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780007U - 一种生物监测箱体结构以及生物监测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生物监测箱体结构以及生物监测箱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780007U CN207780007U CN201721893763.9U CN201721893763U CN207780007U CN 207780007 U CN207780007 U CN 207780007U CN 201721893763 U CN201721893763 U CN 201721893763U CN 207780007 U CN207780007 U CN 20778000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vity
- body structure
- biological monitoring
- switch board
- open en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生物监测箱体结构以及生物监测箱,涉及鱼类监测技术领域。生物监测箱体结构包括基体、隔板、活动门以及控制柜。隔板沿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上将基体的容纳空腔分隔为了监测空腔和控制空腔。控制柜的内部具有安装空腔,安装空腔用于安装控制机构,控制柜具有连通安装空腔的柜体开放端,开放端连通柜体开放端。控制柜的侧壁枢接有活动盖。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鱼类监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生物监测箱体结构以及生物监测箱。
背景技术
现有的,现今社会的水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影响到了人类的生活与生态平衡,饮用水也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之一,因此,很多学者致力于水质监测方法的研究。目前,现存的方法包括理化分析法和生物监测法。理化分析法依靠人工采集水样对其进行物理和化学分析,该过程费时耗力,无法满足实时性要求。生物监测法通过分析水生生物的行为以及生理特性变化判断水质状况,利用生物的富集作用可以监测出水体中微量的毒性元素,比传统的理化分析法更加快速灵敏、实时有效。
现有的,利用生物监测法分析水生生物的行为和生理特性效率不高,并且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监测箱体结构,该生物监测箱体结构用于监测鱼类的行为和生理特性来判断水质状况,通过该生物监测箱体结构能提高监测效率,并且方便监测。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监测箱,利用该生物监测箱能高效并且方便地监测鱼类的行为和生理特性。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生物监测箱体结构,包括:
基体,基体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基体的内部具有容纳空腔,基体具有连通容纳空腔的开放端;
隔板,隔板设置于容纳空腔中,隔板沿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上将容纳空腔分隔为了监测空腔和控制空腔;
活动门,活动门枢接与基体的侧壁,活动门被构造为用于开闭开放端;
控制柜,控制柜设置于控制空腔中,控制柜的内部具有安装空腔,安装空腔用于安装控制机构,控制柜具有连通安装空腔的柜体开放端,开放端连通柜体开放端;
控制柜的侧壁枢接有活动盖,活动盖被构造为用于开闭柜体开放端。
发明人设计了上述生物监测箱体结构,该生物监测箱体结构能为监测鱼类的行为提供良好便捷的环境,提高监测的效率。生物监测箱体结构包括基体、隔板、活动门以及控制柜。其中隔板将基体的容纳空腔分隔成监测空腔和控制空腔,活动门枢接与基体的侧壁,通过转动活动门,来使得开放端封闭和开启。需要说明的是,监测空腔用于放置用于监测的鱼类,可通过摄像设备来观测监测空腔中的鱼类。控制柜设置于控制空腔中,控制柜的内部用于安装控制机构,该控制机构应用于与监测相关的设备的控制,控制柜的柜体开放端连通开放端,即,当打开活动门的时候,控制柜的柜体开放端呈现在眼前。控制柜的侧壁枢接有活动盖,其用于开闭柜体开放端。该生物监测箱体结构用于监测鱼类的行为和生理特性来判断水质状况,通过该生物监测箱体结构能提高监测效率,并且方便监测。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
第二端的端面具有散热部;
散热部包括第一散热组和第二散热组,第一散热组和第二散热组沿开放端至与开放端相对的端面的方向上依次分布;
第一散热组包括多个条状通风孔,多个条状通风孔呈矩形阵列分布;
第二散热组包括多个圆形通风孔,多个圆形通风孔沿垂直于第一散热组至第二散热组的方向上间隔分布。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
基体具有相对于开放端的封闭端;
隔板的侧壁分别与封闭端和基体的与封闭端相邻的两个侧壁连接;
隔板与开放端具有间隙;
控制柜设置于隔板上,控制柜远离开放端的壁面与封闭端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
