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797177U - 一种低真空循环水供暖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低真空循环水供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797177U
CN207797177U CN201820157966.XU CN201820157966U CN207797177U CN 207797177 U CN207797177 U CN 207797177U CN 201820157966 U CN201820157966 U CN 201820157966U CN 207797177 U CN207797177 U CN 2077971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control valve
condenser
water inlet
inlet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15796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红林
孔令增
崔衍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ity County Springs Biomass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ity County Springs Biomass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ity County Springs Biomass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ity County Springs Biomass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15796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7971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7971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79717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orption Type Refrigeration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低真空循环水供暖装置,循环泵分别连通凝汽器的进水端和吸水井,凝汽器的出水端分别连接加药箱和供暖泵的进水端,供暖泵的出水端连接供暖用户热系统的进水端;补水泵与凝汽器的进水端相连接,回水系统的进水端与热系统的出水端相连接,回水系统的出水端与凝汽器的进水端相连接;凝汽器的出水端与供暖泵的进水端之间设置有第一控制阀,第一控制阀一端连接凝汽器的出水端,另一端分别连接供暖泵的进水端和加药箱。循环泵中的冷水进进入凝汽器后变为热水,加药箱加入防腐蚀阻垢剂等,经由供暖泵输送给热系统为用户供暖,当供暖后水温降低,经由回水系统重新进入凝汽器。这样就提高了生物质热电厂热能的利用率。

Description

一种低真空循环水供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供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真空循环水供暖装置。
背景技术
集中供热是指由集中热源所产生的蒸汽、热水,通过管网供给一个城市(镇)或部分区域生产、采暖和生活所需的热量的方式。集中供热是现代化城市的基础设施之一,也是城市公用事业的一项重要设施。集中供热不仅能给城市提供稳定、可靠的高品位热源,改善人民生活,而且能节约能源,减少城市污染,有利于城市美化,有效地利用城市有效空间。所以,集中供热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集中供暖和生物质热电联产是国家大力倡导发展的环保节能项目,因此越来越多的生物质热电释放出来的热能被利用到供暖中。以往的生物质热电联产是将生物质电厂将做功的部分蒸汽从汽轮机抽出,提供给热用户,实现节能的目的。
但是在生物质发电中,汽轮机近期做功完成后,除了被抽取的蒸汽中携带的热量,还有大部分的余热由凝汽器循环水带入了凉水塔排入大气,导致了生物质热电厂热效率利用非常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低真空循环水供暖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生物质热电厂热能利用率低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低真空循环水供暖装置,包括:循环泵、凝汽器、加药箱、供暖泵、补水泵和回水系统,其中:所述循环泵分别连通所述凝汽器的进水端和吸水井,所述凝汽器的出水端分别连接所述加药箱和所述供暖泵的进水端,所述供暖泵的出水端连接供暖用户热系统的进水端;所述补水泵与所述凝汽器的进水端相连接,所述回水系统的进水端与所述热系统的出水端相连接,所述回水系统的出水端与所述凝汽器的进水端相连接;所述凝汽器的出水端与所述供暖泵的进水端之间设置有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一端连接所述凝汽器的出水端,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供暖泵的进水端和所述加药箱。
可选地,所述加药箱与所述第一控制阀之间设置有加药泵,所述加药泵分别连接所述加药箱和所述第一控制阀。
