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781101U - Led显示模组以及led显示屏 - Google Patents

Led显示模组以及led显示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781101U
CN207781101U CN201820018514.3U CN201820018514U CN207781101U CN 207781101 U CN207781101 U CN 207781101U CN 201820018514 U CN201820018514 U CN 201820018514U CN 207781101 U CN207781101 U CN 2077811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d display
display modules
circuit board
power supply
bottom c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01851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漫铁
朱俊学
薛元亭
黄道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dman Opto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dman Opto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dman Opto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Ledman Opto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01851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7811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7811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7811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lluminated Signs And Luminous Advertising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LED显示模组以及LED显示屏,其中,所述LED显示模组包括模组底壳以及安装于所述模组底壳中的电路板,所述模组底壳包括壳体以及盖设在所述壳体的第一开口区域上的第一散热盖;所述LED显示模组还包括分别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的电源和接收卡,所述电源位于所述第一散热盖和所述电路板之间,所述接收卡位于所述壳体和所述电路板之间。本实用新型LED显示模组实现了超薄化,进而可以实现LED显示屏的超薄化。

Description

LED显示模组以及LED显示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LED显示模组以及LED显示屏。
背景技术
LED显示屏(LED displayer)是一种平板显示器,用来显示文字、图像、视频、录像信号等各种信息的设备。通常,LED显示屏包括箱体和安装在箱体上的多个LED显示模组,箱体背面设有一控制盒,该控制盒内设有电源和接收卡,多个LED显示模组共用电源和接收卡。然而,由于LED显示模组、箱体和控制盒的厚度的叠加,导致LED显示屏的厚度较大,无法实现超薄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ED显示模组,旨在实现LED显示模组的超薄化以实现LED显示屏的超薄化。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LED显示模组,所述LED显示模组,包括模组底壳以及安装于所述模组底壳中的电路板,所述模组底壳包括壳体以及盖设在所述壳体的第一开口区域上的第一散热盖;所述LED显示模组还包括分别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的电源和接收卡,所述电源位于所述第一散热盖和所述电路板之间,所述接收卡位于所述壳体和所述电路板之间。
优选地,所述模组底壳的第一开口区域的下侧的外表面设有向下延伸、且相间隔的第一导线槽和第二导线槽,所述模组底壳的第一开口区域的上侧的外表面设有向上延伸、且相间隔的第三导线槽和第四导线槽,所述第一导线槽和所述第三导线槽上下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导线槽和所述第四导线槽上下相对设置;所述模组底壳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散热盖与所述第一开口区域的周缘之间的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的下侧避空设置以避让所述第一导线槽和所述第二导线槽。
优选地,所述电路板上设有与所述接收卡电性连接的第一信号连接器和第二信号连接器,两者任其一用于输入信号,另一用于输出信号;和/或者,所述电路板上设有与所述电源电性连接第一电源连接器和第二电源连接器,两者任其一用于输入电源,另一用于输出电源。
优选地,所述第一信号连接器和所述第二信号连接器在上下方向上并排设置,且与所述第一导线槽对应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电源连接器和所述第二电源连接器在上下方向上并排设置,且与所述第二导线槽对应设置。
优选地,所述模组底壳还包括第二散热盖,所述壳体对应所述第二散热盖开设有第二开口区域,所述第二散热盖盖设在所述第二开口区域上,所述接收卡位于所述第二散热盖和所述电路板之间。
优选地,所述LED显示模组还包括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设置在所述第二散热盖与所述第二开口区域的周缘之间。
优选地,所述电源通过焊接或连接器安装在所述电路板上。
优选地,所述接收卡通过焊接或连接器安装在所述电路板上。
优选地,所述模组底壳的外表面设有多个磁性件,所述多个磁性件用于将所述LED显示模组磁吸安装在箱体上;和/或,所述模组底壳的外表面安装有多个压锁,所述多个压锁用于将所述LED显示模组安装在箱体上。
优选地,所述LED显示模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电路板背向所述模组底壳一面的面罩,所述LED显示模组的厚度为8mm~50mm,其中,所述厚度为所述面罩的顶部至所述第一散热盖的外表面的垂直距离。
优选地,所述电源为用于降低直流电压的DC-DC电源或者用于将交流电压转换为直流电压的AC-DC电源。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LED显示屏,所述LED显示屏包括箱体以及安装在所述箱体上的至少两个LED显示模组,所述至少两个LED显示模组拼接设置,所述LED显示模组为如上所述的LED显示模组。
优选地,所述电源为用于降低直流电压的DC-DC电源;所述LED显示屏还包括用于将交流电压转换为直流电压的转换电源,所述转换电源与所有所述LED显示模组的电源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电源为用于将交流电压转换为直流电压的AC-DC电源,每一所述LED显示模组的电源与市电接通。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将电源和接收卡集成于单个LED显示模组中,即每个LED显示模组中均内置有电源和接收卡,如此设置,可以实现LED显示模组的超薄化,进而可以实现LED显示屏的超薄化;另外,第一散热盖对应电源设置,有利于电源的散热。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LED显示模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LED显示模组的分解图;
图3为图1中LED显示模组的主视图;
图4为图1中LED显示模组的左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LED显示屏一实施例的电源的连接原理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应当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按照图1中所建立的XYZ直角坐标系定义:位于X轴正方向的一侧定义为下方,位于X轴负方向的一侧定义为上方;位于Y轴正方向的一侧定义为右方,位于Y轴负方向的一侧定义为左方;位于Z轴正方向的一侧定义为后方(背面),位于Z轴负方向的一侧定义为前方(正面)。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LED显示模组,请参阅图1至图4,在一实施例中,该LED显示模组包括模组底壳1、电路板2、接收卡3以及电源4,电路板2安装于模组底壳1中,接收卡3和电源4分别与电路板2电性连接、且设置在模组底壳1和电路板2之间。其中,模组底壳1包括壳体10以及盖设在壳体10的第一开口区域100上的第一散热盖12,接收卡3位于壳体10和电路板2之间,电源4位于第一散热盖12和电路板2之间。
