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782449U - 移动电源 - Google Patents

移动电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782449U
CN207782449U CN201820104992.6U CN201820104992U CN207782449U CN 207782449 U CN207782449 U CN 207782449U CN 201820104992 U CN201820104992 U CN 201820104992U CN 207782449 U CN207782449 U CN 2077824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ing
winding bracket
opening
mobile power
bra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10499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010499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7824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7824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78244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移动电源,包括外壳、电源本体、电路板、绕线支架以及充电线;所述外壳形成有开口的容置腔,所述电源本体设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电路板连接于所述电源本体,所述绕线支架设于所述开口处,所述绕线支架具有绕线部,所述充电线绕设于所述绕线部上,且一端用以连接所述电路板、另一端用以供电;所述绕线支架与所述外壳滑动连接,以在所述开口的深度方向上相对所述容置腔滑动,隐藏或显露出所述绕线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高了用户使用移动电源的便捷性。

Description

移动电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电源产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移动电源。
背景技术
随着通讯及电子科技的发展,手机、平板电脑、数码相机等电子产品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助手,同时其功能越来越强大,但耗电量也同时越来越大,随机内置的可充电电池已无法满足其对容量的需求,故此,可随时给其供电的外接移动电源应用而生。移动电源的出现满足了手机等的续航需求,但也出现了其它弊端,比如用户除了随身携带移动电源外,还必须额外携带一条用以连接手机和移动电源的充电线,给使用上带来很大不方便,比如经常出现忘带充电线的情况、充电线收放不便额外占用空间、充电线与其它物品收放在一起头部铁壳刮伤其它物品(比如刮伤手机外壳、屏幕或其它物品)等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移动电源,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用户携带移动电源外,还需额外携带充电线,降低了用户使用移动电源的便捷性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移动电源,包括外壳、电源本体、电路板、绕线支架以及充电线;所述外壳形成有开口的容置腔,所述电源本体设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电路板连接于所述电源本体,所述绕线支架设于所述开口处,所述绕线支架具有绕线部,所述充电线绕设于所述绕线部上,且一端用以连接所述电路板、另一端用以供电;所述绕线支架与所述外壳滑动连接,以在所述开口的深度方向上相对所述容置腔滑动,隐藏或显露出所述绕线部。
优选地,所述绕线部为凹设于所述绕线支架外周面、呈螺旋状的绕线槽。
优选地,所述绕线槽的轴向与所述开口的深度方向一致。
优选地,所述绕线支架上绕线槽轴向的一端设有安装轴,所述安装轴处转动连接有抵压件,所述抵压件具有沿自身转动径向延伸的夹紧部;
所述安装轴沿垂直于所述开口方向的水平方向延伸,所述抵压件绕所述安装轴在竖向平面内转动,以带动所述夹紧部活动抵压位于所述绕线槽内的充电线;或
所述安装轴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抵压件绕所述安装轴在水平面内转动,以带动所述夹紧部活动抵压位于所述绕线槽内的充电线。
优选地,所述绕线支架上远离所述安装轴的一端设有固定卡扣,所述固定卡扣用以卡接所述夹紧部的自由端,以维持所述夹紧部处于抵压所述绕线槽内充电线的位置。
优选地,所述绕线支架呈中空设置,所述电路板设于所述绕线支架的内腔中,所述内腔具有朝所述电源本体一侧开设的敞口,以供所述电路板和电源本体之间接线;
所述绕线槽内设有连通所述绕线支架内腔的穿线缺口,所述穿线缺口用以供所述充电穿过并连接所述电路板。
优选地,所述绕线支架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支架上壳和支架下壳,所述支架上壳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支架下壳,并围合形成所述内腔。
优选地,所述绕线支架靠近所述电源本体的一端设有滑动条,所述滑动条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开口的深度方向一致,所述容置腔具有与所述滑动条延伸方向一致的第一腔壁,所述滑动条滑动抵接所述第一腔壁,以带动所述绕线支架运动。
优选地,所述绕线支架远离所述电源本体的一端设有盖板,所述盖板适配盖合所述开口,且所述盖板的周缘设有供所述充电线的供电段穿出的出线缺口。