可选地,所述回水系统包括第一水质检测设备、第二水质检测设备、除污器、第二控制阀、第三控制阀、第四控制阀和第五控制阀,所述第二控制阀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水质检测设备的出水端和所述除污器的进水端,所述除污器的出水端连接所述第二水质检测设备的进水端;所述第二水质检测设备的出水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三控制阀的一端和第四控制阀的一端,所述第四控制阀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除污器的进水端;所述第五控制阀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水质检测设备的出水端和所述第三控制阀的另一端。
可选地,所述补水泵与所述凝汽器的进水端之间设置有第六控制阀,所述第六控制阀分别连接所述补水泵和所述凝汽器的进水端。
可选地,所述凝汽器的进水端与所述第六控制阀之间设置有第七控制阀,所述第七控制阀一端连接所述凝汽器的进水端,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第六控制阀、所述第三控制阀和第五控制阀。
可选地,所述凝汽器的进水端和所述凝汽器的出水端设置有多个。
可选地,多个所述凝汽器的进水端与所述第七控制阀之间设置有第八控制阀,所述第八控制阀分别连接所述第七控制阀和所述凝汽器的进水端,多个所述凝汽器的出水端与所述第一控制阀之间设置有第九控制阀,所述第九控制阀分别连接所述凝汽器的出水端和所述第一控制阀。
可选地,所述凝汽器的出水端与凉水塔相连通,所述凉水塔与所述凝汽器的出水端之间设置有第十控制阀。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低真空循环水供暖装置,包括:循环泵、凝汽器、加药箱、供暖泵、补水泵和回水系统,其中:所述循环泵分别连通所述凝汽器的进水端和吸水井,所述凝汽器的出水端分别连接所述加药箱和所述供暖泵的进水端,所述供暖泵的出水端连接供暖用户热系统的进水端;所述补水泵与所述凝汽器的进水端相连接,所述回水系统的进水端与所述热系统的出水端相连接,所述回水系统的出水端与所述凝汽器的进水端相连接;所述凝汽器的出水端与所述供暖泵的进水端之间设置有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一端连接所述凝汽器的出水端,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供暖泵的进水端和所述加药箱。循环泵中的冷水进进入凝汽器后变为热水,加药箱加入防腐蚀阻垢剂等,经由供暖泵输送给热系统为用户供暖,当供暖后水温降低,经由回水系统重新进入凝汽器。这样就提高了生物质热电厂热能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低真空循环水供暖装置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中,符号表示为:
1-循环泵,2-凝汽器,3-加药箱,4-供暖泵,5-补水泵,6-回水系统,7-第一控制阀,8-第一水质检测设备,9-第二水质检测设备,10-除污器,11-第二控制阀,12-第三控制阀,13-第四控制阀,14-第五控制阀,15-第六控制阀,16-第七控制阀,17-第八控制阀,18-第九控制阀,19-第十控制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参见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低真空循环水供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装置包括:循环泵1、凝汽器2、加药箱3、供暖泵4、补水泵5和回水系统6。
所述循环泵1分别连通所述凝汽器2的进水端和吸水井,所述凝汽器2的出水端分别连接所述加药箱3和所述供暖泵4的进水端。所述凝汽器2的进水端和出水端设置有多个,多个进水端均与所述循环泵1相连通,多个进水端的设置保证了进入到凝汽器2中的水的流量均匀。同样的多个出水端也均与所述加药箱3和所述供暖泵4的进水端相连接,保证了从凝汽器2中流出的水的均匀性。
所述供暖泵4的出水端连接供暖用户热系统的进水端,所述补水泵5与所述凝汽器2的进水端相连接,所述回水系统6的进水端与所述热系统的出水端相连接,所述回水系统6的出水端与所述凝汽器2的进水端相连接;所述凝汽器2的出水端与所述供暖泵4的进水端之间设置有第一控制阀7,所述第一控制阀7一端连接所述凝汽器2的出水端,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供暖泵4的进水端和所述加药箱3。所述加药箱3与所述第一控制阀7之间设置有加药泵,所述加药泵分别连接所述加药箱3和所述第一控制阀7。加药箱3内时缓阻蚀垢剂和防失水剂,加药泵的设置可以控制加药箱3输出的缓阻蚀垢剂和防失水剂的加入量。
所述回水系统6包括第一水质检测设备8、第二水质检测设备9、除污器10、第二控制阀11、第三控制阀12、第四控制阀13和第五控制阀14。所述第二控制阀11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水质检测设备8的出水端和所述除污器10的进水端,所述除污器10的出水端连接所述第二水质检测设备9的进水端;所述第二水质检测设备9的出水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三控制阀12的一端和第四控制阀13的一端,所述第四控制阀1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除污器10的进水端;所述第五控制14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水质检测设备8的出水端和所述第三控制阀12的另一端。