控制柜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
第一侧壁与相邻的基体的侧壁之间具有间隙;
第二侧壁与相邻的基体的侧壁之间具有间隙;
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均开设有通风孔,通风孔连通控制空腔与安装空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
还包括:
散热风扇,两个散热风扇分别安装于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的通风孔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
控制柜远离第二端的壁面开设有第一线缆通孔;
隔板开设有与第一线缆通孔贯通的第二线缆通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
还包括:
鱼缸放置台,鱼缸放置台设置于监测空腔,鱼缸放置台被构造为用于固定鱼缸。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
活动盖的表面开设有控制面板嵌入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
活动门设置有门锁,门锁用于将活动门锁定于基体上使得开放端封闭。
一种生物监测箱,该生物监测箱具有上述任意一项的生物监测箱体结构;
监测空腔设置有养殖有斑马鱼的鱼缸,控制柜安装有用于控制用于检测斑马鱼生理活动的设备的控制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生物监测箱体结构,该生物监测箱体结构用于监测鱼类的行为和生理特性来判断水质状况,通过该生物监测箱体结构能提高监测效率,并且方便监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生物监测箱,利用该生物监测箱能高效并且方便地监测鱼类的行为和生理特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生物监测箱体结构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生物监测箱体结构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第二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Ⅳ处的放大图。
图标:10-生物监测箱体结构;11-基体;13-活动门;14-控制柜;15-散热风扇;16-鱼缸放置台;80-散热部;81-第一散热组;82-第二散热组;91-监测空腔;92-控制空腔;110-第二端;111-封闭端;130-门锁;140-活动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生物监测箱体结构10,该生物监测箱体结构10用于监测鱼类的行为和生理特性来判断水质状况,通过该生物监测箱体结构10能提高监测效率,并且方便监测。
请参考图1和图2,图1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生物监测箱体结构10在第一视角下的具体结构。图2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生物监测箱体结构10在第二视角下的具体结构。
生物监测箱体结构10包括基体11、隔板、活动门13以及控制柜14。
基体11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110,基体11的内部具有容纳空腔,基体11具有连通容纳空腔的开放端。
隔板设置于容纳空腔中,隔板沿第一端至第二端110的方向上将容纳空腔分隔为了监测空腔91和控制空腔92。其中,监测空腔91作为监测鱼类行为的空腔,鱼类生活于该监测空腔91中。
活动门13枢接与基体11的侧壁,活动门13被构造为用于开闭开放端。
控制柜14设置于控制空腔92中,控制柜14的内部具有安装空腔,安装空腔用于安装控制机构,控制柜14具有连通安装空腔的柜体开放端,开放端连通柜体开放端。需要说明的是,控制机构包括PLC控制器、微型工控机、变送器仪表、中间继电器等电气元件。
控制柜14的侧壁枢接有活动盖140,活动盖140被构造为用于开闭柜体开放端。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活动盖140的表面开设有控制面板嵌入槽。控制面板嵌入槽用于嵌入控制控制机构的控制面板。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基体11具有相对于开放端的封闭端111。
隔板的侧壁分别与封闭端111和基体11的与封闭端111相邻的两个侧壁连接。隔板与开放端具有间隙,控制柜14设置于隔板上,控制柜14远离开放端的壁面与封闭端111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为提高散热,保护位于安装空腔的控制机构:
控制柜14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第一侧壁与相邻的基体11的侧壁之间具有间隙,第二侧壁与相邻的基体11的侧壁之间具有间隙,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均开设有通风孔,通风孔连通控制空腔92与安装空腔。进一步地,还可以设置散热风扇15,请重新参考图1,两个散热风扇15分别安装于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的通风孔处。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为实现监测效果,用于监测的设备,例如摄像头,设置于监测空腔91中,为将摄像头等监测设备与控制机构进行连接,在控制柜14远离第二端110的壁面开设有第一线缆通孔,隔板开设有与第一线缆通孔贯通的第二线缆通孔。
