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784013U - 新型复合池式鱼塘 - Google Patents

新型复合池式鱼塘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784013U
CN207784013U CN201721766955.3U CN201721766955U CN207784013U CN 207784013 U CN207784013 U CN 207784013U CN 201721766955 U CN201721766955 U CN 201721766955U CN 207784013 U CN207784013 U CN 2077840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nd
fishing
pool
spool
grow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76695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艳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WANSHENG DISTRICT PUHUI CITY CONSTRUCTION CONSULTING SERVI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WANSHENG DISTRICT PUHUI CITY CONSTRUCTION CONSULTING SERVI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WANSHENG DISTRICT PUHUI CITY CONSTRUCTION CONSULTING SERVI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WANSHENG DISTRICT PUHUI CITY CONSTRUCTION CONSULTING SERVI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76695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7840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7840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78401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型复合池式鱼塘,包括池体,该池体为长方体形,池体内设有隔墙,隔墙将池体分隔为生长池和捕捞池,生长池的池底倾斜,生长池的底面从远离捕捞池一端到靠近捕捞池一端逐渐升高,捕捞池的底面低于生长池的底面最高点,隔墙上设有闸口,闸口内设有可开合的闸门,池体上方设置有可收卷遮阳棚。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养殖过程中保持闸门关闭,将生长池和捕捞池隔开,在收获期时,可用驱赶或投食方式使鱼群集中在生长池的闸口端,打开闸门,鱼随水流进入捕捞池,方便捕捞,而生长池内始终留存部分水以继续养殖剩余的鱼,同时在日照时间较长、光照强度高的季节,通过打开可收卷遮阳棚能够控制池体接受光照的时间从而调节水体内的微生物环境。

Description

新型复合池式鱼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设施,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复合池式鱼塘。
背景技术
由于技术进步、市场竞争加剧及劳动力成本的提高,现代渔业养殖面临巨大挑战,为提高养殖厂的竞争力,大规模工厂化的养殖是未来的趋势,这就要求养殖厂不断提升机械化、自动化水平和生产管理水平,以提高生产效率。水质监测、自动供氧、水质净化和投料等方面都有许多新技术不断涌现,然而在光照控制和产品捕捞方面,还没有较好的装置。对于某些水产品类,光照条件极大地影响水体内微生物生态环境,因而需要采取遮阳措施来控制水体内微生物的生长,目前的遮阳装置还很粗糙,操作不便。在产品捕捞环节,目前仍以鱼塘排水加渔网捕捞方法为主,未见较便捷的捕捞方法,一方面,网捕耗时耗力,机械撒网的方式虽然较省力,但不适用于小面积水域,且网捕可能对鱼类造成损伤而影响产品品质;另一方面,捕捞前需要大量排水,造成水资源浪费,且后续养殖需要重新加水,这些都影响生产效率。鉴于此,有必要从鱼塘设计和配套设施入手,设计一种便于捕捞和方便调节光照时长的鱼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复合池式鱼塘。