由于热用户中输送回来的水可能水池不能满足再次使用的要求,因此需要经过第一水质检测设备8进行检测,如果水质不达标,则需要打开第二控制阀11将水输送到除污器10进行除污,此时需要将第五控制阀14关闭。经过除污器10后的水经过第二水质检测设备9进行检测,如果达标则经过第三控制阀12流出,如果还不达标则关闭第三控制阀12,让流出的水经过第四控制阀13流回到除污器10进行二次除污,直到达标位置。本实用新型中,第二控制阀11、第三控制阀12、第四控制阀13和第五控制阀14均为单流向控制阀。如果开始经过第一水质检测设备8水质就是达标的,则将第二控制阀11关闭,打开第五控制阀14,直接让达标的水流出。
所述补水泵5与所述凝汽器2的进水端之间设置有第六控制阀15,所述第六控制阀15分别连接所述补水泵5和所述凝汽器2的进水端。不需要补水时,第六控制阀15是关闭的,只有需要进行补水时,才将第六控制阀15打开,补水泵5为凝汽器2进行补水。
所述凝汽器2的进水端与所述第六控制阀15之间设置有第七控制阀16,所述第七控制阀16一端连接所述凝汽器2的进水端,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第六控制阀15、所述第三控制阀12和第五控制阀14。与第六控制阀15作用相同,当进入凝汽器2中水充足时,第七控制阀16可以控制除循环泵1以外的,其他设备的供水。
多个所述凝汽器2的进水端与所述第七控制阀16之间设置有第八控制阀17,所述第八控制阀17分别连接所述第七控制阀16和所述凝汽器2的进水端,多个所述凝汽器2的出水端与所述第一控制阀7之间设置有第九控制阀18,所述第九控制阀18分别连接所述凝汽器2的出水端和所述第一控制阀7。多个第八控制阀17和多个第九控制阀18的设置可以有效控制凝汽器2的进水量和出水量。
本实施例中,所述凝汽器2的出水端与凉水塔相连通,所述凉水塔与所述凝汽器2的出水端之间设置有第十控制阀19。第十控制阀19的设置,当不需要进行供暖时,可以打开第十控制阀19,关闭第一控制阀7,使得热量流入凉水塔。
从上述实施例可以看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低真空循环水供暖装置,包括:循环泵1、凝汽器2、加药箱3、供暖泵4、补水泵5和回水系统6,其中:所述循环泵1分别连通所述凝汽器2的进水端和吸水井,所述凝汽器2的出水端分别连接所述加药箱3和所述供暖泵4的进水端,所述供暖泵4的出水端连接供暖用户热系统的进水端;所述补水泵5与所述凝汽器2的进水端相连接,所述回水系统6的进水端与所述热系统的出水端相连接,所述回水系统6的出水端与所述凝汽器2的进水端相连接;所述凝汽器2的出水端与所述供暖泵4的进水端之间设置有第一控制阀7,所述第一控制阀7一端连接所述凝汽器2的出水端,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供暖泵4的进水端和所述加药箱3。循环泵1中的冷水进进入凝汽器2后变为热水,加药箱3加入防腐蚀阻垢剂等,经由供暖泵5输送给热系统为用户供暖,当供暖后水温降低,经由回水系统6重新进入凝汽器。这样就提高了生物质热电厂热能的利用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Claims (8)

1.一种低真空循环水供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循环泵(1)、凝汽器(2)、加药箱(3)、供暖泵(4)、补水泵(5)和回水系统(6),其中:所述循环泵(1)分别连通所述凝汽器(2)的进水端和吸水井,所述凝汽器(2)的出水端分别连接所述加药箱(3)和所述供暖泵(4)的进水端,所述供暖泵(4)的出水端连接供暖用户热系统的进水端;
所述补水泵(5)与所述凝汽器(2)的进水端相连接,所述回水系统(6)的进水端与所述热系统的出水端相连接,所述回水系统(6)的出水端与所述凝汽器(2)的进水端相连接;
所述凝汽器(2)的出水端与所述供暖泵(4)的进水端之间设置有第一控制阀(7),所述第一控制阀(7)一端连接所述凝汽器(2)的出水端,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供暖泵(4)的进水端和所述加药箱(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真空循环水供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药箱(3)与所述第一控制阀(7)之间设置有加药泵,所述加药泵分别连接所述加药箱(3)和所述第一控制阀(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真空循环水供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水系统(6)包括第一水质检测设备(8)、第二水质检测设备(9)、除污器(10)、第二控制阀(11)、第三控制阀(12)、第四控制阀(13)和第五控制阀(14),
所述第二控制阀(11)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水质检测设备(8)的出水端和所述除污器(10)的进水端,所述除污器(10)的出水端连接所述第二水质检测设备(9)的进水端;
所述第二水质检测设备(9)的出水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三控制阀(12)的一端和第四控制阀(13)的一端,所述第四控制阀(1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除污器(10)的进水端;