本实施例LED显示模组集成了接收卡3和电源4,即每个LED显示模组中均内置有接收卡3和电源4,如此设置,可以实现LED显示模组的超薄化,进而可以实现LED显示屏的超薄化;另外,第一散热盖12对应电源4设置,有利于电源4的散热。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模组底壳1的第一开口区域100的下侧的外表面设有向下延伸、且相间隔的第一导线槽102和第二导线槽103。模组底壳1的第一开口区域100的上侧的外表面设有向上延伸、且相间隔的第三导线槽104和第四导线槽105。第一导线槽102和第三导线槽104上下相对设置,第二导线槽103和第四导线槽105上下相对设置。模组底壳1还包括设置在第一散热盖12与第一开口区域100的周缘之间的第一密封圈14,第一密封圈14的下侧避空设置以避让第一导线槽102和第二导线槽103。
该第一导线槽102和第二导线槽103用于向下走线,第三导线槽104和第四导线槽105用于引入自上而下的走线,其中,第一导线槽102和第三导线槽104用于电源线或信号线的走线,第二导线槽103和第四导线槽105用于信号线或电源线的走线。具体地,以第一导线槽102走线信号线为例,信号线自第一导线槽102引出,而进入下一LED显示模组的第三导线槽104中,并经过第一散热盖12的外表面,再进入第一导线槽102中;电源线自第二导线槽103引出,而进入下一LED显示模组的第四导线槽105中,并经过第一散热盖12的外表面,再进入第二导线槽103中。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地,第一密封圈14呈U形设置,即其下端完全开口设置。而且,第一导线槽102中设有第一凸起107,第二导线槽103中设有第二凸起108,该第一凸起107、第二凸起108配合第一散热盖12而夹紧走线,以提高密封性能和防水性能。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地,电路板2上设有与接收卡3电性连接的第一信号连接器20和第二信号连接器22,两者任其一用于输入信号,另一用于输出信号。电路板2上设有与电源4电性连接第一电源连接器24和第二电源连接器26,两者任其一用于输入电源,另一用于输出电源。
第一信号连接器20可与一信号线电性连接而输入信号,第二信号连接器22与另一信号线电性连接而输出信号,将信号输出至另一LED显示模组的接收卡3,从而实现接收卡3的级联;同理,第一电源连接器24可与一电源线电性连接而输入电压,第二电源连接器26与另一电源线电性连接而输出电压,从而实现电源4的级联。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信号连接器20和第二信号连接器22优选为插排座。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仅设置第一信号连接器20和第二信号连接器22,电源4采用其他方式连接;还可以仅设置第一电源连接器24和第二电源连接器26,信号采用其他方式连接;连接器不限于是插排座,还可以是插排头。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地,第一信号连接器20和第二信号连接器22在上下方向上并排设置,且与第一导线槽102对应设置。上下并排设置第一信号连接器20和第二信号连接器22有利于缩短信号线的走线,从而降低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地,第一电源连接器24和第二电源连接器26在上下方向上并排设置,且与第二导线槽103对应设置。同样,上下并排设置第一电源连接器24和第二电源连接器26有利于缩短电源线的走线,从而降低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模组底壳1还包括第二散热盖16,壳体10对应第二散热盖16开设有第二开口区域106,第二散热盖16盖设在第二开口区域106上,接收卡3位于第二散热盖16和电路板2之间。
该第二散热盖16有利于接收卡3的散热,优选地,第一散热盖12和第二散热盖16均为压铸铝,散热效果好。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地,LED显示模组还包括第二密封圈18,第二密封圈18设置在第二散热盖16与第二开口区域106的周缘之间。第二密封圈18可提高第二散热盖16与模组底壳1之间的密封性,防水性能好。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地,电源4通过焊接或连接器安装在电路板2上。当电源4通过连接器与电路板2电性连接,方便电源4安装。具体地,在电源4的基板的底面设置插针,在电路板2上设置插座,插针插接在插座上而实现电性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接收卡3通过焊接或连接器安装在电路板2上。当接收卡3通过连接器与电路板2电性连接,方便电源4安装。具体地,在接收卡3的底面设置插针,在电路板2上设置插座,插针插接在插座上而实现电性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模组底壳1的外表面设有多个磁性件5,多个磁性件5用于将LED显示模组磁吸安装在箱体上;和/或,模组底壳1的外表面安装有多个压锁6,多个压锁6用于将LED显示模组安装在箱体上。
磁性件5和压锁6可以二者择一或者两者都采用,采用磁性件5时,方便安装和拆卸;采用压锁6时可以实现前后维护,同样方便安装和拆卸,安装稳固性好。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采用的压锁6属于现有技术,具体结构可参照中国专利CN206136493U或者中国专利CN203490915U,在此不做赘述,且不限于图1至图4中所示的压锁6。
在本实施例中,具体地,多个磁性件5沿模组底壳1的外表面的周缘均匀分布,同样多个压锁6沿模组底壳1的外表面的周缘均匀分布,且磁性件5与压锁6错开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LED显示模组还包括设置在电路板2背向模组底壳1一面的面罩7,LED显示模组的厚度th为8mm~50mm,其中,厚度th为面罩7的顶部至第一散热盖12的外表面的垂直距离。优选地,LED显示模组的厚度th为22mm。由于压锁6是在组装工艺中通过螺钉固定在模组底壳1上的结构件,因此,测量LED显示模组的厚度th时,是不考虑压锁6的。
在本实施例中,电源4为用于降低直流电压的DC-DC电源,即市电处理成直流电后接入电源4中,经进一步降压,满足LED显示模组的供电,电源4的发热量小,容易散热。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电源4还可以是用于将交流电压转换为直流电压的AC-DC电源,即市电(交流电)经电源4直接转换成LED显示模组所需的直流电。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地,电路板2背向模组底壳1的一面设有阵列分布的多个像素点(未图示),面罩7将每一像素点隔离,每一像素点为贴片式LED封装器件。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每一像素点还可以是直插式LED封装器件或LED芯片。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LED显示屏,请参照图5,一并结合图1至图4,在一实施例中,该LED显示屏包括箱体以及安装在箱体上的至少两个LED显示模组,至少两个LED显示模组拼接设置。该LED显示模组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实施例的LED显示屏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同样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地,电源4为用于降低直流电压的DC-DC电源,LED显示屏还包括用于将交流电压转换为直流电压的转换电源8,转换电源8与所有LED显示模组的电源4电性连接,即所有LED显示模组的电源4级联。
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电源4为用于将交流电压转换为直流电压的AC-DC电源,即市电(交流电)直接与电源4连通,无需设置转换电源8。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5)