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复合池式鱼塘,其关键在于,包括池体,该池体为长方体形,所述池体包括生长池和捕捞池,所述生长池和捕捞池并排设置,所述生长池的池底倾斜,所述生长池的底面从远离所述捕捞池一端到靠近所述捕捞池一端逐渐升高,所述捕捞池的底面低于所述生长池的底面最高点,所述生长池与捕捞池之间设有隔墙,所述隔墙上设有闸口,该闸口将所述生长池与捕捞池连通,所述闸口内设有闸门,所述闸门与所述隔墙铰接,所述闸门的侧边和底边上分别设有密封条,所述闸门上连接有推拉杆,该推拉杆用于将所述闸门开启或关闭;所述池体上方设置有可收卷遮阳棚。采用以上设计,其优点在于,养殖过程中保持闸门关闭,将生长池和捕捞池隔开,在收获期时,可用驱赶或投食方式使鱼群集中在生长池的闸口端,然后打开闸门,鱼随水流进入捕捞池,方便捕捞,而生长池内始终留存部分水以继续养殖剩余的鱼;同时在日照时间较长、光照强度高的季节,能够方便控制池体接受光照的时间,从而调节水体内的微生物环境。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上述捕捞池的外壁上设有增氧装置,该增氧装置为所述捕捞池内的水体供氧。采用以上设计,其优点在于鱼进入捕捞池后进行短期临时性养殖,由于鱼群密度大,使用增氧装置可帮助保持其活力。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上述闸口的口径从所述捕捞池一侧向所述生长池一侧逐渐缩小。采用以上设计,其优点在于闸门与隔离墙的接触更紧密,更可靠地实现生长池的密封。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上述捕捞池的池壁上设有气缸,该气缸的缸筒与所述捕捞池的池壁铰接,所述气缸的活塞杆形成所述推拉杆,所述推拉杆的顶端与所述闸门铰接。采用以上设计,其优点在于使用常见结构件实现闸门的打开和关闭。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上述闸口位于所述隔墙中部,所述密封条为橡胶条。采用以上设计,其优点在于闸口位于隔墙中部可增大进入捕捞池的鱼的比例,橡胶条密封效果好,使用寿命长。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上述可收卷遮阳棚包括篷布、卷轴、立柱和横梁,所述池体的四角分别各设有一根所述立柱,所述横梁有两根,沿所述池体的长度方向相邻的所述立柱之间分别设有一根所述横梁,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对应的所述立柱上;两根所述横梁之间设有所述卷轴,所述卷轴的两端分别通过行走装置与两根所述横梁滚动连接,所述篷布的一端与两根所述横梁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篷布的另一端绕卷在所述卷轴上,所述卷轴沿着所述横梁的长度方向滚动时,所述篷布展开或收卷。采用以上设计,其优点在于通过卷轴的滚动实现遮阳棚的收放。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上述行走装置包括导轨、卷轴滑块,所述导轨有两个,两根所述横梁上沿其长度方向分别设有一根所述导轨,两根所述导轨上分别各设有一个所述卷轴滑块,所述卷轴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卷轴滑块通过轴承连接。采用以上设计,其优点在于方便实现卷轴的滚动。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上述行走装置还包括设于任意一根所述横梁上的齿条,所述导轨上可滑动地设置有驱动电机和行走滑块,所述卷轴滑块、驱动电机的壳体和行走滑块连为一体,所述卷轴靠近所述齿条的一端伸出所述卷轴滑块后固定连接有卷轴齿轮,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驱动齿轮,所述行走滑块上设有行走齿轮,该行走齿轮同时与所述齿条和驱动齿轮啮合,所述驱动齿轮还与所述卷轴齿轮啮合。采用以上设计,其优点在于通过驱动电机的运转实现遮阳棚的自动展开和收卷。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上述生长池上设有进水口和排水口,所述进水口靠近所述捕捞池,所述排水口位于所述生长池底面较低的一端。采用以上设计,其优点在于方便蓄水和排水。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上述捕捞池的面积小于所述生长池的面积,所述生长池和所述捕捞池的池体均为混凝土结构。采用以上设计,其优点在于生长池提供足够的空间供鱼生长,捕捞池较小的面积便于捕捞。