所述第五控制阀(14)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水质检测设备(8)的出水端和所述第三控制阀(12)的另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真空循环水供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水泵(5)与所述凝汽器(2)的进水端之间设置有第六控制阀(15),所述第六控制阀(15)分别连接所述补水泵(5)和所述凝汽器(2)的进水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低真空循环水供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凝汽器(2)的进水端与所述第六控制阀(15)之间设置有第七控制阀(16),所述第七控制阀(16)一端连接所述凝汽器(2)的进水端,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第六控制阀(15)、所述第三控制阀(12)和第五控制阀(1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低真空循环水供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凝汽器(2)的进水端和所述凝汽器(2)的出水端设置有多个。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低真空循环水供暖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凝汽器(2)的进水端与所述第七控制阀(16)之间设置有第八控制阀(17),所述第八控制阀(17)分别连接所述第七控制阀(16)和所述凝汽器(2)的进水端,多个所述凝汽器(2)的出水端与所述第一控制阀(7)之间设置有第九控制阀(18),所述第九控制阀(18)分别连接所述凝汽器(2)的出水端和所述第一控制阀(7)。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低真空循环水供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凝汽器(2)的出水端与凉水塔相连通,所述凉水塔与所述凝汽器(2)的出水端之间设置有第十控制阀(19)。
CN201820157966.XU 2018-01-30 2018-01-30 一种低真空循环水供暖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7971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57966.XU CN207797177U (zh) 2018-01-30 2018-01-30 一种低真空循环水供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57966.XU CN207797177U (zh) 2018-01-30 2018-01-30 一种低真空循环水供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797177U true CN207797177U (zh) 2018-08-31

Family

ID=632683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157966.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797177U (zh) 2018-01-30 2018-01-30 一种低真空循环水供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7971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757824U (zh) 一种能够降低一次网回水温度的供热系统
CN109237587B (zh) 一种耦合大温差热泵的低真空供热系统及运行方法
CN203848705U (zh) 一种乏汽回收系统
CN105783100A (zh) 集中浴场用空气源与污水源复合热泵热水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5444247A (zh) 基于多种低品位余热综合回收利用的区域能源供应系统
CN208687705U (zh) 一种切除低压缸进汽运行与低压省煤器耦合的系统
CN207161279U (zh) 一种节能型蒸汽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CN105737235A (zh) 一种余热回收系统及其方法
CN207797177U (zh) 一种低真空循环水供暖装置
CN201589458U (zh) 冷却水的热量回收装置
CN202902612U (zh) 一种洗浴废水两级热回收装置
CN202614544U (zh) 一种家用太阳能热水系统能效测试装置
CN205980854U (zh) 一种采用直燃式吸收热泵的浴室余热回收系统
CN202126086U (zh) 一种地热源与电即热串联式热水器
CN205783234U (zh) 一种利用热泵深度回收烟气余热的供热系统
CN203068485U (zh) 闭式冷凝水回收设备
CN208059299U (zh) 一种双极水环耦合双源热泵热能梯级利用热水机
CN205424887U (zh) 低温省煤器联合暖风器循环利用系统
CN208312537U (zh) 一种热水余热再利用系统
CN207962802U (zh) 一种间接空冷汽轮机高背压供热系统
CN205807801U (zh) 一种太阳能辅助废水余热回收燃气锅炉节能热水系统
CN213480340U (zh) 一种蒸汽联合循环电厂余热锅炉烟气余热利用装置
CN207797184U (zh) 一种集中供热装置
CN205119475U (zh) 一种强化换热式热泵系统
CN109595673A (zh) 后置太阳能余热回收装置与溴化锂热泵的联合供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83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