201的基极与第一控制器件1101的集电极电压相同,第二控制器件1201的集电极与第二连接端140的电压相同,第二控制器件1201可以满足导通条件,其导通之后,将第二连接端140的电压拉低到地,即掉电控制模块120实现对第二连接端140的电压的控制。当第一连接端130与在后掉电时序电源输出端连接,第二连接端140与在先掉电时序电源输入端连接,在后掉电时序电源输出端的电压小于预设电压阈值时,本实施例中的掉电时序控制电路将会对在先掉电时序电源输入端的电压产生影响,降低在先掉电时序电源输入端的电压,以保证在后掉电时序电源输出端的电压高于在先掉电时序电源输入端的电压,维持电路中正常的掉电时序。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的,稳压控制模块110还包括第三电阻R3,第三电阻R3连接于第一控制器件1101的控制端和第一控制器件1101的第二端之间。电路中的电阻均用于分压作用,保护电路器件。
稳压控制模块110还包括滤波电容器C1,滤波电容器C1连接于第一控制器件1101的控制端和第一控制器件1101的第二端之间。滤波电容器C1可以起到滤波的作用,提高电路的抗干扰能力。
掉电控制模块120还包括第四电阻R4,第四电阻R4连接于第二控制器件1201的控制端和第二控制器件1201的第二端之间。
示例性的,本实施例的掉电时序控制电路可以用于液晶电视和液晶显示器等电子电器设备中,如图2所示,考虑第一连接端130与电源板上电源输出端连接,第二连接端140与BL_ENA背光控制开关信号输入端连接,当交流开机正常工作时,电源输出电压经稳压二极管Z1降压作用,在稳压二极管Z1的负端输出一定电压,该电压经第一电阻R1和第三电阻R3分压,并经过滤波电容器C1滤波,给第一控制器件1101的基极提供一个导通电压,第一控制器件1101导通工作后,将第一控制器件1101的集电极电压拉低到地;第一控制器件1101的集电极和第二控制器件1201的基极为低电压状态,第二控制器件1201不满足导通工作条件,BL_ENA背光控制开关信号输入端保持高电压状态,背光模组正常工作。
当交流关机时,电源板上电源输出端开始掉电,由于电源板电路中有较大的电解电容器,其电压释放较慢。当电源输出端电压降低到低于稳压二极管Z1导通所需的电压时,稳压二极管Z1不导通,第一控制器件1101的基极没有第一控制器件1101导通所需的导通电压,第一控制器件1101不导通;而第二控制器件1201的集电极和第二控制器件1201的基极均连接有高电压,即电源输出端的电压第二电阻R2和第四电阻R4分压,给第二控制器件1201的基极提供一个导通电压,第二控制器件1201导通工作后,将BL_ENA背光控制开关信号输入端的电压拉低到地,电源板上的恒流驱动控制电路因没有BL_ENA信号,立即停止工作。以上实现了交流关机过程中,在电源输出端电压完全释放之前,及时将BL_ENA背光控制开关信号输入端的电压降低的效果,保证了电源电压在恒流驱动控制电路完全关闭之后才关断的正常掉电时序。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另一种掉电时序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3作为示例,给出了第一控制器件1101和第二控制器件1201均为N沟道MOS管的情况,但需注意,这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示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3所示,当第一控制器件1101和第二控制器件1201均为N沟道MOS管时,第一控制器件1101的栅极与第一电阻R1连接,第一控制器件1101的漏极通过第二电阻R2与第一连接端130连接,第一控制器件1101的源极接地,同样的,第二控制器件1201的栅极连接于第一控制器件1101的漏极与第二电阻R2之间,第二控制器件1201的漏极与第二连接端140连接,第二控制器件1201的源极接地。由于MOS管与三极管在电路中均可以起到开关控制的作用,当第一控制器件1101和第二控制器件1201均为N沟道MOS管时掉电时序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与当第一控制器件1101和第二控制器件1201均为NPN型三极管时的工作原理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掉电时序控制电路包括稳压控制模块110、掉电控制模块120、第一连接端130和第二连接端140,其中,稳压控制模块110包括稳压二极管Z1、第一电阻R1、第一控制器件1101和第二电阻R2;掉电控制模块120包括第二控制器件1201,解决了现有电路中容易出现掉电时序混乱的问题,实现了根据预设电压阈值对电路中电压的有效控制;当第一连接端130与在后掉电时序电源输出端连接,第二连接端140与在先掉电时序电源输入端连接,可以保证交流关机过程中,在后掉电时序电源输出端的电压高于在先掉电时序电源输入端的电压,维持正常的电路掉电时序,避免交流关机出现异常问题并可以保护电路器件。此外,本实施例中的采用普通的电子元器件,如电阻、电容、二极管和三极管等,作为控制开关装置,电路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容易调式且成本低。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集成电路,包括上述实施例中任一所述的掉电时序控制电路,可以解决现有电路中容易出现掉电时序混乱的问题,实现对电路中电压的有效控制,保证正常的电路掉电时序。
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掉电时序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稳压控制模块、掉电控制模块、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并且第一连接端依次通过所述稳压控制模块和掉电控制模块与第二连接端连接,其中:
所述稳压控制模块,用于当第一连接端的电压大于等于预设电压阈值时,输出稳定电压;
所述掉电控制模块,用于当第一连接端的电压小于所述预设电压阈值时,降低第二连接端的电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掉电时序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端与在后掉电时序电源输出端连接,第二连接端与在先掉电时序电源输入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掉电时序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控制模块包括:
稳压二极管、第一电阻、第一控制器件和第二电阻,其中:
所述稳压二极管连接于第一连接端与第一电阻之间,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一控制器件的控制端,第一控制器件的第一端通过第二电阻与第一连接端连接,第一控制器件的第二端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掉电时序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控制模块还包括第三电阻,第三电阻连接于第一控制器件的控制端和第一控制器件的第二端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掉电时序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控制模块还包括滤波电容器,所述滤波电容器连接于第一控制器件的控制端和第一控制器件的第二端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掉电时序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掉电控制模块包括第二控制器件,其中,第二控制器件的控制端连接于第一控制器件的第一端与第二电阻之间,第二控制器件的第一端与第二连接端连接,第二控制器件的第二端接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掉电时序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掉电控制模块还包括第四电阻,第四电阻连接于第二控制器件的控制端和第二控制器件的第二端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3~5任一所述的掉电时序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第一控制器件包括NPN型三极管或N沟道MOS管。
9.根据权利要求6~7任一所述的掉电时序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第二控制器件包括NPN型三极管或N沟道MOS管。
10.一种集成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所述的掉电时序控制电路。
CN201820214435.XU 2018-02-07 2018-02-07 一种掉电时序控制电路及集成电路 Active CN2077993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14435.XU CN207799377U (zh) 2018-02-07 2018-02-07 一种掉电时序控制电路及集成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14435.XU CN207799377U (zh) 2018-02-07 2018-02-07 一种掉电时序控制电路及集成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799377U true CN207799377U (zh) 2018-08-31

Family

ID=632758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214435.XU Active CN207799377U (zh) 2018-02-07 2018-02-07 一种掉电时序控制电路及集成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7993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180543B1 (ko) 전자 장치 구동을 위한 전자 장치 및 방법
TWI455446B (zh) 電子裝置的電源供應系統及其電源供應方法
US20120001862A1 (en) Capacitive touch switch display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CN109120037A (zh) 一种电池管理方法、电路、电池包及电动工具
CN103889118A (zh) 一种oled驱动电源装置
WO2014079038A1 (zh) 一种led背光驱动电路、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CN209435105U (zh) 一种软启动电路及电子设备
WO2014101313A1 (zh)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电路、驱动方法和液晶显示装置
CN102355776B (zh) 一种调光器
WO2022179282A1 (zh) 残影消除电路及显示装置
TWI521336B (zh) 顯示裝置
JPH07168259A (ja) 電池を用いた電源システム
CN207799377U (zh) 一种掉电时序控制电路及集成电路
CN109712590A (zh) 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WO2014075337A1 (zh) 降低待机功耗的方法
US7285925B2 (en) Backlight module control circuit of multi-lamp display device
CN209265378U (zh) 一种复位电路和显示终端
CN202159236U (zh) 待机开关电路及小型电子设备
CN112185305B (zh) 背光控制装置、背光控制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09272946A (zh) 一种背光源控制电路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5471038B (zh) 一种控制方法、电子设备
TWI409622B (zh) 電源控制電路及具有電源控制電路之電子裝置
US8339821B2 (en) Electrical appliance and power supply thereof
CN218183558U (zh) 一种灯光控制器
CN103208252B (zh) 显示屏发光二极管控制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