优选地,所述盖板包括盖板本体和分别自所述盖板本体两端朝所述安装支架一侧弯折的两按压部,所述盖板本体的周缘设有所述出线缺口,两所述按压部的内侧各自设有一朝背离所述盖板本体一侧延伸的扣部,所述容置腔位于所述开口内侧的腔壁设有与两所述扣部一一对应的扣槽。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移动电源的容置腔内引入一可滑动进出的绕线支架,并将充电线绕设于绕线支架上,如此,在用户需要使用移动电源时,滑出绕线支架,取下充电线的供电端以供使用,而在用户无需使用移动电源时,将绕线支架和充电线均隐藏于移动电源的容置腔内,避免用户额外携带充电线的同时,还能移动电源未使用时对充电线形成有效保护,提高了移动电源使用的便捷性、延长了移动电源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移动电源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中移动电源的绕线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移动电源。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参照图1至图3,该移动电源包括外壳1、电源本体、电路板2、绕线支架3以及充电线4;外壳1形成有开口131的容置腔13,电源本体设于容置腔13内,电路板2连接于电源本体,绕线支架3设于开口131处,绕线支架3具有绕线部,充电线4绕设于绕线部上,且一端用以连接电路板2、另一端用以供电;绕线支架3与外壳1滑动连接,以在开口131的深度方向上相对容置腔13滑动,隐藏或显露出绕线部。
本实施例中,外壳1包括朝上敞口的盒体和上盖11,上盖11可拆卸盖合于该敞口处,以形成该容置腔13,盒体周向的一侧设有该开口131,可以理解,如此设置,使外壳1方便拆装,有利于提高用户更换或维修外壳1内的结构。另外,本实施例中,电路板2设于绕线支架3上、随着绕线支架3相对容置腔13来回滑动,且电路板2通过一电连接线连接于电源本体,可以理解,该电连接线的长度至少等于绕线支架3完全显露于容置腔13外时至电源本体的距离,绕线支架3位于容置腔13内时,电连接线呈卷缩或弯曲状态,将绕线支架3拉出容置腔13的过程中,电连接线逐渐拉伸开。需要说明的是,本设计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电路板2固设于盒体内、连接于电源本体,充电线4用以连接电路板2的一端设有连接接头,用户将绕线支架3拉出后,将充电线4设有连接接头的一端从绕线部上绕下足够长度,以使连接接头可连接于电路板2。
具体地,用户需要使用移动电源时,将绕线支架3从容置腔13内滑出,从绕线部上绕下当前使用长度的充电线4,以连接手机或其他待充电设备,当充电完成后,用户再将使用长度的充电线4重新绕设于绕线部,并将绕线支架3滑回容置腔13内;为了避免用户在充电过程中,绕线支架3或绕线支架3上未使用的充电线4显露于外,因外界磕碰受损,本实施例中,绕线支架3与开口131之间留有供充电线4穿出的间隙,用户在绕下当前使用长度的充电线4后,将绕线支架3滑入容置腔13,仅露出充电线4的供电端,供待充电设备连接,当充电完成后,再滑出绕线支架3,将使用长度的充电线4重新绕设于绕线部,最后将绕线支架3滑回容置腔13内。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移动电源的容置腔13内引入一可滑动进出的绕线支架3,并将充电线4绕设于绕线支架3上,如此,在用户需要使用移动电源时,滑出绕线支架3,取下充电线4的供电端以供使用,而在用户无需使用移动电源时,将绕线支架3和充电线4均隐藏于移动电源的容置腔13内,避免用户额外携带充电线4的同时,还能对充电线4形成有效保护,提高了移动电源使用的便捷性、延长了移动电源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绕线部为凹设于绕线支架3外周面、呈螺旋状的绕线槽33。可以理解,如此设置,一方面,绕线槽33结构简单,有利于降低绕线支架3的生产造价,另一方面,能够尽可能地利用绕线支架3的周向尺寸,增大可绕设的充电线4的长度,提高移动电源的实用性。需要说明的是,本设计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绕线部也可为凸设于绕线支架3外侧面的绕线柱,充电线4缠绕于绕线柱上。本实施例中,绕线槽33的轴向与开口131的深度方向一致,可以理解,绕线槽33靠近开口131的一端对应充电线4的供电端,如此,在用户所需使用充电线4的长度较小时,绕下充电线4时,用户仅需露出的绕线支架3靠近开口131的一端,提高用户操作的便捷性;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绕线槽33的轴向与开口131的深度方向呈预设角度设置,本设计不限于此。
进一步地,绕线支架3上绕线槽33轴向的一端设有安装轴311,安装轴311处转动连接有抵压件,抵压件具有沿自身转动径向延伸的夹紧部;安装轴311沿垂直于开口131方向的水平方向延伸,抵压件绕安装轴311在竖向平面内转动,以带动夹紧部活动抵压位于绕线槽33内的充电线4。可以理解,如此设置,能避免充电线4凸出于绕线槽33外、以及更好地防止充电线4从绕线槽33内脱出,提高充电线4于绕线槽33内安装的可靠性。需要说明的是,本设计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安装轴311沿竖直方向延伸,抵压件绕安装轴311在水平面内转动,以带动夹紧部活动抵压位于绕线槽33内的充电线4。本实施例中,抵压件为夹线弹簧34,夹线弹簧34包括绕设于安装轴311上的环部以及自环部的径向延伸的杆部,该杆部形成夹紧部;另外,本实施例中,绕线支架3的上侧和下侧各设有一安装轴311,两安装轴311处各设一夹线弹簧34,两夹线弹簧34的杆部分别抵压对应绕线支架3侧面上绕线槽33内的充电线4;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抵压件也可具体为其他结构,本设计不限于此。