1.一种LED显示模组,包括模组底壳以及安装于所述模组底壳中的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组底壳包括壳体以及盖设在所述壳体的第一开口区域上的第一散热盖;
所述LED显示模组还包括分别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的电源和接收卡,所述电源位于所述第一散热盖和所述电路板之间,所述接收卡位于所述壳体和所述电路板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模组底壳的第一开口区域的下侧的外表面设有向下延伸、且相间隔的第一导线槽和第二导线槽,所述模组底壳的第一开口区域的上侧的外表面设有向上延伸、且相间隔的第三导线槽和第四导线槽,所述第一导线槽和所述第三导线槽上下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导线槽和所述第四导线槽上下相对设置;
所述模组底壳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散热盖与所述第一开口区域的周缘之间的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的下侧避空设置以避让所述第一导线槽和所述第二导线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LED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路板上设有与所述接收卡电性连接的第一信号连接器和第二信号连接器,两者任其一用于输入信号,另一用于输出信号;和/或者,
所述电路板上设有与所述电源电性连接第一电源连接器和第二电源连接器,两者任其一用于输入电源,另一用于输出电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LED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连接器和所述第二信号连接器在上下方向上并排设置,且与所述第一导线槽对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LED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源连接器和所述第二电源连接器在上下方向上并排设置,且与所述第二导线槽对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LED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组底壳还包括第二散热盖,所述壳体对应所述第二散热盖开设有第二开口区域,所述第二散热盖盖设在所述第二开口区域上,所述接收卡位于所述第二散热盖和所述电路板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LED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设置在所述第二散热盖与所述第二开口区域的周缘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通过焊接或连接器安装在所述电路板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卡通过焊接或连接器安装在所述电路板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模组底壳的外表面设有多个磁性件,所述多个磁性件用于将所述LED显示模组磁吸安装在箱体上;和/或,
所述模组底壳的外表面安装有多个压锁,所述多个压锁用于将所述LED显示模组安装在箱体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电路板背向所述模组底壳一面的面罩,所述LED显示模组的厚度为8mm~50mm,其中,所述厚度为所述面罩的顶部至所述第一散热盖的外表面的垂直距离。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为用于降低直流电压的DC-DC电源或者用于将交流电压转换为直流电压的AC-DC电源。
13.一种LED显示屏,包括箱体以及安装在所述箱体上的至少两个LED显示模组,所述至少两个LED显示模组拼接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ED显示模组为权利要求1至11任意一项所述的LED显示模组。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LED显示屏,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源为用于降低直流电压的DC-DC电源;
所述LED显示屏还包括用于将交流电压转换为直流电压的转换电源,所述转换电源与所有所述LED显示模组的电源电性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LED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为用于将交流电压转换为直流电压的AC-DC电源,每一所述LED显示模组的电源与市电接通。
CN201820018514.3U 2018-01-05 2018-01-05 Led显示模组以及led显示屏 Active CN2077811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18514.3U CN207781101U (zh) 2018-01-05 2018-01-05 Led显示模组以及led显示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18514.3U CN207781101U (zh) 2018-01-05 2018-01-05 Led显示模组以及led显示屏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781101U true CN207781101U (zh) 2018-08-28