有益效果: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养殖过程中保持闸门关闭,使生长池和捕捞池隔开,在收获期时,可用驱赶或投食方式使鱼群集中在生长池的闸口端,然后打开闸门,鱼随水流进入捕捞池,方便捕捞,同时在日照时间较长、光照强度高的季节,能够方便控制池体接受光照的时间,从而调节水体内的微生物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池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A’剖视图;
图4为图2中n的放大图;
图5为遮阳棚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m的放大图;
图7为横梁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3所示,一种新型复合池式鱼塘,包括池体,该池体为长方体形,所述池体包括生长池1和捕捞池2,所述生长池1和捕捞池2并排设置,所述生长池1的池底倾斜,所述生长池1的底面从远离所述捕捞池2一端到靠近所述捕捞池2一端逐渐升高,所述捕捞池2的底面低于所述生长池1的底面最高点,所述生长池1与捕捞池2之间设有隔墙3,所述隔墙3上设有闸口,该闸口将所述生长池1与捕捞池2连通,所述闸口内设有闸门4,所述闸门4与所述隔墙3 铰接,所述闸门的侧边和底边上分别设有密封条6,所述闸门4上连接有推拉杆 5,该推拉杆5用于将所述闸门4开启或关闭。如图4所示,所述闸口的口径从所述捕捞池2一侧向所述生长池1一侧逐渐缩小,相应的,所述闸门4与所述隔墙3的贴合面为斜面,所述闸门4的贴合面与所述闸门4靠近所述捕捞池2 的门面的夹角为锐角,所述推拉杆5与所述闸门4靠近所述捕捞池2的门面铰接。本实施例中,所述捕捞池2的池壁上设有气缸,该气缸的缸筒与所述捕捞池2的池壁铰接,所述气缸的活塞杆形成所述推拉杆5,所述推拉杆5的顶端与所述闸门4铰接。所述闸口位于所述隔墙3中部,所述密封条6为橡胶条。
在日照时间长、光照强度高的季节,光照的时间会影响水体的微生物生态环境,为调节鱼塘接受日照的时长,如图1所示,所述池体上方设置有可收卷遮阳棚c。
如图5所示,所述可收卷遮阳棚c包括篷布c1、卷轴c2、立柱c3和横梁 c4,所述池体1的四角分别各设有一根所述立柱c3,所述横梁c4有两根,沿所述池体1的长度方向相邻的所述立柱c3之间分别设有一根所述横梁c4,所述横梁c4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对应的所述立柱c3上;两根所述横梁c4之间设有所述卷轴c2,所述卷轴c2的两端分别通过行走装置c5与两根所述横梁c4滚动连接,所述篷布c1的一端与两根所述横梁c4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篷布c1的另一端绕卷在所述卷轴c2上,所述卷轴c2沿着所述横梁c4的长度方向滚动时,所述篷布c1展开或收卷。
所述行走装置c5包括导轨c51、卷轴滑块c52,所述导轨c51有两个,两根所述横梁c4上沿其长度方向分别设有第一凹槽,该第一凹槽内设有一根所述导轨c51,两根所述导轨c51上分别各设有一个所述卷轴滑块c52,所述卷轴c2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卷轴滑块c52通过轴承连接。
所述行走装置c5还包括设于任意一根所述横梁c4上的齿条c53,所述齿条 c53所在的所述横梁c4上沿其长度方向还设有第二凹槽,该第二凹槽内设有所述齿条c53,所述导轨c51上可滑动地设置有驱动电机c56和行走滑块c58,所述卷轴滑块c52、驱动电机c56的壳体和行走滑块c58连为一体且均在所述导轨 c51上滑动,所述卷轴c2靠近所述齿条c53的一端伸出所述卷轴滑块c52后固定连接有卷轴齿轮c54,所述驱动电机c56的输出轴上设有驱动齿轮c55,所述行走滑块c58上设有行走齿轮c57,该行走齿轮c57同时与所述齿条c53和驱动齿轮c55啮合,所述驱动齿轮c55还与所述卷轴齿轮c54啮合。如图5~7所示,所述卷轴齿轮c54和驱动齿轮c55的厚度均小于所述行走齿轮c57,所述行走齿轮c57的外侧部分与所述齿条c53啮合,所述卷轴齿轮c54和驱动齿轮c55均不与所述齿条c53接触。
所述生长池1上设有进水口和排水口,所述进水口靠近所述捕捞池2,所述排水口位于所述生长池1底面较低的一端。所述捕捞池2的面积小于所述生长池1的面积,所述生长池1和所述捕捞池2的池体均为混凝土结构。