请参考图3,图3示出了本实施例中第二端110的具体结构。
第二端110的端面具有散热部80:
散热部80包括第一散热组81和第二散热组82,第一散热组81和第二散热组82沿开放端至与开放端相对的端面,即,封闭端111的方向上依次分布。第一散热组81包括多个条状通风孔,多个条状通风孔呈矩形阵列分布。第二散热组82包括多个圆形通风孔,多个圆形通风孔沿垂直于第一散热组81至第二散热组82的方向上间隔分布。
请参考图4,图4为图2中Ⅳ处的放大图。
在监测空腔91中设置有鱼缸放置台16。鱼缸放置台16与第一端连接,鱼缸放置台16被构造为用于固定鱼缸。
请重新参考图1,活动门13设置有门锁130,门锁130用于将活动门13锁定于基体11上使得开放端封闭。
发明人设计了上述生物监测箱体结构10,其原因在于,发明人发现,现有的,监测鱼类生活习性来判断水质的监测环境通常为鱼塘,其不可移动并且占地面积大,不能便捷地进行监测。为此设计该生物监测箱体结构10,该生物监测箱体结构10能为监测鱼类的行为提供良好便捷的环境,提高监测的效率。生物监测箱体结构10包括基体11、隔板、活动门13以及控制柜14。其中隔板将基体11的容纳空腔分隔成监测空腔91和控制空腔92,活动门13枢接与基体11的侧壁,通过转动活动门13,来使得开放端封闭和开启。需要说明的是,监测空腔91用于放置用于监测的鱼类,可通过摄像设备来观测监测空腔91中的鱼类。控制柜14设置于控制空腔92中,控制柜14的内部用于安装控制机构,该控制机构应用于与监测相关的设备的控制,控制柜14的柜体开放端连通开放端,即,当打开活动门13的时候,控制柜14的柜体开放端呈现在眼前。控制柜14的侧壁枢接有活动盖140,其用于开闭柜体开放端。该生物监测箱体结构10用于监测鱼类的行为和生理特性来判断水质状况,通过该生物监测箱体结构10能提高监测效率,并且方便监测。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生物监测箱,该生物监测箱上述提供的生物监测箱体结构10。监测空腔91设置有养殖有斑马鱼的鱼缸,控制柜14安装有用于控制用于检测斑马鱼生理活动的设备的控制机构。利用该生物监测箱能高效并且方便地监测鱼类的行为和生理特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生物监测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体,所述基体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基体的内部具有容纳空腔,所述基体具有连通所述容纳空腔的开放端;
隔板,所述隔板设置于所述容纳空腔中,所述隔板沿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的方向上将所述容纳空腔分隔为了监测空腔和控制空腔;
活动门,所述活动门枢接与所述基体的侧壁,所述活动门被构造为用于开闭所述开放端;
控制柜,所述控制柜设置于所述控制空腔中,所述控制柜的内部具有安装空腔,所述安装空腔用于安装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柜具有连通所述安装空腔的柜体开放端,所述开放端连通所述柜体开放端;
所述控制柜的侧壁枢接有活动盖,所述活动盖被构造为用于开闭所述柜体开放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监测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端的端面具有散热部;
所述散热部包括第一散热组和第二散热组,所述第一散热组和第二散热组沿所述开放端至与所述开放端相对的端面的方向上依次分布;
所述第一散热组包括多个条状通风孔,多个所述条状通风孔呈矩形阵列分布;
所述第二散热组包括多个圆形通风孔,多个所述圆形通风孔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散热组至所述第二散热组的方向上间隔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监测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体具有相对于所述开放端的封闭端;
所述隔板的侧壁分别与所述封闭端和基体的与所述封闭端相邻的两个侧壁连接;
所述隔板与所述开放端具有间隙;
所述控制柜设置于所述隔板上,所述控制柜远离所述开放端的壁面与所述封闭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监测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柜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
所述第一侧壁与相邻的所述基体的侧壁之间具有间隙;
所述第二侧壁与相邻的所述基体的侧壁之间具有间隙;
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均开设有通风孔,所述通风孔连通所述控制空腔与所述安装空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物监测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散热风扇,两个所述散热风扇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的通风孔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监测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柜远离所述第二端的壁面开设有第一线缆通孔;