进一步地,绕线支架3上远离安装轴311的一端设有固定卡扣312,固定卡扣312用以卡接夹紧部的自由端,以维持夹紧部处于抵压绕线槽33内充电线4的位置。可以理解,如此设置,有效提高夹线弹簧34夹紧充电线4的可靠性;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夹线弹簧34利用环部自身的弹性维持在抵压绕线槽33内充电线4的位置,本设计不限于此。
进一步地,充电线4的供电端设有MICRO USB接头41,安装支架上远离安装轴311的一端设有适配MICRO USB接头41的安装槽313。可以理解,如此设置,使充电线4更好地适配安装于绕线支架3上。本实施例中,安装槽313内还设有卡线部313a,该卡线部313a由两相对设置的卡接臂构成,两卡接臂之间用以卡接充电线4上与MICRO USB接头41的连接处;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安装槽313内还可设有用以固定充电线4的螺钉锁附结构或粘接结构,本设计不限于此。
进一步地,绕线支架3呈中空设置,电路板2设于绕线支架3的内腔中,内腔具有朝电源本体一侧开设的敞口,以供电路板2的电连接线穿过并连接电源本体;绕线槽33内设有连通绕线支架3内腔的穿线缺口314,穿线缺口314用以供充电穿过并连接电路板2。可以理解,如此设置,有利于对电路板2形成有效保护,避免其在绕线支架3滑出容置腔13时,容易受到外界磕碰。需要说明的是,本设计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电路板2也可设于绕线支架3远离开口131的一端。
进一步地,绕线支架3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支架上壳3131和支架下壳32,支架上壳3131可拆卸连接于支架下壳32,并围合形成内腔。可以理解,如此设置,实现绕线支架3上下的拆装,方便用户维修或更换电路板2。例如但不限于,支架上壳3131通过螺钉所附连接于支架下壳32,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支架上壳3131也可卡接于支架下壳32,本设计不限于此。
进一步地,绕线支架3靠近电源本体的一端设有滑动条321,滑动条321的延伸方向与开口131的深度方向一致,容置腔13具有与滑动条321延伸方向一致的第一腔壁,滑动条321滑动抵接第一腔壁,以带动绕线支架3运动。本实施例中,底盒12上沿开口131的深度方向延伸的两侧盒壁121分别形成一第一腔壁,绕线支架3对应每一侧盒壁121设有一滑动条321;可以理解,如此设置,有利于保证绕线支架3相对外壳1滑动过程中的可靠性。需要说明的是,本设计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绕线支架3上还可设有其他与容置腔13的腔壁滑动适配的结构。
进一步地,容置腔13内远离开口131处设有用以安装电源本体的电源槽122,电源槽122具有并行于侧盒壁121的第一槽壁122a,第一槽壁122a与第一腔壁之间间隔形成有适配滑动条321的插槽123。可以理解,如此设置,滑动条321的两侧均受限、且与对应结构滑动适配,更好地提高绕线支架3相对外壳1滑动过程中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第一槽壁122a上设有与自身的延伸方向一致的滑槽122b,滑动条321上凸设有与滑槽122b适配的限位钩321a。可以理解,如此设置,滑槽122b靠近开口131的一端可有效抵挡限位钩321a,以限定出绕线支架3滑出容置腔13的极限位置,防止绕线支架3从外壳1内脱出。需要说明的是,本设计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插槽123与滑动条321之间还可具体设有其他限位结构。
进一步地,绕线支架3远离电源本体的一端设有盖板35,盖板35适配盖合开口131,且盖板35的周缘设有供充电线4的供电段穿出的出线缺口351a。可以理解,使用移动电源时,用户滑出绕线支架3后,绕下当前使用长度的充电线4,将绕线支架3滑入容置腔13,仅从出线缺口351a露出充电线4的供电端,供待充电设备连接,当充电完成后,再滑出绕线支架3,将使用长度的充电线4重新绕设于绕线部,最后将绕线支架3滑回容置腔13内;有效避免充电过程中,绕线支架3整体凸出于容置腔13外,一方面,提高产品使用时的外观效果,另一方面,避免绕线支架3受到外界磕碰。
进一步地,盖板35包括盖板本体351和分别自盖板本体351两端朝安装支架一侧弯折的两按压部352,盖板本体351的周缘设有出线缺口351a,两按压部352的内侧各自设有一朝背离盖板本体351一侧延伸的扣部352a,容置腔13位于开口131内侧的腔壁设有与两扣部352a一一对应的扣槽121a。可以理解,使用移动电源时,用户向内抵压两按压部352,即可使扣部352a与扣槽121a脱离,并向外滑动绕线支架3,而用户用力将绕线支架3向内推入容置腔13内,即可重新使扣部352a卡接于扣槽121a内;如此,一方面,实现了绕线支架3的方便打开,另一方面,又能有效防止绕线支架3意外滑出。需要说明的是,本设计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盖板35还可具体通过其他方式活动卡接于容置腔13的开口131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电源本体、电路板、绕线支架以及充电线;所述外壳形成有开口的容置腔,所述电源本体设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电路板连接于所述电源本体,所述绕线支架设于所述开口处,所述绕线支架具有绕线部,所述充电线绕设于所述绕线部上,且一端用以连接所述电路板、另一端用以供电;所述绕线支架与所述外壳滑动连接,以在所述开口的深度方向上相对所述容置腔滑动,隐藏或显露出所述绕线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部为凹设于所述绕线支架外周面、呈螺旋状的绕线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槽的轴向与所述开口的深度方向一致。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支架上绕线槽轴向的一端设有安装轴,所述安装轴处转动连接有抵压件,所述抵压件具有沿自身转动径向延伸的夹紧部;