养殖过程中,保持所述闸门4关闭,所述生长池1蓄水养殖,所述捕捞池2 不蓄水。捕捞时,通过投食或用网驱赶的方式将鱼群聚集到所述闸口处,打开所述闸门4,鱼随水流进入所述捕捞池2,由于所述捕捞池2面积较小,方便捕捞。由于所述生长池1的池体倾斜,故其内始终留存部分水,未进入所述捕捞池2的鱼或漏网的小鱼可继续留在所述生长池1内生长。所述捕捞池2还设有增氧装置7,具体地,为活塞式增氧机,其将空气通入水体内,鱼进入所述捕捞池2后但还未及时捕捞,需进行临时养殖,由于鱼群密度大,使用增氧机可帮助保持鱼的活力。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描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宗旨及权利要求的前提下,可做出多种类似的表示,这样的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新型复合池式鱼塘,其特征在于:包括池体,该池体为长方体形,所述池体包括生长池(1)和捕捞池(2),所述生长池(1)和捕捞池(2)并排设置,所述生长池(1)的池底倾斜,所述生长池(1)的底面从远离所述捕捞池(2)一端到靠近所述捕捞池(2)一端逐渐升高,所述捕捞池(2)的底面低于所述生长池(1)的底面最高点,所述生长池(1)与捕捞池(2)之间设有隔墙(3),所述隔墙(3)上设有闸口,该闸口将所述生长池(1)与捕捞池(2)连通,所述闸口内设有闸门(4),所述闸门(4)与所述隔墙(3)铰接,所述闸门的侧边和底边上分别设有密封条(6),所述闸门(4)上连接有推拉杆(5),该推拉杆(5)用于将所述闸门(4)开启或关闭;所述池体上方设置有可收卷遮阳棚(c)。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复合池式鱼塘,其特征在于:所述捕捞池(2)的外壁上设有增氧装置(7),该增氧装置(7)为所述捕捞池(2)内的水体供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复合池式鱼塘,其特征在于:所述闸口的口径从所述捕捞池(2)一侧向所述生长池(1)一侧逐渐缩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复合池式鱼塘,其特征在于:所述捕捞池(2)的池壁上设有气缸,该气缸的缸筒与所述捕捞池(2)的池壁铰接,所述气缸的活塞杆形成所述推拉杆(5),所述推拉杆(5)的顶端与所述闸门(4)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复合池式鱼塘,其特征在于:所述闸口位于所述隔墙(3)中部,所述密封条(6)为橡胶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复合池式鱼塘,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收卷遮阳棚(c)包括篷布(c1)、卷轴(c2)、立柱(c3)和横梁(c4),所述池体(1)的四角分别各设有一根所述立柱(c3),所述横梁(c4)有两根,沿所述池体(1)的长度方向相邻的所述立柱(c3)之间分别设有一根所述横梁(c4),所述横梁(c4)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对应的所述立柱(c3)上;
两根所述横梁(c4)之间设有所述卷轴(c2),所述卷轴(c2)的两端分别通过行走装置(c5)与两根所述横梁(c4)滚动连接,所述篷布(c1)的一端与两根所述横梁(c4)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篷布(c1)的另一端绕卷在所述卷轴(c2)上,所述卷轴(c2)沿着所述横梁(c4)的长度方向滚动时,所述篷布(c1)展开或收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复合池式鱼塘,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装置(c5)包括导轨(c51)、卷轴滑块(c52),所述导轨(c51)有两个,两根所述横梁(c4)上沿其长度方向分别设有一根所述导轨(c51),两根所述导轨(c51)上分别各设有一个所述卷轴滑块(c52),所述卷轴(c2)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卷轴滑块(c52)通过轴承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复合池式鱼塘,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装置(c5)还包括设于任意一根所述横梁(c4)上的齿条(c53),所述导轨(c51)上可滑动地设置有驱动电机(c56)和行走滑块(c58),所述卷轴滑块(c52)、驱动电机(c56)的壳体和行走滑块(c58)连为一体,所述卷轴(c2)靠近所述齿条(c53)的一端伸出所述卷轴滑块(c52)后固定连接有卷轴齿轮(c54),所述驱动电机(c56)的输出轴上设有驱动齿轮(c55),所述行走滑块(c58)上设有行走齿轮(c57),该行走齿轮(c57)同时与所述齿条(c53)和驱动齿轮(c55)啮合,所述驱动齿轮(c55)还与所述卷轴齿轮(c54)啮合。