Family

ID=632236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018514.3U Active CN207781101U (zh) 2018-01-05 2018-01-05 Led显示模组以及led显示屏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78110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34127A1 (zh) * 2018-01-05 2019-07-11 深圳雷曼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Led显示模组以及led显示屏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34127A1 (zh) * 2018-01-05 2019-07-11 深圳雷曼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Led显示模组以及led显示屏
US11742468B2 (en) 2018-01-05 2023-08-29 Ledman Optoelectronic Co., Ltd. LED display module and LED displayer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42468B2 (en) LED display module and LED displayer
CN104881101B (zh) 电子装置
CN207781101U (zh) Led显示模组以及led显示屏
CN205890224U (zh) 一种芯片及包括该芯片的墨盒
CN219778211U (zh) 一种支撑底座及其形成的笔记本测试装置
CN206271965U (zh) 一种保险型圆形快捷d‑sub连接器
CN214585837U (zh) 一种老化测试装置
CN210244901U (zh) 一种led显示屏
CN216871563U (zh) 一种led显示屏故障监测卡及监测模块
CN203590305U (zh) 会场控制主机
CN104247166B (zh) 电插座连接器
CN206533650U (zh) 一种结构稳固的抗干扰无线通信测量仪
CN205900011U (zh) 一种创新型led显示单元的兼着边框的电器盒
CN214589571U (zh) 集成化控制器
US20110266442A1 (en) Electronic Whiteboard with Mosaic Structure
CN216647759U (zh) 一种便于维修的led显示屏
CN215377891U (zh) 一种接头可更换的hdmi高清线
CN221009342U (zh) 一种接地地排
CN217562919U (zh) 一种密封性好的连接器端子
CN217741991U (zh) 电路板
CN217605897U (zh) 一种led点亮机的防呆结构
CN213751000U (zh) 一种多接口使用的笔记本电源适配器
CN220172871U (zh) 一种散热型的pd快充器
CN217693368U (zh) 一种支持poe网口供电的万兆网卡
CN210516044U (zh) 一种带磁吸铁框的led显示屏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LED display module and LED display screen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201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828

Pledgee: Shenzhen hi tech investment small loan Co.,Ltd.

Pledgor: LEDMAN OPTOELECTROIC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2980024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