所述安装轴沿垂直于所述开口方向的水平方向延伸,所述抵压件绕所述安装轴在竖向平面内转动,以带动所述夹紧部活动抵压位于所述绕线槽内的充电线;或
所述安装轴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抵压件绕所述安装轴在水平面内转动,以带动所述夹紧部活动抵压位于所述绕线槽内的充电线。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支架上远离所述安装轴的一端设有固定卡扣,所述固定卡扣用以卡接所述夹紧部的自由端,以维持所述夹紧部处于抵压所述绕线槽内充电线的位置。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支架呈中空设置,所述电路板设于所述绕线支架的内腔中,所述内腔具有朝所述电源本体一侧开设的敞口,以供所述电路板和电源本体之间接线;
所述绕线槽内设有连通所述绕线支架内腔的穿线缺口,所述穿线缺口用以供所述充电穿过并连接所述电路板。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支架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支架上壳和支架下壳,所述支架上壳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支架下壳,并围合形成所述内腔。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支架靠近所述电源本体的一端设有滑动条,所述滑动条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开口的深度方向一致,所述容置腔具有与所述滑动条延伸方向一致的第一腔壁,所述滑动条滑动抵接所述第一腔壁,以带动所述绕线支架运动。
9.如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支架远离所述电源本体的一端设有盖板,所述盖板适配盖合所述开口,且所述盖板的周缘设有供所述充电线的供电段穿出的出线缺口。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包括盖板本体和分别自所述盖板本体两端朝所述绕线支架一侧弯折的两按压部,所述盖板本体的周缘设有所述出线缺口,两所述按压部的内侧各自设有一朝背离所述盖板本体一侧延伸的扣部,所述容置腔位于所述开口内侧的腔壁设有与两所述扣部一一对应的扣槽。
CN201820104992.6U 2018-01-22 2018-01-22 移动电源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7824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04992.6U CN207782449U (zh) 2018-01-22 2018-01-22 移动电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04992.6U CN207782449U (zh) 2018-01-22 2018-01-22 移动电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782449U true CN207782449U (zh) 2018-08-28

Family

ID=632143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104992.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782449U (zh) 2018-01-22 2018-01-22 移动电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7824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675563U (zh) 一种多功能伸缩式数据线
CN208284674U (zh) 一种弹片式外置轨道取电插头
CN208316360U (zh) 移动终端充电装置
CN209949202U (zh) 一种智能手表保护壳
CN207782449U (zh) 移动电源
US20040036442A1 (en) Battery charger for use indoors and in motor vehicle
CN109361247A (zh) 一种多功能充电宝
CN210518764U (zh) 一种蓝牙耳机充电盒
CN205092626U (zh) 轨道式通用充电座
CN216751327U (zh) 立式无线充电器
CN203339748U (zh) 一种便携式移动电源
CN205644619U (zh) 一种u盘
CN201204055Y (zh) 自带usb接口数据线的移动存储装置
CN207530254U (zh) 一种三合一支架数据线
CN210518765U (zh) 一种新型蓝牙耳机充电盒
CN209593058U (zh) 一种充电宝
CN208209470U (zh) 一种磁吸式电线固定盒
CN207691152U (zh) 一种隐藏式手拉升降插座
CN207801514U (zh) 一种具有手机支架功能的充电宝
CN207124464U (zh) 一种移动电源
CN207705814U (zh) 蓝牙耳机的充电装置
CN210201079U (zh) 一种带收纳盒的可伸缩数据线连接器
CN207264378U (zh) 一种一体成型的usb数据简易接口
CN202134932U (zh) 手机座充组件
CN206196005U (zh) 具有耳机结构的便携式智能终端以及耳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828

Termination date: 2022012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