9.根据权利要求1、2或6~8任意一个所述的新型复合池式鱼塘,其特征在于:所述生长池(1)上设有进水口和排水口,所述进水口靠近所述捕捞池(2),所述排水口位于所述生长池(1)底面较低的一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新型复合池式鱼塘,其特征在于:所述捕捞池(2)的面积小于所述生长池(1)的面积,所述生长池(1)和所述捕捞池(2)的池体均为混凝土结构。
CN201721766955.3U 2017-12-18 2017-12-18 新型复合池式鱼塘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7840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766955.3U CN207784013U (zh) 2017-12-18 2017-12-18 新型复合池式鱼塘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766955.3U CN207784013U (zh) 2017-12-18 2017-12-18 新型复合池式鱼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784013U true CN207784013U (zh) 2018-08-31

Family

ID=632831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766955.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784013U (zh) 2017-12-18 2017-12-18 新型复合池式鱼塘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78401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92877A (zh) * 2018-09-11 2020-03-20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一种渔业养殖场
CN113439704A (zh) * 2021-07-08 2021-09-28 湛江科技学院 一种水产智能化养殖箱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92877A (zh) * 2018-09-11 2020-03-20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一种渔业养殖场
CN113439704A (zh) * 2021-07-08 2021-09-28 湛江科技学院 一种水产智能化养殖箱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784011U (zh) 方便捕捞的淡水鱼养殖池
CN108124809A (zh) 复合型淡水鱼养殖池
CN207784013U (zh) 新型复合池式鱼塘
CN207870098U (zh) 新型分区式淡水鱼养殖池
CN111789070A (zh) 一种节能型自动投食鱼类水产养殖池
CN207836519U (zh) 方便捕捞的鱼塘
CN211861285U (zh) 一种农业养殖大棚用环保换气装置
CN110999844B (zh) 一种全自动模块化鱼类行为学实验装置
CN207836520U (zh) 生长捕捞分隔式鱼塘
CN207784012U (zh) 具有机械化捕捞和遮阳装置的养殖池
CN207784009U (zh) 具有自动化捕捞装置的小型对虾养殖池
CN210901009U (zh) 一种祁连山裸鲤养殖用捕捞装置
CN207783997U (zh) 养殖池用可收卷遮阳棚
CN210054297U (zh) 小龙虾育种大棚
CN207802944U (zh) 智能农作物大棚
CN207885489U (zh) 对虾养殖池
CN207784010U (zh) 具有辅助捕捞装置的新型鱼塘
CN107912350A (zh) 一种具有机械辅助捕捞系统的鱼塘
CN107691062A (zh) 农作物自动雨棚装置
CN212026175U (zh) 一种水处理领域用浮萍打捞装置
CN108142344A (zh) 一种具有自动化辅助捕捞系统的养殖塘
CN211129416U (zh) 一种可自动调控温度的养虾棚
CN210987704U (zh) 一种高原虾蟹养殖棚
CN219719236U (zh) 一种具有遮阳结构的苗木育苗装置
CN207870099U (zh) 具有自动化辅助捕捞和遮阳装置的鱼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831

Termination date: 2018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