所述隔板开设有与所述第一线缆通孔贯通的第二线缆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监测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鱼缸放置台,所述鱼缸放置台设置于所述监测空腔,所述鱼缸放置台被构造为用于固定鱼缸。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监测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活动盖的表面开设有控制面板嵌入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监测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活动门设置有门锁,所述门锁用于将所述活动门锁定于所述基体上使得所述开放端封闭。
10.一种生物监测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生物监测箱具有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生物监测箱体结构;
所述监测空腔设置有养殖有斑马鱼的鱼缸,所述控制柜安装有用于控制用于检测斑马鱼生理活动的设备的控制机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893763.9U CN207780007U (zh) | 2017-12-29 | 2017-12-29 | 一种生物监测箱体结构以及生物监测箱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893763.9U CN207780007U (zh) | 2017-12-29 | 2017-12-29 | 一种生物监测箱体结构以及生物监测箱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780007U true CN207780007U (zh) | 2018-08-28 |
Family
ID=632260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1893763.9U Active CN207780007U (zh) | 2017-12-29 | 2017-12-29 | 一种生物监测箱体结构以及生物监测箱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780007U (zh) |
-
2017
- 2017-12-29 CN CN201721893763.9U patent/CN20778000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968681B2 (en) | Smart locker system | |
CN202454105U (zh) | 物联网智能家居实训装置 | |
CA3039715A1 (en) | Smart locker system | |
CN107810368A (zh) | 具有包含成角度的电路板的外壳的用户控制装置 | |
CN203084971U (zh) | 一种智慧教室系统 | |
CN206132124U (zh) | 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 | |
CN103026973A (zh) | 奖赏性操作条件反射实时检测分析处理装置 | |
DE112013007328T5 (de) | Drahtlose Temperatur- und/oder Feuchtigkeitssensoranordnung | |
CN207780007U (zh) | 一种生物监测箱体结构以及生物监测箱 | |
CN204389562U (zh) | 一种方便观察读数的电表箱 | |
CN110061532A (zh) | 一种用于小型设备的无人值守智能充电柜 | |
CN109548690A (zh) | 一种小白鼠群体逃生行为演化研究多功能实验装置 | |
CN205023095U (zh) | 便携式昆虫标本存放盒 | |
CN211346904U (zh) | 一种具有监测机构的温湿度检定箱 | |
CN110389415A (zh) | 光缆分纤箱 | |
CN209330997U (zh) | 一种控制柜的防鼠装置 | |
CN216218132U (zh) | 一种基于云边协同的电缆隧道在线监测装置 | |
CN204259300U (zh) | 一种壁挂式综合教学平台用机柜及壁挂式综合教学平台 | |
CN202694188U (zh) | 吊装式全数字温湿度监控仪 | |
CN221040145U (zh) | 一种利用扫码器的进行开启的实验室试剂柜 | |
CN217308073U (zh) | 一种大棚用物联网实时监测控制装置 | |
CN215579822U (zh) | 一种双电源配电箱 | |
CN206808445U (zh) | 一种底栖动物的培养及观察装置 | |
CN210699226U (zh) | 一种具有检测报警功能的滤网 | |
CN205774573U (zh) | 一种细胞共培养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